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自己培养自己》学习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成长,自己培养自己》学习心得体会《教师成长,自己培养自己》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我们一定要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学,站在社会的高度看教育,站在人生的高度看社会,

站在星空的高度看人生。教师的人文情怀,应该是一个特别有学问,是一个有人文底蕴的人,是一个文人。人文素养至少包括:情感与

理想、风骨与良知、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情感与思想情感这

里当然是指对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情感。2000年李镇西老师写过一段话:

我不止一次的庆幸我是一个老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是我能用一双“文学

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

文字表达出来。这份情感就是最基本的人文素养。

首先,风骨与良知:所谓良知,通俗的说,就是随时都想着孩子的今天和明天,孩子就是一切,就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当学生利

益和学习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当然要维护学生的利益。

其次,视野与思考:首先是专业视野,我们至少要读三方面的书:教育学著作,杜威的《民主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

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名篇精选》等;学科教育专业著作和专

业杂志。比专业视野更重要的是人文视野,对于国际国内富有影响

的思想家的著述,包括人文知识分子的著作,你阅读多少?对于中

国20世纪的历史你凝望了多少?对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你思考了多少?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和民众社会民众的生活,以及各

种暗流汹涌的思潮,已关注了多少?

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而语文,正是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人学”。因此“人”——人的思想、人的感情、

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个性发展,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生命。而教师是

否真正有民主的胸襟,就是看他能否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阅读是

为了充实我们作为教师的精神世界,为了让我们能够站在人类文明

的精神高度俯瞰我们的.每一堂课。学生思考的火焰,只有只有用教

师思考的火种去点燃。

什么样的人最快乐?英国《太阳报》一次有奖征答活动,这次活动从应中的8万多封来信中评出的四个最佳答案。“完成作品,吹

着口哨,欣赏自己的艺术家”、“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给婴

儿洗澡的母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生命的医生”。这四种人都不是教师,但他们快乐原因都和教师的职业幸福

有关,没有创造的教育生活是没有快乐的,只有让我们的每一天都

充满创造的因素,我们的职业才充满幸福。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能够给我的学生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就是我的教育追求,如果他们感到在李老师身边生活的几年,是他

们生命中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便有了职业幸福。”“芬芳的笑

容是精神绽放的花朵,美丽的校园,灿烂的童心,明媚的笑声是灵

魂散发的阳光,照亮了理想,辉煌了人生。”明媚的笑声是心灵散

发的阳光,教师心中只有装着阳光,才可能在孩子面前有那么名位

和灿烂的笑容。

我并不领先,但我在行进,我并不优秀,但我很幸福。“鼓

励”“批评”“平台”“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最后并

非每一个人都成长起来了。就像这地球上的空气、阳光和水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发芽,每一朵花儿都能结果。

平台再好,不参与,也成就不了梦想;舞台再大,不表演,永远都是观众。别人的鼓励只是短暂的,关键是自己的内驱力,自己要

成长的愿望和持之以恒的行动!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

己惊讶的“我”,而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

一、师者——襟怀与才情的合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而语文,正是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人学”。着眼于学生的语言素养、

思想提升、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正是作为师者尊重、平等、宽容的

襟怀气度的体现。

在如今的语境中,两柄利剑正悬在语文教师的头顶,因为高考指挥棒,我们把教学中的阅读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讲解与肢解了审

美意味的层次分析,阅读变成了应试的技巧训练,鲜活的文学失去

了血色,明眸善睐的抒情文字垂下了眼帘;因为网络快餐文化,阅

读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感官刺激,阅读原本具有的灵魂引领与对生活

灵敏的感悟异化为灵魂缺位的文化消费,经典名着的阅读变得无足

轻重,正在一步步远离我们文化阅读的视野。这些对提高人文素养、夯实文化底蕴起到了极大的反向作用,解构了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

与对历史现实的文化感知。

读一篇文章,就是走进一个时代,走进一个作家的心灵世界。读庄子,是领悟“大道无形”、“遗世独立”的无穷智慧;读苏轼,

是领悟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一

切精奥的思想都蕴含于语言之中。先贤留下的文字是一盏盏美妙的

明灯,温暖着一代代后来者的眼睛。

二、课堂——民主与智慧的相遇

李镇西老师在《自己培养自己》一书中提到教育要有“儿童视角”,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李镇西老师讲授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一封信》中所体现的教育智慧,这是一堂学生讨论“爱情”的语文课,

李老师是针对学生的心灵需求而设计的教学问题,课堂上有精彩的

思想碰撞,有感人的情感生成,最终孩子们明白了“只有以人的方

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

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作为一名语文学科的教师,其实也承担

着育人、树人的责任,我们都可以成为现在所提倡的“全课程育人”的实践者。

“总统是靠不住的”这句话是李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的。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培养批判精神,破除迷信。这里的“迷信”主要是指

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的迷信,对名家的迷信,对权威的迷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