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2012-国际班基础化学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

《基础化学》试卷答题纸适用专业: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三、综合题(共40分)1.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每题2分,共8分)(1)(2)(3)(4)2.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所含主要官能团的名称。
(共5分)(1)和(2)、和3.指出下列反应各属于何种反应类型?(每题2分,共10分)(1)(2)(3)(4)(5)4.简答题(前两题每题5分,后一题8分,共18分) (1)(2)(3)《基础化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元素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A .OB .ClC .FD .S 2.下列物质或微粒哪一组互为同位素A .H 与DB .石墨与金刚石C .14C 与14ND . Cl 与Br 3.下列不同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为A .NH 3和H 2OB .NH 3和CH 4C .HBr 和H 2OD .C 6H 6和H 2O4.已知下列反应H 2(g)+S(s)H 2S(g)的平衡常数为K ө,则反应 H 2S(g) H 2(g)+S(s)的平衡常数为 A .K ө B .-K ө C .1/ K ө D .(K ө)2 5.0.02mol·L -1 MgCl 2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A .50 mmol·L -1 B .20 mmol·L -1 C .30 mmol·L -1 D .60 mmol·L -1 6.pH 为1和3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它的pH 值范围为A .1~2B .2~3C .12~13D .13~14 7.将少量NaAc 晶体加入0.001mol·L -1 HAc 溶液中,将使 A .θa K 值增大 B .θa K 减小C .溶液的pH 减小D .溶液的pH 增大 8.HPO 42-的共轭碱是 A .H 2PO 4- B .H 3PO 4 C .PO 43- D .OH -9.向0.1 mol/L HAc 溶液中加入0.1 mol/L HC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Ac 解离度增大 B .HAc 解离度减小 C .K a θ(HAc )增大 D .K a θ(HAc )减小10.已知H 3PO 4的θ1p a K =2.72,θ2p a K =7.21,θ3p a K =12.67,HAc 的θa K p =4.75,欲配制pH=12.0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为A .HAc —AcˉB .H 3PO 4—-42PO H C .-42PO H —-24HPO D .-24HPO —-34PO 11.密度为1.19g·cm -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A .1.84mol·L -1 B .12mol·L -1 C .6mol·L -1 D .18.4mol·L -1 12.反应MnO 2(s)+4H +(aq)+2Clˉ(aq) 2+(aq)+Cl 2(g)+2H 2O(l)的标准平衡常数θK 的表示式为( )A . 2422)](Cl [)](H [)(Cl )(Mn -++=c c p c K θB .2422])/(Cl [])/c (H [])/(Cl ][)/c (Mn [θθθθθc c c p p c K -++=C .24222)](Cl [)](H )[(MnO )(Cl )(Mn -++=c c c p c K θD . ])/(Cl [])/(H [])/(Cl ][)/(Mn [222θθθθθc c c c p p c c K -++=13.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质子碱的是A .Cl -B .NH 3C .Fe 3+D .PO 43-14.判断下列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盐。
北京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文 浙科版

北京市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浙科版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写答题卡表格内。
)1.某些食品添加剂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卫生部今年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其中包括水果罐头的酸度调节剂——偏酒石酸(C6H10O11)。
偏酒石酸属于A.氧化物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盐酸 B.蔗糖溶液 C.CuSO4溶液 D.Fe(OH)3胶体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铜 B.氯气 C.乙醇 D.氯化钠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蔗糖 B.NaCl C.NaOH D.H2SO45.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A.稀盐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6.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二周期的是A.氢 B.氧 C.钠 D.氯7.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是A.氢 B.碳 C.氧 D.氯8.下列元素中,属于第V A族的是A.氮 B.硅 C.硫 D.氯9.合金在生产及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水银 B.青铜 C.碳素钢 D.不锈钢10.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氟原子的是B C D1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糖类的是A .油脂B .酒精C .葡萄糖D .蛋白质12.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硫原子的是13. 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A .HFB . HClC .HBrD .HI14.下列第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CB .NC .OD .F15.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A .CuB .FeC .AlD .Ag16.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的是A .浓盐酸B .浓硫酸C .稀硫酸D .稀盐酸17.下列第三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 .硅B .磷C .硫D .氯18.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 .油脂 B .淀粉 C .葡萄糖 D .蛋白质19.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
2013年《基础化学》期中试卷_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6 页北京化工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课程代码CHM17T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分数: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一、判断题:(每空1分,共12分)(×)1. 由于BI 3为非极性分子,所以BI 3分子中无极性键。
(×)2. 同核双原子分子双键的键能等于其单键键能的两倍。
(√)3. 主量子数为4时,有4s 、4p 、4d 和4f 四种原子轨道。
(×)4. 过渡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填充顺序是先填3d 然后填4s ,所以失去电子时也是按照这个次序。
(×)5. 第八族元素的基态价电子层排布式为(n-1)d 6 n s 2。
(×)6. 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该基态原子未成对的电子数。
(×)7. 18电子构型阳离子相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主要为ds 区。
(×)8. pH 值为3.29的溶液中的H +浓度值为3-4dm mol 10.135−⋅×。
(×)9.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一可逆反应,增大某反应物浓度,则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10. 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和分压无关。
(√)11. 当向某未达到平衡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正催化剂时(其他条件不变),反应速率会增加,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12. 单质的θm f G Δ、θm f H Δ和θm S 均为零。
第 2 页 共 6 页1. NH 3和CCl 4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包括 ( )A. 取向力和色散力B.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C. 诱导力和色散力D. 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2. 下列各组用四个量子数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合理的是 ( )A. n = 3 l = 3 m = 2 m s = -1/2B. n = 3 l = 2 m = 2 m s = +1/2C. n = 4 l = 2 m = 3 m s = +1/2D. n = 2 l = 1 m = 1 m s = -1 3. 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 平面上出现的几率密度为0的是 ( )A.2z d 3B.22y -x d 3C. 3sD.z p 34. 对离子或原子半径大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r (S) > r (Cl)B. r (Fe 2+) > r (Fe 3+)C. r (Cl -) < r (K +)D. r (Fe) < r (Cr)5. 某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15 kJ·mol -1,其逆反应的活化能是 ( )A .-15 kJ·mol -1B .>15 kJ·mol -1C .<15 kJ·mol -1D .无法判断 6. 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作对照实验C .做空白实验D .进行仪器校正7. 在某温度下,AB(g) + CD(g) AC(g) + BD(g),1mol 化合物AB 与1mol 化合物CD 参与反应并达到平衡,AB 和CD 都有3/4被转化了,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A .9/16B .1/9C .9D .无法判断8. 反应NO 2(g) + NO(g)N 2O 3(g)的1mol kJ 5.40−⋅Δ=-θm r H ,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因素中可使平衡逆向移动的是 ( )A .保持T 和V 不变,压入氖气B .保持p 和T 不变,压入氦气C .保持V 和p 不变,T 减小D .保持T 不变,使V 减小9. 下列物质中θmf H Δ为零的是 ( )A .石墨,白磷B .石墨,红磷C .金刚石,白磷D .金刚石,红磷10. 某基元反应m A(g) + n B(g) p C(g)达到平衡时,如果压强增大一倍,则正反应速率增加( )A .m +n 倍B .mn 倍C .2m +2n 倍D .2m +n 倍第 3 页 共 6 页1. 在NH 3、HF 、H 3BO 3、HNO 3、CHF 3、C 6H 6中,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是 HNO 3,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是 NH 3、HF 、H 3BO 3 。
年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用于合并

北京化工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所有题目全部答在试卷上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0 ⨯10- 8 mol⋅L-1的HCl溶液,其pH为8.00;()2.任何一对共轭酸碱对均可以组成缓冲溶液;( ) 3. 对零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4.某物质的Kɵsp越大,其溶解度也越大;()5. 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6.电极电势不具有加和性;()7.EDTA是很多金属离子的螯合剂,在水溶液中是四元弱酸;()8.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 A—B—C—D中,若EɵB/C< EɵA/B, 则B不可能发生歧化反应;()9.某一元弱酸,其浓度越小,其解离度就越大;()10. 由于生成配离子,Ag(Ⅰ)的氧化性增强;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强氧化剂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反应,因此无法写出其平衡常数;(B)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ɵ可由公式∆r Gɵm = RT ln Kɵ求得;(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D) 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同一处发生。
2.下列物质不是一元酸的是: (A) H 3BO 3(B) H 3PO 2(C) HClO 4(D) H 3PO 33.浓差电池:(-)Zn |Zn 2+(c 1 mol .L -1) || Zn 2+(c 2 mol .L -1) | Zn(+) , 已知V E 76.0/Zn)Zn (2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提高电池电动势,可在负极处通入HCl 气体 (B) 为提高电池电动势,可在正极处加入氨水 (C) 若c 1/c 2=104,则电池电动势为0.24V (D) 若c 2/c 1 =104,则电池电动势为0.12V 4.下列关于周期表各族元素论述正确的是: (A) 非金属都是主族元素,金属都是副族元素 (B) VIIA 族元素都是非金属(C) IV A 族与IVB 族元素最外层都只有4个价电子 (D) IA 族与IB 族元素的最高价态为+15.在EDTA 滴定金属离子时,副反应系数α Y 与酸效应系数αY(H)、干扰离子效应系数αY(N)的关系为:(A) αY = αY(H)αY(N) (B) αY = αY(H) + αY(N) (C) αY = αY(H) + αY(N) -1 (D) αY = αY(H)αY(N) -16.下列关于物质中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HF > HCl > HBr > HI (B) H 4SiO 4 < H 3PO 4 < H 2SO 4 < HClO 4 (C) H 5P 3O 10 < H 4P 2O 7 < H 3PO 4 (D) HClO > HClO 2 > HClO 3 > HClO 47.在H 3P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后,其溶液pH 为9.78,则此溶液中下列物种浓度最大的是(已知H 3PO 4的p K ɵa,1=2.15,p K ɵa,2= 7.20, p K ɵa,3= 12.35): (A) H 2PO 4-(B) H 3PO 4(C) PO 43-(D) HPO 42-8.向Mg(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MgCl 2,使[Mg 2+] 为0.0010mol ⋅L -1,则该溶液的pH 为(已知K ɵsp(Mg(OH)2)=1.8⨯10-11): (A) 8.63 (B) 10.13(C) 3.87 (D) 5.379. 下列物质中能组成碱性缓冲溶液的是:(A) 0.1mol ⋅L -1HOAc 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B) 0.1 mol ⋅L -1 H 2C 2O 4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0.1 mol ⋅L -1H 3PO 4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D) 0.1 mol ⋅L -1H 3PO 4与0.2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10. 已知K ɵb (NH 3⋅H 2O)=1.8×10-5,欲配制1.0 L pH=10.00、c (NH 3⋅H 2O)=0.10mol ⋅L -1的缓冲溶液,需用(NH 4)2SO 4的物质的量为:(A) 9.0×10-3mol (B)1.8×10-2mol (C) 0.050mol (D) 9.0×10-2mol三、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本大题分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NH4HCO3的质子条件式为。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适用专业: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能作为缓冲溶液的是( ) A .0.1mol/LHAc 和0.2mol/LNaOH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B .0.1mol/LHAc 和0.1mol/LNaAc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C .0.1mol/LNH 3·H 2O 和0.1mol/LNH 4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 .0.2mol/LNH 3·H 2O 和0.1mol/LH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2.下列盐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A .BaCl 2B . NaAcC .FeCl 3D . Na 2CO 3 3.下列有机物中含有芳伯胺氨基的是( ) A .CH 3CH 2NH 2B.C .NH CH 3D .4.向10mL 0.1mol·L -1NaOH 溶液中,先加甲基橙指示剂1d ,再缓慢逐滴加入过量的0.1mol·L -1HCl 溶液,边加边振荡,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A .无→黄→红 B .无→橙→红 C .黄→红 D .无→黄→橙→红 5.配制FeCl 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其目的是( ) A .防止Fe 2+被氧化 B. 防止Fe 2+水解 C. 防止Fe 3+被氧化 D. 防止Fe 3+水解6.向稀苯酚水溶液中滴加少许饱和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有黄色晶体 B .有白色浑浊 C .呈现紫色 D .有气体H 2NCOOCH 2CH 2N(C 2H 5)2HClH 2NCOOCH 2CH 2NH(C 2H 5)2+CH 2NH 27.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影响糖代谢和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其结构式如右图,其中所含的碳原子数是( )A .19B .20C .21D .228.《中国药典》中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含量时,常加丙酮作掩蔽剂,以消除加在维生素C 中的抗氧剂NaHSO 3的干扰,其原理是利用丙酮与NaHSO 3发生了( )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消去反应D .酯化反应 9.斐林试剂的主要成分是( )A .[Ag(NH 3)2]OHB .Cu(OH)2C .CuSO 4D .AgNO 3 10.下列物质不具有酸性的是( )A .乙醇B .苯酚C .乙酸D .苯胺 11.某同学用天平称了5.3g 无水碳酸钠,然后加水配成了250mL 溶液(M (Na2CO3)=106g/mo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2 mol/L B .0.4 mol/L C .0.02mol/L D .0.04mol/L 12.配制医用消毒酒精溶液500mL ,需95%酒精约( ) A .105mL B .395mL C .210mL D .290mL 13.配0.1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 (M (NaOH)=40g/mol ),需用固体氢氧化钠( )A .1gB .2gC .4gD .10g 14.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红色褪去的是 ( ) A .甲酸 B .乙酸 C .草酸 D .乙烯 15.配制碘水或碘酒时常加适量碘化钾,其目的是( ) A .防止水解 B .防止氧化 C .增加碘在其中的溶解度 D . 防止还原 16.下列化合物中既能水解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 .淀粉B .蔗糖C .麦芽糖D .葡萄糖二、判断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对的打“√”,错的打“ⅹ”,每小题1分,共15分)HOOC OHCH 2OHO1.重铬酸钾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氧化作用,其还原产物为绿色的Cr 3+。
基础化学期中考

《基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考试班级学生姓名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
)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属于活泼的轻金属B.在自然界里,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分布很广 C.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D.灼烧蘸有钠盐溶液的铂丝时,火焰呈黄寺2.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重,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A.Na B.NaOHC.NaCID.NaCO33.过量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离子是()A.Fe3+B.Fe2+C.H+D.Fe3+和Fe2+4.鉴别固体NaCO3和NaHCO3,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分别加热,在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5.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小D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式量为()A.40B.56 C.160D.1027.下列对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合金中也可含非金属元素C.黄铜是纯净物D.合金中金属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8.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9.在相同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必然()A.体积均为22.4L B.具有相同的体积C.是双原子分子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10.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O2B.Cl2 C.N2 D. CO211.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B.同温度、同体积的N2与H2C.同体积、不同密度的C2H4和C3H6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12.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3B.3:1 C.2:1D.1:213.能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数值的是()A.1mol金属钠含有的电子数B.标准状况下22.4L苯所含的分子数C.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D.1L1mol.L-1的硫酸溶液所含的H+数14.在标准状况下,与12gH2的体积相等的N2的()A.质量为12gB.物质的量为6molC.体积为22.4 L/mol. D.物质的量为12mol15.配制2L1.5mol.L-1Na2SO4溶液,需要固体Na2SO4()gA.213B.284C.400 D.426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 10分,共 20分。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doc

试卷及答案(一)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已知2A+2B=C,当A的浓度增大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2倍,当B的浓度增人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4倍,总反应级数为( )A. 1B. 2C. 3D. 0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B.催化剂不能影响产物和反应物的和对能量。
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
D.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的速度。
3.下列反应中,△「H0与产物的厶田』相同的是( )A. 2H2(g)+O2(g)->2H2O(l)B. NO(g)+l/2O2(g) ->NO2(g)C. C(金刚石)—C(石墨)D. H2(g)+l/2O2(g) ->H2O(g)4.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 Cl>S>AsB. O>C1>FC. As>P>HD. F>N>O5.按原子半径由人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Mg B SiB. Mg Si BC. Si Mg BD. B Si Mg6.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呈平衡状态,3H2+N2=2NH3——Ki,3 12出+㊁N2=NH3 ---------心,则匕与K2的关系为( )A. K]=K2B. KF=K2C. K22=K!D.无法确定7.对于浓差电池M|M n7d) II M n(c2)|M,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E(V0, E=0B. E0=O, E#)C. E0=O, E=0D. E0/O, E#)8.已知(p0 (Pb2+/Pb)=-0.126v, Ksp0(PbCl2)= 1.7x1 O'5,贝lJ(p0(PbCl2/Pb)=( )A. -0.267vB. -0.409vC. 0.286 vD. 0.0159.将反应KMnO4+HCl-KC14-MnCl24-C12+H2O配平厉,方程式中HC1的系数是( )A. 8B. 16C. 18D. 3210.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 NaB, NaC, NaD的水溶液pH依次增人,则相同浓度的下列稀酸中离解度最大的是( )A. HAB. HBC. HCD. HD11、混合溶液中KC1, KBr和K2CrO4浓度均为0.010 mol dm'3,向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 din'3的AgNCh溶液时,最先和最厉沉淀的是( )[K sp0 (AgCl)=1.8xlO-10, K sp°(AgBr)=5.OxlO"13, K sp0(Ag2CrO4)]=2.OxlO_12]A. AgCl, AgBrB.AgBr, Ag2CrO4C. Ag2CrO4, AgClD.同时沉淀12、0.4 mol dm 3 HAc溶液中H*浓度是0」mol dm ' HAc溶液中H*浓度的( )A. 1倍B. 2倍C. 3倍D. 4倍13、ffi[Co(C2O4)2(cn)]中,中心离子Co”的配位数为()(A) 3 (B)4 (C)5 (D)614、在各种不同的原子中3d和4s电子的能量相比时()(A) 3d —处大于4.9 (B) 45 一定大于3d(C) 3d与4s儿乎相等(D)不同原子中情况可能不同15、已知某元素+1价离子的电子分布式为lS22S22p63S23p63d10,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 区B、d 区C、ds 区D、f 区二、填空题(共30分)1.在K2MnO4中,镭的氧化值为 ____ ;在Na2S2O3,硫的氧化值为_________ 。
基础化学考试题+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任何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配位滴定指示剂称为金属指示剂,它本身是一种金属离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是指每100mL溶液中含0.9g的氯化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别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的一定是乙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则测定结果偏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乙酸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变色范围必须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滴定突跃范围的宽窄,与酸碱的浓度无关,只与酸碱的性质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原因是双键比单键牢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烯烃很容易被氧化,冷的稀高锰酸钾碱性溶液就能把烯烃氧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缓冲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时,缓冲对的pKa越接近缓冲溶液的pH时,该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就一定越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配合滴定中,一般情况下,对主反应影响最大的是EDTA的浓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乙酸乙酯是易挥发,并有水果香味的液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同一溶液,其组成的表示方法不同,所含溶质的质量也不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但物质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有效数字当中不包括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北京化工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有机化学》(II)期中练习题

北京化工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有机化学》(II)期中练习题甲基-3-异丙基环己烷的优DMSO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1.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易发生重排,为了得到长链正烷基苯,最可靠的方法是()A、使用AlCl3作催化剂B、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C、通过酰基化反应,再还原D、使用硝基苯作溶剂2.3. 下列四个化合物的IR谱,3000cm-1以上没有吸收的是()A、B、C、D、4. 不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反应产生沉淀的是()A、苯基丙酮B、苯乙酮C、2-丁酮D、环己酮5. 下列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A. CH3CH2OHB. CH3COOHC. CH3CH2CH(OH)CH2CH3D. CH3CH2COCH2CH36. 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活性最高的是()A、苯甲醛B、对硝基苯甲醛C、对甲氧基苯甲醛D、对甲基苯甲醛三、完成下列反应(每空1分。
)四.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机理。
1、2、五、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1、A. 苯乙酮B. 丙酮C. 苯甲酸D. 异丙醇六、结构推断题1、2、化合物A (分子式C10H12O2)的光谱数据如下,请推出化合物A的结构并标出1HNMR各峰归属,IR(cm-1):3010,2900,1735,1600;1HNMR(ppm):7.3(5H,多峰),4.3(2H,三重峰),2.9(2H,三重峰),2.0(3H,单峰)。
(2分)3、A、B、C三种芳烃,分子式同为C9H12,氧化时A得一元羧酸,B得二元羧酸,C得三元羧酸。
但硝化时,A得三种、B得两种、C得一种一硝基化合物。
判断A、B、C三化合物结构。
定 2012-2013第2学期大学化学期中试题(学生自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大学化学(I)》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方式(学生自检)班级:姓名:学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试卷不得拆开,所有答案均写在题后相应位置)一、 判断正误(共6分,每题0.5分) 1、系统的焓变等于等压热。
( )2、理想气体在恒外压下绝热膨胀,因为恒外压,所以p Q H =Δ;又因为绝热,所以。
由此得 。
( )0p Q =0p Q H =Δ=3、,该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 过程均适用。
( ) ,v m dU nC dT =4、因为B QTA S δΔ≥∫,所以系统由A 态变为B 态,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可逆过程的熵变。
( )5、标准平衡常数改变了,平衡一定会移动。
反之,平衡移动了,标准平衡常数也一定会改变。
( )6、在定温条件下,某反应系统中,反应物开始时的浓度和分压不同,则平衡时系统的组成不同,标准平衡常数也不同。
( )7、某反应的代数值越小,反应自发性越大,反应也越快。
m r G Δ8、零级反应一定不是基元反应,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 )9、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因此,如果是酸,浓度越稀,酸性越强。
( ) 10、在浓度均为0.001mol·L -1 NaOH 、HCl 、H 2CO 3和NH 4Cl 水溶液中,同温度下,各溶液的{c(H +)· c(OH -)}均相等。
( )11、sp K θ(AgCl)=10-10,sp K θ(Ag 2CrO 4)=10-12,因此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mol·L -1)大于 Ag 2CrO 4。
( ) 1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 ) 二、 填空题(32分,每题2分)1、稳定单质在298.15K 时,其和θm f H Δf m G θΔ均___________。
一个热力学体系经过一个循环过程,、、G ΔS ΔH Δ、均___ U Δ_____。
北京化工大学2017基础化学期中模拟卷

北京化工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3O+是水中能够稳定存在的最强酸。
()2、虽然随机误差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校正来减小或消除。
()3、正催化剂通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的方式加快整体的反应速率,负催化剂与之相反。
()4、中和同浓度等体积的一元强酸的所消耗的弱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5、某一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则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6、某测量实验中计算得标准偏差s=0.9985cm,根据有效数字修约“四舍六入五留双”原则,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得s=0.998cm。
()7、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分子本身没有体积,二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相等。
()8、缓冲溶液一般由弱酸碱的共轭酸碱对组成,对溶液的pH具有稳定作用,即使加入大量酸碱也能保持pH基本不变。
()9、U、H均是状态函数,其变化值仅取决于体统的始态和终态,而与系统的变化途径无关。
()10、对可逆反应C(s)+H2O(g)⇌CO(g)+H2(g),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量增大,所以增加压力会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每题2分,共30分)1、某基准物质A的摩尔质量为50g/mol, 用50mL滴定管来标定0.2mol/L的B溶液,设反应A+B=P, 每份基准物的称量范围应为:A.0.1~0.2gB. 0.2~0.4gC. 0.4~0.8gD. 0.8~1.0g2、下面哪些物质属于共轭酸碱对:A. H2PO4-和HPO42-B. NH4+和Ac-C. H3O+和CO32-D. HAc和H2SO43、下列何者缓冲容量最大:A.0.10mol/L HAc+0.10mol/L NaAcB. 0.15mol/L HAc+0.05mol/L NaAcC.0.05mol/L HAc+0.15mol/L NaAcD. 0.05mol/L HAc+0.05mol/L NaAc4、下列物质可以直接用标准强酸溶液滴定的是:A. 苯甲酸(k a=6.2⨯10-5)B.苯乙酸(k a=4.9⨯10-10)C. 邻苯二甲酸(k a1=1.12⨯10-3)D.盐酸羟胺(k b=9.1⨯10-9)5、一封闭体系,当状态从A到B发生变化时,经历两条不同的途径1和途径2,则:A. Q1=Q2B. W1=W2C. Q1+W1=Q2+W2D. △U=06、下列反应,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 H mθ与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 H mθ相等的是:O2(g)=H2O(g)A.CaO(s)+CO2(g)=CaCO3(s)B.H2(g)+12C.2H2(g)+O2(g)=2H2O(g)D.H2(g)+Cl2(g)=2HCl(g)7、某一反应,25℃时∆r H mθ=-4.4kJ·mol-1, ∆r S mθ=-139J·mol-1·K-1,则此反应在标准状态下:A. 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 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D. 低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8、一定温度下,反应H2(g)+I2(g)=2HI(g)的Kθ=9.0,该温度下,在2.00L 的平衡混合物中含有0.60molHI和0.40molH2,则混合物中I2蒸气的摩尔数是:A. 0.050 B. 0.40 C.0.10 D.0.1N2(g)+CO2(g)的∆r H mθ=-373.4kJ·mol-1,要使有害气体NO和9、已知NO(g)+CO(g)=12CO的转化率最大,最适宜的条件是:A. 高温高压B. 低温高压C. 高温低压D. 低温低压10、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0.1mold·L-1HAc溶液,可选的指示剂为:A.酚酞 B.甲基红 C. 甲基橙 D. 百里酚蓝11、在滴定分析中,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A. 两者含义相同B. 两者必须吻合C. 与滴定误差无关D. 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12、三元弱酸H3PO4的三对共轭酸碱对K a和K b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K a1×K b1=K wB. K a1×K b2=K wC. K a1×K b3=K wD. K a2×K b3=K w13、若某缓冲溶液中共轭酸的Ka=1.0×10-6,则从理论上推算,该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为:A. 6-8B. 7-9C. 5-7D. 5-614、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两份等同的HAc溶液,分别用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两者消耗NaOH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V1=V2 B. V1>V2 C. V1<V2 D. V1≥V215、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B.酸越强,则其共轭碱越弱C.强酸反应后变为弱酸D.两性物质既可以给出质子,也可以接受质子三、填空题:(根据题意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每空1分,共20分)1.某物理量的真实值T=0.1024,实验测定值X=0.1023,测定的相对误差为。
2008年基础化学期中考试卷

北京化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0分)()1、一种碱的碱性越强,其pKθb越小。
()2、标定某种溶液时,选用的基准物不纯,会引起偶然误差。
()3、水在25℃时pH=7时是中性的,其它温度下pH=7时也是中性的。
()4、某一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5、中和等体积、相同浓度的一元酸消耗的碱量相等,所以同浓度一元酸的H+浓度基本相等。
()6、将2.3145、3.41551、6.5535和6.2238处理成四位有效数字时,分别为2.314、3.416、6.554和6.224。
()7、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越大,沉淀时越容易形成无定形沉淀。
()8、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H3—NH4Cl的缓冲溶液中加入HCl,使HCl的浓度为0.099mol/L,则由于缓冲作用,溶液的pH值不变。
()9、0.10mol/LHAC溶液的[H+]=1.3×10-3mol/L,则0.050 mol/LHAC 溶液的[H+]=0.65×10-3 mol/L。
()10、所有难溶金属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值都大于7。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每题2分,共30分)1、某基准物质A的摩尔质量为50g/mol, 用来标定0.2mol/L的B溶液,设反应A+2B=P, 每份基准物的称量范围应为:A.0.1~0.2gB. 0.2~0.4gC. 0.4~0.8gD. 0.8~1.0g2、下列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A.H CO3-和CO32-B.H2S和HS-C.NH4+和NH2-D.H3O+和OH-3、下列何者缓冲容量最大A.0.1mol/LHAc+0.2mol/LNaAcB. 0.2mol/LHAc+0.1mol/LNaAcC.0.1mol/LHAc+0.1mol/LNaAcD. 1mol/LHAc+1mol/LNaAc4、下列各物质,哪些不能用标准强碱溶液直接滴定的是A.N H4Cl(k b=1.8⨯10-5)B.苯甲酸(k a=6.2⨯10-5)C.水杨酸(k a1=1.3⨯10-3)D.盐酸羟胺(k b=9.1⨯10-9)5、有一磷酸盐混合试液,今用标准酸滴定至酚酞终点时, 耗去酸V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滴定至终点时又耗去酸V2mL, 若V1<V2,其组成为A.N a3PO4B. Na3PO4+ Na2HPO4C. Na2HPO4+ NaH2PO4D. NaH2PO46、已知H3PO4的pKa1=2.16,pKa2=7.21,pKa3=12.32,求50ml 0.10mol⋅L-1H3PO4与75ml 0.10 mol⋅L-1NaOH混合后的pH值为:A. 4.71B. 1.64C. 7.21D.2.297、0.40mol/L丙酸溶液的pH值是(Kθa=1.3×10-5)A. 0.40B. 2.64C.5.28D.4.888、已知298K时反应:(1)2N2(g)+O2(g)=2N2O(g)Kθ1(2)N2(g)+2O2(g)=2NO2(g)Kθ2则反应2N2O(g)+3O2(g)=4NO2(g)的标准平衡常数Kθ3等于A. Kθ1·(Kθ2)2B. (Kθ2)2 / Kθ1C.2(Kθ2)- Kθ1D. Kθ2/ Kθ19、将浓度为0.10mol/L下述溶液稀释一倍,其pH值基本不变的是A. (NH4)2SO4B. NaFC.NH4ClD.NH4Ac10、已知Ag2CrO4固体在298K时的溶解度为6.5×10-5mol/L,则其标准溶度积常数为A. 2.7×10-12B. 6.9×10-8C. 8.5×10-12D. 1.1×10-1211、一元弱酸HA(Kθa=10-5)在pH=5.0的水溶液中,A-形式所占的百分比是A. 10%B. 25%C.50%D.80%12、Pb(OH)2的Ksp= 1.2×10-15,则[OH-]为A.6.5×10-6B. 1.3×10-5C. 1.3×10-6D. 6.5×10-513、下列物质中,可以用作基准物质的是A. NaOHB.HNO3C.HClD. Na2C2O414、以0.1000mol ⋅L -1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苯甲酸(pKa=4.21),选用最合适的指示剂是A.甲基橙(pKa=3.4)B.溴甲酚绿(pKa=4.9)C.中性红(pKa=7.4)D.苯酚红(pKa=8.0)15、一定温度下,反应H 2(g )+I 2(g )=2HI (g )的K θ=9.0,该温度下,在2.00L 的平衡混合物中含有0.60molHI 和0.40molH 2,则混合物中I 2蒸气的摩尔数是A. 0.050B. 0.40C.0.10D.0.1三、 填空题:(根据题意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每空1分,共20分)1、 下列数据包含几位有效数字: 0.000320⎽⎽⎽⎽⎽⎽位, pH=5.2⎽⎽⎽⎽⎽⎽位, 5.380⨯10-5⎽⎽⎽⎽⎽⎽位。
北京化工大学《无机化学》(双语)期中考试试卷-A

北京化工大学Model of Mid-term Examination of《Inorganic Chemistry》(bilingual course)C H M 2 1 7 0 TCourse code课程代码Class No.: Name and ID:score(总分) Items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 TotalScore(得分)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在定温定压下,下列两个生成液态水的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一相同的值。
H2(g)+1/2O2(g)=H2O(l)2H2(g)+O2(g)=2H2O(l)( )2、△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 )3、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 降低反应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rGmθ数值。
( )4、0.10mol·L-3NaCN溶液的pH比相同浓度的NaF溶液的pH要大,这表明CN-的K bθ比F-的K bθ值要大。
( )5、有下列原电池:(-)Cd│CdSO4(1mol·L-3)‖CuSO4(1mol·L-3)│Cu (+)若往CdSO4溶液中加少量的Na2S溶液,或往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5H2O晶体,都将使原电池的电动势变小。
( )6、当电子的主量子数n=2时,其角量子数l只能取1。
( )7、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它的溶解热大于零。
( )8、因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所以它们的燃烧焓相等。
( )9、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系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高温度一定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
( )10、要使Fe(OH)3沉淀完全,应采取的措施是调节适当的pH值,并保持较高的温度。
( )11、氧化剂一定是电极电势高的物质,还原剂一定是电极电势低的物质。
( )12、对于氢原子,其电子从3s轨道进入3p轨道需要吸收的能量大于零。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中,元素的最小单位是: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答案:B2. 以下哪个是单质?A. O2B. H2OC. CO2D. NaCl答案:A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A. 1:8B. 2:32C. 4:32D. 8:1答案:C4. 以下哪个是碱?A. NaOHB. HClC. H2SO4D. NH4Cl答案:A5.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颜色变化B. 放出气体C. 放出热量D. 新物质的生成答案:D6. 以下哪个是酸?A. Na2CO3B. Ca(OH)2C. HNO3D. MgSO4答案:C7. 根据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如果生成物水的质量是36g,那么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A. 16gB. 32gC. 64gD. 12g答案:D8. 以下哪个是盐?A. NaOHB. HClC. CO2D. NaCl答案:D9. 根据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如果生成物水的质量是36g,那么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是:A. 4gB. 8gC. 16gD. 32g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氧化物?A. CO2B. H2OC. O2D. Na2O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化学式为H2O的物质是_________。
答案:水12.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_____。
答案:氢和氦13. 化学中的“四大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14. 根据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如果生成物水的质量是36g,那么生成物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
答案:4g15. 化学中的“摩尔”是表示物质的__________的单位。
答案:量的单位16.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__________。
2024年北京工大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A .pH 7 的溶液B .含+H 的液C .c (H +)>c (OH -)的溶液D .NaHCO 3溶液 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NH 3·H 2O 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0mL 1mol/L 盐酸恰好与10mL 1mol/L 氨水完全反应 B .同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导电性比NaOH 弱 C .氨水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铵固体,溶液的pH 减小D .常温下,0.1mol/L NaOH 的pH 比0.1mol/L NH 3·H 2O 的pH 大3.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BCDNaCl 溶于水 C 燃烧 CH 3COOH 在水中电离 H 2与Cl 2反应能量变化 NaCl=Na ++Cl -C(s)+O 2(g)=CO 2(g)ΔH >0CH 3COOHCH 3COO -+H +H 2(g)+Cl 2(g)=2HCl(g) ∆H =-183kJ•mol -14.使反应4NH3(g)+3O2(g)2N2(g) +6H2O(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 mol。
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A.v(NH3) = 0.02 mol(L·s) B.v(O2) = 0.01 mol/(L·s)C.v(N2) = 0.02 mol/(L·s) D.v(H2O) = 0.02 mol/(L·s)5.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曲线b表示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过程C.反应i的∆H>0D.反应i比反应ii的速率大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B.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C.SO3的质量不再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 O27.下列有关反应2H2O2 = 2H2O +O2 ∆H<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标准状况下11.2mLO2转移1mmol e−B.FeCl3溶液能催化该反应C.该反应的熵变∆S < 0 D.该反应在任意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8.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1×10-14mol·L-1,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Cl-、HCO- 3B.Fe3+、Na+、MnO- 4、SO2- 4C.K+、Fe2+、Cl-、NO- 3D.Na+、NH+ 4、SO2- 3、ClO-9.在室温下,向10mL 0.1mol/L的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K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的混合溶液中:c(A-)+ c(HA)= 0.1mol/LB.b点的混合溶液中:c(HA)+2 c(H+)= 2 c(OH- )+ c(A- )C.c点对应的KOH的体积小于10mLD.d点的混合溶液中c(K+)>c(A-)>c(OH-)>c(H+)10.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H =-49.0kJ•mol-1。
基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2016-2017含答案

北京化工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x)1. 要量取50 mL的乙醇,采用20 mL的量筒量取了三次,最大绝对误差为0.1 mL。
(x)2. 乙酸稀释一倍,溶液中[H+]就减为原来的1/2。
(y)3.pH=6.42的有效数字为二位。
(y)4. 分析结果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
(x)5. 一定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y)6.组分气体的分体积等于组分气体单独存在并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温度和压力时所占有的体积。
(x)7. 系统始态的压力与终态的压力相同的过程称为等压过程。
(x)8. 在升高温度的时候,放热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x)9. 系统的任何自发过程中,其熵总是增加的。
(y)10.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外界条件不变时,正、逆反应速度均不发生变化。
(y)11. 非基元反应中反应物浓度或分压增大,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
(y)12. 可逆反应中,吸热反应的活化能总是大于放热反应的活化能。
(x)13. 正催化剂加快正反应速率,抑制逆反应的速率。
(y)14. 改变平衡系统的任一条件,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y)15. K Wϴ随温度发生变化,与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无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A)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C)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D)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y2.反应H2(g) + Br2(g)⇌2HBr(g) 的K c= 1.86。
若将3 mol H2,4 mol Br2和5 molHBr放在10 dm3 烧瓶中,则……………………………………………………………………( )(A) 反应将向生成更多的HBr方向进行(B) 反应向消耗H2的方向进行(C) 反应已经达到平衡(D) 反应向生成更多Br2 的方向进行y3.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体积是指()(A)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所占的体积;(B)该组分气体在298.15K时所占有的体积;(C)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在标准压力时所占有的体积;(D)该组分气体单独存在且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温度和压力时所占有的体积。
基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 6B. 8C. 16D. 18答案:C2.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钙D. 氯化钠答案:B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原子种类不变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4. 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A. +1B. -1C. +2D. -2答案:A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够中和盐酸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A6.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A.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氢气C. 与盐反应生成氢气D.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答案:A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具有氧化性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答案:A8.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条件中能够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催化剂D. 降低温度答案:A9.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能量最低原理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10.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氯化钠C. 甲烷D. 氮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1s²2s²2p²,42.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答案:盐,水3.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化学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正反应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剂在反应中被______,还原剂在反应中被______。
答案:还原,氧化5.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____和______。
北京工大附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工大附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液体全部蒸干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做焰色反应实验所用的铂丝应先蘸稀硫酸,再放在火焰上烧至无色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2、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发展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B.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原子学说C.1965年,我国化学家合成了牛胰岛素,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的生铁是黑色的,所以铁被称为黑色金属B.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D.青铜、不锈钢、水银都是合金4、将3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稀释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3 mol·L-1B.0.05 mol·L-1C.0.04 mol·L-1D.0.03 mol·L-15、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CO3水溶液中:NaHCO3 = Na++HCO3-B.KHSO4水溶液中:KHSO4=K++HSO4-C.Ca(OH)2在水中:Ca(OH)2Ca2++2OH-D.HClO=H++ClO-6、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A.将58.5g NaCl溶解于1L水中B.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C.将2L5mol/L的浓盐酸与8L水混合D.将l0g NaOH溶解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7、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作氧化剂的物质不能是还原剂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D.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8、向NaBr、KI混合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后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固体是A.NaCl B.NaCl、Br2、I2C.NaCl、KCl D.NaCl、KBr、I29、配制100mL 0.1 mol/L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左盘和右盘均应使用称量纸B.在100mL容量瓶中溶解NaOH固体,冷却至室温才能进行定容C.称量所取的NaOH样品中有KOH杂质,其他操作正确,配好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D.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及时加水至刻度线CO 、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10、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23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足量的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④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11、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2-4。
《基础化学(2)》期中综合训练题.docx

生物类《基础化学(2)》期中综合训练题一、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式(15分)CHoOH二、根据题意回答(30分)1、下列化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的活性次序是: __________2、下列化合物有芳香性的是:_________3、下列B由基的稳定顺序是(由稳定到不稳定):____________ a. (CH3)3C b.CH3CHCH3 c, CH3CH2 d.4、下列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a. 2.3•二甲基己烷b. 2-甲基庚烷c. 2,2,3・三甲基戊烷d.正辛烷 c. 2,2,3.3■四甲基丁烷5、下列化合物水解反应速率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6、下列化合物发生SM反应的速率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a. CII3CH2CHCII3b. CII3CH2CU2CH2Brc. (CH3)3C- Brd. CH3CII=CCH3BrBr严4、CH3CH2CHC三CCH3 5、顺亠甲基2异丙基环己烷(呦出优势构象)6、NBS:7、正丁烷的优势构彖(Newmman式)8、HHOBrH (标明构型)厂7比9、2■氯一1,4・戊二烯10、a.苯b.氯苯c.甲苯d.硝基苯 c. N,N■二甲基苯胺b.7、下列化合物发生SN?反应的速率大小顺序是: a.(CH 3)3CCH 2Cl b.CH3CH2CH2CI8、下列化合物与AgNO3/乙醇反应的活性顺序是: CH 2CH 2Br b.CHCH 3Br9、下列化合物中有旋光性的是:14、用适当方法鉴定下列醉类化合物:CH 3OH 15、用简便方法鉴别下列化介物:16、指出下面结构屮由1・9号碳原了的杂化状态:5CH 36 4l 32OC —C=CH —CH2a.OHOHCHQ 三 CH三、完成下列反应(每空1分,共40分) +H 2SO 4CH 2CH 3-H 2QH ?O ZnC .CH J CI d.(CH 3)2CCH 2CH 3 Cl CH 2CH 3c. CH 3C=C=CCH 3d.COOHH ——OH H ——OH COOH10、 下列化合物屮属R 构型的是:CIbOII ——HCH 2CH 3a. CH 3COOH$ Cc ・H CII 3——OHBrd. HCH 3——Cl BrCOOHC6時和11、 下列化合物构彖屮较稳左的是:C (CH 3)3 a.CH 3CH 3 CH 35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化合物屮能够与苯发生弗一克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Br II 1a. CH 3CH=CH 2b. CH 3C=CH C . CH3C-CI d. CH3CHCH313、下列化合物能与Ag(NH )+反应生成灰白色沉淀的是: __________& CH 2=CHCH 3 b.CH 3CsCH c. CH 3CH=CH-C1 CH=CHBrc. CH 3a CH3CHCHCOOH b.OHCH35 b •(叫 Cc.C=CHe.CHc. CH 3(CH 2)4CH 2OHa.5、CH2=CHCH 3 CH 2CH 2OH KMnCU丁△Mg 无水乙醍①CO2 ② H3O+A 父Ng EtOHCl 2 + H 2O7、CH 3CH 3CCH=CH 2 + HC1 CH 38、① CH 3CH2MgCl ② H2O11. 12、9、 + CHj-CHCN _______△H2SO4/HgSO、CH3OCH+H2O CH 三 CH+HCN (J®13、2 + CH2CI2A®稀冷KM 刃%10、AB*OH\ -HBrACH 3CH 2C1A1C13C (CH 3)3OH+CICH 2COOHN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向右___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时,则K 将__不变______,平衡将向___向左___移动。
第2页
6.配合物K2[Fe(CO)2(en)2]的名称是 二羰基·二乙二胺合铁(-II)酸钾 ,配位原子为C 和N, 配位数为 6 。
7. 在F、Cl、Br、I四个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 F _,第一电子亲和能最大的是____I___。
8 . 在 一 定 温 度 下 , 反 应 C(s)+2N2O(g) 2C(s)+4N2O(g) 2CO2(g)+4N2(g)的K 的K =__0.25____。
CuBr(s) + 1/2Br2(g) 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Br2(g)
的压强分别为:T1= 450K,p1=0.6798kPa;T2=550K,p2=67.98kPa。计算该反应在 298K下的
及标准平衡常数K 。
解:反应 CuBr2(s)
CuBr(s) + 1/2Br2(g)
T1= 450K,p1=0.6798kPa, K1 =(p1/p )0.5=0.08240
(A) Cl2(l)
(B) Zn(s)
(C) P4 (白磷, s)
(D) Br2(l)
3.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
)。
(A) PH3 (B) NH3
(C) CH4
(D) SO42-
4.用量子数描述的下列原子轨道中,可以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 )。
(A) n=4,l=0
(B) n=5,l=2
(C) n=4,l=3
(D) n=3,l=1
5.在 298K,真空容器中放入BaCl2·H2O,发生反应 BaCl2·H2O (s)→BaCl2(s)+ H2O(g)。反应
的平衡压强为 330Pa。则该反应的ΔrG 为:( )。
(A) -4.3kJ·mol-1
(B) -14.2kJ·mol-1 (C) 139kJ·mol-1 (D) 14.2kJ·mol-1
三、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
(本大题分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3.286×0.753 + 0.0021 − 0.0475×0.00814 = 2.48 。 2.在恒压下,某系统吸收了 2.8×102J的热量,同时环境对系统做了 4.6×102J的功,则系统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C
D
C
B
C
B
B
1.下列各组分子中,化学键均有极性,但分子偶极矩均为零的是( )。
( A) SO2、BCl3、PCl3
(B) NO2、PCl3、CH4;
(C) N2、CS2、NH3;
(D) CCl4、BF3、CO2;
2.298K 时,下列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焓不为零的是( )。
=
p0(CO) − peq(CO) ×100% = 77.1% p0 (CO )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第5页
解:设平衡体系中 Cl2 的分压为 x Kpa。
CO(g) +
Cl2 (g) = COCl2(g)
开始 cB/(mol·L-1) 0.0350
0.0270
0
开始 pB/kPa
108.5
83.7
0
平衡 pB/kPa 108.5-[(83.7-x) ]
x
(83.7-x)
=24.8+x
Kθ
=
[ pCO
pCOCl 2 / pθ
北京化工大学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班《基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C H M 1 0 7 0 0 T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得分 所有题目全部答在试卷上
学号:
三
四
分数:
五
总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47.38 kJ/mol
(2 分)
由
ln
K
θ 1
=
−
Δr
H
θ m
RT1
+
Δ
r
S
θ m
R
可得
Δ
r
S
θ m
=
R(ln K1θ
+
Δ
r
H
θ m
)
RT1
= 8.314 × (ln(0.08240) + 47380.6 ) 8.314 × 450
=84.54 J/(mol·K)
(2 分)
由
Δ rGmθ (298)
9.在密闭容器中,2SO2(g)+O2(g) 2SO3(g)的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 ( )。
dc(O2 ) (A) dt
− dc(SO2 ) (B) 2dt
− 2dc(SO3 )
− dc(SO3 )
(C)
dt
(D) 2dt
10.在某温度条件下, 反应NH4Cl (s)
NH3 (g) + HCl (g) 的标准平衡常数K = 0.150, 在
3d6
5.78
杂化轨道类 型
d2sp3
sp3 d2
内轨型、外轨型
内轨型 外轨型
1. 根据下表给出的信息,完成表格(7 分)
元素或离 子符号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数
价电子构型
Cr3+
24
21
3d3
Fe
26
26
3d64s2
Zn2+
30
28
3d10
Pb
82
82
6s26p2
周期
4 4 4 6
2. 根据 VSEPR 法,完成下列分子的结构分析(8 分)
( × )10.诱导力存在于所有的分子之间,而色散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H2(g)+1/2O2(g)=H2O(l);
2H2(g)+O2(g)=2H2O(l)。
( × )11.称量用的砝码腐蚀会引起偶然误差。
( × )12.SO2分子和H2O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V型,它们的中心原子采取相同方式的杂化 轨道成键。
CO2(g)+2N2(g)的标准平衡常数K = 4.0;则反应 =____16_____;反应CO2(g)+2N2(g) C(s)+2N2O(g)
9 . 427℃ 时 , CO(g)+H2O(g) H2(g)+CO2(g) 的 K =9.0 , 若 反 应 开 始 时 , 起 始 反 应 物 的 p(CO)=p(H2O)=100kPa,则平衡时,p(H2)=____75____kPa,CO的转化率α =___75___%。
6.关于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298K 时,纯物质的熵S= 0 ;
(B)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一切单质的熵S= 0
(C) 对孤立体系而言,⊿S > 0 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7.已知 298K时反应 2HCl(g) = H2(g)+Cl2(g)的△rH =184.6kJ·mol-1,则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 焓等于( )。
=
Δ
r
H
θ m
−
298Δ
r
S
θ m
= 47.38 − 298 × 84.54 /1000 =22.19 kJ/mol
(2 分)
第4页
ln K θ (298) = − Δ rGmθ (298) = − 22.19 ×1000 =-8.956
RT
8.314 × 298
K (298)=1.29×10-4
/
p
θ
][ pCl2
/p
θ
= ]
(83.7 − x)/100
( 24.8 + x )( x ) 100 100
x = 2.3×10−6
= 1.5×108
(2 分) (4 分)
平衡时:
p(CO)=24.8kPa
p(Cl2)=2.3 ×10-6 kPa
p(COCl2)=83.7kPa
α (CO )
(1 分)
T2=550K,p2=67.98kPa, K2 =(p2/p )0.5=0.8240
(1 分)
由
ln
K
θ 2
=
Δ
r
H
θ m
(
1
−
1 ) 可得
K1θ
R T1 T2
Δ
r
H
θ m
=
R ln
K
θ 2
K
θ 1
1 /(
T1
−1 T2
)
= 8.314 ln
0.8240 0.08240
/( 1 − 1 ) /1000 450 550
(2 分)
3、(本小题 10 分)已知 373K时反应CO(g)+Cl2 (g)= COCl2(g)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的 K =1.5×108。反应开始时c0(CO)=0.035 mol·L-1, c0(Cl2)=0.027 mol·L-1, c0(COCl2)=0,试计 算 373K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种的分压及CO的平衡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