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论禅
佛教与禅宗的智慧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 王学钧
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在洞内聚集的500罗汉称为“上座部”,而一些还未达到罗汉标准的释迦弟子则更多,他们在洞外结集,也一起背诵佛经,以流传后世,他们称“大众部”。后来佛教的这两部经过多年相传,分成20部,其中,“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观点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此部为部派佛教即小乘佛教(释迦死后400年左右),此教的信徒都追求成为罗汉。
佛教是最古老的宗教,在许多人心中,她不仅是宗教,还是一种哲学.
“佛教实际上是一种信仰”—梁启超
禅宗关注人的心灵和身体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唐朝开始形成,与原始佛教有很大差别
佛教提供一种观察事物的观点即世界观
1、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辩证与历史唯物主义
2、数学:对自然现象从数量和控件上去分析
3、物理:从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变化上观察事物
其主张明白苦恼的根源并用“观察和沉思”的方法去消除。
他总结出《四圣谛》即“苦、集、灭、道”(此为其基本的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观点)
苦:生苦,病苦,老苦,死苦
怨憎会:两个互相憎恨的人连在一起却不能分离,即不是怨家不聚头;怨不得;爱别离;五阴盛等都会导致痛苦。
五阴为:眼,耳,鼻,舌,身
人由六种东西构成即五阴+“意”
另一派为瑜珈行派(相当于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留学僧”曾到印度取经,东晋时代的高僧法显和唐朝的唐玄奘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当时西行路上一路尸骨,比万里长征艰难多了。和法显一同去的共五人,路上就死了四个。法显68岁才去印度,并且没有国家资助,回国后70多岁了。他本来打算在越南登陆,船快靠岸时突然一阵风又把他们吹回大海,后来漂到连云港登陆了。唐朝时,玄奘非常想了解瑜珈行派,其内心一定要找到其论述。而唐朝不允许国人出国,玄奘决心已定,一路西行,在沙漠里死过几回,一次没水了,浑身没力气,在这种情况下,沙漠里又突然下起了雨......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刚开始,我对禅,中国禅、禅定,正定之间也是分不太清楚。
后来为解除心中的烦闷不断探索佛法,看到了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这篇讲话。
分享给大家。
禅的特质首先我要感谢方立天教授和邢博士的安排,使我有这麽宝贵的时机来就教於各位。
谈到禅,的确是「向上一路,密不通风」,你找不到一点缝隙可以钻进去。
禅是很难入的,入了禅就得大解脱。
禅也的确像壁立万仞,无径可攀、无门可入。
一、禅超越了宗教禅是宗教吗?禅不是宗教,禅超越了宗教。
因为丹霞天然禅师冬天烤火,把佛像劈了当柴火烧。
有人问赵州禅师:「佛是什麽?」答:「佛是老臊胡--是洋鬼子。
」有人问云门:「佛刚生出来,周围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什麽意思?」云门说:「我若看见了,一棍子打死喂狗吃。
」这哪里像宗教呢?所以说禅超越了宗教。
禅不是宗教吗?但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的确记载着:「佛在灵山会上,手拈着一朵金色花朵,不言语〈不说话〉,百万人天俱皆罔措。
」大家都不知道「佛拿着花不讲话」是什麽意思。
只有金色头陀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心领神会。
然後在百子塔前,佛分一半的座位给迦叶坐,然後告诉他:「你以後传承禅宗」,并且指定阿难副二--阿难尊者协助他办理这件事。
所以禅的特点就是「超」,既是宗教又超越了宗教,因此,禅是一种「不一般」的宗教。
一般的宗教都不是这样的。
禅的「不一般」,就是说它打破偶像、没有崇拜,它说一切众生与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样。
只要向佛学习、向佛看齐,不要向佛崇拜,不要向佛祈求什麽。
既然如此,那麽「众生与佛平等」,口号是如此,但是禅所表现的并不如此。
怎麽「并不如此」呢?众生,谁也没有说谁要把谁打死喂狗吃,谁也没有说把谁的像烧掉,但是对佛「特别优待」--烧他的像、要打死他喂狗。
可以说对佛不但不崇拜,表面上看起来还有一点儿糟蹋佛,这就是禅宗的特色。
禅宗不念一切经典,不规定的规定--不念经。
禅宗不但不念经,而且谁若在禅堂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就罚他挑水三担来洗禅堂。
佛教禅理故事
佛教禅理故事佛教禅理故事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度众时,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如天人般拥有无量的财宝。
满贤为人贤德良善,恒常利他,慈愍众生,如母爱子;亦喜布施,常施设种种肴,供养外道,希求生天。
当时,满贤有一亲友从王舍城来家中作客,赞叹佛、法、僧三宝,名声远彻;佛陀智慧广大,无论是世间、出世间法都能正知无碍,人称「世尊」,现在王舍城中受护法龙天、国王长者、百姓所供养、赞叹。
满贤听闻亲友赞佛功德,深生信心与恭敬,于是走上高楼,手执香花,长跪合掌,遥请世尊前来接受供养,并心想:「希望如来以您功德,令我所烧之香气芬馥,遍于王舍城内;所散之香花,于佛顶之上变成华盖。
」发誓愿已,香花即至佛顶变成华盖,香气遍布王舍城中。
阿难见此,即问佛陀:「如此胜妙之相,从何而来?」佛说:「南方有一金地国,国内有一长者满贤遥请我及比丘僧前往彼国应供,我会至其住处,你们各藉神通前往。
」到了金地国,佛陀以神通力将千位比丘隐匿起来,唯现己身至满贤长者家。
长者一听到佛陀亲临,马上带领徒众五百人,手持百味饮食奉迎如来。
大众看到佛陀的相好庄严,光明晖曜,威仪安详,即顶礼佛足,至诚祈请:「慈悲的世尊,请接受我们的供养。
」佛陀慈悲应允,于是长者及五百徒众纷纷将饮食置于钵中,没想到食物始终没有满溢出来。
随后,千位比丘僧手持满钵现前,围绕着世尊。
满贤见此殊胜异相,心生欢喜,即顶礼佛陀,发大誓愿:「愿此供养善根功德,尽未来际,为盲冥众生的眼目;无皈依者,令其皈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安稳者,令其安稳;无解脱者,令其解脱;未得涅盘者,使入涅盘。
」发是愿已,佛即微笑,出五色光,遍照世界,光绕佛三匝,还从顶入。
阿难请示佛陀:「如来以何因缘微笑?请佛慈悲开示。
」佛陀告诉阿难:「满贤长者因为供佛的功德,于未来世,过三阿僧祇劫,具菩萨行,修大悲心,圆满六波罗蜜,当得成佛,号曰满贤,广度众生,不可限量。
」众人闻佛所说,心开意解,欢喜奉行;亦有证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发无上菩提心者。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5《坛经》两则
第五单元佛理禅趣5 《坛经》两则'乙知人论世)慧能(638 —713),俗姓卢,唐代新州(今新兴县)夏卢村人。
禅宗创始者,在世界思想界享有崇高地位,与孔子、老子并称“东方三圣人”,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其少年家贫,以卖柴为生。
青年时赴湖北黄梅拜五祖弘忍为师。
得五祖密传衣钵后,为避对手加害,隐遁在广东四会、怀集等地达15年。
后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剃发受戒,此后在曲江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讲经说法近40年。
公元713年,慧能在新州故居国恩寺圆寂,享年76岁。
其真身(肉身)及衣钵此后迁回宝林寺,供奉至今。
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佛教禅宗最有名的偈语,是一首堪称千古绝唱的禅意诗。
慧能遇二僧辩论风吹幡动,一日风动,一日幡动,慧能则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被毛泽东称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大跃进”。
慧能主张“佛在我心,净心自悟,见性成佛”和“暗不自暗,以明故暗,以明变暗,来去相因”的宗旨,将佛教中国化、平民化。
《坛经》为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
禅宗六祖慧能说,弟子法海辑录。
书中记载慧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后经神会顿教一系大力弘扬。
其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由于历代辗转传抄,因而版本较多,体例互异,内容详略不等。
据流传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其品目为行由、般若、疑问、定慧、坐禅、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
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这一思想知识整合一)与《涅槃经》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脉相承。
、注音三更_________ 信禀 _________曹溪_________ 利钝 _________二、解释词义•慧能一闻,言.下便悟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子曰:盍各言.尔志.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便传顿法及衣,广_____________法即一宗,人有南北____________法曷尝不法圣人哉殚残天下之圣法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若住此间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住家在虾蟆陵下住.•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汝即须速去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即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及庄公即位三、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法即一种,见.有迟疾___________何以渐顿____________四、分析句式类型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___________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____________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__________何以渐顿__________五、积累名句,当令自悟。
新约佛论禅翻译器
新约佛论禅翻译器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越来越广泛的快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新约佛论禅的传统文化。
而由于中国佛教传统文化的发展,这种文化已经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团体等组织也在不断增长。
在这一进程中,翻译就成为了提升中佛教文化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翻译不仅仅是理解文化,还是能够提供很大帮助的工具。
例如,翻译不仅仅是将文字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也是理解文化的过程,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文化的深远含义,也能够把文化的理念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形式,从而使得文化的理念得以传播。
因此,翻译成为提升中佛教文化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新约佛论禅的翻译工具,就是一种特别的翻译工具,它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它也要求翻译者理解文化,从而让新约佛论禅的文化理念得以传播。
同时,新约佛论禅翻译工具也会考虑佛教文化的特点,例如佛教文化的慈悲、慈悲、慈悲、宽容、宽容等等,从而使得佛教文化的理念在翻译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而翻译本身也会体现出新约佛论禅文化的原则。
新约佛论禅文化的普及,也意味着新约佛论禅翻译工具的使用会越来越多。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新约佛论禅翻译器,新约佛论禅翻译器是一种使用复杂算法、深度学习技术翻译新约佛论禅文化的翻译工具,它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使用起来更加容易,只需要输入新约佛论禅文化的源文本就可以实现文化的转换。
当前,新约佛论禅翻译器已被广泛用于旅游推广、记者报道、研究论文等,充分体现了新约佛论禅文化的优势。
它能够使中佛教文化的交流更加便捷,使新约佛论禅文化更广泛的传播出去,而且还能够更好的理解新约佛论禅文化。
新约佛论禅翻译器真正让新约佛论禅文化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使得中佛教文化的交流更加便捷,更好的体现文化的精髓,更好的理解新约佛论禅文化的原则。
所以,新约佛论禅翻译器成为提升中佛教文化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工具,更好的传递佛教文化,更好的宣传新约佛论禅文化。
诗词中的佛理禅趣
溪春一 花草路 与闭经 禅闲行 意门处 *。* 相过莓 对雨苔 亦看见 忘松屐 言色痕 。*。 随白 山云 到依 水静 源渚 。*
刘寻 长南 卿溪 (常 山 道 人 <隐 )居 709—790
诗 理 禅 趣
在厨秋石借庭民 尾悠的宇手凄首 运折 *静色夹伤筠不 联久乐的法寒联 不射这 敢*里烟景(聊兵直的园短**点全济时是 将塔*丛以 生荒抒碑;命以此明诗*光一 兴下身*抒 *马悲刻颈与长为时紧飘流首 废僧陵十怀 哪乱叹与联荒寿无令扣然转咏 问归鸦里之)里*身壁继废而人*一无*寺 休影乱萧佳的还时世画写*吉则古个著尘诗 公殿夕萧作一顾局之无寺仙祥废寺“。世* 。空阳古。首得动真人内苑的;因废 多通 ”。中树诗《了荡意问文宝龟颔无” 舛过 犹。风云开香**津物院与联人字 *描 有竹。:圣刹使蕴*之竟鹤通住* 暗写 南间出“寺宝国言令废成*过持层 喻寺 朝泉寺路》宇不外人*了衬反*层 自院 旧落马分也。安之痛历鸟托衬荒递 己破 碑山嘶溪是温宁音惜史兽寺的凉进 时败 *。; 。 * 812—866
佛 禅 初 参
不善觉落不甚 万在来是 逸清的香一 变意悟落过至我物觉”花而精浅笔味枝 的、到*是没们的悟*又在髓*下、花 呢是这它无有肉精者它不觉。暗*名* 非一们限两眼神的蕴是悟 香则称在 、点的虚片所生心藏花到 浮会再普 美*本空完看命中了。了 动再加通 丑人来中全到深*整“无 月添以人 、的面瞬相的融花个一上 黄风美的 高心目间同森一的世花智 昏韵或眼 下中同的的罗体精界一慧 ”*丑里 还所为生树万、神的世的 便像的* 有生寂生叶象不生秘界佛 再“评无 什的静灭**可命密*手 现疏价非 么种的灭但各分是。一中 了影。是 是种虚*这各割同因叶* 梅横在颜 恒分空起一差的万为一它 的斜诗色 常别。起切异。事*如既 超水人、 * 、 ?
与佛论禅-与佛论禅,这些生肖说的话不觉明历
与佛论禅-与佛论禅,这些生肖说的话
不觉明历
生肖狗:一本正经的给你讲大道理
生肖狗的人其实都比较单纯,他们也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所以每次聊天说话的时候,也都是在说自己的真心话,一本正经的模样总会让人正襟危坐。
与佛论禅而且生肖狗的人,也比较喜欢和别人讲一些大道理,虽然这些道理都是耳熟能详的了,但是从他们口中说出来,就总会让人不觉明历。
生肖龙:引经据典,内心真挚
生肖龙的人那真可谓是表里如一,他们从来就是脚踏实地的,而且不会说一些大空话,还算是比较务实的那类人
了。
而且也为人处事也比较真实可信,对待身边的人,也是比较真诚,总是会非常真挚的给别人提一些建议,还能够引经据典,往往会把对方听的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其实很多时候,有的人说话是“假大空”,但是也有些人的话听起来就是非常有道理,很有哲理一般,哪怕旁人并没有听进去,但是也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所以说,不管你是否能够领悟到别人的意思,只要有一种不觉明历的感觉也说得过去了。
你可能也喜欢:
一言不合就三心二意的三大生肖
活在当下懂得享受的三大生肖
对别人对自己都很抠门的生肖省钱达人
详解:十二生肖本命佛都有哪些?。
谈佛论道——精选推荐
谈佛论道先师讲:“佛道本是⼀条根,如同性命不能分;教外别传成真道,修佛修仙要修真;修⾏只此⼀条路,不知此路不成尊;三家本来是⼀家,⼤觉⾦仙是⾃⾝;纯阳⽕候谁知晓,三阳开泰见佛尊。
”悟道语静⼼不是⼯作⽽是游戏。
静⼼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地——为平安、极乐⽽做的某件事情,静⼼是把它⾃⼰当做⽬的的⼀种享受。
夜深⼈静独坐观⼼,始知妄穷⽽真露,每于此中得⼤机趣,形骸两释,意⽓交流,胜于调息见⼼万倍亦!盖极⾼寓于极平,⾄难出于⾄易;有意者反远,⽆⼼者⾃近也。
(任其⾃然是修炼的最易法门,最近捷径。
)静中念虑澄澈,见⼼之真体;闲中⽓象从容,识⼼之真机;“⼤道教⼈先⽌念,念头不住亦枉然。
”“未炼还丹先炼⼼,此⼼不炼难成真。
”最重要的佛法就是修⼼。
应做⼼的主⼈。
烦恼之盗常想伺机打倒你们,烦恼之盗应驱除,烦恼之蛇应逐出。
要谨慎守护⾃⼼。
疾断烦恼⼀举⼀动观⾃⼼,正当烦恼初萌⽣能疾呵斥令渝除。
坚定、通达的智者能迅速驱散涌起的悲伤,就像风⼉驱散棉絮。
学会管理⾃⼼,不断认清和纠正,驱除⽆⽤的情绪。
时时提醒⾃⼼烦恼和悲伤没有任何意义,解决不了任何事情。
到了娴熟,成为⾃然。
最⼤的神通就是⾃⼼安祥。
训练⾃⼰的情绪,不做⽆⽤功,不做有害功。
纷扰时亦只如处常则事⾃顺遂“看得破,放得下”。
不要为⾃⼰积攒财宝在地上!因为你的财宝在那⾥,你的⼼也在那⾥!须知世上⾦银宝,借你闲看⼏⼗年!以下⼤约是隐之这个⼈的⾔论:宗教⾥驳杂过多迷信,若惑于迷信,奢望佛来救度,佛也只能给⼈指出他灭来世投⽣之⽅法,在佛的眼光⾥,佛并不能左右⼈间之疾苦,他只能告诉⼈如何⾃救。
可惜后世扯出弥天⼤谎,将佛夸诞为⽆所不能的上帝,令芸芸众⽣拜倒在⾃⼰塑造的泥像下,企图靠他⼒救度。
古仙说:“若性命可以靠庄重的祷告来延长,疾病可以⽤丰富的祭祀来消除,那么,富姓可以必长⽣,⽽贵⼈可以⽆疾病矣。
”吕仙也说:“举世⼈⽣何所依,不求⾃⼰更求谁?”⽆论修佛或修仙,都是师⽗领进门,修⾏靠⾃⼰。
黄庭坚的文化人格与佛禅思想
黄庭坚的文化人格与佛禅思想黄庭坚是中国宋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诗词文学创作卓尔不群,也是佛教禅宗的修行者。
他的文化人格与佛禅思想在他的诗词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对于传播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佛教禅宗思想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人格魅力与创作成就黄庭坚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与苏轼、辛弃疾被誉为“吴文化公元”,对于宋代文化和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佛禅思想与人格修养黄庭坚成长于佛教的家庭里,从小接受了佛教经文的教诲。
在成年之后,他开始反复阅读佛经,总结出了自己的佛禅思想。
黄庭坚认为,人们的思维意识会形成一种束缚,而佛教禅宗的修行可以让人们解脱束缚,获得自由。
三、文人诗歌与禅宗修行黄庭坚的文人诗歌的创作中大量体现了佛禅的修行思想,这样的精神内核使得他的文学作品更加具有文人的文化底蕴与修养品质。
他的诗歌体现了过着禅宗生活,感受着禅宗情趣,从中领悟禅宗精神和佛教教义。
四、书法艺术与禅语文化黄庭坚书法艺术的创作中也体现了佛禅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他主张“不为人作,作为人意”,将自己的意志与心境融入到书法之中,做到了“以心为师”的境界。
他的笔法稳重流畅,尺幅较小,色墨精致细腻,彰显了禅语文化的气韵与精神。
五、书画作品与文化传承黄庭坚在书画创作中也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他倡导“吾与古人萍水相逢,共论此笔为我手中之奴隶”,执著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从而在书画作品中融入了文化的精髓,让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得以传承。
六、宗教信仰与文化认同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创造既体现了宗教信仰,又代表着文化认同。
他用自己的文学与艺术创作表达了对于佛禅文化的信仰与理解,从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宗教与哲学信仰。
七、文化精神与身心健康黄庭坚的佛禅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还有身体与健康的保健效应。
他在佛教禅修的过程中,通过静心念佛、打坐冥想、行禅等方式,以提升个人的内在品质和保持身体健康。
八、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黄庭坚创作的书画艺术和诗词文学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与价值观,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论禅宗心法
应得此法事, 法法皆为心。
明者心相是, 心者处一明。
了明此心法, 心常处一处。
任由万境转, 随然皆无住。
不迷不觉,原本无悟,于对应处顺然相生。禅为本心,本自一意,遇物当显无穷妙义。妙明真心,圆明圆通,大道直在现前脚下,平常日用皆心法而意。任事自过往,非往而尽意,本来无我我,极地尽相一。禅即佛心,佛心即禅,禅佛一心,智慧根本,明月空天,千古一轮。禅本原具而直心常一,一者明达,无住任然,处一切智行巧应而如如见应。应则无心所事常以妙观,应则当下瞬间一体全现,应事无事,无为相事,应然所有而自在本闲。本自一心,禅佛相连,佛心我心,我心常禅。
原自性,本心佛。应显达,寂静空。
无执妄,不分别。大圆满,一妙明。
正觉观,处处现。直平常,即大道。
正法眼,心心传。无相法,佛心宗。
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直至无法可说拈花一笑,皆为我佛无上悲智,洞察一切,应心宣演,应缘相说而应机示表。抛露众生无明业习,言明自然因果规律,指出宇宙人生真谛,观众之不同根性,总合因由缘起,因人说事,因事说法,法法俱以心而无不应所相出。可谓所有经律法论,一大藏教皆为导化众生破迷开悟,解脱生死直达彼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无价法乳宝藏!无一不尽显佛法慧海博大精深,悲智之举无量无边,实乃世出世间,圆融无碍之大解脱,大智慧,大自在也!佛言尽味,方便至理。佛言通心,圆觉妙明。唯心而所能事,依智转化一切。若得意忘言,息机忘见而消归自心,则了悟见达原我之根本,心心不二,一脉同体,分明不昧无欺!禅不可思议,空无尽现,无为相出,妙不可言!觉起显达处一应俱全,道道相通而无所不禅。禅妙佛心,万物所相,应变万事,化转一切,了却万般,此为究竟智慧解脱之本。法门无量,修道多途,千川水长,彼岸即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我我佛,天人即一。独尊天下,包罗万象,极乐圣地,无上妙顶。可言:山高峰连峰,空天月空明,斜杈横枝叶,一任过清风。可赞:禅也!佛也!妙哉也!
佛理禅趣
•
• •
•
• •
•
《慧能受法》内容分析 这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 慧能所作的偈,显示出他对于佛理的精湛领悟,由此 得到了弘忍大师的欣赏。 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怕别人害他,所以 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授《金刚经》。 慧能天资聪颖,再加上名师的教诲,他顿时就领悟了。 于是,弘忍把衣法传给了慧能,并作了训诲。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 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 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 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 方法。 法传完以后,弘忍说,自古以来,传授衣法常常引起 禅门内部的倾轧,受衣法的人,往往气如悬丝。并告诫他 不要在此久留,要速速离开此地。这表现了他的谨慎。
•
皆大欢喜:出自《金刚经》结尾:“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意思是 听佛讲完了这部佛经后,大家都非常高兴,诚心实意地接受了佛佗的教导,并照着去 做。还有些经书,如《维摩诘经》《法华经》《圆觉经》等也都有相同或类似的结尾。 拖泥带水:出自《五灯会元》:“狮子翻身,拖泥带水。”这是禅宗僧人常用的 一个譬喻,表示法力强大。 神通广大:佛教宣称,释迦牟尼具有神秘莫测、无所不能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 “神通力”。“神通广大”用来形容佛的法力广大无边。 引火烧身:出自《法苑珠林》。佛教宣称,罗汉成佛的时候,处理肉身的方法之 一,是“自心出火烧身”。 鹦鹉学舌:出自《景德传灯录》。本义是说,佛经传达的是佛的意思,不理解佛 的意思只是诵读经文,就像鹦鹉学人说话一样。 解铃还须系铃人:出自《指月录》。比喻谁弄出来的事情,谁惹出来的麻烦,仍 须由谁解决。
慧能受法
•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读 出那些重要信息?
中国历史上的禅宗与佛教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禅宗与佛教文化禅宗与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禅宗起源于佛教,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就中国历史上的禅宗与佛教文化展开论述。
一、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宗,全称为“禅那”,在中国古代又称“坐禅”或“坐忘”,是佛教的一个主要宗派。
禅宗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期,传承了佛教中的禅定修行方法并融入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家元素。
禅宗强调直接指向心性的体验和证悟,追求直接领悟佛性的境界,强调体悟实相、即时体验的修行方式。
禅宗在唐代达到了高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繁盛的时期,禅宗也因此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在唐代,禅宗与其他宗派如律宗、律因宗等一同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南北宗派”,丰富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禅宗的兴起使佛教成为唐代的国教,并在世俗社会中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禅宗的教义与修行方式禅宗的教义主要强调直接领悟、体悟心性、证悟佛性的境界,称为“见性成佛”。
禅宗认为人的本性即是佛,只要经过修行,每个人皆可证悟佛性。
禅宗注重体验、直觉和直观,推崇无语默照、思维停滞的境界。
禅宗强调内观,通过坐禅、打坐等修行方法,培养内心的安定和智慧,以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地。
禅宗的修行方式主要包括坐禅、禅悟、禅诗等。
坐禅是禅宗修行的核心方法,通过正定呼吸和内观冥想,专注于此刻的当下,以觉察和体验内心的真实本质。
禅悟是通过临悟、觉悟的方式了解真相。
禅诗是禅宗修行者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禅宗境界和经验的理解和体验。
三、禅宗对佛教文化的影响禅宗的兴起对中国的宗教、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了儒家、道家等思想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
禅宗的修行方式与中国古代的冥想和思维方式相契合,对于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禅宗影响了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诗词、绘画和茶道等方面。
禅诗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成为文人墨客们表达内心情感和禅宗体悟的重要手段。
禅是什么--乔布斯心中的佛禅
禅是什么乔布斯心中的佛禅作者: zenkywong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佛与禅都好像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
我们羡慕于他的逍遥自在,渴望于他的心胸坦荡与博大精深,无形中让禅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距离。
其实生活就是禅,经历生活的这个过程也就是修禅悟道的一个过程。
而禅在更多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智慧,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智慧。
我对禅的理解:禅就是对自身以及周围现象和事物的了解与感悟的过程。
首先,禅是一个过程。
从数学的角度讲,它是一个线段,不是孤立的一点或几点。
其次,禅虽然是以了解和学习为基础的,但关键却在悟而非学。
了解和学习是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过程,而悟却是对外界事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每个人都可能了解学习到了相同的东西,但却领悟出了完全不同的道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牛顿却悟出了万有引力。
如果苹果掉到了其他人头上,或者只是悟出了不要随便在苹果树下睡觉的道理。
所以悟者,禅也。
最后,禅分大小,重在自身。
小禅者,只能领悟相关联的事物;大禅者,思维可以纵横跳跃,发散无限。
但是无论如何,人是根本。
这是因为人的智力存在差异,一些人能想到的东西另一些人不一定想得到。
另一方面,一个不了解自身本性的人是无法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他的悟性也会受到限制。
因此,当你第一次学习如何挑选白菜的时候你已经是在参禅;当你第一次遇到错误而反省时,你也是在参禅;当你在创新进取时,你更是在参禅。
禅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乔布斯更是把禅与工业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很多人从乔布斯身上了解到了“简约”,但却并不明白从禅的角度来说“简约”是如何得来的。
有人更会说,既然简单能解决的事为什么还要用复杂的方式解决呢?答案就是人们的境界不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每个人都不是傻子,人都会先用最简单的思维去考虑事情,最后发现解决不了问题;之后随着考虑的细致入微,会想出复杂一点的办法来更好解决问题;但是随着对问题本质的深入了解,最终发现了一个又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佛禅文化的几个境界
佛禅文化的几个境界禅,是我们的自性。
佛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宝藏,也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
只是一般人往往不识自家宝藏,每天随着“见闻觉知”不断追逐过眼烟云的功名利禄,执取虚幻不实的五欲六尘,任由我们的真心在五趣里流转,在六道里轮回,实在可惜!所幸我们的真心本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因此尽管流转生死,本我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
有朝一日,当我们有了禅定的觉观智慧,可以让我们的“见闻觉知”不随“境界”而转,自然就能转凡为圣,从而达到如下的境界:第一,从凡夫“差别”的世界到圣贤“平等”的世界。
凡夫所认识的世间是千差万别的;反之,圣贤看世间,一切皆平等,所谓“生佛平等、自他平等、有无平等、圣凡平等”,能用禅的“平等心”看待世间,诚所谓“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
“平等”的世界,是最美好而真实的世界!第二,从凡夫“动乱”的世界到圣贤“寂静”的世界。
凡夫的世界因为有物欲尘劳,因此扰攘不安,“动荡”不已;相反的,圣贤追求的是禅悦法喜,是“寂静”无哗的生活。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静”里,就能真实认识世间。
第三,从凡夫“生灭”的世界到圣贤“涅槃”的世界。
凡夫世间,生灭无常,不但有情世间有“生老病死”,器世间也有“生住异灭”、“成住坏空”。
如果我们能“善分别”圣贤的“涅槃”世界,亦即灭绝“时空”对待、“人我”对待、“生死”对待,所谓“不生不灭”的真如世界,也就能认识诸法实相。
第四,从凡夫“垢秽”的世界到圣贤“清净”的世界。
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充满杀盗淫妄。
如果我们有了禅观的智慧,能身行“不乱杀”、“不偷盗”、“不邪淫”;口说“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意想“不贪欲”、“不嗔毒”、“不愚痴”,就能从凡夫“垢秽”的世界,到圣贤“清净”的世界,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第五,从凡夫“缺陷”的世界到圣贤“圆满”的世界。
凡夫世间,白天一半,夜晚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坏人一半;佛一半,魔一半。
古代中国的佛教经典与禅宗思想
古代中国的佛教经典与禅宗思想佛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条重要的文化传统,及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佛教经典和禅宗思想。
佛教经典和禅宗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至今对于中国的佛教文化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古代中国佛教经典和禅宗思想的一些知识,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古代中国佛教经典佛教经典,包括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密宗佛教等,是佛教教义和思想的基石。
其中,最核心的佛经当属《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中国佛教最著名的经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佛教经典之一。
这部经典被誉为佛教最高的教导,可以说是所有佛教信仰的基石。
它详细解释了佛教整体思想的实质和精神,是中国佛教教义中最独特、最深奥的部分之一。
《法华经》则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指一切佛法的精髓,也是大乘佛教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法华经》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三车一乘”的思想体系,即咒(一车)、华(二车)、般若(三车)和成佛(一乘)。
因此,《法华经》被称为佛法的王者。
《华严经》是佛教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经典之一,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也被称为《华严经大佛母经》。
这部经典强调无视和智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佛教思想体系的最全面的表述。
《华严经》被誉为佛教的宝藏,是佛教理论体系的杰作。
《涅槃经》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同时也是大乘和小乘佛教思想的融合体。
这部经典重点讲解了佛的涅槃的概念和思想,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如“无我”和“缘起性空”。
二、禅宗思想禅宗思想是中国佛教中最独特而又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
禅宗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思想,主要强调对于实践的重视。
禅宗思想提倡瞬间顿悟,即瞬间觉悟。
禅宗思想是一种实践性强的思想,强调通过念字、禅坐、行功等实践方法达到觉悟的境界。
禅宗的主要流派有五山派、曹洞宗和禅宗等。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单元概述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五单元佛理禅趣单元概述佛理禅趣有益生活对于“禅”这个概念,宗教界和学术界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六祖慧能,使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并占据了中国佛教发展的主导地位,禅宗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到今天,禅宗的很多典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语,对现实生活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增添不少色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佛家认为:禅是一种体现自然生活的人的精神世界,是宇宙与人生的总体,禅无所不是、无所不在,它是一种直接认识事物本体、超越物我的精神世界。
禅是“以心传心”,通过心灵的顿悟方法获得,而并非仅限于文字意义上的禅法。
禅是智慧的体现,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生哲学观,不是建立在逻辑和分析的基础上,而是超越思维、语言、形象的表达。
禅也不是神秘主义、虚无主义和宗教意义上的理论,是一种超越宗教性和人们对事物现象上的认识,通过事物的现象对物质世界本质上的真实认识。
通过禅的功能启迪人类封存已久的潜意识智慧,而这种智慧是一种本能的智力,而不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
所以说禅能正确认识人们日常生活的事实,显现在最平凡、最普通、最平定的人的生活里。
人们以一颗平等无分别的“心”,对身边的事物和日常生活进行仔细观察,就会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一种自性平等、物我一体。
所以说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非语言、文字、形象所能表达的。
禅是一种实际的、平凡的、活生生的生活现象,其表达方式和方法也各具风格无一类同,这种境界和感觉唯有修禅者本身能以心有所悟,而他人是无法想象和体会到的。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认为“禅”不需要文字、语言、经教的描述,只要直接地把握生命事实的核心,求得“心”的安住即是“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文明病”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社会事实。
由于物质生活的诱惑,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是“利益”“名誉”“健康”“事业”等,而在佛法中这些都被认为是建立在“贪、瞋、痴”的根本上,人们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就必须离开“贪、瞋、痴”。
禅宗的佛性论及其成佛的理论
禅宗的佛性论及其成佛的理论
禅宗讲究“见性成佛”,其中的关键是什么是“见性”?其实,这个“性”当然是指佛性,如果说出来大家都能明白,但是如果不通过一番功夫换来当头棒喝而顿悟,也是理解的不透彻的,不能从心智上达到成佛的要求。
禅宗典型的公案有很多,就近代来讲还要数虚云老和尚当年的公案,他在禅七期间,被热水一烫,水杯落地而碎,即刻顿悟。
其实虚云老和尚的修为在那个时候已经很高,但他纵然苦行也未达境界,可就在那一瞬间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真的见性了。
所以,禅宗在成佛的过程中,讲究的是磨练、是锲而不舍、是功夫。
这当然还要看人的根器。
六祖惠能只听一部金刚经即能见性,不可谓不是大根器之人。
当然,禅宗的修练有其独特的方法,虽与净土、密宗不同,但却有相通之处。
比如:净土只凭一句佛号,即可见性。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是一念抵万念,功夫到了,便可无念,无念时,佛性自然现前。
密宗法门不只是在藏地才有,其实内地的心中心法也属密宗的一门,但更像禅宗,它一针见血、直指人心,当下就告诉你什么事佛性,然后告诉你方法,以此修习日久必然见性。
这个法门其实是目前见性最快的,实际上它是禅宗的演化。
那么,什么是“性”呢?这虽然是个秘密,但心中心法已经公开,在此可以引用:“即你前念已断、后念未起之时,当下那个了了分明、非同木石的是什么?”其实,《心经》里也说的很清楚了“......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禅宗是应时而生。
其成佛理论非一般人通过课本的研究所能达悟透澈,以一门深入之法门,不断参悟,到达一定功夫才能触类旁通,思路焕然,万宗归一。
因此,不敢妄断,仅浅见尔。
玄妙佛禅佳句
玄妙佛禅佳句1、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2、生而为人,心存善念;入世而活,护己周全;恶魔纵横,善恶转眼;纷繁杂乱,愿君安然。
3、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
而不是刻意,不如放开,放下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
4、莫从卑劣法。
莫住于放逸。
莫随于邪见。
莫增长世俗。
奋起莫放逸。
行正法善行。
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
5、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近,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6、学会一个人生活,不论身边是否有人疼爱。
做好自己该做的,有爱或无爱,都安然对待。
7、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8、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9、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10、要晓得冤仇结了之后,生生世世报不完的,冤冤相报,那到什么时候才了?11、菩提树下的轮回,是几世遗留的姻缘,等你来度我;石桥下等你来过,岁月的蹉跎让我犯了错,回首前尘,只愿涅盘成佛。
12、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3、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14、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15、如果您的身体错了并且心不纯净,那么力量和财富就像乌云密布。
不管情况如何,都不要忘记善意。
1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7、阿难即从座起。
礼佛合掌,长跪白佛。
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18、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19、心中装满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就会听不见别人。
20、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佛论禅,心灵之旅”
登天上云居真如禅寺+ 游梦幻西海+农家乐三日游
庐山西海(云居山-柘林湖)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北部西麓,总面积68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495平方公里。
地跨永修、武宁两县,其主要由山岳型景区—云居山和湖泊型景区—柘林湖两大版块组成,属特大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庐山西海与南昌、武汉、长沙、合肥四省会城市交汇,属长江“黄金水道”,105、316国道贯穿全境,永武高速、福银高速、大广高速和京九铁路穿邻而过,距九江机场、昌北机场均50分钟左右车程,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世称九江的“南大门”、南昌的“后花园”,与庐山、鄱阳湖构成赣北旅游体系中的金三角。
庐山西海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植被繁茂,气候凉爽,给自己一个暂别喧嚣的城市的假期,感悟与佛心灵的约会,与佛论禅,你会发现只要我们有禅心,处处都会有禅机,带上禅心,都市生活也可以自在快乐。
行程安排:
1、在丛林鸟叫声中醒来,早餐过后,乘车前往庐山西海天上云居的云居山---真如禅寺风景区。
抵达后开始游览天上云居山,【千年古刹真如禅寺】,后游览【百花谷】,感受圣水养心。
古往今来,以其秀丽天成的自然风光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古人称之为:“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洲”,“冠世绝境,天上云居”。
山巅真如禅寺是佛教曹洞宗发祥地。
云居山自然风光秀丽,尤其是被誉为人间仙境的百花谷景区更为突出,沿途奇山异石,溪水瀑布,古寺牌楼,僧侣塔林,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游【莲花城景区】、【莲花仙境】、【明月湖】、【谈心石】、【石床】、【千年古刹真如禅寺】、【虚云塔院】、【千年银杏】、【高僧塔林】。
后游览【百花谷景区】、【仙女浴盆】、【百花溪】等。
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
2、中餐过后,乘车前往前往素有江西“山水江南·醉美西海”之称的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南码头,乘船进岛中餐后,亲身感受“水天相映成一色,人船穿游翡翠里”的美妙意境。
登【传奇文化世界】桃花岛(游玩约60分钟),勇闯桃花阵,地藏庙祈福,观音池许愿,观原始土著及民俗歌舞演出、看风情万种的泰国人妖表演,体验全国最长的高空溜索给你带来的惊险刺激感;(自行收费项目:溜索(往返);后游玩【水浒城】(游玩约40分钟)特型演员深热情迎驾,爬好汉坡、擂战鼓、看魔术表演,到狮子楼听潘金莲和王婆唱地道民间戏曲,让您仿佛置身于水浒世界之中;通过中国最具特色的连岛浮桥前往【动物世界】(游玩约40分钟),沿途喂养锦鲤、观孔雀开屏,精险刺激的美女与蛇共舞、人鳄亲吻、鳄口取物,大型狮、虎、熊马戏表演等让您大饱眼福,流连忘返;(自行收费项目:蛇园:10元/人次)游玩【猴岛】(游玩约30分钟),探猴子监狱、观群猴献艺、零距离喂食与猴子们亲密接触;经连岛浮桥前往前往【飞龙岛】(游
玩约40分钟)观赏惊险刺激的上刀山下火海、飞车及斗鸡表演;然后游最新开发的以性养生为主题的【养生文化区】(游玩约60分钟)游天下第一吻、母爱雕像、巨型女鞋、养生文化墙、“偷窥”、体验裸体骑自行车、观性爱模拟器、“窥浴木屋”、将军雕像、大地之母、性文化展厅、“人体彩绘”、“把根留住”、“女乳”等景点(自行收费项目:人体彩绘;20元/人次),游最新开发的【外婆岛I、II】(游玩约90分钟),体验江西最原始的农耕文化民俗,看“本山大叔”滑稽表演,过江南最长的摇桥——外婆桥,玩惊险刺激的农家滑草、游外婆家、人生路、财富路、沙漏、预示人生运势的24节气罗盘、观农耕道具展示区、人牛犁田、池塘戏鱼、碾盘、三缘亭、磨坊、体验三级组合水车、浑水摸鱼、牛拉石磨、辘轳井,观巨型组合水车等,让您回到原始纯真的农耕时代(自行收费项目:外婆桥:5元/人次,滑草:10元/人次)。
后乘船返回码头,结束令您难忘的与佛论禅的心灵之旅。
接待标准及结算价
格:
1、门票:景点大门票【庐山西海柘林湖+游船,云居山-真如禅寺】
2、住宿:豪华双人房;
3、交通:全程空调旅游车;
4、导服:优秀导游服务;
5、保险:旅行社责任险;
6、用餐:二早四正,正餐(十人一桌、八菜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