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本章优化总结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4)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一定健 康。( × )
(5)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系统自动调节器官和 系统的活动。( × )
1133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选 D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神经—
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
液 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3355
解析:选 C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 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 pH 变 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 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使血浆 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66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
77
3.稳态的失调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 8 _一__定__限__度___的。
① 9 _外__界__环__境___的变化过于剧烈时 原因②某种器官的功能 10 _出__现__障__碍___时
88
4.稳态的意义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11 _正__常__生__命__活__动___的必要条件。 (2)实例: ①只有 12 __血__糖__含量和血液中的 13 __含__氧__量__保持在正常范 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②适宜的 14 _温__度___和 15 _p_H__等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 本条件。
高中生物第1章发酵工程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知识点二 制作泡菜
1.与泡菜制作相关的菌类——乳酸菌
生物类型 常见分类
___原__核_____生物 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
分布 代谢类型 生产应用
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
异养___厌__氧_____型 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
发酵原理
C6H12O6
2C3H6O3(乳酸)+能量 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解析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 而腌制时间过长,由于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积累,pH降低,不利于细菌大量繁 殖,B项错误。
视角2 结合曲线分析泡菜制作中的菌种、亚硝酸盐及pH变化 3.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 有潜在危险。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泡菜制作,并对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 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溶液pH等进行了测量记录,绘制出如下所示曲线 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第一章 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内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容
索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引
课程标准
1.简述传统发酵技术的特点,说出常见的传统发酵食品。 2.概述微生物发酵的原理。 3.尝试制作泡菜、果酒和果醋,说出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优点 与不足。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知识点一 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下降至相对稳定
变化曲线
【视角应用】
视角1 泡菜制作中的过程与条件控制 1.(2021湖南三校高二联考)某节目在讲述四川泡菜时曾强调“腌泡菜也有 大讲究”。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泡菜制作过程中食盐用量越低越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 B.制作泡菜时泡菜坛要密封,主要目的是避免外界杂菌的污染 C.蔬菜应新鲜,若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升高 D.将配制好的盐水煮沸后冷却待用,冷却的目的是降低水中氧气的含量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复习用PPT
生物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2.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1)渗透压: ①概念:溶液中_溶__质__微__粒___对水的吸引力。 ②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具体如下表:
溶质微粒数目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高低
课时作业
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生物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__血__浆___相近,最主要的 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蛋__白__质___。
(3)细胞外液的成分 [判断] ①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尿素、O2、激素 等。( × ) ②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 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 )
有机物氧化产生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稳定, 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生物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1)血浆渗透压与0.9%的NaCl溶液(5%的葡 萄糖溶液)渗透压大致相等,故0.9%的NaCl溶液为血浆的等渗 溶液,又叫做生理盐水。
生物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 关,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1.区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 2.掌握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内环境的理化性 质。 3.了解内环境的作用。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水 ______为基础 (1)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 的液体。 (2)组成: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1)血浆渗透压与0.9%的NaCl溶 液(5%的葡萄糖溶液)渗透压大致相等,故 0.9%的NaCl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又叫做 生理盐水。 (2)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K+主要 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记知识纲要]
[背关键语句] 1.人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 3.内环境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 氨基酸、维生素、甘油、脂肪酸、尿素、 CO2、O2、抗体、激素等。血红蛋白、载体 蛋白,与细胞呼吸、DNA复制、转录、翻译 有关的酶,消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
[自主解答] ________ 解析: 细胞外液包括淋巴、血浆、组织液, A正确;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B正 确;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汇入血浆参与 血液循环,C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 于淋巴和组织液,D错误。 答案: D
【互动探究】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来自哪里? 提示: 组织液。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 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研究表明,血浆中约有90﹪为水;其余 10 ﹪分别是:无机盐(约1%),蛋白 质(约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 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 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 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中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 白质含量很少。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是一 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和度上 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 + NaHCO3——→NaL +H2CO3 H2CO3——→H2O+CO2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2CO3——→2NaHCO3
肾脏排出 呼吸运动排出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 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1.渗透压的概念:
(770KPa)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 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 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溶液渗透压越低; 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第一关:
细胞内 细胞外 细胞外液 1、体液包括_______液和________液;其中的_______就是内环 境。
2、下列不是内环境的是: A 血浆; B 血液; C 组织液 ; D 淋巴
3、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的关系下列哪项正确: A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B 血浆 淋巴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章 发酵工程 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知识点总结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1、发酵: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2、腐乳的制作:(1)菌种:包含毛霉(为主)、曲霉、酵母菌等。
(2)毛霉: ①细胞归类:单细胞丝状真菌,真核生物②同化作用类型:异养生物③异化作用类型:好氧生物④繁殖方式:孢子生殖(3)原料:豆腐(70%含水量为宜)。
(4)腐乳发酵原理: ①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②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5)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6)臭豆腐为什么闻着臭吃着香?①臭味: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充分水解会产生氨气,其中的含硫氨基酸还会产生硫化氢,具有刺鼻的臭味。
②香味:蛋白质分解后产生小分子肽和氨基酸,易于消化吸收,味道鲜美。
(7)制作腐乳时为什么要控制酒的用量?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抑制蛋白酶的活性,蛋白质不能很好分解);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3、传统发酵技术:(1)定义: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2)菌种来源: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发酵物中的微生物。
(3)类型: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
(4)实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物质氧化分解。
二、泡菜制作1、菌种:乳酸菌(为主)、酵母菌等。
(1)乳酸菌: ①细胞归类: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②同化作用类型:异养生物③异化作用类型:厌氧生物④繁殖方式:二分裂(2)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表面、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部都有。
(3)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制作酸奶;2、发酵原理: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3、发酵条件:室温、无氧。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
P9 思考与讨论
⒊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 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 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 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 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 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 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 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 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每100毫升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比较表
成分 血浆(克) 原尿(克) 终尿(克)
水 蛋白质
90~93 7~9
99 (微量)
95~97 —
葡萄糖 0.1
0.1
—
尿素
0.03
0.03
2
尿酸
0.002
0.002
0.05
氯化物 0.37
0.37
0.6
钠
0.32
0.32
0.35
钾
0.02
0.02
0.15
P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Na2HPO4、 K2HPO4等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 pH 的 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 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材料用具
(略)
实验步骤
1.绘制不同实验材料pH记录表
加入0.1 mol/L HCl 加入0.1 mol/L NaOH
分泌作用
小管上皮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所产 生的物质(如H+、NH3+)分泌到小管液中。
排泄作用
小管上皮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而将血液中 的某些物质主动转运到小管液中的过程。 如青霉素等药物的排出。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B、葡萄糖
D、氨基酸
4、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 液体是 ( C ) A 、血液 C 、淋巴 B 、血浆 D 、原尿
5、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 目的主要是( D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能 C、供给水 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6.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
2.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 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 CO2+H2O H2CO3 H+ + HCO3-。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 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 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3.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 胞外液温度的恒定。参与体温调节的 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 等。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 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并排 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 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 的排泄途径为主。 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
葡萄糖
乳酸
0.08
0.025 0.38 0.14
无 机 盐 离 子
Ca2+ Mg2+ Fe
2+
Cl-
HPO42- SO42 - HCO3-
0.36
0.01 0.001 0.17
脂 质
各种脂肪酸 脂肪
思考: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属于细 胞外液的成分?
包含这些化学成分的细胞外 液具有怎样的理化性质呢?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细胞外 (内环境)
细胞 细胞外液 内环境
外界 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外
B 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