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100例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64c36b2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1.png)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在探索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时,本文综合了多项研究成果,以展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依达拉奉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清除自由基,这一过程对于减轻脑组织损伤至关重要。
脑卒中发生后,自由基的产生增多,导致脑细胞损伤和神经功能缺失。
研究显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以有效减少脑梗死面积,这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表明,依达拉奉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更好地重返日常生活。
长期随访发现,依达拉奉还能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这对于预防再次中风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依达拉奉的疗效受到治疗时机的影响。
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显示,脑梗死发生后48小时内开始使用依达拉奉的患者,其疗效优于48小时后开始治疗的患者。
因此,及时治疗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依达拉奉的剂量也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较高剂量的依达拉奉能够更好地减轻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剂量。
在临床应用中,依达拉奉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许多医生认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然而,也有部分医生对依达拉奉的疗效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依达拉奉的疗效尚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为确保疗效,需要把握治疗时机,合理选择剂量。
同时,期待未来有更多研究为依达拉奉的疗效提供更加坚实的证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依达拉奉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脑梗死严重程度患者中的疗效差异。
还可以研究依达拉奉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临床医生应不断积累经验,及时更新治疗指南,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f37aad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6.png)
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引言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脑水肿、感染等。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是一种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一、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是由依达拉费特和长春西汀两种药物混合而成,具有很强的抗血栓作用。
依达拉费特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它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长春西汀是一种纤溶药物,它能够溶解血栓,恢复血液循环。
这两种药物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清除血管内的血栓,恢复脑血流,改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的状况,从而起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
二、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通常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特别是在症状发作后4.5小时内及进展性脑梗塞。
患者在服用该药物后,通常能够很快地感到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得到缓解,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一项关于该药物的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率高达93.4%,显著高于对照组。
在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得到明显改善,脑血流灌注好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
治疗后患者的颅内压得到有效控制,脑水肿得到缓解,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都是可逆的,不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长期的影响。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四、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尽管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疗效显著,但在应用过程中还是要注意一些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6e79a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b.png)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脑梗塞是指因脑动脉突发性阻塞而导致的脑缺血性病变,严重程度可引起急性脑梗塞。
老年人是脑梗塞的高风险人群,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和免疫力减弱,导致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
如何有效地控制急性脑梗塞发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医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依达拉奉是一种诱导血管内皮生长的物质,具有促进血管新生、修复受损血管壁的作用。
而血塞通则是一种溶栓药物,能够快速溶解血液中的血栓,促进梗死血管再通。
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脑血流,减少梗死面积,降低神经功能损伤。
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选择了100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在入院时的症状包括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
经过精确的病情评估和图像检查,确认他们的诊断为急性脑梗塞。
治疗方案中,我们使用依达拉奉和血塞通进行溶栓治疗。
依达拉奉的剂量为每天1次,持续使用3周;血塞通的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调整,每隔6小时进行一次溶栓。
治疗期间,患者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和血常规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观察期为3个月。
治疗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评估,包括脑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和颅脑CT检查。
结果显示,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也逐渐减轻。
颅脑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脑梗塞面积明显减小,梗塞血管再通良好。
从以上观察结果可以看出,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依达拉奉的作用机制可促进受损脑血管的修复,而血塞通可以迅速溶解血栓,使脑血流恢复正常。
另外,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方案成本低、安全性高,适用于临床医生在急性期内快速干预的需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虽然在实际观察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仍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0407c6240c844769eaee72.png)
1 0 0例 , 作 为本次分析依 达拉奉治疗 急性脑梗死 的临床效 果
的研究对象 , 取 得 了满 意 效 果 , 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2年 1月 ~ 2 0 1 4年 1 月 我 院 收 治
者 脑 部 高 细胞 毒性 的羟 基 基 团 , 从根 本上消 除脑梗死 病 因, 进 而 达 到 治疗 脑梗 死 的 目的 。有 资 料 显 示 J , 依 达 拉 奉 对 患
3 8~ 7 9 ( 6 3 . 4 4 - 1 1 . 2 ) 岁, N I HS S评分 为 8—1 2分 , 平均 ( 1 0 . 5
观 察 组
塑
5 O
里墼
2 3( 4 6 . 0 )
查塾
1 9 ( 3 8 . O)
塾
8 ( 1 6 . 0)
: 望 查 墼
4 2 ( 8 4 o o )
翌 丝
3 讨 论
! : 2
1 :
: 2
丝! 竺: 2
急性脑梗死是 因脑部血管闭塞 , 致使其脑组 织结构呈缺
-1 4 . 0 ) 分; 观 察 组 患者 中男 2 8例 , 女 2 2例 , 年龄 4 0~7 8 ( 6 4 . 7±1 2 . 6 ) 岁, N I H S S 评 分为 8— 1 3分 , 平均 ( 1 1 . 0- I - 1 . O ) 分 。 患 者 急 性脑 梗 死 发 病 时 问均 在 6~ 7 2 h ; 肌 力 在 4级 以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评价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f0f85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b.png)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评价急性脑梗塞,这个词汇对于我而言,已经不再是冰冷的医学名词,而是代表着无数患者生命的重生和希望的燃烧。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药物治疗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重要性,而依达拉奉,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依达拉奉,这个曾经让我感到陌生的名字,如今已成为了我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得力。
它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改善了患者的病情。
在临床实践中,我亲眼目睹了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其凝血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栓形成的风险也有所降低。
除此之外,依达拉奉的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同样令我印象深刻。
血小板的过度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依达拉奉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了血栓的形成,从而缓解了脑梗塞的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我发现依达拉奉治疗组的患者,其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进一步证明了依达拉奉的疗效。
同时,依达拉奉还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在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中,扩张血管可以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改善脑部的缺血状态;降低血脂可以减少血管内的脂质沉积,预防血管狭窄,从而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我的临床观察也显示,依达拉奉治疗组的患者,其血管扩张程度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在评价依达拉奉的疗效时,我主要关注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
我的观察结果显示,依达拉奉治疗组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同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恢复,这为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福音。
我需要关注的是依达拉奉治疗的安全性。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依达拉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然而,我也不能忽视依达拉奉的抗凝作用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需要特别注意。
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案例分析
![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a901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0.png)
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案例分析一、病例选择与治疗方案本案例分析共纳入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在4575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在发病后24小时内接受了依达拉奉治疗。
依达拉奉治疗方案如下:患者在发病后立即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15mg/天)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天。
在治疗期间,患者还需接受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降血脂等对症支持治疗。
二、疗效评估疗效评估主要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不良反应三个方面。
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表明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2. 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表明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共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头痛2例,恶心呕吐1例,皮疹1例。
这些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三、案例分析1. 病例1:男性,62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就诊。
就诊时NIHSS评分16分,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给予依达拉奉治疗14天后,患者NIHSS评分降至4分,肢体无力症状明显改善。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2. 病例2:女性,58岁,因突发言语不利就诊。
就诊时NIHSS评分12分,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给予依达拉奉治疗14天后,患者NIHSS 评分降至3分,言语不利症状明显改善。
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头痛,但未影响治疗。
四、优势与局限性1. 优势: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抗自由基药物,能够有效减轻脑梗死引起的脑损伤,保护神经细胞。
依达拉奉的半衰期较长,每日仅需给药1次,便于临床应用。
2. 局限性: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疗效不明显。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的评价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ed717faba0d4a7302763a40.png)
功能 , 提高 临床疗效 , 降低病死 率 和病残
率, 是 目前治疗重型急性脑梗死 的有 效药
物
功能缺损 评 分减 少 1 8 % ~4 5 %, 生 活 能
关键词
除
依 达拉 奉
脑梗死 自由基 清
自理 ; ④无效 :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减 少
1 8 % 以下 ; ⑤ 恶化 或死 : 神经 功能 缺损 评分增 多 1 8 % 以 上或死亡 。基本 治愈和
拉 奉 能 有 效 拮 抗 重 型 急 性 脑 梗 死 所 致 的
比组与治疗组 均禁 用溶栓 、 降纤、 抗凝药
物及其 药物 。于治疗后 7 、 1 4 宽 径 ×C T扫 描 阳性 层 疗效判断标准 : 于治疗 后 2 4 天 用
数 ×叮 T / 6 。 1 9 9 5年 第 四 届 全 罔脑 血 管 病 会 议修 订 的
基础 l J : 用依 达拉 奉注 射 液 3 5 m g加 入 0 .
9 %氯 化钠 1 0 0 m l 中静 滴 , 2次/日 , 连 用
性 脑梗 死患者 分 为依 达拉奉 用 药治疗组
( 治疗组 ) 1 0 0例 和 常 规 治 疗 组 ( 对照 组 )
重, 毒性 自由基越 多, 脑损伤越明 显, 神 经 功能恢复越差 。 自由基 毒性是 影 响重 型
依 达 拉奉 对 急 性 脑 梗 死 治 疗 效 果 的 评 价
王海升 单 胜
医 院
4 0例 ; 年龄 3 6~8 3岁 , 平均 6 1 . 2岁 ; 对照 组1 0 0例 , 男5 5例 , 女4 5例 ; 年龄 3 7~ 8 1 岁, 平均 6 O . 5岁 。治 疗组 与 对照 组 的一 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 具有可 比性 。 治疗方法 : 对 照组用 常规 治疗 ( 静滴 丹红注射液 、 脱水剂 ,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108例疗效分析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108例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c7f847e518964bcf847c35.png)
脑容易受 到 因缺血 而导致 的氧化 压 力 的 影 响 , 易 引 发 自 由 基 的 产 生 , 于 容 由
自由基的作用 可 以导致 细胞 膜磷 脂 中的
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 , 从而 引起 细胞 的损 害等一系列的变化 , 引起继发性 的脑组 织 损 害 , 水 肿 的加 重 , 脑 脑梗 死 的恶 化 ] 。 依 达拉 奉的主要成分 为 3一甲基 一1 一苯
依 达 拉 奉 治 疗 脑 梗 死 18例 疗 效 分 析 0
定 … , 院当 日及 1 人 个疗 程结束后给予评 程中笑 徐 朱华
分 。采 用 尼 莫 地 平 法 , 百 分 数 表 示 : 以 ( 疗 前 积 分 一治 疗 后 积 分 ) 治 疗 前 积 治 / 80 2 3 0 2新 疆 八 一 钢 铁 集 团有 限责 任 公 司
轻度 9例 , 中度 5 , 7例 重度 4 2例 ; 丹参 组
9 6例 ( 5 , 4 ) 年 龄 4 7 男 4女 2 , 1~ 6岁 , 平 均6 4岁 , 度 6例 , 度 5 轻 中 4例 , 度 3 重 6 例 , 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 明显差异 ( 2组 P > .5 , 可 比性 。 00 )有
亡, 但缺血半暗带由于存在侧支循环 , 尚有 大量存 活的神经元。如果能在短时问内 , 迅 速恢复缺组半暗带血流 , 该区脑组织损伤是
可逆 的 , 经 细 胞 可 存 活 并 恢 复 功 能 。且 神
疗 AI C 总有 效率 达到 9 . % , 3 3 而且 起 效 快、 疗程短 。且患者 无 1例出血不 良反 应 发生 。降纤酶为不含 出血毒 性 、 神经毒 性 的单 一肽链糖蛋 白, 使用方便 、 安全 , 明 无
相 比较 , 经 检 验 ( < . 5 , 异 有 显 P 00 )差 著性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75例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75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888dfd1844769eae109ed3c.png)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75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1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7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7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脱水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调控血压、血糖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天;两组均禁用溶栓、降纤、抗凝药物及其他神经保护剂。
分别在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4、21天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通过21天ESS增分率判定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7、14、21天ESS及BI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1天后治疗组在显效率及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标签:脑梗塞/ 治疗;依达拉奉;自由基清除剂脑梗塞急性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限,严格的时间窗和出血并发症限制了溶栓疗法的广泛应用,使得脑缺血神经保护成为当今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研究热点。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国外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对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安全有效。
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75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选择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5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MRI证实。
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75例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36~83岁,平均61.2岁;病程6~72h,平均36h;伴有高血压病33例,糖尿病16例,血脂异常18例。
对照组:75例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37~81岁,平均60.5岁;病程6~72h,平均36h;伴有高血压病32例,糖尿病15例,血脂异常19例。
依达拉奉加丁苯酞软胶囊方案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研究
![依达拉奉加丁苯酞软胶囊方案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0a8adbf9ec3d5bbfc0a7423.png)
药物应用依达拉奉加丁苯酞软胶囊方案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研究姬春雪 张丽冉 李艳华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脑科院区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0【摘 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加丁苯酞软胶囊方案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
方法:我院100例2017年5月-2018年2月脑梗塞患者。
随机分组,单一药物治疗组采取依达拉奉治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组则采取依达拉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神经功能好转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血液生化指标、生存质量;副作用。
结果: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组疾病疗效、神经功能好转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善时间、神经功能、血液生化指标、生存质量相比较单一药物治疗组更好,P<0.05。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组和单一药物治疗组副作用相似,P>0.05。
结论:依达拉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塞效果好。
【关键词】依达拉奉;丁苯酞软胶囊;方案;脑梗塞;治疗作用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性和严重疾病,突然发病,进展迅速。
脑梗塞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和残疾率。
根据临床研究,多数脑梗塞患者在治疗后仍会有后遗症,可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肩手综合征和偏瘫等,致残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且部分患者甚至生活无法自理而导致其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也增大了家庭成员的负担[1]。
超早期溶栓治疗后5小时内脑梗死患者的抢救率较高,但该方法较为严格,对时间的要求尤其严格,而多数的患者错过溶栓治疗时机,需要寻求其他治疗方法。
而手术过程较复杂,易引起重要器官和颅内出血。
因此,安全性较低,而饱受治疗仍是多数脑梗死患者的选择。
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5月-2018医组症状积分、血清IgE水平变化幅度更大,P<0.05。
如表2。
2.3 红斑、丘疹、肥厚浸润、斑块、苔藓样变和瘙痒消失时间中西医组红斑、丘疹、肥厚浸润、斑块、苔藓样变、瘙痒消失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中西医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如表4。
依达拉奉治疗100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100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0f8780158f5f61fb73666dc.png)
依达拉奉治疗100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比较治疗前后CSS评分、BI指数和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痊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SS评分和BI指数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8 d后,治疗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能显著降低CSS评分,提高BI指数,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出血;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133-02众多的重症颅脑损伤的病人,往往有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的障碍,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所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临床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缺血、出血、缺氧、神经递质衰竭以及毒性物质的蓄积等病理变化所致[1]。
氧自由基就是在外伤性脑损伤产生的毒性物质之一。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在外伤性脑损伤的病理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脑组织因为不饱和脂肪酸浓度高、抗氧化能力差和氧耗量高而对脂质过氧化特别敏感[3]。
因而,自由基清除剂如依达拉奉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来院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4b15c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d.png)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急性脑梗塞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严重疾病。
依达拉奉是一种溶栓药物,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流,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常用药物之一、本文将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进行观察。
依达拉奉(alteplase)是一种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能够高效地与纤维蛋白溶融酶原结合,形成活化的溶融酶,能够特异性地激活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溶解血栓形成的血栓。
依达拉奉主要通过静脉溶栓给药,常用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其中10%以负荷剂量静注,剩余90%以连续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给药时间必须在发病后3小时内进行,这是依达拉奉溶栓治疗能够发挥最佳疗效的时间窗口。
研究表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能够有效地恢复脑血流,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依达拉奉溶栓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血栓溶解,缓解脑部缺血损伤。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依达拉奉静脉溶栓治疗与安慰剂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良好神经功能恢复率和独立行走率,同时死亡率和残疾率较低。
另一项研究观察了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长期疗效,结果显示,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在1年和3年的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得更好,生活质量更高,并且发生再梗塞的风险也更低。
虽然依达拉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塞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其中最常见的严重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在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时,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症,避免严重的副作用发生。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溶栓药物,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能够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颅内出血的风险,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时应慎重,确保合理的适应证和禁忌症选择。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2e2383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5.png)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作为一名专注于临床医学研究的研究者,我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深度探讨。
现在,我想以第一人称,详细地与大家分享这段经历,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启发。
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它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导致成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年来,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迅速、有效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
而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为了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我们团队设计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入选的患者均为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且发病时间在48小时内。
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试验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 standard care(标准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调控血压和血糖等。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评估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次要终点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炎症反应标志物、自由基水平等方面的评估。
在为期两周的试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研究方案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
最终,我们共纳入了120例患者,其中60例接受依达拉奉治疗,60例接受安慰剂治疗。
1. mRS评分: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其中,依达拉奉治疗组有52%的患者mRS评分降低了至少1分,而安慰剂组仅有32%的患者达到此效果。
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表现为神经功能恢复更加明显。
3. 炎症反应标志物: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如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表明依达拉奉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4. 自由基水平: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脑脊液中的自由基水平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说明依达拉奉能够有效清除脑内的自由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案例分析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f14b9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08.png)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案例
分析
作为一名医生,我一直关注着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
临床表现。
这种新型的抗自由基药物,通过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神经
细胞,减轻脑损伤,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有着显著的效果。
记得我曾接诊过一位55岁的男性患者,他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年。
一天,他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的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
经过
头颅CT检查,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在开始依达拉奉治疗前,他的左
侧肢体无力症状明显,NIHSS评分高达12分。
然而,在开始依达拉奉治疗后,患者的情况明显好转。
治疗第一天,他的左侧肢体无力症状有所减轻,NIHSS评分降至9分。
治疗三天后,他的左侧肢体力量明显恢复,能够自主活动,NIHSS评分降至6分。
治疗一周后,他的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降至3分。
在随访的三个月中,他的神经功能持续保持稳定,生活能够自理。
这个病例充分展示了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
它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而且,依
达拉奉的副作用较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耐受性良好。
当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
证实。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作为一名医生,我会继续关注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
脑梗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fd14f9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a.png)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而采用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患者选择与分组本次观察选取了50名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在45岁至75岁之间。
患者入选标准为首次发病,病程在72小时内,且具备明确的脑梗死诊断;排除了合并其他主要器官疾病的患者。
患者在入院后,根据治疗意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另一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
二、治疗方案依达拉奉是一种溶栓药物,能够促进血栓的溶解,恢复受损血管的通畅。
尤瑞克林则是一种脑血管扩张药物,能够改善脑组织灌注,促进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
治疗组在入院后立即进行依达拉奉静脉推注,持续72小时;同时给予尤瑞克林的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14天。
对照组只接受依达拉奉溶栓治疗,不进行尤瑞克林的联合治疗。
三、临床观察指标本次观察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在治疗过程中,每日定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情绪、认知、语言、行为等相关神经功能表现。
并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观察患者脑血管状态和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出血等并发症,以便进行及时干预和处理。
四、结果与分析经过治疗观察期的观察和记录,治疗组的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和脑血管状态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好转。
在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好,体征缺损减轻的速度更快,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表现出更快的改善趋势。
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五、临床意义本次观察结果表明,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e14c3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f.png)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观察大面积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脑部血流供应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神经元损伤甚至死亡。
大面积脑梗塞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积极探索有效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其主要作用是清除脑内的自由基,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近年来,依达拉奉在大面积脑梗塞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我作为一名神经科医生,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研究,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了10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年龄在4070岁之间,性别不限。
所有患者在发病后均接受了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扩容、脑保护剂等。
在此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剂量为3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治疗14天。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等。
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血液学、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估依达拉奉的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皮疹,发生率为8%,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尚需进一步的大规模、长时间随访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关注依达拉奉在大面积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中的治疗效果研究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中的治疗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c57beadaef5ef7ba0d3caa.png)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10期107投稿邮箱:sjzxyx88@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中的治疗效果研究范小波(甘肃省正宁县中医院,甘肃 正宁)摘要:目的 探讨将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全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病例,共计100例。
将全部患者分组进行治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有50例。
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药物治疗。
观察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效果佳。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疏血通注射液;依达拉奉;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0.072本文引用格式:范小波.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中的治疗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07,110.Therapeutic Effect of 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FAN Xiao-bo(Zhengn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ansu Province, Zhengning, Gansu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10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n 2018.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daravon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Shuxuetong injection; Edaravone; Therapeutic effect0 引言脑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此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是极高的,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四红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四红](https://img.taocdn.com/s3/m/972ca4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9.png)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四红发布时间:2023-06-24T09:17:04.593Z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6期作者:方四红[导读]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332300【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予以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Barthel指数、CNFDS、NIHSS评分。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
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CNFDS、NIHSS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CNFD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改善Barthel指数、CNFDS、NIHSS评分,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疗效急性脑梗死又被称为“脑卒中”,它是作为我国第二大致命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病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痴呆等,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一侧肢体或是全身肢体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安全。
对此,需要尽快对患者实施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1-3]。
本研究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
依达拉奉治疗142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142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a1e831008a1284ac95043a5.png)
依达拉奉治疗142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常见病、多发病,好发生于中老年人,是脑卒中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主要疾病之一。
治疗手段主要为溶栓和神经保护两种。
自由基清除剂是近年来神经保护剂研究的热点,而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ravone , MCI2186)被证实是一种脑保护剂。
作者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142例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42例,为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住院患者,其中男61例,女81例,年龄38~80岁,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椎-基动脉系统脑梗死或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中大面积梗死(≥4cm)39例,一般性梗死(<4cm)83例,腔隙性脑梗死16例,出血后脑梗死4例。
首次或再次发病,再次发病者既往未遗留有任何神经功能缺损。
已排除脑出血,且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全身严重并发症和严重精神疾病。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6分,<50分。
治疗方法按就诊先后序数,单数作为治疗组,复数作为对照组,每组71例。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即甘露醇和/或速尿脱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以改善微循环,胞二磷胆碱保护脑细胞,参麦活血化瘀,并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 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混匀后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2次/d,共14d。
对照组:维生素C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2次/d,共14d。
14d后两组治疗方案相同。
治疗后7d和14d复查头颅CT或MRI ,对脑水肿程度改变进行评价;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各行CSS及巴氏指数(BI)评定[1]。
疗效观察(1)脑水肿程度:根据头颅CT或MRI表现,0级:无水肿病灶;1级:轻度阴影,脑沟消失;2级:中等度阴影,脑室受压;3级:高度阴影,中线结构移位。
0~1级为轻度脑水肿,2级为中度脑水肿,3级为重度脑水肿[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00例疗效分析与评价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00例疗效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1a7185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e.png)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00例疗效分析与评价陈伟荣【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1(4)12X【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使用脑梗死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依达拉奉;两组疗程均为14d。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ld、3d、7d及14d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并比较,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
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生活指数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7d、14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治疗组第3d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上述所有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
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病死率。
【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神经功能缺损【作者】陈伟荣【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J], 初艳红2.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J], 邵信之;逄锦晶;丁静3.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J], 罗美究4.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J], 王卓媛;黄颖;苟小军;曹姗5.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J], 王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100例
发表时间:2011-05-31T10:32:54.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薛惠民[导读]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
薛惠民(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225-01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
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及改善循环治疗。
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
结果治疗后2组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关键词】脑梗塞急性病依达拉奉急性脑梗塞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发病率高等特点,其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其中脑保护剂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有资料表明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脑保护作用较肯定。
我科于2009年1月~2010年10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资料入选病例200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且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80岁以下;(2)发病在48 h以内;(3)血压在200~100mmHg以下;(4)已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5)除外肾功能不全者。
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3.3岁。
对照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4.5岁。
2组发病期间、年龄、伴发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抗血小板及改善循环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0~14 d。
对照组: 常规抗血小板及改善循环治疗,连用14 d。
2组患者均行一般对症处理,防治感染,控制脑水肿、血糖,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1.3 疗效标准 2组病例均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1],并结合病残程度分级进行疗效评估。
(1)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可恢复工作和操持家务;(2)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部分生活能自理;(3)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5)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6)死亡。
1.4 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死亡。
见表1。
表1
基本治愈显著进
步
进
步
无变化恶化
治疗组100
人304020100
对照组100
人1430201610
1.5 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2 体会
急性脑血管闭塞发生后,梗死中心区神经细胞迅速死亡,但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发生不同程度的缺血级联反应,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其中自由基损伤是引起水肿形成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是保护神经元及非神经细胞的关键。
依达拉奉是第一个作用机制明确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能干预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的病理生理变化,阻断缺血的级联反应,减轻再灌注损伤,延长治疗“时间窗”,增强神经细胞对缺血的耐受,阻止细胞死亡[2]。
此外,依达拉奉并不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凝聚和凝血功能、出血时间,不影响肝肾功能,所以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和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
本资料结果显示,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在脑梗塞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81.
[2]杨政,吴玉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脑保护剂——依达拉奉[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12):9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