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期末测评题目和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前面的括号里(10分;1×10)()1、台湾诗坛上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的是()A.郑愁予B.洛夫C.余光中D.杨牧()2、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出自()。

A.《一代人》B.《感觉》C.《远和近》D.《昨天,像黑色的蛇》()3、白先勇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

A、《台北人》B、《纽约客》C、《孽子》D、《玉卿嫂》()4、高行健的戏剧()明显受到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影响。

A、《野人》B、《车站》C、《觉得信号》D、《彼岸》()5、小说()是新时期军事文学创作领域的第一次突破。

A、《红高粱》B、《高山下的花环》C、《射天狼》D、《西线轶事》()6、《话说陶然亭》、《那五》、《烟壶》等市井小说是()创作的。

A、邓友梅B、冯骥才C、陆文夫D、高晓声()7、“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是谌容的小说()中创造的人物。

A、《减去十岁》B、《人到老年》C、《万年青》D、《人到中年》()8、《燕山夜话》的作者是:()。

A、邓拓B、夏衍C、唐弢D、吴晗()9、不属于蛤蟆滩“三大能人”的是:()。

A、郭世富B、姚士杰C、郭振山D、高增福()10、朱老忠是()的一个人物形象。

A、《红日》B、《红岩》C、《红旗谱》D、《铁道游击队》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空白处(10分;1×10)1、“双百方针”全称为-------------------------,它是毛泽东于----------年提出来的。

2、徐迟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塑造了科学家------------的形象,掀起了一股“科学家热”。

3、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是指---------------------、-----------------------------和《太阳出世》三篇小说。

4、1954年----------------的《龙虎斗京华》开启了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

中国现当代文学30年期末考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30年期末考试

当代文学作品选刷题七泛读诗歌1. 王家新诗歌《日记》中,“另一个想象中的花园”里面的场景是() [单选题]A 园丁用锄草机割着青草B 青草正吞没着白色的大理石卧雕(正确答案)C 这是一片落叶飘零的树林,/每一片叶子标记着一种欢喜D 他看到落伍的大雁、熄灭的火,/庸才、静止的机器、未完成的画像2. “纪念鲁迅有感”是下列哪首诗的副标题?() [单选题]A《有赠》 B 《有的人》(正确答案)C 《断章》D《双桅船》3. 《有的人》在表达诗人的爱憎褒贬方面,主要使用了( )手法? [单选题]A .拟人B 衬托C 对比(正确答案)D 讽刺4. 诗歌《有的人______纪念鲁迅有感》的作者是() [单选题]A 流沙河B 痖弦C 臧克家(正确答案)D 牛汉5. 被誉为“农民诗人”的是() [单选题]A 海子B 舒婷C 臧克家(正确答案)D 痖弦6. 痖弦诗歌《红玉米》的最后两句:“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红玉米挂着”。

这里的“红玉米”是() [单选题]A 作者理想的象征B 作者的爱情象征C 现代人的精神象征(正确答案)D 现代艺术的象征7. 痖弦诗歌《红玉米》诗句中,悬挂在“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的屋檐底下的红玉米的含义是() [单选题]A 未来的象征B 记忆中的人生C 想象中的历史情致(正确答案)D 现代人的精神象征8. 《红玉米》写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 [单选题]A 回顾、反思和守护(正确答案)B 回顾、反思和舍弃C 回顾、抵制和反抗D回顾、总结和反抗9. 与洛夫、张默一起创办台湾诗人社团“创世纪诗社”的诗人是() [单选题]A 余光中B 痖弦(正确答案)C 白先勇D 流沙河10. 绿原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中,“我”佩服“罗马总督彼拉多”的原因是() [单选题]A 嘲笑“真理几文钱一斤”B 宣布耶稣是无罪的(正确答案)C 拯救一切痛苦的灵魂D 拯救一切痛苦的灵魂11. 下列作品中,写于“文革”十年中的有() [单选题]A《有的人》B《红玉米》C 《重读<圣经>》(正确答案)D 《双桅船》12. “‘牛棚’诗抄第n 篇”是一篇作品的副标题。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8)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8)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8)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8)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 )。

A.孙犁B.赵树理C.丁玲D.刘白羽2.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

A.杨沫B.冯德英C.梁斌D.欧阳山3.最早描写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说是( )。

A.《红岩》B.《野火春风斗古城》C.《小城春秋》D.《铁道游击队》4.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是( )。

A.“楼梯式” B.“半自由体” C.“民歌体” D.“散曲小令体” 5.唐提用十四行诗写作的抒情长诗是( )。

A.《海陵王》B.《幻美之旅》C.《泪瀑》D.《划手周鹿之歌》6.《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通过历史的回忆、现实的抒情和对未来的幻想三段不同时空,描写了三个女性,其中,作家沈从文幻觉中的女性是( )。

A. 丁玲B.萧萧C.张兆和D.翠翠7. 60年代前期,专注于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是( )。

A.《为了61个阶级兄弟》B.《谁是最可爱的人》C.《祁连山下》D.《县委书记的榜样一——焦裕禄》8.“陈奂生系列”作品分两个时期完成,其中,写于90年代的是( )。

A.《“漏斗户”主》B.《陈奂生上城》C.《陈奂生包产》D.《种田大户》9.谌容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文革”中的作品是( )。

A.《人到中年》B.《光明与黑暗》C.《减去十岁》D.《沉重的翅膀》10.《孩子王》中,王福与“我”打赌是为了( )。

A. 到学校当音乐教师B.得到一本字典C.帮父亲上山砍竹子D.获得下棋比赛的资格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1. 20世纪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

《中国当代文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 )等。

A.《李双双》 B.《布谷鸟又叫了》C.《三里湾》 D.《山那边人家》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 )等。

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滹沱河上》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3. 50年代中期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小说中,发表得最晚的是( )。

A.《爱情》 B.《达吉和她的父亲》C.《美丽》 D.《西苑草》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

A.谢小山 B.叶和甫C.杨显之 D.王和卿5.艾青“文革”后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是( )。

A.《光的赞歌》 B.《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C.《在智利海岬上》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 )。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7.“改革文学”中著名的戏剧作品是( )。

A.《乔厂长上任记》 B.《三千万》C.《血,总是热的》 D.《改革者》8.在中国的“西部文学”中,其代表诗人是( )。

A.舒婷 B.顾城C.江河 D.昌耀9. 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

中国当代文学(2)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开放)

中国当代文学(2)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开放)
二、单选题
1.C
2.D
3.B
4.A
5.C
三、简答题
1.
2.
3.
四,论述题
杨朔是一位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和明确的创作主张的散文家,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诗化散文”的概念,表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探索勇气。1956年发表的《香山红叶》标志着他散文创作的成熟,而《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泰山极顶》等名篇则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杨朔散文除了以诗为“神”的特点之外,还突出表现出“通讯化”、“小说化”的特点。虽然他的散文存在着把表现“自我”置换成表现“普通劳动者”的历史局限,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当时众多散文媚上媚俗盛行的情况下,他能以精湛的构思、典雅的格调而“一枝独秀”,无疑已是“荒漠中的一片绿洲”。
中国当代文学————山广大
一、改革文学
4.山药蛋派
5.十七年时期
6.红旗谱
7.暴风骤雨
8.梁生宝
9.红旗谱
10.张大春
11.大连会议
12.今天
13.文化寻根
14.天下第一楼
15.秦腔
16.人性三部曲
17.革命
18.革命样板戏
19.北极村童话
20.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浪漫主义气质和革命战争生活经历是刘白羽散文审美品格中的两大重要因素。他在《灯火》、《红玛瑙》、《秋窗偶记》、《雪》等散文中善于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界处思考,构思呈现逆境、顺境的转换,并常用一条回忆的线索串起若干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构成一幅历史长卷。另外,他还善于用崇高与辉煌构建起散文形象系统,《长江三日》就是对“革命的、战斗的哲学”和“激流勇进精神”的热情赞美。他的散文多引用古人诗句,借诗的意象表达作者追求时代精神的强烈情感,情感也常常是汹涌奔腾、一泻千里式的浓烈,常常表现出骈散结合和抑扬顿挫的特点。

2408【中国当代文学】期末综合练习及答案

2408【中国当代文学】期末综合练习及答案

第一部分《中国当代文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2,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3,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4,在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双百"方针.5,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秦兆阳)(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6,"反右运动"是(1957)年夏季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双百"方针被曲解为"引蛇出洞,聚而歼之"的政治斗争手段.7,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8.赵树理的《登记》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前《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9.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柳青)主要受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周立波主要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10.在5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村题材作家中,李凖与被称为"神童"的(刘绍棠),都是当时以产量高而著称的青年作家.11.李凖的《李双双小传》与(赵树理)《"锻炼锻炼"》表现的时代大体相同,但是,在作品中却丝毫读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农民生活的痛苦场面.12.60年代,相继问世了(萧玉)的《高粱红了》(三部),(柯岗)的《逐鹿中原》等描写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长篇小说.13.在五六十年代,描写北伐战争的主要有陈立德的(《前驱》),反映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有(王愿坚)的《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系列短篇小说.14.《林海雪原》在人物设置上,除套用"五虎将"模式外,也承袭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英雄/ 美人"模式,少剑波不仅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儒将",身边还有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卫生员(白茹).15.茹志鹃的《百合花》几经周折,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16.50年代不合时宜的作品,除了茹志鹃的《百合花》外,主要还有路翎的《初雪》和《洼地上的"战役"》,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以及(林斤澜)的《赶摆》等.17.在五六十年代现代历史题材的创作中,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记述了戊戌变法以来中国社会变迁,李劼人的《大波》(共四部)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保路运动.18.罗广斌与杨益言,(刘德彬)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19.梁斌的《红旗谱》原计划写四部,后来又发展为六部,但只完成了它的第二部《播火记》和第三部《烽烟图》.20.欧阳山早就有意要创作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的历史小说,最初取名为《革命与反革命》,正式动笔时才改名为《一代风流》.21.在《三家巷》中,(何)家是靠大荒年办赈济暴发的官僚地主,(周)家是世代打铁的手工业劳动者,(陈)家是由小商人发展起来的买办资本家.22.《青春之歌》之后,杨沫还创作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和《英华之歌》等,其艺术成就都没能超过《青春之歌》.23.《青春之歌》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还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的(白莉萍),以及叛变革命的(戴愉)等.24.(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大胆冲破题材的禁区,但最后仍回到了"浪子回头"的陈旧套路中.25.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的(《重放的花朵》),标志着"左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26.王蒙于1953年就创作了反映中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而他刊登在刊物上的第一篇小说则是儿童文学作品(《小豆儿》).27.1957年1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曰白的短诗(《吻》)和流沙河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8.诗人胡风在1949年底和1950年初,发表了长诗(《时间开始了》),开创了当代文学歌颂诗潮的先河.29."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合集《九叶集》.30.60年代前期,政治抒情诗成为了诗坛占主导地位的潮流,其总体风格也由"颂歌"转向了("战歌").31.1957年,被列为审查对象的穆旦发表了他归国后的第一首诗作(《葬歌》).32.绿原在狱中自修了德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尔的原著,后以("刘半九")为笔名从事德语文学的编译,成为了著名的德语翻译家.33.60年代初,唐湜同时开始了两种题材和风格的诗歌创作,一是以历史和传说为题材的(叙事诗),一是以自然和艺术为理想的(十四行诗).34.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的人屈指可数,(唐湜)称得上是执著于十四行诗艺术的"独行侠".35.《阿诗玛》是(彝)族支系撒尼人口头流传的长篇民间叙事诗,由(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等人整理.36.田汉根据碗碗腔(《女巡按》)改编的"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是他戏曲创作的优秀代表作.37.老舍在当代文学史上继(《方珍珠》)后创作的第二部话剧是(《龙须沟》).38.夏衍50年代后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考验》);曹禺50年代后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明朗的天》).39.田汉在《关汉卿》中,为关汉卿和朱帘秀创作的(《蝶双飞》),充满了浪漫的诗情,是爱情与理想的一曲浪漫主义绝唱.40.(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以(潼关)(地名)南原大战和起义军在(商洛)(地名)东山再起为主要情节.41.1957年,徐懋庸的(《小品文的新危机》)一文引起了一场关于杂文的争论.42. "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43.(黄翔)是"文革"中最早觉醒的青年之一,他以诗歌《野兽》对那个年代发出了最强烈的诅咒.44.赵振开的《波动》是"文革"地下文学中最成功的小说,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是杨讯和(萧凌).45.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较宽泛的("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来取代以前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46."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有(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等.47."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等.4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柯云路)的《新星》,(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等.49."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50.1978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刊物(《今天》),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5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1976年"四五"运动中(北岛)创作的《回答》一诗.52.在短篇小说《死》里,最惊心动魄的是作家与老翻译家(傅雷)的亡灵,在假想中的对话与争论.53.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8)年,共发表"随想"(150)篇.54.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凝聚着她晚年的生命,可以看作是她近一个世纪生命历程的总结.55.杨绛在80年代后,创作了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56.《干校六记》描写的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在"文革"中下放劳动改造的事情.57.艾青被打成右派20年后,以一首小诗(《红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生涯上的一个新的高峰期.58.80年代衩出现的"中篇小说热"与("反思文学")形成了一种共生现象.59.方之的(《内奸》)是对历史进行整体性反思的代表性作品.60.王蒙重返文坛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布礼》).61.张贤亮在50年代因诗歌(《大风歌》)被打成右派,被发配到西北荒地.62.《芙蓉镇》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63.《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描写了菱花和两个女儿(存妮,荒妹)的生活悲剧.64.《哦,香雪》写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车从沉睡中惊醒的故事.65.最能体现高晓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系列作品.66.《人到中年》在艺术上的突破和成功,还在于"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形象的塑造.67.(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历程和风貌.68.在80年代前后形成的现代主义思潮中,绘画方面的主要作品有(袁运生)为首都机场绘制的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罗中立)的油画《父亲》.69.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70.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我是谁》).71.80年代"市井小说"的主要作品有(邓友梅)的《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系列,(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市井人物"系列等.72.8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要作品有(赵本夫)的"黄河故道系列",(陈军)的"吴越风情系列"等.73.汪曾祺将苏北(高邮)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74.1982年,周涛与(杨牧,章德益)共同提倡并创作的"新边塞诗",对西部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75.1982~1983年间,王蒙发表的系列小说(《在伊梨》),对新疆各民族的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为后来的"寻根文学"开了先河.76.1985年,韩少功的(《文学的"根"》)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77.《爸爸爸》以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与世隔绝又保留着上古遗风的(鸡头寨)的若干故事,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丙崽)的畸形儿.78.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包括(《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和《商州三录》等.79.《西线铁事》描写了陶珂等六个女电话兵和男步话兵(刘毛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的生活故事,受到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影响.80.在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先锋小说中,(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孙甘露)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而(余华)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生存探索.81."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正式确立,是(《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82."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品有(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池莉)的《烦恼人生》,(叶兆言)的《艳歌》等.83.方方的(《风景》)和池莉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84.崔健首次唱出的(《一无所有》),既是他的创作起点,也是中国第一首真正的摇滚作品.85.1986年,(莫言)的《红高粱》和(张炜)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第1题,填空1.在《三家巷》的周,陈,何三家人中,_________家是靠大荒年办赈济暴发的官僚地主,__________家是世代打铁的手工业劳动者,______________家是由小商人发展起来的买办资本家.参考答案: 何周陈2.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____________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_________________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参考答案: 开放性1949年3.汪曾祺将苏北____________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参考答案: 高邮4."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正式确立,是《_____________》杂志1989第3期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参考答案: 钟山5.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__________________》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________年,共发表"随想"____________篇.参考答案: 大公报8 1506.1975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刊物《_____________》,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参考答案: 今天7.赵振开的《____________》是"文革"地下文学中最成功的小说,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是杨讯和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波动萧凌8.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的人屈指可数,_____________称得上是执著于十四行诗艺术的"独行侠.参考答案: 唐湜9. 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我是谁10.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的《__________》,标志着"右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参考答案: 重放的鲜花11.崔健首次唱出的《______________》,既是他的创作起点,也是中国第一首真正的摇滚作品.参考答案: 一无所有12.茹志鹃的《百合花》几经周折,终于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_____________》杂志上.参考答案: 延河13.罗广斌与杨益言,___________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刘德彬烈火中的永生14. 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主要有___________的《英雄的故事》.__________的《三千里江山》,____________的《上甘岭》,以及路翎的《______________》,《洼地上的"战役"》等.参考答案: 巴金杨朔陆柱国初雪15."反右运动"是1957年夏季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双百"方针被曲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斗争手段.参考答案: 引蛇出洞聚而歼之16.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7 月在北京召开.参考答案: 文代会194917.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_________主要受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周立波主要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参考答案: 柳青18.赵树理的《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前《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参考答案: 登记19.中国文学自1937年抗日战争以来形成了两个传统,一是___________传统.又称"五四"新文学传统",二是___________传统,又称"解放区文学传统".参考答案: 启蒙文化战争文化20. 著名的"七月派"诗人胡风在1949年底和1950年初,就发表了长诗《_________ ______》,开创了当代文学歌颂诗潮的先河.参考答案: 时间开始了1.《傅雷家书》辑录了从1954年至1966年间傅雷给两个儿子________和傅敏的127封家信.参考答案: 傅聪2.《残月》主要讲述了一位叫________ 的老人在一弯残月下跋涉,赶往寺庙参加晚祷的过程.参考答案: 杨三老汉3.自抗日战争开始,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形成了两种传统,一是"五四'新文学传统",又称________;二是"解放区文学传统",又称战争文化传统.参考答案: 启蒙文化传统4.在70年代未80年代初的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重要的音乐作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交响乐《离骚》等.参考答案: 谭盾5.1981年底,长篇小说《_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改革文学进入了第二阶段.参考答案: 沉重的翅膀6.《布礼》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写了________追求革命理想及其人生的遭遇的故事.参考答案: 钟亦诚7.《我的家在哪里》可看作是________近一个世纪生命历程的总结,体现出入文知识分子毕其一生对于人类文化精神和人格精神的追求.参考答案: 冰心8.方方的《风景》和________的《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参考答案: 池莉9.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五四"新文学一直存在着两种启蒙传统,一是"启蒙的文学",一是" ________".参考答案: 文学的启蒙10. ________在写作《灵旗》之前,曾沿着长征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考答案: 乔良11.陈翔鹤在《广陵散》中通过________ 的悲剧命运,表现了知识分子在"无地自由"的处境中的精神漂泊感和压抑感.参考答案: 秸康12.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坚持用十四行体写作的人屈指可数,________ 称得上是执著于十四行诗艺术的"独行侠".参考答案: 唐湜13.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1957年"反右"运动中打成"毒草"的大多数小说以________为题,重新结集出版.参考答案: 重放的鲜花14.小说《红旗谱》的"楔子",作为全书的开头,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大闹柳树林"的斗争.参考答案: 朱老巩15.《林海雪原》描写了解放军侦察小分队在东北长白山林区和________(地名)草原追剿数十倍于自己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当地土匪的故事.参考答案: 绥芬16.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发表的短篇小说《________》,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人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参考答案: 不能走那条路17.1978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杂志《________》,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参考答案: 今天18.汪曾棋的小说将苏北________(地名)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等,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参考答案: 高邮19.1982--1983年间,王蒙的小说《________ 》对新疆各民族和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成为了寻根文学的先河.参考答案: 在伊犁20.1986年,莫言的《红高梁》和张炜的《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的历史小说的诞生.参考答案: 古船1.____________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历程和风貌.参考答案: 路遥2.1978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刊物《_________》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参考答案: 今天3..__________是"文革"中最早觉醒的青年之一,他以诗歌《野兽》对那个年代发出了最强烈的诅咒.参考答案: 黄翔4..绿原在狱中自修了德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尔的原著,后以"_______"为笔名从事德语文学的翻译,成为了著名的德语翻译家.参考答案: 刘半九5.上海文艺出版社与1979年5 月出版的《__________》,标志着"右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参考答案: 重放的鲜花6.___________的《在悬崖上》大胆冲破题材的禁区,但最后仍回到了"浪子回头"的陈旧套路中.参考答案: 邓友梅7..欧阳山早就有意要创作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的历史小说.最初取名为《________ 》,正式动笔时才改名为《一代风流》.参考答案: 革命与反革命8.《林海雪原》在人物设置上,除套用"五虎将"模式外,也承袭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英雄/美人"模式,少剑波不仅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儒将",身边还有一位多情的女卫生员___________.参考答案: 白茹9.在五十年代,反映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有___________的《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系列短篇小说.参考答案: 王愿坚10.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边城》的作者________,主编《文学杂志》的著名美学家________,以及在沦陷区广受欢迎的女作家________ 等.参考答案: 沈从文朱光潜张爱玲11.1985年,韩少功的《________》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参考答案: 文学的"根"12.1982—1983年间,王蒙发表的系列小说《_________》,对新疆各民族的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为后来的"寻根文学"开了先河.参考答案: 在伊犁13."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1976年"四五"运动中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一诗.参考答案: 北岛回答14.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较宽泛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来取代以前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参考答案: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5.田汉根据碗碗腔《________》改编的"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是他戏曲创作的优秀代表作.参考答案: 女巡按16."九叶诗派"得名于________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人诗合集《九叶集》.参考答案: 198117.在《青春之歌》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还有追名逐利的余水泽,贪图享乐的________,以及叛变革命的_____________等.参考答案: 白利苹戴瑜18.罗广斌与杨益言,________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________》.参考答案: 刘德彬在烈火中永生19.在50年代中期的战争小说中,以整体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吴强的《红日》,以个人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________的《白合花》,以民间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________的《林海雪原》等.参考答案: 茹志娟曲波20.在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即"双百"方针.参考答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1."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正式确立,是《________》杂志1989第3期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参考答案: 钟山22.1986年,莫言的《红高粱》和________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参考答案: 张炜23.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_________》.参考答案: 我是谁24.汪曾棋将苏北_________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参考答案: 高邮1.在8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村题材作家中,李准与被称为"神童"的__________,都是当时以产量高而著称的青年作家.参考答案: 刘绍棠2.《布礼》是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写了钟亦诚追求革命理想及其人生的遭遇的故事.参考答案: 王蒙3.1981年底,长篇小说《_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改革文学进入了第二阶段.参考答案: 沉重的翅膀4.________的小说将苏北高邮(地名)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等,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参考答案: 汪曾祺5.1982--1983年间,王蒙的小说在伊犁对新疆各民族和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成为了________根文学的先河.参考答案: 寻根6.乔良在写作《________》之前,曾沿着长征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考答案: 灵旗7.方方的《风景》和池莉的________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参考答案: 《烦恼人生》8.1986年,莫言的《________》和张炜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的历史小说的诞生.参考答案: 红高梁9.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1957年"反右"运动中打成"________"的大多数小说以重放的鲜花为题,重新结集出版.参考答案: 毒草10.小说《红旗谱》的"楔子",作为全书的开头,主要描写的是朱老巩"大闹________"的斗争.参考答案: 柳树林11.《林海雪原》描写了解放军侦察小分队在东北________林区和绥芬草原追剿数十倍于自己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当地土匪的故事.参考答案: 长白山12.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发表的短篇小说《________ 》,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人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参考答案: 不能走那条路13.陈翔鹤在《广陵散》中通过________ 的悲剧命运,表现了知识分子在"无地自由"的处境中的精神漂泊感和压抑感.参考答案: 秸康14.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___________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参考答案: 俞平伯15.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的《__________》,标志着"右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参考答案: 重放的鲜花16.60年代前期,政治抒情诗成为了诗坛占主导地位的潮流,其总体风格也由"颂歌"转向了"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战歌17.田汉在《关汉卿》中,为关汉卿和朱帘秀创作的《___________》,充满了浪漫的诗情,是爱情与理想的一曲浪漫主义绝唱.参考答案: .蝶双飞18.________________的《在悬崖上》大胆冲破题材的禁区,但最后仍回到了"浪子回头"的陈旧套路中.参考答案: 邓友梅19.《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是吴晗,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参考答案: 邓拓廖沫沙20.冰心的《_____________》,凝聚着她晚年的生命,可以看作是她近一个世纪生命历程的总结.参考答案: 我的家在哪里21.在50年代中期的战争小说中,以整体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的《红日》,以个人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________的《百合花》,以民间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______的《林海雪原》等.参考答案: 茹志鹃曲波22.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较宽泛的"_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来取代以前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口号.参考答案: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文艺为政治服务"23.《芙蓉镇》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________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参考答案: 古华24.《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描写的是菱花和两个女儿,存妮,荒妹生活的悲剧故事.参考答案: 菱花二,单项选择题1. 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 B )等.A.《李双双》B.《布谷鸟又叫了》C.《三里湾》D.《山那边人家》2. "亭面糊"和"菊咬筋"是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C )A.《山那边人家》B.《三里湾》C.《山乡巨变》D.《创业史》3.在《创业史》(第一部)中,哪一个人物形象存在着理念化的弊病( B )A.梁三老汉B.梁生宝C.王二直杠D.郭振山4.柳青把沙家店保粮支前与整个西北战局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是( D ).A.《火光在前》B.《开不败的花朵》C.《保卫延安》D.《铜墙铁壁》5.孙犁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小说是( B ).A.《新儿女英雄传》B.《山地回忆》C.《吕梁英雄传》D.《火光在前》6.茹志鹃表现"游击队之母"英雄本色的小说是( B ).A.《春暖时节》B.《关大妈》C.《同志之间》D.《百合花》7.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 A )等.A.《铁道游击队》B.《战斗在滹沱河上》C.《烈火金刚》D.《敌后武工队》8.受传统小说"五虎将"模式影响的战争小说主要有刘流的( C )等.A.《铁道游击队》B.《保卫延安》C.《烈火金刚》D.《林海雪原》9.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C ).A.杨沫B.冯德英C.梁斌D.欧阳山10.梁斌写出的第一篇反映高蠡暴动的短篇小说是( A )A.《夜之交流》B.《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父亲》C.《父亲》D.《抗日人家》11.《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 A )中.A.省港大罢工B.国民革命军北伐C.广州起义D.第一次国共合作12.最早描写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说是( C ).。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XXX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XXX小说的艺术特色3.XXX“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

思想:主编XXX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XXX和XXX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题七一、单项选择题1.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的“意识流”小说尝试创作中,《我是谁》的作者是(B)。

A.王蒙B.宗璞C.张洁D.茹志娟2.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C)。

A.《冈底斯的诱惑》B.《虚构》C.《拉萨河的女神》D.《西海无帆船》3.《奔丧》、《瀚海》和《极地之侧》等先锋小说的作者是深受马原影响的(B)。

A.格非B.洪峰C.苏童D.余华4.曾引起广泛关注先锋小说还有格非的(D)等。

A.《妻妾成群》B.《罂粟之家》C.《访问梦境》D.《褐色鸟群》5.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C)。

A.《拉萨河的女神》B.《上下都很平坦》C.《冈底斯的诱惑》D.《西海无帆船》6.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B)。

A.《突围表演》B.《山上的小屋》C.《思想汇报》D.《黄泥街》7.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A)。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一九八六年》8.余华仿武侠小说的作品是(D)。

A.《一九八六年》B.《难逃劫数》C.《四月三日事件》D.《鲜血梅花》9.福贵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小说(D)。

A.《在细雨中呼喊》B.《兄弟》C.《许三观卖血记》D.《活着》10.大致从90年代中期开始,余华陆续写下了一系列文学笔记。

其中主要有(A)等。

A.《内心之死》B.《虚伪的作品》C.《死亡叙述》D.《许三观卖血记》二、多项选择题1.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尝试“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作家主要有茹志娟(ACD)等。

A.王蒙B.宗璞C.张洁D.余华2.王蒙“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典型的“老六篇”是指《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ABC)等。

A.《蝴蝶》B.《春之声》C.《布礼》D.《我是谁》3.马原先锋小说形式实验的作品主要有(BCD)等。

A.《现实一种》B.《拉萨河的女神》C.《冈底斯的诱惑》D.《西海无帆船》4.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ABC)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第一部分:鲁迅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2、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3、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尼采-。

4、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离婚---》。

5、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旧事重提---》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6、《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7、四铭是鲁迅小说《--肥皂--》中的主人公。

8、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彷徨-》。

二、单项选择题1、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D)。

A、《呐喊》B、《坟》C、《野草》D、《热风》2、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B)。

A、《野草》B、《自言自语》C、《过客》D、《朝花夕拾》3、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B)。

A、赵司晨的妹子B、小尼姑C、邹七嫂的女儿D、吴妈4、10、《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D)。

A、很凶的女人B、老悍妇C、恶毒的女人D、老傻瓜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冰心的天真纯情,而以伤感愤激著称的小说家,除郁达夫之外,还有(B)。

A、废名B、庐隐C、芦焚D、苏青三、多项选择题1、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

在鲁迅的前期创作中,他的杂文集主要有(BC)A、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感情和对人生进行哲理思考的《野草》B、包括27篇“随感录”在内的风格热烈的《热风》C、收有早期在日本写作的长篇论文的思想深刻的《坟》D、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特点又包蕴着中年人思考的《朝花夕拾》2、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BD)。

当代文学期末测评题目和答案

当代文学期末测评题目和答案

当代文学期末测评题目和答案一、填空1、1949年7月2日到19日,召开“第一次文代会” 。

2、1949年7月2日到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简称“第一次文代会”,(成立了中国文联,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任副主席)后来被当作“当代文学”的起点。

3、政治抒情诗:胡风《时间开始了》、郭沫若、何其芳4、生活抒情诗:闻捷《天山牧歌》、李瑛《戈壁日出》、公刘《西盟的早晨》、5、“山药蛋派”:赵树理二、名词解释1、什么是新时期?“新时期”这一在社会政治层面提出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领域,很多人用“新时期文学”来概括文革后的文学。

“新时期文学”的总体风格和作家姿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历史的清算和对历史记忆的书写,成为无可回避的主题;2、文学界普遍表现了一种探索、求新的强烈意识。

3、文学发展的“潮流化”倾向。

2、什么是伤痕文学?70 年代末期,一批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的作品,被一些人称为“伤痕文学”。

一般认为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

3、什么是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

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西方现代小说史上意识流小说最成功的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4、什么是知青文学“知青文学”在文革期间就已经存在,到80 年代才形成一种文学潮流。

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写作知青题材的作家主要有孔捷生、郑义。

在80 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是用来描述一种叙事体裁的文学现象的概念。

但批评界对它的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较普遍的说法是:1、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2、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有关于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比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2. 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3.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革命小说是蒋光慈(赤)的《》。

4.《寒夜》是___ 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后期代表作。

5.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叶紫的《丰收》一起,由__ 作序并编为《奴隶丛书》。

6.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7. 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____ ,是五四时期最具创新精神的文学社团。

8.在《》中,静女士投身革命后,爱上了北伐军一个温雅的连长强唯力。

9.在《》中,当奉行“破缸哲学”的祁老太爷被逼到“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绝境时,也终于勇敢地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10.在《雷雨》中,最有争议的两个人物是周朴园和____ 。

11.《日出》共分四幕,其时间分别是 __ 、黄昏、午夜和凌晨。

12. 的代表作主要有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和《桥》等。

13.《论张爱玲的小说》的作者“迅雨”,就是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 __ 。

14. 在《现代》杂志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

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15.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的格律化运动,以“ ___ 、音乐美、图画美”为审美标准,探索新格律诗的写作。

16.从著名美文《笑》这一篇开始,就一直都在写作“美”和“爱”,尤其是那些关于母爱的篇章。

17.有不少学者认为,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30年代以后的散文更加成熟,但一般读者可能更爱他早期的抒情散文。

18.五四作家都有自己的“彷徨”期,也在他的“彷徨”期,找到了“自己的园地”,写下了《苦雨》、《苍蝇》、《故乡的野菜》等散文。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测试练习题1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测试练习题1

1、中国当代文学史分期的第三个时期是A.开创B.分化C.转折D.激进正确答案:C2、《讲话》没有涉及的问题是A.立场与世界观B.创作与价值观C.方向与性质D.普及与提高正确答案:B3、第一次文代会时间A.1949年7月2日B.1939年7月2日C.1947年5月3日D.1939年5月3日正确答案:A4、对以下哪部作品的批判不是由对萧也牧的批判引发的:A.电影《关连长》B.电影《清宫秘史》C.长篇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D.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正确答案:B5、赵树理的以下哪部作品创作于新中国成立之前:A.《锻炼锻炼》B.《三里湾》C.《李有才板话》D.《登记》正确答案:C6、柳青在《创业史》中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典型形象是:A.梁生宝B.郭世富C.郭振山D.徐改霞正确答案:A7、红旗谱的作者是A.方明B.胡苏C.梁斌D.邵荃麟正确答案:C8、以下不属于路翎的作品是?A.《洼地上的“战役”》B.《饥恶的郭素娥》C.《三生石》D.《财主底儿女们》正确答案:C9、《青春之歌》中没有的角色是?A.卢嘉川B.江华C.余永泽D.周鸿正确答案:D10、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西南边疆诗派”:A.公刘B.白桦C.顾工D.臧克家正确答案:D11、以下哪一首诗属于贺敬之的抒情短章:A.《东风万里》B.《雷锋之歌》C.《桂林山水歌》D.《十年颂歌》正确答案:C12、《胆小的少女》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艾青B.闻捷C.蔡其矫D.流沙河正确答案:D13、下列作品不涉及“反思”这一主题的是A.《苦恋》B.《飞天》C.《透明的红萝卜》D.《在社会的档案里》正确答案:C14、下列作品作者不是张贤亮的是A.《绿化树》B.《灵与肉》C.《天云山传奇》D.《土牢情话》正确答案:C15、以下作品是王蒙在新世纪之后写的是A.《海的梦》B.《春之声》C.《女神》D.《新大陆人》正确答案:C16、下列哪部作品和其它三部作品的主题不同()A.《内奸》B.《爱是不能忘记的》C.《夏》D.《暴风骤雨》正确答案:D17、以下作家属于白洋淀派的是A.芒克B.根子C.多多D.孙犁正确答案:D18、以下作品作者不是北岛的是哪一项A.《雨夜》B.《回答》C.《走向冬天》D.《黑眼睛》正确答案:D。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及答案《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题1一、单项选择题1.在描写轻松愉快的“新农村生活心情”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

a、村宋B.在打谷场C.登记D.耿云吉2。

三里湾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c)。

a.刘雨生b.梁生宝c.王金生d.李月辉3.《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b)。

a.“糊涂涂”b.梁三老汉c.“亭面糊”d.陈先晋4.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受到广泛赞誉。

除了一部小说外,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备受尊敬。

这本小说是(b)。

a.《小二黑结婚》b.《邪不压正》c.《田寡妇看瓜》d.《李有才板话》5.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只有一篇小说除外。

这篇小说是(d)。

a.《三里湾》b.《“锻炼锻炼”》c.《卖烟叶》d.《登记》6.在三里湾,范令志放弃了落后的马友一,嫁给了“爱社会如家”的小发明家。

王玉生B马友毅,王金生D,男席7。

“十七年”时期,最传统的文人、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英语水平最高的是乡村题材小说家(c)。

a、赵树理B.孙力C.周立波D.刘青8。

《农村大变革》中描述的先进农村干部有(d)等。

a.陈先晋b.龚子元c.盛佑亭d.李月辉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d)等。

a.《三里湾》b.《铁木前传》c.《艳阳天》d.《山乡巨变》10.《创业史》(第一部)的主人公是(b)。

a.李月辉b.梁生宝c.王金生d.梁三老汉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当代乡村小说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主要有赵树理、孙犁、周立波等。

a.三里湾B.铁木前传C.红旗谱D.乡村巨变。

当时以农村合作运动为主题的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和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刘青、浩然等。

a、乡村的巨大变化B.创业史C.女性代表D.阳光日3。

“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有(ABC)等。

a.束为b.马烽c.西戎d.孙犁4.“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abcd)等。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期末试题(一)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期末试题(一)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此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曾被人们称为“台湾乡土文学之父”,他的作品被公认为“代表真正的台湾文学”。

这位作家是()A.钟理和B.舒巷城C.欧阳子D.陈映真2.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的作者是()A. 黄碧云B.於梨华C.聂华苓D.林海音3.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无根一代的代言人”的台湾作家是()A.钟理和B.於梨华C.白先勇D.七等生4.於梨华的代表作品是()A.《梦回青河》B.《永远的尹雪艳》C.《将军族》D.《看海的日子》5.聂华苓的代表作是()A.《失去的金铃子》B.《桑青与桃红》C.《千山外,水长流》D.《三生影像》6.被誉为“台湾的鲁迅”,“台湾乡土文学”的一面旗帜的作家是()A.余光中B.梁实秋C.龙应台D.陈映真7.陈映真《夜行货车》中“夜行货车”的象征意蕴是()A.象征旺盛美好的民族肌体B.象征建立在精神荒原上的西方物质文明C.象征复兴民族精神、回归乡土D.象征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8.台湾当代文坛公认的“标准乡土作家”、“小人物的代言人”的作家是()A.黄春明B.傅天虹C.席慕蓉D.刘以鬯9.《儿子的大玩偶》这部小说集的作者是()A.钟理和B.西西C.黄春明D.施淑青10.被评论界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的作品是()A.《世纪末的华丽》B.《酒徒》C.《游园惊梦》D.《烟雨濛濛》11.故事虽取材于《白蛇传》,但很有新意的《蛇》是台湾实验小说代表作,其作者是()A.王鼎钧B.张晓风C.龙应台D.刘以鬯12.短篇小说集《像我这样一个女子》的作者是()A.西西B.琼瑶C.聂华苓D.三毛13.短篇小说《我爱黑眼珠》的作者是()A.欧阳子B.七等生C.林海音D.余光中14.具有“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风范的台湾散文作家是()A.琦君B.西西C.琼瑶D.三毛15.席慕蓉第一本散文集是()A.《成长的痕迹》B.《同心集》C.《写给幸福》D.《江山有待》16.抒写故国情怀的散文《愁乡石》的作者是()A.董桥B.也斯C.张晓风D.郑愁予17.杂文《丑陋的中国人》是()的代表作A.李敖B.黄桥C.罗兰D.柏杨18.诗歌《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的作者是()A.纪弦B.黎青C.痖弦D.洛夫19.诗集《香色酒》的作者是()A.张晓风B.舒兰C.郑愁予D.席慕蓉20.陆梦萍是琼瑶哪部小说中的人物()A.《半生缘》B.《梅花烙》C.《一帘幽梦》D.《烟雨濛濛》二、多项选择题(此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施叔青主要成就是《香港三部曲》,包括()A.《她名叫蝴蝶》B.《遍山洋紫荆》C.《寂寞云园》D.《盛世恋》E.《花瓶》2.选出三毛的散文集()A.《撒哈拉的故事》B.《雨季不再来》C.《梦里花落知多少》D.《万水千山走遍》E.《滚滚红尘》3.金庸作品的艺术特征A.历史的视野B.人生的主线C.寓言的境界D.侠义为之魂E.武打为之神4.余光中写作的四度空间是()A.诗歌B.散文C.批评D.翻译E.编辑5.刘以鬯作品的特色有()A.结构新、形式新B.多层次的内心探险C.利用了诗歌的诸多特征来经营小说──诗体小说D.强烈的本土意识E.温婉柔美,谐而不谑,哀而不伤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陈映真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2.於梨华小说的艺术特色3. 金庸先生给自己十五部篇小说写的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越女剑”。

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家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巴金C. 刘心武D. 茅盾答案:C2. 以下哪个作品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A. 《平凡的世界》B. 《班主任》C. 《夜幕下的哈尔滨》D. 《白鹿原》答案:B3. 以下哪个作品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A. 《边城》B. 《棋王》C. 《平凡的世界》D. 《活着》答案:B4. 以下哪位作家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A. 莫言B. 余华C. 苏童D. 王安忆答案:C5. 以下哪个作品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私人生活》C. 《边城》D. 《白鹿原》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伤痕文学”是20世纪______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现象。

答案:707. 《夜幕下的哈尔滨》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陈平8. “反思文学”是对“文化大革命”及其历史根源进行深刻反思的文学,其代表作有《班主任》、《______》等。

答案:《天云山传奇》9. “寻根文学”主张文学创作要回归______,挖掘民族文化的根源。

答案:民间10. 余华的代表作《活着》讲述了一个关于______的故事。

答案:农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伤痕文学”的特点。

答案:伤痕文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真实反映“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2)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揭示社会问题;(3)关注个体命运,表现人性的光辉;(4)语言朴实、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2. 简述“反思文学”与“伤痕文学”的区别。

答案:反思文学与伤痕文学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反思文学更加深入地挖掘“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根源,对整个社会进行反思;(2)反思文学关注的范围更广泛,不仅关注个体命运,还关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3)反思文学在艺术表现上更加成熟,手法多样;(4)反思文学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4)--当代文学史课程期末考试(答案题解)

(4)--当代文学史课程期末考试(答案题解)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期末考试答案题解一、名词解释 (25分)1、“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

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2、“黑八论”“黑八论”是江青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对建国以来文艺创作方面的一些主张和认识的污蔑。

包括:“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道路论”、“现实主义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时代精神汇合论”“离任叛道论”、反“火药味论”。

3、“伤痕小说”伤痕小说”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不堪回首的文革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伤痕文学作品大都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伤痕小说”的精神实质。

“伤痕小说”的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渲泄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

“伤痕小说”的代表作有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

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是八十年代后半期中国文学中出现的一种小说创作潮流。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意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具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的感觉;主题意蕴更多是表现现实生活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该“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品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不谈爱情》等等。

5、“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

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1949年7月2日到19日,召开“第一次文代会” 。

2、1949年7月2日到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简称“第一次文代会”,(成立了中国文联,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任副主席)后来被当作“当代文学”的起点。

3、政治抒情诗:胡风《时间开始了》、郭沫若、何其芳
4、生活抒情诗:闻捷《天山牧歌》、李瑛《戈壁日出》、公刘《西盟的早晨》、
5、“山药蛋派”:赵树理
二、名词解释
1、什么是新时期?
“新时期”这一在社会政治层面提出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领域,很多人用“新时期文学”来概括文革后的文学。

“新时期文学”的总体风格和作家姿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历史的清算和对历史记忆的书写,成为无可回避的主题;2、文学界普遍表现了一种探索、求新的强烈意识。

3、文学发展的“潮流化”倾向。

2、什么是伤痕文学?
70 年代末期,一批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的作品,被一些人称为“伤痕文学”。

一般认为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

3、什么是小说中的意识流?
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

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西方现代小说史上意识流小说最成功的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4、什么是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在文革期间就已经存在,到80 年代才形成一种文学潮流。

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写作知青题材的作家主要有孔捷生、郑义。

在80 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是用来描述一种叙事体裁的文学现象的概念。

但批评界对它的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较普遍的说法是:1、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2、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有关于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比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

5、什么是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产生,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70年代,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

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黑色幽默”派作家根据现实的生活环境而创造出一个荒谬可怕的世界,来揭露现实世界的荒谬与丑恶。

他们对现实世界感到悲哀和绝望,只好通过玩世不恭的讽刺嘲笑来发泄自己的痛苦与绝望的情绪。

有人说“黑色幽默”是在绝望的条件下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形式,是不无道理的。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绝望的喜剧、是绞刑架下的幽默,大祸临头时致命一蜇的幽默。

总之,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绝望的幽默”
6、什么是存在主义
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

这一名词最早由法国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马塞尔提出。

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当代文学?
(1)当代文学中,可以了解五十多年的当代中国历史,并且是不同于“中国当代史”的真实的,逼真的历史,形象化的历史。

(2)通过当代作品了解社会和人生。

(3)即使中国当代文学非常糟糕,也无法否认优秀作品的存在,从中映射出的作家(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

2、简要叙述一下新中国成立不久出现的五次重要的文艺思想斗争。

(一)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是当代文学的第一次大规模的重大文艺思想斗争。

(二)1954年,对古典文学专家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三)对“胡风集团”的镇压。

胡风是三十年代左翼文学运动中诞生的诗人和理论家,他与左翼内部的矛盾由来已久。

他把世界革命文艺理论及其实践经验与抗战以来的“五四”新文艺战斗传统相结合,总结出自成体系的文艺思想。

(四)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五)愈演愈烈的左倾思潮泛滥。

3、“朦胧诗”的作用
(1)在推动当代诗歌打破自我封闭,与西方现代诗歌、中国现代诗歌等建立联系和对话的关系;
(2)把诗的写作放置在对个人的生存价值的肯定的基础上;
(3)革新当代诗歌语言等方面,“朦胧诗”开辟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并对后来的诗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老舍《茶馆》主要艺术特色
第一,靠人物取胜而不靠“剧情”取胜。

第二,高超的戏剧语言。

第三,用喜剧样式写悲剧。

第四,人物塑造和情节编排,大多注入了作者的冷嘲热讽和幽默调侃。

5、简述史铁生作品的特点
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

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一生中的一份重要之作,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

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

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

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

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

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
6、17年文学中战争题材的小说分类:
在这些战争题材的小说中,产生过比较大影响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描写战争全景的“史诗式”长篇作品,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
柯岗的《逐鹿中原》、陈立德的《前驱》等;二是富于传奇性的小说,如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钢》、冯志的《敌后武工队》、曲波的《林海雪原》;三是一批成功的短篇小说。

四、论述题
(一)出现新生代的原因:
1、“朦胧诗”诗群散失,更多的“朦胧诗”的写作表现为模仿而不是创新;
2、一批更年轻的诗人开始在诗中表达了反叛、对抗“朦胧诗”的姿态,并创造了新的诗歌内容和方式。

这些诗人将自己称为“新生代”或“第三代人”,他们的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后朦胧诗”、“后新潮”、“当代实验诗”等。

“(二)先锋小说”艺术特征:
“先锋派”的艺术特征表现为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

片面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坚持艺术超乎一切之上,不承担任何义务;注重发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其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通感和知觉化,以挖掘人物内心奥秘,意识的流动,让不相干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的特点,难于让众人理解!
(三)《创业史》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为什么是失败的?
历史翻过去之后,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部失败之作。

它在今天的价值更多的是对教训的总结,有利于今天的创作。

主题先行,图解政策,脱离生活实际的理想化人物塑造,大段的抒情议论,作者一副真理在握的态度,对人物、事件作出解说和评论。

作者尽管也在皇甫村生活了几年,但他是带着“政策”规定了的思想和观点去“深入生活”的,深入生活变成了寻找材料,主题和主要人物都不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梁生宝这一“新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在当时就有评论认为脱离了生活的实际。

倒是梁三老汉这一形象有了更多的生活基础,并承续了五四以后中国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传统,使得这一形象在今天也还有动人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