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29页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共28张PPT)

丁汝昌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 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 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 舰队全军覆没。
1894 年 11 月,中日甲午战争 大屠杀的目睹者英国人阿伦在《旅顺落难记》一书中, 期间,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 记录了日军大屠杀的种种惨状。他写道:十来个日本兵捉了 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 许多逃难的人,有的砍下一只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有的剁 无一幸免。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 下一只脚,有的砍下一个头,我所见的 ,无论男女老少,没有 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估 饶过一个。所过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那男女老幼死得 计超过二万人遇害。据 < 旅大史 奇形怪状,没有相同的。在一个钱铺里,看见地板上铺满了 话>记载:尸体抬了一个月才抬 死尸。当中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小孩也有,也有开膛破肚 完。两万多尸体,堆成尸山,日 的,也有斩做两段的。那柜台旁边还有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 本人用火,烧了十几天才烧完, 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足有三寸厚,死尸重重叠叠堆 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 了起来,零零落落的手到处都是。 1896年11月,日军撤出旅顺后,清朝派来接收旅顺的官员顾元勋 在此树立了第一块碑石,亲书“万忠墓”三个大字,以示祭奠。
哈蟆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莫 待 土 分 裂 似 瓜 。
国 民 知 醒 宜 今 醒 ,
哪 知 爱 国 即 爱 家 。
沉 沉 酣 睡 我 中 华 ,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 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 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 府还是失败了呢? 主观原因(内因) 客观原因(外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平壤陆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日军战领威海卫,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
三、结果:中国战败,迫签《马关条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矛盾 (主要原因)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引来列强镇压 (直接原因)
农民阶级的回应——义和团运动
性质: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 结局:失败。
2、庚子国难 硝烟弥漫的战场
(1)时间: 1900年6月 (2)参与国:英、美、法、俄、德、意、日、
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应”事件二:义和团运动
图说历史 ——冲击的罪证
1895年1月,日军 1897年,德国在
在荣成湾登陆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甲午战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 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二、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爆发原因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1、概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 无限的惆怅和悲凉,强烈爱国感情和投身 变法改变国家的强烈愿望。
小试牛刀
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PT优秀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PT优秀课件

3.黄海海战
时间 1894年9月
地点 黄海大东沟海面
概况
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邓世 昌在致远舰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 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 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结果
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可惜战后李鸿章 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乘 机夺取了制海权
5.威海卫战役
时间 1895年初
概况
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 境。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写信给北洋水师提督丁 汝昌,劝其率舰队投降,遭到严词拒绝。在援 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
结果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易错误区
【错误观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在黄海大 战中全军覆没。 【误区警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黄海大战中北 洋舰队与日军进行了激战,虽然舰队损失较大,但 主力尚存。战后李鸿章下令“避战自保”,让舰队 躲进威海卫军港。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归纳总结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的比较: (1)相同方面:割占中国领土;战后赔款;开放通商 口岸。 (2)不同方面:前者是协定关税,后者是开办工厂。
方法技巧《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缩字为“两口(子)分工”。
“两”指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口”指增辟通商 口岸;“分”指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使宝岛台湾与祖国分离;“工”指允许 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 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 爆发 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 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平壤战役
时间 经过 结果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共29张PPT)知识讲解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共29张PPT)知识讲解
• (5)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 ,位居 六部 之 上 ,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 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 3.影响 • (1)清廷堕落为“ 洋人的朝廷 ”。 • (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境 地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福建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门户开放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 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实质: 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对中国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的影响: 从此以后,美国在华势力大大增强;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共29张PPT)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甲午战争:战争经过
阶段
战 场 主要战役
战况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海面 丰岛海战 日本不宣而战
第一阶段
(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第二阶段 辽东地区 (1894.10-
1895.4) 山东半岛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内不许 中国人 居住,各国 驻兵保护 ,实际上是“ 国中之国 ”,成为列强
策划 侵略中国 的大本营。
• (3)拆毁 北京至大沽 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
守 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的战略要地,使清朝
腹地 京津至山海关
广大地区,置于
列强武装
控制之下。
• (4)惩办 义和团运动 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使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的工具。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程度
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
主要内容
危害
割地
割 三 地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了领土主权完整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马关条约》后,中国的
赔款 赔 二 亿
半殖赔偿民日地本军化费白程银度大加大剧加人民深负担 清政府举债赔款
二亿两
便利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
通商
开 四
满蒙
中国
朝鲜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朝鲜东学党起义(借口)
帝党:主战
后党:主和
战争的背景
欧美列强

许 ﹙提供条件﹚


日本
大陆政策
积极扩张
甲午战争
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
清政府
(根本)
﹙导火线﹚
提 供 契
参战双方:630000(清军) 240616(日军)

朝 鲜(东学党起义)
甲午战争:战争经过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 生存危机!
门户开放
“相互协商”
人人有份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门户开放
1.为什么美国要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为了弥补因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而失去在中国 划分势力范围的机会。
甲午战争随后几年,列强怎样加强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
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设矿厂
俄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日本
德国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5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5张PPT)

1894.11
旅顺
日军路线
黄海海战 1894.9.17 平壤 1894.9.15
清军路线
威海卫
1895.2.2
1894.7.25 丰岛
黄海大战
致远舰直冲敌舰 致远舰部分官兵
邓世昌










பைடு நூலகம்




生于1849年,卒于1894 年,近代 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黄海 海战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 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
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明治维新后 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 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 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 甲午中日战争经过 • (1)1894年7月,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
探讨: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 么?
帝国主义( 日俄)瓜分 中国矛盾激 化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割占和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 称为 甲午中日战争。 • (2)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 海海域 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下令冲向 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英勇牺牲。 • (3)日本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的 旅顺 大屠杀 ,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 (4)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 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27页)(资料ID:314028)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27页)(资料ID:314028)

客观原因(外因)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Biblioteka 义制度 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装备先进
探究: 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败可欺之外,根据材料分析 这场战争对中国、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还会造成什么影响?
对材料日一本:的日影本响在:甲促午进战了争资中本花主费义:迅60速97发万日展元,。成日为本军在国甲主午义战强争国中攫, 便得赔利款了:对5远83东6万地日区元的。进18一94-步18侵95略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到8895

日本通过维新变法走向资本主义,国力增强
一、甲午起,起于弱——背景
2.强大之后的日本有什么野心?
“朕与百官诸侯相誓,意欲继承列祖伟业,不问一身艰难,亲营 四方,安抚汝等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868年明治天皇《天皇御笔信》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一、甲午起,起于弱——背景
思考: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 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 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 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观原因(内因)
①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 (根本原因) 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主要原因) ③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④清军装备落后
2.直接原因:
1894年,东学党起义 (性质:是日本蓄谋已久,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 争)。
二经过、甲午祭,祭英灵——经过
①丰岛海战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二、甲午祭,祭英灵——经过
②平壤战役 结果:1894年9月,平壤陷落。
二、甲午祭,祭英灵——经过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ppt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ppt课件
输出为主
(1)时间:1895年春
合作探究
(2)双方: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3)内容:
割地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 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失去更多领土
赔款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加重财政负担
通商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 州为商埠
侵略势力深入到内陆
设厂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日本究竟有什么样的野心?
背景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材料: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 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 先征服朝鲜”。-------------日本大陆政策
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学有所得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原因: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 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日本以什么为契机挑起战争?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 背景 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 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 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大清国
1894年5月东学党起义


日 本 国
学有所得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2)导火线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外因: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蓄谋已久;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学有所得
一、甲午中日战争 4、 结果: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有何危害?
(1)时间:1895年春
合作探究
(2)双方: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ppt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ppt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及其执行的投

降政策,助长了列强的侵华野心。
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从哪两个方面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经济上:资本输出 19世纪70年代以后,商
品输出为辅,资本输出 为主。
抢占租借地,
政治上:
划分势力范围。
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
贷款
修路
开矿
办厂
1.争做中国的债主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龙的挑战
“相互协商”
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十九世纪末的社会背景:
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

义过渡,增加资本输出,殖民地日益

成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海外殖
民地的掠夺更加剧烈。 根本原因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 蛮的敌人。”
——江泽民
材料三:“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 为什么说现在的日本既是离我们 最近又是离我们最远的国家?
• 为什么说“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 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甲午战争? 它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工业也无从发展,中国民族 本主义的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
1896年,美商与华商合办门头沟煤矿 起,列强纷纷争夺在华矿山的投资权 和开采权。1897年,英国在北京成立 了掠夺中国矿产的机构,即“富公司” 办事处,先后攫取了四川全省,山西 盂县、平定、泽州、潞安、平阳,河 南怀庆,热核潮阳和黄河以北地区的 矿产开采权。沙俄夺得新疆全省的金 矿开采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