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临床应用
经方临床应用
伤 寒 论 导 读
阳明病兼证或变证
阳明热盛,气阴两伤:白虎加人参汤 阳明津亏,燥屎内结:麻子仁丸 阳明中寒,食谷欲呕:吴茱萸汤 阳明湿热:(详细论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 西 中 医 医 院
伤 寒 论 导 读
阳明湿热常见证型
阳明湿热下利:葛根黄芩黄连汤 阳明湿热发黄: 湿热并重:茵陈蒿汤 热重于湿:栀子柏皮汤
伤 寒 论 导 读
经方药量有关问题
1 煎服法方面
注重“序贯给药模式”达到“最佳量效”。 大剂量一次煎后分服,如桂枝汤,用原方剂量(桂枝42克、芍药42 克、炙甘草28克、生姜42克、大枣12枚),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 升,服一升,啜热粥一升,温覆。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 服小促其间,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 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服二三剂。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 西 中 医 医 院
伤 寒 论 导 读
二、伤寒学的基本概念
(一)六经:
即三阳三阴: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是六个生理层次,与相关的脏腑经络有一定关系。 不是经络学上的经络概念。
《内经》六经与《伤寒》六经不同。
《内经》:“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黄贵华 教授
一、《伤寒论》在中医的学术地位
(一)非伤寒不属大家
(二)非经方不治大病
仲景方的方是经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所记载之
方剂。乃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其中《伤寒 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的,共计 178方,用药151味。经方是“医方之祖”。 经方特点:“一剂知、二剂已”
中医经方临床运用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经方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感冒 、咳嗽、发热、胃痛等,但需在中医 辨证施治的原则下使用。
禁忌症
使用经方时需注意禁忌症,如体质虚 弱、孕妇、过敏体质等应慎用或禁用 某些经方。同时,应遵循医嘱,避免 自行滥用。
止痛。同时,也可配合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04 经方在现代医学中价值体 现
临床疗效评价及研究进展
临床疗效评价
经方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如感冒、咳嗽、胃痛等。通过大规模临床试 验和Meta分析,验证经方的临床有效性和优势。
研究进展
近年来,经方研究在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作用机制研究、配伍规律研究等方面 取得重要进展,为经方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奠定基础。
经方的临床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详细阐 述了经方在不同病症中 的具体应用,包括辨证 施治、随症加减等方面。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经方的魅力,其在临床治疗中 的效果确实显著。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和运用 经方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继续努力。
学员B
这次学习让我对中医经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药 物配伍和临床应用方面,我收获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和技巧。
产后调理
选用生化汤、八珍汤等补益气血经方,注重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其他常见病症应用示例
01
失眠多梦
运用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等养心安神经方,以滋阴养血、安神定志为
主要治法。
02
头痛眩晕
采用川芎茶调散、天麻钩藤饮等祛风止痛经方,注重平肝熄风、活血通
络。
03
试述对经方的感悟及临床运用体会
试述对经方的感悟及临床运用体会经方,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中医师,我深刻认识到经方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并从实践中获得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经方是中医学的宝库,它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经验。
经方包括了古代医家的智慧和经验,总结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通过学习和运用经方,我深入了解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药物的性味归经作用,使我对中医学的整体认识更加深入。
经方在临床运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的疗效是以整体为基础的,经方作为中医药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经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调整整体的平衡。
例如,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经方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调理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暂时的缓解。
这种整体化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经方还有一些独特的临床应用体会。
临床实践中,我发现经方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效果。
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肝胆疾病、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单一的西药治疗效果有限,而经方可以通过调整整体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另外,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经方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并能够起到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通过临床实践,我发现经方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经方是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学习和运用经方,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经验,同时也从临床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和感悟。
经方作为中医药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我还发现经方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效果。
经方临床应用
经方临床应用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的独特医学体系,其中经方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各种中药的组方和应用。
经方学自古以来就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经方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医经方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一、经方的概念及历史经方,指的是汉代以前流传的、由古代著名医家创制的中药组方,包括《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记载的方剂。
经方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所在。
经方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经过不断的发展和积累,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二、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经方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经方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载体,是中医理论的实践总结和体现。
经方中的各种药物组合既反映了中医药的独特理论体系,又融合了古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智慧。
其次,经方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优势。
经方中所选药物相辅相成,相互协同作用,发挥出比单味药物更加显著的疗效,在治疗某些疾病和症状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再次,经方的用药方法灵活多样,适应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三、经方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经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包括感冒、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风湿类疾病等。
比如,在感冒发热的情况下,可以选用经方中的桂枝汤、麻黄汤等方剂进行治疗;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可以选用保和丸、茯苓汤等经方进行调理;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可以选用逍遥散、加味逍遥散等方剂进行治疗;在风湿类疾病中,可以选用通窍散、当归四逆汤等经方进行调理。
经方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四、经方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的趋势,经方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经方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尚存一定的认知障碍,需要加强对经方的研究和推广。
史载祥临床经方应用
史载祥临床经方应用史载祥(1915-2007),是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被誉为“当代针灸之宗”、“国医大师”、“现代中医针灸之父”。
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大中医医学工作者所尊崇和借鉴。
史载祥的临床经方应用是其医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史载祥主张辨证施治,重视辨证求因,精准施治,提倡“敢想、敢问、敢做”,同时注重《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运用,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总结经方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临床经方应用体系。
史载祥的临床经方应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合理选方。
史载祥强调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适宜的经方,注重辨证论治,既重视经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又灵活运用具体方剂,力求治愈疾病。
在选方过程中,史载祥还提倡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尊重患者的选择,使患者更加信任并配合治疗。
其次,精准用药。
史载祥在用药过程中非常重视药物的质量和药效,坚持“药到病除”,注重用药的时间、剂量和频次,不随意停药、增减剂量,防止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反应。
同时,史载祥还强调药物的研究和改进,注重临床效果的验证,提倡临床前期的药物试验和理论研究,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再次,细心调理。
史载祥认为,治疗疾病不仅仅是用药,还需要辅以调理,使患者身心得到全面恢复。
他提倡中西医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理疗等,调理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
最后,总结经验。
史载祥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独特的临床技术和治疗方法,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他提倡医者仁心,医疗技术与医德并重,坚持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医术,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总之,史载祥的临床经方应用,是中医药传统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典范,以其独特的医疗理念和临床经验,为医学界探索传统医学的新途径,为患者的健康带来了福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史载祥的医学精神,不断完善自身的医术,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方剂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创新应用有哪些
方剂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创新应用有哪些中医方剂学是一门古老而深邃的学科,承载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经验。
在当今的中医临床实践中,方剂学不断与时俱进,展现出诸多创新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经方的拓展应用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如《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
这些经方历经千年实践验证,疗效确切。
然而,在现代临床中,医家们不再局限于原方原用,而是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进行拓展应用。
以桂枝汤为例,原方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
但现代医家通过加减化裁,将其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如加入活血化瘀药,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加入祛风除湿药,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痹证。
又如麻黄汤,本为发汗解表之峻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水肿,通过宣肺利水达到消肿的目的。
二、时方的创新运用时方是指宋元以来的方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疾病谱的改变,时方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
像六味地黄丸,原是滋补肝肾之阴的代表方。
如今,在此基础上加减衍化出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分别侧重于滋阴降火、养肝明目、滋肾敛肺,以适应不同的病症。
还有补中益气汤,原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证。
现代临床将其用于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重症肌无力等多种中气下陷所致的疾病,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对药物剂量和配伍进行调整,提高了疗效。
三、古方新用一些古代的方剂,在现代被发现了新的用途。
安宫牛黄丸,原本是治疗温热病邪内陷心包证的急救方。
如今,在中风昏迷、颅脑损伤等急危重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逍遥散,原用于肝郁血虚脾弱证,现在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四、方剂与现代科技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方剂学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药物提取方面,采用先进的提取工艺,提高了方剂中有效成分的纯度和含量,增强了药效。
例如,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制成新的剂型,如注射剂、滴丸等,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起效速度。
在方剂的质量控制方面,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对方剂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方剂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陈瑞春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
陈瑞春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经方”即伤寒、金匮方,因其为经典故称之为经方。
有学者认为伤寒为外感病而设,专治外感病;而金匮则以治杂病见长,为内伤杂病而设。
此说未能概其全。
历代医家以仲景方为群方之冠,是方剂之鼻祖。
既然是奠基之祖方,其运用就不拘于外感与内伤,只要辨证论治的道理相通,举凡临床诸病皆可择其而用之。
历代诸贤,上下求索,对经方药味少而精,出神入化的微妙之处研究至深,达到了见微知著的境地,使经方的疗效长盛不衰,充分体现其生命力,至今仍有效的指导临床,它的科学内涵,运用中的诸多问题,有赖于实践中去解读。
兹不揣浅陋,讨论于后:1 辨识病机不拘病名《内经》有“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八纲辨证为目,揭示了中医认识疾病的辩证思维方法,以八法论治,统辖诸病,形成了完备的治疗手段。
然而经方的临床运用,关键是精于辨识病机,实际就是要“先议病”。
所谓“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
它包含了病因、病性、病位,通过审证求因,以明辨病机,临床上有什么样的证候,必然会反映出相应的病机,病机与证候是统一的,因而才有临床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临床上肾炎阳虚水泛而浮肿,心脏性(包括肺心、风心)阳虚水上凌心水肿,以及不明原因的水肿,只要病机是“阳虚水邪泛滥”,皆可以真武汤治疗。
笔者曾以真武汤治愈一例眩晕(高血压),其病机都是阳虚水邪泛滥。
如此种种不同病症,用一个方“异病同治”的特点,正是辨析病机的精髓和优势。
临床实践证明“精辨病机,不拘病名”还是拓宽经方运用的关键。
笔者常用五苓散治疗尿少、尿多、遗尿、尿崩,皆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
这四种不同的病症,其病机都责之于“膀胱气化不利”,故用五苓散主治。
如已婚已育的中老年妇女常有尿路感染,用氟哌酸能控制症状,不能治本,反复发作。
如其尿意频急,舌苔白润者,用五苓散一剂知二剂已,此尿少也。
反之,前列腺肥大,尿多至每晚七、八次,小腹坠胀,舌淡苔白,脉缓者,用五苓散缓解症状极快,或配合金匮肾气丸,近期疗效十分理想,此尿多也。
经方医学与临床应用
经方医学与临床应用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经方与经方医学简介一:何为经方?D:近2000年来,中医界尊张仲景为“医圣”,举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为“经书”,称其方中所载方剂为“经方”。
经方即经典方、经验方的一种略称。
经方是经过了古代数千年中华民族亲身试验的经验结晶,被历代及中日两国医家证明是真实有效、严谨客观、能广泛运用在临床各科的方剂。
经方组方精纯、药味简便、结构严谨、配伍合理、主治明确、效如桴鼓为千古良方!二:中医用经方之外还有用什么方?D:中医流派从处方用药风格来看有经方派与时方派之分。
经方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高潮,江阴曹颖甫先生是代表,近年来经方派开始复兴,黄煌教授是当代经方派代表人物。
三:为何现在经方医生少?D:1经方难学不会用;2 经方厚重不敢用;3.经方便宜不愿用。
所以,现在用经方的医生少,而在网络上寻求经方医生的患友却很多!四:中医的类型:中医可分为江湖型、商贾型、文化型、学者型四型。
经方医生是不折不扣的学者型,他们不顾个人得失,为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传承默默奉献着。
五:经方医学及其特点:经方是汉代以前经过亿万人次治疗经验的总结。
实践至今,仍不失为治疗疾病之大法,不仅为中医临床之经典及古代医学之大成,且启发后世之医学思想,奠定中医学独特之体系!经方诊疗体系发展至今,经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的博采精研,直究医圣精髓,重方证研究、明药证本源、创体质辩证之法门,融日本汉方医之精华,采纳现代医学的科学内涵,在“以人为本,以不变应万变”的医学思想指导下对经方诊疗体系进行了体系重建,紧扣“方-人-病”方证三角模式,初步奠定了经方的现代体系——经方医学!经方医学具有以下特点:1整体思想:西医治人的病,中医治病的人!西医对病故分科细致;经方医学对人,有灵与肉的活人,具有全科理念;2治疗目标:经方医学不在病名上寻找枝叶,而在病人身上探求选方用药的客观依据!疾病是生长在特定情况的人体身上的,经方医学的诊疗靶点始终是人。
常用经方临床应用要点(一)
常用经方临床应用要点(一)引言:经方,指中医药学中历经长期验证和广泛应用的方剂,是中医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常用经方临床应用的要点出发,详细介绍其中的五个大点,涵盖了常用经方的选择、剂量、煎服方法、药物配伍、注意事项等方面。
正文:一、经方的选择1. 根据病情选择方剂,如表里虚实寒热等病机。
2. 针对病情变化,灵活使用经方的组方变通方法。
3. 结合兼证兼治原则,适当选择复方方剂。
二、剂量的确定1. 根据病情轻重确定方剂剂量大小。
2. 考虑患者年龄、体质等因素,适当调整剂量。
3. 注意使用剂量单位的准确性,细心计算饮片用量。
三、煎服方法的要点1. 根据方剂特点,选择合适的煎服方法,如煎煮、泡服、蒸服等。
2. 控制煎药温度和时间,保证药物的有效提取。
3.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煎煮方式,如包煎、研粉等。
四、药物配伍的原则1. 遵循中药药性的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原则。
2. 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如益气活血、清热解毒等。
3. 注意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注意事项1. 注意药物的质量和来源,选择正规药厂生产的药材或饮片。
2.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过敏或不适等情况。
3. 引导患者正确服药,提醒患者药物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总结:常用经方临床应用要点包括方剂的选择、剂量的确定、煎服方法的要点、药物配伍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等。
准确选择合适的方剂、科学确定剂量、正确使用煎服方法、合理药物配伍、注意药物质量和个体差异,是提高经方临床应用效果的重要保障。
经方现代临床应用的原则与方法
经方现代临床应用的原则与方法
经方现代临床应用的原则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方的整体运用:强调经方的整体性,即不仅仅看重某些单方药物的药效,而是注重药物组合、剂型搭配等整体应用方式。
2.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选择针对性的经方治疗方案。
3. 剂量的科学控制:合理掌握经方的用量和时间,避免因用量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的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
4. 安全性考虑:在运用经方时要注意其药物安全性,尤其是对于那些潜在有毒性或药物相互作用的中药。
5. 临床疗效评估:应该进行有效的临床疗效评估,了解经方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6.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如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指导经方治疗。
中医经方临床运用培训课件
经方中常用药物分析
桂枝的功效与应用
桂枝具有温经通脉、散寒止痛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痛经、关节疼痛等。其辛温之 性,能助阳化气,调和营卫, 是经方中的常用药材。
01
麻黄的药用价值
麻黄具有发散风寒、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风寒 感冒、咳嗽气喘、水肿等证。 其辛散之力强,能迅速打开毛 孔,排出体内寒气。
胃脘痛经方治疗需辨明病因,如理中汤适用于 脾胃虚寒证,泻心汤则针对胃火炽盛证。通过
经方治疗,可调和脾胃,缓解疼痛。
胃脘痛的经方运用
心悸的经方治疗经验
心悸经方治疗需注重安神定悸,如炙甘草汤可 滋阴养血、益气复脉,适用于心血不足证。通 过经方加减,如加入重镇安神药物,可提高疗 效。
失眠经方调理需调整阴阳平衡,如酸枣仁汤可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适用于虚烦不眠证。通 过经方加减,如加入镇静催眠药物,可改善睡
卫的机理。
白虎汤的证治要点
白虎汤是治疗阳明经热 证的方剂,由石膏、知 母、甘草、粳米四味药 组成。其功效在于清热 生津,适用于壮热、烦 渴、脉洪大等症状。临 床应用时需明确热邪所 在,避免误用导致病情
恶化。
小柴胡汤的方义探 讨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 的代表方剂,由柴胡、 黄芩、人参、半夏、甘 草、生姜、大枣七味药 组成。其功效在于和解 少阳、疏肝和胃,适用 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等症状。小柴胡汤的配 伍体现了中医“和法” 的精髓,注重调和人体
药物,可改善带下症状。
03
产后病的经方治疗
产后病经方治疗需注重益气养血、 调理气血,如生化汤可活血祛瘀、 温经止痛,适用于产后瘀血阻滞 证。通过经方加减,如加入益气 养血药物,可促进产后恢复。
04
05
乳腺疾病的经方治疗思路
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试卷
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试卷
一、论述题:
请简要叙述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明。
二、选择题: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经方的临床应用?
A. 方剂的调配
B. 经方的研究
C. 药物的药理作用
D. 经典方剂的修改
2. 经方的研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 方剂的药材组成
B. 方剂的煎煮方法
C. 方剂的配伍规律
D. 所有以上内容
3. 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是什么?
A. 作用缓慢
B. 副作用小
C. 疗效显著
D. 适用范围窄
4. 经方的调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A. 病人的体质
B. 病人的年龄
C. 病人的病情
D. 所有以上因素
5. 以下哪种情况适合使用经方疗法?
A. 咳嗽、发热等急性疾病
B. 心脏病、癌症等慢性疾病
C. 头晕、肠胃不适等慢性疾病
D. 所有情况均适合
三、简答题:
请简要说明经方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四、问答题:
1. 经方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将经方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2. 请谈谈经方调配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3. 经方与西药相比,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答题提示:在回答以上问题时,请注意突出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阐述。
经方合方运用经验
经方合方运用经验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疗效显著、适应症广泛、副作用小等优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药方剂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其中,经方和合方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两种方剂,它们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方的特点及应用经方是指历代医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方剂,具有经验性和传统性。
经方在临床应用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经方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方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方的疗效经过了长期的检验和实践,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2. 经方适应症广泛经方适应症广泛,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桂枝汤可以治疗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等症状;四物汤可以治疗月经不调、产后虚弱等妇科疾病;清热解毒汤可以治疗痢疾、肺炎、痈肿等疾病。
3. 经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经方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经方中所用的药材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加工的,有较少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二、合方的特点及应用合方是指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将两个或以上的方剂进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合方在临床应用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 合方可以针对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合方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例如,对于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患者病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合方可以提高疗效合方可以将两个或以上的方剂进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例如,对于某些疾病,单一的方剂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疗效,此时可以将两个或以上的方剂进行组合,以提高疗效。
3. 合方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合方可以将两个或以上的方剂进行组合,以减少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是如果将其与其他药物进行组合,可能会减少不良反应。
三、经方合方的应用经方和合方在临床应用中经常被使用,它们可以相互补充,提高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3
18
就《伤寒论》而言,仲景将外感热病 发病过程中错综复杂的情况以六经病 证加以框定,每一病证均有其主症、 主脉及相应的治法和方药,此乃六经 病证之常,是对外感热病最简略的概 括。
2020/11/3
19
临床实际中往往是典型表现少,而不典 型者多见。因此对仲景所提出的六经病 证,应当从典型和不典型二个方面加以 理解,《伤寒论》的六经并非是对所有 外感热病的机械框定,而只是提供一种 临床思维的模式、辨证的框架。
经方临床应用讲座
2020/11/3
1
《汉书 艺文志 方技略》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
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 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0/11/3
2
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 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 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 常得中医。
2020/11/3
湿热内蕴 (辛开苦降)太阴阳 明相合
厥热胜复 厥阴(肝心包)
寒温并用 阴阳互求
胸膈肺热 寒降透泄 阳明热结 寒下 热入营血 苦咸寒凉
甘寒 生津
泄热散血
熄风
滋阴
开窍
清热
(寒凉) 安神
( 咸寒)
21
表寒(太阳寒):
麻黄汤(寒束表卫,辛温发汗)
麻黄加术汤(寒湿遏表,温散寒湿)九 味羌活汤
参苏饮(气虚感冒,益气解表)人参败 毒饮
9/ 寒热往来厥热胜复正气已经有所不支,可以 考虑用麻黄升麻汤;
2020/11/3
17
10/ 阳明的热结,少阴的阴亏(或阳明的里结, 少阴的寒甚),可以考虑用大承气汤(或大 黄附子汤);
11/ 厥热胜复偏于寒胜,可以考虑用白通加猪 胆汁汤;
12/ 厥热胜复偏于热胜,可以考虑用炙甘草汤 (复脉汤)。
2020/11/3
厥阴
调寒热: 姜、附 芩、连
人参
少阴(热化)
救阴:阿胶 清虚热:芩、连、阿胶
10
偏热(阴虚) 偏燥(津亏血少)
辛散 上焦
辛温(散寒)
辛凉
初
(疏风清热)
实
苦燥 中焦 (泄)
苦温(燥湿) 辛
苦 苦寒(清热) 中
甘温(扶阳) (辛开苦降) 甘寒(养阴)
(寒温并用)
甘补 下焦 (咸、酸)
2020/11/3
20
甘温 复阳
辛温发散 太阳寒
助阳解表
营卫不和 调和营卫 (辛散苦酸收)
辛凉解表 太阳热
甘寒 生津
滋阴解表
甘温 补中
表寒里湿 温散和中 太阴寒湿 温燥通利 寒实内结 温下
温阳 散寒 利水 (辛温)
2020/11/3
回阳 救逆 (辛热)
寒热往来 扶正达邪(少阳、膜 原)苦泄辛透甘补
2020/11/3
14
1/ 麻黄汤向桂枝汤的转化途中,可以考虑用桂 枝麻黄各半汤;
2/ 桂枝汤向银翘散的转化途中,可以考虑用桂 枝二越婢一汤、栝蒌桂枝汤;
3/ 表里同病阳虚湿滞,或温散或温通,可以考 虑用桂枝人参汤、五苓散(或藿香正气散);
2020/11/3
15
4/ 太阳向少阳的转化途中,可以考虑用柴胡桂 枝汤(或三仁汤);
辛温(助阳) 回阳
咸寒(填精) 晚
酸甘咸(化阴)
虚
偏寒(阳虚)
2020/11/3
偏湿(湿重气衰)
11
病期 初期
太阳、卫分 上焦 (肺、心)
腠理 太阴
中焦
少阴
下焦
2020/11/3
中期
太阳
晚期
太阳(卫分)
阳明、少阳、 阳明(气分) 太阴气分(脾 胃、胆)膜原
厥阴
少阴、厥阴、 营血(肝、肾、 心)命门
2020/11/3
9
太阳(寒)
辛温:麻、桂
甘温:甘、姜
太阳(中)
和营卫: 桂枝 芍药
黄芪
太阳(热)
辛凉:麻、石 甘寒:百、地
太阴(寒)
温补:参姜辛 温通:苓桂术姜 温下:大黄附子细辛
少阳
调升降: 柴、芩 姜、夏
参、枣、草
阳明(热)
寒泻:芩、连、栀 寒润:石、知、参 寒下:大黄芒硝甘遂
少阴(寒化)
回阳:附子 散内寒:附、姜、参
3
《甲乙经·序》:“伊尹以元圣之材,撰用 《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汉张仲景 论广伊尹《汤液经》为数十卷。”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汤液经法》
2020/11/3
4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外感天行病方》: “外感天行之病,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 大小等物。昔南阳张玑,依此诸方撰为 《伤寒论》一部……今亦录而识之。”
2020/11/3
7
六经的阶段和层次,初、中、晚和上、 中、下,三三得到九大块的内容。
左寒右热,上实下虚,先表后里。其实 六经这个框架里也是能够容纳卫气营血 和三焦辨证内容的。
2020/11/3
8
若要讲常用的治法,诸如辛温、甘温、 辛热、苦温、辛凉、苦寒、甘寒、咸寒、 辛苦等等,也都能够找到各自合适的位 置,而且都有相对应的方药。
12
伤寒六经病证的传变,过去有祝味菊 的五段说,通俗易懂,也符合临证实 际,比一般的初、中、晚三期更加细 化些。
2020/11/3
13
《内经》的一日一经说,在《伤寒论》 原文中仍然留有痕迹,以后对传经的认 识趋繁,循经传、越经传、直中、两感 等等,也是因为临证时变化太多,规律 性的东西实在难以捉摸,这就暴露了循 经传变的缺陷,用一个固定的程式,来 规范那么多不同的疾病,当然就有问题。
杏苏饮(凉燥犯表,润燥解表)
麻附细辛汤(阳虚受邪,温经助阳散邪)
2020/11/3
22
表热(太阳热):
越婢汤、麻杏甘石汤 新加香薷饮(暑热寒闭,清暑透表) 银翘散(风热袭表,疏风解表) 桑杏汤(温燥侵表,润燥疏表) 葱白七味饮(血虚感冒,养血解表) 加减葳蕤汤(阴虚冒风,滋阴解表)
5/ 表邪未尽而里热或里实已现,可以考虑用葛 根汤、白虎加桂枝汤、厚朴七物汤(或藿朴 夏苓汤);
6/ 少阳证偏湿滞,可以考虑用(柴平汤);
2020/11/3
16
7/ 少阳的清法合阳明的攻下,有别于阳明的寒 下,可以考虑用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
8/ 太阴虚寒原则上可以早用少阴温药,太阴在 少阴的包容之中,可以考虑用附子理中汤:
2020/11/3
23
2020/11/3
5
三三六九法(框架、位置)
以脏腑经络把握疾病的阶段与层次 以寒热虚实把握证候的病性与病势
2020/11/3
6
图1 六经框架方药位置
1麻黄汤(温散) 2桂枝汤(调和营卫) 3越婢汤(凉散) 4理中汤(温补) 5柴胡汤(扶正达邪) 6白虎汤(寒泻);承气汤(苦泄) 7四逆汤(回阳救逆) 8乌梅丸(寒热虚实兼顾) 9黄连阿胶汤(养阴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