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考点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考点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考点初三化学知识点:分子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

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如金属汞有汞原子聚集而成。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初中化学必备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中化学必备的重点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1物质构成的奥秘1. 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2. 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 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 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5. 化合价和化学式(1)化合价a. 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学式① 写法: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② 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③ 计算: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笔记本节包括原子的概念、原子中的电量关系、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的概念、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六个知识点。

本知识属于纯理论性知识,比较抽象,加大了我们学习的难度,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微观粒子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可通过宏观现象感受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通过微观粒子的相关性质学会解释常见的宏观现象。

1.原子的概念和特征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特征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原子是不断运动着的,原子间有间隔原子尽管很小,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但它又是由多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构成的。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4.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5.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完整版)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科,化学主要介绍了一些基础的化学概念、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中化学的知识点。

1. 物质和混合物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而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2.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和离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3.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以确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

它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结构,将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指的是元素的电子层,族指的是元素的化学性质。

5. 电子层结构和填充规律每个原子有一定数量的电子层,每层最多能容纳2n²个电子,其中n为层数。

电子填充规律遵循"Aufbau原理"和"Hund规则"。

Aufbau原理指的是电子按能级由低到高依次填充;Hund规则指的是在同一轨道上,电子尽量分散填充。

6. 原子和离子的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通常可以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互相吸引形成的。

7. 共价键的成键原理共价键形成的基本原理是原子中未配对的价电子之间形成了共用电子对,使得原子获得稳定的电子配置。

8. 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是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数量的简略符号。

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对电荷数,可以通过化合物中的键类型和键的数量来确定。

9.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原子、分子和离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理解化学发展史和物质组成结构的基础。

下面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归纳。

一、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带电粒子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核心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电子是带负电的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心和电子结构不同。

二、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粒子。

分子可以是一个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也可以是不同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

例如,氧气(O2)由两个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水(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

三、离子的概念离子是电荷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当一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会变成带电的离子。

正离子是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带正电荷。

负离子是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荷。

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相互结合,形成电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四、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1. 组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粒子;离子可以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电荷情况:原子电荷总体为中性,质子和电子的数量相等;分子通常不带电荷,只有在反应中可能获得或失去电子;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

3. 结构类型:原子是组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单位;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可以是单质分子或化合物分子;离子由带电的原子或分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连接在一起形成离子晶体。

4. 物质类型:原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化合物中,是组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单位;分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质,包括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离子主要存在于电解质溶液和晶体中,如电化合物。

5. 表示方式: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表示氢原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如O2表示氧分子;离子用带电荷的原子符号或离子式表示,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七大类)—中考复习资料—老师推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七大类)—中考复习资料—老师推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七大类)—中考复习资料—老师推荐一、 基础知识总结 (1)二、 元素及其化合物 (5)三、 常考化学物质颜色 (11)四、 化学实验 (11)五、 实验操作知识 (13)六、 常用应题思路 (16)七、 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 (17)一、基础知识总结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①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②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表1物质分类表物质的变化物质 化合物 无机物 有机物 稀有气体 纯净物 氧化物 酸、碱、盐其他氧化物(CO 、NO ) 酸性氧化物(CO 2、SO 2) 碱性氧化物(CaO 、BaO ) 混合物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①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O 2、O 3单看纯净物,两者一起就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②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O CuSO 245H •),注意: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③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铝。

④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⑤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除CO 、CO 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

⑥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 、CO 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

⑦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 金属与盐的反应
金属+盐
新金属+新盐
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应排在新金属的前面,且不可用 K 、Ca、 Na 这三种金属,因为这些金属
会先与水反应,盐必须是可溶性的盐.
3 碱和盐,盐和盐的反应 碱+盐 新碱+新盐 盐+盐.
4 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必须有水或沉淀或气体
5、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
6、 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Fe),氧气(O2),氢气(H2)
7、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食盐(NaCl),硫酸钾(K2SO4)
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硫(SO2)
2H2O2 MnO2 2H2O+ O2↑
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水份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炸裂)
(2)试管夹应夹到离试管口 1/3 处
(3)导管在试管里稍露出橡皮塞即可
(4)实验完毕,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再撤去酒精灯.
(5)如用高锰酸钾制取,在试管口应堵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试管.
13、 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14、 化合反应——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A+B
C (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
15、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A B+C+……(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
16、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A+BC B+AC
2、有 A 克 a%的某浓溶液加水稀释成 B 克 b%的稀溶液,则有如下关系:(使用原则:稀释前后

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必背知识点

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分子和原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之间有间隔;(3)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为新的分子。

5、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填“变”或“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变(填“变”或“不变”)。

二、原子的结构6、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7、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8、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可省略不写);原子实际质量单位为:kg。

9、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0、在多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

11、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有2个电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等于或多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3、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14、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15、离子符号的含义:(1)Na+:一个钠离子、每个钠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16、“3Mg2+”中的“3”表示三个镁离子;“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三、元素17、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8、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19、(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中心核心,电子围绕核心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表格,包含了元素的名称、原子序数、原子量等信息。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的顺序排列的。

二、离子1. 离子的定义:当一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形成带电的粒子,这种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

2. 阳离子和阴离子:失去电子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正离子),获得电子的离子称为阴离子(负离子)。

3. 离子的符号:阳离子通常用元素符号后加上正号(如Na+),阴离子通常用元素符号后加上负号(如Cl-)表示。

三、分子1. 分子的定义: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结构被称为分子。

2. 共价键: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对来连接原子的。

3. 分子式: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的数量比例的式子。

例如,水的分子式为H2O。

四、原子和分子的相对质量和化学式1. 原子的相对质量:原子的相对质量是指一个原子质量与质子质量的比值。

2. 分子的相对质量:分子的相对质量是指一个分子质量与质子质量的比值。

可以通过分子式计算得出。

3.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一种简洁表达方式。

化学式可以表示分子、离子或晶体的组成。

五、原子和分子的化学变化1. 化学反应: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重新排列被称为化学反应。

2. 反应物和生成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被称为反应物,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被称为生成物。

3. 反应物的消耗与生成物的生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会发生减少,而生成物的质量会发生增加。

六、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由只含有相同种类原子的一种物质被称为元素。

2. 化合物:由含有不同种类原子的物质被称为化合物。

3. 氧化与还原:化合物中的某些原子失去电子被称为氧化,而其他原子获得电子被称为还原。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初中化学的分子和原子是化学这一门科目的基础,要学好化学,第一就要弄明白分子和原子的定义,以及了解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一、分子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2.分子的特点:(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点能够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专门小;如:1ml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专门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确实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

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能够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说明物质的三态变化。

二、原子1.定义:分子能够分为原子。

由此我们便明白原子的性质和分子专门相似。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专门小;这点和分子专门相似。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

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我们能够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确实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①从上图我们能够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③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能够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要紧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初中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初中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初中中考化学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总结,它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以下是对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归纳:1.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

-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稳定单元。

- 离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3. 化学元素和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和元素的分类。

- 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特点。

4.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等。

5. 化学计量和化学方程式-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6.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7. 溶液和溶解度- 溶液的概念、类型和性质。

- 溶解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8. 酸碱盐和pH值- 酸、碱和盐的定义和性质。

- pH值的测定和意义。

9.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0. 化学实验技能- 基本实验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 化学实验安全和事故处理。

11. 环境化学和能源化学- 环境污染和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

-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

12.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

- 基本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

结束语: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是对初中化学学习内容的全面回顾,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生将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为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化学的世界里发现乐趣,探索未知,培养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归纳原子结构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原子的组成、构造以及性质等方面。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原子结构知识点。

下面将对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进行归纳。

第一,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质子和中子分别构成原子核的正电荷和质量。

而电子则围绕原子核成不同的能级轨道运动,负电子和原子核的正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稳定的原子结构。

第二,原子核的性质。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它包含质子和中子。

质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元素性质,也称为原子序数。

中子是电中性的粒子,它的数量可以不同,同一个元素的不同中子数形成同位素,同位素的存在使得原子质量可以有不同值。

第三,电子的性质。

电子是负电荷的粒子,它以不同的能级轨道围绕原子核运动。

电子的数量与质子数量相等,确保了原子的电中性。

电子的能级轨道分为K、L、M、N等能级,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不同数量的电子。

在填充轨道时,要按照能级从低到高的顺序填充电子。

第四,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进行排列的表格,它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发展趋势。

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周期和族两个方向。

在周期方向上,原子序数递增,同时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在族方向上,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第五,同位素的概念。

同位素是同一个元素中质子数量相同而中子数量不同的原子。

同位素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原子质量不同。

同位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可能有差异。

医学上利用同位素进行放射性示踪和治疗,工业上利用同位素进行放射性示踪和核能的利用等。

第六,化学键的形成。

原子结构不稳定的原因在于电子云的作用力相对较弱,因此原子会通过化学键的形式,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化合物。

化学键根据电子的转移或共享情况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通过质子和电子的转移形成的,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享形成的。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物质构成的奥秘1. 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2. 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 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 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5. 化合价和化学式(1)化合价a. 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学式① 写法: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② 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③ 计算: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知识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初中化学离子分子 原子 化合价 化学式 综合讲义

初中化学离子分子 原子 化合价 化学式 综合讲义

初中要点复习(一)一、分子和原子的认识(一)分子的认识1、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1)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

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原子的认识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5、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原子:分子:例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源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

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水分子不能再分(1)构成原子的粒子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序号,原子不显电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
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知识点二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Q: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知识点三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
其它原子。

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分布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原子中的电量关系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知识点四
(1)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7)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知识点五
(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H2O。

(3)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

(5)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6)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H2O。

元素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1)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决定该元素的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3)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4)稀有(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是2个)的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条件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6)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知识点六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

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

阳离子:Na+、Mg2+、Al3+、H+、NH4+、Fe2+ 、Fe3+、Ca2+。

阴离子:O2-、OH- 、S2-、F-、Cl-、SO4 2-、CO32- 、NO3-、MnO4- 、PO43-、MnO42-、ClO3-。

原子团概念
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
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SO42-,CO32-,NO3-,OH-,MnO4-,MnO42-,ClO3-,PO43-,HCO3-,NH4+,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

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