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

目录

[隐藏]

1 什么是产业集群?

2 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3 产业集群概念的作用

4 相关条目

[编辑]什么是产业集群?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意义讲,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的发展。

如果将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二者结合起来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指产业成群、围成一圈集聚发展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区内或地区间形成的某种产业链或某些产业链。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次分析,即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进入壁垒;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使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利润产业等。

产业集群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按形成机制可分类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按要素配置可分类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资源密集型产业集群、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按产业类型可分类为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按资金来源可分类为外资主导型产业集群和内资主导型产业集群;按企业类型可分类为几个大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和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按创新程度高低可分为模仿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编辑]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

1、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

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的集群竞争力。集群使得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到了集群里面,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2、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在绝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都是创新体系主体,因此,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因此,企业间合作的基础是信任而不是契约。没有企业之间和企业领导人之间的深刻信任,任何形式的契约都难达到合作的预期目标。集群的发展正好符合了这方面的要求,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便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群内的企业因为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因此其合作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增加。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创造的力量大于单个企业力量的简单总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因为他们不一定能搜寻到合作伙伴,即使搜寻到了,也要进行一番严格的考证。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合作却有独特的优势。现代组织理论预言,产业内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3、产业集群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

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一般地讲,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集群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访问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能够较快地学习到新的

知识和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面对面打交道,这样将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ies),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2)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在新经济时代,产业布局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集群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产业集群内由于同类企业较多,竞争压力激励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迫使员工相互攀比,不断学习;企业间邻近,带来了现场参观、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种学习、竞争的区域环境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集群内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在集群区内各专业细分的企业很快会协同创新,相互支持,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模式。事实也已经证明,产业集群内知识和技术的扩散要明显快于非集群化的企业。

(3)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集群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增长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创新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使集群在吸引新企业进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鼓励产业新手的出现,也有利于现有企业的增长和规模扩张。在产业集群形成后,不仅吸引来的工厂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因为集群内长期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促使企业在集群内“落地生根”,除非整个产业链出现转移,企业才会考虑迁移到其他地区。

4、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等。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

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这种区域品牌是由企业共同的生产区位产生的,一旦形成之后,就可以为区内的所有企业所享受。因此,区域品牌同样具有外部效应。这种区域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

[编辑]产业集群概念的作用

产业集群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新视角。产业集群无论对经济增长,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乃至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方面,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产业集群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这样使他们能够从一个区域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来考察可能构成特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考虑临近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虑一些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

产业集群要求政府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产业集群观点更贴近竞争的本质,要求政府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强调通过竞争来促进集群产业的效率和创新,从而推动市场的不断拓展,繁荣区域和地方经济。

所谓产业集群,是围绕同一产业或产品的相关企业和配套服务机构在其一地区集聚而形成的群落。尽管学者专家们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对其基本特点的认识却相近。产业集群的特点:1,企业在某一区域聚集、没有集聚就没有集群.2.集聚在一起的是围绕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的同行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3、集聚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协作和同行之间的竞争关系。4,集群产业和集群企业的萌芽,发展,壮大和衰落,消亡的生长过程,由市场机制起决定性的优胜劣汰作用,而非由行政力量代替市场规律来择优汰劣

其中,i ——表示第i 个地区;

——表示第个行业;

——表示表示第i 个地区、第个行业的产出指标;

——表示第个地区、第个行业的区位商。

区位商是地区行业在本地总产出中的份额与整个行业占全国经济产出的份

额之比。其含义是:

当>1 时,意味着 i 地区的 j 行业供给能力除满足本地区需求之外,还可

以对外提供产品,有对外扩张的能力 , 意味着地区在行业上具有优势地位;

当<1 时,意味着 i 地区的 j 行业供给能力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需要

由区外调入;

当=1 时,意味着 i 区的 j 行业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地区需求。

政府培育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的企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而形成的具有集聚经济性的产业组织。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因此,对我国许多落后地区而言,由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低下,寻求通过政府的引导促使当地关联企业走向产业集群的路径是一项既现实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产业集群的经济功效

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报告显示,2002年在中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增长到3570万家,占工商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产值占我国GDP的60%。另据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我国中小企业解决就业占全国城镇总就业量的75%以上,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中小企业完成的税收占我国全部税收收入的43.2%。这些税收已经充分显示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却面临着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劣势,如规模经济的劣势、范围经济的劣势。因此,各级政府在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的同时,积极利用产业集群的聚集经济性以促使形成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自我强化机制。一般而言,产业集群在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功效可以从三个方面简单论述。

(一)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早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已有论述。但是,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的限制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可从两个方面体现。其一,每个企业只专注于自己最具优势的生产环节,可将资源禀赋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其次,每个企业都将大幅增加其所从事的环节的产量,从而显示出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

(二)通过区域集聚,提升区域经济的外部性

区域经济外部性获得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共同投入的使用。大量企业的“扎堆”使它们可以共同分担某些投入,如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活动,或者联合进行采购。

经济外部性的获得还表现在知识的溢出效应、劳动力和中间投入的专门化、竞争的激化、信任和合作的加强等方面。这些外部性的经济功效主要表现在:其一,专业化生产在某一区域密集加剧了市场竞争,从而形成迫使生产者努力提高技术的高压环境,有利于区域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其二,专业劳动者的地理集中有助于信息流动和技术外溢;其三,专业化规模的扩大也将引起对专业化服务项目的需求,有助于该领域内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降低外部交易费用。如许多同类企业都面临着不经常使用但却又必不可少的资源投入,如某些检测设备、仪器等。产业集群将会有专门提供这些设备、仪器的服务机构诞生,从而降低每个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通过区域品牌的辐射,迅速扩大市场

产业集群中的区域市场属于外部化市场交易,它是通过一个可供生产者共同享用的销售

网络来促进交易。进入专业市场的企业大多不通过或不靠自己的商标、品牌、企业知名度拓展市场,而是依靠区域市场的知名度,通过交易市场的信息搜集、集中和反馈各种信息,大大节约交易费用。专业化分工和交易费用的降低有效的地拓展市场容量。

通过对产业集群经济功效的简单分析可以发现,不仅大企业可以通过基于产业集群的协作网络获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中小企业也可以借助产业集群克服其自身存在的规模劣势、竞争中的不平等地位等。所以,90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都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了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其核心是通过区域治理,使增强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利用国际资源相结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力图推动产业集群战略和政策在第三世界地方公共政策中的实践。

潜能集群主要指相关产业的企业出现聚集态势, 但是依然实现资源共享的聚集规模。此类型产业集群由于规模过小而导致企业缺乏对地理聚集优势的充分感知。潜能集群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 企业对当地的发展没有相关义务; 其次, 尽管大量中小企业存在在一定的区域内, 但是彼此缺乏合作和共同开拓市场的意愿。那么要升级为运转集群必须具备彼此从事相关产业并且他们认知支持集群的发展并且从中受益的基本条件。运转型集群和中央控制型(hub and spoke) 聚集有着本质区别。运转型集群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 而中央控制型聚集则由一个或者几个核心企业控制, 其他企业扮演着卫星的角色围绕其旋转。中央控制型聚集的存在会严重着影响一个区域运转型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首先, 由于这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可能抛弃自己企业所在的区域转而投向其他区域寻找供应商和合同转包商; 再次, 他们为了维护其垄断地位对集群的发展持抵抗态度而不乐意分享劳动力和市场信息。由运转型集群到中央控制型集群转变的这个故事在世界上的一些角落经常发生。比方说, 意大利产业集群的研究者们已经发现集群内一些成长起来的企业已经把合作伙伴选择的战略从局限本集群的小天地扩展到更加广阔的国内和国际的范畴当中来。另外一个划分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的方法是依据其形成根源。

产业集群的形成不外乎以下几种来源:第一, 丰富的自然资源;第二, 新科技成果促进, 包括私人企业和一些研究机构创造的科研成果;第三, 大量特殊技能劳动力的存在, 这些劳动力的存在可能因为一些大企业的存在而聚集在特殊的区域, 进而形成特殊的企业氛围, 也为当地吸引投资提供了先决的条件;第四, 大量的市场机遇和战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比方说港口和休闲设施的投资等等。最后一个集群分类的角度是依据集群内企业相互作用来划分的, 总的来说主要包括意大利模式( Italian model ) 和马歇尔模式(M arshallian model)。意大利模式的产业集群主要特征为高频率和高密度的企业合作。集群内的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高, 对企业的所在区域有着精深的认知和对当地资源最大效率的有效利用。

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组织的中间性组织,也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促使产业集群形成及演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制度因素,从制度的角度可以系统地解释集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定义为旨在约束个人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加强秩序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

效益,增加安全保障。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出来并通过国家等组织正式确立的成文规则,包括宪法、成文法、正式合约等。非正式制度则是指在人们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正式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且一旦确立就会形成制度刚性,对经济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易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表现为“差序格局”的社会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人们通过身份承诺、声誉机制、信仰、归属感等形式来应付反复出现的某种环境和行为。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手段,二者涵盖了交易的全部范围。但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发现,现实经济组织的很大一部分,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组织,也不是纯粹的企业科层组织,在企业和市场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被称为中间性产业组织。产业集群本质上就是这样一种中间性组织。作为一种中间性组织,产业集群的最终形成与演化隐含着深厚的制度因素,它作为一种在一定区域内大量相关企业、支撑机构和服务组织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成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本质上是一种产业(企业)间交易、分工的创新,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提高企业抵抗风险能力的需要而产生的“制度”形式。这一制度形式在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方面优于市场,在加快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提高创新能力方面,优于单个企业。

依据制度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产业集群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自发形成”,这类集群的形成被认为是“历史的偶然性”;二是“自下而上”的培育发展,是指在集群的雏形已经出现或者集群的某些因素已经具备时,政策制定者才开始运用集群的方式加以规划、引导,从而使之发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三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即集群主要是在地方政府积极主动的规划、扶持下得以出现、发展和壮大的。

政府是决定正式制度的主体,它可以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政府通过正式制度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需求诱致型,即“自下而上”的培育发展,指某一地区具备了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如技术工人的数量、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以及自然条件等),政府注意到了这些现象并有意识地出台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这一制度正反馈地诱致更多的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另一种为强制型,即“自上而下”的方式,指政府有意识地在某地建立一个产业集群,并在这一区域内给予相应的制度供给(比如该区域范围内的产业活动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土地资源、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以吸引企业在此落户,最终达到政府“圈建”产业集群的目的。

企业愿意在某一地区集聚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带来的收益,这在产业集群初创时期更明显:一方面,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通过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软环

境,以此吸引更多的资源向该地集聚;另一方面,政府大力建设硬环境,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来降低企业日常运行的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便利,以此形成由区位差别所决定的制度收益,从而强迫或诱致企业在此处聚集。从实践来看,我国部分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遵循着这样一条路径:政府的制度供给形成了地方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市场进一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除了正式制度外,良好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同样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产业集群内,通过企业的关系网络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任,有助于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这是因为,在企业集群内部,业主之间彼此熟识,大多有着共同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正是这种长期的交往所形成的非正式合约,使得企业之间在频繁的产品交易中,有时候不用签订合同,甚至不必立即支付现金。这种非正式合约的交易方式有效地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2、在产业集群内,通过企业的关系网络可以创造各种基于资源与技术共享的合作氛围,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集群中的企业有着相似的语言、技术态度和解释框架。企业家之间可能是亲戚、邻居、同学、同乡等。他们之间能够进行相互学习和频繁的交流,这为集群内产品的升级创新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产业集群是网络关系的综合体,由于地理临近、产业关联、工作人员的频繁交流,使集群网络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为了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间的交易尽量利用特殊的信任关系。正是这种信任文化背景下的网络关系孕育并推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创新。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需要打破落后的制度结构,重新构造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吻合的基本制度关系和行为规则,通过选择一种运行费用较低的制度模式,实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如果一个地区仅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厚的税收待遇却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产业集群就不可能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正式制度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起规制、引导作用。此外,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一定是根植于当地传统、文化、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环境的。鉴于非正式制度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作为正式制度的供给者,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完全可以结合本地区既有的非正式制度环境,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正式制度,从要素供给、需求条件及关联产业的互补等方面入手,形成稳定的制度结构,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与地方政府的作用定位

来源: 作者: 编辑:admin 时间:09-08-11 11:58:32

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源泉和发动机。我国的产业集群已经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沿江地区初具规模,促进了沿海、沿江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大量资本向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集聚,产业集群正在展现出巨大的重要意义。因此,各地政府纷纷制定了自己的集群战略,试图通过集群战略提升区域竞争力。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如何介入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以此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政府介入的方式和深度应如何把握,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与讨论的重点问题。

一、产业集群理论的文献回顾

产业集群理论(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clusters)大约起源于20世纪初,但却繁荣于20世纪90年代后。产业集群理论并非是全新的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曾经对这种现象做过精彩的阐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920)以劳动力市场的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三个要素对产业的地区性聚集,作出了解释,并成为后人研究产业集群的经典引文。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产业集群作出解释后,阿尔弗雷德·韦伯又从工业区角度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聚集经济(Agg lomeration economics)概念。可是,在新古典经济学之后,产业集群理论沉寂了数十年,一直游离在主流经济学之外。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集群理论才重新回到了主流经济学领域,并迅速成为经济学最引人注目的学说之一。其里程碑标志在于1990年和1991年两篇重要文献的刊出,第一篇是麦克尔·波特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2);第二篇是保罗·克鲁格曼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Journal of politicsand Economic,1991.3)。产业集群理论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经济学界迅速繁荣,其主要在于过去二三十年间,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产业集群,呈现出产业集群急剧发展的状况,使得经济学界不得不关注这种现象。

产业集群的形成的原因及其内在机理研究一直在产业集群理论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占了多数。概括而言,当代主流理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1)外部经济(主要理论: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2)聚集经济(主要理论:韦伯的工业区理论;胡弗和巴顿的聚集经济理论);(3)增长极因素(主要理论:科洛夫斯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佩鲁的增长极理论);(4)创新和竞争因素(主要理论:斯科特、斯托伯、哈里森和沃尔的新产业空间理论;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5)制度因素(包括企业家精神、社会关系网络、乡土文化等);(6)历史文件(克鲁格曼的历史事件解释);(7)政府作用(制度安排和政策效果)。

关于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波特在《论国家竞争优势》一文中对政府的政策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前苏联学者提出了政府积极干预的产业集群理论;我国学者符正平从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角度论述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学者从某些产业集群形成的实践角度提出了政府作用的有限性。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扩张阶段,在中国有规模工业化早期,产业的发展完全没有遵照规模经济的规律,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外部性这样一种自然存在的经济利益,本来可以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发展被完全的计划产业布局所替代,其结果是产业效率的丧失和竞争力的低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不少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通过市场力量逐渐出现了产业集群现象。但大多集中在化纤纺织、制衣、制鞋、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总体上看,由于产业规模小、专业化层次低、产业链不完善、熟练技术工人缺乏、诚信水平不高以及公共配套体系薄弱等因素,导致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即一种低层次的产业集群。而作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品牌声誉和网络协作在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

现。因此,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在创新成为支撑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快从现在低级的产业集群发展到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创新性产业集群,实现地方产业集群优化升级,这对市场外向度越来越高的我国产业

来说尤为重要。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文献梳理,我们认为,目前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成长路径问题还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深入研究,理论界更应重视研究制度因素。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尤其要注意探讨我国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的作用的客观规律性,这对于我国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将非常紧要的。基于此,本文从产业集群发展路径角度,探讨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究竟起何作用,并提出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定位,以期对我国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二、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与政府作用

1·产业集群形成的三类主要方式与政府作用

综合国内外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理论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自动生成;二是“自上而下”地形成和发展;三是“自下而上”地规划和发展。其中自动生成的产业集群主要是通过关键性企业衍生、裂变、被模仿与凝聚,逐渐产生与吸引一系列相同、相近与相关企业在该地聚集而成群。其中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只是一般化进行宏观管理和提供公

“自下而上”方式是指,在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经自发出现后,政共服务,并无特别积极主动地作为。

府积极主动地因势利导,为产业集群的正常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积极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促进作用。“自上而下”方式是指,政府与有关单位根据自身的目标,制定出清晰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并加以有效实施,从而培育出产业集群。其中政府是产业集群的倡导者、组织者、资助者和具体实施者。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在政府规划或组织下,在特定空间、特定区域形成具有外部经济性质产业联合体。在这种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政府是主导者,市场是辅助者。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原来的计划体制转轨而来,因而,更多的是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发展产业集群的。

2·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与政府的服务作用

从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形成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看,经济上的自利性是集群内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最终粘合剂,对利益的追求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动力。因此,国外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市场是主导,政府仅仅为其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等。国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主要有两条:市场路径和成本路径。市场路径的线路图为: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服务———外部经济加强———厂商聚集———市场扩张;成本路径的线路图则为:企业聚集———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外部性增强———企业成本降低———产业聚集。这两条路径都强调市场而非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主导作用。

3·国内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与政府的引导作用

从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及其它各地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来看,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又归纳为如下几条:

(1)科技先导型。即政府依托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区,营造市场化的创新就业环境,聚集创新创业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向产品、产业转化,从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北京的中关村和西安高新区就是此类型的标杆。(2)龙头带动型。即政府通过利用本地的要素禀赋优势和历史文化因素以及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关键性龙头企业落户本地,然后围绕龙头企业发展配套,进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这是珠三角产业集群的主要路径。如盐步地区的内衣生产产业集群就是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和优惠的招商政策吸引了香港颇有名气的黛丽斯胸围集团入驻,

黛丽斯胸围集团以“三来一补”形式将原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盐步丽施胸围厂”改制为港资企业“黛

丽斯内衣有限公司”,从事纹胸加工出口业务。后来,企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并在香港成功上市。同时,带动了一大批盐步本地内衣生产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得盐步地区的内衣生产产业集群的形成。又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与山河智能为龙头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到2008年这3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已超过500亿,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多达16个行业,拥有了较完善的产业配

套基础,在长、株、潭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大小小数百家配套与协作企业。其中三一重工主导产品主要零部件配套企业多达528家。(3)专业市场牵动型。即在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在一些专业化交易集散地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通过吸引企业靠近市场建厂经营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温州桥头镇的纽扣业集群最早就是通过纽扣贩卖,逐步形成纽扣大市场,进而形成纽扣产业集群。(4)创业型,即在拥有一定资金基础后,政府利用投资者的建设家乡之情,在其故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与促进本地企业家创业而形成产业集群。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在广州、香港以及有色金属生产的大沥人开始回乡创业,从而促成了广东大沥———中国铝材第一镇。(5)基础拉动型。即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和既有的企业基础,通过政府规划和培育,发展成产业集群。如有着千年制陶历史的景德镇,有17000家制陶企业,就是通过有效地规划而发展成极具竞争力的陶瓷业产业集群。(6)生产推动型。即政府大力推进特色产品的大量生产,相同和相近产品的生产者大量聚集在某一区域,围绕其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聚集了大量企业和相关机构,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如陕西的苹果产业集群和山东的蔬菜产业集群。(7)迁移聚集型。即通过政府规划引导、环境改造、政策激励等措施,促使分散的同类企业逐步迁移聚集到一起而培育出产业集群。如西安电子城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就是将分散在秦岭之中的电子信息企业及研发单位迁入西安聚集到电子城而形成的。(8)卫星型。即将大型国企分拆成一系列“小而专”“小而精”的专门为原大企业生产配套生产零部件或某种工序而形成的卫星型的企业群,既解决了一些特大型国企

发展的沉重包袱,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路径。如西安电子城的电连接器产业集群,就是在国有大型企业西京公司改制分拆的基础形成的具有300多家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9)园区产业定位引导型。即政府在确定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制定一些优惠措施,尤其是结合招商引资而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同类企业与相关企业、机构进驻,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如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的医药产业集群,以其准确的产业定位、鲜明的产业特色、完善的产业链条、独立的财政体系、优惠的税收、土地及银信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医药及相关企业进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1998年10月开园至今,共引进110家高科技医药及相关企业,产值已突破70亿元,

已成为全国GMP认证车间最密集、药品剂型最齐全、医药创业平台最完善的生物医药园区。综观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可以看出,产业集群形成发展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一般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对具有自我生长能力的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充分竞争自动完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从产业集群成长的规律来看,中小企业的聚集往往是一个自发过程,不是政府刻意安排就能形成的。在企业聚集过程中,只要某企业进入某目标企业集群时能获得正的净收益,此时,市场的自发性远要大于政府的建构性,政府无需特别积极主动地作为。其二,对尚不具备内生能力的产业集群,政府应理性干预。在新的产业形成初期,当产业集群不能自发生成时,即某个企业单独选择进入某目标产业集群时策略并不能保证其效用的净增加时,此时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尤为重要。政府应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如向选择进某目标企业集群的企业实行税收和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以提高进入目标企业集群的正效用。随着政府政策的倾斜扶持政策的实施,吸引更多企业进入目标产业集群,逐步实现集群效益。

三、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定位

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一般规律性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是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政府只有准确定位自己的作用,并与企业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内发挥作用,优势互补,才能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可

持续发展,实现集群效应的最大化。

1·深化认识 ,转变观念

地方政府要站在区域核心竞争力高度上,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大现实意义,并切实转变观念。(1)在发展理念、规划和舆论上,广泛深入地宣传产业集群的科学内涵和竞争优势以及外地典型经验,传播有关产业集群的知识和理念,从而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因

地制宜的选准产业集群及其发展路径,做好产业规划和区域布局,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一批对地方经济有较大带动作用、实施优重点产业集群,努力培训一批对未来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相衔接,并将本地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发展规划、聚集重点和优惠政策等宣传出去,引导国内外企业参与本地产业集群建设。(2)引导本地企业树立产业集群的科学发展观,摒弃“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陈腐观念,主动进行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套,缩短营销半径,降低营运成本,形成良好的集群效应,进而通过政府整合各种资源,搞好各类搬迁聚集,打造产业集群的

区域品牌形成名牌,产业集群的资源聚集效应。(3)树立起产业集群的战略意识,正确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时间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近几年才发生突变。因此,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紧要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产业集群发展的长期性。既不能盲目发展,也不能急于求成。

2·科学规划 ,产业引导

政府要根据世界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当地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出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发展规划,并尽可能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生产要素,在刺激自发性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同时,各地在提出拟发展产业时应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进行更为深入的考虑,要在深入调研及必要的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重点产业,并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政策,引导投资方向,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向集群式发展。在对进入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的选择上,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杠杆,只允许与产业集群内主导产业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进入,以避免群而不聚的现象,影响集群效应。

3·完善环境 ,塑造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资本和要素是流动的。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投资、营造商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产业环境。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完善的软硬环境是产业集群保持强大生命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政府要对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进行投资,加强交通、通讯、电力、互联网、城建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降低集群内企业运营的制度成本。要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引导成立集群内信息中心。要改善金融在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拓宽集群内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要立足区域经济实际,着眼于国际化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强势品牌,以承载和聚合土地、物产、资金、科技、信息、人才、教育、文化等各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实现聚集效应。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消除不利于市场培育完善的各种障碍,大力培育要素市场,

强化劳动监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有效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建设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专业市场环境。在社会环境建设方面,要注重营造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持企业的和谐社会氛围,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要加强集群文化建设,注重创新文化、合作文化、诚信文化三者的良性互动的及地方文化、产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某一区域的独特的产业集群文化。

4·创新网络 ,促进升级

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源自集群的持续创新。如果在产业集群内出现技术创新的停滞或技术断层,产业集群就会衰亡。因此,地方政府应成为各种形式产学研联合的推动者,引导产业集群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结盟机制。要重点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企业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要构建与地方生产系统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大量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产业工人。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

5·加强协调 ,促进融合

产业集群要求突破行政界限,以产业区理念配置区域资源,以产业区统领行政区调整,以产业聚集带动区域内其它要素的聚集,逐步实现由产业竞争力向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应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建立经常性的协调机制,形成经常性的互动,避免恶性竞争,使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在更高层次展开;同时还应采取措施推动国内产业集群与国外产业集群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加强与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同类产业集群的国际合作,以学习它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6·创新体制 ,强化保障

经济体制是经济活动中内在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更具活力和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保障。为此,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各各所有制经济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推进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优势产业集群的支柱;要鼓励和引导有优势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发展专业化分工,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要鼓励民营企业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高等独特优势,积极引导民营中小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协作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