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学(师范)201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doc

合集下载

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号070201(国家)0501(学校)一、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能在物理学或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公民修养和发展能力的应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熟悉教学法规,掌握并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

2、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进行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进行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开发研究的能力和从事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

3、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教学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及自学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基本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与军训要求.二、学制:学制为四年三、授于学位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名称: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授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学时及学分安排(一)课程类别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1)政治理论课(2)通识文化课(3)教师教育课2、教学实践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生产劳动等.3、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电工学、电子线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英文名称:Physics一、培养目标物理学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技领域中从事科研、技术与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不断进行自我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掌握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条件进行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

5、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物理教学的新成果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我不断发展的能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厚实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较强的物理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2.掌握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具备进行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合作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培养:包括物理学的核心课程,如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以及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程。

2.专业课程培养:包括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深入了解。

3.实验技能培养:通过实验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通过科研导论和科研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5.跨学科培养:开设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的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开展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为主:通过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程的授课,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2.实践教学为辅:通过实验课、科研实践和实习等实践环节,提供学生实际操作和科学研究的机会,增强实践能力。

3.科研导师指导:每位学生配备科研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4.团队合作培养:通过小组实验、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研究生教育培养:建立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模式,为有意深造的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科研训练和学术指导。

四、培养评估1.课程考核: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2.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科研成果评估: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包括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学术报告的展示等。

4.综合评定:根据学生在课程学习、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毕业评定。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汉语)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学物理教师以及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能够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从事与物理学专业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进行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具备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了解物理学科新发展、新成就。

2、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具备扎实的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4、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取得CET-4级考试合格证书。

6.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7.会讲普通话,并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主干学科:物理学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论、物理学史、电子技术、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军事理论与训练,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时间安排:(1)军事理论与训练:第一学期,时间为2周(2)生产劳动:第三学期,时间为3周(3)实验:第一、二、三、四、五学期,3课时/周(4)教育实习(见习)/专业实习(见习):第七学期,时间为8周(5)毕业论文:第八学期,时间为6周(6)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每个假期,共4周六、学制和修业年限:四年七、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

物理学(师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物理学 060702二、专业简介物理学属理学类专业,与数学、化学、电子技术、教育技术等学科密切相关。

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基础和前沿专业,是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新技术学科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物理学专业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现有专兼职教师1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6名,校级教学创新团队一个,宁南山区物理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个。

主要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和物理实验技能,获得物理基础研究或物理教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结合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扎实且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紧紧围绕学校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知名的教学型师范院校”的战略目标,适应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要求,充分体现学校、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特色、追求质量”的人才培养理念,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特别是自主开发课程和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强化教育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和更多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全面发展。

四、专业目标定位物理学的范围涵盖了整个物理和工程领域,融物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并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

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教学型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以物理学、数学等理论为基础,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和实验技能,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基础物理和理论物理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技术的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物理学专业(师范)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师范)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师范)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专业名称:物理学PHYSICS 물리학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手段,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与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具备优良的科学素养,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工作态度;具备一定的从事物理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具有和谐的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求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3.专业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广, 知识结构合理;4.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5.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6.具有基本的物理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7.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物理学2.主要课程:大学数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基础物理实验、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物理教学论、物理课程论四、修业年限:四年五、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六、毕业条件:1、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174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52学分、学科基础课程59学分、专业必修课程27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6学分、实践教学10学分。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3、外语、计算机通过学历考试;4、完成课外培养计划6学分。

七、物理学专业(师范)课程设置表十一、物理学专业(师范)课外培养计划安排表制订人:郭振平审核人:姜今锡。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中学从事物理教学、物理教育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可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爱国敬业精神。

2.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强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数学、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熟练应用数学和计算机解决物理问题。

4.熟悉教育法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了解物理教育研究新成果,具有从事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地听、说、译、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物理学。

2.学位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数学物理方法、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Ⅰ、电动力学Ⅰ、量子力学Ⅰ、电子技术、物理学科教学论。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课程设计、中学物理实验仪器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教育技能训练、教育技能竞赛、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五、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宽泛的知识面、初步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从教师专业化培养入手,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通过校校联合,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现师范生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六、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60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14学分,实践教学24学分,选修课(含通识教育选修课8学分)22学分。

【本科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

【本科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

物理学(师范)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全面物理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能适应21世纪发达地区较高的教育要求,为其今后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中等学校的骨干物理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育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给有志于进一步在理论物理、应用物理和物理教育领域深造的学生奠定较扎实的基础。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如下:1. 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思想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2. 扎实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具有较好的物理学学科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具备教师职业资格的基本条件;3. 掌握现代学科教育理论,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实施、组织、管理和初步的教育科研的能力;4.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相当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多媒体开发能力;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英语,具备进行初中物理双语教学能力。

二、学制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三、学分要求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592,总学分数为167,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37学分。

四、专业培养模式及特点1.基本思路z强化基础,提高物理学理论素养。

适当增加普通物理课程的学分,加强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增加反映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高等数学课程的学分,加强该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z缩减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

加强对物理仪器使用方法的训练和实验动手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物理实验的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z突出师范专业特点,加强师范类教学实践课的教学要求。

加强研习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加强物理教学技能训练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中等学校及相关教育类的工作,独立承担物理和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够指导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辅导中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普及科学知识。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宽广坚实的物理学知识,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毕业后可从事科研、教育、企业、事业和技术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1 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实验研究的能力,掌握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2 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3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能分析和解决当代科技前沿及生产发展中的一些新问题,形成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从事科研、教育、企业、事业和技术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的能力;4 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5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从事物理教学的能力;6、了解物理学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物理学教学的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内。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物理学五.主要课程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物理教学论、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心理学、教育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劳动教育、毕业教育、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教育调查。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物理教学论实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

六.学时与学分七、教学进程计划表物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
1.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设计、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运用能力;
3.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育技术;
4.熟悉教育法规,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从事物理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5.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发展的新成果,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物理学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基础物理Ⅰ、基础物理Ⅱ、基础物理Ⅲ、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Ⅰ、量子力学Ⅰ、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法。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暑期)、生产实习(分散)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电子线路实验Ⅰ等。
量子力学Ⅱ
2
2
合计
48
5.5
3
4
10
3
21
17
8
注:1.带*课程为本专业学位课程,学生必须修读;2.带**课程为必选课程;3.以上课程至少选修30.5学分。
院级公共选修课
0724001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
2
0724002
线性代数
2
2
0724004
专业英语
2
2
0724005
现代物理与高科技
2
2
0724006
2.5
0.5
3
1221002
C及C++语言与程序设计
3.5
0.5
4
合计

物理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

考核 类型
1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2
34 5 6
7
8
现代物理方向
A0530015 A0530026 A0530027 A0530006
A0530036 A0530034 A0530037 A0530017
理论物理选论
32
2
32
S
物理前沿讲座(双语)
32
2
32
C
现代科技导论
32
2
32
C
固体物理
32
2
32
S
物理教学研究方向
独立设课实验(学时) 课程内实验(学时)
实践课程(学时)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
合计
学时数(周数) 320 168 34
学分数
20
7 35 62
3、素质拓展学分 5 学分
八、毕业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 172 学分,其中集中

分 讲课 实验
12345678
32
2
32
C
16
1
16
C
32
2
32
S
16
1
16
C
32
2
32
C
16
1
16
C
32
2
32
S
16
1
16
C
32
2
32
C
16
1
16
C
32
2
32
S
16
1
16
C
32

终稿级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专项方案

终稿级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专项方案

级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总体目标: 基于老师专业化发展趋势, 学生经过本科阶段学习, 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 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 学科素养和老师专业素养高度整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协调发展物理学科教学骨干老师、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乃至教育家, 并为硕士硕士教育输送优质生源。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关键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和时俱进关键思想精神实质, 含有为祖国昌盛和民族富强而奋斗使命感;含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含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含有艰苦创业、勇于进取精神;含有良好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和团体精神2.培养出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含有创新精神人才;使学生掌握宽广坚实物理学知识;系统地熟悉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基础规律和基础方法;了解物理学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物理学教学新成就;培养和提升学生物理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毕业后可从事教育、科研、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等行业工作含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熟悉教育法规,树立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生学习理念,掌握科学教育理论和方法,含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表示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反思能力,和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和开发学生潜质能力(二)培养要求总体要求: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和时俱进关键思想精神实质, 含有为祖国昌盛和民族富强而奋斗使命感。

含有良好公民素养。

含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

含有奉献精神和团体精神。

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含有一定听说读写能力。

掌握科学身体锻炼和健康知识, 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 含有健康体魄。

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 含有一定审美艺术修养。

1.知识结构: 掌握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含有良好数学基础, 系统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和试验研究能力, 掌握物理学基础规律和基础方法;含有一定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了解物理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山东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管理办法.doc

山东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管理办法.doc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学(师范)201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师范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提升人生价值的多方面素养,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工作(可兼职通用技术教学),具有初步中学教学研究能力和良好师德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如下素质的培养:1.具备准确、流利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专业发展动态,能学以致用。

3.乐于探究并善于用新方法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4.尊重别人并得到别人的尊重,通过沟通和合作来实现愿景。

5.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珍视家庭价值和社区和谐。

6.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课程修读要求与授予学位学制:4年。

提前修满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最长修业年限8年。

总学分:175学分。

学位名称:理学学士学位。

学分分配:必修课学分占70%,选修课30%。

通识课程占28%,专业课程占50%,职业课程占22%。

(注:每学期教学周数为18周,其中16周用于上课,2周用于实践教学。

理论课程1学分为16学时,原则上实践课程折半计算;以周为单位安排的实践教学包括见习、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1周1学分。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等。

入门课程:力学、电磁学核心课程:中学物理教学法、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主要实践性环节: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活动等;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课程修读要求:公共必修课共修读39学分。

公共选修课共修读10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修读48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修读42个学分。

职业教育课程修读39学分,其中教育实习13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毕业论文实行答辨制度。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hysics (T eaching Orientation)一、学科门类:理学专业名称: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代码:070201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牢固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应用物理知识及计算机技术解决物理学实际问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从事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能力,从事物理教育的能力和物理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2、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3、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等能力;4、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从事物理教学的能力;5、了解物理学前沿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向与主要成果;具有较宽广的自然科学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能够把外语当作学习的工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三、主干学科:物理学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专业物理实验课、电子线路、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等。

五、核心课程:*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理论力学、*高等数学(物理类)、*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六、主要实验、主要实践环节及其具体内容主要实验: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实验。

主要实践环节: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入学教育、公益劳动、微格训练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课程与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物理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物理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物理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中学物理及相关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相关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备攻读本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硕博士学位的基础。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 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2.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3. 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4.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5. 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开发能力;6. 了1/ 20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 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8. 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

物理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以及现代教育学理论和知识,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进行物理学教学的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高、中等学校进行物理学教学、教育科研及其他教育工作以及到企业从事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明确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2)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教学的新成果;4)掌握教育法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

2.能力要求1)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2)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3)具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和运用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敢于标新立异,勇于置疑,具备开展科学活动的创新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善于自我设计、自我推销,具有较强的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具有自主择业的能力;6)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

3.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2)身体心理素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自我心理调节,善于同别人沟通、协作。

3)专业素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热爱本专业,具有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乐于从事本专业工作。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1.学制:4年2.修业年限:3-6年(学制4年)四、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条件毕业要求:包括总学分、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学(师范)201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师范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提升人生价值的多方面素养,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工作(可兼职通用技术教学),具有初步中学教学研究能力和良好师德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如下素质的培养:1.具备准确、流利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专业发展动态,能学以致用。

3.乐于探究并善于用新方法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4.尊重别人并得到别人的尊重,通过沟通和合作来实现愿景。

5.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珍视家庭价值和社区和谐。

6.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课程修读要求与授予学位学制:4年。

提前修满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最长修业年限8年。

总学分:175学分。

学位名称:理学学士学位。

学分分配:必修课学分占70%,选修课30%。

通识课程占28%,专业课程占50%,职业课程占22%。

(注:每学期教学周数为18周,其中16周用于上课,2周用于实践教学。

理论课程1学分为16学时,原则上实践课程折半计算;以周为单位安排的实践教学包括见习、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1周1学分。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等。

入门课程:力学、电磁学核心课程:中学物理教学法、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主要实践性环节: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活动等;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课程修读要求:公共必修课共修读39学分。

公共选修课共修读10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修读48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修读42个学分。

职业教育课程修读39学分,其中教育实习13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毕业论文实行答辨制度。

三、课程结构比例表表1: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表表2: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模块比例表物理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方案表育注:“#”是双语教学课五、主要课程简介力学适用对象: 物理教育专业本科预修课程: 微积分初步、矢量代数主要内容: 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万有引力、刚体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流体力学初步.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能运用微积分和矢量代数研究和解决力学问题.了解力学的新进展和成果及发展概况,同时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讲授高中物理力学的能力,并为后继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考核方式:笔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力学》漆安慎、杜婵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力学》赵凯华、罗蔚茵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力学》蔡伯濂编,湖南教育出版社热学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主要内容: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和能量的统计分布率,气体的输运过程,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固体、液体、相变。

教学目的:使学生较深刻的认识物体热运动的特点、规律,较系统的掌握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研究和解决热学问题;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正确理解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能正确分析处理中学热学内容。

考核方式:笔试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热学》李椿,高等教育出版社《热学》顾建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热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电磁学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主要内容:在介绍电磁现象的基础上,阐述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内容包括:静电场、导体周围的静电场、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稳恒电流、稳恒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与暂态过程磁介质,电磁场与电磁波。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物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培养学生运用高等数学分析和解决电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讲授和处理中学相关教材的本领,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电磁学》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健,高等教育出版社《电磁学》高木森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磁学》赵凯华、陈熙谋,高等教育出版社。

光学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以及相应物理实验知识与技能。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以光传播、光的本性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是大学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光学和现代物理实验等后继课程必备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和成像规律,熟悉典型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懂得运用波动要领分析与解释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理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现象与规律;了解现代光学的新成就及发展概况,进一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考核方式:笔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光学教程》姚启均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光学》高文琦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光学》易明编,原子物理学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电磁学、光学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该课是物理专业本科必修课。

由物理实验所总结出的规律引入量子化概念,了解量子力学的初步。

研讨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基本结构,掌握他们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

为后继课程量子力学、原子核物理和近代物理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尽可能用多媒体方法。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原子物理学》褚圣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物理学》杨福家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近代物理学》王正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原子核物理学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该课是物理专业本科选修课。

研讨原子核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质、核力、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物理现象。

深入了解原子核结构和运动变化的基本理论及核物理技术在科研、医疗、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在讲授和分析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物理图象和物理基本理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原子核物理学》《核物理学导论》王开发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核物理学》杨家福,王炎森,陆福全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原子核物理学》卢希庭主编,原子能出版社普通物理实验1、力热学实验预修课程:力学、热学教学目标:预修课程:力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误差理论知识、力热学基本实验(必做14个实验以上)、包括时间、长度、质量以及密度、速度、加速度、转动惯量、热量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考核方式:实验操作方式。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普通物理实验》李静、厉志明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杨述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实验》唐远林、朱省平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电磁学实验预修课程:电磁学教学目标:加深误差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完成基本电磁学实验(14个以上),掌握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学会各种电磁学的测量,包括:电流,电阻,电场,磁场及常用电磁仪器的使用,侧重于直流电部分.考核方式:实验操作方式。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普通物理实验》李静、厉志明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普通物理实验》(电磁学)杨述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实验》唐远林、朱省平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3、光学实验预修课程:光学教学目标:加深误差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完成基本电磁学实验(12个以上),掌握光学实验的特点,观测方法,常用光学仪器的结构及调节,学会各种光学的基本物理量测量,包括:透镜的焦距,光学系统的基点,光学仪器的放大.分辨.透明介质的折射路.光波波长等.考核方式:实验操作方式+笔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普通物理实验》李静、厉志明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普通物理实验》(光学)杨述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实验》唐远林、朱省平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数学物理方法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包括场论初步)和普通物理。

主要内容:解析函数、柯西定理、柯西积分及其推广、幂级数和罗朗级数、留级及其应用、数学物理方程和边值条件、数学物理方程的分离变数法、傅立叶数法及冲量定理法、几种特殊函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复变函数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掌握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解法。

并具备在物理学中应用的初步能力,为理论物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方法:闭卷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编,高等教学出版社(第三版),1998年《数学物理方法》姚端正、梁家宝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高等数学(第四册)》,四川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理论力学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预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主要内容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力学的继续和提高,是理论物理课程之一。

主要内容有:质点力学、质点组力学、刚体力学、非惯性系力学的概念,分析力学等。

教学目标是培养用数学方法解决比较普遍的力学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些后继理论物理课程所需的要领和理论。

特别是分析力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

考核方式:笔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理论物理导论(力学、热物理学卷)》李华钟、崔世治、吴深沿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1999《理论力学教程(第二版)》周衍柏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理论力学基础教程》胡慧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动力学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

主要内容: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静电场和稳恒电流的磁场;电磁波的传播及电磁波的辐射;狭义相对论基础。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电磁学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性质的理解,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及有关的基本理论,深化对电磁场物质性的认识,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考核方法:闭卷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7年《电动力学教程》阚仲元,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电动力学》张泽瑜、赵钧,清华大学出版社,1978年《经典电动力学》I.D杰克逊,,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量子力学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预修课程: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含场论与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主要内容及教学目标: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态和力学量的表象;微扰理论,自旋与全同粒子。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微观粒子的基本运动规律,掌握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及初步应用。

考核方式:笔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熊钰庆、何宝鹏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热力学统计物理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预修课程:热学与分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