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仪原理及其使用步骤
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光的仪器,它能够将光按照不同波长进行分离和测量,从而得到光的光谱信息。
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的色散和检测技术。
一、光的色散原理光的色散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由于折射率的不同而偏离原来的方向。
光谱仪利用光的色散原理将光分离成不同波长的光,然后对这些光进行测量和分析。
1. 折射光栅光谱仪中常用的色散元件是折射光栅。
折射光栅是一种具有规则刻线的光学元件,当入射光通过折射光栅时,不同波长的光会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偏折,从而实现光的分离。
2. 棱镜除了折射光栅,光谱仪中还可以使用棱镜来实现光的色散。
棱镜通过折射和反射的作用,将光按照不同波长进行分离。
二、光的检测原理光谱仪在分离光后,需要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测量和分析。
光的检测原理主要有光电效应、光敏元件和光电二极管等。
1.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物质表面时,会产生电子的现象。
光谱仪中常用的光电效应是光电发射效应,即当光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时,光子能量被吸收后会使光敏元件中的电子跃迁到导带中,产生电流信号。
2. 光敏元件光敏元件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
常用的光敏元件有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和光电导电池等。
光敏元件可以根据光的波长和强度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三、光谱仪的工作流程光谱仪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光的输入、光的分离、光的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1. 光的输入光谱仪的输入端通常连接光源,可以是白光源、激光器或者光纤等。
光源会发出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作为光谱仪的输入信号。
2. 光的分离光谱仪通过色散元件(如折射光栅或者棱镜)将输入的光分离成不同波长的光。
分离后的光会形成一个光谱,包含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3. 光的检测分离后的光信号会被光敏元件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
光敏元件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或者电压信号。
4. 数据处理光谱仪会将光敏元件产生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光谱仪原理及其使用步骤
光谱仪原理及其使用步骤光谱仪是一种科学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光谱。
它通过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组成部分,并测量每个波长的光强度来分析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
下面将对光谱仪的原理及其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光谱仪的原理基于光的色散现象,即当光通过可见光区域内的介质,如棱镜或光栅时,光会发生折射和色散。
这意味着不同波长的光会以不同角度折射,并形成连续的光谱。
光谱仪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入射口、分光系统和检测器。
入射口允许光进入光谱仪,分光系统通过使用棱镜或光栅将光按波长分开,并将其引导到检测器上。
检测器测量每个波长下的光强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使用光谱仪的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确保光谱仪处于稳定状态,并校准仪器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入射口和检测器干净,没有杂质。
2.设置操作参数:选择适当的波长范围和光强度范围,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光谱仪的操作模式和参数。
这通常通过调节入射口和检测器的位置来实现。
3.样品准备:准备待测样品,并确保其透明度和浓度在仪器的工作范围内。
如果样品不是液体或气体,可以将其溶解或气化以便测量。
4.光谱测量: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光谱仪的入射口前,并启动仪器开始测量。
仪器将发出一束光,样品将对其进行吸收或散射,产生光谱图像。
5.数据分析:根据仪器的输出数据,可以通过计算和分析来推断样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
根据需求,可以将数据以图表或其他形式进行可视化处理。
6.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解释样品的光谱特征,并与现有的光谱数据库或标准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可以验证样品的成分和性质,或进行定量分析。
总结来说,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光谱的仪器。
它的原理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组成部分,并测量每个波长的光强度来分析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
在使用光谱仪时,需要进行准备工作、设置操作参数、准备样品、进行光谱测量、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光谱仪的使用过程。
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红外光谱仪(Infrared Spectrometer)是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物质的表征和定性分析领域。
它利用物质与红外辐射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光谱图像,得到物质的特征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一、工作原理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
红外辐射由红外光源产生,经过样品后,被红外探测器接收。
探测器将吸收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得到光谱图像。
1. 光源红外光谱仪常用的光源包括炽热丝灯、硅化钨灯和Nernst灯等。
不同类型的光源适用于不同的红外波段,可以提供适合的辐射强度和波长范围。
2. 样品样品置于红外光源与探测器之间,红外辐射通过样品后会发生吸收、散射和透射等过程。
样品的化学结构、纯度和浓度等特性会影响其对红外辐射的响应特点。
3. 分光装置分光装置用于将入射的红外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以获取样品吸收光谱。
常见的分光装置包括棱镜和光栅,它们具有不同的光谱分辨率和波长范围。
4. 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将样品吸收的红外光转化为电信号。
常用的红外探测器包括热偶极化物(如热电偶、热电阻)、半导体和光学检测器(如光电二极管、荧光探测器)等。
5. 数据采集与处理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滤波、峰识别和谱图解析等步骤,以提取样品的化学信息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二、应用领域红外光谱仪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将介绍其几个主要应用领域。
1. 化学分析红外光谱仪可用于化学物质的分析和鉴别。
每种化学物质都有独特的红外吸收谱,通过与已知物质的光谱图进行比对,可以快速确定未知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2. 药物研究红外光谱仪在药物研究中有广泛应用。
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新型药物进行结构表征和质量控制,同时还可以研究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释放行为等。
3. 食品安全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检测与分析,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添加剂等。
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方法
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方法前言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谱的仪器,能够将光的不同波长分离并进行分析。
光谱仪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等。
本文将介绍光谱仪的原理和几种常用的应用方法。
一、光谱仪的原理1.1 光的分光现象光在通过一个透明介质时会产生折射,同时不同波长的光波会以不同的角度折射。
这种现象被称为分光现象。
1.2 光谱仪的构成光谱仪一般由入射口、色散装置、检测器和数据处理单元组成。
入射口接收光信号,并将其导入色散装置。
色散装置将光按照其波长进行分散,并通过检测器将分散后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检测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用于测量光强。
数据处理单元负责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1.3 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光信号进入入射口; 2.入射口导入光谱仪,并通过色散装置进行分散; 3. 分散后的光信号被检测器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光谱仪的应用方法光谱仪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2.1 分析物质的成分光谱仪可以通过分析物质的吸收光谱来确定其中的成分。
不同物质对光的吸收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比对标准样品的吸收光谱和待测样品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样品中的成分。
2.2 检测物质的浓度光谱仪可以利用比对标准曲线的方法来检测物质的浓度。
通过测量待测样品的吸收光谱并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比对,可以得到待测样品的浓度。
2.3 研究物质的光谱特性对于某些物质,其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与其结构、成分、状态等有关。
光谱仪可以测量物质的光谱特性,并通过分析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等。
2.4 进行光谱成像通过将光谱仪与成像设备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光谱成像。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空间位置获得物质的光谱信息,用于分析和研究。
2.5 光谱传感器光谱仪还可以通过设计成光谱传感器的形式,用于检测光源、环境光等。
紫外光谱仪使用方法原理
紫外光谱仪使用方法原理紫外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域(200-400纳米)的吸收和透射特性。
下面我将从使用方法和原理两个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
使用方法:1. 样品制备,将待测物质溶解或悬浮于适当的溶剂中,并确保样品浓度适中,以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吸光度。
2. 仪器准备,打开紫外光谱仪电源,确保仪器处于工作状态。
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式(吸光度、透射率等)和波长范围。
3. 校准,进行仪器的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一般会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
4. 测量,将样品放入光谱仪的样品室中,调整路径长度(如果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光程,开始测量。
记录吸光度或透射率数值。
5.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比如绘制吸光度曲线、计算浓度等。
原理:紫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
当紫外光通过样品时,样品中的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产生吸收峰。
紫外光谱仪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得到样品的吸光度曲线。
紫外光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源、光栅、样品室、光电转换器和检测器等。
光源产生紫外光,经过光栅的分光作用,将不同波长的光分离出来,然后光线通过样品室,样品吸收部分光线,剩余的光线通过光电转换器转化为电信号,最后由检测器测量并记录吸光度或透射率数值。
紫外光谱仪的原理基于比尔-朗伯定律,即吸光度与溶液中物质浓度和光程的乘积成正比。
根据这个定律,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推测物质的浓度。
总结起来,紫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包括样品制备、仪器准备、校准、测量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利用光源、光栅、样品室、光电转换器和检测器等组件来测量样品的吸光度或透射率,从而获得相关的分析数据。
光谱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光谱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光谱仪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设备,它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的分布情况。
光谱仪的基本原理是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色彩,并通过检测器测量不同波长的光强度。
在进行光谱仪的操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操作流程:1.安装光谱仪:首先,将光谱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其与电源连接。
将光源固定在光谱仪的入口处,并将探头连接到检测器。
根据厂商提供的说明书,正确地连接和安装所有部件。
2.初始设置:打开光谱仪的电源,并根据说明书选择适当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确保光谱仪的设置与实验的需求相匹配。
3.选择样品: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
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要测量的光谱范围。
4.设置仪器:根据样品的特性,调整光源和检测器的位置和设置。
确保光源和检测器对准,并调整入射光束的聚焦,以获得最佳的信号强度。
5.测量光谱:启动光谱仪并开始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记录不同波长处的光强度,以获得光谱图。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手动或自动记录数据。
6.数据分析:对测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适当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例如绘制曲线、计算峰值位置、计算积分强度等。
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操作光谱仪时,必须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确保工作台上没有杂物,以防止误碰破坏设备或样品。
2.避免污染:在操作光谱仪之前,确保样品和仪器的光学元件是干净的。
使用干净的纸巾或棉花棒轻轻擦拭透镜和棱镜等表面,以确保准确的测量。
3.校准仪器:定期校准光谱仪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进行定期的校准和调整。
此外,还应该校准检测器的灵敏度,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注意光源热效应:在检测过程中,光源可能会产生较高的热效应。
因此,如果实验需要较长时间的测量或高功率的光源,必须注意防止系统过热,并避免对样品产生任何热影响。
5.防止光干扰:在测量过程中,避免外部光线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理、构成、操作及应用领域详解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理、构成、操作及应用领域详解一、原子吸收光谱仪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理是根据物质基态原子蒸汽对特征辐射吸收的作用来进行金属元素分析。
1、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体,核正电,电子荷负电,总的负电荷与原子核的正电荷数相等。
电子沿核外的圆形或椭圆形轨道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同时又有自旋运动。
电子的运动状态由波函数0描述。
求解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薛定愕方程,可以得到表征原子内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n、L、m,分别称为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
原子核外的电子按其能量的高低分层分布而形成不同的能级,因此一个原子核可以具有多种能级状态。
能量最低的能级状态称为基态能级(Eo),其余能级称为激发态能级,而能量最低的激发态则称为第一激发态。
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核外电子在各自能量最低的轨道上运动。
如果将一定外界能量如光能提供给该基态原子,当外界光能量恰好等于该基态原子中基态和某一较高能级之间的能级差△E时,该原子将吸收这一特征波长的光,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相应的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2、原子吸收光谱仪基本原理仪器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3、原子吸收光谱仪方法原理原子吸收是指呈气态的原子对由同类原子辐射出的特征谱线所具有的吸收现象。
当辐射投射到原子蒸气上时,如果辐射波长相应的能量等于原原子吸收光谱仪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时,则会引起原子对辐射的吸收,产生吸收光谱。
基态原子吸收了能量,最外层的电子产生跃迁,从低能态跃迁到激发态。
原子吸收光谱根据郎伯-比尔定律来确定样品中化合物的含量。
已知所需样品元素的吸收光谱和摩尔吸光度,以及每种元素都将优先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因为每种元素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使其从基态变成激发态。
检测过程中,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通过测定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程度,从而测量待测元素含量。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工作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一、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工作原理:
FTIR 是基于光相干性原理而设计的干涉型红外光谱仪。它不同于依据光 的折射和衍射而设计的色散型红外光谱仪。与棱镜和光栅的红外光谱仪 比较,称为第三代红外光谱仪。但由于干涉仪不能得到人们业已习惯并 熟知的光源的光谱图,而是光源的干涉图。为此可根据数学上的傅立叶 变换函数的特性,利用电子计算机将其光源的干涉图转换成光源的光谱 图。亦即是将以光程差为函数的干涉图变换成以波长为函数的光谱图, 故将这种干涉型红外光谱仪称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变换得到样品红外光谱图。根据需要,打印或者保存红外光谱图。 五.关机 1. 关机时,先关闭 OMNIC 软件,再关闭仪器电源,盖上仪器防尘罩。2. 在记
录本记录使用情况。
注意事项: 1、保持实验室电源、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当电压稳定,室温为 21±5℃左
右,湿度≤65%。 2、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不得在实验室内进行样品化学处理,实验完毕即取
左右,湿度≤65%才能开机。 二.开机 开机时,首先打开仪器电源,稳定半小时,使得仪器能量达到最佳状态。开启
电脑,并打开仪器操作平台 OMNIC 软件,运行 Diagnostic 菜单,检查仪器稳定性。 三.制样 根据样品特性以及状态,制定相应的制样方法并制样。 四.扫描和输出红外光谱图 测试红外光谱图时,先扫描空光路背景信号,再扫描样品文件信号,经傅立叶
出样品室内的样品。 3、 样品室窗门应轻开轻关,避免仪器振动受损 4、 当测试完有异味样品时,须用氮气进行吹扫。 5、离开实验室前,须注意关灯,关空调,最后拉开总闸刀。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方法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方法1.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红外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化学物质的仪器。
它基于红外光谱技术,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光波段的吸收特性,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红外辐射源:红外光谱仪使用的红外辐射源通常为热电偶或钨丝灯。
这些辐射源能够产生红外光波段的辐射光。
•样品室: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室通常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用于放置样品和测量光的传输。
样品室通常可以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光学系统:红外光谱仪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红外光源、样品和检测器。
光源发出的红外光通过样品,被检测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检测器: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通常是一种能够测量红外光强度的器件。
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热电偶、半导体探测器和光电倍增管。
检测器接收到的光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可用于生成红外光谱图。
•数据处理:红外光谱仪的数据处理部分主要包括光谱图的绘制和分析。
通过对光谱图进行峰值分析、峰位标定和谱图匹配,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2. 红外光谱仪的应用方法红外光谱仪在化学、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应用方法:2.1 定性分析红外光谱仪可以通过样品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特性,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
通过与已知化合物的光谱图对比,可以判断未知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2.2 定量分析红外光谱仪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红外光谱图中特定吸收峰的峰值强度与样品中物质浓度的关系,可以建立定量分析模型。
这种方法对于含有特定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定量分析非常有效。
2.3 有机物鉴定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有机物的鉴定。
不同有机物在红外光谱图上有特征性的吸收峰,可以通过识别和比对特征峰来确定样品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
2.4 质谱结合将红外光谱仪与质谱仪结合可以得到更为详细的化学信息。
红外光谱提供了化学键类型和官能团的信息,而质谱则可以确定特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可见光谱仪的使用教程
可见光谱仪的使用教程可见光谱仪是一种常见的科学仪器,用于分析物质的光谱特征。
它通过分解光线,将不同波长的光分离开来,从而得到物质的光谱信息。
本文将介绍可见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常见应用。
一、可见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可见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的波长差异造成的色散效应。
当光线通过光学元件,如光栅或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偏转,从而形成光的谱线。
可见光谱仪通常由光源、样品室、色散装置和探测器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二、可见光谱仪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光源正常工作,样品室无污染,并检查色散装置的调节是否正常。
2. 样品的准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并制备成适当的形式。
例如,如果是溶液样品,可以将其放入透明的试管中。
3. 调节色散装置: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所需的分析范围,调整光谱仪的色散装置。
通常可以通过旋转光栅或棱镜来实现不同波长范围的分析。
4. 执行扫描:将样品放入样品室,并确保尽量减少外界光干扰。
启动光谱仪,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执行扫描操作。
5. 数据分析:完成扫描后,可见光谱仪会输出一系列波长和强度的数据。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使用图表软件将数据可视化,或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可见光谱仪的常见应用1. 化学分析:可见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
通过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浓度。
例如,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可以分析水中的溶解有机物质含量。
2. 生物医学研究:可见光谱仪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
它可以用于测量生物体内各种成分的浓度,如蛋白质、核酸等。
这对于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关键意义。
3. 环境监测:可见光谱仪可以测量大气中的气体浓度,如臭氧、二氧化碳等。
这对于环境监测和气候研究非常重要。
4. 材料科学:可见光谱仪也在材料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帮助分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测量材料的反射光谱,可以确定其光学性质,并用于材料表征和制备。
光谱仪原理及其使用步骤
光谱仪原理及其使用步骤光谱仪是一种用来测量物质的光谱特性的仪器。
它通过将入射的白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然后测量每个波长的光强,以得到物质的光谱信息。
光谱仪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步骤。
一、光谱仪原理:1.入射光源:光谱仪通常使用连续光源,如白炽灯或氘灯。
白炽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连续的光谱,而氘灯则更适用于紫外光谱的测量。
2.准直系统:准直系统用来将光源发出的光束聚焦成平行光束,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测量。
3.分光系统:分光系统是光谱仪的核心部件,它使用光栅或衍射光栅来将入射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
光栅是一种具有许多平行的凹槽的光学元件,当光通过其表面时,会产生衍射现象,将不同波长的光束分散成一系列不同方向的光束。
4.探测器:探测器用来测量经过分光系统分解后的光的强度。
常用的探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它们可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放大电路输出。
5.数据处理:光谱仪通过将探测器测量到的光强度与波长关联起来,即可得到物质的光谱图。
通常使用计算机来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
二、光谱仪使用步骤:使用光谱仪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预热:打开光谱仪电源,对其进行预热。
预热时间需要根据仪器的要求来确定,一般为15-30分钟。
2.校准:使用一个已知光谱的标准物质来进行光谱仪的校准。
校准过程可以调整仪器的光程和零点位置,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样品准备:根据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
比如需要溶解、稀释或提取等。
4.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光谱仪的工作参数。
包括波长范围、扫描速度、光谱积分时间等。
5.建立实验方法: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光谱测量方法。
比如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拉曼光谱等。
6.目标物质测量:将样品放入光谱仪的样品槽中,并根据所选的实验方法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调整样品槽的位置和旋钮来调整入射光强度。
7.数据分析: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使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图像绘制。
光谱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操作
光谱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操作光谱分析仪器是一种利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物质组成和性质的重要设备。
它通过将物质与特定波长的光进行相互作用,测量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获取样品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光谱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操作。
一、光谱分析仪器的原理1. 光的分光原理光谱分析仪器中的核心原理是光的分光。
它通过将复杂的光信号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从而获得样品的特定信息。
分光可以通过光栅、棱镜等光学元件来实现。
2.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谱分析仪器使用特定波长的光与样品相互作用。
根据样品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可以得到样品的光谱信息。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拉曼光谱等。
3. 扫描和检测技术光谱分析仪器通过扫描和检测技术来获取光谱信号。
扫描技术包括单波长扫描、连续波长扫描和快速扫描等,用于获取不同波长下的光谱信息。
检测技术可以是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CCD等,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二、光谱分析仪器的操作1. 样品制备在进行光谱分析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
不同样品需要采取不同的制备方法,例如固体样品可以进行研磨、溶液样品可以进行稀释等。
样品的制备对于获得准确的光谱结果至关重要。
2. 仪器参数设置使用光谱分析仪器前,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设置仪器参数。
主要包括选择适当的波长范围、光源强度、光栅或棱镜的选择等。
正确设置仪器参数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光谱测量在进行光谱测量时,需要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光谱仪器的样品槽中,确保样品与光路完全匹配。
根据实验设计,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和扫描范围。
开始测量后,光谱仪器会自动扫描并记录光谱数据。
4. 数据分析和解释获得光谱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峰高峰面积计算、光谱拟合等。
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取样品的组成信息、浓度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性质的变化。
5. 实验注意事项在操作光谱分析仪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避免样品污染光路,避免光源强度过大或过小,避免光栅或棱镜表面的损伤,注意测量环境的干净和稳定等。
光谱分析仪的使用工作流程
光谱分析仪的使用工作流程1. 什么是光谱分析仪光谱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并分析物质的光谱特性的仪器。
它能够通过分析物质的吸收、反射或发射光谱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性质。
光谱分析仪在广泛的领域中都有应用,例如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
2. 光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光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或频率的光的吸收、反射或发射特性来获取物质的光谱信息。
光谱分析仪通常由光源、样品室、光学系统、探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3. 光谱分析仪的使用工作流程使用光谱分析仪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样品准备在进行光谱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待分析的样品。
样品的准备通常包括取样、制备和处理等步骤。
样品的准备对于光谱分析的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样品的选取和处理方式。
3.2 仪器开机在进行光谱分析之前,需要将光谱分析仪开机。
开机步骤通常包括按下电源开关、等待系统启动和进行系统自检等操作。
在开机之前,需要检查仪器是否连接正常、所需的标准品是否齐全等。
3.3 选择分析模式光谱分析仪通常具有多种分析模式,例如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或拉曼光谱等。
根据分析的目的和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式进行光谱分析。
3.4 校准仪器在进行光谱分析之前,需要对光谱分析仪进行校准。
校准可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的具体步骤通常包括零点校准、波长校准和灵敏度校准。
3.5 放入样品将准备好的样品放入样品室中,然后关闭样品室。
根据仪器的要求,在放入样品之前可以进行一些特殊处理,如样品的稀释、涂层或固定等。
3.6 开始光谱分析输入分析参数,如波长范围、扫描速度等,并设置所需的实验条件。
然后,启动光谱分析仪开始进行光谱分析。
分析过程中要确保样品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线条件等不会对光谱分析结果产生干扰。
3.7 数据处理和分析光谱分析仪会生成原始的光谱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峰值识别、比较、拟合等,以获得所需的结果和信息。
光谱分析仪的使用教程
光谱分析仪的使用教程光谱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科学实验工具,它可以通过光的色散原理将物质的光谱特性展示出来。
光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既简单又复杂,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引导读者了解光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并详细介绍光谱分析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仪器介绍光谱分析仪是一种测量物质光谱的仪器,它通常由光源、光栅、光学系统和检测器组成。
其中,光源可以是可见光或紫外光的LED灯或激光器。
光栅是用于将光线进行色散和解析的关键部件。
光学系统负责引导光线,确保光线准确地射入检测器。
检测器是用于接收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的元件。
二、原理解析光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色散现象。
当光线通过光栅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因光栅的作用而发生不同角度的偏折。
通过调整光栅的角度和间距,我们可以选择特定波长的光通过,而将其他波长的光从侧边散射出去。
这样,我们就能够观察到不同波长的光在光谱上的分布情况。
三、准备工作在使用光谱分析仪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检查光源、光栅、光学系统和检测器是否完好无损。
其次,准备待测样品,并注意清洁样品表面,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合理安排实验环境,保证光谱分析仪能在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四、测量步骤1. 打开光谱分析仪电源,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调整光谱分析仪的波长范围和分辨率,以适应实验需求。
3. 将待测样品置于光谱分析仪的采样台上。
4. 选择合适的光源,并设置相应的光强度。
5.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记录下测量数据,并观察光谱曲线的变化。
6. 根据实验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光谱分析仪的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样品表面的污染和刮伤,这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注意调整光谱分辨率,不同实验需求可能需要不同的设置。
高分辨率会提供更详细的光谱信息,但也需要更长的测量时间。
3. 在进行测量时,要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
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及应用1. 引言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光的仪器,可以将光信号分解为不同波长的光谱成分。
它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领域。
2. 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光谱仪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光的色散现象,利用棱镜或光栅将入射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成分。
下面是光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光的入射与分光元件: 入射的光线通过透镜或光纤引导到光谱仪内部,然后进入分光元件。
•色散与分光: 分光元件,如棱镜或光栅,将入射光线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成分。
•光的探测与信号处理: 分散后的光谱成分被探测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
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最终可以得到光谱图像或测量数据。
3. 光谱仪的应用光谱仪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3.1 化学分析光谱仪可以用于化学分析,通过分析物质吸收、荧光等光谱特性,实现对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应用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情况,确定物质的浓度或化学结构。
•红外光谱: 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可以分析物质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3.2 光谱学研究光谱仪在光谱学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光谱学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原子光谱: 研究原子或离子所发射或吸收的特定波长的光谱线,可以用于原子结构和化学元素的分析。
•分子光谱: 研究分子振动、转动和电子跃迁等特性,可以用于分析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
•光谱成像: 利用多通道光谱仪进行光谱成像,可以在空间上获得不同波长的光谱信息,用于医学诊断、环境监测等。
3.3 材料研究光谱仪在材料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潜力。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结合纳米材料和光谱仪技术,可以提高拉曼光谱的灵敏度,用于表面分析和生物传感器。
•光伏材料研究: 光谱仪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太阳能电池等光伏材料的光吸收、能带结构等性能进行表征和优化。
光谱仪是什么的原理及应用
光谱仪是什么的原理及应用1. 光谱仪的概述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的能量随波长的变化的仪器。
它能够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并进行测量和分析。
光谱仪的原理基于光的波动性和电磁辐射的性质,通过使用光栅、棱镜或干涉仪等光学元件来实现光的分光和测量。
2. 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2.1 入射光的分光:光谱仪通过使用光栅或棱镜将入射的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
光栅和棱镜都能够使不同波长的光以不同的角度偏离原始光线。
- 2.2 光的分光:分光后的光谱经过光学透镜或镜片汇聚到光电传感器上,形成一个连续的光谱图像。
- 2.3 光的测量:光电传感器测量光的能量,并将数据转换成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可以被记录下来,并进一步进行分析和处理。
3. 光谱仪的应用领域光谱仪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光谱分析光谱仪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光谱特性,包括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光吸收或发射情况,可以推断出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光谱分析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物理等科学领域。
3.2 光谱成像光谱仪可以进行光谱成像,将各个波长的光分别记录下来,并以图像的形式呈现。
这种光谱成像可以用于遥感、医学成像等领域,用于检测和识别物质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3.3 太阳能光谱分析光谱仪在太阳能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测量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可以研究太阳的化学成分、温度分布以及辐射能量分布。
这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和太阳物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4 光谱测量与校正光谱仪可以用于测量光的强度、波长等参数,并进行光谱数据的校正和标定。
这在颜色测量、光谱辐射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3.5 光通信光谱仪可以用于光通信系统中,用于测量和分析光信号的强度、波长和频率等参数。
光通信是目前互联网传输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而光谱仪在光通信的质量控制、故障诊断、信号分析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光谱仪原理及其使用步骤
光谱仪原理光谱仪采用的发射光谱原理,发射光谱(OES是一项用于检查和定量分析材料中组成元素的技术。
OES 利用每个元素都有其特有的院子结构的事实。
当吸收到附加的能量时,每个元素发出特有波长的光,或颜色。
因为没有两个元素有相同的光谱线。
所以元素能够被分辨出来。
发射光谱线的亮度与对应的元素在油样重的数量成正比,这样可以确定元素的浓度。
在通常情况下,激发之前,每个元素的电子以它的最低能量被传递给油液或燃料,导致样品汽化。
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力并暂时被迫离开其元素核而达到一较高的、不稳定的运行轨道。
在达到此不稳定状态后,电子释放所吸收的能量并返回基态或稳定状态。
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特定值,与受激原子内电子跃迁时的能量变化值相对应。
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出,次光线有一固定的频率或波长(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其由电子跃迁时的能量决定。
由于有些复杂原子的许多不同电子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能量跃迁,所以会发出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线。
这些光谱线唯一对应于某种元素的原子结构。
光谱线的强度正比于样品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如果在样品中存在不止一种元素,则对应每个元素将分别会出现明显不同波长的光谱线。
为了辨别和定量分析在样品中出现的元素,必须分开这些谱线。
通常在许多可能的选择中只有一条光谱线被选来决定某一元素的浓度。
被选谱线一般亮度较大,并能免受其他元素光谱线的干扰。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一套光学系统。
所有的发射光谱分析仪系统都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它们是1 激发源,2 光学系统,3 读出系统。
光谱仪使用步骤一机器启动光谱仪启动时注意事项:(1)光谱仪两次开机之间至少应相隔20min ,以防频繁启动烧毁内部元器件(2)光谱仪背面有5个开关,开机时按照编号1~5依次按下,两开关按下之间应相隔20s 左右。
关机时,按照编号5~1依次按下。
4Electronic HUPSMainsVacuumWater图光谱仪开关(3)打开氩气阀,使气压保持在0.2~0.4MPa之间(4)维持瓶内气压在2~3MPa以上,若气压低于该值,则应更换新的氩气二登陆 1、开机开机用户名:arlservice 密码:3698521472、进入OXSAS 系统账号:(1)!SERVICE! 密码:ENGINEER(2)!MANAGER !密码:无(3)!USER !密码:无通常使用“MANAGER ”权限即可权限:由高到低3、检查仪器状态快捷键F7进入仪器状态三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数据备份及恢复分为软件内部操作、软件外部操作。
红外光谱仪操作指南
红外光谱仪操作指南红外光谱仪(Infrared Spectrometer)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仪器,用于分析和识别物质的结构和成分。
本文将介绍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该仪器。
一、基本原理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产生特定频谱图谱的仪器。
红外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供关于分子振动、拉伸和弯曲等信息。
红外光谱仪通过测量光的吸收,得出样品分子结构和成分的信息。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确保红外光谱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光源和检测器正常工作。
检查光谱仪的校正情况和保养情况,确保仪器灵敏度和精确性。
2.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制备成均匀的固体或溶液。
固体样品需要通过粉碎和压片制备均匀的样品片,溶液样品则需要通过稀释到适当浓度。
3. 校正仪器:用标准样品进行仪器的校正,以确保精确测量。
选择适当的标准样品,比如聚乙烯醇或二甲基亚砜等,测量其红外光谱,记录下来并与已知的标准光谱进行对比。
4. 采集光谱:将校正之后的红外光谱仪对准样品,开始采集光谱数据。
注意调整光谱仪的参数,比如波数范围和采样速度等。
确保测量的光谱范围覆盖待测样品的特征吸收峰。
5.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专业的光谱分析软件,通过峰的积分和峰的变化来推导样品分子的结构和成分。
6. 结果解读:根据所测量得到的红外光谱图谱,结合已有的数据和知识,对样品的结构和成分进行解读和分析。
比对样品谱图中的特征峰和已知的功能基团谱图,确定样品的物质结构特征。
三、注意事项1. 避免戴着手套操作:由于红外光谱仪采集的是样品的吸收光信号,手套会产生干扰。
最好不戴手套操作,并确保双手干净,以避免样品污染。
2. 样品制备的均匀性:尽量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固体样品需要均匀地分布在样品盘上,而液体样品需要充分混合并稀释到适当浓度。
3. 调整光源和检测器:在操作之前,确保光源和检测器的调整正确,以获得准确的光谱数据。
光谱仪的操作手册
光谱仪的操作手册光谱仪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科学试验设备,它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光谱特性。
在实验室中,光谱仪也常被用于分析样品的结构、成分以及其他许多特性。
本文将介绍光谱仪的基本操作手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光谱仪。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与设备介绍光谱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材料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或发射的特性来分析其成分。
在操作光谱仪之前,首先要了解光谱仪的构造和基本原理。
光谱仪由光源、样品室、光学系统和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其中,光源产生可见光、紫外光或红外光,样品室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光学系统通过透镜、刀片等光学元件使光线聚焦,并最终由检测器检测并转化为电信号。
第二部分:准备工作与操作步骤在正式操作光谱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光线的稳定性和强度。
其次,清洁样品室,避免灰尘等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接下来介绍光谱仪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打开电源并预热设备。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波长范围和光强设置。
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样品室中,并确保样品与光线的路径对准。
调节光谱仪的参数,如切换波长、调整入射角等,以获得最佳的实验结果。
在调整参数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触碰到光谱仪的敏感部件。
第三部分: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在实验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结果分析。
首先,将光谱仪输出的电信号转化为光谱图像。
通过软件或其他工具,可以对光谱图像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处理。
对于吸收光谱,可以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对照样品的光谱曲线,来推测待测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对于发射光谱,可以根据峰值的位置和强度,判断物质的特性和性质。
在结果分析时,要注意对实验误差进行评估和处理。
实验误差可能来自设备本身的误差、操作者的误差以及样品的变化等因素。
根据实验误差的评估,可以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判断。
第四部分:常见应用与扩展光谱仪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化学、物理、生物学等科学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光谱仪的应用,可以研究物质的结构、成分、反应动力学等许多方面。
可见光光谱仪的使用教程
可见光光谱仪的使用教程光谱仪是一种科学实验设备,可以将光按波长进行分离,并测量不同波长的光强度。
其中,可见光光谱仪是最常见的一种光谱仪,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中。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可见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基本原理可见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光的折射、衍射和干涉现象。
当光通过光谱仪的光栅时,不同波长的光线会以不同的角度被折射或衍射出来,形成一个连续的光谱。
光谱的颜色顺序是由波长长短决定的,从红色到紫色依次为波长逐渐减小。
二、光谱仪的组成1. 光源:可见光光谱仪常用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激光等。
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辐射光谱,根据实验需求选择相应的光源。
2. 光栅:光栅是光谱仪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将光按波长分散并形成一个连续的光谱。
常用的光栅有狭缝光栅和反射光栅,具体选择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而定。
3. 出射狭缝:出射狭缝通常位于光栅的后方,用于控制透过光的数量和宽度。
通过调节出射狭缝的大小,可以控制光谱的分辨率和强度。
4. 探测器:探测器用于测量光谱的强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常用的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
三、光谱仪的使用方法1. 准备实验设备:将光谱仪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其稳定性。
接通电源并调整光源的亮度,以确保光谱仪的正常工作。
2. 调整出射狭缝:通过调节出射狭缝的宽度,可以控制光谱的分辨率。
一般情况下,较窄的狭缝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会导致信号强度减弱,较宽的狭缝则可以提高信号强度,但分辨率较低。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出射狭缝的宽度。
3. 调整光栅位置:光栅通常可以调整其位置,使不同波长的光线能够被光栅分散并形成连续光谱。
通过调整光栅位置,可以改变光谱的中心波长。
4. 记录光谱数据:将探测器与计算机或记录仪连接,通过软件或设备记录测量的光谱数据。
在记录时,可以设置积分时间和采样率,以获取准确的光谱数据。
5. 分析光谱结果:利用光谱数据进行光学分析和实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谱仪原理
光谱仪采用的发射光谱原理,发射光谱(OES)是一项用于检查和定量分析材料中组成元素的技术。
OES 利用每个元素都有其特有的院子结构的事实。
当吸收到附加的能量时,每个元素发出特有波长的光,或颜色。
因为没有两个元素有相同的光谱线。
所以元素能够被分辨出来。
发射光谱线的亮度与对应的元素在油样重的数量成正比,这样可以确定元素的浓度。
在通常情况下,激发之前,每个元素的电子以它的最低能量被传递给油液或燃料,导致样品汽化。
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力并暂时被迫离开其元素核而达到一较高的、不稳定的运行轨道。
在达到此不稳定状态后,电子释放所吸收的能量并返回基态或稳定状态。
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特定值,与受激原子内电子跃迁时的能量变化值相对应。
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出,次光线有一固定的频率或波长(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其由电子跃迁时的能量决定。
由于有些复杂原子的许多不同电子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能量跃迁,所以会发出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线。
这些光谱线唯一对应于某种元素的原子结构。
光谱线的强度正比于样品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如果在样品中存在不止一种元素,则对应每个元素将分别会出现明显不同波长的光谱线。
为了辨别和定量分析在样品中出现的元素,必须分开这些谱线。
通常在许多可能的选择中只有一条光谱线被选来决定某一元素的浓度。
被选谱线一般亮度较大,并能免受其他元素光谱线的干扰。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一套光学系统。
所有的发射光谱分析仪系统都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它们是1)激发源,2)光学系统,3)读出系统。
光谱仪使用步骤 一 机器启动
光谱仪启动时注意事项:
(1)光谱仪两次开机之间至少应相隔20min ,以防频繁启动烧毁内部元器件 (2)光谱仪背面有5个开关,开机时按照编号1~5依次按下,两开关按下之间应相隔20s 左右。
关机时,按照编号5~1依次按下。
图 光谱仪开关
(3)打开氩气阀,使气压保持在0.2~0.4MPa 之间
(4)维持瓶内气压在2~3MPa 以上,若气压低于该值,则应更换新的氩气
Electronic HUPS
Mains
Vacuum
Water
二 登陆 1、开机
开机用户名:arlservice 密码:369852147
2、进入OXSAS 系统
账号:(1)!SERVICE! 密码:ENGINEER
(2)!MANAGER ! 密码:无 (3)!USER ! 密码:无
通常使用“MANAGER ”权限即可
3、检查仪器状态
快捷键F7进入仪器状态
三 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
数据备份及恢复分为软件内部操作、软件外部操作。
1、数据备份
(1)软件内部备份 (2)软件外部备份
2、数据恢复
(1)软件内部恢复 (2)软件外部恢复
四 积分描迹 1、操作步骤
(1)找出RN19样块,中心点至于激发台上
(2)用FELAST 激发一次样品(即做一次定量分析) (3)打完样品后不换点 (4)进行狭缝定位
2、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样品始终不换点
(2)在由大到小调节旋钮时,应多退10~15个刻度,然后再调至相应位置(例:
将旋钮由110°调节至97°,应先将旋钮调至82°~87°之间,然后再调节到97°)
(3)当机器运输、搬动后,或者标准化后分析数据不理想偏差较大时才进行该步骤
五 漂移校正
漂移校正又称作标准化
权
限:由高到低
由于电器元件,光学元件及环境不稳定,会造成仪器漂移。
漂移校正使仪器能够提供精确可靠地结果。
1、操作步骤
(1)“分析和数据”模式下选择“漂移校正”,其快捷键为F3
(2)在“任务”栏中选择“SUS”(Setting Up Sample)
(3)选择与样块相应的漂移校正样
(4)“元素格式”与“结果格式”均选择“SUS OES”
(5)点击“样品名OK+开始”
(6)样品换点(换点时注意贴近样品边缘,以增加样品使用次数)
(7)该样品校正完成后点击“完成”
(8)同样方法对另一样块进行分析
(9)两样块均校正完成后,确定数据无误,点击“漂移校正”下的“完成”,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均选择“Yes”
2、注意事项
(1)数据中标准偏差%一般不大于5%(除数值较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2)一般情况下选取三个有效点作为计算标准
(3)两样块均要进行校正
(4)需要做漂移校正的情况:
六分析生产样品
1、操作步骤
(1)在“分析和数据”模式下选择“定量分析”,其快捷键为F10
(2)在“任务”栏中选择“Conc-Fe”(铁基体)
(3)在“方法”栏中选择“FELAST”(铁基体低合金)
(4)“结果格式”选择“ARL by RUNS”,“元素格式”选择“Matrix-Fe”
(5)填入相应的样品名称
(6)点击“样品名OK+开始”
(7)激发后完成
2、注意事项:生产样品通常激发两个有效点已经足够
七利用“类型标准校正”程序对生产样品进行分析
1、定义类型标样校正程序
2、更新类型标样
3、验证类型标样标准化
4、利用“类型标样校正”程序对生产样品进行分析
5、注意事项
八查询结果
在“分析和数据”中选择“查看结果”,其快捷键为F8。
1、不同数据库
2、查看测量结果
3、修改数据库封存条件
4、设置“样品标识”格式
九仪器的维护及保养
1、电极的维护
2、燃烧室的清理
3、换气扇的清理
4、过滤器的清理
5、真空泵的维护
本文由易商仪器网站提供,转载请声明原文。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