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语第三册(人教版)_教材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3SectionB2a~2d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3SectionB2a~2d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5e7aab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30.png)
4.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包括语法填空、词汇练习和翻译练习,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准备一个关于电脑使用的小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电脑软件、游戏或技术,用英语介绍其功能和用途。
1.对于掌握程度不一的学生,我会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对于口语表达困难的学生,我会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敢于开口。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口头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结果,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他们在电脑上通常做什么,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电脑销售人员和学生,进行关于电脑购买和使用的对话练习。
3.书面练习:布置一些填空、改写句子和翻译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
4.口语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介绍他们最喜欢的电脑软件或游戏,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词汇:包括与电脑相关的词汇,如“surf the Internet”、“play computer games”、“chat online”等。
2.句型:学习如何询问对方使用电脑的情况,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computer?”,以及回答对方的问题,如“I usually surf the Internet and chat with friends on the computer.”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3SectionA3a3d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3SectionA3a3d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4b55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9.png)
What words would you think of to describe that ride shown in the picture? Do you want to be on that ride? Why or why not?
U__n_c_le__B_o_b_’_s_ looks interesting
A__r_o_c_k_b_a_n__d_p_l_a_y_s_t_h_e_r_e every evening.
They should get there __ea_r_l_ie_r__
to get a table.
It is always _b_u_s_y__ at eight o’clock.
Look! A young woman is standing near a road in the city center. She is reading a book while a noisy queue (长队) of traffic is driving slowly along the road. (1)_D__o_y_o_u__k_n_o_w__w_h_o__s_h_e_i_s?_(你知道她是谁 吗?) Do you know how long she has been standing there?
Language focus
scary:修饰物、事情 scared:修饰人
hold one’s hand(hold-held-
held) 握住某人的手
表强调
be/get hungry 饿 了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说课稿:Unit3SectionB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说课稿:Unit3SectionB](https://img.taocdn.com/s3/m/1a4a8d0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1.png)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的Unit 3 Section B。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展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承接了前面单元对于一般现在时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掌握英语时态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同时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能够通过引入真实的情境和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被动语态。交际教学法则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两种方法的选择是基于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即学生通过主动构建知识和经验来获得更深刻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学生能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运用,才能够熟练掌握被动语态的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真实的交流场景,才能够准确地运用被动语态进行表达。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他们自己总结被动语态的构成、用法和意义。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让他们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取更多的学习启示。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因此,我计划布置一些与被动语态相关的作业,如改写句子、写日记等。通过这些作业,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应用被动语态,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运用被动语态,让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人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3全单元说课稿(共6课时)
![人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3全单元说课稿(共6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fd3f68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4.png)
这样的互动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合作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吸引注意力的关键环节。我的导入方式如下: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图片和卡片:用于展示人物特征,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2.电子白板:用于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进行实时反馈和评价。
3.录音机或音响:播放英语录音,提供标准的语音示范,帮助学生模仿和纠正发音。
4.电脑和投影仪:展示多媒体课件,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和信息量。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
1.对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理解和使用可能不够熟练,容易混淆。
2.在实际交流中,可能难以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准确的人物特征描述。
3.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特征描述习惯可能缺乏了解,导致交流不畅。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参与度不高、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和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增加互动环节;通过重复练习和小组讨论强化知识点;合理规划教学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测验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验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个别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建议;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三英语第三册(人教版) 教材介绍
![初三英语第三册(人教版) 教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d9bd60203d8ce2f00662317.png)
新课标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是: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 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 与传授、 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立培 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 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 参与、 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 型的教学途径、 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 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 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 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 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 程。”
◆空间链
这主要是按照空间顺序和部位的不同而采取由表 及里,由前往后,从小到大或相反的顺序来发展 语篇的结构。以这种方法组织的语篇,只要找到 场所或描述的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无疑就抓住 了语篇的脉络。以 “The univers and man-made mansatellites” satellites” 为例:作者以 “the univers, the moon 到man-made satellites从大到小的 mansatellites从大到小的 顺序为线索,把the 顺序为线索,把the meaning of the univers, something about the moon 和the use of the manman-made satellites组织成篇,最后以人造卫 satellites组织成篇,最后以人造卫 星造就了一个更小的世界结尾。
主题句在段中
在 “ Jim’s train ride” 一 文 中 , 第 四 自 然 段 第 七 句 Jim’ ride” “ Jim thought the train was like a big moving party” party”是 本段的主题句。 本段的主题句。
第三套: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导...
![第三套: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导...](https://img.taocdn.com/s3/m/0dbd6d5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8.png)
第三套: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导...九年级英语Unit 12第一课时Section A 1a—2d一、课标关于本节内容的要求:本单元主要是综合复习单元,要求学生在复习掌握运用一般过去式的同时,学习过去完成时(had +p.p)表述过去的经历。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少,仅backpack、oversleep,短语give…a lift、by the time,句型以when/by the time/ before/after等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语法项目(一般过去式和过去完成时及时间状语从句)。
二、本节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本单元第一课时,是一节听说课。
通过学习主要语言项目---词汇、短语、句型、语法,要求学生在复习掌握运用一般过去式的同时,学习运用过去完成时(had +p.p)表述过去的经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三、在分析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重点词汇:backp ack、oversleep(overslept/overslept)、give…a lift重点语法:一般过去式和过去完成时的区别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正确区分并运用一般过去式和过去完成时及时间状语从句表述过去的经历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描述身边发生过的尴尬事件,在英语学习情境中用英语交流身边的人和事,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交际意识。
四、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1、自学活动(1)让学生自主预习习本单元的词汇及2d部分并质疑。
(2)让学生试读听力材料以降低听力难度。
2、语言规律探究活动及精讲(1)学生展示自主搜集的本单元重要的短语、句型。
(2)根据共性问题,分组讨论,集体释疑。
(3)精讲一般过去式和过去完成时区别;leave…+地点与forget 区别。
3、听说读写语言操练、运用活动(1)完成听力任务,并跟读或朗读听力材料。
(2)小组合作对话训练。
(合作意识、团队精神)(3)及时进行小结训练。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3说课稿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3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1b23ea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c.png)
5.定期组织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文戏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真实、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目标语言。情景教学法则是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增强语言的实践性。合作学习法则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3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 3《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说课。本单元是初中英语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中邀请、回答邀请及提出、接受或拒绝请求的表达方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常交际用语、一般将来时态、动词短语等。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2.设计有趣的游戏和竞赛,如单词接龙、邀请函制作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源,如英文电影片段、歌曲等,丰富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生词、短语和句型,如:invitation, party, celebrate, accept, decline等;2.学生能够用一般将来时态描述即将发生的事情;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邀请及回答邀请的日常交际。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13SectionB3a3b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13SectionB3a3b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1fdab5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3.png)
-支架式教学法: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PPT演示文稿、音频播放设备、视频片段、实物教具(如雨伞、雨衣等)。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13SectionB3a3b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13SectionB3a3b”,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单元的主题为“Rainy Days”,旨在让学生了解与雨天相关的词汇、表达方式以及描述天气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a和3b两部分,具体如下: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清晰性、逻辑性和美观性。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三个区域:标题区、知识点区和总结区。
-标题区位于黑板顶部,清晰地标注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知识点区位于黑板中央,依次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关键词汇、句型结构等,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区分,以便学生识别;
3.教师反馈:我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4.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表现出的积极态度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中运用英语: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回答、解释和反馈等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听力练习后,我会提问学生关于对话的内容,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3SectionB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3SectionB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8152d6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5.png)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2.设计丰富的听力活动和口语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4.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日常交际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听力技巧,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能够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职业特征和日常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等特点。他们在认知水平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在学习兴趣方面,他们对于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知识具有较强的兴趣。在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拖延、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Fra bibliotek(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1.词汇练习:让学生用所学的职业词汇造句,加强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2.听力练习:让学生听懂并模仿不同职业的日常对话,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职业的日常对话,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引入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交际教学法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交际能力。我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现代英语教学理念,即学习语言不仅要掌握语法和词汇,更要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英语Unit3SectionA(3a3b)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英语Unit3SectionA(3a3b)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1170b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2.png)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重点在于词汇填空、时态选择和句型应用,旨在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请注意,此部分作业应侧重于学生对目标词汇和短语的理解与应用,以及对时态的正确运用。
2.结合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自己近期目标的英文短文,要求至少80词,内容需包括:
-重难点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3.阅读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3a和3b的文章,理解并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意图,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教学设想
1.针对词汇和短语的教学:
-采用实物展示、图片辅助、语境创设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记忆词汇。
-设计词汇游戏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和积极性。
4.小组合作任务:每组选择一个成员,采访该成员关于其个人目标的问题,并记录答案。采访结束后,小组共同整理采访内容,用英文撰写一份采访报告,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分享。
5.观察并记录自己在接下来的一周内,为了实现个人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在下节课前,学生需要准备一个简短的口头报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英语Unit3SectionA(3a3b)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本章节所学的词汇和短语,如"goal, achieve, effort, success, fail, give up, practice, improve"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目标意识,激发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积极性。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13SectionA(3a3b)Reading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13SectionA(3a3b)Reading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6c0aa7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0.png)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般过去时、动词过去式等基本语法知识。他们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主要包括:1.对一般过去时的理解和运用;2.动词过去式的构成和用法;3.文本中日常交际用语的理解和运用;4.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尤其是人物情感变化的把握。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计划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以旅游美食图片或短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对旅游话题的兴趣;2.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3.设计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增强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4.通过小组合作表演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5.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成就感。
1.教学重点:一般过去时的运用,动词过去式的构成,日常交际用语的学习,故事情节的理解。
2.教学难点:一般过去时的运用,动词过去式的构成,故事情节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我所教授的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认知水平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和词汇,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学习兴趣上,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尤其是对旅游、美食等话题感兴趣。在学习习惯上,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正确运用动词过去式;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心态。
英语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材分析】Unit6 sectionA(3a-3c)_英语
![英语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材分析】Unit6 sectionA(3a-3c)_英语](https://img.taocdn.com/s3/m/0d4237d3998fcc22bcd10d9c.png)
教材分析Unit6 When was it invented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的教学话题是谈论生活中的发明,在上一单元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被动语态。
上一单元学习了被动语态的一般现在时,而本单元重点学习被动语态的一般过去时,以及被动语态中强调动作的执行者时by的用法,以及强调目的时for的用法,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发明。
上一单元着重讨论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孔明灯,风筝,剪纸等,而本单元提到的发明创造很多都是在国外发明的,如电脑,电话,汽车等,这些都是现代生活的必备品,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有助于课堂讨论的展开。
本单元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Section A (3a—3c)教材分析3a—3c是阅读板块的活动。
阅读语篇讲述了我国有记载的饮茶起源的故事:它是如何被神农无意中发明的;茶叶的发展和传播历史。
3a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技巧,需要学生在快速阅读之后为各段匹配段落大意。
3b需要学生细读文章回答与茶叶有关的细节问题。
3c 则是一个综合了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课后巩固性活动。
Section A部分的教学重点是被动语态运用意识的培养。
从许多中国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可获知,学生往往很难真正把握什么时候用被动语态,什么时候不用被动语态。
此外,不规则动词过去分词的变化也往往是学生的学习难点。
这些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多加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词汇:by accident, nearly , ruler, boil, remain, smell, saint, national, take place, doubt,without doubt2.进一步学习和巩固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了解茶的制作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继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鼓励学生保持对科学发明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1.掌握词汇:by accident, nearly , ruler, boil, remain, smell, saint, national, take place, doubt, without doubt2.被动语态的学习和运用教学难点:运用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来讨论发明的发明时间及用途,弄清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差异,通过练习和运用加以巩固。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3SectionA3a~4c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3SectionA3a~4c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ecd80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1.png)
1.设计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培养他们自我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3.教师在小组活动中扮演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庆祝活动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种情境创设不仅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而且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的语境中,提高了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庆祝活动的意义、起源和文化内涵。这种问题导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积极的探究态度。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3SectionA3a~4c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 3 Section A 3a~4c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庆祝活动”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介绍不同的庆祝活动和节日,让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我通过展示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回忆起生活中常见的庆祝活动。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掌握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些实践性强的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人教版)Unit3第3课时SectionA(GrammarFocus4c)说课稿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人教版)Unit3第3课时SectionA(GrammarFocus4c)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947e16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2.png)
-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情境创设,如讲述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自然地接触到过去进行时态。
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新课内容的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如通过故事、漫画或视频引入过去进行时态的用法,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语法知识。
-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引入竞争机制,如小组竞赛、个人挑战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如让他们描述自己过去喜欢的活动,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
-区分过去进行时态和一般过去时。
-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过去进行时态描述过去某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2.教学难点:
-过去进行时态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特别是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学生在描述过去某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时,能够准确运用过去进行时态,避免混淆。
-学生在实际交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
2.交际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感知和理解语法知识。
2.视频和音频材料:通过听力练习和情景对话,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语法知识。
3.白板和标记笔:用于板书重点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度。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3SectionA(1a2d)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3SectionA(1a2d)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0c4828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f.png)
2.掌握一些常见的过去时态动词,如:went, had, did等。
3.学会运用过去时态进行简单的问答和叙述。
4.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过去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过去时态动词,如:went, had, did等。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是,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过去时态的理解和运用可能不够熟练,容易与现在时态和将来时态混淆。
2.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过去时态进行描述和交流的能力有待提高。
3.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对英语学习存在恐惧和焦虑。
1.让学生自我反思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哪些地方感到困难。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巩固练习中的体验和收获。
3.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具体的反馈,指出他们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我会耐心解答,确保他们对所学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
1.复习本节课学到的过去时态知识点。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
1.首先,通过PPT展示过去时态的基本结构,如:Subject + Verb(ed) + Object。
2.接着,我会用简单的例子解释过去时态的用法,如:I watched a movie yesterday.
3.然后,我会让学生尝试自己造句,并提供即时反馈。
(2)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出现过去时态动词使用不当、时态混淆等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10SectionA3a3c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10SectionA3a3c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979395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2.png)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能够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掌握情态动词must和should的用法,以及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运用关键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交际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交际式教学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真实的语境和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任务型教学法则是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两种教学方法都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情态动词和被动语态的知识,以及对于环境保护话题的基本认识。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主要有:部分学生可能对情态动词must和should的用法不够熟悉,对于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在讨论环境保护话题时,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观点和他人不同而感到紧张或不愿意表达。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逐步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点。首先,我会通过示例和讲解,介绍情态动词must和should的用法,以及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如填空、改写句子等,以巩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3SectionB2a2d说课稿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3SectionB2a2d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f4261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e.png)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活动:分组让学生编写关于健康问问答、单词接龙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拟采取以下策略和活动:
1.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健康问题视频,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互动交流: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习成就感。
3.激励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自信心。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提高合作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对话,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竞赛活动: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以下方式进行新课导入: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健康问题的生活场景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视频中的健康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通过听力、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强健康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以下布局和风格: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3SectionB2a2d说课稿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3SectionB2a2d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7ba8b9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2.png)
3.阅读一本英语故事书,记录生词和短语,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清晰性和逻辑性。板书布局分为三个部分:标题区、内容区和总结区。标题区位于黑板顶部,清晰地标明课题;内容区分为关键词汇、语法点、故事情节概述等板块,每部分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总结区位于黑板底部,用于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3SectionB2a2d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3 Section B 2a-2d,主题为“Once upon a time”。本节课在课程体系中属于阅读与写作部分,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过去的故事和传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主要知识点包括: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对过去时态有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对复杂的时态变化和用法还不够熟悉。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
1.对故事中的生词和表达方式不熟悉,影响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在运用过去时态进行描述时,可能混淆不同的时态,造成语法错误。
3.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可能无法有效地通过图片预测故事情节或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引人入胜的故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提出一个与故事主题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听说过哪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经历。
3.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单元主题和目标,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期待。
(二)新知讲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三种文体的课文统计如下:
Type of writing (文体) Lesson 2 8 14 Title The lost book Youngest swimmer to cross channel Jim‟s train ride Under the sea 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 Jesus Christ A visit to th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The man who loved dogs
概括文章主题
Lesson 64 Part 5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proper verbs. Then give it a title . Lesson 68 Part 5 Read the story and write a title for it . Lesson 69 Part *4
2)紧拓发展,辨析事实
主题思想是语篇的灵魂,但没有事实作基 础的主题思想或论点是空洞无力的。
这些事实在语篇结构上和意义上按一定逻 逻辑关系连结在一起,并发展下去的进 程,成为语篇的发展。 一个完整的语篇都 有一 种起主导作用的发展方法。例如:
◆时间链
常出现在叙事体的语篇中,且尤以人物传 记为突出。如以Lesson 26 “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为例:文中先后以 “Young Tom; When he was only ten; At the age of 12; One day in August, 1862; At that time,he was only 16; When he was 22”为顺序展开事实和细节来发 展语篇。在初三的阅读课文中以按时间链发展语 篇的占了大部分,如 Lesson 8 “Youngest swimmer to cross channel”;Lesson 32 “Jesus Christ”; Lesson 58 “The man who loved dogs” Lesson 70“Because it‟s there”等。
主题句在段中
在 “ Jim‟s train ride” 一 文 中 , 第 四 自 然 段 第 七 句 “ Jim thought the train was like a big moving party”是 本段的主题句。
无主题句的段落
有些语篇没有主题句,它的主旨大意暗含在字里行间 。在 这种语篇的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放眼语篇并运用语篇能 力进行分析和归纳,才能准确把握语篇的主旨。
◆从词的重复来推测词义
在“Under the sea”一文中有如下的句子:Not long ago people couldn‟t go scuba diving on Hainan Island, or anywhere else. This was because there was no machine allowing a person to breathe under water for a long time. In 1943 Jaopues Cousteau and his friend made it possible by inventing the scuba machine.对于学生来说scuba这个词 的理解可以从第二、三两句对machine这个词的 重 复 中 推 测 出 “ It‟s a kind of machine which can allow a person to breathe under water for a long time.”
◆空间链
这主要是按照空间顺序和部位的不同而采取由表 及里,由前往后,从小到大或相反的顺序来发展 语篇的结构。以这种方法组织的语篇,只要找到 场所或描述的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无疑就抓住 了语篇的脉络。以 “The univers and man-made satellites” 为例:作者以 “the univers, the moon 到man-made satellites从大到小的 顺序为线索,把the meaning of the univers, something about the moon 和the use of the man-made satellites组织成篇,最后以人造卫 星造就了一个更小的世界结尾。
初三英语第三册(人教版)
教材介绍
2006年9月14日
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本册教科书的特点 二、本学期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材使用建议 四、课文教学建议
一、本册教科书的特点
1、集中安排重点教学内容。 2、按话题编排单元教学内容,突出语言的功能, 语法服务于话题的需要。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弹性。 5、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学科融合。 6、增加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使学 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 7、体现人文性、工具性,学以致用。
4)借助语篇,揣测生词
◆从句子的结构推测词义 语篇结构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一致性,从句子结 构可以猜出单词的词性和词义。例如: “Just beside me there was a group of school girls screaming and chattering(喋喋不休的 说话)。And their teacher were trying to keep them in order.” Chattering这词给注上 了中文,可是screaming也同样是一个现在分 词,在从后一句的trying to keep them in order,可以推知screaming 意为“a kind of noisy utterance”。
1、重视文体知识培养是获取语言能力的突破口
“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得知文章的
体裁,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英语常见的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所谓记叙文(Narration),简而言之就是Telling a story。所以这种文体一般具有“Time”, “Place”, “Character”和故事的“beginning,” “Developing” 和“Ending”这六要素;回答问题 “How” 和“What”是说明文(Exposition)的主 要特征,它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因素及其缘由。 因此说明文有两个最基本的写作方式:第一是对 要说明的东西下定义(Give definition),第二个 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作解释(Explain the process of); 企图影响读者的思想行为,已接受作者的 观点,这是议论文(Argumentation)最显著的点。
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缺陷
语法,忽视语篇的分析,阅读技巧和方法指导。
1、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传授,只讲词汇、语言点,
2、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轻语感的培养。 3、缺乏对阅读理解练习进行深入地分析。 4、重阅读教学的结果而轻阅读过程的指导 和调控 5、重题海式的应试教学而轻情感(如动机、 兴趣、意志、情绪、性格等)的培养。 6、重教师的导向作用而轻学生的主题性和 人文精神的培养。
Read the story. Look up the new words in your dictionary.
四、课文教学建议
(一)通过阅读课教学加强语篇能力的培养 所谓语篇(discourse)能力,是指从表述完整、 确切意义和思想内容的语段篇章的结构入手, 分析句子之间、段落篇章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 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使学生从中理解和掌握 基础语言现象所表现的实际功能,并从语言交 际的动态环境中掌握基础语言想象。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知识不单单是 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还包括概念意义, 语言篇章结构、文化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很多研究试验都证明:“外语理解能力 的高低更多的依赖于学习者的语篇能力。而不 是理解单个句子的能力。
Narration 记叙文 (10篇)
22 26 32(Part 4) 38 58
62
70
Girls beat boys
Because it‟s there
6 30
Surfing Christmas Day English is widely used The Great Green Wall The universe and manmade satellites Shopping on line
主题句在段首
如在“Surfing”一文中,第三自然段开始句就是该段 的 主题句,统率着后面的句子,而后面的每个单句没有 哪句能起到概括的作用,分别为主题句服务。
我们以把后面的三个句子称为 supporting
主题句在段末
最 后 一 句 ” If everyone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world will become much more beautiful”作为整个语篇的中心。
新课标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是: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 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 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立培 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 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 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 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 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 程。”
三、教材使用建议
1、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 合理调整,巧用和活用教材,不照本宣科。 2、每单元第4课听力内容一定要依据不同 的听力内容提前做好铺垫。 3、结合语篇教学,抓好写作训练 。 4、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探索“任务型” 教学活动 。 5、充分利用好练习册中的补充阅读材料。
猜词练习
二、本学期重点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