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墨梅》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墨梅》优质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墨梅》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墨梅的风姿,品析诗句,感悟诗情,体会诗中梅花的特点和表现出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句表现出来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梅花图片。
师:我们见过许许多多的梅花,或红艳似火,或粉似霞,或洁白似雪,这墨梅又是什么梅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吟诵古诗欣赏一下这墨梅的风姿吧!2.师生共读《墨梅》。
3.思考:墨梅是什么?(墨梅是用淡淡的水墨来画的梅花。
)3.欣赏题画诗图片,理解题画诗的含义。
(题画诗是指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
)4.欣赏墨梅图,看看诗中的梅花又是怎样的呢?二、品析古诗,理解主要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悟地朗诵古诗。
2.研读首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教师提问:“我”画中的梅树生长在哪里吗?(“我”画中的梅树生长在洗砚池的边上。
)“洗砚池”是谁的故事?(王羲之)3.研读第二句诗:朵朵花开淡墨痕解释句意,并重点讲解“淡墨痕”这个词刻画出了梅花素净淡雅的特点。
4.研读第三句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学生思考并回答第三句是什么意思?(梅花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有多好看。
)教师:这句诗突出了梅花素雅、高洁的特点。
4.研读最后一句诗:只留清气满乾坤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回答:墨梅它想要的是什么?(它只希望能让清香的气味弥漫在天地之间。
)三、感悟诗情,体会诗中梅花的特点和表现出的精神品格。
1.结合作者简介,理解古诗所表达的主旨。
2.教师小结:王冕以梅花自喻,表面写墨梅的素雅清香,不求人夸,实则写自己淡泊名利、高风亮节,不流世俗的高尚品格。
3.了解古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四、活动结束结束语:本节课就上到这里,感谢同学们的观看,再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墨梅》 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墨梅》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墨梅》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元代诗人王冕。
这首诗通过描绘墨梅的傲骨清香,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全文共四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启示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但针对《墨梅》这首诗,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背景较为陌生,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诗句感悟作者情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墨梅》;理解诗文内容,了解作者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一些生僻字词的释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诗、品味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墨梅》;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诗句中隐含的意义和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墨梅》的教学内容,了解作者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墨梅》,初步理解诗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墨梅》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墨梅》原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文的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解读诗句,理解诗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重点诗句,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赏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教师可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诗文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墨梅》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墨梅》教学设计(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墨梅》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墨梅》,体会作者王冕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他们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墨梅》,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的韵律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墨梅》,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的韵律和意境。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文内容、作者介绍、相关图片等。
2.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古诗阅读材料,以便在拓展环节进行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作者王冕的画像,引导学生观察作者的外貌特征,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墨梅》,引导学生逐句朗读,理解诗文内容。
在学生理解诗文的基础上,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文,注意韵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文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找资料、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作者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墨梅》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之一,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作者善于画梅,也喜欢咏梅。
诗人借墨梅表达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静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表现出他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
因此,课堂中重点是引导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吟诵、想象画面等体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田园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砚、乾、坤”3个生字,会写“砚、乾、坤”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背诵古诗。
3.让学生理解《墨梅》的诗意,感悟诗情,体会梅花的品格,从中感悟作者借梅花所表达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
2.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美丽的。
(课件出示梅花)2. 你喜欢梅花吗?喜欢梅花的什么呢?(香味,颜色,精神)梅花是“四君子”之首,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梅花,你知道哪些呢?预设: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不仅在下雪时有诗人赞美梅花,在黄昏时刻,它也毫不逊色,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来赞美梅花的。
二、解读课题,了解诗人。
(一)解读课题1.出示墨梅图。
师引导:这幅图的梅花,与我们刚才看的图片有什么不一样呢?2.(生交流)师小结:是的,这是用浓浓淡淡的水墨来画梅花,这副画就是墨梅图,而上面的这首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墨梅》——板书课题:墨梅3.像这样在中国画的空白处,提上一首诗的艺术形式,我们叫它“题画诗”(二)了解诗人这首诗和这幅画的作者,王冕,字元章,元朝画家、诗人、篆刻家。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墨梅》优质教案
让学生按照上节课学习的方法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
教学
二、出示目标
《塞下曲》《墨梅》自学提示:
1.解释题目,了解作者。
2.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王冕,你真了不起,梅花画得真的很神似!
预设:这些梅花栩栩如生,真是太美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总结全文,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升华主题;升华读加深对古诗的审美欣赏。
(板书:梅树 颜色好 清香迷人)
(二)品读感悟。
1.出示: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品读: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3.理解重点词语,想想“单于”“轻骑”“欲将”“满弓刀”结合注释理解。
4.说一说诗句的大意: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板书:边塞生活 大雪纷飞)
(二)质疑探究。
品读,深化理解:
1.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单于是怎样被包围的,自由说。
预设:单于被重重包围着,白天无法脱身。
通过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六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三首。在剩下的五首古诗中,第二首“林暗草惊风”也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1 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2 制作好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钱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
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第【1】篇〗今天,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时,我尝试着将两首古诗——《石灰吟》、《墨梅》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读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的节奏。
(注意诗中前鼻音的字较多)2、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注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二、解诗。
1、自由读诗,结合文中的彩图,试着理解诗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书中批注诗意。
3、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梳理。
“若”、“等闲”、“吾”、“清气”、“满”、“乾坤”的意思理解是重点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讨论上述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指名说,自由说,引导说。
三、品诗。
1、齐读《石灰吟》,想一想:诗中的“石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诗人借石灰抒发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墨梅》,想一想:诗中的“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墨梅”“墨梅”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墨梅素洁高雅、贞洁自守,诗人借墨梅表到了自己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辨诗。
1、自读自悟:这两首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2、引导学生讨论,板书:咏物抒怀石灰——于谦——清白墨梅——王冕——清气3、熟读成诵。
五、延读。
布置学生课外阅读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学随想】1、古诗教学的思路要简约。
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
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从局部而言,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过多的繁琐设问、条分缕析,在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把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塞下曲》和《墨梅》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塞下曲》和《墨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塞下曲》和《墨梅》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两首古诗。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与人文”,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
《塞下曲》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祖国的热爱。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和将士们的英勇。
《墨梅》则以梅花的傲骨和清香象征高洁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诗中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两首古诗时,可能对边塞景色和将士的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理解和感受。
《墨梅》中的梅花意象和品质追求,则需要学生通过反复品味和思考来领会。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
3.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描绘,领会诗人的情感和追求。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塞下曲》中边塞景色和将士生活的理解,《墨梅》中梅花意象和品质追求的领会。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古诗的内容和背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
2.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和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3.欣赏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参考资料:准备相关的文学评论和背景资料,以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边塞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边塞的荒凉和将士的英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塞下曲》,学生跟读,然后教师解释诗中的意象和描绘,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景色和人物,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追求。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2.古诗三首: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2.古诗三首:墨梅》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理解和背诵《墨梅》三首古诗课文内容;2.了解诗人汪藻及其创作背景;3.掌握诗歌的朗读和赏析技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感;2.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3.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墨梅》三首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2.掌握适当的朗读技巧,传达诗歌的表达意图。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比喻和意象;2.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导入与感悟1.利用图片、音乐等多种方式导入古诗《墨梅》的情景;2.引导学生自由联想,谈论对墨梅这种植物的印象;3.分组讨论,分享学生对“梅花”、“墨梅”等的理解。
第二课时:课文学习与讲解1.分段课文朗读,学生跟读;2.分析课文内容,解读难点词语和句子;3.讲解诗人创作背景、意境描写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三课时:赏析与朗读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重语调、停顿和情感的抒发;2.分析诗歌意境,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3.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表达对《墨梅》的感悟和理解。
第四课时:诗歌创作与表演1.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首与墨梅相关的小诗;2.学生进行诗歌表演,展示创作成果;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回顾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与延伸1.思考学生对《墨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赏析古诗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巩固和强化教学;3.可以延伸拓展相关古诗赏析或诗歌创作课题,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2.古诗三首:墨梅》优秀教学设计所包括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墨梅》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墨梅》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欣赏图片。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图片,我们来一起欣赏欣赏。
出示第一张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梅花怒放枝头.争奇斗艳。
)2.出示第二张图片,问:这幅画上的梅花,与我们刚才看的图片有什么不一样吗?这幅画就是元末书画家王冕的《墨梅图》。
王冕在这幅画的空白处还题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言题画诗——《墨梅》。
二了解作者三学习古诗(一).初读指导。
1指名学生读:砚乾坤。
2指导书写:砚乾坤3教师范读。
4自由读古诗,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
出示砚洗砚池乾坤师补充:洗砚池是画家洗砚的水池。
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5指名试读。
(二)知诗意。
1出示:自由朗读,你能理解哪些字句的意思?哪些地方你还读不懂?做上记号。
2你觉得自己读懂了这首诗吗?有哪些疑问?小组合作交流。
3汇报。
好。
请小组代表汇报一下组内的收获和疑问。
出示: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
画纸上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墨的痕迹,这就是诗中所云“朵朵花开淡墨痕”。
树上的梅花怒放枝头,可王冕笔下的梅花与众不同。
它没有水仙的灵气,没有玫瑰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华贵,只有独属于自己的孤傲与冷清。
王冕为何会对淡雅的梅花如此钟爱呢?(三)知“清”味。
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声画。
王冕想通过这幅画告诉人们什么呢?其实读诗就是读诗人,你还知道哪些王冕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墨梅》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四年级(下)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古诗三首》《墨梅》难点名称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读懂《墨梅》的诗意,感悟诗情,读出画面,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这首诗中,诗人的勤奋、自励及淡泊名利的品质较难感受,因为这对于牧区的四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还是很有挑战。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勤奋、自励的品质。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1.看到梅字,你想到我们学过的那首诗?王安石的《梅花》2.指名学生背诵(背诵时,读出自己体会)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3、解读《墨梅》,初探特点。
(1)(课件出示墨梅图)师引导:这幅图中的梅花,与我们刚才看的图片有什么不一样?(2)(生交流)师小结:是的,相传古人因看到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就想到了用浓浓淡淡的水墨来画梅花。
这就是——墨梅。
...........(3)师引导:看了墨梅图,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三、4、关注诗人,探究新知。
(1)认识诗人。
课件出示王冕资料。
(2)导入诗文。
①师引入:王冕爱梅,这一天他家洗砚池边的梅树开花了,那淡雅的色彩、宜人的清香让王冕沉醉了,于是他挥墨画下了这么一幅墨梅图。
为了使画的意境更加深远,他还在画上题了一首诗。
...........②课件出示图文。
(3)课件出示诗文,生自由读一读。
4.初读《墨梅》,读出节奏。
(1)生自由朗读,注意多读几遍,要把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师检查朗读:指名读,相机正音:砚、乾、坤。
(3)师:诗的第一句里还有一个生字。
[板书:砚(yàn)]我们知道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和《墨梅》的背景及作者,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能够朗读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和《墨梅》,并解读其中的意义。
3.能够借助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感悟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和《墨梅》的意境和诗意。
2.朗读并背诵古诗,体味其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1.理解古诗的深层意义和抽象意象。
2.能够通过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案PPT。
2.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和《墨梅》的文本材料。
3.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入本课时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2. 学习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朗读古诗,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古诗中反映的人生意义和哲理。
3. 诗歌赏析•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4. 小组讨论•分组学生讨论古诗中有何情感表达,以及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回顾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的重点。
2. 学习古诗《墨梅》•朗读古诗,分析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解读古诗表达的思想情感。
3. 诗歌欣赏•通过诗歌朗诵和欣赏,加深学生对《墨梅》的理解和体验。
4. 想象作文•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情感。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提高了对古诗的欣赏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感悟诗歌意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六、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和《墨梅》。
2.完成想象作文,发表在课堂上。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塞下曲》和《墨梅》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塞下曲》和《墨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塞下曲》和《墨梅》,激发学生的诗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在诗歌中感受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古诗《塞下曲》和《墨梅》,理解其中的意境。
2.掌握古诗《塞下曲》和《墨梅》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塞下曲》和《墨梅》中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2.灵活运用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子,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本子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先展示一段风景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引出关于自然景色的话题,为进一步学习诗歌做铺垫。
2. 学习《塞下曲》1.带领学生朗读《塞下曲》,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豪情壮志。
2.解释难点词语,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3.分组讨论,表达对《塞下曲》的理解和感悟。
3. 学习《墨梅》1.带领学生朗读《墨梅》,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清新和淡雅。
2.解释难点词语,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3.分组讨论,表达对《墨梅》的理解和感悟。
4. 比较《塞下曲》和《墨梅》1.让学生比较两首诗的风格和意境,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反思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对情感的启迪和审美的熏陶。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体会,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塞下曲》和《墨梅》,学生不仅增加了对古诗的理解,还提高了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培养了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1.背诵《塞下曲》和《墨梅》。
2.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2个生字。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同时,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构想:品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石灰吟》、《墨梅》。
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引入,接题解题1、你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首新的古诗。
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和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2、老师布置你们搜集了于谦和王冕的资料,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3、解题《石灰吟》题中“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相传有一天,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那年于谦才12岁。
《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即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墨梅指只有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自读情况三、理解诗意,品读吟诵《石灰吟》1、小组合作学习,可借助工具书或其他参考书初步弄懂词句及诗的意思,不理解的作上记号。
2、小组汇报交流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感情(1)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怎样的(2)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4、指导朗读石头是那样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在世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
想一想,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怎样的志向应用什么语气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坚定的语气朗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2.古诗三首:墨梅》内容完整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2.古诗三首:墨梅》完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朗读并理解《墨梅》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中文字的意义。
3.掌握古诗的基本背景和作者生平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墨梅》这首古诗的意境。
2.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写一些以墨梅为主题的诗句。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启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教授《墨梅》这首古诗的背景和内容。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与含义。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一些古代词汇和典故。
2.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实现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墨梅》的课件或手稿。
2.老师准备的古代词汇和典故的解释。
3.准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作能力的板书内容或活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让学生观察墨梅的图片,启发他们对墨梅的感受和想法。
2.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古代诗人写过墨梅的诗歌吗?他们的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学习1.朗读《墨梅》,解释诗句中的词语。
2.分析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诗等形式表达个人对墨梅的理解。
第二课时复习1.学生朗读《墨梅》,理解诗意。
2.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作品,交流各自对墨梅的理解。
拓展1.探讨《墨梅》与其他诗歌的异同,激发学生对不同古诗的兴趣。
2.让学生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写一篇读后感。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诗《墨梅》的主题和情感。
2.鼓励学生多阅读古诗,培养审美情感和创作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墨梅》的朗读记录和个人心得体会;2.搜集一些关于墨梅的图片或资料,自行设计一份关于墨梅的海报。
以上是本节课《墨梅》完整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魅力和表现方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第1篇】墨梅教学目标:1、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3、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其他描写梅花及托物言志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体会情感,感受美感,领悟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冬天里,许多花都凋零了,唯有蜡梅花傲放枝头。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梅花图,请看——出示《墨梅图》,这是一位画梅高手的代表作,是他为朋友良佐画的。
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用一两个词语来说说。
老师送你们几个词语,读,出示:枝干挺秀朴素淡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师:同学们,我们要上课了,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一、诗画引路,感受“梅”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有关梅的诗,板书:梅,这梅花可不是一般的梅,它很特别,叫墨梅。
(板书:墨)(生跟老师一起写,指导写法:上面一个黑,下面一个土)齐读课题。
2、解诗题。
(墨梅就是用水墨不用颜料画成的梅花。
)(指着《墨梅图》)这首诗就写在刚才那幅画上,我给它取个题目叫“题画诗”。
(板书:题画诗)3、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对,就是著名的书画家——王冕。
(板书:王冕)4、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王冕,走进这首《墨梅》。
二、自主探究,了解诗1、要学好诗必须先要读好诗。
请大家将诗好好地读上几遍,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读出节奏,读出诗味来。
(出示《墨梅》) 生自由练读。
2、谁来把诗读准确指名读。
相机指导“吾”的读音,跟老师多读几遍。
理解“吾家”就是“我家”“乾坤”的读音,理解“乾坤”就是“天地,人间”评价学生:你能把每一个字读准确。
评价学生: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评价学生:字正腔圆,你读出了节奏!标出节奏,再齐读。
3、你读得有板有眼,你读出了节奏,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好这首诗。
(齐读)三、诗中找画,进入“境”1、同学们,古诗是凝练的,寥寥数语常常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正如王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墨梅》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墨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墨梅》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感受古人对墨梅的赞美之情,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对一些基本的诗词格律有所了解。
但在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对墨梅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教学难点:理解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感受古人对墨梅的赞美之情。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朗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好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文内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墨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墨梅的特点,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古诗三首墨梅》。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随后,教师逐句解释诗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每组选一首诗,讨论并汇报他们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古人为什么如此赞美墨梅?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优秀教案一、《芙蓉楼送辛渐》诗歌赏析1. 诗歌背景《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辛弃疾壮志凌云的仰慕和祝愿,展现出了忠君爱国的情怀。
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诗,使学生了解唐代风度翩翩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及其豪迈的人生境界;感受中国古代儿童散文《故事新诗》中关于辛弃疾的内容,体会作者运用新诗形式描写爱国诗人的感情。
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介绍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引出《芙蓉楼送辛渐》的主题和意境。
•诗歌鉴赏:共同品味《芙蓉楼送辛渐》诗歌的词语、情感和意象,了解作品的意境。
•诗歌解释:讲解作品的语言特点、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情感抒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辛弃疾的敬佩和向往,有序发表意见。
•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总结课堂收获,引导他们将诗歌中蕴含的爱国情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塞下曲》诗歌教学设计1. 诗歌背景《塞下曲》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之一,通过描绘大漠黄沙中的生活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漠英雄的赞美与激励。
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塞下曲》,了解古代大漠英雄的英勇形象,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塞下的景象和描述英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诗歌鉴赏:分段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与欣赏。
•作品解析:解释诗歌中的古汉语词汇、典故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朗诵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思考总结: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赞美之情,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
三、《墨梅》教学案例1. 诗歌背景《墨梅》是宋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咏物诗之一,通过描写梅花的傲雪、坚强之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坚韧、无畏的品质的赞美。
2. 教学目标通过《墨梅》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梅花的赞美与寓意,培养学生的坚强与紧逼品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塞下曲》和《墨梅》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塞下曲》和《墨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塞下曲》和《墨梅》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两首古诗。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与人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塞下曲》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和戍卒生活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边塞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戍卒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忧虑。
这首诗的意境宏大,情感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思考。
《墨梅》是一首以梅为题材的古诗,诗人通过对墨梅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世俗的的超脱。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这两首诗都是经典的古代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诗中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两首诗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古诗,对古诗的朗读、理解和欣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古诗中的某些意象和哲理可能还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诗中意象和哲理的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和意境。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他们对古诗的朗读和欣赏能力。
通过反复朗读和欣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哲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和欣赏,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通过解读诗中的意象和哲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对诗中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哲理。
2.教学难点:解读诗中的意象和哲理。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下曲、墨梅》教学设计
1.会认“砚、乾、坤”3个生字和多音字“单”,会写“雁、砚、乾、坤”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1.品读古诗,比较阅读,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接受古诗的熏陶,体会诗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向他们学习。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大家是不是都会背诵了呢?(生齐背)好。
大家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的吗?(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说人物、悟诗情)这节课我们将运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塞下曲》《墨梅》这两首古诗,先来学习《塞下曲》。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读课题,了解作者。
(1)解读课题。
明确:“塞”读“sài”,边界的意思;“曲”读“qǔ”,歌曲的意思。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2)简介作者。
卢纶(739—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
他的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2.朗读古诗,初步感知。
(1)朗读古诗。
①要想学好古诗,首先必须要读好古诗,自己练习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明确:单(chán)于:匈奴的首领,诗中指侵扰唐朝的契丹等贵族首领。
骑:指骑兵。
②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③再指名读,齐读。
(2)自学古诗。
①自学,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看图,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
②师生交流,初步理解古诗:
A.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明确:在乌云遮月、雁飞无声的漆黑夜晚,敌军统帅单于带着部队悄悄地逃跑了。
B.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明确:我方发觉后,正准备带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刹那间,纷纷的大雪沾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
3.深入品味古诗,欣赏诗歌。
明确: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
“月黑”,说明无光。
“雁飞高”,说明无声。
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寂静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
连单于都“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溃败。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
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4.背诵古诗。
5.拓展欣赏。
唐代有很多边塞诗,课下再搜集一些。
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自然过渡到《墨梅》。
过渡:卢纶在《塞下曲》里描绘了众多画面,有月黑雁高飞,大雪满弓刀,轻骑追单于。
而王冕的《墨梅》却只写了一株池边的墨梅,但就只是这一株墨梅,诗人都极力夸赞,要使它“清气满乾坤”。
2.读课题,了解作者。
(1)释题:墨梅,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2)简介作者: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
元朝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
王冕性情孤傲,鄙视权贵。
其诗、画皆负盛名,尤以画梅著称。
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一格;他作的诗不拘常法,语言质朴自然,寄意深远。
主要作品有《竹斋集》。
3.学习诗歌,理解大意。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学生按节奏练习朗读。
(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
(3)根据课文资料自由学诗,理解诗意。
①词语解释:
[洗砚池]传说会稽蕺山下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
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王冕称他家有洗砚池,意思是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样勤奋。
[池头]池边。
[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
[夸]夸赞。
[乾坤]天地间。
②诗的大意:我画的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汁点画而成的。
梅花不需要别人夸奖它颜色好看,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
的正气。
4.欣赏诗歌,感悟意境。
(1)诗中写的是哪里的梅?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洗砚池边的梅,从“我家洗砚池头树”可以看出。
(2)诗中的梅是什么颜色?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墨色,从“朵朵花开淡墨痕”可以看出。
(3)诗中的墨梅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清气,从“只留清气满乾坤”可以看出。
(4)你认为墨梅具有怎样的品性?
明确:卓尔不群的气节。
(5)讨论:诗人真正赞美的是墨梅卓尔不群的气节吗?
明确:诗的最后两句是借梅喻人,梅的清气即人的正气。
诗人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王冕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
这正是“人与梅花一样清”,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5.背诵《墨梅》。
6.拓展延伸,比一比,背一背有关写梅的诗。
四、对比阅读,整体回顾
1.齐读三首古诗。
过渡:同学们,到此我们学完了本课的三首古诗。
在王昌龄看来,友情是那样珍贵,可谓“一片冰心在玉壶”;在卢纶的眼里,杀敌将士们的威武形象应是边塞风光的主色调;可在王冕眼中,只是一株墨梅,却成了他卓尔不群、屹立乾坤的代表。
2.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比较异同:对比三首古诗,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
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抒发和赞美人物的精神品质的。
不同点:三首诗感情的出发点不一样,抒发的情感也就不同。
3.拓展诗句,促进感悟。
过渡:是啊!诗抒情也言志,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的诗句中读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面对磨难,坚忍不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私奉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而无惧牺牲;出淤泥而不杂,濯清涟而不妖——高洁傲岸。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对于古诗的教学,我还在不断的尝试阶段中。
初读教参的时候,我觉得古诗很好理解,把重点的关键字词解释给学生,这首诗的含义就明白了。
但是,回想起课标里提起的“多让学生反复读,用心去感受,其含义自然就会跃入纸上”,还是服从课标的指示,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把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到课堂中,这样学生注意力马上被调动起来,很自然地就导入到古诗的教学中。
学习古诗得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渔场”。
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氛围,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轻松地学习古诗,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我正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向它靠近。
在学生反复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读懂了什么,汇报自己的理解,虽然有时只是简短的几个字的理解,但反映出来的却是学生思考的结果。
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浅显的理解囫囵吞枣地以点头的形式蒙混过关,而要把自己的表扬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这样既对孩子的思考过程给予肯定,又促使孩子向更深层次的理解去思考。
从这两堂课上,我感受到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古诗的理解就变得轻松自然。
孩子有了自己个性的理解,在读的方面也就表现得不一样,课标中提倡的个性读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达到不同程度的读。
最后,在诵读的基础上用心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通过读说结合,来感悟人物的高大形象和精神品质,使古诗教学达到高潮。
拓展训练,把孩子们的兴趣引申到课
外,始终保持学生的乐学状态。
课堂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每堂课不可能尽善尽美。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过短,展开的古诗画面不是很形象,学生没有完全置身于当时的故事情节当中,这是很失败的地方,导致最后的读不是很到位,学生体会的思想感情不是很深。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今天所犯的错误,真正使学生融入博大精深的古诗的海洋中,继承我们古人留下来的古典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