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精美范文-“三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_通用版

小学数学精美范文-“三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_通用版

“三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 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创设新型的数学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思考的问题。

如何创新课堂教学,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呢?笔者通过实践, 认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要做到“三新”。

一、教学理念要新理念决定实践, 有什么样的理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受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 数学教学只是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 教师单方面的灌输, 学生只要通过课堂学习可以解答书本上或试卷上的题目就可以了。

这种数学教学理念是狭隘的, 短浅的。

2019年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如果我们要求学生总是千篇一律地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 这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所以,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确立这样一个理念, 那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原有的知识水平, 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都能够有所发展, 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达到教师所要求的理想状态。

所以,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把班中的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摸清楚, 知道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已有数学经验, 然后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自己的教学观念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上来, 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采用启发式教学, 开放我们的教学空间,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 都能够主动地去学习。

二、教学目标要新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线索, 课堂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层层展开。

它决定了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向、方法与途径, 更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变革来看,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也在一步步的完善与更新, 从多年前《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掌握双基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目标到后来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堂要完成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再到2019年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二年级数学: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题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型新授第周第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熟悉的场景,使学生从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要点: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教法选择:引导法、讲解法、发现法教、学具准备:情景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激情导入。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32+13 45 - 6 2 -716+23 54 - 7 49 -228 +43 64- 202、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唱新年快乐歌)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第2、3页,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的?分别有多少人?数一数。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在看木偶戏)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走了6人。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9《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一、前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

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

《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设计思路(一)关于学段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

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设计思路(二)关于目标《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标准》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

一句“基本理念”,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

使用这些动词进行表述是为了更准确地刻画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在《标准》中,这些动词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了解认识):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2019年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2019年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54课时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设计者:米晓莉/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背景本期课程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而且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具体表现:数与代数领域属计算单元,主要包括: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主要是介绍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第三单元《加与减》,主要是考察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第四单元《乘与除》,主要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第六单元《乘法》,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七单元《年、月、日》,主要学习认识年、月、日,24时计时法,作息时间表;第八单元《认识小数》,主要是初步认识以元、角、分为背景的小数,简单小数加减法。

这几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量大,计算过程也较复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脱式计算,并进行计算。

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小数的加减法及24时计时法等大量计算。

通过计算,大大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小学阶段数学方法上的一次飞跃。

空间与图形领域包括: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从相对的位置观察物体;第五单元《周长》,主要学习认识周长,测量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和多边形周长的计算。

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积极思考,通过体验,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多边形的周长、测量和认识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综合与实践领域包括:数学好玩。

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为资源,让孩子在生活中会测量,学会搭配中的学问,及时间与数学。

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作用。

从而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2019年修订版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是为了贯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而制定的。

该标准明确了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并提出了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为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供了建议。

该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

同时,该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该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该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该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

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研究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和第三学段(7-9年级)。

这样的设计思路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研究进度和发展特点,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组织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研究,知识技能的研究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知识技能1.通过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通过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2019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范文word版 (1页)

2019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范文word版 (1页)

2019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
新课程理论知识问答试题
1.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B)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
③教师成长④情感、态度、价值观
2.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D)
A.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3.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C)
A.强调探究性学习
B.强调合作学习
C.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
4.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B)
A.学生是发展的人
B.学生是自主的人
C.学生是独特的人
D.学生是独立的人
5.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
A.认知内驱力
B.学习动机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6.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A)
A.及时复习
B.及时休息
C.过度复习
D.分数复习。

2019最新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最新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作者:赵瑞英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9年第07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无疑成为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

现代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

由于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基础,所以要从小培养国民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小学生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其性格、品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都可以被塑造,若他们的知识学习仅仅局限于课本,则无法很好地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学生也不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模式的重器,民生问题处处离不开数学,所以数学教学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抓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培养方法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基于计算的数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计算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迪性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注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计算训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问,以达到正确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目的,然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概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训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理解数学单词和符号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巩固数学学习的基础;第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多元思维。

此外,教师应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品格,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学好数学的精神态度。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以便更好地利用学科特点和教学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二是传统的数学课堂过于注重肤浅的形式;三是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19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及解读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基本理念. 2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9一、总目标. 9二、学段目标. 10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16第一学段(1~3年级). 16一、数与代数. 16二、图形与几何. 18三、统计与概率. 19四、综合与实践. 20第二学段(4~6年级). 20一、数与代数. 20二、图形与几何. 23三、统计与概率. 25四、综合与实践. 26第三学段(7~9年级). 26一、数与代数. 26二、图形与几何. 31三、统计与概率. 40四、综合与实践. 42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43一、教学建议. 43二、评价建议. 54三、教材编写建议. 62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70附录. 75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75附录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78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1.本单元教材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如下页图)。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2.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

(1)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

5以内各数,在整数集合中是最为简单的几个。

由于数小,抽象程度较低,儿童理解也比较容易。

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根据1~5各数的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所以把1~5的认识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使教学时间大大缩短。

2019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全解读)

2019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全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019年精选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019年精选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012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已开始执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使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教材。

所有的初中和小学教师,以及教研员们需要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并投入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中。

那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推出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与原来的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相比,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与要求的变化和教材实验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教材修订研究,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和教材的结构进行了调整,这样就使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

例如:“数与代数”部分,在二年级下册增加“混合运算”单元;将“有余数的除法”迁移至“万以内数认识”之前(从三(上)移至二(下));将“倍的认识”后移至三年级上册并且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等。

“图形与几何”部分,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时安排认识平行四边形;在三年级的“四边形”单元不再安排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而是安排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性的认识;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后,接着让学生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观察物体”的教学安排了三个层次,分别安排在二、四、五年级等。

“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学段降低教学要求,每一学年只安排一个小单元的统计教学;第二学段才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

“可能性”的教学后移至五年级。

“综合与实践”部分,调整或重新设计了部分主题活动,加强了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了对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将“数字编码”从“数学广角”的内容改变为“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重新设计“我们的校园”等主题活动。

修订后的教材,数学知识的出现、教学的顺序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1. 分数乘除法:分数乘法法则,分数除法法则,混合运算。

2. 百分数: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计量单位: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4.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5. 统计与概率:统计图表的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进行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各种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提高学生的计量意识。

4. 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掌握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

5. 学会制作统计图表,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概率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计算,统计与概率。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百分数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画图工具,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分数乘除法、百分数、计量单位、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点。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内容:分数乘除法、百分数、计量单位、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点的关键词和主要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计量单位:将10米、2平方米、3立方分米、500克、3小时换算成相应的单位。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作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研究分数乘除法的简便方法,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实例等。

《因数与倍数》课标解读

《因数与倍数》课标解读

《因数与倍数》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二、课标解读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中提出的学段目标和课标内容,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注重概念的建立,关注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过程本单元中概念的建立,多需要经历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只有将概念融入到具体的例子中,学生才能较为容易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的建立,首先是观察9个除法算式,找出它们的异同,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其中一类具有“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共同属性。

由整除的本质,过渡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再结合具体的实例,表明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性。

又如,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规律性的认识。

这些过程,对于学生逐步形成抽象概括与归纳推理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促进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与记忆概念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而且所涉及到的概念又多,有些概念如质数与合数,很难结合儿童生活的实例诠释其意义,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相应的教学对策之一,就是加强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2019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说明书

2019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说明书

2019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说明书本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既注意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一、教学内容: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二)、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与形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此外,分数乘法隐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百分数隐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制知识,要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以培养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教育)2019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说明书

(小学教育)2019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说明书

2019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说明书本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既注意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一、教学内容: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二)、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与形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此外,分数乘法隐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百分数隐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制知识,要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以培养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2019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理念、教具学具、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

如果在教学过程之中再加上设计意图的话,就更完美了。

我们在上课之后,有时还需要在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教学反思。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则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几个和第几个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几个和第几个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一册几个和第几个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1、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含义,会区别“几个”和“第几个”。

2、掌握5以内的顺序,会按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填数。

教学过程:一、出示情景图,揭示意义:1、师:昨天是星期天,红红要乘车到奶奶家去。

2、师;红红来到了车站,你们看车站上共有几个人?(共有5人)板书:几个师:我们一起数一下,怎样数的?(从左到右数)师:好!你们数得真好!现在再来看看老奶奶排在第几个?(第4个)我们一起来数数看。

板书:第几个师:老奶奶年纪的了,走路也有困难,你们猜叔叔、阿姨会怎么做呢?(让老奶奶先上车)对!我们也应该像叔叔、阿姨那样讲文明、守秩序,还要尊敬长辈。

师:现在看一看,老奶奶排在第几个?(第1个)师:红红排在第几个?(第5个)3、小结:从排队乘车的队伍中,我们知道“几个”就是指共有几个,“第几个”是只按顺序数到那个位置上的一个。

(揭示课题:几个和第几个)二、巩固新知1、涂色练习(1)出示小鸟图■■■□□□□■□□师:第一排有几个小鸟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板书:3个)第二排呢?(板书:第3个)问:那么3只涂色的小鸟和第3只涂色的小鸟意思相同吗?(小组讨论汇报)师小结:3只指共有三只小鸟,第3只是指按顺序数到的那一只小鸟(2)出示苹果图(学生按要求涂色)要求:第一排有4只苹果涂上漂亮的颜色。

第二排第四个苹果涂上漂亮的颜色。

反馈: ■■■■□□□□■□2、做一做(游戏)师:大家知道了“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含义,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就贴上一颗小红星。

三年级数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三年级数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扬州大学附属小学课题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p86-87课时1主备人黄莼菁教学时间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辨认从上面、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能体会到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

重点难点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辨认从上面、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正方体,挂图教学活动设计个性化设计一、教学例题。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活动,如观察讲台。

要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并交流观察后的感受。

学生观察讲台,说说你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讲述:有门的一面是正面,它的左侧或右侧的面都叫侧面,柜顶的一面是上面。

互相说说看到了哪几个面。

师生互动,猜猜老师能看到讲台的哪几个面。

学生猜想,并验证。

出示两张书柜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各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判断,并说理由。

小结:观察者站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物体的面也会不同。

老师的个子高,她站的位置可以看到图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而学生个子矮,只能看到图书柜的正面和侧面,看不到图书柜的上面。

师:这时,又来了一位老师,他是一个高大的男教师,比女教师高多了,猜猜他看到的是哪几个面?小结: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书柜的三个面。

yangzhoudaxuefushuxiaoxue扬州大学附属小学教学活动设计个性化设计二、组织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