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反思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 (5)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 (5)

地球的面纱【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查阅书刊及网络信息,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认识大气层对地球以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大气层的结构及相关活动,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义【教学难点】大气层的结构及相关活动【课前活动设计】以“你知道地球大气层的奥秘吗?”为研究的主题,提前两天利用课余时间,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地球大气层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前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搜集整理相关信息,为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做好铺垫。

学生搜集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师课前准备一些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老师展示图片并讲述,这些漂亮的云和激烈的电闪雷鸣天气都是大气层特有的现象,大气层的存在,为地球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地球周围的大气层。

老师我们身边的大气中都有哪些成分,你知道吗?学生有氧气二氧化碳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氧气、二氧化碳印象比较深刻老师展示课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并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述二、探究过程活动一大气层的结构以及各层的活动情况老师地球周围的大气是怎么分布的呢?我们的学习小组课前搜集资料了吗?好的,下面我们的学习小组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小组展示分享搜集到的大气层的有关知识其他小组补充完善老师总结展示课件并讲解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逃逸层,其中人类的活动主要在对流层和平流层,空气主要集中在对流层,占大气总质量的90%,天气现象多发生在这层,臭氧层(有O3吸收紫外线)存在于平流层,飞机在平流层飞行,热层反射无线电波,中间层出现流星现象,逃逸层是向宇宙空间过渡的层次老师设置问题:你知道月球上的月坑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演讲根据科学家的推测月坑形成的原因老师追问,地球会有这样的担忧吗?大气层对我们地球生物来说还有哪些帮助?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和地球生物会怎么样呢?活动二学生演讲如果没有大气层没有天气变化(风、雨、雪、雾等)听不到声音,每个人都是聋子,世界一片寂静易受陨石侵袭气温白天很高晚上很低抽水机不能抽水风扇转动,但没有风人和动植物不能呼吸,所有生物灭绝老师展示课件,因为大气层的存在,地球如此美丽,她像天使一样守护者地球和地球的生物,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好好的保护大气层,可是有些时候人类的一些活动忽略了大气层,伤害了她,造成了大气污染。

【小学科学】2020最新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1)

【小学科学】2020最新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1)

【小学科学】2020最新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1)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12.地球的面纱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大气层对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的影响.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层对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的影响.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
1.搜集准备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我们居住在什么上吗?你对它了解的多吗?
二、探究过程
(一)活动一
1.展示学生自己搜集的各种文字、图片资料.
2.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见解,描述出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

.
3.小结。

(二)活动二
1.提出问题:假如没有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2.小组讨论:可从大气层对地球、动物、植物、人等几个方面的意义入手。

3.评价总结:
(三)活动三
1.课件展示大气污染的图片。

2.谈谈自己的认识。

3.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大气层?
(五)自我评价:
①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什么活动?③教育学生要爱护生活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三、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有关大气污染情况的资料。

课题:地球的面纱。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地球的面纱_青岛版(六年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地球的面纱_青岛版(六年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地球的面纱_青岛版(六年制)《12地球的面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过程;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认识大气层对及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认识大气层对地球的保护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

课前准备:有关大气层及大气污染的课件搜集有关大气层知识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我们美丽的地球(课件展示优美的图片)。

同学们知道吗?地球妈妈总是披着厚厚的面纱,把我们裹在面纱之下。

面纱轻轻飘动,风儿就对我们说话:我们非常熟悉的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

关于环形山的形成比较科学的解释之一就是流星体撞击月球。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该是多么可怕的不毛之地!进一步认识大气层的重要性。

活动三:探究大气污染及治理课件展示——“家园在哭泣”出示生活中有关大气污染的图片和事例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讨论交流2、讨论:假如你是一个××局长,请提出几条治理或防治空气污染的建议。

学生交流、汇报。

3、小结:通过大气污染,我们可以知道科技的进步能够给人类带来方便,也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要认识到科技发展的两面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让我们共同“追寻”蓝天下的幸福。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活动四:拓展延伸——臭氧层危机1、利用课件视频、文字展示认识了解臭氧层危机。

2、课后继续搜集有关臭氧层危机的知识3、行动起来——以“保护大气臭氧层”为主题制作宣传海报板书设计:12、地球的面纱。

【青岛版】2019版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教案 (1)

【青岛版】2019版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教案 (1)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12.地球的面纱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大气层对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的影响.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层对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的影响.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
1.搜集准备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我们居住在什么上吗?你对它了解的多吗?
二、探究过程
(一)活动一
1.展示学生自己搜集的各种文字、图片资料.
2.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见解,描述出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

.
3.小结。

(二)活动二
1.提出问题:假如没有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2.小组讨论:可从大气层对地球、动物、植物、人等几个方面的意义入手。

3.评价总结:
(三)活动三
1.课件展示大气污染的图片。

2.谈谈自己的认识。

3.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大气层?
(五)自我评价:
①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什么活动?③教育学生要爱护生活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三、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有关大气污染情况的资料。

课题:地球的面纱。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地球的面纱》 |青岛版(六年制)【推荐】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地球的面纱》 |青岛版(六年制)【推荐】

12.地球的面纱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过程;2、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在生活过程中愿意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2、使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科学知识:1、通过地球与月球及其他星球的比较,认识大气层对及地球的意义;2、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戏,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大气层对及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戏,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大气层及大气污染的视频、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大气层知识的图片、文字资料。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1.认识大气层(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大气层的资料。

(2)教师出示大气层知识的资料。

学生观察大气层结构及人类活动情况的示意图,了解大气层的概貌。

(3)全班交流活动结果,形成对大气层的整体认识。

2.提出问题:假如没有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1)组内交流,组长记录。

(2)集体交流。

3.探究月球环形山的成因。

(1)教师出示月球环形山的资料。

(2)学生交流月球环形山的成因。

(3)小结:大气层对地球的重要作用。

(三)自由活动1.展示有关大气污染方面的资料。

2.交流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3.认识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4.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大气层?(四)拓展活动1.搜集整理臭氧层被破坏的资料。

2.在学校、社区内开展“保护大气臭氧层”的宣传活动。

五、板书设计:12、地球的面纱1、大气的成分:主要成分为氮和氧2、大气层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保护地球,3、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生物的意义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臭氧层4、大气污染六、练习设计:1.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小学科学_地球的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地球的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地球的面纱》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通过学生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引导学生学会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学生自己探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2. 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4. 通过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通过观察分析月球上的环形山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以及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

学习重点:学生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观察分析月球上的环形山学习活动。

学习难点:学生通过月球环形山从而对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探究学习活动认识。

学习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地球大气层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地球大气层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

一、谈话导入1、(出示袋子)同学们,老师这个袋子里有宝贝,想知道是什么吗,咱找个同学上来摸一摸吧。

找生上来摸,(橡皮)师:对橡皮,你再摸一摸还有什么?这个学生在摸,(没有了)师:你看一看(没有了)师:但是老师袋子里还有宝贝,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你们猜一猜会是什么呢?(空气)师:对是空气。

空气不仅在老师的袋子里,我们的周围到处有空气,也可以说,我们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并出示图),这层厚厚的大气叫大气圈,或大气层。

虽然,这层大气我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在生活中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能举个例子说一说么。

找生说(风,氧气)师:对,但是大气层与人类和地球的关系并不仅仅这些,到底还有怎样的秘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气层,揭开地球面纱的秘密。

板书课题二、科学探究(一)、大气层对地球的作用师: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大气层,课前老师给大家搜集了一些资料,请同学们在课前互相交流交流这些资料,会有哪些收获1、小组能交流资料2、汇报交流3、师:对大气层大家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进一步来了解一下大气层。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地球的面纱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地球的面纱 青岛版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大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主动去保护环境,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活动四:课堂小结,形成体系
地 大气层的概述

的 大气层的机构

纱 大气污染以及危害
臭氧空洞的危害
【处理方式】让同学们先说一说,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后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一下本结课的知识点,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个人修订
板书
设计
地球的面纱
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逃逸层
大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等
课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2)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教学重点
掌握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难点
大气层的特点;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利用谜语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
导入:老师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到,它把地球严严抱,一切生物都需要,大家谁都离不了,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引入本节的主题 板书:地球的面纱

【设计意图】引导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三: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1.提问:同学们列举一下自己身边的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2.学生讨论并列举(可以结合课本中出示的情境图)
3.师生共同总结:(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青岛版科学六下《地球的面纱》教学反思

青岛版科学六下《地球的面纱》教学反思

青岛版科学六下《地球的面纱》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地球的面纱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兴趣是一切活动学习的最好开端精心设计课堂开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开头是整节课的基础,一个好的课堂开头,不但可以收到先声夺人之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使学生有余味三日之感。

《地球的面纱》一课所研讨的大气层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我采用播放黄山风光——云海录像片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情境,使学生在欣赏中就势转入新的学习内容。

二、整理记录是探究学习的基本功由于课前同学们做了大量的搜集资料的工作,在课堂进行探究性讨论时,学生的积极性肯定非常高,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做到疏通协调的工作,引导学生尽量避免重复资料的记录。

三、大胆猜测是探究学习的指示目标在《地球的面纱》一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了引导学生依据手头现有的资料进行预测:“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在学生进行猜测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全员讨论,然后又以小组抢答的形式在班内汇报总结。

组内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又培养了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师的知识传授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课堂教学中我提前准备了一些有关的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提供给学生,在必要的时间段用最少的时间让孩子接触不可能在自己探究中解决的问题。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能看得更远,何乐不为呢?五、交流是探究学习的积累出新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科学大课堂,学生经过生活中大量的积累实验,信息时代的大量信息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丰富学习课堂,如此大量的信息如何将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是探究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学生只是心里明而不去交流,学生就没有机会去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概括这些思维活动,此方面的能力也就得不到训练,这样,科学学习的意义就会逊色很多。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面纱》word教案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面纱》word教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设计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地球的面纱一、教课目的:1.认识大气层的构成。

2.知道大气层的作用。

3.认识大气污染的危害。

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睦相处。

二、教课要点:大气层的构成成分及分层。

三、教课难点:大气污染的危害。

四、教课准备:1.地球大气层的图片,各样大气污染的实例图片。

2.学生课前收集相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讲堂长进行沟通。

五、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1.你们想象中的大气层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小组内沟通3.学生个别回答4.老师总结,导入课题: 12. 地球的面纱(二)研究活动大气层的构成和作用1.提出问题: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什么?2.学生议论: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沟通,指引学生将小组同学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从大气层的构造和人类在不一样圈层内的活动状况双方面将资料归类。

而后让学生用画图或文字方式描绘大气层的构造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状况,并在小组内形成一致建议,完成共鸣。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互相完美.互相增补,形成对大气层的整体认识。

3.解说: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大气层,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 78.1%;氧气占 20.9%;氩气占 0.93%;还有少许的二氧化碳 . 罕有气体和水蒸汽。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疏。

大气层的厚度大概在 1000 千米以上,但没有显然的界线。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一样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闲逸层,再上边就是星际空间了。

4.追问:大气层有什么作用呢?5.学生议论,并请某些同学作答。

6. 增补解说: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概为10 至 20 千米。

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 . 雾. 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评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评

《地球上的面纱》评课记录本节课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其始课,教师把教学从科学实验室转移到微机教室,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信息技术有着资源强大、丰富、直观等优势,在教学中,在这一课中我注重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的服务于科学学科的教学,使其能真正意义上的进行整合。

首先,学习资源的设计直观生动,内容丰富。

在第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提供的教学资源中进行选择性的学习,选择合适的导游带领小组同学进行这一次的课堂旅游,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文字的介绍,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对比,最后得出结论,自己小组旅游的地方的地形的特点是什么样的。

在第二个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提出任务,由小组同学再次经过分析、探讨然后填写报告单,得出小组最后的答案。

通过两个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正是在一步步的完成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愉快、生动的氛围中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参与,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其次,课堂上教师改变了以往以教师单一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采取了““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并注重了课堂教学气氛的调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太阳》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一、散文欣赏引入:师:首先,我们来看看巴金爷爷笔下的太阳。

(出示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段。

)师:自个儿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

师:读出什么滋味来了没有?生:句子很美。

生:很有诗情画意。

……二、初读课文,感知《太阳》的语言师:今天,我们也要来学学《太阳》,走进课文儿,好好读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看到其他同学还在读,又马上读第二遍了。

很会读书啊!师:读了之后,发现两篇文章有什么区别?生:第一篇是写景。

师:第二篇是写什么呢?三、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师:让我们默读课文。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2)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2)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地球的面纱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层的组成。

2.知道大气层的作用。

3.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

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大气层的组成成分及分层。

三、教学难点:大气污染的危害。

四、教学准备:1.地球大气层的图片,各种大气污染的实例图片。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们想象中的大气层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小组内交流3.学生个别回答4.老师总结,导入课题:12.地球的面纱(二)探究活动大气层的构成和作用1.提出问题: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什么?2.学生讨论: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从大气层的结构和人类在不同圈层内的活动情况两方面将资料归类。

然后让学生用绘图或文字方式描述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并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大气层的整体认识。

3.讲解: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大气层,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汽。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4.追问:大气层有什么作用呢?5.学生讨论,并请某些同学作答。

6.补充讲解: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面沙》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面沙》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面沙》教案及教学反思1.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经历、、分析信息资料的过程;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通过观察分析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环形山,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学生课前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并对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师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相关的音像资料。

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

首先让学生将自己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从大气层的结构和人类在不同圈层内的活动情况两方面将资料归类。

然后让学生用绘图或文字方式描述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并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大气层的整体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恰当的加以引导和评价,使交流活动有序进行。

还可以采取演讲解说的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到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采用演讲解说的形式应注意引导学生尽量防止重复资料的解说,提醒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此根底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逐步建构地球大气层概貌,形成对地球大气层的初步认识。

先直接提出问题“假设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以论点的形式进行汇总。

可以从大气层对地球、动物、植物、人等几个方面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研究主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相互借鉴,达成共识。

如果学生没有找到或谈及月球或其他星球上环形山的问题,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展示出来,同时提出问题:“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讨论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环形山的成因,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地球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

12.地球的面纱-青岛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2.地球的面纱-青岛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地球的面纱-青岛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通过讲述地球的大气圈结构和组成,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面纱及其作用,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大气圈结构和组成;2.理解地球的面纱及其作用;3.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地球大气圈的结构和组成;2.地球面纱的作用与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游戏导入,让学生从观察气象现象开始思考大气和大气层的问题。

2.讲解什么是地球的大气和大气层,以及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大气层的分层及物理特性。

3.利用课堂模拟实验,模拟出不同层的气层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容。

4.逐层讲述大气层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尤其要突出臭氧层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加了解大气。

5.引导学生思考大气中的污染对人类的影响,提高环保和节能意识。

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与大气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大气存在的理由。

探讨地球的大气和大气层1.讲解地球的大气和大气层的概念。

2.利用图片和实物模型来解释地球的大气层分层的概念。

3.学生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大气层的区别,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大气。

4.模拟不同气压下的气球变形,学生理解大气层的物理特性。

大气层的重要性与面纱的作用1.讲述大气层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突出臭氧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空气质量重要性。

2.通过实例和视频资料,了解大气层污染以及人类的日常活动对大气层的影响。

3.阐述臭氧层的重要性和面纱的保护作用。

4.提高学生的环保和节能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总结通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和班级讲解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总结回顾。

六、作业1.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地球的大气和大气层的更多知识。

2.小组讨论,提出对于大气层污染和保护的具体措施。

七、板书设计•地球的大气和大气层的概念;•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大气层的物理特性和功能;•大气层污染和保护。

八、教学反思本课以探究为主,运用了游戏、模拟实验、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地球的大气层结构和面纱的重要性。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2)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2)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地球的面纱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层的组成。

2.知道大气层的作用。

3.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

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大气层的组成成分及分层。

三、教学难点:大气污染的危害。

四、教学准备:1.地球大气层的图片,各种大气污染的实例图片。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们想象中的大气层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小组内交流3.学生个别回答4.老师总结,导入课题:12.地球的面纱(二)探究活动大气层的构成和作用1.提出问题: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什么?2.学生讨论: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从大气层的结构和人类在不同圈层内的活动情况两方面将资料归类。

然后让学生用绘图或文字方式描述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并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大气层的整体认识。

3.讲解: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大气层,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汽。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4.追问:大气层有什么作用呢?5.学生讨论,并请某些同学作答。

6.补充讲解: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地球的面纱》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地球的面纱》青岛版

12.《地球的面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的面纱》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研究有关大气方面的知识。

本课只要通过学生交流、研讨有关大气层及大气污染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进而认识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流星雨的成因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地球大气层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引领学生以资料搜集,讨论与交流等方式展开活动,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学生认识了大气层的结构,同时也知道对流层、平流层是我们人类活动最额繁的区域,也是各种天气现象出现的区城,进而意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生物的意义。

使学生意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从而意识到大气层存在的重要性。

通过另一生语言“月球上没有大气……”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反证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义。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来源,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从地球大气层与地球生物的关系上切入探究主题,以大气层对人、动物、植物的意义这三个点展开研讨,使学生意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进而认识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学生分析】学生到了六年级后,经过几年的科学课学习,知识面已经比较广阔,使得他们对大气层有了一定的了解。

再加上平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方法,从报纸杂志、互联网和电视等途径中都可以获取有关大气层方面的知识,课前收集资料相对容易。

本课通过学生的资料交流与研讨活动,使学生认识地球大气层概貌,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应用资料的能力及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的意义。

2.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1)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1)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12.地球的面纱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大气层对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的影响.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层对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的影响.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
1.搜集准备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我们居住在什么上吗?你对它了解的多吗?
二、探究过程
(一)活动一
1.展示学生自己搜集的各种文字、图片资料.
2.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见解,描述出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

.
3.小结。

(二)活动二
1.提出问题:假如没有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2.小组讨论:可从大气层对地球、动物、植物、人等几个方面的意义入手。

3.评价总结:
(三)活动三
1.课件展示大气污染的图片。

2.谈谈自己的认识。

3.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大气层?
(五)自我评价:
①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什么活动?③教育学生要爱护生活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三、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有关大气污染情况的资料。

课题:地球的面纱。

【精编】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地球的面纱》 |青岛版(六年制) (1).doc

【精编】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地球的面纱》 |青岛版(六年制) (1).doc

地球的面纱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层的组成2.知道大气层的作用3.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学重点大气层的组成成分及分层教学难点大气污染的危害教学准备1.地球大气层的图片,各种大气污染的实例图片。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们想象中的大气层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小组内交流3、学生个别回答4、老师总结,导入课题:12、地球的面纱二、探究活动(一)大气层的构成和作用1.提出问题: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什么?2.学生讨论: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从大气层的结构和人类在不同圈层内的活动情况两方面将资料归类。

然后让学生用绘图或文字方式描述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并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大气层的整体认识。

3.讲解: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大气层,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汽。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4.追问:大气层有什么作用呢?5.学生讨论,并请某些同学作答。

6.补充讲解: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

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2)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2)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地球的面纱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层的组成。

2.知道大气层的作用。

3.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

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大气层的组成成分及分层。

三、教学难点:大气污染的危害。

四、教学准备:1.地球大气层的图片,各种大气污染的实例图片。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们想象中的大气层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小组内交流3.学生个别回答4.老师总结,导入课题:12.地球的面纱(二)探究活动大气层的构成和作用1.提出问题: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什么?2.学生讨论: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从大气层的结构和人类在不同圈层内的活动情况两方面将资料归类。

然后让学生用绘图或文字方式描述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并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大气层的整体认识。

3.讲解: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大气层,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汽。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4.追问:大气层有什么作用呢?5.学生讨论,并请某些同学作答。

6.补充讲解: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 (4)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 (4)

《地球的面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本线索,首先从学生生活在其中的大气入手,探究地球大气圈层的相关知识,从宏观上认识大气层。

然后将研究重点落脚于对流层中的风、降落伞这两个与大气层相关的点,最后以与风与帆的关系为引领探究风与我们的生活关系,落实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从而使本单元呈现出由宏观到微、由综合到部分的板块结构,具有一定逻辑性。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引导本单元研究有关大气方而的知识。

通过学生研讨有关大气及大气污染方而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大气层对地球上生物的重要意义,进而认识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竞争意识,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

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进行关于地球的资料搜集,充分运用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较好的预习目的。

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层的组成,知道大气层的作用。

2.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大气层的组成成分。

难点:了解气污染的危害。

评价任务1.知道大气层的组成及其作用。

2.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地球大气层的图片,各种大气污染的实例图片。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大气层方而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之所能够生存是什么原因?我们的头顶上还有什么?2.引入课题。

二、探究活动(一)大气层的构成和作用。

1.提出问题:地球最外向的圈层是什么?2.学生讨论: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从大气层的结构和人类在不同圈层内的活动情况两方而将资料归类。

然后让学生用绘图或文字方式描述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并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大气层的整体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面纱》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理记录是探究学习的基本功
由于课前同学们做了大量的搜集资料的工作,在课堂进行探究性讨论时,学生的积极性肯定非常高,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做到疏通协调的工作,引导学生尽量避免重复资料的记录。

二、大胆猜测是探究学习的指示目标
在《地球的面纱》一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了引导学生依据手头现有的资料进行预测:“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在学生进行猜测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全员讨论,然后又以小组抢答的形式在班内交流总结。

组内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又培养了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师的知识传授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课堂教学中我提前准备了一些有关的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提供给学生,在必要的时间段用最少的时间让孩子接触不可能在自己探究中解决的问题。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能看得更远,何乐不为呢?
四、交流是探究学习的积累出新
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科学大课堂,学生经过生活中大量的积累实验,信息时代的大量信息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丰富学习课堂,如
此大量的信息如何将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是探究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学生只是心里明而不去交流,学生就没有机会去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概括这些思维活动,此方面的能力也就得不到训练,这样,科学学习的意义就会逊色很多。

本课的探究讨论奠定在学生课前搜集的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对我们不熟悉的事物,大量的文字资料充实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要的不止是印刷在纸张上的黑字,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文字变成鲜活的影像保存在学生的脑海中。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自主学习、小组互助、教师讲解等。

这样,学生就经历了一个科学的、细致的思维分析过程,学会从大量的事实中抽取共性的结论,从而理解科学之谜是经过大量的事实分析研究而解开的。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
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