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课件
消极作用: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 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 主义势力和它们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帝 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
砥柱?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
中国”?中 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新中国的成立以来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 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 历史的新纪元?
(2)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极大地振奋了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反 帝爱国的伟大斗志,赋予了中华民族的民 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消极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
第一,从结果来看,西方的侵略并没有将 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 ;
第二,从可能性来看,一个国家如果没 有外力的推动,是否会永远处于落后的状 态?
第三,从内因与外因的作用来看,外因 只是必要的条件,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
简答题: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
新面貌 3、简述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论述题
1、鸦片战争以后的数十年,西方列强强迫 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 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面 对危局,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的出 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请结合史实进行论 述。
不同:保护富农经济。 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全文】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
端。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 略、压迫、掠夺、剥削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 外来侵略的历史。为了捍卫民族生存权利,中国人民在 长时期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粉粹了帝国主义 瓜分中国的图谋。随着反侵略斗争的不断深入,中国人 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出路的流民增加;赋税徭役使广大农民生活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中国处于与 世隔绝状态。
总之,清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 盾激化。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它的尽 头。
4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条件:
交通:地理大发现。 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经济、科技:资本原始积累。(海外殖
民掠夺、国内资本积累)、工业革命。
政治:资产阶级政治革命。
5
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第三节 抵御外来侵略、取民族独立的
斗争
2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P2)
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 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
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3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课件
•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舟触风涛”,要晾晒 “水渍贡物”,用欺诈和贿赂手段,租占了澳门。 随后,西班牙(1575年)、荷兰(1601年)、英 国(1637年)、法国(1698年)、美国(1784年) 的船只,先后闯入中国东南沿海。
1635年的澳门
澳门海船岩画,刻于妈阁庙前的岩石上。传说 这是明万历年间将天后娘娘载入澳门的渔船。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2.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 世界一和世界二的擦肩而过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的宗法家长制在维护社 会稳定的同时,也显示 出强烈的保守色彩。使 郑和们没有了再次远航 的强劲动力。
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质是:
• 阶级关系:封建地主与农民阶级 • 经济生产结构:小农经济 • 社会结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 文化思想体系:儒家文化 • 超稳定结构:金字塔形 • 社会存续:乱——治——乱——治 ……
• 中国的强大是中华先民艰 辛奋斗的结果,是汉唐以 来延续和积累的产物。
1.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的科技一直很发达,
在丝绸、青铜器、瓷器、建筑等 多个领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 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 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 圈。
• (2)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 (3)沙皇俄国有“欧洲宪兵”之称。 • (4)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
• 18世纪后半期,又接连发生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 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大产品 销路的需要,驱使西方资产阶级驾着炮舰,在全球各 地掀起殖民掠夺的凶涛恶浪。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
三、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勤记、勤听、勤看、勤问、 勤记、勤听、勤看、勤问、勤讲
三、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三个不同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 而非历史学科的专业课。 课,而非历史学科的专业课。学习中国近现代 史纲要, 史纲要,必须牢牢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 方法。 方法。
一、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 1、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 举例:印度传统与中国传统之比较。 举例:印度传统与中国传统之比较。
身为中华儿女, 身为中华儿女,应不应继承中华民族重 视历史的优良传统? 视历史的优良传统?
一、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2、中国共产党也十分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 中国共产党也十分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 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 。
毛泽东:“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他指出,“ 毛泽东: 读历史是智慧的事” 他指出,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邓小平认为,了解历史, 邓小平认为,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把握正确 的前进方向。 青年人不了解历史, 的前进方向。 “青年人不了解历史,我们要用 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绪论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W1H
一、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学习哪些基本内容? 二、 学习哪些基本内容? 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三、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绪论
一、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一、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全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1.袁世凯 3.段祺瑞 5.吴佩孚 2.冯国璋 4.张作霖 6.孙传芳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袁世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直 系 军 阀 冯 国 璋
皖系军阀段祺瑞
奉系军阀张作霖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新取向:
从生存竞争到提倡互助: 从民主主义到提倡平民主义; 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到 提倡世界主义、大同主义; 从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提倡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二)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李大钊
十月革命所开始的, “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 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 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 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 仿佛在沉沉的深夜中地一小 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李大钊
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PPT..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首的大小军阀为 维护自己的通知祭天祀孔, 尊孔读经,竭力推崇作为 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 的孔孟之道。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些先进人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中反思 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 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 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 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 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 1、兴起标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的创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赵图雅
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变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军阀割据的原因 军阀统治实质是实力之下的武治。它比
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动乱性和黑 暗性。 军阀的特点: 一支军队 一个地盘 一个靠山
孙中山:“
夫去一满洲 之专制,转 生出无数强 盗之专制, 其为毒之烈 ,较前尤甚 ,于是而民 愈不聊生矣 !”
“在这样一个国家里, 10到12岁的童工,在晚 上时常被关起来,睡在 他白天操作机器之下的 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 有锐利的观察力,便可 以明白:为什么《共产 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 的人民奉为圣经。此外 ,中国人所遇到的西方 民主,只是在其担任了 外国警察的角色,及保 护以暴力夺取中国的权 利与利益这几方面。因 此,人们也无需仔细研 究,便可以明白:为什 么中国人立即可以完全 接受马克思对西方民主 的伪善所作的藐视性的 抨击。”
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 通过宣传、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的 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 提高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外界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0年共产国际派代表维经斯基等来中国,先 后与革命派联系,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
《近代史纲要》课件
曾国藩
总结词
洋务运动先驱
详细描述
曾国藩是清朝末期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洋务运动的 先驱。他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和军 事的发展,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鸿章
总结词:外交能手
详细描述:李鸿章是清朝末期的重要政治家、外交家,被誉 为外交能手。他通过外交手段维护了中国的利益,参与了多 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孙中山
总结词:国父
详细描述: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民主 革命家,被尊为国父。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 制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 贡献。
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01
02
03
推动现代化进程
近代史时期,中国开始逐 渐走上现代化道路,推动 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变革。
民族意识的觉醒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 族主义情绪高涨,推动了 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认 同的形成。
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在近代史上参与了国 际事务,逐渐提升了国际 地位和影响力。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 ,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03
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BIG DATA EMPOWERS TO
总结词:禁烟英雄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1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 的侵华战争。其目的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探索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演变过程,深入了解其对 中国以及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近代史概述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包括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和改革开放。这些事件塑造了现代 中国的面貌。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封闭社会的破裂,导致中国不得不与外国列强签订不平 等的条约,影响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甲午战争与中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变革
甲午战争标志着中国王朝统治的失败,引发了对封建制度的怀疑和改革运动的兴起,为中国政治变革奠定了基 础。
列强在华势力的逐步扩大
19世纪末,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力,通过租界和商埠等形式,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经济实 力。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掀开了中国近代政治变革 的序幕。
近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从中华民国的建立到当代中国的政府结构,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重 大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
宪政运动与五四运动
宪政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启蒙和民主革命的里程碑,对中国政治、文 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
北洋政府的建立和国共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历史事件埋下了伏笔。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
导言教学目的: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概念、主流和本质,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和目的。
一、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一)世界历史的断限和分期古代:远古--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现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代: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前(二)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古代: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现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严格说来,“近代”这个词,并不是社会发展史上指称某一确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概念。
使用上很不统一。
一般而言,就欧美目前来说,是把它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作为“近代”的开始。
所以世界历史是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近代”历史开端的标志。
但中国情况不同。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我们把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端,并不是由于这个时候中国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到了要求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程度,因而导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就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那样。
而主要是由于外来的侵略,引起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政治形态、经济形态),把中国推到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是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这个社会虽然后来也产生了资产阶级,也曾有过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阶段,但是难以说它是一个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
只是从中国历史发展阶段来说,它约略地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
这样说来,就是把半殖民半封建的一个社会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近代”历史。
当然,国外有的历史研究者不这样看,他们把中国近代的起点上推到十七世纪中叶清朝建立的时候,一方面强调与西欧历史分期的对应性,另一方面又是意在把中国近代史的主题说成似乎是中国国内的民族矛盾。
这是不科学的,我们还是着眼于中国社会的特点,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近代。
中国近代史纲要PPT参考课件
1001—1500 年 67 38 57 29 43
1501—1840 年 472 19 4
453 96
2021/3/10
授课:XXX
15
直接原因2:西方的 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思 想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的 发展。而清王朝的高压 专制的文化体制严重禁 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 了社会进步。
四
大
发
2021/3/10
明 授课:XXX
4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2021/3/10
授课:XXX
5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思考:到1840年,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 历史有多长?
2021/3/10
授课:XXX
6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2021/3/10
授课:XXX
33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六,在资本—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 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 僚资本主义,形成“三 座大山”),中国的广 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 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 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 治权利的生活。
2021/3/10
授课:XXX
34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2021/3/10
授课:XXX
VS
视屏: 莎士16比 亚剧院
直接原因3:闭关锁国、拒绝交流的对 外政策,使中国自绝于世界潮流;西方国 家向全世界的殖民扩张,确立了资产阶级 对世界的统治。
2021/3/10
授课:XXX
17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思考: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落伍与西方 的崛起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
西方列强对我国的大肆侵略
鸦片战争中部分阵亡将领一览
关天培(1781——1841 年),字滋圃,江苏山阳 (今江苏淮安)人
裕 谦
陈化成(1776——1842 年),字莲峰,福建同安 人
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鸦片战争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 意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 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梁启超曾指出 “我国四千余年大 梦之唤醒,实自甲 午战败割台湾偿二 百兆以后始也。”
大义凛然的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 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 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 同始!
西 什 库 教 堂
(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 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他们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中华 民族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收 “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 他们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 论等等。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 国政治的控制是逐步实现的。
鸦片战争期间,列强通过 清朝的妥协派如琦善、耆英、 伊里布等人来施加压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 法联军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法胁 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
耆英(1790——1858年),爱新觉罗 氏,字介春。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璞鼎查(1789——1856年), 英国第一任港督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西北地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一、课程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爱国情怀。
本课程将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大纲1.课程概述2.近代中国的开端: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3.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统治的危机4.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5.甲午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6.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7.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8.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9.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革命11.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1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4.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1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展望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历史事件。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作业与考试:布置适量的作业和组织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和认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实施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除1872—1876年这5年中国
有小额出超之外,一直入超。1865年到1868年中国每年
入超750万海关两,1890年至1894年,每年入超增长到
3400万余海关两。
自1895年马关公约明文认可外资在中国自由设厂后,
1895年至1923年在中国新设工厂130多家。
3,开始使用近代理论来论证中华民族旳危亡险 境。
但这时旳“觉醒”还无法与五四时期旳“觉
醒”相提并论。“五四”标志着又一种新旳阶段。
我们到第四章再来讲它。
对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旳一种分析框架。
器物层次(洋务运动)——制度层次(维新 运动和辛亥革命)——思想层次(新文化运 动)
这个分析框架对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章和 第五章旳第一节都非常主要。
1,中国人民旳坚决对抗是最基本旳原因。 2,帝国主义旳相互牵制。 3,资本主义战争目旳旳变化。 4,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等硬国力原因亦是不可忽视旳原
因。
中国人民对抗外来侵略旳几点印象:
1,如刚刚分析,中国人民旳对抗坚韧持久、力量 强大。这是中国仍能保持部分主权和领土旳基本 完整旳首要原因。
英国:强租威海卫和香港新界,并把长江流域作为自己势 力范围
法国:强租广州湾,把两广和云南作为势力范围 日本:把福建作为自己势力范围
控制中国旳内政、外交。主要有:
侵占中国主权,如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 权、驻军权等。
驻华公使对华政治横加干涉。 把持海关行政等。
赫 德(1861— 1923年任中国 海关总税务司)
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公约》。 1923年,日本与德国在山东进行了日德战争。日本逼迫中国
签订《有关山东之公约》。
《近代史纲要》课件
世界大战与中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五四运动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代史的研究意义 • 近代史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 近代史的展望
《近代史纲要》PPT课件
近代史纲要PPT大纲
• 什么是近代史 • 近代史的研究对象 • 近代史的研究方法
近代史的时期划分
• 近代的定义和特征 • 近代史的时期划分方法 • 近代史的时期划分概览
近代西方世界
• 文艺复兴运动 • 工业革命 • 资本主义制度 • 近代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
近代中国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其主要表现是:
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腐败。 2.经济上,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少地的农民增多,需要寻找新 出路的流民增加;赋税徭役使广大农民生活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中国处于与 世隔绝状态。
总之,清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 盾激化。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它的尽 头。
4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条件: 交通:地理大发现。 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经济、科技:资本原始积累。(海外殖 民掠夺、国内资本积累)、工业革命。 政治:资产阶级政治革命。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 端。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 略、压迫、掠夺、剥削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 外来侵略的历史。为了捍卫民族生存权利,中国人民在 长时期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粉粹了帝国主义 瓜分中国的图பைடு நூலகம்。随着反侵略斗争的不断深入,中国人 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5
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第三节 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 斗争
2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P2)
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 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 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