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版8.1教学内容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教案 (1)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3.2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案(第三课时)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1.知道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2.知道节约资源国策、保护环境国策;3.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4.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资料,利用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对相关内容的感性认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感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生态文明建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由旧知识提问,引入新课题二、目标展示(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三、自主学习自学第三小节,提出问题,找找答案,勾画重点。
1.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出了什么基本国策?什么方针?2.生态文明的内涵?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包括哪些?4.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四、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教材内容探讨(多媒体课件)(一)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归纳出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资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损失现象严重。
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二)针对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和方针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三)学生探究:我国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能不能只停留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认识层面?生态文明的内涵、意义内涵:1.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2.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和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课件呈现)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课件内容补充)(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总布局——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及答案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及答案《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及答案一、简答题1.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第一,生态文明是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第二,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
第三,生态文明要求维护生态安全。
第四,生态文明要求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
第五,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第六,生态文明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伦理道德。
2.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答:(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3、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对策?答:(一)加快制度建设(二)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三)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四)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治理环境的佘众参与制度(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负担起全球生态环境责任4、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答: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3坚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3坚持明确责任归责的原则。
5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
5. 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答:1、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生态发展的客观需要。
2、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重要手段。
3、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4、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6.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有哪些?答: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协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
三、完善生态环境问题的司法保障制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7、当前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答:一、立法不健全相关法律协调性差二.预防打击和执法强度不够三.生态环境法律诉讼环节存在缺陷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冲突;五、公民生态文明法制意识薄弱8.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具体包括哪些措施?答:一是把统筹城乡环保作为统筹城乡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把农村的环保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三是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在农村大量兴建固废与污水无害处理设施;四是创建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机制;五是增加农村群众在环境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
3. 让学生了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措施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措施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现状、挑战和措施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中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 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和其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性。
3. 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4. 讲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措施:让学生了解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包括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2. 课件: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现状、挑战和措施等3. 视频资料:生态文明建设的实例4. 网络资源:相关新闻报道和论文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措施。
共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专题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
共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授课人:冯超
复习要求:
1、通过视频播放和学生举例,触动学生,令其感知我国环境和资源问题的严峻性,明确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2、通过知识点再现,让学生明确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合,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
3、通过能力测试,检测学生对本专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初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典型题例分析和强化训练,让学生在解题运用和对比分析中提升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归纳延伸,对本专题作一个升华,并通过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整体上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书本相关知识的联系。
复习重点: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复习难点:问答题训练及答题方法技巧的归纳
教学方法:讲授分析法、问答法、时政分析法、对比法
学习方法:时政分析法、归纳法、举例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的播放以及热点问题开展了讨论,探究等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本节课的主要特点就是以讨论活动形式展现,学生乐于参与思考与讨论,增强了合作意识,课堂气氛较活跃。
但个人觉得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思考,讨论的时间有限,在有的知识方面拓展延伸的不够。
若学生通过图片、材料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在直接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有理性的感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不错,学生也很满意,今后将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使其学生成为真正学习主人。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建设美丽中国 共创生态文明 课件
人口现状及特点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总体
资源现状 资源紧缺
落实国策
污染、浪费、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环境现状
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遵循自然规律
走绿色发展道路
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 人民幸福
PART 3
直击 中考
时政热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15周年 实现碳达峰(2030年)、碳中和(2060年) 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 通过《反食品浪费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河长制+检察长制度)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和气候雄心峰会
中考聚焦 真题再现
【2020 河南中考】 材料一: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河南淅川县80.3%的区域被列 入生态红线以内,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通水5年来,淅川县坚决关停污染企业, 取缔水上餐饮、网箱养鱼、畜禽养殖......收入低了是小事、南水北调是大事, 淅川儿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污、管污,守住水质达标这条底线,确保一渠 清水永续北送。
①体现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 利益的家国情怀: ②体现了无私奉献精神; ③是具有大局意识的表现; ④是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表现:等等(4分)
中考聚焦 真题再现
【2020 河南中考】 材料二:守山守水,不能守穷,面临着富民增收艰巨任务的淅川人民,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观光生态园;建成多处人工湿地;创新多 元融资,实行合同化造林治理荒山,以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旅游同频共 振......淅川县交出了水源区绿色崛起的新路子,也交出了一份后调水 时代转型发展的完美答案。
青少年践行低碳微生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达到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
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美丽中国的关键。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生态系统退化的情况下,我国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依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5. 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倡导绿色生活、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意义、现状和挑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青少年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视频教学法:播放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美丽家园。
2. 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
4. 讲解青少年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小短文。
2. 设计一个青少年环保活动方案。
3. 调查身边的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参与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内容6. 生态文明政策与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和法律法规体系,认识到政策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7.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创新:介绍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如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8.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1 引入:通过介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使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2.1 生态文明概念的解释和内涵1.2.2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外现状1.2.3 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1.3.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看法1.3.3 教师总结讲解,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第二章: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影响2.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数据,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2.2 教学内容:2.2.1 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2.2.2 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2.2.3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2.3 教学活动:2.3.1 学生分组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做分享2.3.2 观看生态环境问题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2.3.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第三章: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任务3.1 引入:通过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使学生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3.2 教学内容:3.2.1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3.2.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3.2.3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3.3 教学活动:3.3.1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任务3.3.2 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3.3.3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第四章: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与实践4.1 引入:通过介绍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举措的思考。
4.2 教学内容:4.2.1 国家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与举措4.2.2 地方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与实践4.2.3 公民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行动4.3 教学活动:4.3.1 学生分组研究不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并做分享4.3.2 观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具体实践4.3.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第五章:青少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与使命5.1 引入:通过讨论青少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第一章: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1.1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文明的定义与内涵理解生态文明与传统文明、工业文明的关系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生态文明的定义与内涵生态文明与传统文明、工业文明的比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小组讨论:比较生态文明与传统文明、工业文明的关系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生态文明与传统文明、工业文明比较的理解第二章: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挑战2.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挑战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2.2 教学内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挑战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深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认识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挑战的理解第三章: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3.1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3.2 教学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小组讨论: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与策略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的理解第四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案例4.1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技巧4.2 教学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技巧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小组讨论: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技巧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与技巧的理解第五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参与5.1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参与途径认识到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技巧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参与途径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技巧5.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参与途径小组讨论:分析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公民参与途径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理解第六章:生态文明与经济结构的转型6.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生态文明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探讨绿色经济发展模式6.2 教学内容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生态文明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案例6.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案例分析:研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案例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解小组报告:分析学生对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认知第七章: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7.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文明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7.2 教学内容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关联性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7.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小组讨论:研究环境问题解决方案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认知第八章: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8.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生态文明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8.2 教学内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生态文明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讨8.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案例分析:研究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成功案例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解小组报告:分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认知第九章: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9.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关联性分析生态文明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价值9.2 教学内容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关联性生态文明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文化价值的探讨9.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关联性小组讨论:研究文化价值的实践案例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文化价值的认知第十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角10.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重要性分析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挑战探讨全球合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10.2 教学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重要性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全球合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10.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重要性案例分析:研究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重要性的理解小组报告:分析学生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挑战的认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重点和难点解析: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与传统文明和工业文明有显著差异。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版8.1
J
K
L
L L2.陆地上最大微生物资源库是(B)。B森林 M1. “美丽中国”首重(A)。从忽视生态到重视生态,从遭受自然报复到享受自然馈赠,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可持 续化。A自然美 M2.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提到,要实现“和解”的境界,这里所说的“和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A)。A和谐 N1.(A)年施行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A2015 N2. 《2013-2017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D)等方面。A植被破 坏 B水土流失 C沙漠化 D以上都是 N3. (B)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 B2002 N4.1866年,(A)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将其界定为讨论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 学问。(单选)A德国 N5.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方向是(A)。A农业一体化 N6.农业一体化的中心是(A)。A市场 P1. PM2.5是直径(D)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D小于等于2.5微米 Q1.(A)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撤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环境保护部,这标志着我国政 府为适应生态管理的新情况、新发展而进一步作出的自身组织架构调整,是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生态管理向多元参与的生态管理 转变的重要举措。A十一届 Q2. 气体废弃物的特征有(D)。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 B空间层次性 C造成多种典型污染 D以上都是 R1.(D)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D人口数量问题 R2.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B),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B加大 R3.人口问题的本质是(A)问题。A发展 R4.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关键在于什么?(D)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R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B)、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任务。B、保护水土资源 S1. 水体废弃物按(A)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A污染成因 S2.(A)是独立的专职环境保护监管机构,承担了主要的环境政策执行和监督工作,同时也肩负一定的与生态相关的科研工作 。A专业监督部门 S3. 属于二次能源的有(D)。D氢能 S4. 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遭遇经济萧条和能源危机,政府的生态管理也在不断转型以求协调发展、就业与生态环境三 者之间的关系,因而政府的政策也逐渐向(D)倾斜。D全面规制 S5. 市场竞争并不必然导向(A),而是促使市场主体去破坏性地开采资源,即通过对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去降低生产成本。A资 源节约 S6. 生态系统保持( A),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A动态平衡状态 S7.生产中,在合理使用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转移,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 和保护,使之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体现(C)。C持续性 注意区别(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依靠科技创 新,提高生产能力,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体现“先进性”。在追求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生态 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市场准入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体现“高效性。“三 品”提高了农产品形象、价格及竞争力,实现了优质优价,体现“优质性”) S8. 生态系统具有(C自组织性),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 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C自组织性 S9.生态系统的(A)是指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内部各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 。A整体性 S10.生态系统具有(C),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C 开放性 S11.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 在,形成活的(C生命共同体)。 S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A)。A发展 S13.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所规定的环境质量以维持(A整体生态环境)平衡为原则。 S14.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注重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在环境、资源承载力下统筹协调产业结构布局 和(D人口)结构区域分布。 S15.生态文明是关于世界样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A).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S16.生态文明是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的融合文明”,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D)D社会文明的研究 视角 S17.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从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B、价值论视角 S18.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面?(B)B.生活方式层面 S19.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D.生产方式层面 S20.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着哪些矛盾?(D)A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B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 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C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D以上都是 S21.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中,《环境法》意义上的公平主要是(D)。D结果公平 S22.生态产业的目标是(B)。B“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 S23.生态活动必须符合科学的生态观和生态规律,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追求最好的 (D)。D生态效益 S24.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A)。A.经济性 S25.生态旅游于(C1983)年首次提出。C1983 S26.生态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主要体现在(C)。C两者都是 S.生态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B)。B土地 S27.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具有推进绿色评价、唤起生态觉醒、伸张公平正义、调节行为等(D)功能。D定向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教案教案、学案
福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案教学专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有关内容和要求写入新修订的党章。
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说出了党的心声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引起全社会强烈共鸣,受到党内外,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生态现在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也即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
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存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
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美丽中国”,“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崭新的提法,充满活力与希望。
1、新高度——(视频1:李莉读报告)(1)生态文明独立成篇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有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
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规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中,出现了如下的一些新提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等。
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优选.)
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教学经过:
(一)导入:利用山水视频资料为学生课堂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授:
1、让学生畅想祖国之美。(教师组织学生动笔动脑勾画美丽祖国,也借以勾起
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教师提示:美丽的山水离不开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教师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思考。
3、剖析生态之“美”造成的原因,师生分析如下:
a.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b.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科学发展观。
e.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f.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
g.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4、什么叫生态文明?(学生解释,教师加以补充总结)
教学重点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十八大报告描绘绿色远景
◎生态文明建设装点“美丽中国”
教学难点法
讲授、讨论、综合拓展
课程资源准备
教材、多媒体、PPT
教学内容
教学背景:
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生态环境问题被提上了议程。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略进行了否定,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过度的资源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我国生态环境还在迅速恶化,危害日益严重。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课件
1
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
通过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有效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
2
大熊猫保护区建设
通过建立保护区,加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3
逐步实现碳达峰
通过加强能源转型和节能减排措施,逐步实现碳排放的峰值。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和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它将为未来几代人提供一个清洁、美丽、健康的生活环境。 这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和展望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PPT课件总结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挑战和建设内容,以 及政策措施和实践案例。我们应共同努力,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而奋斗。
教育与宣传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公众宣传,提升生态意 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可再生能源政策
生态保护政策
循环经济政策
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采取措施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 限制资源开采和污染排放。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 物的产生和排放。
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的案例和成果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和挑战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大气污染、水资源 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保护物种多样性 和生物安全。
环境治理
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改善大气质量和水环 境。
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创新和低碳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PPT课件
欢迎来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PPT课件。通过这个演示文稿,我们将一起探 索生态文明的概念、挑战、建设内容和意义,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案例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 个美丽的中国。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满分题库
1.(A)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单选)A绿色文化B绿色富国C绿色惠民D绿色发展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A)要树立大国土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充分发挥海洋国土作为经济空间、战略通道、资源基地、环境本底和国防屏障的重要作用。
(单选)A陆海层面B区域层面C城乡层面D产业层面3.(B)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
(单选)A2000B2002C2004D20084.(A)并不仅仅是因为生态问题表现得并不凸显,还由于统治者们没有认识到生态问题与人类的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并且他们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维系统治权力的稳定上,已无暇他顾。
(单选)A农业社会时期政府的无为而治B农业社会时期政府的多元参与C工业社会时期政府的无为而治D工业社会时期政府的全面规制5.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ABCD)。
(多选)A自主性、适应性B自动调节、自动控制C韧性机制D稳定性6.高效利用国土空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通过各项政策的配合,(ABCD)等都应根据这一方针进行调整。
(多选)A户籍政策B土地政策C住房政策D人口政策7.高小平教授澄明了生态管理的主体应为政府,他认为生态环境具有(ABD)等公共性特征,因而对生态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领域,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多选)A利用上的广泛性B不可分割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8.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
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判断)正确错误9.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低。
(判断)正确错误10.一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文明之所以失去其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被破坏了。
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成因。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与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重点: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和路径。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黑板:列举重点内容。
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
五、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情况。
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关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讲授新课: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意义,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与措施。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与重要性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3.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4. 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5.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和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的重要性和学生参与的责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和成效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频资料。
3. 教材: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4. 网络资源: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闻报道、论文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政府、企业、公民等不同角色,就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行动进行讨论和表演。
3. 调查研究:让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调查,了解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建议。
4. 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项目实践,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七、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操作和成效。
中考复习专题一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教_案123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相关学科和知识的学习,视野在不断地拓宽,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领悟。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学生分析起来有难度,需要教师通过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消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理解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理念,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理解生态文明将开辟人民福祉新境界的深刻意义。
三、建设生态文明
考点: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题目:我与生态文明。
类型:写一篇日记。
内容:记录一天中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要点:
(1)生活垃圾及处理;
(2)使用工业品及处理;
(3)能耗;
(4)环保意识的宣传;
(5)对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制止。
认真听讲,明确命题角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点,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学生从三个角度思考归纳。
再次欣赏歌曲,体味歌曲的不同内涵,决定要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歌曲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比明确我国的环境问题突出。
明确考点,为合作探究打好基础。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形成整体认识。
通过选取有关生态文明的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主要是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本节课复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考点大集合:请学生展示、交流有关生态环境的考点
2.焦点时事,命题猜想
播放幻灯片,教师讲解,明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命题角度
3.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做好记录,代表发言,教师点拨总结)
热点聚焦:【节能减排,践行低碳】
材料一:第25个节能宣传周(2015年6月13日到19日)2015年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有道,节俭有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果。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4.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挑战5. 青少年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三、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现状、措施、成果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挑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环保活动道具:准备环保活动的相关道具,如环保袋、垃圾分类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
4.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挑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调查身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思考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现状、措施的理解及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教案 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专题复习课》教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道德修养: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法治观念: 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健全人格: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责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难点: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三、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2.“法治”和“法制”不同,(B)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B)则强调一个国家处
F
于依法治理的状态。B法制;法治 F3. (B)负责把生态与环境保护、修复和改善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与生态有关的各项
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税收、信贷等杠杆调整企业行为。 B财政部
F4.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 B两者都是
G8.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 生产类型由(A)向(A)的历史性转变。A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G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以(A)为主导、以(A)型迁移为主要形式
的规模空前的流动。A市场;发展
G10.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家环境(B)法治的保障。B行政
(考试版)
单选
A
A1. 按气体废弃物排放后的影响范围,分为微观、中型和宏观三个层次,(B)是指工业生产及 汽车排放所引起的室外周围空气的污染。B中观空气污染
B1. 不属于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的是(D)。A日光B温度C土壤D植物
B2.(D)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D十七大
B3.(A)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
H3. 核裂变发电(B)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B不属于
H
H4. 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法律部门,(D)在其体系之中。A民事法律规范B行政法 律规范 C刑事法律规范 D以上都是
H5.环境侵权有间接性,而我国(A)规定,只有与诉讼有直接厉害关系的人才有资格提起诉讼。
改革的主要任务。C十八大
D
D4.(C)的发展是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低碳经济 D5.(幕
B18世纪
D6.( B )的核心是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B绿色发展
D7.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D)为目标。D温室气体排放
F5.佛教认为,生命中的行是(A)A生物的行为B地、水、风、火C一种思维活动D生活的感觉
G1.(B)工业生产及汽车排放所引起的室外周围空气的污染。B中观空气污染 G2.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测量生态文明状态、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和对生态系统平衡进 行(C)的重要内容。C预警 G3. 固体废弃物的(B)是指在管理和工艺上采取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物质和能量,加 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B资源化 G4. 过度强调均衡发展,将(A)市场竞争力。 A削弱 G5. 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机制体制中,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要(D )。A进一步转 变政府职能B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C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生力军作用D 以上都是 G6.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时,注重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B),发展生态环 G 保型产业,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 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B循环经济 G7. 固体废弃物的(B)是指在管理和工艺上采取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物质和能量,加 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B资源化
D8.低碳农业,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A)的农业,即所谓的三低
一高农业。A高效益
D9.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D)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D
可持续
F1.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形象、价格及竞争力,实现了
优质优价,体现(A)。A优质性
A农业社会时期政府的无为而治
B5.( A )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A
绿色发展
C1.(B)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
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
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B马克思
基础,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加强经济管理,推进经济(A)发展,实现经济富强
、发达的目标。A又好又快
C5.畜禽粪便经过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气可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用能,用于照明、取暖、烧
饭、储粮保鲜、孵鸡等方面”属于(A)。A废弃物——能源或病虫害防治产业链
D1. 党的(B)提出,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资源
G11.公元1900年至今,大约属于西方的哪个文明时期?(D)A古代文明B中世纪文明C近代文明
D当代文明
H1. 宏观调控应以(D)政策等经济手段为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促进资源向高效企业
集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财税B金融C产业D以上都是
H2. 灰霾的出现与相对湿度呈稳定(B)关系。 B负相关线性
C2. 从(B)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B生产方式
C3.( B )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
C 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B2002年
C4.从“真”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实际存在的真相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以物质文明建设为
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B十六届六中全会
D2.党的(D)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D十七届五中全会
D3.党的(C)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
质,按照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以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成为国际目前最高的安全级食品。D传
B 统农产品 (正确答案应为A有机食品,但是作业中不得分,只能选择D传统农产品。系统任性 不认正确答案)考试请选择A有机食品
B4.(A)并不仅仅是因为生态问题表现得并不凸显,还由于统治者们没有认识到生态问题与人
类的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并且他们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维系统治权力的稳定上,已无暇他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