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发展史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发展史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西方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黑格尔:运用了“代”、“期”和“段”这样三级分期法。

罗素:基本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历史分期法。

对西方哲学史可作以下划分: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前期(教父哲学)后期(经院哲学)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前期(19世纪中后期)中期(20世纪前期)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进展1.古希腊罗马哲学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之前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毕达哥拉斯。

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又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巴门尼德、芝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有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属性的抽象。

芝诺:论证存在的唯一和不东,否定“多”和运动。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来论哲学克服了以往从具体感性事物中寻求本原的局限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水、气、火、土。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哲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人成为与自然并列的哲学主题。

哲学发展历史

哲学发展历史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最初的三类问题分别是:
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
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 。
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 。
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三门主要学科并非壁垒分明,事实上在许多领域里它们互相交叉,而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形上学主张不可能忽略知识论的理论基础。同样,知识论也就是在架构主体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的描述。而道德的实践往往与伦理学的存在与否和我们怎么去了解它息息相关。哲学的困难在于:一个完整的理论通常必须在形而上学与知识论方面都有良好的说服力。(伦理学就先不谈了,因为它必须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多数的哲学家往往只专精一个领域,只有少数具有热情与天赋的哲学家才能精通各个领域并且提出一套自己的完整理论。他们的理论通常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并改变了人类对于自身和世界的看法,
与古希腊同时,在古老的中国,也产生了哲学的萌芽。西周以降,传统的社会制度发生巨变,周室衰微,列国纷争。这时候,一些具有社会抱负的士人走向了历史的舞台。他们著书立说,设坛施教,试图用自己的理论来解说人和自然。后世称其为“诸子百家”,这就是中国的哲学的开端。其中出现了老子,孔子等思想大家,对后来整个的东亚哲学都有深刻的影响。
最早哲学的范围涵盖所有的知识层面。它一直是人类最抽象的知识研究。对哲学一词的介绍最初来自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
哲学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透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些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形上学(metaphysics),知识论(Epytimology)以及伦理学(Ethics)。

大学四年级哲学教案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

大学四年级哲学教案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

大学四年级哲学教案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大学四年级哲学教案: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引言: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理解人类思想发展以及解答人生的一些根本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是大学四年级哲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案将分为四个部分来介绍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包括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

一、古代哲学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起点。

分别介绍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核心思想,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2. 古罗马哲学古罗马哲学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接纳和继承。

介绍斯多葛派哲学的主要观点,例如宇宙论和伦理学,以及其对罗马帝国社会秩序的影响。

二、中世纪哲学1. 基督教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以基督教思想为基础,介绍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以及其对西方文化和哲学的影响。

2. 斯克拉学派哲学斯克拉学派哲学是中世纪哲学的重要分支,阐述亚里士多德哲学在教会学者中的影响,以及他们试图整合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基督教信仰的努力。

三、近代哲学1.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注重人本主义和人类理性能力的发展,介绍人文主义者们的思想,如伊拉斯谟和托马斯·莫尔。

2. 启蒙时代的哲学启蒙时代的哲学批判了中世纪信仰的盲从和专制主义,介绍休谟、洛克、康德等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他们对理性和自由的重要性的强调。

四、现代哲学1. 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强调知识和行动的联系,以及对经验和实践的重视,介绍詹姆斯、杜威等实用主义者的思想。

2. 分析哲学分析哲学从事言语和概念的批判性分析,强调逻辑和语言的重要性,介绍维特根斯坦、罗素等分析哲学家的思想。

结语:通过学习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哲学家们的思考方式和他们对人类思维的贡献。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运用哲学思想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演变,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更为丰富的思维工具和精神支持。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及其影响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及其影响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及其影响西方哲学史是指欧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现代,西方哲学历经了数千年的时间。

这段历史不仅记录了思想家们的思想和观点,更反映出了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脉络。

影响了世界的哲学思想大多数都源自这段历史,哲学思想也逐渐成为了人类思考的重要一部分。

古希腊哲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斯巴达克斯提克学派是古代希腊哲学的开端。

斯巴达克斯提克学派通过探究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形态来寻找真理。

由于斯巴达克斯提克学派的影响,开创了哲学思想的发展之路。

接下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哲学分歧成为了一种转折点,他们在哲学认识论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柏拉图主张现象世界是一种虚幻的幻觉,真正存在的是理念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感性经验是认识真理的基础。

他们之间的分歧和互补,在哲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中世纪的欧洲文化中,神学成为了统领一切的信仰,哲学的发展似乎陷于了停滞。

但是,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与哲学的权衡中找到了一种思辨的平衡。

他强调对逻辑的重视,并大力宣扬用理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并在相信上帝的同时对逻辑、思辨领域进行探究,这也被称为逻辑理性主义。

到了现代,启蒙运动将理性主义推向了高潮。

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的欧洲,反对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并强调人类理性的普及和发展。

启蒙运动在哲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现代哲学的基础。

在现代哲学中,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理论非常流行。

存在主义主张人类应该自由行动,在这个无序的世界中发挥主观的力量,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

现象学则强调通过感性经验来理解和解释宇宙与人的存在,以此寻找真理。

西方哲学史无疑是人类思考的重要遗产。

它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更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史和人类文化的发展脉络,把握人类思考和行为的根本规律。

哲学: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

哲学: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

哲学: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哲学是一门研究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学科,通常被认为探究了生命、宇宙与人类的意义和真理。

在西方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哲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思潮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相继探讨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哲学、启蒙哲学及现代哲学等重要时期的思潮发展历程。

古希腊哲学:理性的萌芽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代表了欧洲古代文明的高峰。

其主要思考基本问题包括宇宙的本质、存在的本质、道德价值等,从而奠定了哲学的基础。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最为著名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

柏拉图主张存在着一个理想世界,而现实世界则是其不完美的影像。

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哲学的实践达到这一理想境界。

亚里士多德则着重于逻辑和实证哲学,提出了关于实体性、表象和因果关系等著名学说。

中世纪哲学:神学与哲学的合一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信仰的盛行时期,因此其哲学体系也深深影响着宗教生活。

中世纪哲学家主要致力于探讨有关神、宇宙、人等问题,他们主张理性与信仰的结合,同时组织严密的逻辑体系。

由于信仰和理性的合一,带来了大量富于经验的哲学理论体系。

其中,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神学哲学”理论以及彼得·阿尔特泰特(Petrus Albertus)的万物论被广泛传诵流传。

这些理论为中世纪哲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哲学:人为中心的思考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思考方式进行了另一种探讨。

现实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人类之所以出现,是为了研究自身和身边的世界。

他们主张哲学家必须通过自己的血汗劳动,把理论与现实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打破先前基于上帝宗教理论的约束。

即使只基于人类的理性,也可以达到高度的哲学成就。

伊曼努尔·康德的理性哲学成就,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哲学的代表。

启蒙哲学:理性解放18世纪启蒙运动是欧洲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源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学派,它强调人的理性被束缚在种种偏见之中,并寻求通过理性贯穿始终的自由和进步。

自然哲学发展史

自然哲学发展史

自然哲学发展史
自然哲学的发展史源远流长,它涉及多个领域和学派的贡献。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发展阶段和观点:
1. 古希腊时期:自然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开始萌芽。

哲学家们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试图用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世界。

他们的观点奠定了自然哲学的基础,为后来的哲学家们提供了思考自然的工具。

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自然界是由不断变化的物质构成的。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物理学的初步理论,他区分了自然哲学和物理学,并研究了自然界的因果关系、运动、力等概念。

3. 中世纪至文艺复兴:在这一时期,自然哲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阿奎那等哲学家试图将自然哲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认为自然是上帝的创造物,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秩序。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们如达芬奇、伽利略等则开始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自然,推动了自然哲学的发展。

4. 现代自然哲学:17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实验技术的发展,自然哲学逐渐分化为各个具体的科学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科学家们开始用数学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自然,发现了许多自然规律,推动了人
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总之,自然哲学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它涉及多个领域和学派的贡献。

自然哲学的研究不仅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远古时期便有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哲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系统,拥有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及其流派,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从儒、道、墨三家思想入手,较为详尽的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学派之一,它的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生来具有良善的本性,但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下可能会产生恶习。

因此,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图通过个人道德修养和政治管理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了“仁政”、“民本”的思想,强调君子应该以仁爱之心治国,以人民为中心来治国。

而后来的儒家思想家程颐、朱熹等人则进一步发挥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即理”、“道统天下”等理论,扩大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到了明清时期,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它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另一重要的学派,它的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观点,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无常变化的,而唯有道是恒久不变的。

他主张人应该尽量追求自然真实,勉励自己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不要过分执着于世俗名利。

而后来的道家思想家庄子进一步发展了道家思想,提出了“物我两忘”的主张,宣扬“逍遥游”的生活方式,认为人应该自由自在,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

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文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道家艺术和文学风格。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学派,它的创始人是墨子。

墨子提倡兼爱,反对战争和暴力,认为“爱人之义,利物之情”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道德标准。

他反对百家争鸣,主张“非墨则伤”、“无事则创”,以此宣扬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外交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时的墨家还发明了各种工具,成为中国古代思想与文明领域的瑰宝。

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

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

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哲学是人类思维的高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是人类对世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探究和思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是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哲学思想不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哲学的历史演进可以分为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四个阶段。

古代哲学是指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到罗马帝国灭亡为止的哲学发展阶段。

古希腊哲学是哲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形成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哲学流派。

中世纪哲学是指从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之前的哲学发展阶段。

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基督教哲学,以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形成了神学哲学和自然哲学两大流派。

近代哲学是指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的哲学发展阶段。

近代哲学以启蒙运动为标志,以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为代表,形成了唯理主义、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三大哲学流派。

现代哲学是指从19世纪到现在的哲学发展阶段。

现代哲学以黑格尔、马克思、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为代表,形成了存在主义、实用主义、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哲学流派。

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哲学思想的传承和创新哲学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是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哲学思想的传承是指前人的哲学思想对后人的哲学思想产生影响和启示,后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创新是指哲学思想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和突破。

例如,康德的批判哲学是对前人哲学思想的批判和超越,是哲学思想的一次重大创新。

二、哲学思想的多元化和交流互鉴哲学思想的多元化和交流互鉴是哲学发展的重要规律。

哲学思想的多元化是指不同哲学流派和学派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

例如,唯理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思想的两大基本流派,它们在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哲学思想的交流互鉴是指不同哲学流派和学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

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

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

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中国哲学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本文将以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为题,探讨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潮。

一、先秦思潮先秦时期,中国哲学经历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个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其中,儒家思潮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修养,提出“仁爱”、“礼乐”等重要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家思潮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随性而为,追求自然和谐,强调“道”的存在和应用。

墨家思潮强调兼爱、非攻和节俭等价值观,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提出了独特见解。

法家思潮注重政治和法律的作用,强调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的合理性。

二、战国时期思潮战国时期,中国哲学思潮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墨子学派以墨子为代表,强调兼爱和非攻,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

墨子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和谐和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作用。

同时,墨子学派还对机械学、光学和音乐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墨子的学说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基础。

三、秦汉思潮秦汉时期,儒家思潮成为主流,儒家学说在政治、教育和社会道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家孟子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修养,提出了“性善论”,影响了后世的儒家思想。

另外,道家思潮也有所发展,黄老学派的道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魏晋南北朝思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潮进入中国并迅速发展。

佛教的兴起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的“空”、“无我”等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哲学体系。

同时,道教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道教的思想与佛教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道教哲学。

五、唐宋元明思潮唐宋时期,儒家思潮再度兴起,程朱理学成为主流。

程朱理学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修养,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和传承。

六、清代思潮清代,儒家思潮继续盛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

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冲击,西学东渐的潮流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和观念。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西方哲学史概览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一、古希腊哲学二、欧洲中世纪哲学三、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四、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欧哲学五、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六、十八至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向上延伸的阶梯。

哲学需要发展,发展需要继承,因此研究哲学不能不研究哲学史。

从一定意义上说,研究哲学就等于研究哲学史。

完全脱离哲学史研究的纯粹哲学研究只能是海市蜃楼,它不现实,也无可能。

因此研究西方哲学不能不研究西方哲学史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宝库。

欧洲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更确切地说是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峡和希腊半岛。

所以,通常认为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开端。

这个时期是欧洲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之一,颇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学派众多,观点杂陈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这种环境其实对哲学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所谓真理不辩不明,正是在不同流派和观点的激烈论争中,希腊哲学形成了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这时期的哲学论争围绕世界本原和世界的存在方式等问题而展开。

泰勒斯(Thales)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认为"数是万物本原";而赫拉克利特(Herakleitas)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地转化的活火"。

这时期还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的伟大哲学家。

从这些哲学家那里我们可以把希腊哲学的精神大致归结为两条:一是非宗教精神,如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是思辩精神,论辩、推理等思维方式在苏格拉底等先哲的言论和著作中都有所体现。

这两个精神是理解希腊哲学基本问题的钥匙。

欧洲中世纪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第二个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哲学作为神学婢女而存在。

中世纪哲学主要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西方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西方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西方哲学主要发展阶段古希腊哲学亦称古希腊罗马哲学。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奴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影响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西方哲学史在这里开始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

古希腊哲学从神话传说中产生以后,首先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最早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

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他们很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但思想还打上了宗教神话的烙印,把人和自然、思维与存在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们中有的主张“物活论”,认为万物都和人一样是活的、有生命的。

米利都学派以物质性的“水”、“无限定”或“气”为本原,从质料和性质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

毕达哥拉学派以“数”为本原,从形式和量的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

他们的思想中暗含着一个如何用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的东西的问题。

但是,他们还没有深究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

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正好从两个对立的方面发挥和发展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赫拉克利特强调变的方面,认为只有变才是真实的,没有永久不变的东西。

他关于对立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标志着他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奠基人。

相反,爱利亚学派则强调不变的方面,认为世界上只有“存在”,没有“不存在”,只有“一”才是真实的,“多”则是虚幻的,因而只有不变才是真实的。

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两个范畴,并首先提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后来的自然哲学家认为,赫拉克利特与爱利亚学派都各有片面性,必须既承认变又承认不变,只是要对这两者作出新的解释。

后期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等就肩负着这样的任务。

他们认为,不变的东西不是一个,如水或火;而是许多个,如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见原子与虚空),变是这许多不变者的不同组合。

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多元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围绕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着重介绍中国哲学思想的创始、演变和主要内容,在帮助读者认识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也能够提高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一、中国哲学思想的创始中国哲学思想的创始,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也产生了大量的思想成果,发现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思想层面提出解决方法。

孔子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他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建立了儒家学派,强调人性本善、敬事爱人、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并通过《论语》、《孟子》等经典著述进行思想传承。

老子则倡导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他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存在之理,而无为而治正是最高境界,可以消除社会矛盾,达到大同世界的理想。

墨子倡导的是名家学派,他提出以兼爱为中心的道德体系,指出只有广泛的兼爱和反对战争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这些思想家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创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后来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哲学思想的演变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演变。

尽管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等思想学派与儒家、墨家、名家等传统学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歧,但它们的思想体系都来源于中国哲学古典思想和中华文化传统,当然,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时期,一些残酷事件迫使学派形成和转型,但各流派保留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

三、中国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实用主义和伦理道德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诚信和道德,强调“忠恕两全”的价值体系,主张道德教育,倡导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权力集中、富有人类关怀的思想体系。

道家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源于道,而无为而治是最好的治理方式,强调了自然姿态与道德方面的相互融合。

中国哲学的历史

中国哲学的历史

中国哲学的历史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

先秦即始于夏代止于秦代以前的中国哲学。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最盛。

主要以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为研究讨论的重点。

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重要一页。

①天道观。

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

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天道观。

先秦各派哲学都依自己的天道观立论。

商统治者将天人格化,视为至上神,称为“帝”或“上帝”。

祭祀、征伐、田猎、行止等都以占卜的结果行事,表现出唯心主义世界观。

《尚书•洪范》记载殷代贤人的言论,一方面保留了殷商信奉上帝的观念,同时认为五行为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成分。

约产生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将早期八卦观念系统化,以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说明宇宙的生成及万物间的联系和变易,在神秘的形式下包含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西周灭殷后提出“天命”观念,主张敬德保民以顺应天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为的作用。

周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之气的运行说明地震现象;郑国政治家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这都表明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春秋末年的孔子肯定天命,但同时少言天道,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战国初墨子反对天命,但主张天志。

老子明确否认天是最高主宰,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尽管学术界对老子“道”和“无”的含义至今仍有争论,但老子的观点毕竟将中国哲学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以后孟子和庄子分别继承发展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

《易传》主张太极为天地的本原,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管子》以“精气说”强调天的物质性;荀子肯定“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韩非继承了老子、荀子的思想,对老子的道进行了改造。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是同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而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特点是由中国社会的特点决定的。

一、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中国哲学史,在学术传统上经历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实)学、近代新学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主要的发展阶段。

中国哲学,最初是从原始宗教中逐渐分化出来的。

早在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公元前2100年)就已经孕育着哲学的胚芽。

原始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了解自然界,有了唯物论萌芽的基础。

主要体现在阴阳五行的观念上。

远在公元前1000余年,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有了现在、过去、未来的时间观念,称当今为今,过去的日子为昔,旬内之某日为翌,次旬之某日为来。

同时为了区分土地,进行商业交通和军事征伐,人们也有了东、西、南、北、中五方的空间观念。

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人们除了时空观念外,还产生了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

阴阳观念记载于《周易》。

人们长期观察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生殖现象,于是概括出天与地、雷与风、水与火、山与泽的对立。

再观察鸟兽,有牝有牡;观察草木,有雄有雌;观察人类,有男有女。

所以就把阴(一一)阳(——)的对立看作宇宙间普遍的根本的对立。

五行观念记载于《尚书周书洪范》。

所谓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

这些反映人们对衣食住行所必需的五种物质资料及其性能的认识,具有唯物论的因素。

可以说,阴阳五行观念,是中国原始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胚芽。

但是,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知识的贫乏,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便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如对天、地、日、月、风、雨、山、水、鸟、兽等的多种崇拜和对祖先神的崇拜,有了哲学思想的萌芽。

然而,哲学作为对整个宇宙认识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说,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通过文字记载的世界观,只能产生在奴隶社会。

在早期的奴隶国家——殷商(约公元前1562年),有了文字典籍《尚书》。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西方哲学一直在不断发展,牵涉到各种知识领域,反映了一代又一代文化思想家和思想家的思想。

这种持续发展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也对我们当今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聚焦西方哲学史,聚焦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从古希腊至今,详细剖析西方哲学的变迁和发展历程。

古希腊时期的西方哲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主要由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创立。

这些思想家以其一贯的出色精神,为当时古希腊文化发展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他们以实证和洞察作为理论基础,强调“认识”而非“信仰”,倡导探究真理的道路,推动了当时精神文明的发展。

他们的学说也受到了许多后来的哲学家的影响,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到了中世纪,哲学的发展以基督教理念为基础,形成了大量著作,比如《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等。

教义和信仰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洞察力,激发了许多哲学家发掘更多真理的勇气。

在这一时期,尤其是古典学者爱德华阿索斯(Edwad Aquinas)的影响力更大,他将教义与哲学相结合,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哲学理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革命性的西方哲学是在17世纪到18世纪时期兴起的,这一时期哲学主要是形式主义和实证主义结合。

形式主义由洛可可(RenéDescartes)提出,他将实证主义理论与形式主义理论相结合,以证明经验的真实性,同时加强了科学研究的实践性。

实证主义由约翰斯宾塞(John Locke)提出,他将真理和实际相结合,强调了科学与实践的结合。

这些理论的出现,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到了19世纪,哲学家对古典哲学的反思和反思更加深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说,即“现实主义”,这种学说强调以现象和经验为基本。

也就是说,现实主义理论强调从事实出发,从现象推断理论,以研究现象为主。

在此期间,存在主义哲学及其继承者也出现了,比如康德、孟德尔斯基、马克思、尼采和福柯等,其中存在主义哲学及其继承者对西方哲学文化影响最大。

有关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有关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与其自身的反思,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能够从最高层次上反映出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过程的每一个特定发展阶段,人类必然具有这个阶段所特有的思维现象。

西方哲学史以其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而著称,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

”在这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直至现代西方哲学,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下面三个大的阶段: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和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

(一)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从欧洲哲学的起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兴起这一阶段的西方哲学,是哲学家们在对自我缺乏认识的情形下进入哲学领域的,因而必然带有自发性和蒙昧性,通常把它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哲学形态。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客观世界本身(即纯粹客体)的问题。

他们试图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存在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本质性的东西,从而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

由于他们还处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童年阶段,对人自身的认识极为贫乏,而且还受到各种XX意识形态的侵蚀,因而,古代的本体论哲学X畴必然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征。

反映了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直观、比喻和猜测。

而这恰恰说明:人类的认识是从感性的直观开始的。

在这个阶段,由于人类的认识圆圈还比较狭小,哲学家们便易于发现,因而对存在问题表示乐观。

古代本体论哲学家们尚处于反思前或非反思的我思哲学阶段。

通俗地说就是:“我去思索世界”。

随着人文哲学的兴起,“人”的地位逐渐从哲学中突出出来,特别是笛卡儿我思哲学的诞生,标志着古代本体论哲学的终结。

(二)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康德、黑格尔所生活的时代)。

从本体论哲学向认识论哲学的过渡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培根以“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宣告了这一时期的真正开始。

对人类来说,纯粹客观的知识是无用的,只有那些使人类得以不断地从自然界的必然力量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的学说才是真正深刻的。

东西方哲学发展史

东西方哲学发展史

东西方哲学发展史引言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存在、思维和价值的学科,自古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

东西方哲学发展史是研究东方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历史进程,它记录了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存在、知识、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本文将以东西方哲学发展史为主题,分别探讨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第一部分:东方哲学发展史东方哲学是指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哲学思想为代表的一系列哲学体系。

早在古代,东方哲学就开始酝酿和形成。

其中,中国哲学是东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国哲学的起源:中国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批伟大的哲学家,如孔子、老子、庄子等,他们对人生、社会、政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哲学流派。

2. 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国哲学注重实践和生活的指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提倡仁爱、孝悌等美德;道家思想追求自然无为、身心合一的境界;墨家思想提倡兼爱和无私。

3. 印度哲学的发展:印度哲学以吠陀文化和佛教为代表,对于宇宙、人生、灵魂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吠陀文化强调宇宙的神秘和人类与神灵的关系,佛教则强调生命的苦难和解脱之道。

第二部分:西方哲学发展史西方哲学是指以古希腊哲学为起源,以欧洲国家的哲学思想为代表的一系列哲学体系。

西方哲学在古代就开始蓬勃发展,并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诞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他们对于宇宙、真理、人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形成了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等不同的哲学流派。

2. 西方哲学的特点:西方哲学注重理性和逻辑思维,强调人的理性能力和自由意志。

柏拉图学派强调理念的存在和超越性,亚里士多德学派则强调经验和实证的重要性。

3. 现代哲学的嬗变:现代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重要阶段,涌现出一批重要的哲学家和学派,如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等。

哲学的发展史

哲学的发展史

哲学的发展史
哲学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领域,在不同时期和地域都有着不同
的发展历程。

古代哲学的发展主要分为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希腊哲学。

中国
哲学主要侧重于道德、政治、人生等方面的思考,代表性思想家有孔子、墨子、老子等;印度哲学则强调宗教、宇宙、灵魂等问题,代表
性思想家有乔答摩、释迦牟尼等;希腊哲学则是理性思维的代表,其
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世纪哲学主要产生在欧洲,由基督宗教的信仰和神学思维为基础,形成了天主教哲学和伊斯兰哲学两个主要的分支。

其中圣奥古斯
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是天主教哲学的代表,而阿维森纳是伊斯兰哲学
的代表。

近代哲学主要涌现在欧洲和美国,由启蒙运动和科学发展所推动。

其中法国哲学的重要人物有笛卡尔、卢梭、康德等,德国哲学的代表
人物有黑格尔、尼采、马克思等,英国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培根、洛克、休谟等,而美国哲学则包括实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流派。

现代哲学则涵盖了多个不同的学派和思想流派,包括存在主义、
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分析哲学等。

这些学派对历史、社会、知识、人类存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总之,哲学的发展史是人类思维发展史和文明进程的缩影,各个
时期和学派的思想研究对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发展史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究者和爱好者的热点话题。

在中国历史上,哲学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并影响了许多历史社会的
发展,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是对哲学的反映。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哲学历经四种学派的发展:春秋时期的“春秋学派”、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唐宋时期的“道家学派”、清朝时期的“理学派”。

春秋时期,像孔子、孟子等哲学家们思考著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生
活常情,并为后代道德精神提供了宝贵的指南,他们提出了“礼仪、仁义、礼学、政治家、自然界”等理论,这些构成了春秋学派的哲学,也
成为科学思考和伦理道德行为的基础,影响了中国后代的思想活动,
并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形象。

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以孔子的思想为核心,以“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为代表,着重“礼、义、智”,讲求“仁政理想”。

他们坚持“以仁治天下”,提倡“循道而行”,认为人们必须遵守社会规范,维护家庭
和社会的稳定,坚持“把礼让当作第一原则”,主张备养、礼义、正心
以求博大的精神世界,期待一个理想的社会。

唐宋時期,道家學派被歷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作為唐宋百家爭鳴的主
導者,它以老子的思想為核心,最主要的特征在於堅持“道”的概念,
認為『道』是一切萬物的本源,亦是一切萬物的根源。

他们主張行為
要樸素、極簡、自然,並崇尚“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反對意淫、形式主義,追求真理、自我修養。

清朝时期理学派主张沉着冷静,避免偏激,在生活中以理性言行,行
政施政以正统统治观念为核心,强调以先知的智慧维护邦国的稳定,他们的理念和道家学派的“道”很相似,都强调“仁、义”等理论,但注重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国家的大同。

总得来说,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经百余年的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