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讲解新课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关系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素材实例、练习题、PPT等。

5.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6.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解答,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6.3 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针对性讲解。

第七章:教学实践7.1 课堂实例以购物场景为例,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7.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经验,互相学习。

7.3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数学概念,如折扣、优惠等。

8.2 实践拓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8.3 课外阅读推荐一些与数学应用相关的文章或书籍,让学生拓展阅读,提高数学素养。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十篇)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十篇)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十篇)《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中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题。

教师点名__,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__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3)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__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三、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__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__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整堂练习课下来觉得是__,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

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学生比较粗心。

2.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3.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__固定思维。

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__惯。

要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时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第一篇: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单价、数量、总价关系》教学设计婺源县高砂中心小学胡文山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超市购物,有没有独自去的(去过请举手)。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超市去看看,去超市汲取我们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二、探究新知:(一)研学“单价、数量、总价”1、导入单价、数量、总价概念①(大屏幕出示):这是阳阳在超市购物时的小票,这张购物小票你能看懂吗?从这里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中婺超市单号:50—09680 机号时间:2016—11—26 19:33 工号:商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矿泉水2元4瓶8元笔芯15元2盒30元鱿鱼丝15.8元2包31.6元凤梨12.8元2Kg25.6元购买件数:9应付总额:95.2元付款金额:100元找零:4.8元②学生交流学生看购物小票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看,有序说。

如,阳阳买了4瓶矿泉水,每瓶2元,一共用了8元)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概念(1)理解“单价”①大家能够读懂购物小票,真聪明!不过,这张小票里有三个重要的词语:单价、数量、金额。

谁能说说“单价是什么意思?”(单价就是每件或单个商品的价格)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表示一瓶矿泉水的价钱是2元。

笔芯的单价是15元,表示一盒笔芯的价钱是15元。

鱿鱼丝的单价是(),表示每包鱿鱼丝是()元。

凤梨单价是(),表示一千克凤梨是()元。

②说一说生活中的“单价”师:现在我们来一个大比拼,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老师先说:“一个本子是3元,本子的单价是3元。

”学生接着说…(至少5个学生说)③巩固“单价” 【出示课件:判断单价】(2)理解“数量”“总价”①哪“数量”是指什么呢?引导看购物小票,阳阳矿泉水的数量是(),阳阳买笔芯的数量是(),阳阳鱿鱼丝的数量是(),阳阳凤梨的数量是(),谁能说说,“数量”表示什么意思?(买商品的件数、个数或公斤数的多少称之为“数量)。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难点:1.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 表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演示。

3. 练习题或小组活动材料。

学生准备:1. 笔记本或练习本。

2. 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提出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 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下一节课中,将继续深化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关系的理解,并进行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单价、数量和总价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教案标题: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解决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购物和计算。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教学主题,通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引发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认识。

2. 提出一个实际购物的情景,例如购买水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买的水果的总价。

教学内容:1. 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单价:指每个单位物品的价格。

- 数量:指购买的物品的个数。

- 总价:指购买物品的总价格,可以通过单价乘以数量来计算。

2. 示范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给出一些示例,例如购买苹果,每个苹果的单价是2元,购买了5个苹果,学生可以通过计算2元× 5个苹果来得出总价为10元。

3. 练习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来解决实际问题。

- 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使用图表或表格来组织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计算。

应用活动: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些购物清单,要求学生计算每个清单的总价,并比较各组的结果。

2. 实际购物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购物活动,在规定的预算内购买物品,并计算总价。

3. 小结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购物活动中的体验和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估:1. 在练习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环节中,观察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在应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购物计算过程和结果,评估他们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购物情景,例如打折、优惠券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2. 鼓励学生使用电子计算器或电子表格来进行更复杂的计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教学资源:1. 购物清单和价格表2. 练习题和答案3. 图表或表格的模板4. 电子计算器或电子表格软件教案评估方法:1. 学生在练习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环节中的解题方法和答案。

单价 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 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教案标题: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2. 学生能够解决涉及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进行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给予实际例子,如购买水果、书籍等;2. 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总价。

知识讲解:1. 详细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并提供多个实际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2. 教授如何计算总价的方法,即总价=单价× 数量;3. 强调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例如确保单价和总价的单位相同。

示范演练: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要求他们根据提供的单价和数量计算总价;2. 逐步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3. 随堂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解答他们可能遇到的疑惑。

拓展应用:1. 提供更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计算总价时考虑折扣、税费等因素;2.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际场景的问题,并与同学分享解决方法;3. 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总结:1. 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概念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更多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评估:1. 给学生分发一份评估题,测试他们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评估他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供额外的辅导和练习机会。

扩展活动:1.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2. 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或小组竞赛,通过竞争激发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兴趣;3.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更多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解答。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进行相关计算。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课本52页例4。

二.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的一些解决问题中,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相应的问题,但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建立“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教学中,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巩固,结合生活日常,以最常见的购物、买菜为探究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他们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乐趣。

并通过发现、观察、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同时,构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1.在生活实例中体验数量、单价与总价的密切联系,理解并掌握数量、单价与总价的关系。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的探索过程,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渗透数学抽象、比较、模型等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学生体验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钻研的乐趣,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理解概念,自主探究并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建立概念,结合具体情境能准确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准备:PPT,作业题卡,课前小组安排。

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在来之前就了解了咱们班的孩子都很喜欢数学课,数学课也学的很不错!谁能说一说我们学好数学有什么用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买东西,知道了时间,年月日,认识了亿以内的大数……)师:对,数学对于我们生活实在是太重要了,数学王国里有无穷的奥秘,有些奥秘就藏在我们生活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请看大屏幕!二.探究新知:(一)情感导入。

(多媒体展示):听,这音乐多熟悉啊,是什么动画片呀?大耳朵图图看电视的情景:电视正在播放一群福利院的孩子说心愿的视频,这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被送到了福利院,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属于同龄人的童年生活,他们的愿望仅仅就是简单的一个洋娃娃,一块巧克力……他们都会觉得无比幸福!电视上播出许多爱心人士不远万里的给这些小朋友送去了温暖和关心。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索,归纳总结,构建数学模型。

4、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探索三者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

谈话:周末,我到超市去购物,里面的东西真是琳琅满目,我首先来到体育器材区,发现篮球每个80元,老师买了3个,2、引出两个数学问题。

1)引出第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2)引出第二个数学问题:谈话:老师喜欢吃鱼,我也买了鱼。

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老师买了4千克,你能提一个问题吗?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单价、数量和总价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多少共花的钱单价×数量= 总价(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80 × 3 = 240(元)(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10 × 4 = 40(元)教学反思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本课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

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努力实现以下几点:1、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

因此,课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亲自到超市购买一种所需的物品,并且了解这种商品的价钱,以及购买了多少和一共用的钱数。

课上,把学生从生活中自己搜集到的这些细息写到黑板上,再让学生解答。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结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给出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计算总价,并分析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商品打折、优惠券等,计算实际支付的总价?2.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购买multiple items 的优惠方案计算等。

八、教学资源:1. 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单价、数量和总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单价 数量 总价》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单价 数量 总价》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单价数量总价》青岛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理解单价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商品的单价;2.学会计算商品数量,并能运用乘法计算单价和数量的乘积;3.掌握总价的概念,能正确计算商品的总价;4.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掌握计算单价、数量、总价的方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单价的含义及计算方法;2.数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总价的计算方法;4.综合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第二步:讲解1.单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询问学生对单价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单价的概念:单价就是每个商品的价格,用单位货币表示。

通过多个实例,向学生讲解如何计算单价,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价的含义。

例如,有4个苹果,单价为2元,问这些苹果一共要多少钱?解答:4个苹果的单价为2元,所以一共需要8元钱。

2.数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数量的概念:指的是有多少个商品。

同样,通过实例向学生讲解如何计算数量,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的概念。

例如,买了6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问这些书一共需要多少钱?解答:有6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所以一共需要48元钱。

3.总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总价的含义:指的是多个商品的单价和数量的乘积的总和。

通过实例向学生讲解如何计算总价,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总价的概念。

例如,如果一件衣服的单价为30元,数量为3件,那么这些衣服的总价是多少?解答:每件衣服的单价为30元,总共有3件,所以这些衣服的总价是90元。

4.综合应用通过练习题和情景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第三步: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商品的价格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商品的价格是怎么算出来的吗?(3)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1)单价的概念: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单价是指一件商品的单价,即一件商品的价格。

(2)数量的概念: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数量是指购买商品的数量,即购买商品的多少。

(3)总价的概念: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总价是指购买商品的总价,即购买商品所需要的总金额。

(4)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2元,如果购买5支,那么需要支付的总金额是2×5=10元。

(1)教师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图片,让学生计算出这些商品的总价。

(2)教师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图片和购买数量,让学生计算出购买这些商品所需要的总金额。

(3)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理解和掌握。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购物、工程计量,还是商业交易,我们都会遇到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单价、数量和总价。

这三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的应用题更是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

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三个概念。

单价,是单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通常以货币形式表示;数量,则是我们要计量的物品的数量或服务的次数;总价,则是单价和数量的乘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所需的总金额。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应用题。

假设我们去买水果,苹果的单价是每公斤10元,我们购买了3公斤。

那么,我们所需支付的总价就是单价和数量的乘积——10元/公斤× 3公斤 = 30元。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教案:单价、数量、总价第一章: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进行基本的计算。

1.2 教学内容介绍单价、数量、总价的定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

1.4 教学评估通过练习题的答案,评估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单价、数量、总价的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

2.2 教学内容讲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

2.4 教学评估第三章:应用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购物、销售等问题。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3.4 教学评估通过练习题的答案,评估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总结与反思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3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和问答,让学生总结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问答和自我评估,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4 教学评估第五章:巩固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单价、数量、总价的理解和运用。

5.2 教学内容提供一系列巩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5.3 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单价、数量、总价的理解和运用。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含义。

2.总结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数量关系,并能推导出单价、数量与总价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1. 例4. 解答下面的问题(1)篮球每个80 元,买3个要多少钱?请读题,找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2) 鱼每千克10 元,买4 千克要多少钱?生列式解答2. 讨论、交流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预设:知道每件商品的价格;买了多少;一共用的钱数。

师:数学学科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数,叫做总价。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

你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自主找出例题中单价、数量与总价间的关系同桌相互交流,归纳出数量关系。

板书:单价X数量=总价这样一个算式叫做数量关系式.你能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写出两个除法等量关系式吗?试一试。

板书:单价=总价÷ 数量数量=总价÷单价三、应用巩固基础训练,我都会1. 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 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 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板书:总价÷ 数量=单价(3)学校买排球共花了240 元,每个排球60 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板书:总价÷ 单价=数量综合训练,我能行2. 假如培新小学四年级3 班师生共87 人,准备去瀛湖旅游。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单价和数量计算出总价。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复习并巩固单价和数量的概念。

2.确立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运用单价和数量计算总价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书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复习1.复习单价和数量的概念,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

2.列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回答示例中的单价和数量。

Step 2: 引入新知识1.提问:“单价和数量有什么关系?”2.以购买水果为例,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比如:一些水果的单价是5元,购买了3个,总价就是15元。

Step 3: 计算练习1.出示一些购买物品的例子,让学生计算出总价。

2.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如果物品的单价是10元,购买了5个,那么总价是多少?将问题分享给其他学生,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Step 4: 解释计算方法1.学生分享计算方法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总价的方法,即将单价乘以数量。

Step 5: 案例分析1.给学生一些购买物品的案例,让他们自己计算总价。

2.收集学生的计算结果,让他们在黑板上依次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然后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和讨论。

Step 6: 练习巩固1.以课本上的相关习题为例,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题方法。

Step 7: 拓展练习1.提供一些较难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2.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实际生活中与单价、数量和总价有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独立解决。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能够熟练计算出总价。

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计算总价的方法,并拓展了思维。

可以通过更多实例的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并注重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2. 新课导入: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4.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6. 总结提升: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强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

3. 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4. 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课件、教学素材。

2. 练习题、答案解析。

3. 教学反思模板。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

2. 教学内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开展数学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单价 数量 总价》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单价 数量 总价》 青岛版(五四制)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单价数量总价》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购物场景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新知(1)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它们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得出总价=单价×数量的公式。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理解。

(2)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强调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单价、数量和总价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查漏补缺,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1)课件出示教材P52页例4
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生1: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
生2:还知道买了多少件商品,算共花的钱数。
(2)认识理解“单价”。
师:发票里包含了许多的数学知识。(课件出示发票联)你知道发票中的“单价”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单价)
师:是的,每件商品的价格就是它的单价,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学生介绍学习用品类、服饰类、食品类的物品单价)
师:发票中的2000元表示什么意思?(板书:总价)
(3)说一说,算一算。
师:出示问题:橙汁每瓶4元,一箱12瓶共多少元?每箱橙汁40元,200元可以买这样的橙汁几箱?200元可以买5箱橙汁,每箱橙汁多少元?
师:这三个问题分别是求什么?
学生独立练习,再汇报、交流。
生:讨论并发现验证: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来自1.完成教材P52页“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完成教材P55页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
4.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布置课后练习
教学板书
单价、数量和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1.情境创设,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出示教材52页例4)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解答。
2.引入课题
师:看来大家对我们学习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今天我们就来总结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含义。

2.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数量关系,并能推导出单价、数量与总价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数量关系。

: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例4.解答下面的问题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请读题,找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怎样列式?
为什么要用?
计算。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生列式解答
2.讨论、交流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知道每件商品的价格;买了多少;一共用的钱数。

师:数学学科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
量;一共用了多少钱数,叫做总价。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

你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吗?
生自主找出例题中单价、数量与总价间的关系同桌相互交流,归纳出数量关系。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这样一个算式叫做数量关系式.
你能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写出两个除法等量关系式吗?试一试。

板书: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三、应用巩固
基础训练,我都会
1.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
板书:总价数量=单价
(3)学校买排球共花了240元,每个排球60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
板书:总价单价=数量
综合训练,我能行
2.假如培新小学四年级3班师生共87人,准备去瀛湖旅游。

旅行社的价格100元/人,老师带9000元够吗?
拓展训练,我真棒
3.练习九第8题
四、课堂。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看来今天同学们收获真的不少,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