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专业排名_优势重点专业推荐

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专业排名_优势重点专业推荐土木工程专业共有57人认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的会计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
专业介绍:会计学是商业的语言,可以通过公司的账面和会计知识来了解一个公司的'整体运营状态。
通常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在就读期间或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考试,美国的CPA和英国的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很多毕业生都选择考取这两个协会的资格证。
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可胜任各类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等部门或单位的出纳、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柜员、客户经理等工作;也可从事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财务公司的会计师助理、代理记账、会计咨询服务等职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共有115人认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8[满分5.0]。
专业介绍: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
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类入本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
就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在建筑材料、工程和大地测量、房屋建筑学、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构造与设计。
涉及的领域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设计、施工组织及管理、建筑工程甲方管理、监及房地产管理等。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共有56人认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的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2[满分5.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通信系统、钢铁企业、工矿企业、铁道、化工、航空、海关、税务、工商、外贸、大专院校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
【最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用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欢迎阅读参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
延伸阅读:
在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分为A+、A、B+、B、C五个等级,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A+等级排名前十的专业院校。
清华大学,众所周知,是我国老牌的实力最强的理工科院校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
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该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该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简称电气学院),由原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发展
而来。
该系历史悠久,始建于1920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电机系之一。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该校电气工程学院,该学院是
原电机系、电气工程系,始建于1936年,是重庆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宽口径本科专业,隶属于该校电气
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该学院另一个宽口径本科专业是自动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该校电气工程系,电气
工程系前身是电机系,建立于1952年,是我国高校中建立最早的电机系之一。
电气及其自动化用人单位评价排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
专业排名_开设的院校_毕业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

电气考研可以考五个方向: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一般都选择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以下排名仅供参考电力系统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华北电力大学A+ 5 西南交通大学 A 9 华南理工大学 A 2 清华大学A+ 6 天津大学 A 10 山东大学 A 3 西安交通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华中科技大学 A 8 武汉大学 A B+ 等(18 个) :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新疆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B 等(18 个) :上海电力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华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青岛大学、三峡大学电力电子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华中科技大学A+ 7 华南理工大学A 13 江苏大学A 2 清华大学A+ 8 中国矿业大学A 14 西安理工大学A 3 西安交通大学A+ 9 合肥工业大学A 15 哈尔滨工业大学A 4 浙江大学A+ 10 上海交通大学A 16 湖南大学A 5 华北电力大学 A 11 河北工业大学A 17 天津大学A 6 北京交通大学A 12 山东大学A B+等(26个):燕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西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电力大学 B等(26个):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福州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北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南开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9)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华北电力大学A+5西南交通大学A9华南理工大学A2清华大学A+6天津大学A10山东大学A3西安交通大学A7浙江大学A11哈尔滨工业大学A4华中科技大学A8武汉大学AB+等(18个):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新疆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B等(18个):上海电力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华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青岛大学、三峡大学C等(12个):名单略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西安交通大学A+3华北电力大学A2清华大学A4重庆大学AB+等(6个):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B等(6个):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C等(4个):名单略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86)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清华大学A+7哈尔滨工业大学A13中国矿业大学A 2西安交通大学A+8华北电力大学A14山东大学A 3华中科技大学A+9西北工业大学A15合肥工业大学A 4浙江大学A+10上海交通大学A16天津大学A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11西安理工大学A17北京交通大学A6华南理工大学A12西南交通大学AB+等(26个):武汉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燕山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西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B等(25个):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工学院、郑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广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C等(18个):名单略电工理论与新技术(39)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清华大学A+4浙江大学A7湖南大学A2西安交通大学A5华中科技大学A3华北电力大学A6哈尔滨工业大学AB+等(12个):重庆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B等(12个):合肥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C等(8个):名单略电机与电器(43)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西安交通大学A+4沈阳工业大学A7华北电力大学A2浙江大学A+5华中科技大学A8清华大学A3哈尔滨工业大学A6上海交通大学AB+等(13个):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B等(13个):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昌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扬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同济大学C等(9个):名单略电路与系统(91)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7清华大学A1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A2电子科技大学A+8上海交通大学A14华南理工大学A3复旦大学A+9西北工业大学A15安徽大学A4北京邮电大学A+10浙江大学A16北京工业大学A5东南大学A11西安交通大学A17太原理工大学A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2南京大学A18重庆大学AB+等(27个):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燕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宁波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宁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B等(27个):东北大学、四川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C等(19个):名单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58)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浙江大学A+12南京理工大学A23天津大学A2清华大学A+13哈尔滨工程大学A24华北电力大学A3东北大学A+14大连理工大学A2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4上海交通大学A+15燕山大学A26北京交通大学A5西北工业大学A+16西安交通大学A27南开大学A6东南大学A+17广东工业大学A28东华大学A7华南理工大学A+18北京科技大学A29北京化工大学A8哈尔滨工业大学A19华中科技大学A30北京大学A9北京理工大学A20上海大学A31山东大学A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21重庆大学A34同济大学A11中南大学A22同济大学AB+等(48个):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厦门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通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四川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B等(47个):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河北理工大学、青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辽宁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三峡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新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福州大学、中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大学、大连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扬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渤海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C等(32个):名单略。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是中国矿业大学以新机制举办的独立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作为独立学院办学,是江苏省最早批准办学的独化名城、享有“一城青山半城湖”美誉的江苏省徐州市。
学院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办学,占地面积1555亩。
校区内有完备的教学研究设施,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低碳能源研究院和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建成了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有藏书270余万册,数字图书328万册。
以及能够满足2万名学子学习、生活需要的配套齐全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院共有普通本科学生8300余人。
办学宗旨多年来,学院坚持“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学院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院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迪肯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韩国庆熙大学等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广泛开展合作,为学生出国深造提供便利条件。
学院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国际、国家及省市举行的学科竞赛中取得骄人成绩。
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492项,其中,国际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亚洲区铜奖2项;国家特等奖5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94项、三等奖107项、优秀奖61项;华东赛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4项;江苏省特等奖7项,一等奖144项、二等奖294项、三等奖457项;苏北地区一等奖32项、二等奖72项、三等奖108项。
电子信息类控制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代码:085400
一、 专业领域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极强的办学实力,是国家和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 之一。本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2017 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设有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 B 类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控制理 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和“生物信息学” 四个二级博士学科点,围绕智能控制理论、智能优化方法、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等方向开展 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转化,为我国的 IT 行业、制造业和能源资源领域培养了大量德 才兼备的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近 5 年,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国家“863”计划 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30 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40 余项,获教育部高等 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奖励近 20 项;发表学术论文 600 余 篇,授权发明专利 40 余项;出版专著近 20 部。
1.新生入学教育 本环节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周内完成,计 1 学分。主要将爱国教育与爱校教育相结合,帮 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校情感和家国情怀,引导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科研生活,实现 角色转换。主要内容包括:校史校情教育、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生培 养相关政策解读与日常管理教育、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专业学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分类 代码
140001C5 140002C5 100001C5 公共 100002C5 必修 100003C5 100004C5 100005C5 100006C5
新增
新增 新增 专业 新增 必修 080031S5 新增 060017S5 新增 060041S5 新增 060025S5 新增 选修 新增 课程 060016S5 060015S5 新增
(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课件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前开设
“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 “工业自动化”三个专业方向。 电气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培养 各类工矿企业中从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工厂供电系统和电气信息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 计、调试、维修、运行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 人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主要培养面向电力工 业和大型企业自备电厂的从事电力的生产、输 送、转换、使用(输、配)和电机电器生产制 造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信电学院电气专业介绍
2、教学条件方面,电气工程专业目前具备了先进的多 媒体教学环境、特色鲜明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验 环境。有多个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在创新性人才培 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与许多公司建立实践基地 保障了本专业学生的实验、实习条件。 (1)“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信电学院电气专业介绍
(二)、专业现状 原有专业名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080608Y) 现更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
2002年,评为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 2005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验收,正式挂牌
为“江苏省品牌专业” 2007年,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信电学院电气专业介绍
Hale Waihona Puke 信电学院电气专业介绍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涵盖了强电和弱电控制的
全部领域,主要特点是: (1)强电与弱电结合 (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结合 (3)系统与元件结合 (4)软件与硬件结合
它是社会长期大量需要的通用性强、适应性广的长 线专业。
信电学院电气专业介绍
二、师资及教学条件
1、师资方面,专业已组建了以教授、博导为学 术带头人、以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经验 丰富的中年教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硕士 学历的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梯队。目前本 专业的专职教师有67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 教授24人,副教授23人;具有国外研究背景 的教师占1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2%, 聘请现场兼职人员13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排名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大学--工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河北大学--电信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河北理工大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控技术研究所--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大连海事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辽宁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沈阳大学--各专业列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沈阳大学--沈阳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长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大庆石油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上海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矿业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京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京艺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京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扬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江苏工业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苏州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计量学院--中国计量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专业列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专业列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厦门大学--自动化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景德镇陶瓷学院--专业列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青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济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青岛理工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曲阜师范大学--电气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山东轻工业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广西工学院--各专业列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广西工学院--广西工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华西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工程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重庆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天津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理论与控制工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电气工程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全国共有41所大学参与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共有41所大学参与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安交通大学,以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以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供大家参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
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电子科技大学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清华大学4北京邮电大学5东南大学 6北京交通大学 7北京理工大学 8上海交通大学 9哈尔滨工业大学10华中科技大学 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3北京大学 14南京大学 15四川大学 16山东大学17天津大学 18浙江大学 19西北工业大学20大连理工大学 21西安交通大学 22武汉大学 23哈尔滨工程大学 24南京邮电大学 25上海大学 2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7西南交通大学28合肥工业大学29南京理工大学30华南理工大学31苏州大学32吉林大学33深圳大学34大连海事大学35中北大学36重庆邮电大学3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8重庆大学39武汉理工大学40南开大学41中国海洋大学4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43上海海事大学44江南大学45安徽大学46北京师范大学47西安理工大学48北京工业大学49同济大学50哈尔滨理工大学51东北大学52湖南大学53长江大学54中国传媒大学5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6东华大学5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8厦门大学59沈阳航空工业学院60济南大学61西安邮电学院62中国民航大学63北方工业大学64长春理工大学65陕西师范大学66浙江工业大学全国共有53所开设了金融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央财经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南财经大学,以下是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列表:以上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供大家参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排名

满意的分数的,不像清华那样专业课过百都很难。
3. 华科。
电气学院就业最好的两个专业是系统和电力电子,当然其他也很不错。
今年的分数线其实都不是很高,但是就要看你在复试中的表现了,如果你的本科学校很好,早联系好老师的话应该问题不大,就是公费半公费自费的问题了。
没想到今年电机和高压专业居然爆满,不接受调剂,只有电工,电测和脉冲专业接受。
如果不想上这些专业的话建议大家不要勉强,能调到外校也不错。
对华科的电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他是严格按照他所公布的考试大纲来出题的,而且还有很多技巧我会在后面具体论述。
4. 西交。
老牌强校。
今年在北京遇到了几个370多分的考西交的被刷的。
他的高压是强项,不过说实话,高压专业就业确实不如系统和电力电子,虽然特高压项目快要上马,我就认识很多西交搞绝缘的工作不太如意。
今年复习的时候做的最多的电路题目恐怕就是华科和西交的了,这两个学校的题目很接近,包括华电也有很多类似的题目。
西交的公费比例很高,这也是吸引人的地方。
关于性价比,以上四所都很不错,当然要考上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的。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热门专业比同学校的相对冷门专业就业好得多,如果家里有关系那就无所谓了。
再来说说其他一些电气名校:上交: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这里也是每年牛人集中的地方,想靠上交还是要有一定的实力的。
好像从05年开始他的电路题型开始转变,居然有了选择题,填空题,分值不高但是很费时间,也是对电路基础知识的考验。
就业的话还是那句话,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没的说,其他就要稍微差一些,当然如果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很牛的话那就无所谓了,比如你是一个电机学的大牛,那也一样能有很高的薪水。
天大:了解的不多,我有个同学在山东电网经常请天大的贺院士来讲座,对于天的的就业我了解的确实不多,不好做评论。
东南:觉得这是一所性价比不错的学校。
今年的电路题目不难,出了很多高分。
不过觉得东南的只有系统专业很强,尤其是继保。
电力电子就相对不太好了。
当然,这所南京的工科牛校在江浙一带的就业没的说,很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国高校排名情况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国高校排名情况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学校是什么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都有哪些,电气工程网的小编在这里列举了XX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院校信息。
全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校排名1、清华大学2、西安交通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浙江大学5、重庆大学6、天津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9、华北电力大学10、东南大学11、西南交通大学12、沈阳工业大学13.中国矿业大学14、华南理工大学1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6、北京交通大学17、武汉大学18、哈尔滨理工大学19、四川大学20、河海大学21、哈尔滨工程大学22、郑州大学23、广西大学24、陕西科技大学全国电气强势大学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一流高校: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候补重庆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都具有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另华中科技大有国家强磁场大科学中心。
清华大学系、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是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以下师资力量是指在该校指导科研和博士研究生的:清华大学科学院院士卢强、工程院院士韩英铎,另长江学者2人;华中科技大学科学院院士1人:程时杰,工程院院士2人:樊明武,潘垣,另长江学者3人;西安交通大学院士邱爱慈(兼职),长江学者2人;浙江大学工程院院士2人,另长江学者1人;重庆大学工程院院士1人孙才新,另长江学者2人;以上5高校都是在电气工程领域一流高校,其中: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被誉为国内“电气四强”。
电气工程二流高校:天津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交通大学院士1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工大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华北电力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哈尔滨理工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武汉大学国家电力公司高压重点实验室海军工程大学院士1人河北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矿业大学电力电子国家重点学科1个合肥工业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111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三流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农村电气化国家重点学科四川大学湖南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根据《XX~XX中国研究生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包含的二级学科(研究生5个方向):电机与电器 (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自)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高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力电子)理论电工与新技术 (电工)电自电机高压电力电子电工01、清华大学 1 3 2 7 102、西安交通大学 5 1 1 4 203、华中科技大学 2 5 8 6 404、上海交通大学 8 9 3 12 1405、浙江大学 7 7 15 1 506、哈工大 9 2 / 10 307、华北电力大学 4 8 6 9 608、天津大学 3 10 10 13 1009、西南交通大学6 / 12 18 710、山东大学 12 12 11 17 1211、沈阳工业大学/ 4 14 / 1112、东南大学 / 19 16 / 1613、武汉大学 11 / 7 19 914、华南理工大学10 15 / 11 1815、湖南大学 / 13 4 / 816、西安理工大学 / / / 5 /17、西北工业大学 / 14 / 14 /18、河北工业大学 / 6 / / 1519、东北电力大学 17 / 17 / /20、北京交通大学 16 / / / /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2、四川大学23、哈尔滨理工24、合肥工业大学25、东北大学26、中国矿业大学27、大连理工大学28、河海大学29、同济大学30、重庆大学根据《XX~XX中国研究生报告》1、清华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3、天津大学4、华北电力大学5、西安交通大学6、西南交通大学7、浙江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9、哈尔滨工业大学10、华南理工大学11、武汉大学12、山东大学13、四川大学14、东南大学15、河海大学16、北京交通大学17、东北电力大学18、广西大学19、湖南大学20、长沙理工大学01、清华大学02、西安交通大学03、华中科技大学04、浙江大学05、重庆大学06、天津大学07、哈尔滨工业大学08、上海交通大学09、华北电力大学10、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11、东南大学12、西南交通大学13、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14、沈阳工业大学15、中国矿业大学16、华南理工大学1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8、北京交通大学19、武汉大学强校强势学科和强势方向当今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强校强势学科和强势方向: 清华大学:电机电器 (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国家重点学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与绝缘、 (国家重点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西安交大:电机电器 (国家重点学科,强在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国家重点学科)高压与绝缘 (国家重点学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电机电器 (国家重点学科,强在电机。
各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情况

1、清华大学(理工类) 、清华大学(理工类)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网站链接为:/china/info.do?columnId=338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即原电机工程系,创建于 1932 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系 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学科范围,在电气工程的基础上,扩展到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 系统工程、信息科学等新科技领域,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
该系拥有一级学科“电气工 程”下属的全部五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 工理论与新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五个二级学科均各自首批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 权,前四个在 1989 年和 2002 年均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1996 年,电机系成为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试点单位。
在 2003 年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评估中,电机系电气工程学科不仅整体水平获得全国第一,并在学术队伍、科研成 果、人才培养、学术声誉所有四个单项中均名列全国第一。
2006 年电机系电气工程学科又 以满分 100 分的成绩获得一级学科评估全国第一。
电机系拥有“电力系统与发电设备控制与 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在 2003 年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研究方向如下: 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 柔性输配电技术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经济 电力系统安全控制与保护 电力系统计算分析和参数辨识 高电压绝缘 高压输电与电磁环境技术 脉冲功率及等离子体技术 电器设备及智能化 高压测试及诊断技术 高电压技术在环保及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大电机系统理论与应用 特种电机系统及其控制 电子电机集成系统 交流电力传动与控制 新型电力电子电器 电路与系统12、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网站链接:/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 位之一,其历史渊源于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南方主要 大学的电机学科, 于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合并组成华中工学院电机系, 1988年改 称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2001年建制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各个专业方向的学校排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各个专业方向的学校排名————————————————————————————————作者:————————————————————————————————日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9)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华北电力大学A+5西南交通大学A9华南理工大学A2清华大学A+6天津大学A10山东大学A3西安交通大学A7浙江大学A11哈尔滨工业大学A4华中科技大学A8武汉大学AB+等(18个):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新疆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B等(18个):上海电力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华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青岛大学、三峡大学C等(12个):名单略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西安交通大学A+3华北电力大学A2清华大学A4重庆大学AB+等(6个):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B等(6个):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C等(4个):名单略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86)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清华大学A+7哈尔滨工业大学A13中国矿业大学A2西安交通大学A+8华北电力大学A14山东大学A3华中科技大学A+9西北工业大学A15合肥工业大学A4浙江大学A+10上海交通大学A16天津大学A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11西安理工大学A17北京交通大学A6华南理工大学A12西南交通大学AB+等(26个):武汉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燕山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西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B等(25个):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工学院、郑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广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C等(18个):名单略电工理论与新技术(39)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清华大学A+4浙江大学A7湖南大学A2西安交通大学A5华中科技大学A3华北电力大学A6哈尔滨工业大学AB+等(12个):重庆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B等(12个):合肥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C等(8个):名单略电机与电器(43)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西安交通大学A+4沈阳工业大学A7华北电力大学A2浙江大学A+5华中科技大学A8清华大学A3哈尔滨工业大学A6上海交通大学AB+等(13个):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B等(13个):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昌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扬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同济大学C等(9个):名单略电路与系统(91)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7清华大学A1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A2电子科技大学A+8上海交通大学A14华南理工大学A3复旦大学A+9西北工业大学A15安徽大学A4北京邮电大学A+10浙江大学A16北京工业大学A5东南大学A11西安交通大学A17太原理工大学A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2南京大学A18重庆大学AB+等(27个):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燕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宁波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宁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B等(27个):东北大学、四川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C等(19个):名单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58)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浙江大学A+12南京理工大学A23天津大学A2清华大学A+13哈尔滨工程大学A24华北电力大学A3东北大学A+14大连理工大学A2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4上海交通大学A+15燕山大学A26北京交通大学A5西北工业大学A+16西安交通大学A27南开大学A6东南大学A+17广东工业大学A28东华大学A7华南理工大学A+18北京科技大学A29北京化工大学A8哈尔滨工业大学A19华中科技大学A30北京大学A9北京理工大学A20上海大学A31山东大学A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21重庆大学A34同济大学A11中南大学A22同济大学AB+等(48个):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厦门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通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四川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B等(47个):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河北理工大学、青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辽宁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三峡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新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福州大学、中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大学、大连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扬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渤海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C等(32个):名单略。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遴选办法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提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突出,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关的系统设计、运行控制、信息处理、研究开发以及电子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创新性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要求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电工电子、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等电气工程专业的知识;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行业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系统的电气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4、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设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能力,设计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等制约因素;具有实施工程实验能力,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开发和设计能力。
6、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选拔及淘汰方式采用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中进行遴选,选拔60人左右,设立电气自动化方向卓越工程师班1个和工业自动化方向卓越工程师班1个。
1、报名条件(1)品德优良,身体健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2)大学基础理论扎实,目前课程学习达到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含特长生)的基本条件或对工程研究和工程实践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选拔方式对报名者进行面试,再结合其以前的课程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力确定录取名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卓越工程师班遴选办法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提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突出,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关的系统设计、运行控制、信息处理、研究开发以及电子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创新性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电工电子、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等电气工程专业的知识;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行业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系统的电气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4、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设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能力,设计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等制约因素;具有实施工程实验能力,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开发和设计能力。
6、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选拔及淘汰方式
采用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中进行遴选,选拔60人左右,设立电气自动化方向卓越工程师班1个和工业自动化方向卓越工程师班1个。
1、报名条件
(1)品德优良,身体健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2)大学基础理论扎实,目前课程学习达到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含特长生)的基本
条件或对工程研究和工程实践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选拔方式
对报名者进行面试,再结合其以前的课程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力确定录取名单。
3、淘汰方式
分别在第5、第6学期末进行考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其卓越工程师培养资格,转入相应本科专业学习。
(1)不能完成导师规定的科研与工程训练计划;
(2)不服从卓越工程师班的管理;
(3)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4)按照所规定的培养计划,未取得已修读课程的全部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和辅修课程除外);
(5)课程第一次考核(课程结束时的考核)不及格门次超过2门(含2门)。
四、培养模式
以“3+1”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
卓越工程师班实行小班上课,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在奖学金、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科技竞赛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性倾斜;完成本科培养计划考核合格者,颁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和本科毕业证书;达到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条件者,可优先获得校内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
3年(基础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教育,让学生更早了解工程背景和学科前沿信息,为工程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1年(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到工程现场顶岗实习和开展本科毕业设计,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了解先进设备,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对企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五、管理模式
采用“双导师+辅导员”的管理模式。
学院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学业规划、课题研究与立项等进行指导;企业导师通常由企业工程师担任,主要对学生在现场实践期间进行指导和管理;辅导员主要负责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组织参加各项课余文化活动和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
附件1、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名单
附件2、卓越工程师培养学院导师名单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4年3月12日
附件1:企业名单(部分)
附件2、学院导师名单
(1)电气自动化方向
(2)工业自动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