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师素质要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屋面大跨应结合排水找坡布置 自重是关键 钢桁架组合楼层
结构平面布置(四)悬挑布置
大悬挑设计宜分散传力,不宜只在框架柱上挑出,且 应多道设防,并有足够储备
梁高控制下的极限悬挑梁高度是预应力的悬挑密肋板, 但此时边框架梁要有足够强度
结构平面布置(五)开洞布置
楼面开洞如何设置边梁?如何加强,非单向受力方向 开洞可以不予设置
靠传递,无法有效传递时,应调整剪力墙位置。如: 突出楼面的电梯间,角部楼、电梯旁的剪力墙等
结构竖向布置(二)薄弱层和软弱层
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小于 65%属严重不规则
一般是由于上层增加剪力墙或斜撑进行竖向转换时发 生
侧向刚度不规则,上刚下柔 一般由于层高的变化,或竖向转换而引起
对策:楼层地震剪力予以不小于1.15的放大 调整截面和增加高效抗侧力构件
结构竖向布置(三)转换构件
竖向有斜撑转换构件时,斜撑布置形式应注意:混凝 土构件宜压不宜拉,钢结构构件宜拉不宜压
竖向荷载引起的水平力更要有恰当的传递路径,不能 因为分析模型的假定(刚性楼板,水平梁等构件内无 轴向力)而遗漏
结构竖向布置(四)- 坡地建筑
设置永久性挡土墙,营造局部平地
利用结构外墙挡土,坡地对结构的 约束高度不同,挡土墙的刚度不同。 带来的问题是:质心与刚心的偏心 距增大,刚度中心偏向剪力墙墙肢, 位移比增大,扭转效应更加明显。
利用结构外墙挡土,第一要注意侧 土压力的平衡,第二要在远坡端增 设部分剪力墙,减小结构的偏心率
削坡盖板处理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一)分析坐标系
结构材料信息:混凝土的容重放大1.04~1.12/钢材的 容重放大1.04~1.18
水平力的夹角:包含风作用的方向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GB50011第5.1.1-
2条,>来自百度文库5度),软件自重组合考虑取最不利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
在平法表示时,可统一在施工说明中采用小梁表处理
结构合理构造
建筑剖面、外墙大样和结构布置 边框架梁或内外周边梁应和建筑外墙大样一致 变板面高度处结构布置
结构竖向布置(一)原则
结构竖向布置宜上下对齐,规格统一 框架结构可通过调整框架柱截面调节楼层抗侧刚度,
特别是建筑底层层高较高时 抗侧力剪力墙边的开洞应注意,确保楼层水平力的可
削坡盖板处理
结构竖向布置(五)地震作用放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第4.1.8 条(强条)规定: 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 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 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 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 其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其值可根据 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 范围内采用
层剪力与层位移比值法(抗规3.4.2/3.4.3)刚性楼板 剪力墙结构带层高的修正 分X/Y双向进行,任何方向竖向不规则,其软弱层的
地震剪力放大1.15(抗规3.4.2)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五)调整系数
活荷载折减调整,工业建筑不调整 支座负弯矩调整,钢结构可不调整 结构自振周期的折减 梁刚度放大系数调整,楼板按壳单元不调整 连梁刚度折减不宜小于0.5
平面不对称时应计及扭转的影响 弹性楼板3-壳单元(板柱结构,注意导荷载)、6-平
面内无限纲的厚板弯曲单元、弹性膜单元 平面复杂、开洞结构采用平面内真实刚度的膜单元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四)层间刚度
等效剪切刚度法/剪切刚度法(高规附录E.0.1)嵌固、 1层框支
等效侧向刚度法/剪弯刚度法(高规附录E.0.2)2层及 以上框支
尽可能通过次梁形成单向布置,充分利用板的刚度, 次梁宜先横向后纵向,且应尽量连续布置
搁置次梁的边框架梁应复核框架梁的扭转,其截面宜 有一定的抗扭刚度,特别是有悬臂板时更应注意
结构平面布置(三)大跨布置
大跨空间应根据长宽比决定单向框架或双向框架,功 能明确并许可时,应尽可能减小开间距离,即尽可能 多做框架主梁,而非次梁
结构平面布置(一)原则
建筑方案阶段参与竖向承重构件布置,不宜直接以建 筑方案图作为结构工作图,特别是公寓、住宅等建筑
楼梯间、上下对齐的功能房间、平面转角处等宜适当 予以加强,在不牺牲建筑功能和造型的基础上应尽可 能安全、经济
结构构件截面宜统一和协调,加以归并和优化
结构布置原理(二)梁板布置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六)剪力调整
《抗规》第6.2.13条: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核心筒 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 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计算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 1.5 倍二者的较小值。
《高规》第9.1.11条规定:“抗震设计时,筒体结构 的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应 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部分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 准值的最大值不宜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 10%;2、当框架部分分配的地震剪力标准值的最大 值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10%时,各层框 架部分承但的地震剪力标准值应增大到按结构底部总 地震剪力标准值的15%进行调整
参数。内部节点:只把墙元上、下边的节点作为出口 节点。多层建筑,剪力墙较少可选用出口节点,全部 参加总纲组装,高层可选内部节点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三)刚性楼板
根据GB50011的规定,在计算位移比、周期比、层刚 度比时,应选择全楼刚性楼板假定 并选用侧刚模型
考虑刚性楼板价定时,使用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来近 似考虑楼板的平面外刚度
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GB50011第5.1.1-3条,>15度)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二)墙元细分
SATWE墙单元采用在壳元的基础上凝聚而成的墙元来 模拟剪力墙,并通过采用数字回归于专家系统相结合 的办法,实现了墙元的自动化分
隐含的细分单元网格长度为2m 新版PKPM默认1m?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是墙元刚度矩阵凝聚时的一个控制
建筑结构工程师 素质要求
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技能要求
力学素养 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对规范的理解) 模型能力和解析能力(结构设计及优化、常见问题) 图纸表达能力(规范化和精、细)
结构设计的主要范畴
正确、合理的设计条件和参数(规范及软件) 合理的结构平面布置,重力荷载的传递 合理的结构竖向布置,水平荷载的传递 荷载和作用传递路径的检查 合理恰当的结构构造 设计图纸的表达
结构平面布置(四)悬挑布置
大悬挑设计宜分散传力,不宜只在框架柱上挑出,且 应多道设防,并有足够储备
梁高控制下的极限悬挑梁高度是预应力的悬挑密肋板, 但此时边框架梁要有足够强度
结构平面布置(五)开洞布置
楼面开洞如何设置边梁?如何加强,非单向受力方向 开洞可以不予设置
靠传递,无法有效传递时,应调整剪力墙位置。如: 突出楼面的电梯间,角部楼、电梯旁的剪力墙等
结构竖向布置(二)薄弱层和软弱层
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小于 65%属严重不规则
一般是由于上层增加剪力墙或斜撑进行竖向转换时发 生
侧向刚度不规则,上刚下柔 一般由于层高的变化,或竖向转换而引起
对策:楼层地震剪力予以不小于1.15的放大 调整截面和增加高效抗侧力构件
结构竖向布置(三)转换构件
竖向有斜撑转换构件时,斜撑布置形式应注意:混凝 土构件宜压不宜拉,钢结构构件宜拉不宜压
竖向荷载引起的水平力更要有恰当的传递路径,不能 因为分析模型的假定(刚性楼板,水平梁等构件内无 轴向力)而遗漏
结构竖向布置(四)- 坡地建筑
设置永久性挡土墙,营造局部平地
利用结构外墙挡土,坡地对结构的 约束高度不同,挡土墙的刚度不同。 带来的问题是:质心与刚心的偏心 距增大,刚度中心偏向剪力墙墙肢, 位移比增大,扭转效应更加明显。
利用结构外墙挡土,第一要注意侧 土压力的平衡,第二要在远坡端增 设部分剪力墙,减小结构的偏心率
削坡盖板处理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一)分析坐标系
结构材料信息:混凝土的容重放大1.04~1.12/钢材的 容重放大1.04~1.18
水平力的夹角:包含风作用的方向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GB50011第5.1.1-
2条,>来自百度文库5度),软件自重组合考虑取最不利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
在平法表示时,可统一在施工说明中采用小梁表处理
结构合理构造
建筑剖面、外墙大样和结构布置 边框架梁或内外周边梁应和建筑外墙大样一致 变板面高度处结构布置
结构竖向布置(一)原则
结构竖向布置宜上下对齐,规格统一 框架结构可通过调整框架柱截面调节楼层抗侧刚度,
特别是建筑底层层高较高时 抗侧力剪力墙边的开洞应注意,确保楼层水平力的可
削坡盖板处理
结构竖向布置(五)地震作用放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第4.1.8 条(强条)规定: 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 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 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 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 其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其值可根据 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 范围内采用
层剪力与层位移比值法(抗规3.4.2/3.4.3)刚性楼板 剪力墙结构带层高的修正 分X/Y双向进行,任何方向竖向不规则,其软弱层的
地震剪力放大1.15(抗规3.4.2)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五)调整系数
活荷载折减调整,工业建筑不调整 支座负弯矩调整,钢结构可不调整 结构自振周期的折减 梁刚度放大系数调整,楼板按壳单元不调整 连梁刚度折减不宜小于0.5
平面不对称时应计及扭转的影响 弹性楼板3-壳单元(板柱结构,注意导荷载)、6-平
面内无限纲的厚板弯曲单元、弹性膜单元 平面复杂、开洞结构采用平面内真实刚度的膜单元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四)层间刚度
等效剪切刚度法/剪切刚度法(高规附录E.0.1)嵌固、 1层框支
等效侧向刚度法/剪弯刚度法(高规附录E.0.2)2层及 以上框支
尽可能通过次梁形成单向布置,充分利用板的刚度, 次梁宜先横向后纵向,且应尽量连续布置
搁置次梁的边框架梁应复核框架梁的扭转,其截面宜 有一定的抗扭刚度,特别是有悬臂板时更应注意
结构平面布置(三)大跨布置
大跨空间应根据长宽比决定单向框架或双向框架,功 能明确并许可时,应尽可能减小开间距离,即尽可能 多做框架主梁,而非次梁
结构平面布置(一)原则
建筑方案阶段参与竖向承重构件布置,不宜直接以建 筑方案图作为结构工作图,特别是公寓、住宅等建筑
楼梯间、上下对齐的功能房间、平面转角处等宜适当 予以加强,在不牺牲建筑功能和造型的基础上应尽可 能安全、经济
结构构件截面宜统一和协调,加以归并和优化
结构布置原理(二)梁板布置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六)剪力调整
《抗规》第6.2.13条: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核心筒 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 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计算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 1.5 倍二者的较小值。
《高规》第9.1.11条规定:“抗震设计时,筒体结构 的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应 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部分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 准值的最大值不宜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 10%;2、当框架部分分配的地震剪力标准值的最大 值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10%时,各层框 架部分承但的地震剪力标准值应增大到按结构底部总 地震剪力标准值的15%进行调整
参数。内部节点:只把墙元上、下边的节点作为出口 节点。多层建筑,剪力墙较少可选用出口节点,全部 参加总纲组装,高层可选内部节点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三)刚性楼板
根据GB50011的规定,在计算位移比、周期比、层刚 度比时,应选择全楼刚性楼板假定 并选用侧刚模型
考虑刚性楼板价定时,使用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来近 似考虑楼板的平面外刚度
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GB50011第5.1.1-3条,>15度)
分析设计参数取值(二)墙元细分
SATWE墙单元采用在壳元的基础上凝聚而成的墙元来 模拟剪力墙,并通过采用数字回归于专家系统相结合 的办法,实现了墙元的自动化分
隐含的细分单元网格长度为2m 新版PKPM默认1m?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是墙元刚度矩阵凝聚时的一个控制
建筑结构工程师 素质要求
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技能要求
力学素养 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对规范的理解) 模型能力和解析能力(结构设计及优化、常见问题) 图纸表达能力(规范化和精、细)
结构设计的主要范畴
正确、合理的设计条件和参数(规范及软件) 合理的结构平面布置,重力荷载的传递 合理的结构竖向布置,水平荷载的传递 荷载和作用传递路径的检查 合理恰当的结构构造 设计图纸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