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人才资源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重庆市科技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报告

(2011年8月22日)

科技人才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根据《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引进,力争使科技人才数量达到“千千万万”规模。本报告就2010年科技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数据对重庆市R&D人才规模、结构、素质、分布、流动等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研究,找出目前我市在科技人才发展及管理中的问题和差距,就如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出建议措施。

一、科技人才基本特点

研究和开发活动(R&D)人员是科技人才资源的核心部分,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R&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R&D人员全时当量是指R&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和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2010年我市R&D人才资源呈现以下特点:

1.全市R&D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较快。近年来,我市科技人力资源尤其是R&D人力资源得到长足发展,对全市科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10年,全市拥有R&D人员

58886人,比2009年增长10.4%;R&D人员全时当量达37078人年,比2009年增长5.9%,比200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速度为8.8%。

2.人才结构趋于优化,人才素质显著提高。人才结构是科技人才总量、质量、结构三大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2010年,拥有R&D人员58886人,全时人员34586人,比上年增长10%;博士毕业生3973人,比上年增长33%;硕士毕业生9793人,比上年增加1209人;R&D人员全时当量达37078人年,其中研究人员达31664人年,比上年增长58%,R&D人员中研究人员的比重由57%提高到85%。

3.企业R&D人力资源占据主体地位。从R&D的执行部门看,企业R&D人力资源占主导地位,尤以工业企业为甚。2010年,企业R&D人员达到了36586人,占全市R&D人员的62.1%,依然处于绝对多数,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比2009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科研机构R&D人员为3633人,所占比例为6.2%,比2009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高等院校R&D人员为15904人,所占比例为27.0%。

4.R&D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从行业看,R&D人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全市R&D人员全时当量农、林、牧、渔业占0.1%、采矿业占2.0%、制造业占64.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0.5%、建筑业占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0.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1.2%、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10.2%、教育业占17.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占4.3%。

5.全市R&D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从地域上看,R&D人员全时当量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居第一的是沙坪坝区,为4373人年,占全市的12.5%;第二的是北碚区3757人年,占全市的10.7%;其余,依次是渝北区3554人年、江北区3280人年、南岸区2981人年、巴南区2285人年、渝中区2279人年、九龙坡区1961人年、江津区1373人年、大渡口区1361人年、永川区1115人年。

二、科技人才发展水平评价

由于其他省市2010年R&D数据尚未公布,本部分通过对全国和部分省市2009年R&D资源清查数据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市R&D人才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R&D人才资源存在的问题

1.全市R&D人才资源总量仍偏低。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具有一定规模, 而且人才质量在不断提高,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和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和西部的四川、陕西两省比较,我市科技人才资源还存在很大差距。2009年,全市拥有R&D人员53359人,占全国R&D人员的1.7%,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20位,处于全国中偏下水平;从直辖市看,北京252676人,上海170512人,天津72599人,分别排在全国第3、第6和第16位,重庆R&D人员最少,排在直辖市中最后一位;从西部地区看,四川为

125089人,陕西93576人,分别排在西部12省市的第1、第2位,重庆排西部第3位。

2.R&D人员投入强度偏低,增速趋缓。全市R&D人员全时当量达35005人年,其中研究人员为20067人年,分别占全国的1.5%和1.7 %,均居第20位,处于全国中偏下水平,和东部其他省市相比,差距较大。R&D人员全时当量较上年增长0.2%,低于全国增速16.4个百分点。

从直辖市看,北京为191779人年,排位第1,占全国比重8.4%;上海132859人年,排位第2,占比5.8%;天津52039人年,排位第3,占比2.3%;重庆排第4,占全国比重的1.5%。从西部看,四川、陕西分别达到了85921 人年、68040人年,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7%和2.1%,分别位居西部第1、第2位,重庆排西部第3位。

3.R&D人力资源行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看,重庆市人才资源的区域、产业等分布情况还不够合理。从区域分布看,“一圈”较“两翼”人才密度大,高层次人才集中,部分领域的人才在“一圈”富余和在“两翼”紧缺的现象并存。在国民经济14个行业大类中,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没有R&D人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仅占1.2%,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个行业大类仅占1.0%。从地区分布看,R&D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一小时经济圈,沙坪坝区等11区县占比达80.9%,其余

29个区县只占19.1%。

4.整体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缺乏。目前,我市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规模、层次和结构仍不适应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尤其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帅才,真正做出原始性创新成果的科学家较少,能够跻身世界科学前沿参和国际竞争的尖子人才更少,同时高层次人才老化,本土培养的后备力量不足。2010年我市仅有两院院士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0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63人,远少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其他直辖市,和西部的四川、陕西两省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5.人才流动不畅和人才流失并存。科技人才的流动是实现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途径, 而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又是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重庆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缺少沟通和协调,不能形成统一的人才保护政策。人才流动还存在着很多体制和制度上的制约。同时,许多参加过重要科研项目研究的优秀科技人才,高校优秀毕业生流失到其他省市甚至国外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争夺中重庆仍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科技创新人才分布和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又和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阶段有关,科技创新资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