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补充)

合集下载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4)每一测站的工作结束后,应在测绘范围内检 查地物、地貌是否漏测、少测,各类地物名称和地理名 称等是否清楚齐全,在确保没有错误和遗漏后,可迁至 下一站。
四、增补测站点
经纬仪视距支导线法是增补测站点常用方法。
例 从图根控制点A测定支导线点1。
B 1
DA1
C
β
A D
(1)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A上,对中、 整平。用测回法测量AB与A1之间的水平角β一 测回,用量角器在图上画出a1方向线。
等高线是根据相邻地貌特征点的高程,按规 定的等高距勾绘的。
等高线的勾绘方法有比例内插法、图解法和 目估法等。
A
52.8
F
52.5
I
52.3
B 57.4
D 55.8
G 58.8
51.6
E
50.4 50.5
CH
55.6
K
比例内插法
h00A..xx24B12mm 5766.44444..66mmmmmmm 52.8m 4.6m xdx12AB00.2.64m4m44m.6.66mm64m4mmmm36mmmm
70 120 200 —
2.经纬仪测绘法
经纬仪测绘法就是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上, 测绘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出碎部点方向 与已知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出测站到碎部点的水平 距离及碎部点的高程。
然后根据测定的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用量角 器和比例尺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 侧注记其高程。
1.地物的描绘
地物要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
如房屋按其轮廓用直线连接;
河流、道路的弯曲部分,则用圆滑的曲线 连接;
对于不能按比例描绘的地物,应按相应的 非比例符号表示。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数字测图技术:利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进行野外数据采集,通过计 算机处理得到数字地形图 3S集成技术: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地形信息 的快速获取和处理
无人机测绘技术
无人机测绘原理:利用无人 机搭载高精度相机、激光雷 达等设备进行地形测绘
无人机类型:固定翼无人机、 多旋翼无人机等
划等提供依据。 ● 土地资源管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可以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征收补偿等方面,帮助政府部门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和变
化趋势。 ● 环境保护: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帮助环保部门了解地形、地貌、地物等特征,为环境监测、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等方面
提供依据。 ● 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帮助工程师了解地形、地貌、地物等特征,为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等方面提供依据。 ● 军事领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可以为军事领域提供基础数据,帮助军事部门了解地形、地貌、地物等特征,为军事战略制定、战场环境分析等方面提
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
卫星导航系统: 随着卫星导航 系统的不断完 善,大比例尺 地形图测绘的 定位精度得到 了大幅提升。
实时动态差分 定位技术:通 过实时接收卫 星信号并采用 差分定位技术, 提高了定位精 度和可靠性。
惯性导航技术: 利用惯性传感 器进行导航, 不受外界干扰, 适用于复杂地 形和恶劣环境。
灾害监测与预警
灾害监测: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 预警系统: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建立预警系统,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灾后评估: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对灾后情况进行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灾害预防: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分析灾害易发区域,提出预防措施
大比例尺地形图 测绘技术发展趋 势

8.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8.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3.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1)地形图的拼接与检查:
——即相邻图幅的接边
测区面积较大时,整个测区必须划分为若干幅图进
行施测。这样,在相邻图幅连接处,由于测量误差和
绘图误差的影响,无论是地物轮廓线,还是等高线往 往不能完全吻合。相邻左、右两图幅相邻边的衔接情 况,房屋、河流、等高线都有偏差。
¨接边误差规定
1、碎部点的选择

地物:选择其角点、转折点、转弯点、交叉点、 中心点等;如:房屋转角点,道路、河岸的转 折、弯曲点等。
地貌:地面的山脊线、山谷线、山脚线是地面坡度 起伏变化的变化线 山脊、山谷、山脚线的转折点和山顶、洼底、鞍 部点及陡崖的上缘线点、崖脚线点是地貌的特征 点

2.碎部点的测定
——测定碎部点的三要素:水平角b(或水平方
地物点点位中误差 地区分类 建筑区、平地及丘陵地 山地及旧街坊内部
点位中误差(图上mm) 0.5 0.75
等高线高程中误差 地形分类
高程中误差(等高距)
平地 1/3
丘陵地 1/2
山地 2/3
高山地 1
拼接时用宽5~10cm的透明纸蒙在左图幅的接图边上,用铅笔
把坐标格网线、地物、地貌描绘在透明纸上,然后再把透明 纸按坐标格网线位置蒙在右图幅衔接边上,同样用铅笔描绘 地物和地貌;当用聚脂薄膜进行测图时,不必描绘图边,利 用其自身的透明性,可将相邻两幅图的坐标格网线重叠;若 相邻处的地物、地貌偏差不超过规定的要求时,则可取其平 均位置,并据此改正相邻图幅的地物、地貌位置。
⑵以两对角线交点O为圆心量取1/2图幅宽 2为半径, 在对角线上分别定出 A、B、C、D四点并连接成矩形。

⑶从矩形的一边起画10cm间距的平行线,再从矩形的 另一相邻边起画10cm间距的平行线,得坐标网格。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山头:高于四周的凸起 地貌。山头的最高点叫山顶, 山头的侧面叫山坡,山头的等 高线是一组围绕山顶,自行闭 合的曲线,曲线的高程由外向 里递增。
2、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形地 貌。盆地的等高线也是一组 自行闭合的曲线。但曲线的 高程由里向外递增。有时在 等高线的适当位置绘一表示 坡降方向的短线,称为示坡 线,表明坡度下降的方向。
3、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成反比。
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5、等高线不能直穿河流,应逐渐折向上游,正 交于河流岸线,中断后再从彼岸折向下游。
(四)基本等高距及等高线的种类
1、基本等高距
等高距的大小应根据测图目的、测图比例
尺和测区地形类别而确定。一般选择等高距可 参考下表: 测图等高距标准
地形类别 比例尺
(3)山地:地面倾斜在6-25 °,高差一般在 150m以上。
(4)高山地:地面倾斜在25 °以上。
基本等高距:在一个测区内,按一定比例尺和 测图地形选用的等高距。
注:图中等高线的高程,必须是基本等高距的 整数倍,同时,一幅图内不得采用两种基本等高距。
图 8-5 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的表示
2、等高线的种类
20.50
21.00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图幅大小 (cm)
实地面积(km)
坐标线间隔(cm)
每幅1:5000地形图 所包含的图幅数
40× 40
4
10
1
50× 50
1
10
4
50× 50
0.25
10
16
50× 50
0.0625
10
64
正方形图幅的编号,是以该图幅西南角纵横坐标的公 里数来表示。为进一步表明该图幅在哪一个投影带内, 在纵横坐标编号前要冠以所在投影带的中央经线的经 度。如编号117°-4410-432,是1:5000比例尺图幅 的编号,

第八章_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第八章_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数字测图的特点 (1)实现测图的自动化 (2)实现了测图数字化 (3)实现了高精度
二、数字测图(DSM)系统
数字测图(DSM)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由地形数据采 集设备和成果设备而组成,在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 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编辑成图,输出和管理的测绘系 统。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处理系统
输出设备



④观测。用经纬仪瞄准标尺,读取上丝、下丝、中丝读数,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竖盘读数。在观测过程中,应检查定 向是否为0°00′,其不符值不得超过5',否则应重新定向。 ⑤记录。记录者将观测数据记入手簿(表7-8),并把地 形名称填入备注栏。 ⑥计算。按视距测量的公式,计算水平距离、碎部点的高 程,并填入表7-8相应栏内。将展点所需数据立即报给绘 图员。
0.2mm
二、经纬仪测绘法
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地形图的质量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尺员能否正确合理地选择地形点。 地形点应选在地物或地貌的特征点上 地物特征点地物轮廓的转折、交叉和弯曲等变化处的点及独立 地物的中心点。 地貌特征点是控制地形的山脊线、山谷线和倾斜变化线等地性 线上的最高、最低点,坡度和方向变化处,以及山头和鞍部等 处的点。
2.测绘方法
极坐标法:用经纬仪直接 测定各碎部点相对于 已知方向的水平角、 视距尺读数和竖直角, 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 程,绘图员根据所测 水平角、平距,利用 半圆仪将碎部点描绘 在图板上
经纬仪测绘法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直角
B i b 水平角 A a



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步骤如下: ①安置仪器。安置经纬仪于测站A点,对中、整平、 量取仪器高读数至厘米)并记入碎部测量手簿。在测 站附近安置图板。 ②定向。将经纬仪瞄准另一个控制点B,使水平度盘 读数为0°00′。 ③立尺。立尺员先观察测站附近的地形情况,与观测 员共同商定跑尺的范围、路线,然后在选定的碎部点 上立标尺,尽量做到跑尺有顺序、不漏点,一点多用, 方便绘图。立尺点与测站间的视距长度应不超过表7 -4中规定的最大视距。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地面数字测图系统发展为更自动化的模式: (1)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 测站上安置自动跟踪式全站仪,棱镜站则有司镜员和电子平板操作员(或由一人兼担)。 (2)GPS测量模式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RTK(Real Time Kinematic),即实时动态定位,能够实时给出厘米级的定位结果。 在RTK作业模式,若与电子平板测图系统连接,就可现场实时成图,避免了测后返工问题。 随着RTK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系列化产品的不断出现,一些更轻小、更廉价的RTK模式的GPS接收机正在不断地推向市场。现在有一些厂家还生产出了用于地形测量的GPS产品,称为GPS Total Station(GPS全站仪)。
地籍图表示的内容有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地籍要素包括行政境界、土地权属、界址点及编号、土地编号、房产情况、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土地面积等。必要的地形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房屋道路、水系以及与地籍有关的地理名称等。
大比例尺测图除测绘地形图以外,还有地籍图、房产图和地下管线图等,它们的测绘方法是相同的,并具有本地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图幅分幅方法。
5. 数字化测图的现状与发展 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全站仪在野外测量,电子手薄记录,人工画草图,室内将数据用电子手薄传输到计算机,配以成图软件编辑成数字地图,最后由绘图仪输出。 (2)仍然采用野外数字测记模式,但成图软件有了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了智能化外业数据采集软件;二是自动成图软件能直接针对电子手薄记录的地形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2)碎部测量 (a)测站设置与检校 将电子全站仪安置在测站点上,对中、整平、量仪器高,连接电子手簿或便携机,启动野外数据采集软件,按菜单提示键盘输入测站信息。 根据所输入的点号即可提取相应控制点的坐标,并反算出后视方向的坐标方位角,以此角值设定全站仪的水平度盘起始读数。 然后,用全站仪瞄准检核点反光镜,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及距离,输入反光镜高度。即可自动算出检核点的三维坐标,并与该点已知信息比较,若检核通过则继续碎部测量。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第六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比例尺地物是指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如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地貌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如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地形图的比例尺一、地形图的比例尺1、定义比例尺定义——图上直线长度d与相应地面水平距离D之比。

式中:M——比例尺分母,M越大,比例尺越小。

反之亦反。

2、比例尺的形式1)数字比例尺一般将数字比例尺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一个比较大的整数M表示。

M越大,比例尺的值就越小;M越小,比例尺的值就越大,如数字比例尺1:500>1:1000。

称比例尺为1:500、1:1000、1:2000、1:5000的地形图为大比例尺地形图,称比例尺为1:1万、1:万、1:5万、1:10万的地形图为中比例尺地形图称比例尺为1:20万、1:50万、1:100万的地形图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规定1:5千、1:1万、1: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八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系国家的基本地图,由国家专业测绘部门负责测绘,目前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小比例尺地形图一般由中比例尺地图缩小编绘而成。

城市和工程建设一般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中比例尺为1:500和1:1000的地形图一般用平板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测绘;比例尺为1:2000和1:5000的地形图一般用由1:500或1:1000的地形图缩小编绘而成。

大面积1:500~1:5000的地形图也可以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2)直线比例尺优点:直接比量——方便;图纸变形的影响小二、比例尺的精度地物地貌在图上表示的精确与详尽程度同比例尺有关。

比例尺越大,越精确和详细。

人眼的图上分辨率,通常为0.1mm。

不同比例尺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平距,称为地形图比例尺的精度。

第十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第十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yA)
yP
yA
c ot
yB cot (xB cot cot
x
A
)
(2)距离交会法
A、B、P按逆时针编号,则
xP xA a cos( AB )
yP
yA
a sin( AB
)
பைடு நூலகம்
α A
a α A
P
β B
P b B
(3)方向距离交会法
xP yP
xA yA
S cos(BP S sin( AB
§8.1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概述
1、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概念
地形图测绘,又称地形测量。其目的主要是获得各种不 同比例尺地形图。
大区域:1:500~ 1:5万地形图多用数字航测成图 小区域: 1:500~ 1:5万地形图多采用地面数字测图 小于1: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则根据较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各 种资料缩绘而成。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是指1:500~ 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 测绘。
) )
arcsin SAB sin
S
SAB (xA xB )2 (xA xB )2
BP BA
BA
arc tan
yA xA
yB xB
P
γ
S
αBP
A
B
3 直角坐标法
xM yM
xA SAM yA SAM
c os sin
AB AB
当P点在AB的左侧时,则
xP yP
测站为中心,以平均视线长度的1.2倍为半径的 正六边形,据此可估算出每平方公里内地形控制点 的数目。
比例尺
图根点数/Km2 (常规测图)
图根点数/Km2 (数字测图)
1:500 150 6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k l cos2
上丝减下丝
A BC
H1 HA h HA (D tg i v)
也可参照 P127表格
6)展碎部点:F在2 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F位1 置。 实地距离D换算为图上距离dβ的简便算法:
例1:2000
例1:500:
d = D = D´ 1000 = D? 2mm 500 500
对角线法绘制方格网
方格网的大小: 40cm50cm或 50cm50cm 方格的大小:10cm10cm
2、检查:
方格边长误差≤0.2mm,
各方格交点不在一直线 偏离≤ 0.2mm,
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 差≤0.3mm。
(二)展绘控制点:
例:展绘控制点A(647.43, 634.52,4.50); B(913.46,748.63,6.45)。
内图廓
0.45 0.55 测量员:×××× 绘图员: ××× 检查员:×××
F2
HHFF22
FHHF1F11
FF22
FF11
H FF33
F33
F3
H FF2288
F28
F2288
HHFF2299
F FF2299 29
3、地形图的检查
(1)室内检查: 1)从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应该认真检查坐标方格网绘制 、控制点的展绘是否符合标准,碎部点测量的计算、展绘应准确 无误、当天重算、重展,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2)检查地物描绘的各种符号是否按图式规定的尺寸、大小。 地物符号的定位点与碎部点是否一至。 3)检查等高线是否光滑、合理,与高程点标注有无矛盾。 4)检查注记符号的位置是否恰当,文字或数字的大小是否按 图式标准。 5)检查图幅拼接是否吻合,是否保持地物、地貌的原状。 6)室内检查应在自检的基础上进行互检。
基础地理 信息采集及成图方法
内容提要:
一、地形图的基本内容 二、大比例地形图的传统测绘方法
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的自然现象和 社会现象通过概括和取舍用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显示出 若干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 地形图: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 符号表示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数字地图:指用全数字的形式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空间位置 和相互关系信息的数据集合。 电子地图:是数字地物符号化处理后的数据集合,它具有地图 的符号化数据特征,并能快速实现图形的平面、立体和动态跟 踪显示,供人们在屏幕上阅读和使用。
1137.80 0.30 0.09 0 0
f m (n 2)180
fx xm 0.30m fy ym 0.09m
辅 助
5400050 (5 2)180 50 fD
f
2 x

f
2 y

0.30m2 0.09m2
F29
老学生食堂



②地貌的绘制(用等高线表示)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等高线勾绘方法:三定一连二注
三定:一定上下两点有无等高线通过;二定等高线通过的条数; 三定等高线通过的位置。 一连:用光滑的曲线连接相同高程的点。 二注:一注计曲线;二注示坡线。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 尺员2人。
二)步骤
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即0度0
分0秒)。作为起始方向。
3)立尺:立尺员把水准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A、 “地物”取“轮廓转折点”。
5.35
坚5
5.40

整饰的格式如下:
(0.45-0.40 ) 表示本图幅编 号,它是以图 幅西南角坐标 公里数表示的。
0.40 0.60
×××× 平面图
0.45-0.40
0.55 0.60
外图廓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0.45
0.40 2003年7月经纬仪测图 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1995年版图式
比例尺 1 :500
12mm
高 程 控 制 测 量
闭 合 水 准 路 线 计 算 表
P21
传统的测图方法:
控制 测量
在图纸上 展绘控制 点坐标
外业测量 地物地貌 的特征点
按点之间关系 连线,显示地 物地貌
按碎部点高程 ,手工内插描 绘等高线
(一) 测图前的准备
1. 仪器、工具及资料的准备。 2. 图纸 :可用白绘图纸或聚酯薄膜。 3. 绘坐标格网 采用对角线法
外图廓是图幅最外边的粗线,一般起装饰作用。
(4)其它图外注记
外图廓线
在外图廓的左下测方图应日注期记、方测法图、日坐期、测图比方例法尺、平面和高 程坐标系统、等高距及地标系形统图等图式的版别。在外图廓下方中 央应注写比例尺。在外图廓的左侧偏下位置应注明测绘单位 全称。
老干部 活动中心 排 球 场
图书馆
5
183.30

2
83.92

183.35
83.90
263.40

7
28.21

2
261.89

28.14

261.87
241.00

7 235.75

2 50.02

235.68

50.04
200.40
5
111.59

1
166.46

111.54

166.47
231.40
闭合 导线
导线点之记
报亭
5.23m
5.48m
Ⅱ-12



6.25m
东 风 街
闭合导线测量的主要内容
连接角
► 测角
左角
转折角
► 测回法观测手薄
测站
盘位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
A 0 01 12 左
B 57 18 48 O
A 180 01 06 右
B 237 18 54
右角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57 17 36 57 17 48
F29 F28
(三)地形测图的观测立尺方向与某控制方向的水平角
▪ 测定立尺点与测站间的平距
极坐标法
视距测量 ▪ 测定立尺点与测站间的高差
F2
F1
β
F3
F29 F28
1、经纬仪法测图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或水准尺、小钢尺、
量角器、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B、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
4)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 中丝读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5)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 计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D k l cos2
H1 HA h HA (D tg i v)
d = D = D´ 1000 = D mm 2000 2000 2
F3
F29 F
例 子 碎 部 测 量 F1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竖直盘 读数,上丝、下丝、中丝。
1

F2
F28 F3
F2
D 500
β
1
老学生食堂
F3
F28
F1
展绘碎部点
①地物:根 据特征点是 直线我们连 直线,是曲 线我们连曲 线。
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 1000 注记。 900
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
格,按比例尺展出。 800
0.50.5
B 6.45
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 700
A
邻控制点间的距离。 600
4.50
其与理论值之差图 上0.3mm。
5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0
F1
F2 F3
幼儿园
土木楼
流体力学 实验室 第七教学楼
水泵实验室
环工楼
附中 操场
设备处
学生处
计算机中心
机械实验室

某 班 学 生 所 测 部 分 校 园 平 面 图
二、大比例地形图的传统测绘方法
根据碎部测量的方法来划分,地形图成图方法主要分为以 下几种: 1)以平板仪、经纬仪或水准仪、光电测距仪或皮尺为主要 测量工具的传统测绘法; 2)以电子全站仪为主要测量工具,并辅以电子手簿、计算 机、绘图仪的数字化测量和自动化成图方法;

6 191.95

2
129.24

192.01

129.26
500.00 683.35 655.21
419.53 307.99
500.00
500.00
416.10 154.23
204.27 370.74 500.00
1 2 3 4 5 1
2
3352400
∑ 5400050 50 5400000
1:500、1:1000、1:20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廓及图
外注记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图名、图号
图幅
接合 表
图名即本幅图的名称, 一般以所在图幅内主要地名来命名 。图名选取有困难时, 也可不注图名, 仅注图号。图名和图号 应注写在图幅上部中央,且图名在上,图号在下。
(2)图幅接合表(接图表)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一般方法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大于1/3 000; 在量距较困难的地区,其相对误差也不应大于1/1 000。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步骤: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2.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3.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4.计算各点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