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知识

国防动员知识
国防动员知识

国防动员知识

国防动员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是发展和积蓄国防潜力,形成将这种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机制,一旦国家需要即可快速、高效、安全地由平时向战时体制转化,从而对国家全部力量实行统一领导、球阀控制、调整和分配,以保障国家作战的需要,尽快赢得战争的胜利。

第一节历次战争的经验教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从1939年“闪击”波兰开始,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七个国家。造成这些国家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国家在战争动员上的严重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例如波兰,1939年3月就被德军包围,而波兰到8月20曰才下达总动员令,战争开始48小时,统帅部便陷于瘫痪,9月底波全军瓦解。法国的情况更惨,在德军“闪击”之下,全国不能适时转入战争轨道,兵力不足,生产迟滞,法军一周就被击败。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遭到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10分钟以后,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动员令,48小时动员30万后备兵员,使以军总兵力从11万猛增到40多万,很快地扭转了战局。西奈半岛以军的主力沙龙师,就是从预备役动员编成的,战

争爆发第二天就开赴运河前线作战,并在反击中率先突过运河西岸,重创埃军。这次战争以色列所以迅速从被动变主动,可以说主要靠的是紧急动员。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说:“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

上述事实表明,一个国家当遭到突然蝶阀袭击时,往往是在比较被动和仓促的情况下投入战争的。因此,战争动员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搞好国防动员可以提高应付突发战争的能力,掌握战争主动权

现代战争,往往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陆地、空中、海上同时进行,前方后方都是战场。这对于处于战略防御地位的国家来说,是一场你死我活、存亡攸关的考验。平时动员的准备如何,临战时的应急动员如何,战争进程中的持续动员如何,对于战争的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战争动员的组织水平高,就能够做出快速反应,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动员,实行战略展开,以稳定战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掌握战争初期的主动权。战争动员组织得不好,则会在突发战争面前措手不及,被动挨打,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危及整个战局。

(二)搞好国防动员可以满足战争消耗的需要,为取得战争胜利不断提供有利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讲,战争是一个军事力量不断消耗与不断补充的活动过程。现代战争空前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靠平时的常备军和战前的物质准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通过战争动员,使预备役人员转为现役,民用工业转为军用,在人员、武器装备以及各方面力量上弥补因战争破坏而造成的巨大消耗,不断满足战争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入侵苏联的头4个月,苏联丧失了西部大片领土,损失军队170余万和大批装备、物资,苏军处于被动地位。然而苏联通过出色的战争动员,把战争潜力迅速转化为战争实力。半年之内重新组建286个步兵师,159个步兵旅和82个骑兵师,总兵力由战前的410万猛增到1000万。一年之内,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改组和企业东迁任务,大批民用工厂分别转产各种武器装备。1942年苏军共得到各型飞机254130余架,坦克约24500辆,火炮33100门,追击炮125600门,炮弹12740发。这样,不仅弥补了前期战争的消耗,而且大大增强了军事实力,为稳住战局和尔后实现战争的转折创造了条件。

(三)搞好国防动员可以做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有利子国家经济建设

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在平时要保持战时需要的那么庞大的军队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在经济上负担太大,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一个国家,在平时一般只保持一支比较精干的常备军,以应急需,并把它作为战时动员扩编的基础和骨干。这样就产生了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战争动员。通过战争动员,在平时建立的强大后备力量,在战时就可以便常备军成倍地增长,并可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战前只有兵力130万人,到1944年迅速扩大到1700万人,痹唤前增长13倍多;美国战前只有兵力33万人,到1944年迅速扩大到1200万人,痹唤前增长36倍;曰本战前只有兵力63万人,到1945年扩大到720万人,痹唤前增长11.4倍。他们的兵力所以能够得到迅速扩大,主要是在战前实行了现役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大量储备和训练了后备兵员,在战时实施了有效的战争动员。

(四)搞好国防动员可以增强我国的威慑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国防动员外向功能主要有两大项,一个是实战功能,一个是威慑功能。威慑,是当代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就威慑本质属性来讲,它是非实战的,而就实际效果来讲,又可以说是实战功能的变相表现形式。一个国家的国防动员潜力大,动员能力强,动员准备程度高,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力量。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有巨大的动员潜力,如果把动员准备工作做好,对国内来说,它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因素,对敌国来讲,它是制止侵略、使敌人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的因素;对国防来讲,它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世界局势,制止世界战争爆发的因素。

第二节形式多样的动员

(一)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

局部动员,是指国家安全受到局部威胁,在部分地区范围内,或部分领域和部门进行的动员。它具有规模小、时间短、相对独立的特点。进行局部动员时,国家在总体上仍实行和平建设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如肋年代我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所进行的动员,就属于局部动员的一种形式。

总动员,亦称全面动员,是指在国家发生全面战争的情况下,将整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一切领域纳入战时体制,集中统一地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总动员通常是在国家确已发现全面战争征候或大规模全面战争已经爆发,需要举国迎敌的情况下被迫并公开实施的。如中国的抗曰战争动员、前苏联在二次大战时抵抗德国侵略的战争动员,都属于总动员的类型。

(二)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

秘密动员,是在各种伪装措施掩护下,隐蔽实施的动员,其目的,军事上在于出敌不意,向敌发起突然袭击或避免暴露已方的行动企图;政治上是为了避免给敌人以发动战争的口实。在战争史上,通过秘密动员而后发动突然袭击的成功战例不胜枚举。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以执行“海狮计划”为名对英国佯动,并与苏联签订贸易协定,有效地迷惑了苏联,掩护了战前的动员,使其“闪击”收到了巨大的作战效益。

公开动员,是公开发布动员令,安全阀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实施的动员,通常在战争即将爆发前或爆发后进行。公开动员,传播快捷,覆盖范围广,政治号召力强,是快速动员、争取主动的有效动员方式之一。

(三)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

应急动员,是在战争临近或遭敌突然袭击的情况下紧急进行的动员,其目的在于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与战争相适应的作战力量。应急动员通常包括临战动员和战争初期动员。临战动员是指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进行的动员;战争初期动员是指战争爆发后较短时间内所进行的动员。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突发性、突变性不断增强,战争进程大大缩短,争取时间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应急动员将成为现代条件下国防动员的主要方式。

持续动员,是在战争初期动员后所进行的中、后期动员。持续动员的目的在于不断保持和增强军队的作战实力。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总统布什曾三次签署行政命令或授权国防部征召预备役人员服现役,并动用后备部队,以保证“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其中,后两次动员就带有持续动员的性质。

(四)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武装力量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政治动员。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发动人民群众和军队参加战争。目的在于激发全体军民的爱国热情,动员军队英勇作战和人民群众踊跃参战支前,并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和对外宣传,争取世界人民和友好国家的同情和支援。

武装力量动员。将军队及其它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这是国防动员的核心内容,是战争初期夺取战略主动权和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环节。

国民经济动员。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平时经济转为战时经济。主要是重新配置经济资源,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力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战争需要。做好经济动员工作,必须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平时就要兼顾战时需要,实现民用经济与军事经济协调发展。

人民防空动员。组织民众防备敌人空袭、消除空袭后果,从而保护居民、经济设施及其他重要目标安全,减少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交通运输动员。包括铁路运输动员、公路运输动员、水路运输动员、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动员等,确保军队机动,兵员和武器装备的补充,军工生产,军品供应,居民疏散,工厂搬迁,以及其他人员、物资的前送后运。

科学技术动员。组织调整科学研究部门和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为军队培养、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使军队在战争中保持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动员对象还包括科技经费、设备和物资以及科技成果和科技情报。

信息动员。信息战已经上升为一种主要作战样式,以指挥、控制、通信、情报、计算机为主的C4I是系统现代化作战指挥系统的神经中枢。必须扩大信息产品生产能力,满足军队需要;组织信息技术人员、设备支援前线;调整通信网络,组织通信防卫,抢修抢建通信线路和设施,确保通信联络安全、稳定、畅通等。

第三节组织领导体制

(一)动员决策机构

国防动员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一个拥有高度权威的机构,它在国家遭受侵略时,宣布战争状态,决定局部动员或者全国动员,发布动员令等。我国的动员决策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有权“公布法律”,“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动员决策机构的主要职责是:预测判断战略环境,适时做出国防动员准备决策;制定、颁布动员法律;发布动员令和复员令。

(二)动员协调机构

动员协调机构,是在各级政府中负责动员组织、计划、议事、协调的职能机构。为了使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动员活动中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世界各国通常在中央政府设有国家一级指导、协调战争动员的机构,其成员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军队系统等方

面的代表组成。如美国的“紧急行动委员会”、英国的“国防参谋部作战需求委员会”、法国的“国防总秘书处”、曰本的“国防事务局”等。

我国为了加强对国防动员工作的领导,在各级人民政府设有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设综合办公室、政治动员办公室、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经济动员办公室、人民防空办公室、交通战备办公室、科技动员办公室、信息动员办公室等办事机构。国防动员委员会是我国国防动员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国防动员决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负有组织实施本级国防动员工作,协调国防动员工作中经济与军事、军队与政府、人力与物力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任务。其主要职责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国防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组织拟订国防动员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措施;组织制定国防动员规划、计划;检查督促国防动员法规的实施和国防动员计划的执行;协调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国防动员工作;组织领导本地区的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工作;行使党委和政府赋予的其他职权。

(三)动员执行机构

动员执行机构,既指各级政府和军队组织中负责动员工作的职能部门,又指对上级负责的下级动员机关。下级动员机关相对于上级,它是执行机关,对下级又是本级动员范围内的领导机关。政府和军队中的动员职能部门,既是本级政府或军事指挥机关的动员业务部门,又接受上一级动员职能部门的指导,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上级动员工作的指示、命令、计划,结合本级动员范围的实际,制定本级的动员计划和方案;组织实施,并检查、指导、

督促所属范围动员活动的展开。

第四节人、财、物准备

为战时迅速实施动员,平时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筹安排,是战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国防动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一)国防动员人力准备

国防动员人力准备主要包括军事人力准备和支援保障人力准备两大部分。

军事人力准备,主要包括保持必要的现役部队规模、组建预备役部队、组织群众武装、落实后备兵员制度等。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人防、交通战备等专业队伍和大(中)院校学生等都属于国防人力准备的范畴。其中,现役部队称为国防常备军,除现役部队以外的一切可供国防动员使用的群众性武装力量统称为国防后备军。

支援保障人力,主要包括支援前线的人力、战时社会生产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人力,它是战争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人力使用的重要方向。

支援前线人力,是战时担负各种支前勤务人员的统称。支前勤务包括:动员人民群众为军队运送弹药、给养和其他物资;抢救、运送伤员;修筑与护卫工事、道路、仓库、机场、

码头等军事设施,筹集和提供生活物资、施工器材、运输工具;在后方参加为战争服务的其他各种勤务等。支援前线的人力准备,主要是做好支前人员的登记统计工作和搞好支前编组。

战时社会生产和社会保障人力,是军事人力以外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社会人口。对这一部分人力的安排,主要是根据战时生产、管理、生活的安排,合理区分各行业、各部门对人力的需要量。通常国家采用人口普查或抽查,对各种职业人口进行统计核查,以确定战时的生产规模和人力使用规划。

(二)国防动员物资准备

国防动员物资准备,是指为保障国防需要而对国家重要的物质资料进行筹集、储备和分配等一系列活动,是国防动员准备的主要内容和整个国防动员的物质基础。国防动员物资准备主要包括战略物资储备、军队物资储备和动员物资储备三种。

战略物资储备,是指国家在乎时有计划建立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资料的储存或积蓄,其目的是为了应付战争和其他意外情况,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国防需求,是国家为保障非常时期物资供应的一种重要方式。

军队物资储备,是指军队保障供应而预先进行的物资储存,是物资保障的基本内容。储备的物资主要有武器、弹药、车辆、油料、给养、被装、药材、维修零部件和军种、兵种专用物资器材等。有无充足、合理的物资储备,关系到军队建设、作战等任务能否顺利进行。

动员物资储备,是指国家直接控制和掌握的主要用于临战和战争初期急需的物资储存。是国家物资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为扩大军品生产和军队扩编,以及为保障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医疗救护等提供必需的重要原材料、设备、零配件和产品。在国家发生其他紧急意外情况时,动员物资储备也起应急作用。

现代高技术战争对物资依赖性越来越大,国防物资准备的程度,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的胜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国防动员精神准备

国防精神准备,指国家在和平时期,根据未来战争的要求,为创造战时有利的政治、精神条件,提高政治动员效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国防精神准备分为国内和国际两部分。国内的精神准备,就是对全国军民进行深入持久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要广泛宣传公民在国防动员中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动员承受能力。国际的精神准备,就是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军事联系,为战时建立和扩大国际统一战线创造良好条件。

(四)国防动员组织准备

国防动员组织准备,包括完善动员体制,健全动员法规,制定动员计划等。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是指在平时的国防动员准备过程中,本着组织健全、精干高效、上下贯通、责权分明、整体协调等原则,不断增强国防动员机构的领导决策和整体协调功能,确保国防动员工作落实到位。

国防动员法规,是平时进行国防动员准备,战时实施动员的法律依据。完善各级国防动员法规,既是国防动员工作规范有序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动员效率的主要因素。国防动员法规的完善,通常本着“先平时、后战时”,“先基本法,后具体法”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井逐步齐全配套。

国防动员计划,是国家及有关部门(行业)、地区及企事业单位,为了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对国防动员的准备与实施预先做出的部署与安排。国防动员计划主要由综合动员计划、专项动员计划、具体动员方案等组成,其内容一般包括制定动员计划的依据,动员的任务、程序、范围、时限、要求和措施等。国防动员计划通常由上而下、分层次制定。

第五节将国防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

将国防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使国防动员由准备付储实施,由计划变成行动,是国防动员的实质性和决定性阶段。将国防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基本程序:

(一)动员决策

动员决策是在正确分析国家安全形势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对动员做出决定的过程。决定实施动员的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现代战争具有爆发突然、进程短促、强度大的特点,对动员决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决策要准确地符合国家安全的实际,而且必须迅速果断。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时,阿根廷突然出兵攻占马岛后的当晚,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

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次曰成立了战时内阁,并决定紧急派遣一支特混舰队远征马岛,两曰后舰队主力就已起航开赴战区。英国此次作战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政府首脑果断决策,目标明确,为迅速进行战略机动,夺取战争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发布动员令

动员令是指国家宣布转入战时状态的命令,通常分为局部动员令和总动员令,按发布动员令的方式又可分为公开和秘密两种。动员令的主要内容包括:敌国发动战争的企图和本国面临的战争危险;国家抵抗侵略,保卫疆土的意志和决心;全国或者局部地区转入战时状态的实施要求;国家战争动员领导机构的组成和权限;动员实施的开始时间及完成时限等。

(三)优化国防动员机构

国防动员机构平时与战时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工作性质上均有所不同。为了保证动员机构能够快速组织各项动员工作:要强化各级政府和军事指挥机关在动员中的领导指挥职能,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动员中的领导责任,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要赋

予动员领导机构较高的指挥权威,司法部门对于干扰和阻碍国防动员机构行使职权者依法严惩;要完善动员执行机构,战时由于任务的转换和加重,依靠原有的编制员额难以完成繁重

的工作任务,必须对机构和人员进行充实调整;要按战时需要完善机构内部设置,并协调好

相互之间的关系。

(四)修订动员计划

修订动员计划必须以国家的动员令为基本依据,由上而下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常由动员业务部门负责,并吸收有关人员参加。

我国战时动员计划的修订,由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分别由人民武装力量动员、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科技动员、信息动员等机构负责。修订时,如果平时计划对动员需求的预测基本准确,只需适当修改,否则就要作较大的修改,甚至重新制定。

(五)组织调动国防资源

把一切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定向聚集,将其平时的使用方向改变为服务于战争。主要包括:

组织兵员动员,保证武装力量按战时编制扩编补充;国民经济各部门迅速转入战时轨道,扩大军工生产;交通运输部门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利用交通运输线、设施和运输工具,保障军队兵员和武器装备、作战物资的运输;

组织科研部门、科研人员,有针对性地加速研制新式武器装备;疏散城市居民,健全警报系统,组织人民防空专业队伍抢修抢险,保护重要目标和交通运输线,配合军队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组织地方武装参战,组织人民群众支前,征用或购买军需物资,筹集战争经费,对公民开展宣传教育和争取国际盟友。

(六)检查与评估

国防动员的检查,通常是派工作组深入实际掌握情况、规定下级汇报制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动员信息等。检查的目的在于指导、帮助下级的工作,使本级的动员意图得到落实。

国防动员的评估,通常分为阶段性评估和动员结束后的评估。阶段性评估有利于及时加强对动员工作的领导,动员结束后的评估可为总结经验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节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战争方式和保障需求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国防动员的准备与实施带来了较大冲击。

(一)局部战争动员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防动员的主要样式

由于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的发展、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世界某些地区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局部战争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形式。适应局部战争动员需要,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进行适度规模的国防动员准备,是正确处理国家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的必然选择。

(二)科学技术动员曰趋成为国防动员的重点

在高技术条件下,动员对象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科技要素突出,需要动员能够适用于高技术战争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服务于战争。

把科学技术作为战争动员的重点,首先表现在,各国特别是军事大国都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地研制与开发高技术武器装备。而生产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必须依靠高水平的科技人员、设备和材料等。

其次,与高技术的武器装备相适应,还必须动员高质量的兵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就兵员结构而言,主要是专业技术兵及专业保障人员的比例增大。如英国在马岛战争中所动员的1500名预备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医务、工程、机械维修和飞行员等。

此外,重点进行科学技术动员,还表现为平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的储备。

(三)综合国力对国防动员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强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自然资源及民族精神等方面实力的总称。现代条件下,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国防动员,最基本的因素在于是否具有雄厚的战争潜力。战争潜力寓于综合国力之中,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一领域的单项实力。科威特虽然国民收入很高,但1990年在伊拉克入侵面前,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其根本原因还是综合国力薄弱。由此可见,只有大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科学技术,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并在此过程中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才能积蓄强大的国防动员潜力,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国防动员的需要。

(四)国防动员的内容和范围曰益广泛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和协作的不断深化,新部门、新行业不断涌现,各行各业的联系曰益加深,致使各个部门和行业对于国家的安全都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动员的领域和对象越来越多。现代战争的需求是多领域、多方面的。国防动员涉及整个国家的各个系统、各个领域、各种对象。在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参战各国动员的物资达成千上万种。

动员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动员,并不意味着仅仅在局部地区进行动员,而可能涉及全国各个地区甚至于国际范围。如在海湾战争中,美陆军一次就从42个州、陆战队从24个州征召了预备役人员。美国除动员本国各工业部门加紧生产外,还要求其他盟国提供大批物资支援,德国、英国、曰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1加多个公司为美军提供了3200多个品种的军用物资,价值达数亿美元。

(五)法规制度和计划在国防动员中的作用曰益突出

在现代条件下,能否快速实施国防动员,除是否具备雄厚的动员潜力之外,还在于是否具有完善的国防动员法规制度和计划作保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与协作的

深化,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经济部门、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复杂。例如,科技与经济,工业与交通、通信,人力资源与科技、教育,主体生产部门与配套生产部门之间,互相依托,互相制约。要使各领域、各部门、各环节能够互相配合,形成整体的有序运动,就必须有一定的规则。因此,动员法规、制度和计划完善配套,动员对象向战争领域转变才能迅速有效。

国防动员信息技术应用的国防动员理论基础

经济动员 25 10 国防动员信息技术应用的国防动员理论基础 李学武 内容提要: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的国防动员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程序化的问题,另一类是非程序化的问题。对前者开展着眼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研究,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并规范动员工作流程,对整个工作过程中伴随的信息流程中的逻辑关系和数学关系予以明确,然后将业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条件;对于后者而言,由于这一类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量化非常困难,很难建立其信息流程中准确的逻辑和数学关系,因此,需要做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运用模糊数学的处理方法,借助经验来尽量地规范其流程,量化其处理原则和方法,给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基础。 关键词:国防动员 信息技术应用 理论基础中图分类号:E258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军事经济学院军事经济动员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上校军衔。 国防动员信息技术应用并不是只依靠信息技术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国防动员的理论来予以配合。信息技术应用需求的提出、系统分析的完成、模型的建立等都需要运用国防动员理论的成果。 一、着眼信息技术应用的动员理论研究 着眼信息技术应用的国防动员理论研究,是指对当前国防动员工作中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完成的国防动员问题开展研究,分析问题中信息的流程和结构,研究和变革其工作的原理和程序,加大其应用信息技术的可能性和适用性。 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的国防动员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程序化的问题,另一类是非程序化的问题。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来研究解决这两类问题所采用的理论方法,以及信息技术应用后的结果都不尽相同。但不论是程序化还是非程序化的动员问题,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开展研究,都必须采用先进的理论工具进行量化研究。 程序化的问题是指工作流程相对固定,问题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也基本类似的问题。这类问题常见于国防动员大量重复性的日常业务工作中,如办公 自动化、指挥自动化等问题。对这类问题开展着眼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研究,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并规范动员工作流程,对整个工作过程中伴随的信息流程中的逻辑关系和数学关系予以明确,然后将业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给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条件。如要实现动员指挥自动化,首先必须研究并规范动员指挥工作的流程,明确各种指挥关系,规范各环节信息的处理、传递、确认等信息流各要素。其次就各要素的计算机实现开展研究,建立信息自动处理的数量模型、信息传递的物理和结构模型、信息确认的逻辑模型等。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将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处理程序,借助信息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来实现诸如文电传输、指挥响应等各种动员指挥形式的计算机实现,最终达成动员指挥自动化。程序化的问题在应用信息技术后,计算机在处理过程中,并不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预,其处理的速度、准确性和精确性都是人工处理所难以比拟的。 非程序化问题,主要指工作流程复杂,问题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比较特殊的问题。这类问题常见于国防动员决策工作中,如动员计划的制定等。由于这类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量化非常困难,很难建立其信息流程中准确的逻辑和数学关系,因此,需要做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运用模糊数学的处理方

国防动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完整版)

国防动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国防动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一 **,女,**省教育厅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处长,兼任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多年来,**工作勤奋踏实,成绩显著。 注重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素质和能力。**自兼任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后,深感国防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为适应依法开展国防教育的要求和提高履行职责的素质能力,认 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等法规和政策精神,学习相关的国防知识,为在工作中努力贯彻执行国防法规,为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了基础。 注重科学实践,着力为构建学校国防教育长效工作机制下功夫。为提高全省普通高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她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市(州、地)教育局、部分高校、高级中学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从推进全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着手,按照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领导重视、机构设置、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课时安排、经费保障、器材管理、安全制度等多个方面对全省学生军训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组织专家拟定制发了《**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评估方案(试行)》、《**省高级中学学生军

事训练工作评估方案(试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国防教育和军训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重视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全省学校国防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近几年来,她为确保学校国防教育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强组织协调,采取狠抓教师培训、开展论文评比、实施检查评估、召开定期会议等形式抓落实。为加强全省高校、高中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先后组织了34名教师参加国防大学举办的“**省军事理论课教师培训班”培训;组织选派11名高校军事理论课骨干(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年度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青年)教师培训班;先后举办三期省级培训班 近期组织民兵参加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清理白色垃圾、植树造林,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在大楠坳进行夜间巡逻,对主要街道、公共 场所、重要目标进行流动巡查、执勤,在较大程度上防止了偷盗行为。在应急维稳行动中,不断强化民兵队伍快速集结意识,提高民兵队伍的战斗力,增强社会面的治安防控力度,对犯罪分子形成了巨大震慑,至今未发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确保了xx乡镇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发展。 第五篇: 国防教育标兵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二 国防教育标兵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二 **,男,**县第一民族中学副校长。自分管国防教育工作以来,扎实推进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使该校国防教育工作走在黔东南州学校国防教育的先进行列。

专家解读国防动员法律制度.doc

专家解读国防动员法律制度- 国防动员是我国宪法和国防法中规定的一种国家行为,其目的在于紧急调动国家资源,以适应战争的需求,为战争服务。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首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草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对国防动员启动的主体、范围、程序、条件以及启动之后公民权利的限制克减与保障等问题曾做过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跟随着她的分析,读者或许能了解更多关于国防动员制度的台前幕后。 国防动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薛刚凌说,国防动员涉及广泛的领域和多种动员对象。从大的领域来看,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外交和军事等各个方面;从具体的动员对象来看,包括交通运输、通信邮电、财政金融、内外贸易、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军工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生产等各个行业;就动员内容来讲,根据国防法的规定,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交通动员等。

她说:国防动员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是一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不仅是战争的现实力量的竞赛,而且是全部战争潜力的竞赛,国家只有把战争潜力不断转化为战争实力,才能弥补战争损耗,不断增强实战能力,取得战争的胜利。而国防动员是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改变交战双方整体力量对比的杠杆。 薛刚凌介绍,国防动员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国防动员是现代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平时期,任何国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维持庞大的战争准备规模,但必须拥有足以应付战争的国防力量。为减轻国家负担,要保持必要的国防力量,各国普遍选择了既要发展,同时又必须兼顾安全的国家战略。这就是在保持常备军精干化的同时,注重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动员准备。因此,国防动员成为一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通过国防动员,可以最快的速度将国家的各种力量动员组织起来投入战争,从而取得战略主动,可以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更加适应战争的需要,也可以弥补因战争破坏而造成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不断满足战争进程发展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权 第三章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与潜力统计调查 第四章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 第五章预备役人员的储备与征召 第六章战略物资储备与调用 第七章军品科研、生产与维修保障 第八章战争灾害的预防与救助 第九章国防勤务 第十章民用资源征用与补偿 第十一章宣传教育 第十二章特别措施 第十三章法律责任 第十四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防动员的准备、实施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 第四条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公民和组织在和平时期应当依法完成国防动员准备工作;国家决定实施国防动员后,应当完成规定的国防动员任务。 第六条国家保障国防动员所需经费。国防动员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第七条国家对在国防动员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权

第八条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第九条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制定国防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实施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的议案,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和国家主席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国防动员的实施。 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直接威胁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时,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采取本法规定的必要的国防动员措施,同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第十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贯彻和执行国防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决定实施国防动员后,应当根据上级下达的国防动员任务,组织本行政区域国防动员的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国防动员工作。第十二条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议定的事项,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 第十三条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依法履行有关的国防动员职责。 第十四条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的威胁消除后,应当按照决定实施国防动员的权限和程序解除国防动员的实施措施。 第三章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与潜力统计调查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国防动员计划、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和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制度。 第十六条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根据国防动员的方针和原则、国防动员潜力状况和军事需求编制。军事需求由军队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 国防动员实施预案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当在指挥、力量使用、信息和保障等方面相互衔接。 第十七条各级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的编制和审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动员的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将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纳入战备计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落实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

全国国防动员综合演练学习材料

全国国防动员综合演练学习材料 国防动员综合演练是一项实践性、检验性很强的活动,对于增强国防动员综合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运用价值。新形势下,为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各级在组织筹划国防动员演练时,需进一步革新方式方法乃至内容设置,提高演练效益,使之更加贴近实战。 随着非接触、非对称、非线式等新型作战样式在信息化战场的全程运用,战场布局态势大为改变,前后方界限日趋模糊,动员保障各种作战样式、作战行动的作战需求,更具不确定性、突变性、实时性和广泛性。这就要求国防动员综合演练应紧密结合现代战争特点,在课目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整体性、关联性和实用性。这种设置可通过整体设想信息化战场的各种情况、突变因素及各种作战行动间的连锁反应,在相同作战背景、相同地域、相同时间和空间内将防空袭作战、反袭扰作战、信息作战、防卫作战等多种作战行动,或者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运输、科技信息等各领域的动员保障课目有机融合、整体筹划,确保能同时同地对不同课目、多种行动实施联合动员指挥,锻炼提高参演人员的全面协调、综合判断和临机处置能力,增强整体动员效能。 目前,我国国防动员演练在组织指挥上基本实现了动员指令、作业文书等基础业务,由过去手写、人送、电话讲的

传统方式变为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动员指挥的效率。但对信息网络的利用总体上还处在低层次的基础运用水平,要探索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融合性、实时性和破坏性等强大功能。通过对动员指挥与控制系统、动员过程可视化系统、动员物资快速配送系统的研究开发,搞好动员系统与地方资源管理系统及军队信息化指挥系统间的部分融合和集成,构建国防动员综合演练信息化平台,走开实兵实装现地演练与网上模拟对抗演练相结合的新路子,真正实现动员决策指挥智能化、动员过程可视化、动员实施精确化,提高国防动员综合演练的整体效果。 随着多种作战力量、作战手段和作战样式的应用,信息化战场正由传统的三维向陆、海、空、天、电磁、认知等多维领域拓展,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使预先计划始终滞后于战场态势,与作战行动形成明显的“时间差”,从而对传统预先计划的动员保障方式提出了挑战。组织国防动员综合演练也应在周密计划的基础上,加大随机导调的演练力度,对信息化战场可能出现的突变情况不设预案,由导调组根据演练时的战场环境随机出情况、下命令,营造符合实际、接近实战的演练效果。比如,组织防空袭作战动员演练,可通过网络随机发送“电子炸弹”、传递假指令等随机导调情况,检验锻炼参演人员的战场控制和应变能力。实施随机导调对演练组织者、导调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平

国防动员基本理论复习题目

《国防动员基本理论》复习题 一、填空 1、战略学说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_。 2、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等各个方面的总体力量。 3、国防动员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防动员的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构成国家的四基本要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复员是利用国家建立的动员系,包括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 7、国防动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武装力动员的对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国防动动员的特点是:规模小、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国防动员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国防动员的主体是()。 A、军队 B、人民群众 C、国家 D、后备力量 2、国防动员主要用于() A、用于战争 B、用于威胁 C用于政治斗争 D、用于国家建设3、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是要体现在()。 A、实力 B、决心 C、认知 D、国家 4、国防动员是以国家为明角主体的()战争动员。 A、自卫型 B、自主型 C、积极防御型 D、进攻型 5、国防动的积蓄功能,即积蓄()的作用。 A、军事力量 B、综合实力 C、战争潜力 D后备力量 6、国防动员的连结功能主要表现在连结()。 A、平时与战时 B、人民与群众 C、军队和地方 D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7、国防动实施的基本要求是()。 A、集中统一 B、快速高效 C、灵活应变 D、安全可靠 8、武装力量的复员的主要内容是()。 A、收缩编制 B、减少兵员 C、处理武器装备 D、处理军用物资 9、国防动员实施的基本程序是()。 A、动员决策 B、发布动员令 C、加强动员机构 D、修订动员计划 E、组织调动国防资源 F、统一行动动员 J、检查与评估 10、历史上首次进行总员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奥胸帝国 三、名词解释 1、国家 2、综合国力 3、战争动员

国防动员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题

国防动员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题 测试题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一、选择题(每道题有1个或多个正确答案)(40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10年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 ) 起施行。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2、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 ) 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 A、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 B、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C、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 3、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 ) 的原则。 A、统一领导、全民参与 B、长期准备、重点建设 C、统筹兼顾、有序高效 D、全面建设、科学统筹 4、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 )。 A、增强国防观念 B、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 C、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 D、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拒不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 ),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上级机关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造成恶劣影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 D、有关国际组织 6、企业事业单位投资或者参与投资列入目录的建设项目建设或者重要产品( ) 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补贴或者其他政策优惠。 A、研究 B、开发 C、经营 D、制造 7、预备役人员按照专业对口、便于动员的原则,采取( )进行储备。

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 同学们,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国防动员。主要讲3 个问题:一是国防动员的意义; 二是国防动员的内容;三是国防动员的特点。 国防动员又称战争动员,是指为捍卫国家利益达到国家防务的目的,国家采取 有效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而 进行的动员。在我国国防动员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 多年前的夏朝,夏启(大 禹之子)为征讨扈氏,在甘地采取战场誓师的形式(史称甘誓),进行了有史记载的 第一次国防动员。到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连续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国防动员随之 趋于频繁,促进了国防动员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兵役动员体制。到了近、现 代,由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争手段日趋复杂,国防动员在赢得战争胜利、保卫 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促使国防动员的体制日趋完善。在我国的历次国内 革命战争中,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动员工作,注重军民融合、平战结合,为战争的胜 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应对局部战争和突发自然灾害中,国防动员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有力地保卫了人民的和平生活环境和国家安全。为加 强国防动员建设,我国于2010 年2 月26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并于2010 年7 月1 日起施行。 一、国防动员的意义 国防动员属于国家战略问题,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 危。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无论是常 规战争,还是非常规战争,都离不开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是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从1939 年“闪 击”波兰开始,在不到10 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 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七个国家。造成这些国家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 些国家在国防动员上的严重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1939 年3 月波兰 就被德军包围了,但是波兰到8 月20 日才下达全国总动员令,战争开始48 小时,统帅部便陷于瘫痪,9 月底波兰全军瓦解。法国的情况更惨,在德军“闪击”之下, 全国不能适时转入战争轨道,兵力严重不足,生产迟滞,法军一周内就被击败。相 反,国防动员进行的快速有效,也会扭转战局。如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 在遭到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10 分钟以后,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战争动员令,48 小时动员了30 万后备兵员,使以军总兵力从11 万猛增到40 多万,很快扭转了战局。西奈半岛以军的主力沙龙师,就是从预备役动员编成的,战争爆发第二天就 开赴运河前线作战,并在反击中率先突破运河西岸,重创埃军。这次战争以色列所 以迅速从被动变主动,可以说主要靠的是紧急动员。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说:“如果说 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 现代战争,往往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陆地、空中、海上、电磁等领域同时 进行,前方后方都是战场。这对于处于战略防御地位的国家来说,是一场你死我活、 存亡攸关的考验。平时动员准备的如何,临战时的应急动员如何,战争进程中的持 续动员如何,对于战争的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防动员的组织水平越高,就 能够做出快速反应,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动员,实行战略展开,以稳定战 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掌握战争初期的主动权。国防动员组织得不好,则会 在突发战争面前措手不及,被动挨打,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危及整个战局。

中国军事理论知识之宝典4

1,什么是国防动员?如何认识国防动员的科学内涵? 国防动员,是以国家为明确主体的自卫型战争动员。内涵1从主体上来看,主体是国家2国防动员的实质是转化———平战转化2国防动员的对象是一切可以为战争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国防动员的目的在于适应战争的需求,为战争服务5国防动员的过程————准备实施复员 2 国防动员与战争动员有何区别? 国防动员,是以国家为明确主体的自卫型战争动员。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有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还可以服务于以国家为主体但以侵略扩张为目的的战争动员 3 国防动员理论通常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 国防动员基础理论,国防动员应用理论,国防动员史学理论。 4 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是? 积蓄,转化,连接,威慑,复员, 5 如何认识国防动员在国家战略中的意义? 一,国防动员是确定军事战略的重要依据。二,国防动员是国防行为的核心内容。三,国防动员是实行国家总体战的有效组织形式。四,国防动员是实现国家安全与发展目标的中枢。①国防动员是力量转化的中心枢纽②国防动员是遏制危机的有效手段③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关键因素④国防动员是开展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 6 国防动员是如何分类? 局部动员和总动员,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其他动员。 7 什么是局部动员,总动员,有何联系与区别? 局部动员是指国家安全受到局部威胁,在部分地区范围内,或部分领域和部分部门进行的动员。总动员是国家发生全面战争时将整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一切领域纳入战时体制集中统一的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首先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都体现了国家为保卫领土安全的意志,都由国家强制实施。其次,都包括准备--实施--复员三个阶段对战争潜力的积蓄,转化,利用的基本要求具有一致性,共同反映了战争动员的一般规律。第三有相似的工作程序,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相互转化。区别;局部动员只在部分地区和国家的部分行业,部门进行,国家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整体上保持正常的社会生活。而总动员是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全社会行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成为整个国家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动准则,抵抗侵略成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8 什么是秘密动员,公开动员? 秘密动员是在各种伪装措施掩护下隐蔽实施的动员。公开动员是公开发布动员令,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实施的动员,通常在战争即将爆发或爆发后进行。 9 应急动员包括什么,持续动员包括什么?二者的关系? 应急动员包括临战动员和战争初期动员。持续动员包括战争中期和后期动员两个阶段。应急动员是持续动员的基础,战争初期动员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到持续动员能否顺利实施。持续动员是应急动员的延伸和发展,持续动员是战争中后期对战争潜力转化的必然要求。 10 抢险救灾动员概念? 国家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发生重大生产事故时,为消除灾害后果,运用国防动员体制和力量支援和配合国家有关部门随行抢险救灾的活动,是国家在和平时期运用国防动员体制实施的民事动员 11 什么是政治动员?动员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政治动员是指国家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发动人民和军队参加战争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章--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功能

第二章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功能 正确认识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功能,对确立相应的动员战略思想,并推动动员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 要弄清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首先要理解战略的相关概念。 战略是什么?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和策略。国家战略是筹划和综合运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和精神力量,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富国兴邦,以达到国家战略目标的科学和艺术。国家战略其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兴亡。 有什么样的战略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军事战略。战略思想是指导战争的基本观点,包括对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以及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等完整的观点,是在对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和自然条件等客观实际分析估计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制定国防政策、战略方针、建军和作战原则的理论依据。不同的国家、阶级以及它们的战略思想家,都是从其各自国家、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战略思想的,因而它具有鲜明的国家特征和阶级特征。往往谋求地区、世界霸权的国家,奉行的是先发制人、突然袭击的进攻战略思想。而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国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国防动员是实施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防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国防力量建设与运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日本的战略理论家小山内宏在1972年出版的《现代战略论》一书中说,“国防战略”,“以守卫国土为目的”,“以军事力量保卫国家”,“保卫国民”。瑞典的国防战略以防止战争、保存国民为目的。80年代以来,外国和中国广泛使用这一战略概念,有些西方国家使用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政策”、“防务政策”等概念,与国防战略概念近似。它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受国家战略的指导和制约,通常由最高国防决策机构制定。美国把国防战略置于国家战略之下、军事战略之上。国防战略主要目的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综合运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学技术及其他可能使用的手段,遏制和抵御外来侵略,确保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国防战略不仅重视运用实战手段打赢战争,而且重视运用威慑手段遏制和防止战争,维护和平。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是指国防动员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全局上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地位和作用。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动员是确定军事战略的重要依据 军事战略,是国家军事斗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军事斗争的目标;二是选择实现军事斗争目标的途径。无论确定军事斗争的目标,还是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都不能不考虑国家动员的基础和能力。 我国无论过去和将来都将一如既往的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作为防御型的军事战略,一般都以打赢可能面临的各种规模、强度不同的反侵略战争为出发点,无论打赢任何规模、强度不同的

军事理论论文——国防动员的重要性

国防动员的重要性 国防动员是以国家为明确主题的自卫型战争动员,是一个主权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而采取的措施。自国防动员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之后,世界各主要国家无不重视国防动员建设,普遍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以求取得增强国防动员能力,建立总体国防体制,实现寓军于民的战略作用。 一、国防动员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国家的安危 主要表现在:战争初期,动员对国家由于平时状态转人战时状态,保证武装力量的扩编补充和战略展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战争中后期,动员对于巩固扩大战果,夺取战争最后胜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对夺取战略主动权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交战双方而言,谁在战场上争取到战略主动,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而战略主动权的获得,往往与快速动员、快速反应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战争的突发性和速决性显著增大。发动战争的一方往往先发制人,迫使对方在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力求速战速决。而动员正是保证国家由平时状态转人战时状态的重要措施。通过动员,使国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转人战时轨道,人力、物力、财力均服从战时需要,从而产生巨大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抗击力,制止敌人的突然袭击,逐步创造条件,变被动为主动。 因而动员组织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是否能够快速反应,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动员,实行战咯展开, 以稳定战局,掩护国家转人战时体制,掌握战争初期的主动权。 2、国防动员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军事实力的桥梁 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竞赛,而且是战争潜力乃至综合国力的竞赛。而员对控制和合理分配资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日益现代化,使现代战争的杀伤力和破坏力空前增大,交战双方军队的人员伤亡和物力、财力消耗越来越大。通过充分利用民间的人力、物力和国家战时军王生产能力,迅速将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改为军用,前线后方融为一体,使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实力,弥补因战争破坏而造成的臣大消耗,源源不断地满足战争需要。 二、国防动员是建立现代“总体国防”的战略举措 现今,战争完全突破了军事领域的局限,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呈现出总体战特征。因而由现代战争的总体性决定,现代国防的一显著特点就总体性。国家的组织力、政治凝聚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战略资源等都以不同方式和途径化作国家的战争能力,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任何一个方面的软弱无力,都可能导致整个对抗形势的改变乃至安全利益的丧失。因此,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无不把建设可实施总体对抗的“总体国防”作为国防建设的大战略,在建立和保持一支强大武装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做好全面对抗的准备,以利在总体对抗中处于不败之地。 而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它通过为国家提供国防动员能力,满足“总体国防”及“总体战”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提出的要求。现今,国与国之间全面对抗的程度和作用,已经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日益紧密,各国相互之间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对资源需求的日益扩大,而变得越来越激烈和越来越重要。因而我国以建立“总体国防”为目标,在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从而为自己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三、国防动员是实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 国防动员的主要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使国防潜力得到有效的开发和积蓄,并为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做好各项准备。国防动员的这一重要作用,实际上是将国家安全与发展一肩担,具有既保安全又不误发展的双重功效,因而成为国家解决安全与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提高国家危机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当国家的全部或局部遇到危机,处于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的情况下,如何对资源实施有效的控制及分配,以获得遏止或消除危机所需的环境和力量,就成为国家危机管理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国防动员为解放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整套方案。

国防动员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国防动员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动员参谋 任务繁重、关系重大的国防动员建设,不仅有赖于正确的原则和方向性的要求,还有赖于科学的形式和方法。而科学的形式和方法,不一定是世界最先进的形式和方法,却一定是既具有世界最先进因素又适合本国国情的形式和方法。对于21世纪初中国的国防动员建设而言,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形式和方法,应当是他将国防动员建设推向深入的关键所在。 一、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有力的战略指导 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国防建设战略举措。因此,搞好国防动员建设的基本方法,就是加强对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指导问题,以此汇集各方面的力量,统一各方面的思想和行动,有目标、分阶段的开展军民融合式国防建设,使之能够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 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有力的战略指导,关键在于适时提出国防动员建设的指导方略。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均表明,一国的发展和振兴需要英明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也需要可供遵行的指导方略。原因在于: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解决的是基本方向和思想主旨问题;指导方略解决的是战略任务、战略步骤和战略举措问题。没有英明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难以产生强国、强军的指导方略及其实践效应;没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方略,再好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必然无法实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国防动员建设都曾是党和国家反复强调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但是,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虽然在某些领域和某些建设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却没有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上,收到总体性、阶段性的战略效应。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适时地为实现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确定可供各方面遵行的指导方略。因此,在使国防动员建设得到切实的加强,首先就要尽快研究确立国防动员建设的指导方略。主要包括:一是研究确立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任务,二是研究明确国防动员建设的步骤及阶段性发展目标;三是研究确定国防动员建设的总体战略举措。 关于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任务,似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21世纪前期中国的安全与发展提供支撑性的国防动员能力;第二,有效缓解技术密集型军队日益增长的经费需求与军费投入有限的矛盾,加快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战略构想;第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效实现国防能力的生成,全面提升军力+民力的综合国防能力。 关于国防动员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考虑到国防动员建设的现状、总体性战略任务和国际安全形势提出的客观要求,在今后12年的时间里,分三个阶段完成“目标调整”、“基础构建”和“能力形成”的战略任务。第一个阶段为“目标调整期”,时间是“十一五”的后两年,其阶段性目标是:在对国防动员建设现状及发展潜力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国防动员建设的顶层设计,从中对国防动员建设的目标及现行作法做出战略性调整。第二个阶段为“基础构建期”,时间为“十二五”期间,其阶段性目标是:根据新的发展目标,以国防

国防动员(单选题)

二、多选题

版权所有:军体部第3页

1 1 1 1 1 1 1 1 1 1 1 国防动员亦称( A )。战争动员作战计划作战准备战前准备 A 36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 D )和实 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 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 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计划战争准备作战预计作战准备战争 D 37 1 就国防动员的内容来说,下列不属于 国防动员的是( C ) 人民武装力量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人民军队动员国防交通动员 C 38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 C )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 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 力、物力、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打击计划战争准备 C 39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 C ) 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 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计划状态准备状态平时状态等待状态 C 40 1 国防总动员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 ( A )。 国防动员国防准备国防计划国防预算 A 41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 入( C )所采取的对人力、物 力、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敌对状态准备状态战时状态战后状态 C 42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 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 C )、 物力、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武器粮食人力船只 C 43 1 国防动员是国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 一,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 D )。 有利保障必要条件前提重要措施 D 44 1 人民武装动员是国家将( B )充实 到军队,使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由平 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进行的活动。 预备力量后备力量准备力量预留部队 B 45

第4讲国防动员

第四讲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1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今年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该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提高国防动员能力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国防动员建设进入了一个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对于正确处理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打赢未来反侵略战争,增强国家应对紧急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 在古代,国防动员的核心是组织和装备一支可用来应付战争的国家武装力量。随着社会经济和战争形态的发展,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从宪政的角度,建立和完善国防动员制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防活动,并逐步把其功能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使其具有“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的多重功能,成为国家国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一)应战功能 国防动员的应战功能,简单的说,就是指国防动员在服务于战争方面的作用和效能,是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也是核心功能。这一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胜战功能——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古往今来,国防动员对于发挥国防资源的综合效能、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战争突然降临的情况下,它所表现的作用就更加明显、更加突出。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德国集中三百万兵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喀尔巴阡山的一千四百公里边境,对苏联发动了所谓闪电进攻。战争的第一周,德军即攻占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苏军三个集团军被歼,三十三万人被俘。三周后,德军深入苏联领土近六百公里,苏军损失了九十四个正规师,占前线兵力的70%。七月十六日,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苏军又损失四个集团军,约四十万人。十月,苏联西部重镇基辅、布良斯克、维亚兹马等相继陷落,苏军损失 1《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教程》,第39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学生军训办公室,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推进依法建设国防动员新发展

推进依法建设国防动员新发展 发表时间:2019-08-15T15:19:14.533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1期作者:胡露 [导读] 在军队建设和改革的大局下,国防动员体系进行了重塑,国防动员工作开辟了新纪元。深入学习《国防动员法》,抓住改革的有利契机,建立与新要求相适应的国防动员机制,推动依法建设国防动员的新发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的必然要求。 (湖南省人民武装学校,湖南长沙 410125) 摘要:在军队建设和改革的大局下,国防动员体系进行了重塑,国防动员工作开辟了新纪元。深入学习《国防动员法》,抓住改革的有利契机,建立与新要求相适应的国防动员机制,推动依法建设国防动员的新发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军队改革;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法;依法动员;创新 习主席对军队改革和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要以创新的思路、办法攻克艰难、险关。理论需求、技术需求、人才需求、管理需求及实践需求作为引领创新的源泉,习主席将理论需求放在了第一位,凸显了理论对技术、人才、管理与实践的指导价值。强化理论需求对国防动员的牵引作用直击当前国防动员系统推动工作的矛盾点,加强对《国防动员法》的学习,抓管思想,在厉行法治中科学指导,是适应改革潮流,依法建设国防动员的理论武器。 一、国防动员法是国家行使国防动员职能的法律保障 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加速发展,国防动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依靠行政手段开展国防动员工作的做法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防动员法》的出台,是从依靠行政手段向依靠法治手段的转变,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动员建设进入了规范化、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 国防动员法为监督职能机关履职提供了法律证明。《国防动员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防动员领域的社会规范。任何社会规范都有赖于某种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但只有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的。《国防动员法》一经颁布,就有了高度的权威性,也受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任何阻碍和破坏国防动员的行为,各级机关在组织领导动员工作中的渎职、失职行为,都将受到相应地惩罚。 国防动员法为连接其他国防动员法律法规搭建了桥梁。国防动员法规由基本法规、专门法规、地方性法规组成,《国防动员法》属于国防动员基本法规。《国防动员法》颁布以前,我国的动员制度主要散见在《国防法》《兵役法》《预备役军官法》《人民防空法》等单行法律规范中,虽然条文规定中有不少与动员有关,但缺乏与动员衔接的核心法律。《国防动员法》的颁布实施,不仅将这些国防动员法规联系在一起,成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且为其他法律运用于国防动员领域提供了依据,使法律关系更加和谐。 二、推进依法建设国防动员新发展 我国国防动员建设的现状是:依法建设国防动员的观念不强、履行职能的责任意识不够,应急应战的功能发挥不明显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国防动员建设的质量效益。在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军队改革的新时期,各级应以学习贯彻《国防动员法》为契机,转变思想观念,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推动依法建设国防动员的新发展。内化于心,外化成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普法宣传与教育,将法治内化为信仰。国防动员与国防动员立法存在一种互动机制。实现依法动员,不仅需要科学立法,更需要树立法治观念、强化法律意识,因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若受众不能从观念上认可它,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正如卢梭曾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中。”因此,要将依法动员落到实处,首先要用观念武装头脑。普法是强化依法动员观念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普法的有效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媒介,不断拓宽普法渠道,扩大普法辐射范围,在全社会形成普及国防动员法基本精神的良好氛围。在实际普法过程中,“以吏为师”,即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抓好学习,例如开展专题学习会,明确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任务、基本遵循。无论是准备与实施国防动员的主体,还是因为动员被影响的对象,自上而下地学习《国防动员法》,将依法动员作为一种信仰,是实现依法动员、构建法治社会的路径和方向。 2.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一体化国防动员机制。“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完善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法规制度。”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国防动员存在的矛盾,提出的体制机制改革思路。国防动员体制是国家为进行国防动员而建立的各种组织、制度的总称,国防动员机制则是国防动员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发生作用的机理和内在运用方式。作为国防动员活动的神经中枢,规划体制机制从一开始就影响着国防动员规划的形成和选择,并贯穿始终,主导国防动员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对国防动员体制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加快动员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与完善是必然趋势。进一步强化“高度集权”与“部门分工负责制”,推进国防动员机制与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衔接,建立以由党政军主要领导、军地职能部门和国动委办事机构组成、具有平战一体功能的联合指挥机构,明确国防动员参与政府应急管理的程序方法,完善军地互访协调、联席会议等制度。当然,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矛盾并非独立的,因此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不仅有赖于自身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的构建,更有赖于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 3.完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以制度促科学化、规范化。国防动员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依法进行,走法治化的道路,无论是动员的制定、论证与评估,还是监督检查、调整与修订,都需要专门的法规予以明确和规范。因此,制定配套的国防动员法规,完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是准备与实施国防动员工作的准绳和依据。《国防动员法》的颁布实施,既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又为建立健全国防动员法规制度奠定了基础,但就我国当前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而言,仍不够完善。例如,世界主要大国除在《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国家安全法》等中列有国防动员条款外,还制定专门领域的动员法规,对动员的权限、任务、职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再如,随着我国国防动员体制的调整改革,原先制定的国防动员法规有很多已过时或废止。因此,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有待完善。在完善法规的同时,还应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尤其是加强军事机关的监督,例如可以赋予省军区系统一定的国防动员执法监督权,省军区作为驻省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省委军事工作部,负责领导辖区内的国防动员工作,这种执法监督模式可以有效形成国防动员法规执行闭合回路。 参考文献 1]邱型柏.认真贯彻落实《国防动员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云南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N].云南日报,2010-07-05(003). 2]徐奎.国防动员战略规划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237. 3]杜海强.国防动员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137. 4]邱型柏.认真贯彻落实《国防动员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云南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N].云南日报,2010-07-05(003). 5]徐奎.国防动员战略规划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237. 6]徐宗君,果青.现代国防动员法规建设的精神内核[J].军事经济研,2005(4):73. 作者简介:胡露(1990-),女,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法学、人民武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