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边活动与课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双边活动与课容量
作为一名教研工作者,在听评课和调研座谈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始终荣绕在我的心头:很多人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双边活动过多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会使课容量减少,要完成教学任务势必要压缩课堂的学生活动时间。在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教育教学效果的今天,这个观点的确很令人沉思!怪不得有专家感叹,最有条件去实现开放教育的是职业教育,但至今未开放;最有理由去实施素质教育的也是职业教育。但至今未推行。绝大多数老师都觉得应该改革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给高职教育吹一缕清风。笔者提出自己的管见供大家批评和探讨。
难道高职高专真的不需要双边活动么?
什么是双边活动?教学是一种双向性的信息交互的思维活动,所谓双边活动,即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有了“师生双边活动”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师生积极开展“双边”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听课思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功不可没。
什么是课容量?
课容量有深刻的内涵和外延,那种认为就是一节课里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或是指讲授知识的量的思维,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知识的量是课程容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指标。课程
容量还应该考虑学习者(即学生)参与操作、参与思考的量,即学生活动的量,思维的量。学生在学习相应内容时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产生了多少“闪光”的念头,发现了多少独到的思路,等等。
什么样的课容量好呢?关键在于:我们既要关注课堂的容量,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
课堂容量太小,学生会感觉吃不饱,说明我们的课堂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容量太大,学生则感觉掌握不好,囫囵吞枣,没有消化好。
课堂容量很重要,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如果我们只顾着这一节课完成这些内容,却不去关注学生到底能掌握多少,到底能掌握到什么程度,那我们就是在给自己讲课,而不是给学生讲课。我们讲了十,学生掌握了五,那课堂的容量虽大,效果却不好;我们讲了六,学生掌握了六,虽然课堂容量小了,但是这样的课堂效果肯定要好的多。
“只注重教师教,不注重学生学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课堂的容量必须首先服从教学的效果。
什么是教学任务?
如果认为,教师很完美的讲完了自己所备的课的全部内容,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了知识的讲授,(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很片面的。让我们来诠释一下教学的任务吧。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学的一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
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品质。
试问我们将备好的课,完整的在课堂上讲授了,难道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么?对照上面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一般任务来看,我们对教学任务的理解是多么的片面和简单。这种理解是相当肤浅的!
渤海大学知名教授刘娜的《对于提高大学课堂教学双边活动效率的思考》;大连教育学院张文科教授的《大学双边活动重要么?》;齐齐哈尔大学《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学习模式》;武警学院彭天康教授《试论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等的文章很值得我们持有这种观点的老师好好一读。国外教育者rosanne skirble的一句话很令人深思:拯救大学课堂,师生互动是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固然有区别于中职教育教学的不同之处,但是我们学院的教学理念是“搭建框架,掌握工具,精熟一技”。学院的“1+4+1”工程也阐明,“高职教育应当以造就一线操作应用性人才为己任,不能生搬硬套本科院校的学术性、科研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理念到实践都应与本科教育有根本的区别”(2009·6·中国教育报·唐德良等)。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和“理实一体化”思想也极力倡导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再次,面对高职高专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我们不能一味的
不顾学生的学习感受,而单纯追求知识量的完成,还要更加注重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促进课堂教学知识质的提高。
教育的根本是教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最佳境界是教师和学生在预设情境下达到有机的互动和完美的结合,所谓的课容量、所谓的教学任务等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这一主旨,任何与这种主旨相悖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