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与标本根结理论的关系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7Vol.30No.2
学术传承
至道场中,以佛顶咒咒之一千八遍。

”还使用通过咒语加持过的物品发挥治疗眼疾的作用,如《观自
在菩萨怛口縛多唎随心陀罗尼经》
中记载:“患眼痛,取沈水香水洗眼,即差。

又咒三七遍……”这就是观音洗眼方。

张杲在《医说》中则借用了此方,在“观音洗眼偈”中写道:“台州僧处瑫处中年病目,常持诵大悲咒,梦观音传授法偈,令每旦咒水七遍或四十九遍,用以洗眼。

凡积年障翳、近患赤目、无不获痊。


综上所述,笔者就佛医眼科疾病上的成就进行梳理,主要是从病因以及治疗上的特点进行分析,在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佛医眼科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有关于眼科的记载,不仅在佛家典籍中可以找到,而且在中医医籍中还进行了引用以及发展。

了解佛医在眼科疾病上的认识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医学的理论以及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薛公忱.儒释道与中医药学[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2:375.
[2]牟洪林.金针拨障术史略[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2,11(2):
34-38.
[3]郑齐.中医眼科诊疗理论框架的沿革与解析[J ].世界中医
药,2014,9(11):1429-1433.
[4]余杨桂,王小川.《秘传眼科龙木论》考[J ].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报,2009,26(4):416-419.
[5]高健生.导读《秘传眼科龙木论》[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6,
16(4):187-189.
[6]杨鸿.论《龙树眼论》和印度医学的关系[J ].湖南中医杂志,
2006,22(6):68-70.
[7]王焘.外台秘要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561-583.
[8]刘怡,李良松.《大藏经》中的医药学[J ].天津中医学院学
报,2000,19(1):48-49.
[9]廖果,李良松.佛医古方书八种[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
200-230.
[10]康玮,高健生.读评《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J ].中国中
医眼科杂志,2005,15(4):225-226.
[11]黄庭镜.目经大成[M ].卢丙辰,张邓民,点校.北京:中国古
籍出版社,1978:146-156.
[12]廖果,农汉才,张方鹏.中国佛医方剂类编[M ].北京:学苑出
版社,2014:310-330.
[13]顾加栋.佛教医学思想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04.
收稿日期:2016-11-08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编号14JDLSB002)。

作者简介:梁玲君(1990—),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医史文献。

△通讯作者:李良松(1963—),男,教授。

研究方向:医史文献。

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与标本根结理论的关系浅析*
庄娟娟,王继红指导:赖新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附属医院赖新生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通过剖析通元针法及标本根结的涵义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举1病例加以分析,总结出传统的
根结标本理论为通元针法配合手足三针治疗疾病。

[关键词]标本;根结;通元针法;赖新生[中图分类号]R29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52(2017)02-0038-03
Relationship Analysis between Professor LAI Xinsheng ′s Tongyuan Acupuncture
and Theory of the Root Cause and Symptoms
ZHUANG Juanjuan,WANG Jihong Director:LAI Xinsheng
LAI Xinsheng ′s National TCM Inheritance Studio of Veteran Physicians,
the First Affiliated Clinic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M,Guangzhou 510405,
China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s of TongYuan acupuncture,the root cause and the sympto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raditional theory of the root causes and symptoms were reviewed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Tongyua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three meridians of hand and foot in treating diseases by dis-cussing one
case.
the root cause and symptom;origin and knot;TongYuan acupuncture;LAI Xinsheng
2017年第30卷第2期
赖新生教授是全国著名针灸学家,全国首批
中医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贴,从事中医针灸学临床、科研及教学40余年,有
着丰富的学术经验。

通元针法为赖新生教授在成
熟的系统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所独创的
一种针灸疗法,包括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两部分。

两者既可分用,也可合用,旨在通过调整经络脏腑
平衡阴阳。

标本根结理论是古代两种学派的观点,
由于产生的时代久远,文字古奥,传抄脱简、衍文
等缘故,不似十二经脉理论那样准确、完整。

因此,
许多方面值得研究。

为拓宽治疗思路,笔者就赖教
授多年来运用引气归元针法配合手三针、足三针
治疗不孕症及通督养神针法配合颞三针、手三针、
足三针治疗中风经验为支点,试从标本根结角度
浅析赖教授学术思想。

1标本根结
《灵枢·根结》篇说:“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
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

”《灵枢·
卫气》篇云:“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也。

”根结标本
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1根结的涵义溯源根,《说文》云:“木株也”,
即树根之古称。

《广雅释话》曰:“根,始也”,或称
“本也”,说明根有事物始发之义。

结,《说文》云:
“缔也”;《广雅释话》云:
“续也”;《淮南缪称》曰:
“要
终也”;《淮南厄论》曰:“聚也”,说明结有连续缔结
汇聚之义。

明代马莳注:“根是经气所起的根源处,
结是经气所归的结聚处。

”《灵枢·根结》篇[1]指出
足六经根结所在的具体部位,此处不再赘述。

在足
六经根结的基础上,窦汉卿在《标幽赋》提出了:
“四根三结”,指出十二经脉都是以四肢井穴为根,
合称“四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合称“三结”,
使经络的根结理论更臻完善。

1.2标本的涵义溯源“标”,《说文》云:“标,木
杪末也”,即树梢细末部分。

“本”,《说文》云:
“木下
曰本”,有基也、元也、初也的含意,与根意相类似。

《灵枢·卫气》篇[2]指出十二经标本所在的具体部
位,此处亦不再赘述。

张志聪注:
“此分别十二经脉
之本,出于手足之腕踝,其标在于胸腹头气之街。


强调经脉标本关系是:经脉的本部全在四肢末端,
即腕、踝附近,标部都在头胸腹部气街,现在多发
展为正经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为本,以头胸腹部
为标。

1.3标本根结的联系[3]异:1)标本多数是一段
经脉,范围比较广泛而抽象;根结多数是一个经
穴,范围比较局限而具体。

2)根之上再有本,结之
外又有标;本部均在肘膝关节以下,根部均在指趾
末端,根比本向四肢末端延伸,而结比标向躯干靠
近。

3)根、本均位于四肢,比较简单;结、标均位于
头胸腹部,比较错综复杂。

4)从经脉的发展过程和
标本、根结逐渐具体化的过程可以推测,根结理论
当完成于经穴发现之后,比标本理论完成时间为
晚。

同:两者都是突出强调四肢末端(段)与头面
五官和胸腹内五脏六腑的联系,以四肢为“根”为
“本”,以头身为“结”为“标”,均是查外而知内,是
整体诊断的一部分。

在一定意义上,根本、标结两
者具有显著的共同规律和类似的实际意义。

2通元针法
2.1通督养神针法的涵义元代滑伯仁《难经本
义》言:“督之为言都也,为阳脉之海,所以都纲乎
阳脉也。

”赖新生教授认为,督脉统乎诸阳,抵御外
邪;调整脏腑,通脑达髓。

故在中风病的临床康复
中,常以通调督阳,养神定志为治疗大法,辨证论
治地采用督脉之百会、水沟,足太阳膀胱经之膈
俞、胆俞(四花穴)或五脏背腧穴为主穴,同时依据
病情配合颞三针、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足三
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参以传统的针灸补泻
手法,调整脏腑,平衡阴阳。

2.2引气归元针法的涵义《难经本义·六十七
难》曰:“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
应。

”赖新生教授认为,疏通经络必须调气,调气关
键在于引气归元。

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临床
常见的不孕症患者虽可兼见其他证型的表现,但
总以肾虚为主,故治疗应以滋阴养血即补癸水阴
为主,以天枢(双)、关元、中极、归来(双)为主穴引
气归元,配合手三针(神门、内关、曲池)、足三针
(太冲、三阴交、足三里)通调血脉,常获显效。

3根结标本与通元针法、手足三针的联系
3.1理论的联系根结标本是古人运用取类比
象的手法形象地对经络脉气的始生和脉气结聚处
进行的描述,治病取根结标本部穴位,调其根,治
本澄源,使阴阳气血归于平衡,并寓以深刻的天人
相应观[4]。

赖新生教授认为,针灸之要在于调神,
调神之机在于通元,强调以脏腑神气为治疗中心,
重视天人一体观以调治人体元阴元阳,调其根、治
其本,以平为期,这与标本根结的天人相应观可谓
不谋而合。

3.2部位的联系从经脉根结、标本的活动规

学术传承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7Vol.30No.2
学术传承
可以看出,其源均在根、本处,其流在结、标处,这一特点与近代经络研究中四肢末端容易与感传现
象相吻合[5]。

在对现代经络现象的研究中发现:循经感传或感传带到达终点附近的头面或胸腹部
位,均呈扇形或大面积扩散开来[6]。

换句话说,在经脉终止的标结部,这种扇形扩散犹如树枝树叶向四方散开,故临床上运用针刺手足三针配合通元针法治疗疾病的道理不言而喻。

十二经脉标本和根结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从四肢末端行向头面部或躯干部,六阴经的标部和足三阴经的结部,在头面部、胸腹部募穴或其附近,或在背部背俞穴处。

通督养神针法就是取头面部及背部腧穴,以达从阳引阴之效;引气归元针法则是取腹部腧穴,以奏从阴引阳之功。

可以说通元针法就是标本根结理论近部取穴的灵活运用。

十二经的本部及足六经的根部,全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其中足六经之根皆为各经的井穴,十二经之本为分布部位较大的区,后世医家在注释中虽增加了腧穴,但终觉牵强,在应用时也就被此束缚,实则缩小了标本理论的内涵。

故不拘于《黄帝内经》所载根、本穴位,凡四肢肘膝以下腧穴,治疗本经所过头身脏腑疾
病者,都可类属于此[7]。

而手足三针均为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赖新生教授在临床上,利用针刺四肢腧穴,易激发经气的特点[8],运用通元针法配合手足三针治疗不孕症及中风,常常奏效,究其根源,是对标本根结理论远道取穴的灵活运用。

4典型病例
陈某,女,39岁,2013年5月16日初诊。

主诉:婚后同居未避孕1年半未孕。

15岁初潮,经期7~8天,周期25~32天,痛经(+),月经量少,色黑,血块(-),来诊时末次月经4月22日,量色质同前。

诊见:舌嫩红而淡紫,脉沉细弱。

西医诊断:原发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诊断:不孕症,证属肾虚夹郁型,治以调理冲任,引气归元。

针刺治疗:选用引气归元针、手三针(曲池、内关、神门)、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均双侧),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仪,取连续波,频率3.3Hz 。

治疗30分钟;配合TDP 照腹部治疗,30min/次,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7月5日复诊已怀孕。

按手厥阴心包之本部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即“内关”穴,为心包经的络穴;手少阴心之本在“锐骨之端”即“神门”穴,为心经的原穴,针此二穴,可养心神、调血脉,体现原络配穴法。

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之上至别阳”即“曲池”穴,为大肠经
的合穴;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即“三
阴交”,三阴交主女子阴血,有培补肾气、调理三阴经气的作用,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原”者乃本原,原气是也。

原与三焦有密切关系,三焦乃原气之别使,关系着人体气化功能。

针刺原穴可通过三焦之原气调整脏腑功能以扶正祛邪;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可益后天之本以养先天之精而成孕。

引气归元针均取腹部腧穴,可养血提胞,养先天之精,配合手足三针,以调理经气,即以四肢腧穴配合相应俞募穴,标本兼治,上下通达,何以不治。

标本根结共同取穴治疗全身疾病的病案举不胜举。

5小结
根结、标本理论,论述了与十二经脉营气流注不相一致的走向,《黄帝内经》虽明确提出足六经及手足十二经标本的部位及相互关系。

但它们着重于经脉的循行分布,并不为营气运行所局限,更广地说明经气的升降出入,上下内外的对流关系,赖教授运用通元针法配合手足三针治疗疾病,就是不必拘泥于《黄帝内经》所列特定穴位,掌握标本根结的实质内涵,灵活应用,才达到“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

参考文献
[1]佚名.灵枢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18.[2]佚名.灵枢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8.[3]王鸿谟.古典经络理论本义辨析[J ].中国针灸,2006,26(7):
489-493.
[4]谷世哲.根结标本理论与应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4,17(2):14-16.
[5]张秉芬,王丹霞.《灵枢》根结标本理论的临床意义[J ].山东
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4):288-289.
[6]王鸿谟.古典经络理论本义辨析[J ].中国针灸,2006,26(7):
489-493.
[7]李辉.标本根结与针灸临床取穴[J ].针灸临床杂志,2006,
22(4):37-38.
[8]漆浩.中国神奇手疗大全[M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2:
139-140.
收稿日期:2016-10-27
*基金项目: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201420)。

作者简介:庄娟娟(1990—),女,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经穴特异性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