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高原反应,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的高原反应预防和应对工作。
三、高原反应的定义高原反应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人体因缺氧、低气压、紫外线辐射等因素引起的生理反应,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失眠、乏力等症状。
四、组织机构成立高原反应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高原反应预防和应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1. 指挥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高原反应预防和应对工作。
2. 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日常协调和监督。
3. 成员:包括医疗专家、安全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五、预防和应对措施1. 人员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高原反应相关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2. 体检与筛选对进入高原地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筛选出不适合高原环境作业的人员。
3. 适应期新进入高原地区的工作人员需进行适应期,逐渐提高身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
4. 饮食调整提倡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维生素。
5. 药物预防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高原反应药物,如红景天、肌苷等。
6. 休息与调整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7. 紧急救援1)发生高原反应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吸氧、调整体位等。
2)病情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接受治疗。
3)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减轻心理负担。
六、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高原反应病例,立即上报指挥部。
2. 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3. 医疗专家对病例进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4. 后勤保障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5. 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工作。
七、总结与评估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 对高原反应预防和应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高原反应。
八、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高原反应是指由于身体在高海拔地区暴露于稀薄的氧气环境中,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反应。
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通常发生在高海拔地区,如登山、徒步旅行、高原城市等。
为了有效应对高原反应,制定一份高原反应应急预案非常必要。
1. 背景和目的在高原地区活动时,特别是进行长时间登山或高海拔环境下的工作,人体容易受到高原反应的影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为了应对高原反应,确保参与者的身体安全和健康,制定一份高原反应应急预案非常必要。
2. 预防措施2.1 适当的锻炼和训练参与高海拔活动前,参与者应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包括有氧运动、登山和高原模拟训练等,以增强体质和适应高原环境。
2.2 合理的饮食安排在高原地区,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高碳水化合物为主,同时摄入适量的维生素C、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以增强抵抗力。
2.3 充分休息和睡眠在高海拔地区活动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恢复体力和减轻疲劳。
2.4 适当补充氧气在高原活动中,可以根据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和需要,适当补充氧气,以减轻身体对缺氧的负担。
3.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3.1 早期自救措施3.1.1 休息当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时,参与者应立即停止活动,找到安全的地方休息,并保持平稳呼吸。
3.1.2 补水多饮水,并补充适量的电解质,以保持水分平衡。
3.1.3 降低海拔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尝试下降到较低的海拔地区进行休息和恢复。
3.2 医疗救助3.2.1 急救措施当高原反应症状严重或不缓解时,应立即求助医疗机构,并进行急救处理,如给予氧气、使用药物等。
3.2.2 紧急疏散如果参与者病情严重,无法治疗或缓解,应及时进行紧急疏散,以确保其安全并获得更好的医疗条件。
4.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为了提高应对高原反应的能力,应对参与者进行高原反应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4.1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高原反应知识、急救技能、应急处理流程等。
4.2 演练形式可以组织参与者进行模拟演练,如实际登山活动中遇到高原反应时的处置,以提高应对能力和熟练度。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应急物资

一、预案背景高原反应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人体因缺氧、气压降低等因素引起的生理反应。
对于初次进入高原地区的人群,高原反应尤为常见。
为保障高原旅游、工作等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应对高原反应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高原地区游客、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2. 最大程度减少高原反应对工作、旅游等活动的干扰;3. 提高高原地区应急救援能力。
三、应急预案1. 高原反应预防措施(1)进入高原前,了解高原环境,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2)进入高原前,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3)进入高原时,逐步增加海拔高度,避免突然进入高海拔地区;(4)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5)注意饮食,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 高原反应应急处置(1)轻微高原反应:给予休息、补充水分、吸氧等措施;(2)中度高原反应:在轻微高原反应基础上,增加药物治疗,如吸氧、止痛、止吐等;(3)重度高原反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四、应急物资准备1. 常用药品(1)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2)止吐药:如吗丁啉、胃复安等;(3)抗高原反应药物:如高原红景天、高原反应片等;(4)感冒药、消炎药、抗生素等;(5)氧气袋、氧气瓶等。
2. 生活用品(1)帐篷、睡袋、防潮垫等;(2)衣物:保暖衣物、防晒衣物等;(3)生活用品:毛巾、牙刷、牙膏、洗发水等;(4)便携式电源、充电宝等。
3. 救援设备(1)急救箱:包括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2)便携式氧气机、氧气瓶;(3)卫星电话、对讲机等通讯设备;(4)救援车辆、无人机等。
五、应急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2. 对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 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确保物资充足、完好;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通过以上预案和应急物资的准备,可以有效应对高原反应,保障高原地区游客、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一、概述高原反应是指人在高海拔地区暴露于低氧环境下所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应性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乏力、失眠等。
为了应对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制定高原反应应急预案成为必要之举。
二、预防措施1. 提前适应在前往高原地区前,应提前一段时间选择合适的高度进行适应训练。
逐步增加海拔高度,让身体逐渐适应低氧环境,减轻高原反应的发生。
2. 饮食调整在高原地区,应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供给。
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
3. 充足休息在高原地区,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体力活动的适度,避免过度消耗体力。
4. 饮水注意在高原地区应重视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但也不可过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三、应急处理1. 氧气治疗在高原反应严重时,可使用氧气进行治疗。
可事先购买一些携带式氧气瓶,在需要时供给及时的氧气支持。
2. 药物应急在高原地区,可以根据医生建议携带一些应急药品,如乙酰唑胺等。
在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时,及时服用,缓解不适。
3. 安全降低海拔当高原反应症状加剧无法缓解时,应尽快降低海拔,回到低海拔地区。
可以选择乘坐交通工具离开高原地区,或者通过逐步降低爬升高度的方式下山。
4. 寻求医疗救助在高原反应症状加重、伴有严重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医生会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时解决问题。
四、常见误区1. 药物滥用一些人在感到不适时滥用药物,特别是含有镇静剂成分的药物。
这样会掩盖症状,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
2. 过度活动在高原地区,一些人因为不适应而缺乏运动,但也有一些人过度活动,导致身体过度消耗氧气,加剧高原反应症状。
因此,应适度运动,不要过度劳累。
五、结语高原地区的高原反应是旅行、登山等活动中常见的问题,但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且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就能有效应对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高原反应是指人体在高海拔环境下,由于氧气压力降低和空气中含氧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
在高原地区,特别是高海拔地区,如登山、徒步、探险等户外活动中,面临高原反应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高原反应应急预案对于保障参与户外活动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高原反应简介高原反应是人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高原反应。
轻度高原反应症状包括头部不适、气促、心悸等,中度高原反应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重度高原反应症状包括严重头痛、肺水肿、脑水肿等。
了解高原反应的症状和程度对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二、高原反应应急预案1. 前期准备在进行户外活动前,参与者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的海拔情况、气象预报等信息,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如药物预防等。
2. 适应期初次到达高海拔地区,应给予充足的适应时间。
通常情况下,建议在海拔3000米以下逗留1-3天,使身体逐渐适应缺氧环境,减少发生高原反应的风险。
3. 监测与识别团队中应设立一名专职监测员,负责监测每位成员的身体状况。
成员需通过定期测量血氧饱和度和脉搏,及时了解成员身体适应情况,发现异常即刻采取措施。
4. 应急处理如果有成员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应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a. 停止前进,休息片刻,维持平稳姿势,避免过度运动。
b. 补充液体,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但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c. 给患者吸氧,提供纯氧或使用高原用氧器材,以提高氧气供应。
d. 如症状严重或持续加重,应立即下撤至海拔较低的地方。
e. 处理紧急情况,如休克、脑水肿等,应立即实施紧急救援措施,并通知当地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5. 拟定撤离计划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户外活动时,必须制定详细的撤离计划,并确保所有成员都清楚了解。
撤离计划应包括撤退路线、紧急联系人等信息,以应对突发状况。
6. 队员安全教育所有参与户外活动的队员应接受医学安全教育,了解高原反应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高原反应处置预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高原反应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人体因缺氧、气压降低等原因,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
为保障人员在高海拔地区活动时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员在高原地区活动时的生命安全;2. 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高原反应;3. 降低高原反应造成的损失。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包括但不限于登山、探险、旅游、科研等活动。
四、预案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2. 医疗救援组:负责高原反应的诊断、治疗和救援;3. 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整理和发布高原反应相关信息;4. 应急物资保障组:负责提供高原反应所需的医疗、生活物资;5. 应急演练组:负责定期组织高原反应应急演练。
五、预防措施1. 游客在进入高原地区前,应了解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做好心理准备;2. 游客应逐渐增加海拔高度,给身体充分适应的时间;3. 游客应保持良好的体力状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4. 游客应携带足够的氧气、高原反应药品等应急物资。
六、处置流程1. 发现高原反应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平躺休息;2. 游客可进行吸氧治疗,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3. 游客可服用高原反应药品,如高原安、红景天胶囊等;4. 游客可进行适当的保暖措施,避免感冒;5. 游客出现严重高原反应症状(如呼吸困难、昏迷等)时,应立即送往海拔较低的医院或请求救援;6. 医疗救援组对游客进行诊断、治疗和救援;7. 信息联络组将高原反应相关信息及时发布给相关部门和游客。
七、应急物资保障1. 氧气瓶、吸氧面罩;2. 高原反应药品,如高原安、红景天胶囊等;3. 保暖用品,如羽绒服、手套等;4. 饮用水、食物等生活物资。
八、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高原反应应急预案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应对能力;2. 定期组织高原反应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九、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需修订时,由领导小组负责修订。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方案

一、背景高原反应是高原地区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是由于海拔高度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导致人体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为保障进入高原地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包括但不限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高原反应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应急预案的执行。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收集高原反应相关信息,制定具体应对措施。
3. 建立应急队伍,包括医疗救护队、运输保障队、通讯保障队等。
四、应急预案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高原反应知识普及,提高进入高原地区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2)进入高原地区前,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3)进入高原地区时,携带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氧气袋、抗高原反应药物、急救药品等。
2. 应急响应(1)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2)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a. 轻度高原反应:服用抗高原反应药物,如红景天、肌苷口服液等,同时补充水分和能量。
b. 中度高原反应: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吸氧治疗,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c. 严重高原反应:立即送医救治,途中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3. 应急物资保障(1)确保氧气袋、抗高原反应药物、急救药品等应急物资充足。
(2)加强与当地医疗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医疗救治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4. 通讯保障(1)确保应急队伍通讯设备正常使用,实现信息畅通。
(2)建立应急通讯联络机制,确保应急响应过程中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五、应急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应对高原反应。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高原反应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配置要求
组建专业的高原反应应急队伍,包括 医疗救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确 保人员数量和专业能力满足应急需求 。
培训计划
定期开展高原反应相关知识培训,提 升应急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处置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高原反应的症状识别、 急救措施、患者转运等。
物资装备储备清单和调配策略
储备清单
制定详细的高原反应应急物资装备储备清单,包括药品、医疗器械、救援车辆等 ,确保物资种类和数量齐全。
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全面检 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
治提供依据。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治疗效果。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康复期管理策略部署
01
02
03
04
合理安排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合 理的康复计划,包括休息、运
动、饮食等方面的指导。
定期进行复查
原反应。
危害程度
高原反应的危害程度因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而异。轻者可能仅表现为短暂的不适感,对 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而重者则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因此,对于进
入高原环境的人群来说,了解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02
应急预案制定目的与原则
CHAPTER
制定目的与意义
患者转运与后送流程安排
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当地条件, 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如救护车、
直升机等,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转运过程中,要确保患者呼吸 道通畅,防止因呕吐物、分泌物 等堵塞呼吸道而引发危险。
持续监测病情
在转运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 时处理突发状况。
高原反应急预案程序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高原反应,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高原地区开展各类活动时,遇到高原反应情况的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高原反应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指挥。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高原反应的现场处置、医疗救治和物资保障等工作。
3. 信息联络组:负责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联络,及时传递信息。
4.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
四、预防措施1. 加强高原反应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高原反应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2. 在进入高原地区前,对员工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3. 提前了解高原地区的气候、地形等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 为员工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晒霜、墨镜、防风衣等。
五、应急预案程序1. 发现高原反应情况(1)员工在高原地区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时,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报告。
(2)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现场处置,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救治。
2. 现场处置(1)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2)为患者提供氧气、保暖等措施,缓解症状。
(3)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转送至医院治疗。
3. 医疗救治(1)将患者转送至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救治。
(2)与医院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物资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2)根据需要,为患者提供药品、氧气、保暖用品等。
5. 信息报告(1)应急救援小组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高原反应情况及处置进展。
(2)应急指挥部将情况上报上级部门,并通知相关部门、单位。
六、后期处理1. 对患者进行跟踪回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2. 对此次高原反应事件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3. 加强高原反应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应对高原反应的能力。
4. 定期检查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有效。
七、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高原反应处置预案范文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高原反应带来的健康风险,保障游客、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包括但不限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预案的落实,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XX(单位领导)副组长:XX、XX(相关部门负责人)成员:XX、XX、XX(相关部门工作人员)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高原反应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现场救治、转运、信息报送等。
组长:XX(医疗部门负责人)副组长:XX、XX(相关部门负责人)成员:XX、XX、XX(医疗、交通、通讯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三、应急处置流程1. 预警与预防(1)加强高原反应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游客、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
(2)对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进行健康评估,确保身体状况符合高原旅行要求。
(3)为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提供高原反应预防药品,如高原安、红景天胶囊等。
2. 现场救治(1)游客、工作人员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2)现场工作人员对出现高原反应的人员进行初步判断,如判断为轻度高原反应,可采取以下措施:a. 让患者吸氧,缓解症状;b. 为患者提供温水、红糖水等,补充能量和水分;c. 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必要时进行现场急救。
(3)如判断为中度或重度高原反应,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a. 吸氧治疗:为患者提供氧气瓶,确保患者呼吸畅通;b.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如高原反应特效药、止痛药等;c. 转运:将患者迅速转运至海拔较低地区,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 信息报送与协调(1)现场救治人员立即向应急处置小组报告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处置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预案领导小组汇报,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3)预案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4. 后期处置(1)对出现高原反应的人员进行跟踪观察,确保其身体状况稳定。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应急物资

一、预案背景高原反应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氧气稀薄、气压降低,人体生理功能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的现象。
为保障高原旅游、工作等活动中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高原反应的预防意识,降低高原反应的发生率;2. 及时、有效地处理高原反应,减轻患者痛苦;3. 确保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救治,降低高原反应带来的危害。
三、应急预案1. 高原反应预防(1)加强高原反应知识普及,提高游客、工作人员的预防意识;(2)合理规划行程,避免连续长时间在高海拔地区活动;(3)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入高原地区;(4)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身体适应高原环境的能力。
2. 高原反应处理(1)发现高原反应患者,立即停止活动,让其休息;(2)为患者提供充足氧气,必要时使用氧气袋;(3)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止痛药、抗高原反应药物等;(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病情加重,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四、应急物资清单1. 氧气袋:用于为高原反应患者提供氧气,缓解症状;2. 氧气瓶:备用氧气,确保氧气供应充足;3. 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4. 抗高原反应药物:如红景天、高原反应胶囊等,用于预防或减轻高原反应;5. 药用绷带、创可贴:用于处理轻微擦伤、扭伤等;6. 防晒霜、遮阳帽、墨镜:用于防晒,防止紫外线伤害;7. 高原反应手册:普及高原反应知识,提高预防意识;8. 急救包:包括止血带、消毒液、消毒棉、棉签、剪刀等常用急救用品;9. 通讯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与外界联系;10. 便携式充电宝:为通讯设备、急救设备等提供电力支持。
五、应急物资管理1. 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2. 对应急物资进行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使用;3. 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更新,淘汰过期或损坏的物资;4. 对应急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以便总结经验,改进预案。
通过以上高原反应应急预案及应急物资清单的制定,旨在提高高原旅游、工作等活动中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确保高原反应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高反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高反,即高原反应,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由于大气压力降低、氧气含量减少,人体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在高原地区开展活动时,若出现高反情况,将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高反,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高原地区活动人员对高反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建立健全高反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在发生高反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3. 最大程度地减少高反对人员生命安全和活动顺利进行的影响。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高反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高反应急工作。
2. 设立高反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高反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3. 各相关部门及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高反应急工作。
四、预防措施1. 提前了解活动区域的高原环境,做好高原适应性训练。
2. 携带高反药物和急救用品,如高原红景天、高原安、氧气瓶等。
3. 严格控制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4.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疾病。
五、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高反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2. 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如出现严重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 给患者吸氧,并根据症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4.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5. 如患者病情稳定,协助其尽快下山或转移到低海拔地区。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建立高反药物和急救用品储备库,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2.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业务水平。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高原地区活动人员的安全意识。
七、注意事项1. 高原反应有轻、中、重三种程度,患者症状各异,应急处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 高原反应与个体差异有关,部分人群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仍需注意防范。
3. 高原反应可能反复发作,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各相关部门及单位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高反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一、引言高原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人们在进入高原后可能会出现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 3000 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
为了保障人们在高原地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高原反应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包括游客、工作人员、运动员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高原反应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高原反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中心成员包括医疗专家、救援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二)医疗救援组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组成,负责对高原反应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
(三)救援行动组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救援和转移。
(四)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医疗物资、食品、饮用水等后勤保障。
四、高原反应的症状及分级(一)症状高原反应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慌、气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等。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二)分级1、轻度高原反应:头痛、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活动。
2、中度高原反应:症状加重,影响正常活动,需要休息和治疗。
3、重度高原反应: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症状,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和转移。
五、预防措施(一)提前准备在进入高原前,应提前了解高原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医疗条件,做好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同时,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和物资,如抗高原反应药物、氧气袋等。
(二)逐步适应进入高原地区后,应遵循逐步适应的原则,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第一天休息为主,避免洗澡,饮食清淡。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减轻高原反应的症状。
六、应急响应(一)发现疑似高原反应患者当发现有人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疗救援组。
(二)医疗救援组到达现场医疗救援组应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高原反应处置预案模板范文

一、预案背景高原反应是指人体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由于环境氧气含量减少、气压降低等因素,导致机体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为确保高原作业人员和游客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原反应,降低高原反应对人员的危害。
2. 提高高原作业人员和游客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原反应的发生。
3. 建立健全高原反应应急处理机制,确保高原反应得到有效处置。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高原反应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设立应急处置小组,负责高原反应的现场处置和救援。
3. 设立医疗救护小组,负责高原反应患者的救治工作。
四、预案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高原反应宣传教育,提高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2)高原作业人员和游客应了解高原反应的症状,学会自我监测。
(3)高原作业人员和游客应随身携带高原反应药物,如高原安、红景天胶囊等。
(4)高原作业人员和游客应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
2. 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1)发现高原反应患者后,立即将其安置在通风、温暖的环境中。
2)给予患者吸氧,氧气浓度控制在21%左右。
3)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救援处置1)启动应急预案后,立即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2)对高原反应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将患者送往海拔较低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后期处置(1)对高原反应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确保病情稳定。
(2)对高原反应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
(3)加强高原反应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预案保障措施1. 建立高原反应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2.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
3. 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确保高原反应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六、预案修订与实施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化,应及时修订。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高原反应是身体缺氧的一种表现,是在高原上生活或旅游的人可能面临的健康问题之一。
如果处理不当,高原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建立高原反应应急预案,对于预防高原反应以及对其采取应急措施都至关重要。
一、预防措施1. 适应期逐步长到达高原之后,需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适应环境和气候。
适应期逐步长可帮助身体增加红细胞,提高氧气供应。
首先应该选择低海拔地区进行适应。
在新的高度居住或进行活动的前几天,应尽可能减少体力消耗,休息充分以帮助适应。
2. 饮食清淡高原环境的氧气浓度较低,新加坡对此应适应。
身体疲劳可能导致胃肠系统失调。
为防止消化不良,饮食应尽量清淡,避免油腻食品和酸辣刺激性食品。
3. 保持水分摄入在高原地区,维持良好的水分摄入对于身体非常重要。
高山反应的症状通常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和头痛。
有些人可能还会出现呕吐和腹泻。
饮水不足可能加重这些症状。
因此,应该喝足够的水以确保身体保持 hydrated。
4. 注意氧气供应在高原地区活动时,应记住携带氧气供应。
尤其是对于那些高山徒步旅行者,一份足够的氧气供应是必要的。
另外,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需要注意防寒保暖。
二、应急措施1. 休息如果在高海拔地区出现头痛、呕吐、恶心、胸闷等高原反应的症状,应该立即停止活动。
找一处安全、防止寒冷和风的地方休息,并避免随意升高海拔或过度活动,等待症状缓解。
2. 氧气供应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高山病的严重症状,必须考虑氧气供应。
如果携带氧气供应,需要使用,如果没有携带,需要立即寻找氧气站或接受急救。
在使用氧气的同时,注意呼吸有规律,不过度依赖,不抽烟或吸入室内污染的空气。
3. 制定疏散计划如果出现严重高海拔病(如高山肺水肿)等症状,应迅速疏散到低海拔地区的诊所或医院进行治疗。
在高海拔地区活动的人,应制定疏散计划,如熟悉地形,掌握路线、距离、时间等信息,预留适当时间,避免因等待救援而耽误时间。
4. 调整行程如果感觉身体状况不佳,应该调整行程,适当减少海拔上升速度。
医护人员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高原反应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人体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在高原地区工作或生活的人员,尤其是医护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为保障高原地区医护人员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高原地区医护人员对高原反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建立健全高原反应应急预案,确保医护人员在高原反应发生时得到及时救治。
3. 提高高原地区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三、预案内容1. 高原反应预防(1)加强高原反应健康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原反应的认识。
(2)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合理调整工作和生活节奏。
(3)进入高原前,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高原工作要求。
(4)进入高原后,适当增加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
2. 高原反应应急处理(1)轻微高原反应:出现头痛、失眠、乏力等症状时,可采取以下措施:a. 适当休息,保持心情舒畅;b. 多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c. 可服用抗高原反应药物,如丹参滴丸、高原红景天等;d. 如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2)中度高原反应:出现呼吸急促、心慌、胸闷等症状时,可采取以下措施:a. 立即停止工作,休息;b. 吸氧,缓解症状;c. 服用抗高原反应药物,如丹参滴丸、高原红景天等;d. 如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3)重度高原反应: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紧急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治;b.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c. 立即降低海拔高度,避免病情加重;d. 如有条件,可进行心脏复苏等急救措施。
3. 应急物资储备(1)氧气袋:用于高原反应患者吸氧;(2)抗高原反应药物:如丹参滴丸、高原红景天等;(3)急救药品:如镇痛剂、抗生素、维生素等;(4)保暖衣物:用于高原地区保暖;(5)急救设备:如急救包、心脏除颤器等。
四、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高原反应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高原反应的能力。
高原反应急预案

一、背景高原反应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人体因缺氧、低氧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为确保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包括但不限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份。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高原反应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信息收集、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
3. 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成立相应应急小组,负责本辖区、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响应1. 预警(1)当预报或监测到高原地区出现可能引发高原反应的气象、地理等灾害时,启动预警机制。
(2)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群众做好防范措施。
2. 初级响应(1)当出现高原反应病例时,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上报情况,启动初级响应。
(2)各级应急小组要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包括:组织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物资保障等。
3. 紧急响应(1)当高原反应病例数量增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启动紧急响应。
(2)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五、救援措施1. 医疗救护(1)设立临时医疗点,为高原反应患者提供及时救治。
(2)组织医疗队伍,对重症患者进行转运救治。
2. 心理疏导(1)设立心理疏导小组,为高原反应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2)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3. 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氧气袋、急救药品、保暖用品等。
(2)确保物资供应畅通,优先保障应急救援需求。
4. 交通保障(1)确保应急救援车辆畅通无阻。
(2)对受阻车辆进行紧急疏导,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1)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确保人员充足。
(2)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2. 资金保障(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应急救援工作的资金投入。
人员高原反应应急救援预案

人员高原反应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目的为确保人员在高原地区工作、生活和旅游过程中,遇到高原反应等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得到救援和治疗,降低高原反应带来的风险,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高原地区(海拔2500米以上)的人员高原反应应急救援工作。
三、预案原则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确保人员在高原地区遇到高原反应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和治疗,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2. 快速反应,紧急救治。
一旦发生高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紧急救治。
3.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加强高原反应的预防和宣传教育,提高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综合运用各种措施,降低高原反应发生的风险。
4. 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各部门、各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高原反应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救援组织架构1. 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高原反应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设在各级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
2. 应急救援队伍:由医疗、消防、交通、通信、气象、地质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3. 应急救援专家组:负责提供高原反应救治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五、应急救援流程1. 预防措施(1)加强高原反应的宣传教育,提高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2)对拟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排除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员。
(3)建议人员在进入高原前进行适应性训练,逐步提高海拔高度。
(4)合理规划行程,避免急速上升到高海拔地区。
2. 发现高原反应症状(1)本人或他人发现人员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安全、通风、温暖的地方,保持患者平静,避免剧烈运动。
3. 紧急救治(1)应急救援队伍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前往现场。
(2)应急救援专家组根据患者病情,提供救治建议。
(3)医疗救援队伍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治,包括吸氧、抗高原反应药物、补液等。
(4)如有必要,将患者迅速转运至附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范文

一、预案背景高原反应是指人们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氧气稀薄、气压降低等原因,导致身体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为保障高原地区工作人员和游客的生命安全,提高应对高原反应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减少高原反应对人员健康的影响;2. 提高高原地区应急处理能力;3. 降低高原反应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高原反应应急指挥部,负责高原反应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挥;2. 设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高原反应应急措施;3.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高原反应病例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3. 应急小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1)轻度高原反应:建议休息、补充水分、吸氧、服用抗高原反应药物等;(2)中度高原反应:立即送往就近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重度高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送往低海拔地区或就近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五、应急物资储备1. 氧气袋、氧气筒等供氧设备;2. 抗高原反应药物、感冒药、止泻药等常用药品;3. 防寒衣物、食品、水等生活必需品;4. 应急车辆、通讯设备等。
六、应急培训1. 对应急小组成员进行高原反应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七、预案实施与评估1. 预案实施过程中,应急指挥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2. 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应急指挥部所有;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和补充。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提高高原地区应对高原反应的能力,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
人员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高原反应是高原地区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主要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
由于高原地区气压低、氧气稀薄,人体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容易引起高原反应。
为保障在高原地区工作、生活、旅游等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识别和处置高原反应,减少高原反应对人员健康的影响。
2. 提高高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降低高原反应导致的伤亡事件。
3. 为高原地区工作、生活、旅游等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高原反应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的具体实施。
3. 成立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和转运伤员。
四、应急处置流程1. 报告与接报(1)发现高原反应者,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和救援队伍。
2. 现场处置(1)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对高原反应者进行初步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休息、转移至低海拔地区等。
(3)如高原反应者出现生命危险,立即进行急救,并通知医院进行救治。
3. 后期处置(1)对高原反应者进行跟踪观察,确保其身体状况稳定。
(2)对救援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1. 提前做好高原反应预防知识宣传,提高人员对高原反应的认识。
2. 在高原地区工作、生活、旅游等人员,提前做好身体和心理准备。
3.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氧气瓶、急救药品等。
4.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高原反应应急处置培训,提高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七、预案修订与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应急演练结果,不断修订和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八、预案生效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SG5标段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SG5标段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六月三十日
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SG5标
高原反应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高原反应,保障施工人员健康与生命安全,减少企业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
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项目部必须结合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对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制定应急方案及措施。
一、成立高原反应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龙贵云
副组长:苏云生
组员:宝泉马明军祁昌鹏李小勇李瑞
余国平马郁琛
二、应急预案
1.本方案所指的施工期间引起的高原发应,可能造成施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影响施工生产秩序。
2.高原发应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3.项目部应储备好预防高原反应的一般性药品,同时对严重性高原反应者提供必要的医疗运输设备。
三江源地区属高原地带,其气候特点(如低氧压,缺氧,高辐射及高寒等)与平原明显不同。
人到了这样的环境,体内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
因此,初进高原,甚至是常住高原的人从平原重返高原时,必须在多方面严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
由于公司及施工队大多数员工来自不同地域,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应状况或不良的高原反应、甚至高原病发生。
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等。
短时间进入高原均可产生头痛、头晕、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哎吐、失眠、疲乏、腹胀、胸闷等。
对急性高原病应
以预防为主。
现将常发的不适应症状及应对措施详细列出,主要包括水土不服(腹泻,肠胃炎等)、高原反应、感冒、干燥不适应、中暑。
主要症状及应对措施:
1、高原反应:
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一般什么样的人会有高原反应没有规律可循,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
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
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红景天(至少提前10天服用)、高原安、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西洋参(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速效救心丸(不可多服)、丹参丸(治疗心血管)、葡萄糖液(一盒五支的那种,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时服用有一定的疗效)等等,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2、水土不服:
初到外地因土质、水质不同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原因不明的不适症状,如失眠、乏力、全身不适、头晕、胸闷、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有时还会发生全身斑疹等过敏现象。
这是因为生活环境如饮食、饮水、气候、地理环境的改变引起机体不适应而出现的一种暂时性的功能紊乱综合征。
水土不服不是什么大病,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理可自行消失。
出现水土不服,要先吃点当地易于消化的食物,一方面对胃肠的刺激小,另一方面能够使肠胃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
像豆腐这类的食物,刺激性小、易消化、老少皆宜,是克服水土不服理想的饮食。
此外,粥类、片儿汤等流食和半流食也是易于消化的食物,对胃肠刺激小,应多吃。
多吃常吃的食物,因饮食习惯改变而引起食欲不佳,可视情况尽可能多地吃些以前经常吃的主食、菜肴相同或相似的食物,不能拒食、偏食,并适量吃些当地的主要特色食物或风味食品,以逐步适应。
另外,如果肠道反应比较严重,食欲不振,并伴有恶心、呕吐者,可适当地服用一些抗感染及助消化药,如黄连素、酵母片、山楂丸等。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一般几天后各种水土不服的症状就会自动消失。
对于症状较轻的人,可以不用吃药,多吃些水果,少吃油腻,几天后就能恢复正常。
如果水土不服的症状长久不消退的话,则及时请求医生帮助。
3、感冒:
由于三江源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气温比南部地区低,所以初到高原,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
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
高原温差特别大,很容易着凉并感冒,这时要切记,宁可热一点,不可冷一点,多穿衣服。
因此应该注意随气温的变化添减衣物,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常备药物有:维生素E、C助免疫,抗病毒冲剂,清开灵口服液、头孢拉腚胶囊、康必得等。
如施工中发现有感冒患者,则应注意:
1.经常洗手;
2.封闭空间不要久留;
3.大量喝水;
4.有氧运动。
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可以极大地增强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5.厨具常消毒;
6.服维生素E、C助免疫;
7.充足睡眠。
4、中暑:
虽三江源地区温度普遍不高,但还是会有高温闷热的天气,因此我们对中暑的情况也需作一定准备,如果一旦有人中暑,其救护办法为: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
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
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
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请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5、腹泻:
初到三江源,由于饮食上的不习惯或误食了不洁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腹泻。
若有腹泻症状发生,则应该:
(1)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稀软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充分地补给水分,最好在温热开水中加少量的食盐饮用,也可饮用各种果汁饮料,不可饮用牛奶或汽水等。
(2)非感染性腹泻,可用复方苯乙哌啶、黄连素、痢特灵等;感染性腹泻应服用抗生素治疗。
(3)腹泻若伴有呕吐或腹泻严重者,应送医院治疗。
针对以上几类高原易发病,我部专设应急救护车及各类应急物资储备,指定专人随救护车照顾病人,预计投入50万元用于高原反应应急物资储备,已投入具体见附录。
附录表1:高原反应应急物资登记表
单位名称: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填表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