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合集下载

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生态观

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生态观

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生态观生态建筑设计的目的是最大化节约资源,它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合理和尊重自然环境的设计组织,获得一种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这种理念在我国古代的哲学观中已经有所体现,这种原始生态观也早已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应用,只是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对其做过任何总结和深入了解,并且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人本就是自然地一部分,本就该融入自然,与自然合为一体。

1.中国传统建筑中体现的生态思想1.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国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崇高的基本理念,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人与人所生活的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应和谐共存。

《朱子·语类》中提到:“天人合一,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这里将“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生活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天人合一”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人的生活理想,而且从根本上成就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这个理想千百年来也一直影响着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建筑的发展演变。

这种尊重自然的观念应到继续传承。

1.2 风水理论抛开它的消极面,风水说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建筑观,古人在建造之初首先探求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构成,然后选择有利地形而建筑和谐的居住环境,使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效果。

1.3阴阳和五行学说在传统建筑哲学中,阴阳观有很大影响。

如传统民居从南到北塑造的以院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即屋宇为阳———实;院落为阴———虚,这种阴阳相成、虚实相间的院落序列空间,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较好的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行之说则可以理解为:金犹如人类的生活空间,木犹如自然界的植物绿树,水是生命的源泉,火犹如太阳赋予地球的能量,土则是一切生命的根,五行表达了人、住宅、环境、生态之间的密切关系。

2.传统建筑空间环境中的生态思想中华民族在整个历史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验,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栖息环境,顺应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以最简便的手法,凭借最朴素的生态观创造了宜人的建筑空间环境,这些是我们今天创造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可以继承借鉴的。

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关系

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关系

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关系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共生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实现自然与人文的良性互动。

一、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价值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都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共同财富和文明的瑰宝。

环境保护旨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而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以便后代能够了解并从中汲取智慧与灵感。

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在于维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二、自然与人文的相互影响自然环境对人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人类社会依赖自然资源的供给,例如水、土壤和能源等。

环境的恶化将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计,使人类面临各种问题,如干旱、洪涝和气候变化等。

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化过程中的环境破坏,使得许多珍贵的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无疑对环境和人类文明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同样,人文对自然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人类的活动与行为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诸多的变化。

人类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利用和改造。

这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破坏和破坏,威胁到环境和生态的平衡。

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可以提醒人们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提倡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三、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首先,环境保护可以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许多文化遗产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例如古代建筑、文化景观和传统手工艺等。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

例如,黄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但是随着环境污染和开发的加剧,黄山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从而导致文化遗产的破坏。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传统建筑绿色观念要点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传统建筑绿色观念要点

【建筑文化】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与传统建筑的“绿色”理念王军,朱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摘要:中国古代人与自然体合无违、和睦并存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组成,并物化和体现在传统建筑及城市的建设上。

剖析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及其对建筑活动的影响。

传统建筑的绿色理念包含:尊重环境、就地取材、节约资源、抗震减灾等。

古代城市建设注重的是城乡统一、规模适度、合理布局及融合自然。

关键词:传统建筑;古代城市;自然观;绿色建筑中图分类号:TU-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92(2009)04-0054-05.倡栘The View of Nature and the Eco -concept of Architecture in Ancient ChinaWANG Jun ,ZHU Jin(Xi′anUniv.ofArch.andTech.,Xi′an710055,China)Abstract :InChinesehistory,theideaofharmoniousco-existenceofmenwithnaturetookanimportantparttobuildupthetraditionalspiritofChineseculture,whichhasbeenmaterializedandmanifestedinthecon-structionofcitiesandtraditionalbuildings.Thispaperanalysistheideaofmen'sharmoniousco-existencewithnature,andalsoitsinfluenceontheconstructionactivities.Thetraditionaleco-conceptofbuildingsincludesenvironmentdeference,localmaterial,resourceconservation,earthquakeanddisastermitigation,etc.Themostimportantaspectoftheconstructionofancientcitiesareunified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moderatescale,reasonablelayoutandrespectfornature.Key word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cient cities ;the view of nature ;eco -architecture一、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中国古代,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以及宇宙间统治一切的最高主宰被称为“天”,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和辩论就是以“天人关系”为核心而展开的。

故宫中的建筑与环境保护

故宫中的建筑与环境保护

故宫中的建筑与环境保护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杰作,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之一,故宫的建筑与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故宫中的建筑特色以及该地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故宫建筑的特色故宫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故宫的建筑结构注重对称和平衡,以及对天文地理的精确观测和计算。

宫殿、殿堂、庭院、廊道等建筑元素构成了故宫的整体布局。

每个建筑物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用途,在整体架构中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宫廷文化。

故宫建筑的色彩丰富多样,装饰精美,以黄色为主色调,寓意着皇权和权威。

宫殿的屋顶通常采用绿色琉璃瓦,并且装饰着各种动植物的图案。

这些色彩和图案既显示了建筑的美感,又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祝福。

二、故宫中的环境保护为了保护故宫的建筑和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故宫实行了严格的限流措施,每天游客的数量有所限制。

这样能有效避免游客过多造成的鞋底磨损和建筑物的腐蚀。

此外,故宫还建立了先进的温湿度调控系统,确保室内环境的稳定。

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保护建筑物,还能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其次,故宫设有专门的保护修复机构,定期检查和修复古建筑。

这些修复工作包括对木构件、石雕、彩画等进行保护和修复,保证了建筑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修复过程中,专家们会运用传统的手工艺技术,确保修复的材料和工艺与原有建筑相符合。

此外,故宫还重视环境的整体改善与保护。

围绕故宫建立了绿化带,种植了大量的草木,提高了空气质量和景观效果。

同时,宫廷内的庭园和花坛也得到了精心的布置和维护,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古代宫廷景观。

三、保护故宫的意义故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保护故宫建筑和环境,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也是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故宫不仅意味着保护建筑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保护故宫所代表的历史文化。

故宫见证了中国古代帝王的荣辱兴衰,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其中,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有益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的重要性,并以具体的例子说明其如何指导我们解决当代环境问题。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重视自然和生态平衡的思想。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例如,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而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引导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体现在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中。

例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清理墓地并献上祭品。

这种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与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同时也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表达。

类似地,每逢农历新年,人们会贴对联、点灯笼等来庆祝,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对环境的压力。

然而,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习俗,如放鞭炮、燃放烟花爆竹等。

逐渐地,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影响,相应地,一些地方也出台了限制和管理这些习俗的政策。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观念也在建筑和园林设计中得到体现。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例如,传统园林的设计常常会模拟自然环境,通过合理布局景观和水系,营造出独特的生态空间。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使人们能够欣赏到自然的美景,还促进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实现。

在当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危机呼唤我们思考并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注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

此外,传统文化中的节日和习俗也可以通过创新和改进来提高环境友好性,例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意义介绍古代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追求,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精髓。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观,更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意义。

生态保护的意义1. 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古典园林中种植了许多植物,包括树木、花卉、灌木等。

这些植物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从而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古典园林中的鱼塘、池塘也成为了许多鱼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栖息地,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保护水资源中国古典园林通常会有一些水景,如池塘、湖泊、溪流等。

这些水景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起到了保护水资源的作用。

园林中的水景可以收集雨水,减缓雨水径流的速度,起到了调节水循环、保持水源、防止洪灾的作用。

此外,水景还可以为周围的植物提供水分供应,维持植物的生长。

3. 改善空气质量古典园林中的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改善周围的空气质量。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古典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拥有大量的树木,能够起到一定的净化空气的作用。

园林中的花卉也能释放香气,使人们感到愉悦,缓解压力。

4. 保护土壤中国古典园林通常会有一些小山丘或堆土而成的景观。

这些景观不仅增加了园林的层次感,还能够保护土壤。

园林中的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沃度。

技术与设计的重要性1. 生态设计原则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生态设计原则,即尊重自然、借景造景、因地制宜等。

这些原则使得园林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干扰。

古典园林的设计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使得园林中的生态系统能够良好地运行。

2. 水与景观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擅长将水与景观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水景。

水景不仅是园林的一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水景中的植物和动物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链。

人们在欣赏水景的同时,也在保护和维护水景的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美学、艺术观

生态环境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美学、艺术观
讧 ^n 盘过,物产 丰 富的 “ 系 内 向耗散 角l 与肆筑 舌系 代 没有一 十 家的居 住£ 国
缝 因此立 蛳地 自成 系 地 进 统 行 内向 的物质 能量 和信息 的交 往 能 酷 够 期地维系住遣十系统 剖隐 漓 一 方面 拭内郇的 墒毕 竟 是增 加着 的,另一 方面 由丁两
十 疔块范 m
R容纳 丁
’ I 福 赭南畦 有索有钥 “空间 果青也 是内 向结 烈 街坊 然
有房 子. ^丁兴 吐 有 产荨 才
算 福气 构 的,最先 是城
后 院子 足 向心 的.根 据比利 时 科学 索 着里戈 津的名著 “ 混 伊 从
津到 有序 中提 出的耗 敝错构 理
方 划强 的懂把 糸浙 西 方观
老文 化的 关累,^
到 毓性
建筑
生态
象 中国 样 有嚣 如此鬲 的 盘多 的粪型 各种 让宅都 的外 部环境和 内部 环境形
浙江杭州下天竺附近的 晚清 的碡蜘 座f 官 化袁 中
文化 ,在非 意 辰 } 粜☆ 选 棚 它的结果 良 的. 惺 性
无 异 城郭人 民半 民半已非 ”战争使
牡会理想 的 毒厚 固 内向 轻张白滔 系
率 为湖北省 教育厅 人定社科 重点基±项 目 、 2 30
维普资讯
山 结 构模 是逮 一系 统的 主 要特征 缋 到现在
的 内 划
这 种 化 特征 直摧 例 如汉宇 足 内向性
2 度左 吉的地 吐剑3 N 4 度地 5 嚏 0 气候环境必 需在空 间围
些 中国的地域特 秆与环境 牛夺. .文 祥 * 随驿 诗 中讲 壹
内向特征
这种地理 结构正 武构威 中国
台方 向 的里严 密一些,所 .先 昆们 做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中国古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古代,中国人民十分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从农业、水利工程、森林保护和动植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一、农业与环境保护古代中国人非常依赖农业,农业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尤为重要。

古代的农民非常注重土地的保护和利用,他们常常采取轮作和休耕等方法来保持土地的肥沃度,并且世代相传,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实践中。

此外,他们还懂得利用自然界的循环系统,如将庄稼的秸秆还田,保持土地的健康。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损害。

二、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之发达在世界上皆属首屈一指。

古代中国人民精通水利建设,他们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如灌溉系统和水库。

这些工程不仅为农业提供了水源,也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通过合理的水利规划和管理,中国古代人民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减少了水灾和干旱对环境的损害。

三、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森林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中国人民深知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他们从未滥伐森林,而是通过合理的砍伐和植树造林来维持森林的健康。

同时,古代中国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建筑也要求保持森林的原始状态,不允许随意破环。

这些措施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动植物能够生长繁衍,保持生态平衡。

四、动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古代中国人对动植物的保护非常重视,尤其是一些珍稀濒危物种。

在古代,中国人民把狩猎视为一种贵族的娱乐活动,但是针对一些重要的动物物种,他们对狩猎有严格的限制。

例如,禁止猎杀孔雀和麋鹿等珍稀动物,以保护它们的生态系统。

古代中国人民还成立了不少动物园和植物园,用以保护和展示各种珍稀动植物,激发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流传至今,为后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应该珍视这一历史传统,继承古人的智慧,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现代社会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以保证我们和未来世代的生存。

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联与发展

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联与发展

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联与发展自古以来,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一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息息相关,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历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指的是历史遗存、文物古迹、建筑艺术等具体的实物,而精神文化则是指历史传统、文化习惯、思想观念等抽象的文化符号。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下,历史文化才能获得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古代的风水布局、宗教观念等都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尊重,这种生态观念与历史文化的传承紧密相连,共同维护着社会的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传统的历史文化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这种观念不仅对个人行为具有引导作用,也对社会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也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张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中的智慧和经验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古代的生态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可以为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古代中国的农业文化、节约文化等都包含着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的思想与实践,这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当代社会,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联与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深化理解,加强保护传承工作。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同时,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也给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生态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生态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崇高 目标加 以追 求 ; 现在, 生态建筑则将人 类社会 与 自然界之 间的平衡互动作 为发展 的基点 ,将人做 为发展 的一 员来从新 认识和界定 自己及其人 为环境在世界 中的位置 。
势, 将太极 宫置于乾 位 , 且又 以承天 、 朱雀等 命名 。汉之长 安
城, “ ——城南 为南斗形 ,北 为北斗形 ,至今 人呼汉京城 为斗 城, 是也 ” ;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 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 的 ,
生态建筑设计与 中国传 统 生态思想
Ec o l o g i c a l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a nd Ch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e c o l og i c a l t ho ug h t s
《 道德经 》 又 日: “ 人法地, 地 法天, 天法道, 道 法 自然 。” 指 明了人 与 自然的共同根源。古代中国人讲究“ 天人合 一” , 就是 说 自然
的一张生命之 网 , 无论 哪个 环节 出现 了问题 , 都会 对整个 生态
系统产生重大 的影 响 ; 生 态系统是一种 自组织的开放 系统 , 生
子所谓 “ 通天下之气” 是一个 意思 。《 周易大传文言传》 有云“ 夫
天人者 , 与天地合其德 , 与 日月合其 明 , 与四时合其序 , 与鬼神
公 民, 人类和大 自然 的其他 构成者在 生态上是平等 的 ; 人 类不
仅要尊 重生命共同体 的其他伙伴 , 而且 要尊重共 同体 本身 : 任 何一种行 为 , 只有 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 同体 的和谐 、 稳 定和
” 的基本思 想。《 乐记》 提 出“ 乐者天地之和 , 礼者天地之序。” 即认 为整个宇 宙天地处于 “ 流 而不息 , 合 同而化 ” 的状 态之 中。

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环境与生态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环境与生态文化的历史变迁

到 封建 社 会 晚 期 的 明 清 时代 已破 坏 很 严 重 这种 现象 木 构 架 建 筑 到 两 汉 时 已进 人 体 系 的形 成 时 期 们 认 真研 究 . 它 能够 为 今 天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国 策 的 实施 安 流 与 泛 滥 .可 以说 是 黄 河 流 域 生 态 状 况 好 坏 的 标
的 系统 方 法 看待 宇 宙 . 把 人 作 为 自然 系统 的 有机 组 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部 分 这 种 朴 素 的 生 态文 化 长期 以 来影 响 并 制 约 着 中 态 状 况 的 关 注 .它 为 以后 的 生 态 恢 复 做 了 一 定 的 贡
国古 代 建 筑 生 态环 境 的 发展 . 并 对 现代 可持 续 发展 新 献 。 战略 起 到 很好 的 历 史借 鉴 作 用
协 调人 与 自然 的 作 用 中 国古 代 建 筑 的 生 态 环境 的变 穿 斗式 的 木 构 架 形 式 都 已 出 现 .多 层 重 楼 兴 起 并 盛 迁, 在 各 个 历 史时 期 有 兴 有 替 , 先 秦 的 生 态 状 况 良好 , 是 自然 变 迁 的结 果还 是社 会 文 化 作 用 的 结 果 . 值 得 我 提 供有 益 的历 史 借 鉴
从唐代后期开始黄河又进入泛滥时期黄河的安流与泛滥可以说是黄河流域生态状况好坏的标五代时期黄河流域历经了后梁后唐后晋汉后周五个朝代其他地区先后建立几个地方割据政权中国又陷入破碎的分裂战乱局面只有长江下游的南唐吴越和四川地区的前蜀后蜀战争较少建筑仍有所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环境与生态文化的历
刘智 魁 刘 海全 王爱林
类型. 包括宫 殿 、 陵墓 、 苑 囿等皇家建筑 , 明堂 、 辟雍 、

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人类被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

这种思想使得中国人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保护环境的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例如,古代的系统观念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这种传统思想使得中国人注重环境的保护。

中国古代的建筑、园林和农耕文化等都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尊重自然、倾听自然,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和天道循环的思想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启示作用。

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天道循环”的思想则意味着宇宙的万物都有其规律和循环,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循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伦理的强调也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强调尊重他人、敬畏自然,注重道德行为。

这种道德观念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自然观念和生态智慧。

古代中国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重视观察和感悟自然界的美。

这些原始的观察力和敏感性是我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素养。

中国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的结合与创新

 中国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的结合与创新

中国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的结合与创新中国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挽救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生态保护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然而,单纯的生态保护还远远不够,我们也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相结合,以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例如,古人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意味着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

此外,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地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人类应该以谦虚的态度与自然相处,而不是过度控制和破坏自然。

这些传统观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方式,可以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古代的创新传统也为当今的生态保护事业提供了启示。

例如,中国古代农民创造了休耕制度,采取轮作的方式耕种土地,保护土壤的肥力。

他们还智慧地利用山水资源,修建水利设施,调节水的流动,防止洪水灾害。

这些智慧不仅保护了土地和水资源,也保障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从这些传统的智慧中汲取经验,将它们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先进和有效的生态保护方法。

在当今的生态保护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案例。

比如,中国的古村落修复项目在维护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项目中,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考虑到当地的生态情况,采用了生态友好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这样的结合不仅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另一个例子是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城市绿化规划的结合。

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自然景观的呈现,强调园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现代的城市绿化规划也借鉴了这一理念,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打造出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这种结合不仅创造了美丽的城市景观,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总之,中国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是紧密相连的。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创新传统智慧并结合现代科技,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始终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它们不仅各自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紧密相连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地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而文化遗产则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它包括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技艺、珍贵的文物、独特的风俗习惯等,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展望未来的重要窗口。

生态环境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许多文化遗产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比如,中国的丽江古城,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云贵高原,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古城的建筑风格、民俗文化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如果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水源污染、森林砍伐、山体滑坡等,不仅会影响古城的景观风貌,还可能对其建筑结构和文化传承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再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屹立在广袤的沙漠之中。

沙漠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虽然给保护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同时也为这些古老的建筑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独特的魅力。

一旦沙漠的生态平衡被打破,风沙侵蚀加剧,将会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严重威胁。

反过来,文化遗产保护也对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文化遗产中的许多传统知识和技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例如,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中,传统的农耕技术和水利设施建设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充分考虑了土壤、气候、水源等因素,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传统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今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文化遗产保护能够促进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

许多文化遗产所在地往往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和社会关注。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意义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生态意义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园林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展示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品。

古典园林的生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典园林是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杰作,通过景观布局和植被选择,充分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古典园林中的山水、湖泊、花草树木等自然元素与建筑、雕塑、廊桥等人文元素相互交融,共同营造了一种和谐、舒适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可以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体验到与大自然的真实互动,增强对自然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古典园林注重生态平衡,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古典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树木、花卉、草地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被群落。

这些植被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

古典园林中的水体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清澈、水生植物繁茂,为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和景观布局也注重生态原则。

比如,园林中的建筑多采用木材和石材等自然材料,融入自然环境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园林中的景观布局也充分考虑地势、水流等自然因素,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古典园林还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和追求。

古典园林中的各种景观和建筑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岩石的形状、建筑的风格、雕塑的主题等,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的审美追求和人文精神的表达。

园林中的诗词、对联等文化元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典园林对于当代社会的生态意义不仅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长期处于高度竞争和紧张的状态下。

而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可以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空间。

在古典园林中,人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从而缓解压力、恢复精力。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与生态学的联系研究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与生态学的联系研究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与生态学的联系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生态学是两个看似独立的领域,但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

古代中国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通过了解这种联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1. 古代农业文化与生态学在古代中国,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古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化。

例如,在植物选择方面,古代农民会选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物,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会控制土地耕作深度和翻土次数以防止土壤退化。

另外,在农作物保护方面,他们发展了一些原始但有效的方法,比如用寄生虫来防治伤害玉米的昆虫,用棕榈叶做成的网罩来防风止沙。

这些方法既能维护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 古代建筑文化与生态学古代建筑文化与生态学的联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使用的材料的来源和保护,另一个是建筑的布局和设计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古代建筑师们注重选用当地的自然材料,比如木材、泥土、石头等,减少砍伐森林和破坏自然环境。

在建筑的布局和设计方面,古代建筑师们注重兼顾功能和自然环境,尽量将建筑与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相互协调。

例如,在建筑位置的选择上,他们会选取有人居史迹和自然风景的地方;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上,他们会考虑如何利用阳光、风力等自然资源来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和空气流通。

3. 古代文学与生态学中国古代文学中描述自然环境的诗歌、散文非常丰富,这些文学作品在表现自然环境的同时,描绘了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态度。

有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山海经》等,对中国古代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了多方面的描绘和反思。

这些作品在推广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学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4. 古代宗教与生态学宗教信仰在推行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家都对人、天、地之间的关系作出了不同的反思。

中国传统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态系统,既是中国古代智慧的体现,也为现代环境保护提供了启示。

本文将从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建筑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中国传统建筑注重选择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材料,例如木材、石材、黏土等。

这些材料具有自然洁净、资源丰富、回收再利用等特点。

相比之下,现代建筑常使用化工合成材料,这些材料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而传统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都能发挥良好的保温、隔热、防水和抗震性能,减少了对能源的过度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

二、建筑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设计上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和适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建筑形式: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多样,例如四合院、庭院式建筑等,这些形式都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2. 通风与采光: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庭院或者窗户等方式进行通风与采光,充分利用自然的风力和光线,减少了对电力和人工照明的依赖,降低了能源消耗。

3. 雨水利用:传统建筑常设有水井或者水塘,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

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还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抗震性能:传统建筑采用的构造方式多为木质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地震力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同时,传统建筑的石基、土基等特点也为抵御地震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三、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中国传统建筑倡导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内外景观的一体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1. 园林景观:传统建筑常与园林景观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园林建筑风格,例如中国古典园林、私家园林等。

这些园林以山水、湖泊、植物等自然元素为基础,与建筑相互融合,打造出独特而宜人的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

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从多个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自然视为自身的一部分,认为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这种观念反映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如书画、诗词和建筑等。

传统中国画作品中常常描绘着山水和动物,这是因为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景色和生态系统非常敏感,并且相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也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利用自然光线和风力等自然资源,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节约和回收利用的价值观。

中国人民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珍惜和妥善利用资源。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和仪式中,人们会意识到浪费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例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们通常会珍惜水资源,不浪费水,以示对自然的尊重。

此外,中国人还有回收利用的传统,如漆器、皮革和纸张的再利用等,这些传统不仅减少了浪费,还降低了环境污染。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和学者提出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论和观点,这些观点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人民。

例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和自然和谐共生。

这一理念对中国环境保护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传统的农业方法也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通过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鼓励人们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和伦理价值观被认为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保护和改善环境被视为一种道德义务,而不仅仅是政府或组织的责任。

因此,中国人民普遍具有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并采取一系列行动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与中国历史的关系

环境与中国历史的关系

环境与中国历史的关系一、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环境一直以来都在与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

环境与中国历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环境变迁不仅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环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中国历史对环境的塑造作用。

二、环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自然地理条件与文明形成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条件多样。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疆盆地等区域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方式、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文明的形成。

长江流域的丰富水资源使得这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水稻农业的兴起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石。

黄河流域则在灌溉水利的发展中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同时,新疆盆地的广袤沙漠给予了中国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2. 自然灾害与社会变迁中国的自然环境多灾多难,地震、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

这些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例如,长期以来黄河的泛滥给中国带来了频繁的灾害,迫使中国人民学会了修筑堤坝、开发水利,提高了社会的抗灾能力。

黄河的泛滥也曾导致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夏朝的灭亡和商朝的兴起。

自然灾害促使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应对的体系,也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不断适应自然环境的挑战。

3. 资源与经济发展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如煤炭、铁矿石、稀土等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这些资源的存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例如,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过度的资源开采也给中国的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煤炭的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增加了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空气污染严重。

这一问题迫使中国政府加强环境保护,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三、中国历史对环境的塑造作用1. 农耕文明与土地利用中国历史上的农耕文明对土地的利用和环境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农民凭借他们世代流传的农耕技术,利用山区、平原和气候的差异合理安排种植作物,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业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美学、艺术观•本站搜索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的内容摘要:生态系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系。

对于建筑来说建筑与生态也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居住内外的生态环境,居住与环境生态都与建筑密不可分。

关键词:生态环境居住习俗建筑文化美学艺术建筑生态环境艺术观是一个新的课题,它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探讨价值,特别是对生态环境与审美艺术文化的关联更具有其必要性。

本文就中国古代建筑与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及美学和生态艺术观进行探讨。

中国古代生态观,内向耗散文化的艺术观。

环境对人来说关系十分密切。

讨论建筑环境生态观,其实质是个环境问题也同样有着美学行为,人—建筑—生态—艺术。

首先,文化从环境出发会更清晰一些。

中国的地域特征与环境生态。

文天祥在《金陵驿》诗中说“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民半已非。

”战争使建筑毁损,人员伤亡,历史的变迁,但自然景物具有相对的不变性。

如今我们基本上仍可以从现在自然学物来认识中国古代的人—建筑—生态艺术环境。

也可以说,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形式。

是良性的生态环境。

我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及诸自然资源,其类型是比较丰富的。

从环境特征来说大体可以分为华南,华北,东北,西北,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几大块。

这许多的自然类型,还有以得出一个重要特征,既以中原为中心的内向特征。

这种地理结构正式构成中国社会理想的形态原因,内向轻微自活系统。

由于中国国土辽阔,早在两汉时期,我国就有包括西域都护府及匈奴,鲜卑,羌和哀牢(也就是今天的云南)等在内的疆土,面积超过今之中国疆域,其次中国地处北半球和亚洲中的纬度及大陆东海岸,有良好的居住条件。

同内地形多山,地貌类型多样,有足够的降水量,土壤类型多,中国境内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食物链。

这些条件就是中国的人—建筑—生态文化系统的背景条件。

中国先民在南方丛林生活,主要靠架木为巢和支帐幕。

他们从北纬25度左右的地区迁到35度到40度地区以后为了适应新的气候环境必需在空间围合方面做的更严密一些,所以,先民们从寻找天然洞穴发展到自己动手筑穴。

内向结构模式是这一系统的主要特征。

这种文化特征一直延续到现在。

例如汉字,是内向性的,它只容纳于一个方块范围以内。

如“福”就意味着有家有祖,有房子,人丁兴旺,有田产等才算福气,以空间来看也是内向结构的,最先是城,然后街坊,然后院子,是向心的。

根据比利时科学家伊·着里戈津的名著《从混沌到有序》中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一个系统如果没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与外界交换,则成封闭系统,从动态角度去分析,熵在不断地增大,从而最终会衰亡。

只有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往,才能维护这个系统。

然而如上所说,中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过,物产丰富的“系统”因此在不断地自成系统地进行内向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往,能够长期地维系住这个系统,直到晚清,一方面其内部的熵毕竟是增加着的,另一方面由于两方列强的侵犯东渐,以及西方观念的渗透终于使这个系统(古代)破裂,中国走出古代,重新走向近现代。

内向耗散自活系统与建筑生态文化的关系,人—建筑—生态文化,在非意识层次上如果能达到一统性,它的结果则是良性的,建筑在这里虽然是通过人的意识去完成的,但它在深层结构上仍然出自非意识。

中国古代的住宅建筑在世界建筑历史上负有盛名,可以说,在古代没有一个国家纳居住建筑能象中国那样有着如此高的地位和众多的类型。

各种住宅都有自己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形态;如浙江杭州下天竺附近的一座居民,是晚清的建筑,它代表中国古代的民居形制(超稳定结构)、这是一座江南水乡村建筑.四周远山近林,田园小径,令人怡然它虽然有围墙相隔,但仍然令人觉得内外浑然一体。

建筑的门设在右侧的一条小路上,很显然,它的南北向是敞开的。

另外灶间内的烟和气味可以自由地向这透空处排出户外,而且附近环境中林草,起到净化作用,则便使环境空气仍新鲜。

这种乡村民居住,在我国各地是很多的。

又如吉林双辽吴大冈子村的一座顶式住宅(1)这座建筑结构比较简陋,但它与外界环境却是和谐的,屋的正面朝南,中间正屋。

有门两边为卧室。

由于地处东北。

冬天寒冷,所以墙做得比较厚。

屋顶用秫秸保温。

门窗的均可糊皮纸,透光不透风,所以窗格做得很细小,低不易损坏,房屋两边的绿化是前低后高以利用阳光照射,自然和谐。

市井民居外部环境美学观随着古代城市商品贸易发展,对城市民居建筑产生重大影口向,城镇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市社会文化形态更多体现出市井文化形态。

“市井”这种民居的外部环境多为房舍紧挨房舍,然后面街临河或前山,但树林绿化甚少,从环境生态观上来说市井民居可归结出以下特点:1、人的衣食住行的特征是自己自足,自生产自消费。

2、古代城市排泄物却低赖于农村未完成循环,把废物从垃圾中分拣出来另行处理。

(埋入深土)。

这是古代人的一种生态美德。

3、城市水源有三:一是靠河水,二是靠井水,三是靠雨水,雨水又叫天落水,落在屋面上,用水落接入水缸中供吃用,所以院子又叫天井式熟称“中溜”。

4、环境形态,除了绿化,对生态环境来说,景观也是起作用的一个方面。

民居的内部环境美学观民居的内部环境,对中国古代居住建筑的环境生态系统来说,有更多的内涵。

因为中国古代是内向人文特征及美学观念,所以各种日常生活,多在住宅的内部进行,这种内部环境,我们也就分别进行了调查的结果是:1、乡村住宅内部环境美学观中国传统的村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农业生产等密相联系。

如江苏镇江郊区的一座乡村住宅,正面朝南一个大门,内有堂屋,两边卧室,东侧的南端有厨房。

显然,宅前(南部)是院子。

由于是农村,所以是不封闭型的,院子向外敞开,不象市井住宅是封闭的内院。

乡村的居住空间一般却不是封闭的,这种敞开式的布局,利于农业生产,它又以直接与这家的农业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在家门口就能望见,照护庄稼。

同时,宅前空地可以做许多农活,晒谷,扬谷,晒棉花等等。

周围的树木,宅后有池塘,水中有鱼虾。

后面还有场地养鸡鸭。

第二个特点是空间的自在性,较少受礼制的制约,一般住宅大多是则其空间不甚重视中轴线布局。

如湖北孝感郊区一座小型的农民住宅也是敞开型的,不对称式的。

这种平面布局,重在功能,也重在生态环境。

曲尺到平面,堂屋朝南,卧室朝东,灶间在建筑的西北端。

这样的布局不仅利于农事,利于日常生活,而且也利于生态环境。

这里夏天无晒太阳之酷热,冬天又吹不到寒冷的西北风,天气好时还可以在户外晒太阳从生态来说本来的生活方式和建筑形态却适合于这里的自然环境。

2、市并住宅的内部环境美学观。

市井住宅的内部环境就复杂多了,由于社会文化及美学的原因,市井民宅中有许多是有关精神活动的内容。

出于伦理,礼仪之需,内部空间须按一定的格式布局。

然而,如果从人本身出发,则就是生态环境问题了。

这一方面的例子在市井民居的住宅内环境中,也多少有着表现。

通过案例来分析。

苏州天观坊陆宅,这在中国古代居民中也算得上是个大宅了。

但它却用小天井,全宅大小天并共达四十余个。

这就是中国古代居住空间的生态观之所致。

不但如此,而且它几乎每个天井虽小,但也置一些盆栽,这种做法,在深层的观念上是生态的,又如苏州两街的曹宅,和汤家巷的陆宅都是内向性的空间布局,门开东角上,进门一个很小的天井,正屋两层,双开间。

楼梯,灶间卧室的安排十分巧妙,平面为两曲尺形,不用对称式中轴线形式。

院子尽量布置绿化,有条件的正设假山池水,小桥亭轩,皆为园林布局。

从以上例中,可以看到这种宅内庭院的形式,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住宅内部空间的环境处理方法。

这种形式自古就有,如汉代住宅就是例子。

庭院中之树不但是生态环境的更是情态的表达,任何建筑都处于一定环境中,环境景观在过去只被视为建筑的衬景:现在,基于环境意识,我们也把它纳入建筑形式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居住习俗文化与环境生态艺术中国民俗文化中大量的内容是有关生活方式的,而其中对居住方式束说,内容相当丰富。

所谓生活方式,大体可分为衣食住行方向。

中国古代居住建筑,早在周代就已基本定型,即内院分进式布局,从总体来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居住建筑形态其表达的艺术性也有所不同,在此归结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利用自然物可居条件进行加工修造的固定生活空间,这类居室基本上沿袭了古俗用挖窟穴的办法修造的,它的主要结构特征是利用地形,地势,地物等天然条件,修城窟洞,地窖子,形成的住屋。

第二种类型,适应自然环境,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制造成的移动生活空间,住宅处于游动状态,而游牧民蒙古包之类。

俗称旃账。

第三种类型,有屋项,柱墙,台室三段固定的住宅既所谓“上栋下字”的房屋利用地面空间建造住宅,使饮食起居家族系友交住文艺娱乐及诸礼议活动等,这种形态一直延续着今天。

总之,中国古代居住的习俗,大多与居住建筑的其空间艺术有关,也与古代的生态观有关,大体说,归纳为述说方面。

(一)住屋布局的设施。

民居的构建,总是以居住功能为主要依据,也包括室内一些家具设施。

居住要求建筑及其室间保证其安全需要和健康,同时还要求方便舒适。

(如上面所述)(二)住宅的形成。

住宅的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看起来似乎是一种造型艺术性质,但这种形式在深层上仍然受到生态环境影响,其中包括生态观,中国传统以住宅建筑上,多有砖雕坐兽的装饰,俗称“五脊六兽”。

瞻前瓦当,檀榫雕花,门上的门簪,砖墙上的大型浮雕,门窗上的木雕廓前的柱头饰物,以及雕梁画栋等等都标志着住宅的民俗文化特征。

如甘肃宁夏回族,青海的土族等,他们的住屋装饰很有讲究除了一些吉祥如意的图案外,多用牡丹葡萄之类的当地盛产之物。

(三)住宅建筑的朝向和位置建造住宅,我同早已有了用日光侧向的办法,使建筑物在采光取暖上根据的阳背阴原则,在适应气象方向,多采用避风方法,在选择地形方面,多为靠山面水,山坡也选向阳坡。

我同北方地区的民谚:有线不住东两房,冬不暖夏不凉。

(四)关于信仰方面。

少数民族室内的火坑处,是家庭活动的中心,我国各地民宅的堂屋,亦是家庭活动中心,灶间,也神圣的,高尚的。

这一切诺从深处来分析,都与生态环境有关,属建筑环境生态观。

马克思曾说:“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才可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其实正式他们所在地域的生态有着联系。

也只有在他们的生产水准的基础上,这种因果关系才以艺术的形式表述出来。

建筑—人的建筑—人的生存生活的一切需求。

参考文献:1、金岚主编《环境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版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文化》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版3、马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安定1985版4、沈福熙《人与建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版发稿:2007-6-30 作者: 来源:安徽建筑装饰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