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方案A)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程概况

场地位于重庆市,本次勘察片区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约46203㎡,其中主要包括有15栋建筑物(3#、4#、5#、6#、7#、8#住宅;3#-1、3#-2、3#-3、3#-4商业;4#-1、4#-2、4#-3、4#-4、4#-5商业),最高为28F/吊3F/-3F,结构形式均为框剪结构;以及拟建1#车库(吊2F)、拟建2#车库(-3F),1#车库有部分与3#、4#住宅及3-2#商业重合,2#车库范围覆盖6#、7#、8#住宅以及4#-1、4#-2、4#-3、4#-4、4#-5商业,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李家沟,为一季节性冲沟,后因城市建设后,上游修建建筑和排水设施后,已无上游来水,李家沟已干涸;现已完成回填。勘察区西侧为已建市政道路,汽车可直通现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较好。

场地所处区域地貌形态为浅中切割脊状低山地貌区,现经人工回填改造,勘察区四周边界开挖成斜坡状,而场地内即拟建建筑物范围内大致分成二个大的台阶,从北至南,第一台阶范围包含3#、4#、5#住宅以及3#-1、3#-2、3#-3、3#-4商业;高程均在229m以上;第二台阶范围包含拟建2#车库及其覆盖建筑物,高程基本在229m以下,局部地方高于229m。

2.2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位于七曜山背斜北西翼,岩层单斜产出,岩层产状330º∠32º,地层为中生界三叠系巴东组三段(T2b),岩性为泥灰岩,局部泥岩。

区内新构造运动不强烈,无断层通过,区域地质构造上本勘察区属于稳定场地。

拟建场地地表多为第四系土层覆盖,根据场地及周边地表岀露岩层调查,岩体中主要发育有以下两组裂隙:

LX1:产状338º∠76º,裂隙间距2~6m,可见延伸长度1~3m,裂面较平直,局部微弯,闭合或微张,无充填,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

LX2:产状182º∠50º,裂隙间距1~3m,可见延伸长度1~2m,裂面平直,张开度2~5mm,无充填,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

岩层层面结构面:产状330º∠32º,局部闭合状,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

2.3地层岩性

据地面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崩积层碎石土(Q4col)和中生界三叠系巴东组三段泥灰岩(T2b-Ml)及泥岩(T2b-Ms)。

现根据岩性按由新到老的顺序分述如下(场地勘探点数据一览表见表2.3-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素填土:杂色,结构松散~稍密,稍湿,主要以粉质粘土、粉土为主,夹10-30%的灰岩及泥岩块碎石,块径一般为10-150mm,最长可达300mm,分布不均,回填时间约为1年,为机械堆填。

本层场地内分布广泛,揭示厚度1.10m(ZY7)~49.5m(ZY25)不等。

第四系崩积层碎石土(Q4col)

碎石土:黄褐色、黄色,主要由碎石和粉质粘土及少量粉土组成,粉质粘土含量约30%~60%,多呈硬塑状;碎石含量约40%~70%,粒径30~400mm不等,成分主要为泥岩和灰岩,多呈强风化。

本层场地内分布较广泛,揭露厚度0.60m(ZY32)~28.8m(ZY61)不等,崩积成因。

中生界三叠系巴东组三段(T2b)

泥灰岩(T2b-Ml):浅灰色、深灰色、灰黄色,隐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为碎裂状结构,夹厚度3~12cm的薄层灰岩或灰黄色泥岩。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块碎石状、少量短柱状,质软。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长柱状,强度较高。

泥岩(T2b-Ms):紫红色,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含少量灰色砂质条纹、团块,泥质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裂隙基本不发育,岩芯较完整,多呈短-长柱状,节长12-28cm。本层在场地内分布零星,只在几个钻孔有揭示(见ZY32~ZY35)。

2.4 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2.4.1 基岩面特征

据地表调查和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岩层产状330°∠32°,由于场地原为一冲沟,回填后,本次场地范围内下伏基岩面总体较陡,倾角为5°~30°,局部可达55°,基岩埋深1.10~49.50m,高程162.98~252.92m。

2.4.2 基岩风化带特征

强风化带岩体: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块状,仅少量为短柱状,岩质极软,失水后自动崩解成碎块,手捏岩芯易碎散,钻探揭示厚度0.00~17.30m,岩体极破碎。

中等风化带岩体:裂隙总体上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长柱状,节长一般10~30cm,最大节长可达60cm。

2.5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2.5.1气象、水文

勘察区位于亚热带温湿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日照少,湿度大,夏秋多雨,冬春多雾少霜,雨量充沛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6.7℃,最高气温

39.8℃,最低气温0.1℃;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8.6%;多年平均降雨量1107.3mm,

年最大降雨量1407.6mm,月最大降雨量358.4mm(1979年7月),日最大降雨量106.7mm(1979年9月)。年降雨量分配不均,多集中在5~9月,占年降雨量的

67.52%,而在1月、2月、12月,降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7.87%。多年平均蒸

发量1548.3mm,多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可达16.00m/s。

勘察区内原始地貌为李家沟,为一季节性冲沟,后因城市建设后,上游修建建筑和排水设施后,已无上游来水,李家沟已干涸。场地及场地四周无大规模地表水体。

2.5.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及水动力特征,勘察区地下水主要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二种类型。

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该类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碎石土中,接受大气降雨和库水的补给,大气降雨渗透后,经短途运移后向低洼处排泄。本次勘察对勘察钻孔进行水位观测,其孔内水位高低不一,且未见水位恢复,由此证明勘探孔内水位为钻孔循环残留水,勘察期间场地内钻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贫乏。

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岩层的构造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沿裂隙管道竖向运移至潜水位附近后改变为顺层间管道水平运移,以泉的形式出露,勘察区未见有自然泉点出露。

此外,根据相邻场地水质分析资料,结合本场地,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建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