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教材:谈教师的职业道德
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其职业生涯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职业道德素养涵盖了教师在职业行为、工作态度、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要求,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职业观。
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使命和责任,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并以此为指导,做到职业自律、职业规范。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鼓励。
教师还要与同事和谐相处,互相尊重、支持和帮助,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教育素养。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精心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师还要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教师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有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教师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得以任何方式损害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教师还要保护学生的隐私,不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权益。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具备善于反思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教师要时刻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还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具备正确的职业观、高尚的师德师风、专业的教育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以及善于反思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师应当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职业操守。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践行这些品质。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它是指教师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准则。
教师的职业道德涉及到对学生、对职业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等方面。
首先,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对学生要保持高度的关爱和关注。
他们要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教师应当保持敬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追求教育事业的卓越。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最后,教师还要具备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年轻一代,他们的行为和品质将直接影响社会的未来。
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师的职业操守职业操守是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教师的职业操守包括教学操守、学术操守和师德操守等方面。
教学操守是教师工作中最基本的要求。
教师应当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学习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激励机制。
学术操守是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道德准则。
教师应当遵守学术规范,秉持诚信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严谨开展科研工作,不夸大、不歪曲研究结果,不隐瞒实验数据或实情,不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教师还应当注重科研成果的传播和推广,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
师德操守是教师从教职业生涯中必须遵守的职业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本(一)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本
第一章: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教师作为社会的引路人,肩负着培育未来和传承知识的重要使命。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探索真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人格品质。
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以身作则,影响和激励学生积极成长。
第二章:教师的师德师风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应当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和师风建设。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做到公正、诚实、宽容,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
第三章: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行为的准则和底线。
教师应当恪守职业操守,诚信守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纵容学生造假作弊,不得侵犯学生的人身权益。
只有遵守规范,教师才能真正履行好自己的教育使命。
第四章:教师的自我修养与发展
教师的自我修养是教育工作的基石。
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结语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本,是教师规范行为、引领学风的基石。
只有教师始终牢记职业使命,恪守道德规范,持之以恒地自我修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导师和引路人。
希望每位教师都能以责任和担当履行好自己的职业使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一)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在教育事业中,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行为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的强调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性和责任感,更是对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以下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 诚实守信作为教师,首要的职业道德要求之一是诚实守信。
教师应当真诚对待学生、家长和同事,言行一致,言出必践,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任何时候都要讲真话,做实事,不得说谎、欺骗或捏造事实。
2. 尊重人格教师在工作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发展。
不以权势压迫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选择权利,引导、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3. 传播正能量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不传播负面信息,不宣扬暴力、色情和不良思想,引导学生远离不良风气。
4. 秉公办事教师应当秉公办事,不偏袒、不纵容。
处理事务不以私人好恶、感情因素作为标准,而是以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出发,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因收受贿赂或被利益诱导而违背职业操守。
5. 持续学习作为教师,更应该具备持续学习的精神。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与帮助。
6. 职业热情教师应当怀有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责任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
教师的职业热情和付出是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和继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教育事业中,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涉及教师个人的职业修养和道德品质,更体现了教育事业的专业性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职业道德的遵守是每位教师应当时刻牢记和恪守的基本准则,只有秉持这些基本内容,教师才能够在教育工作中担任起应有的角色,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5篇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5篇第一篇: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一、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P55)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已观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4.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二、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P101)(老师归纳总结的)如何调整高校师生关系?(P104)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 1.师生对教育目标认识上的差异2.师生在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的认识上的差异3.师生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既有条件的差异4.社会大环境、大气候的影响引发师生关系的矛盾冲突。
如何调整高校师生关系 1.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
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而学生是教师教育活动的承受主体。
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己的内因。
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造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教师的尊重是对学生能力、才华、人品的一种承认。
是对其人生的一种肯定。
(1)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需要。
(2)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3)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1)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1)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三、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解(P117)(可能出论述题,或从其中的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中出简答题)(一)关心集体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它是教师行为的规范,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四个方面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等角度来浅谈教师职业道德。
一.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包括教育理念、职业责任、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首先,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教师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关心和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智力、体质和美育等各个方面。
同时,教师还应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互相尊重、信任和关爱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底线,是教师在工作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够敬业爱生,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对于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师生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学校的稳定和良好的学风,提高教育效果。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至关重要,它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教师职业道德对于增强教育事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具有积极作用,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三.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素养、服务精神、敬业精神和廉洁自律等方面。
首先,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其次,教师要具备服务精神,关心学生,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敬业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讲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专业学习。
最后,教师在工作中要廉洁自律,不谋求私利,不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做到清正廉洁。
教师职业中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教师职业中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作为一名优秀的职场规划师,我将为大家探讨教师职业中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肩负着培养未来一代的使命,因此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一、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教师作为社会的引领者和学生的榜样,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首先,教师应该坚守教育的正道,秉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不歧视,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教育机会。
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职业操守的内涵职业操守是教师职业中的底线要求。
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职业操守,对学生、对教育事业负责。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侮辱、不伤害学生。
其次,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隐私,不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确保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
此外,教师还应该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以违法违规的方式对待学生,不参与学术不端行为。
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实践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需要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教师应该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其次,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价值观,倾听学生的声音,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此外,在教育管理中,教师应该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搞权谋和拉帮结派。
总结起来,教师职业中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教师应该坚守职业道德,注重职业操守的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为社会培养更多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用3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用3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篇1一、依法执教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树立新的课程观,实施素质教育;自觉参加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学校;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二、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自觉维护学校利益,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时间里不干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不迟到早退;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在职进修,树立优良学风,该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坚持因村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团结协作弘扬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经常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思想,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讲究沟通艺术,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不搞不正之风,不搞小团伙、小集团;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自觉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
八、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九、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乐于承担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并认真完成十、积极参加有益扩大学校影响,有利学校声誉与形象的社会活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篇2一、依法治教。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一种修养和素养。
它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爱岗敬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是爱岗敬业。
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对待教学工作要认真负责,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做到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服务。
二、严谨治学。
教师应该具备严谨治学的品质,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自己严谨认真,准备充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偏离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对学生要求严格,要求他们严守纪律,严格要求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三、诚信为人。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诚信为人。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不说谎言,不作弊行。
在与学生相处中,要讲诚信,不欺骗学生,不隐瞒真相,不做虚假宣传,不以偏激的言行误导学生。
四、尊重学生。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要平等对待,不歧视任何学生,不侮辱学生,不伤害学生的感情。
五、热爱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又一重要内容是热爱学生。
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自我完善。
教师应该具备自我完善的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高尚品质和职业操守。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书育人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传承知识和塑造社会未来的重任。
要履行好这一神圣职责,教师必须具备一系列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首先,教师应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
这意味着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坚守岗位,不轻易退缩。
敬业的教师会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关注每一个教学细节,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优质的教育。
他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或情绪而对待学生有所偏颇,而是始终以教育事业为重,将教学工作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诚信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
教师要诚实守信,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正直的榜样。
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交流中,都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不虚假宣传,不夸大其词,不虚报成绩。
只有以诚信为本,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背景、性格和学习能力。
教师应当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关爱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指导,还包括在情感上的关怀。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表扬。
用真心去呵护学生,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
教师还需要有公平公正的态度。
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成绩优劣、外貌等因素而区别对待。
在评价学生时,要依据客观的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机会。
只有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身心健康。
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勇于承担教育的责任,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负责,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演讲稿:教师的职业道德

演讲稿:教师的职业道德: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探讨教师的职业道德。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每一个想要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无疑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最基本素养,今天我想就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神圣使命:教育事业的本质教育事业的本质是使学生们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是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是一份神圣的责任。
而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就在于履行这份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学生心灵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人格塑造。
教师应该尽心尽力地教育孩子们,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诚实、正直、守纪律的品质。
二、先正其言:教师职业操守在教育事业中,教师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对教师而言,除了注重学科知识的讲授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操守无瑕。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高度关注言辞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不能以肆性显威,造谣传谣,更不应该偏袒某些学生,是非不分,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正确行使职权,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切实履行好教育事业的使命。
三、身体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实践职业道德不仅仅停留在我们口中的诺言,更体现在我们日常行为的实践中。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追求卓越,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要求、严格要求。
教师,作为孩子们敬仰的“榜样”,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切实履行教师职责,不但要有严格的操守,更要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循循善诱。
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让教师的行为更有价值和意义。
四、传承工匠精神:教师职业道德的理念“工匠精神”是一种注重品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育事业中的这种作风同样十分关键,而教师职业道德,更的“干货”在这里。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素质,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将教育工作看作是自我提高与切身实践的过程。
教师有责任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引领学生走向明天,推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教师的六个职业道德

教师的六个职业道德作为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健康发展。
下面将介绍教师的六个职业道德。
一、师德高尚师德高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他们应该秉持诚实、正直、守信的原则,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二、爱岗敬业教师是一份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职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认真负责。
他们应该具备持续学习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严谨治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严谨治学,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他们应该对所授课程有深入的了解,准备充分的教学材料,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育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关爱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
他们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他们还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公正公平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公正公平。
他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不偏袒任何一方。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他们还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六、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利。
他们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决定。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教师的六个职业道德。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这些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对教师个人的成长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教师应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以教育事业为己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
2. 诚实守信教师应以诚信为根本,言出必行,承诺必践,保持信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3. 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利,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用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4. 公正公平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时,教师应本着公正公平的态度,不偏袒个人,不歧视任何学生,公正对待每位学生。
5. 秉持正义教师应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守正义,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师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当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和追求。
教师的职业精神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卓越教师应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2. 专业发展教师应不断学习,保持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更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时俱进。
3. 社会责任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社会的引导者和建设者。
教师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4. 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应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团队合作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之间相互支持,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对教师个人的成长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

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是社会的工程师,是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
作为教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素质和教育成果。
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人民教师应该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教师的工作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他们的职责是培养学生,传播知识,塑造品格。
人民教师应该将人民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应该以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其次,人民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要承担起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的责任。
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
教师要时刻保持学生的利益至上,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为学生服务。
第三,人民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师德操守。
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行和道德操守。
教师应该守法遵纪,诚实守信,坚持原则,严守教育纪律,不搞学术不端行为。
同时,教师要注重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最后,人民教师应该与家长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沟通。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也是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桥梁。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和社会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解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因此,教师要时刻保持对职业道德的敬畏之心,严格要求自己,在职业道德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总之,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基础上的。
教师应该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育事业中扬帆起航,为人民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是社会的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任。
作为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诚实守信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道德的内涵道德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伦理价值的内在要求。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
职业道德体现了教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操守。
它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中。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之一。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理解并包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平等的对待与关怀。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重要职业道德要求之一。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榜样。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扰和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最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之一。
教师应当言行一致,讲诚信、做诚信。
教师要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夸大、不缩小,不偏激、不强制。
教师还要诚实守信地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各项职责,言出必行,信守承诺,不失信于学生、家长和学校。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和诚实守信的教师行为,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模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形象的体现。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的素质和道德品质有很高的期望。
教师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将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与信任,有助于形成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教师是社会的建设者和传承者,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引领未来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外,还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坚守职业操守。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养成和践行。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是指在特定职业领域中,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规范进行言行的道德要求。
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职业道德在其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形象。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只有教师展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职业道德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基础。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
这些任务都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够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并让学生受益终生。
最后,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是保障学校教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教育系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良好的教育质量和教学秩序,离不开教师道德的规范和约束。
严格要求自身道德行为的教师,才能够净化教育环境,为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教师职业操守的重要性职业操守是指在履行职业职责过程中,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准则。
教师的职业操守对于保持教育界的纯洁、正直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职业操守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职业规范是指教师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旨在规范教师的工作行为和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操守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是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基本体现。
其次,教师职业操守对于维护教育公平公正至关重要。
教育是公平的舞台,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和机会。
教师应当无私奉献,公正评价学生,不搞任何形式的特殊对待,以公正的原则指导学生,为社会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
最后,教师职业操守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师工作中的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

教师工作中的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教师作为社会肩负重要责任的角色,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师德,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
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而师德建设则是针对教师群体进行全面素质提升的过程。
本文将从职业道德和师德建设两个方面探讨教师工作中的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
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教师工作中最基础的操守,是一种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尊师重道,包括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尊重同事和尊重教育职业。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给予他们平等的关怀和尊重。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需求,积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要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教育问题。
再次,教师间应相互尊重,共同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最后,教师要尊重教育职业,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热爱教育事业,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对教师群体进行全面素质提升的过程。
师德建设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育意识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要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既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也要有丰富的人文素养,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再次,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关爱,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教师要保持教育意识的高度,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教师工作中的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建设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其次,职业道德和师德建设能够促进学校内外的良好合作与沟通,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
道德讲堂讲稿4:教师职业道德

道德讲堂讲稿4:教师职业道德
道德讲堂讲稿4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或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职业是人们对社会所承担的某种责任、义务和专门的业务。
教师职业,就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
思想品德的一种职业。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师德意识要求高水准。
2.师德行为要成为楷模。
3.师德内容具有继承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l.调节功能。
2.教育功能。
3.反映功能。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l.教师道德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力量。
2.师德对社会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促进
作用。
3.师德有助于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以身作则;这导致了具体的行为准
则和道德要求:1致力于教育,愿意成为一个阶梯2树立榜样,成为一名教师3热爱学生,孜孜不倦地教学4精通商业,永不厌倦学习5相互学习,团结合作
四、加强教师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意识,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激励和鼓舞教师自觉献身人民教育事业。
3.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伍。
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有哪些

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有哪些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有哪些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道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是伴随着教师这一行业或者社会角色的出现而出现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角色道德和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师劳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2、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师职业实践中产生的,所以它一方面要受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道德的制约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任务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作为相对独立的道德意识,反过来对教师的职业实践、社会生活和个人品德的完善等,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具体体现为:首先,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调节作用。
其次,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表率作用。
再次,是对教师自身品质的完善作用。
最后,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
3、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3)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4)教书育人。
教师的根本任务。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4、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
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
因此,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第一,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
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课教材从“范跑跑”事件谈教师的职业道德汶川地震后10天,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发了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发帖详述自己在地震中弃学生而逃的经历,被众多网友斥责,从此得名范跑跑。
“范跑跑”引发了社会舆论对道德伦理的大批判和对教师师德的热烈讨论。
所以,今天我们以此为话题,再谈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首先了解师德的内涵以及师德的内容和特点1、什么师德?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般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还有学者认为,广义上的师德还应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内涵,第一,教师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积累做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道德素质,即传统的育人。
第二,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更应注重传授那些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的隐性知识,并力求做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认为,不管是狭义上的师德,或是广义上的师德,师德都不仅仅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准则本身,而应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
2、传统师德的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师德内容十分丰富,有学者归纳为以下5点:(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3)热爱学生,关心学生;(4)因材施教,循循善诱;(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其核心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的根本定位。
一般来说,教书是指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要求,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完成教学目的。
这是“业师”。
育人是指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进行的显性或隐性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这是“人师”。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尤其是人格、道德上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榜样。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师要有知识,为范要有美德,知识和美德在教师身上和谐统一,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3、现代师德的新的内涵。
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目前,我国教师总体收入并不高,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
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
研究表明,一个科技人员应用知识的总量,大约只有20%是在传统的学校学习中获得的,其余80%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为适应需要而获得的。
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那么原有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
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二、“范跑跑”事件说明了什么:“范跑跑”事件是传统师德失范的典型表现。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的嬗变,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部分教师身上出现了为师不廉、厌岗怠业、非人道对待学生等形形色色的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而“范跑跑”正是师德失范的典型表现。
其实,在地震来临的危急时刻,作为一个普通人,范美忠的逃跑可以理解为本能,理应得到宽容。
然而,我们可以宽容范美忠,却无法原谅范美忠老师——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范美忠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一位课堂上的老师。
任何一个人都是普通人,但在特定场景下可能负担有特别的责任。
因此说,每个职业都有它必须“高尚”的时刻。
教师有责任保护学生,记者有责任在危险的地方报道新闻,警察有责任保护公民,士兵有责任守住阵地,官员有责任遇险而上,这都是基本的职业准则。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教师有保护学生的责任。
这种责任也是法律所明确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四十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当地震突发时,学校、教师无疑承担着优先救护学生的法律责任。
三、“范跑跑”事件给我们的启示:长期以来,我国师德的总体状况是好的,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区的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以爱书写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
但是面对社会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教师师德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范跑跑”就是典型案例。
作为教师都应该反思,在新时期,我们应当奉行怎样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守住教师的道德底线呢?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看,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因此,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升华。
在师德教育中,应始终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使教师不仅掌握一些重要的法律知识,而且要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
传统师德观把师德看作纯粹是道德的范畴,而并没有给予法律支持。
现代师德则要求争取法律支持。
师德建设需要法律的支持,这是由道德的特点决定的。
道德规范属于一种软调节,其明显特征是非强制性。
在当今利益关系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只靠道德来解决师德问题显然是不够的。
正如范美忠所言:“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但《教育法》并没有规定在地震时,老师一定要救学生,我一个人跑了,没有违法国家法规。
”师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就是把教师最基本的义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将其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使之成为教师易于遵循且带有法律权威的行为准则。
1997年国家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加了“依法执教”的内容,并列在首位。
依法执教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要求。
教师除了作为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外,更要遵守与教育孩子行为有关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
依法执教作为师德的底线,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教师只要注意律己,是不难做到的。
作为教师,如何守住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实现传统师德的现代转换,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面前的课题。
同时,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思考,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面对各种诱惑,自己怎样去做,才能不辱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无比崇高而又光荣的称号!最基本的,我认为,也许正如原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所说: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
最后,让我们共同学习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08年9月1日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