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论文

合集下载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202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contents •引言•依达拉奉药理作用及机制•病例选取与方法•治疗结果•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23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部损伤的作用。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方法选取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与方法VS研究亮点与特色研究采用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本研究为国内首个针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确保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02依达拉奉药理作用及机制结构依达拉奉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自由基清除剂。

物理性质依达拉奉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分子式为C10H12N2O2,分子量为194.21,熔点范围为124.5~126.5℃。

依达拉奉的结构与性质抑制脂质过氧化依达拉奉可以抑制脑细胞(如神经元)的脂质过氧化,清除活性氧,从而保护脑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抑制炎症反应依达拉奉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缺血缺氧。

抑制细胞凋亡依达拉奉可以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缺血缺氧的损伤。

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依达拉奉的作用机制清除自由基01依达拉奉可以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清除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抑制炎症介质02依达拉奉可以抑制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等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调节凋亡相关蛋白03依达拉奉可以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03病例选取与方法病例来源与入选标准病例来源本研究共纳入1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均来自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入选标准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且在发病72小时内入院。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6 6
J 小 处 方 药 第 3 卷 第 蝴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梁 品 英

疗效评 价 ・
( 霞浦县 医院 , 福建宁德 3 5 5 1 0 0 )
【 摘要 】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 。方 法 选取收治的 1 2 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平 均
岁; 合并 症 : 糖尿病 2 O例, 高血压 4 3例 。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相
比较 , 差异均 无统计学 意义 ( _ P> 0 . 0 5 ) 。所有 患者与其 家属均 知 晓治疗 , 同时签署相关知情 同意书 。 1 2病例排 除标准
3讨 论
急性脑梗 死病灶 由中心缺血 区、 周 围缺血半暗带或 者半影 感染疾病者 ; ④严重肝脏 、 肾脏 、 心脏等脏器疾病者 ; ⑤ 对本 研究 区组成 , 在 中心缺血 区脑组织产生不 可逆损 伤, 而半暗带仍可获 中药物过敏者 ; ⑥排 除不 能持续接受治疗或病例资料不全者 。 得 由侧支循环提供的血液供给 , 短期 内神经功能仍具有活性 , 具
有研究显示 [ 3 1自由基是脑缺血损伤发生 的重要 因素 , 包 括 有 限公 司, 国药 准字 H 2 0 0 8 0 0 5 6 ) 3 0 mg+生 理盐水 1 0 0 m L静 超氧基 、 过 氧化 氢、 烷 自由基 、 羟 自由基 、 一氧化氮及脂质过氧化 滴, 每次 3 0r a i n内完 成, 每天 2次 , 连续 治疗 1 4 d 。 物等 。正 常情 况下人体对 体 内 自由基具 有防御 能力 , 不 损伤机 1 . 4疗效 判定指标 体健康 , 当急性脑梗死发生 时, 缺血 、 缺氧 、 A T P降低 同时发生 , 在患 者入 院和 出院时 采用美 国国立卫 生研究 院卒 中量表 脑细胞 的正常代谢异常 , 氧 自由基 不断蓄积最 终导致损 伤。依 ( N I H S S ) I 4 ] 、 中 国卒 中量表 ( C S S ) [ 5 1 进行 评分 和 比较 , 根据 第 四 达拉 奉具有捕 获羟 自由基活性 的一种抗 氧化剂 , 对 脂质依 达拉奉 ; 溶栓 ; 自由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与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与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与研究进展近年来,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其机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本文将结合现有研究,详细探讨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的疗效观察和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为其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依达拉奉的主要作用是清除体内的超氧化物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依达拉奉还具有抗炎、抗凋亡、改善血液流变学等多种作用。

这些药理作用使得依达拉奉在治疗脑梗塞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疗效观察方面,我们的研究显示,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等方面均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改善。

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这些结果表明,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进一步的研究进展显示,依达拉奉能够减轻脑梗塞后的神经细胞损伤,保护线粒体功能,促进神经再生。

同时,依达拉奉还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这些研究进展为依达拉奉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科学依据。

然而,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与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依达拉奉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关于其安全性的问题仍不可忽视。

有文献报道,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合理调整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药理作用、疗效观察以及研究进展均显示了其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然而,依达拉奉的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和最佳治疗方案。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来验证依达拉奉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113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药物与临床依达拉丰是一种新型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对自由基有明确的清除作用。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使用依达拉丰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45~79岁,平均(65.53±6.57)岁。

对照组68例,其中男34例,女34例,年龄44~79岁,平均(66.41±5.91)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经头颅CT 或MRI检查确诊。

病例入选标准:(1)急性脑梗死发生在72h之内;(2)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在25~40分之间;(3)Bathel评分在45分以下;(4)排除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5)排除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者;(6)排除既往有脑卒中并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者。

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基础用药,均口服拜阿司匹林0.1g1d1次;静滴复方甘露醇250mL1d1次或1d2次(根据病情决定)。

观察组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30min内滴完,每天2次;对照组予脉络宁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d1次。

1.3 疗效评定神经功能缺损(采用CSS量表)评分: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Bathel指数(BI):用以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0~24分为极严重残疾,25~49分为严重残疾,50~74分为中度残疾,75~95分为轻度残疾,100分为正常。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66• 临床研究 •评分情况: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0.05)。

见表1。

3 讨 论急性发作期胆囊炎作为典型消化系统病症,该疾病的产生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和生活方法的改变,使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了影响我国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一旦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救治,避免病情恶化,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应给予重视[5]。

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发现该疾病的治疗越早越好,手术方法的选择也非常的重要,传统开腹手术虽然能够彻底的清除病灶,但是,手术切口大,出血量多,术后恢复缓慢等特点,整体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我国腹腔镜技术的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比较,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量,加快身体的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患者优先选用[6]。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康复速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值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健,董世平,侯英奎,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与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5,27(9):1382-1384.[2] 侯湘德,白剑,谢开汉,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59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4):377-379.[3] 魏彬,蔡青山,王志峰,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及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4):273-276.[4] 邓仲鸣,赵云.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预后[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6):418-420.[5] 桑畅野,王燕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9):149-151.[6] 陆启瑜,周阳,宛宝生.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化脓性胆囊炎56例[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3):71-73.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情况(x -±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腹腔引流量(mL)住院时间(d)疼痛评分(分)观察组3038.02±1.13123.24±23.24176.23±102.248.03±1.12 3.12±1.25对照组3076.26±2.26208.58±32.23912.25±122.3214.28±2.24 6.56±2.14t 值- 4.5324 4.3557 5.2234 4.6354 5.4247P 值-<0.05<0.05<0.05<0.05<0.05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探讨张志洋(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沈阳 110003)【摘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14天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χ2=7.95,P﹤0.01,两组对比差异有很显著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其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已得到国内外临床研究的证实,我科自2007年3月~2008年2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并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除外出血性中风。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0~81岁,平均61.1岁。

合并高血压病24例,高脂血症18例,风心病房颤2例,冠心病房颤3例,糖尿病6例。

头颅CT检查结果,基底节区脑梗死15例,脑干梗死1例,小脑梗死2例,脑叶梗死3例,多发性脑梗死9例。

就诊时间均在发病后30 min~7 d。

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伴发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死病灶的大小、部位与治疗组差异无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用丹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根据病情使用降血压、降血糖药和脱水剂,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14天。

1.3 疗效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法及疗效判断标准测定用药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以上为重度。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作为一名医生,我一直在关注和研究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阐述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从而降低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

在过去的几年里,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依达拉奉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根据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这表明依达拉奉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依达拉奉具有抗炎作用。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依达拉奉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依达拉奉还能降低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

研究表明,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这得益于依达拉奉能够抑制血栓的形成,降低血管狭窄程度,改善脑血液循环。

然而,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依达拉奉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特别是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中。

因此,在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优势。

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就诊。

经过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立即给予了依达拉奉治疗。

治疗过程中,患者神经功能逐渐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随访过程中,患者未出现复发迹象。

这个病例充分体现了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依达拉奉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探究

依达拉奉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探究

依达拉奉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探究凡启涛,马奎军,王之利(亳州市华佗中医院脑病科,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㊂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科室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㊁全血粘度㊁血浆粘度㊁红细胞压积㊁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不良反应㊂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为97.2%,组间差异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㊁血浆粘度㊁红细胞压积㊁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为5.7%,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㊂结论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加入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具有临床推荐使用价值㊂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观察探究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19)08-0061-02基金项目:安徽省医学卫生科研课题(No.201812035)作者简介:凡启涛(1981-),男,大学本科,主治医师㊂从事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研究㊂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局部脑血流突然中断引发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使得对应神经受到伤害㊂从2012年开始我国急性脑梗死发病率不断提高且出现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1〕㊂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使得脑血管中的栓子尽快溶解,减轻梗死病灶对于脑神经功能的影响〔2〕㊂但是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后容易导致脑组织出现再灌注损伤㊂因此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为保护脑组织并改善局部血流状况㊂依达拉奉为一种脑细胞保护剂,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阻断羟基自由基对于脑组织损害的作用,根据以上情况本次重点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㊂1 资料来源及方法1.1 基础资料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科室接受治疗,将其作为研究对象㊂样本入选标准:经CT 等临床检查疾病结合疾病症状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或者获得救治所用时间<72h;患者为首次发病;排除标准:本次药物过敏;正在使用其他脑保护剂药物;具有心肝肾严重疾病;精神异常无法正常交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㊂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8/17,年龄45~81岁,平均(62.3±7.5)岁;观察组男女比为19/16,年龄45~78岁,平均(60.0±8.2)岁,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㊂相关用药及治疗均获得家属及患者同意㊂1.2 用药方法 两组患者内科治疗方式一致,具体为口服拜阿司匹林(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初始剂量为200g /d,病情稳定后减量至100g /d;患者血压控制后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㊂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依达拉奉注射液(厂家:扬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07)30mg+100ml0.9%生理盐水中混合并静脉滴注,2次/d,两组患者均15d 后进行疗效比较㊂1.3 观察项目1.3.1 临床疗效〔3〕 基本痊愈:残疾评价为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评分)减少91%~100%;显效:残疾程度为1-3级;有效:NIHSS 评分减少18%~45%,无效:NIHSS 评分降低程度<18%㊂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100%㊂1.3.2 血液流动学指标 治疗前后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6ml 治愈无菌抗凝试管中,使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定全血粘度㊁血浆粘度㊁红细胞压积㊁纤维蛋白原水平㊂1.3.3 不良反应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如皮疹等㊂1.4 数据计算 相关数据均在统计数据包SPSS 20.0中分析,t 检验用以计算计量资料,计量资料以F 检验分计算,水准为α=0.05㊂2 结果2.1 疗效比较 不同用药方式后,观察组基本痊愈18例㊁显效10例㊁有效6例㊁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基本痊愈13例㊁显效10例㊁有效6例㊁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9% (29/35)〕,差异显著(F=7.06,P<0.05)㊂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动学系数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㊁血浆粘度㊁红细胞压积㊁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㊂2.3 不良反应对照组不利反应率为2.8%(1/35),主要为例患者出现皮疹,停药后痊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35),主要包括1例皮疹,1例转氨酶升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F=0.069,P=0.095)㊂表1 治疗前后血液流动学系数变化情况(⎺x±s)项目对照组观察组全血粘度高切 治疗前 5.60±1.20 5.56±1.06 (mPa/s) 治疗后 3.56±1.10 2.01±0.25*全血粘度低切 治疗前9.82±1.609.70±1.60 (mPa/s) 治疗后7.69±1.16 6.03±1.02*血浆粘度 治疗前 3.78±0.12 3.75±0.16 (mPa/s) 治疗后 1.72±0.23 1.02±0.12*红细胞 治疗前46.13±11.1245.42±12.03压积 治疗后30.23±7.3621.03±10.20*纤维蛋白原 治疗前 4.80±1.12 4.79±1.06 (g/L) 治疗后 3.82±1.10 2.30±1.03* 与治疗前比较:*P<0.053 讨论 脑梗死的主要致病机制是脑动脉干或者皮质支动脉硬化做导致血管壁增厚㊁管腔狭窄闭塞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变,血小板聚集成为血栓,导致脑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相关组织坏死㊂因此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措施为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4〕㊂脑组织缺血状态后具有大量的自由基被释放,自由基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中不饱和脂肪过氧化产生,对于细胞的损伤以及水肿症状的加重具有明显的贡献作用㊂急性脑梗死临床起病较急,病情在短期内科恶化,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等情况㊂临床研究认为〔5〕,对于急性脑梗死应尽早治疗,及时治疗后仍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㊂因此选择一种合适治疗方式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神经功能的重要方式㊂神经保护剂是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药物,其可保护缺血脑细胞,减少自由基和钙离子的释放,减缓细胞凋亡,保护局部组织不受损害㊂相关研究分析报道保护剂并不是万能,其不能很好的通过血脑屏障等缺点,导致并发症多效果差〔6〕㊂依达拉奉注射液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很好通过血脑屏障,静脉给药后可清除脑内释放的自由基,减少水肿等,良好的保护脑组织不受损害患者减少脑组织损害程度㊂本次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之上加入依达拉奉治疗,结果显示临床疗效明显升高,提示该种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具有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以此说明观察组患者血流状况获得明显改善,最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仅为5.7%,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该药物安全系数较高,本次结果与相关报道的数据基本一致〔7〕㊂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加入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具有临床推荐使用价值㊂参考文献:〔1〕 袁庆芳,李欣欣,张剑平,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新发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神经功能和CRP水平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23):2818.〔2〕 贾媛媛,王成太,王秋茹,等.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4):349.〔3〕 李晓红,郑玉敏,万里姝.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29(6):639.〔4〕 卢涛.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8):2696.〔5〕 代承志,辜建伟,彭竹芸.氯格雷单用与联合依达拉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价〔J〕.中国药业2016,25(9):34.〔6〕 DENG Q,YUE Z,DING H,et al.Calcific emboli origina⁃ting from the brachiocephalic trunk causing acute cerebralinfarction and worm-like calcification in the right middlecerebral artery〔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15,22(5):889.〔7〕 黄丽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9,25(12):153.(收稿日期:2019-04-25;修回日期:2019-06-02)。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研究。

我的经验表明,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这让我深感欣慰。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的观察和经验,以及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潜力。

让我回顾一下那位65岁女性患者的病例。

她因为突然出现的左侧肢体无力而被紧急送入医院。

经过头颅CT检查,证实了急性脑梗死的诊断。

在进行了常规的急救处理后,我决定给她使用依达拉奉。

令人惊喜的是,她在接受治疗的第三天就开始了肢体的主动运动,并且在两周后,她的神经功能基本恢复了正常。

这次成功的治疗让我对依达拉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我深入研究了依达拉奉的作用机制。

我了解到,依达拉奉是一种具有强效抗凝活性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

它还具有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能够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这些特性使得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然而,我并没有满足于此。

我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我的观察。

于是,我发起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

这项试验共有30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参与,其中一组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另一组使用安慰剂治疗。

经过一年的随访,试验结果令人振奋。

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增加。

这些结果为我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可靠的临床效果。

通过这些观察和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性。

我相信,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依达拉奉将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药物之一。

同时,我也期待着能够通过更多的研究来探索依达拉奉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然而,我也清楚地知道,依达拉奉并不是万能的。

它适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但对于所有的脑梗死患者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依达拉奉的适用人群,以及如何将它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我国脑血管疾病是第3位致死因素,其致残率为第一位,故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依达拉奉是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早期应用能有效清除脑神经病变部位的各种自由基,使脑组织尽可能少受各种代谢毒物的损害,达到保护脑组织、减轻神经受损的作用。

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我们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进一步探讨其机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9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经颅脑C T 扫描或M R I 扫描证实。

1.2 分组方法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

治疗组:75例,男性50例,女性25例,年龄40~85岁,平均(61.4±5.8)岁。

对照组74例,男性51例,女性23例,年龄41~84岁,平均(61.5±5.9)岁。

治疗组中大面积脑梗死20例,单发腔隙性梗死23例,多发腔隙性脑梗死32例,对照组中大面积脑梗死19例,单发腔隙性梗死22例,多发腔隙性脑梗死3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处理合并症、根据梗死范围、部位酌情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口服阿司匹林、维生素E、静脉应用维生素C,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改善脑供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2次/d,2组疗程均为14d。

1.4 疗效评价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基本痊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3)进步: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5%,生活能自理;(4)无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左右;(5)恶化:功能缺失评分增多18%以上。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n e u r o l o g i c a l d e i f c i t , t o i mp r o v e t h e e fe c t i v e n e s s o f o t he r t r e a me t n t mo d li a t i e s , t h e e fe c t o f b r a i n n e r v e p r o t e c t i v e a g e n t wa s i mp r o v e d .
合顺铂方案一线 治疗老年晚期 胃癌的临床研究 卟 临床 肿瘤学杂
志 ,2 0 1 3 ,1 8( 1 ) : 5 0 — 5 3 .
【 6 1
黄晋 熙,王程虎 ,原伟伟 ,等 . 胃 癌术后替吉奥联合 多西他赛及 奥 沙利铂辅 助化 疗效果 的研 究 U J l中国临床 药理 学杂志,2 0 1 3 ,
[ 2 ] 傅 国平,王薇,裘哲君 ,等
林灿 峰 ,辛 淑波 . 替 吉奥 同步放 疗序贯化 疗治疗 胃癌根 治术后 腹腔淋 巴结转移 瘤的疗效与安 全性 [ I 1 . 实用 医学杂志 ,2 0 1 5 ,3 1
( 1 7) : 2 8 9 0 - 2 8 9 2 .
赵 运成 ,刘和平 ,王桂 琦 . 替 吉奥联合奥 沙利铂 新辅助化 疗治 疗 胃癌疗效观察 U J l 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 志,2 0 1 6 ,2 5( 9) : 9 9 1 —
9 9 3 .
替吉奥联合 奥沙利铂或顺铂 治疗进 展期 胃癌的临床观察 卟 中国癌症杂志,2 0 1 2 ,2 2( 4) : 2 9 1 — 2 9 4 .
陈艳波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 胃癌的疗效分析 『 I 1 _ 中 国继续医学教 育,2 0 1 5 ,7( 1 3) :1 6 9 — 1 7 0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

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自由基清除剂;疗效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11-02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

其中急性脑梗死(aci)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致死、致残率均较高。

神经保护剂能延长缺血神经细胞的生存能力,已成为治疗aci热点之一[1]。

伊达拉奉注射剂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型脑保护剂,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具有改善aci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趋势[2]。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其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女性30例,男性34例,年龄42-75岁,平均63.2岁。

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证实为非出血性脑梗死,无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疾病。

随机将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使用甘油果糖或夫塞咪针脱水降颅内压、神经营养、降压、调脂、降糖和脑康复等。

观察组再给予依达拉奉30mg+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共14天。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与评价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与评价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与评价作为一名资深的神经内科医生,我一直致力于探索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治疗途径。

近年来,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保护剂,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我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和观察,对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我明显地观察到,依达拉奉能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治疗后,患者的言语流畅性、肢体协调性等关键功能得到了显著恢复,这主要得益于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减少神经细胞死亡的能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依达拉奉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影响。

治疗后,患者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改善,他们能够更加独立地完成日常琐事,如穿衣、进食、个人卫生等,这无疑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依达拉奉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

通过对患者的长期随访,我发现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在脑梗死的再次发生上有着更低的概率。

这一效果可能与依达拉奉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其对抗炎症反应的能力有关。

然而,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非常敏感,疗效显著,但也有部分患者疗效并不理想。

这种差异可能与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倾向于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同时,对于依达拉奉的副作用,我也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治疗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依达拉奉时,我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使用依达拉奉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患者病情的个体化特点。

每个患者的病情发展阶段、病史和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依达拉奉的疗效。

因此,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治疗周期,以期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依达拉奉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显示出了积极的临床效果。

依达拉奉用于脑梗死治疗临床观察论文

依达拉奉用于脑梗死治疗临床观察论文

依达拉奉用于脑梗死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利用先进的医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观察依拉达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20例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

对于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对于观察组要将依拉达奉与低分子肝素钠结合使用,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运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

结论利用依拉达奉治疗脑梗死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不仅方法简单方便,而且安全性很高。

【关键词】依拉达奉;脑梗死;临床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所研究的120例病例是从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择出来的,其中男性有80例。

女性有40例。

他们的平均年龄有60岁。

随机将这些病例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有60例,对照组有60例。

这些患者发病的时间为24小时到48小时内。

但同时要剔除以下两种状况:一是由于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障碍,严重影响医生于患者之间的沟通;二是患者本身器官存在严重疾病或者恶性肿瘤。

这些患者在参与研究的时候都签署了研究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利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将30毫克的依拉达奉用生理盐水稀释之后进行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半个小时,一天两次。

另外,要给观察组的患者脐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

除此之外,要对两组患者进行改善循环、常规脱水、应用神经保护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在治疗一个星期之后,要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以下三项指标:一是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否存在缺陷状况;二是患者的一般个人资料,比如说,性别、姓名、发病时间、头颅ct表现、凝血四项、生命体征以及肝肾功能等;三是患者神经功能的缺陷状况。

2 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知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如下表所示:3 讨论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者停止,所造成的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丹参注射液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

治疗15天后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15天后依达拉奉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比对照组下降明显,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早期抗自由基治疗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自由基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致残率极高。

在脑缺血的病理过程中,自由基损伤是引起水肿形成和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

缺血期间和在灌注后增加的有害活性氧和自由基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损伤,蛋白质氧化及DNA损伤,最终造成组织细胞损伤。

治疗脑梗死可通过保护神经元,减少脑组织缺血可能性,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毒性及死亡。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抗自由基物质,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细胞、减轻脑水肿作用。

研究证实,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而国内相关的临床研究报道很少。

我科于2007-06~2009-06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方法。

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入选标准:按1995年4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且神经系统体征符合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发病在72h 内;年龄30~78岁;头部CT无出血;意识清醒或轻度嗜睡;瘫痪肢体肌力0~3级;血压控制在160/90mmHg左右,入组前未经抗凝、溶栓、血液稀释等治疗。

1.2一般资料:本组实验入选患者60例,为我院2007-06~2009-06的急诊住院患者。

均有典型的病史和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瘫痪肢体肌力0~3级,接诊后均经头部CT无出血;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2-08-10T16:25:07.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王秀琴[导读] 为有效控制急性脑梗死损害,使用具有抗氧化剂和抗兴奋性氨基酸作用的神经保护剂能阻止损伤扩散和改善预后。

王秀琴(河南省宜阳县人民医院河南宜阳 471600)【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142-02【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损伤自由基清除剂研究表明,自由基在脑梗死后继发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依达拉奉(化学名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为自由基清除剂,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近年开始应用临床,我们急诊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经CT扫描或MRI确诊为脑梗死,并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确诊标准。

治疗组30例(男17,女13),年龄39~79岁,平均67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3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5例,心律失常者5例。

发生脑梗死距用药时间,12h以内10例,12~24h14例,25~72h6例。

对照组30例(男16,女14),年龄37~80岁,平均69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6例,心律失常者4例。

发病距用药时间12h以内8例,12~24h12例,25~72h10.治疗前两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例(P>0.05)。

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血塞通0.5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次/d,丹参3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根据病情脱水降低颅内压,调节血压,控制血糖,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南京先声药业)30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060-01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 edaravone)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每日2次,共14天,比较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依达拉奉抗自由基治疗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疗效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是老年人当中最主要的致残性疾病。

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微循环和神经保护等。

新型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将我科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97例脑梗死患者为2010年5月-2011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男性54例,女性43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6岁。

入选标准:①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②经头颅mri证实;③发病时间<48h;
④发病年龄<80岁;⑤排除昏迷的大面积脑梗死、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疾病、痴呆和过敏体质者。

入选者本人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根据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标准分为轻、中、重3型,其中治疗组轻、中、重分别为21、25、3例;对照组轻、中、重分别为22、24、2例。

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银杏达莫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拜阿斯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

根据病情调整血压、血糖、血脂、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 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每日2次,共14天。

两组均禁用其它抗氧化剂和氧自由基清除剂如尼莫地平、vite、大剂量vitc等。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天、14天、21天分别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心电图。

1.3 疗效评价神经功能缺程度评分采用欧洲脑卒中评分(ess)及疗效标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天、14天、21天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95分;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比入组前增加≥20分;进步:功能缺损评分比入组前增加≥10分;无效:功能缺损评分比入组前增加
<9分。

然后对比两组的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 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后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
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相比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2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皮疹、1例并梗死后出血。

对照组2例alt升高、1例梗死后出血。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由于急性脑组织缺血所致,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和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半暗带尚有大量存活的脑细胞,治疗的目的是阻止其中活的神经细胞进一步损伤死亡[2]。

药效学研究及动物实验[3]证实,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可抑制脂质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在体内正常解离常数下游离出一个质子,成为依达拉奉阴离子,该离子变得十分活跃,在梗死灶中迅速与氧自由基发生连锁反应,保护了神经细胞,阻止了梗死灶的扩大,减轻梗死灶周围水肿,从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本组研究观察,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率达59.18%,对照组显效率为 39.5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对照组也有明显提高(p<0 05)。

此外,依达拉奉不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或出血时间,因此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4]。

本文治疗组1例并发梗
死后出血,对照组1例并发梗死后出血,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1例皮疹和对照组2例alt升高均未作处理,停药后自行好转。

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所起到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非常有益,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
志,1996,29(6):379-383.
[2]刘宏,任剑锋,左文平. 依达拉奉联合东菱迪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7) : 56 - 57.
[3]阳清伟,刘鸣,张世波,等.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6, 6 (1) : 26 - 30..
[4] edaravone acute infarction study group.effect of a novel free radical scavenger,edaravone(mci~186),on acute brain infarction. randomized,placebo controlled,double blind study at multicenters[j].cerebrovasc
dis,2003,15(3):222~229.
作者单位:20215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神经内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