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疾病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处方
小儿推拿处方一.腹泻治疗(1)寒湿泻: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另】肠鸣腹痛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警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2)湿热糠: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脱六腑、搓中枢、搓龟尾。
(3)伤食泻: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4)脾虚糠:迁调脾经、迁调大肠、发推三关、摩腹、搓脐、推向七节骨、搓龟尾、揉脊。
【另】肾阳虚者提滋阴经、搓外劳。
消化不良加运内八卦;长糠远不止者提按搓百会。
二.痢疾治疗(1)湿热痢: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脱六腑、清天河水、发推下七节骨、分后阴阳、运内八卦、清肺经、搓天枢。
【另】腹痛甚者加拿肚角。
(2)寒湿痢:补脾经、补大肠、揉外劳、推三关、分阴阳、摩腹、按揉足三里。
三.咳嗽化疗(1)寒吐: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
(2)冷调侃:清脾胃、清大肠、脱六腑、运内八卦、横位推至板门、发推天柱骨、发推下七节骨。
(3)伤食吐:补脾经、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四.腹痛化疗(1)寒痛:补脾经、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掐揉一窝风、拿肚角。
(2)伤食苦:迁调脾经、清大肠、搓板门、运内八卦、搓中脘、搓天枢、分腹阴阳、拎肚角。
【另】呕吐者提发推天柱骨、横纹推至板门;咳嗽者加退六腑、清天河水。
(3)虫痛:揉一窝风、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揉脐。
【另】腹痛甚者加按揉脾俞或背俞部压痛点。
(4)阴虚腹痛:迁调脾经、滋阴经、发推三关、搓外劳、搓中脘、搓脐、按搓足三里。
五.疳积治疗(1)积滞受伤脾:迁调脾经、搓板门、发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搓中脘、分腹阴阳、搓天枢、按搓足三里。
(2)气血两亏: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按揉足三里、揉中脘、捏脊。
【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光剥,阴液不足者,宜去推三关、揉外劳,加清肝经、补肾经、揉上马、运内劳宫;烦躁不安加掐揉五指节、清肝经;口舌生疮加掐揉小横纹;目赤多泪,隐涩难睁者加清肝经、揉肾纹;若兼见咳嗽痰喘,加推肺经、推揉膻中、肺俞;便溏加补大肠;便秘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小儿推拿技术是以揉法、推法、捏法等手法作用于小儿特有的腧穴上,治疗儿科疾病的推拿医疗技术。
以其腧穴的操作手法不同,功效各异。
因操作手法方向、轻重变化而有补泻之分。
适应的病证包括腹泻、便秘、疳积、遗尿、发热、咳嗽、夜啼、惊风、麻疹等多种病证,也用于小儿保健。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手法1.推法推法是以指、掌、拳或肘等着力于施术部位上,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或弧形推动的手法。
用于小儿时,多以指、掌等置于施术部位上,保持均衡的压力,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或弧形推动。
如果直接在皮肤上操作,需要涂抹介质(即用油、水、膏、粉等润滑物质作为中介后,再作手法操作),其操作力度以不带动皮下组织为宜。
以下各种推法均要遵循这一要求。
(1)直推法用拇指桡侧或指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拇指保持一定的压力,依靠拇指掌指关节运动带动手指运动,沿皮肤表面做单方向直线推动。
或以中指罗纹面、示中二指并拢,或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后的罗纹面等部位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伸直,依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带动手指运动,使手指掌面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推动。
频率大约200~300次/分,用力均匀,始终如一。
(2)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示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作分向推动;或作“∧”形推动。
(3)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4)合推法以两拇指罗纹面自穴两旁向穴中推动合拢。
2.揉法见经穴推拿技术。
3.摩法用掌心或并拢的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指面附着在体表做轻柔缓和的环形运动的手法。
4.捏脊法捏法之一。
用拇指指端桡侧缘向头部方向顶住脊柱或脊柱两侧皮肤,示、中指前按,三指相对轻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从龟尾处到大椎穴。
或者示指屈曲,用示指中节桡侧紧贴脊柱两侧皮肤,拇指前按,两指相对轻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从龟尾处到大椎穴。
5.捣法用中指指端着力,或手指屈曲,以示或中指近侧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作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ppt课件
摩腹,推板门,推天柱; (5)兼见烦躁不安,睡卧不安,惊惕不安者,加按揉小
天心等。
ppt课件
28
28
2、肺胃实热
主症:高热,面红唇赤,口干燥,口渴引饮,气息喘急, 便秘尿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法:清解肺胃实热。
处方:常例。清脾经400次,清肝经300次,清心经250 次,清肺经350次,补肾经200次,清大肠120次,清后 溪150次,推六腑150次,水底捞明月、推天河水各推20 次,按肩井2~3次。
舌淡,苔白,指纹淡。 治法:健脾温肾,固涩止泻
ppt课件
20
20
处方:
常例。灸百会2分钟,推板门30次,补脾经350次,清肝 经200次,补肾经400次,揉按外劳60次,推三关60次, 揉中脘(补中法)120次,摩腹。按揉肚脐、天枢、丹田、 足三里、龟尾、肾、脾、胃俞各60次,推上七节30,拿 肩井3~5次。
ppt课件
32
32
方义:常例开窍。推五经调理脏腑,重补肾经、肺经,揉 上马滋肾肺,滋补阴液,配清天河水,揉按内劳宫以清内 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揉中脘健脾和胃,增进饮食; 揉按涌泉,引热下行以退虚热;按肩井关窍。
ppt课件
33
33
(1)食纳差,加掐四横纹,捏脊; (2)盗汗,自汗加运太阳。
按肩井关窍。
ppt课件
38
38
(1)若风寒者,加推拿风池,掐二扇门;
(2)风热者,加清天河水;痰多喘咳,加揉乳旁、乳根、 天突、丰隆等。
ppt课件
39
39
2.内伤咳嗽
主症:久咳不止,咳嗽频作或阵作。尤以早晚为甚,或干 咳少痰,或咯痰不爽,身微热,盗汗,或咳而无力,神疲 气短,形体消瘦,食欲不振,面色白,自汗,唇舌淡红, 指纹青蓝。
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
一、脾经(脾土)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
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
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小儿推拿搞定常见病(六)小儿推拿基本常识
小儿推拿搞定常见病(六)小儿推拿基本常识本文约22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读完将会明白小儿推拿的基本常识,包括小儿推拿的适应证、禁忌证、要求等内容。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疏经通络,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的一种方法。
其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
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顺序,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其机理是通过刺激经络,可使小儿气血调和、饮食不偏、正常发育,从而达到未病先防之功效;当其处于疾病期,可激发人体正气以抗邪,从而达到既病防变之目的。
无论治疗外感还是内伤疾病,小儿推拿均可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从根本上改善患儿体质,提高患儿抵抗力,减少患儿生病次数,其远期疗效不容小视。
#1小儿推拿适应证小儿推拿调理范围广泛,可用于治疗发热、感冒、咳嗽、腹痛、腹泻、便秘、厌食、流涎、遗尿、夜啼等多种儿科常见疾病,对于小儿斜颈、生长发育迟缓及脑瘫等疑难病症临床疗效亦为显著。
小儿推拿不打针、不吃药、无创伤之特点深为家长所推崇,已得到国内外临床医学界的认可。
#2小儿推拿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具体如下。
(1)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3)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4)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5)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慎推拿。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容易发病、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故推拿治疗前应先由专业医师进行诊断后再施行推拿治疗,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生理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自出生后一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成长壮实,古人处于这种发育迅速阶段的小儿称之为“纯阳之体”。但另一方面小儿又如初生的嫩芽,脏器柔弱,故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论说。
01
03
02
外感发热
病因:小儿体质素弱,先天不足或后天营养失调,或灸病伤阴而致肺曳不足,阴液亏损引起发热。
01
临床表现: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形瘦,盗汗,食欲减退,脉细数,舌红苔剥,指纹淡紫。
02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运内劳宫,清天河水,按揉足三里,推搓涌泉。
03
阴虚内热
病因:多由于外感误治或乳食内伤,造成肺胃壅实,郁而化热。
牛杨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 常见病治疗
小儿推拿简介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
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除了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除了有点状穴外,还有线状穴、面状穴等。
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
由于此法善治小儿“疳积”,收效神奇,所以又称为“捏积法”。
掐法 用拇指指甲去按压体表治疗部位的一种手法,称为掐法,本法刺激性强,力量集中,有以指代针之意,所以也称为“指针法”。可用以急救昏厥的患者。以拇指指甲为力点,对体表穴位进行按压。掐法操作时,宜垂直用力按压,不宜抠动,以免损害皮肤。当掐法施用后常继以揉法,以缓和手法刺激,减轻局部的疼痛反应。掐法施用次数一般以5~6次为宜,或中病即止,不宜反复长时间的应用。可适用于头面及手足部痛觉敏感的穴位,如人中、老龙、十王等穴。 功效:开窍醒脑,回阳救逆。 主治:小儿惊风、昏厥等症。
小儿推拿疗法(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第4部分:小儿推拿疗法1 范围GB/T ×××××的本部分规定了小儿推拿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小儿推拿疗法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引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的小儿推拿疗法部分。
3.1小儿推拿 Tuina in pediatrics通过对小儿体表的经络穴位施以各种不同的推拿手法,调整阴阳及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 操作步骤与要求4.1 施术前准备4.1.1 器具普通诊疗床,推拿用介质如清水、滑石粉、葱汁、姜汁、食用油等。
4.1.2 环境环境清洁卫生,室内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4.1.3 体位选择患儿舒适、能暴露操作部位、便于医师操作的治疗体位,如坐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4.1.4 部位根据病症辨证选取适当的治疗穴位。
14.1.5 医师操作前医师双手须修剪指甲,刚剪过的指甲要用指甲锉锉平。
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可按证候选择介质涂抹。
操作时医师双手温暖,精神专注,态度和蔼,争取患儿的配合。
4.2 施术方法4.2.1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4.2.1.1 推法分为直推法、分推法、旋推法。
直推法:医师用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或用示、中两指螺纹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单向直线推动。
分推法:医师用双手拇指桡侧缘或螺纹,或用双手示、中指螺纹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作分向推动。
小儿常见病中医推拿诊疗方案
小儿常见病中医推拿诊疗方案与健康管理措施邵忠民编著小儿感冒小儿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肺系疾病, 以发热, 恶寒, 鼻塞流涕,咳嗽为特征。
发病率高,四时皆有,而以冬春两季为多,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最高。
一般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
若伴有兼证则为:感冒夹痰、感冒夹滞、感冒夹惊。
风寒、风热辨证要点:凡咽红,喉咙肿痛,舌红,苔白而干,多为风热证候,虽见恶寒,鼻塞,流清涕,也为寒包热郁或寒热挟杂的证候;若咽不红,流清涕,舌淡红,苔薄白为风寒证候。
风寒感冒一、病因: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二、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有痰、痰液清稀, 口不渴, 咽不红, 苔薄白, 指纹鲜红或脉浮紧。
三、治则:疏风散寒,宣肺解表。
四、处方(主手为主穴,辅手为配穴主手:清天河水(或拍红,分阳, 补肾阳, 关三腑一,平肝清肺,顺运内八卦,揉一窝风,外劳宫、两扇门。
辅手:补脾胃板门掐五指节(掐五揉三为一遍做三遍身体:搓擦百会太阳、大椎(搓红捏脊加减:头痛鼻塞重加迎香、膊阳池,咳嗽有痰加小横纹、掌小横纹健康管理措施(一饮食1、常用、多用食品宜吃具有辛温发汗散寒之品, 带有温性的食品,如生姜、葱白、豆豉、白菜、南瓜、白萝卜等。
2、忌口食品:忌吃生冷性凉食物,忌吃油腻、粘滞食物,避免影响消化功能。
禁忌食材:牛奶、番茄、甘蔗、梨、西瓜、柿子、香蕉、小米、薏米、绿豆、等一般寒凉食物。
3、食疗宜多选些如生姜、葱白类具有辛温发汗作用的药物做药膳:(1神仙粥:大米50~100克,生姜3克,入沙锅同煮1~2沸,再放入连须葱白5~7段,待粥将熟时, 放入米醋10~15毫升, 稍煮即可。
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静卧,以微微出汗为佳。
(2葱姜红糖水:小葱2-3根,老生姜片、红糖各适量。
将小葱、生姜片分别洗净,置小锅内,加水约500克煎到小半碗,去渣留汁, 加红糖。
趁热喝,每晚1剂,连服3次。
此汤辛温解表,主治小儿风寒感冒伴咳嗽。
小儿推拿的特点及操作顺序
小儿推拿的特点及操作顺序小儿推拿辩证是在四诊八钢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四诊中,乳儿不会说话,因此问诊常是间接的,较大儿童虽能言语,但也往往不能确切诉说病情,加之婴儿气血未充,经脉未盛,脉象难凭,闻诊虽能反映一些情况,但也不够全面。
只有望诊不受条件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特别是小儿指纹的望诊,尤应重视。
由于小儿发病以外感病和饮食内伤居多,临证以阳证、实证、热证为多,因此在推拿治疗上常以解表(推攒竹、推坎宫、推太阳、拿风池等)、清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等)、消导(推脾经、清大肠、揉扳门,揉中院、揉天枢等)为多。
小儿推拿的穴位除常用的少数经穴、奇穴外,多数穴位为小儿特定穴位,除点状穴位外,还有线状、面状之不同。
点状穴位如精宁、威灵、一窝风、小天心等。
线状穴位如天河水、三关,以及六腑等,面状穴位腹、脐、八卦等均为成人推拿少用甚至不用的,而且多分布在两肘以下,与成人不同,这些特有穴位的分布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方便。
小儿腑脏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手法要求轻柔深透,适达病所而止,因此要很好地进行手法的练习。
手法练习的方法较多,但小儿推拿手法练习以进行人体操作为主,大多数可参考成人推拿手法的练习方法。
小儿推拿手法操作的时间,一般来说以推法、揉法次数为多,而摩法时间较长,掐法则重、快、少,在掐后常继用揉法,而按法和揉法也常配合应用。
掐、拿、捏等较强刺激手法,一般应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刺激过强,使小儿哭闹,影响后来操作治疗。
小儿推拿操作顺序小儿推拿操作顺序一般有3种方法,可根据临床情况灵活应用。
①先推头面部穴位,依次推上肢、胸腹、腰背、下肢部穴位。
②先推主穴,后推配穴。
③先推配穴,后推主穴(如捏脊等)。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无论主穴、配穴,应该先运用轻柔手法(如揉、摩、运、推等),而如掐、拿、捏等强刺激手法,应最后操作,以免引起患儿哭闹影响操作进行和治疗效果。
另外,上肢部穴位,不分男女,可根据习惯或操作方便情况选推左手或右手,一般选一侧即可。
小儿穴位按摩大全
小儿穴位按摩法,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穴位一、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常用手法一、便秘和腹泻常用手法在推拿穴位和手法当中有好多穴位都有效果,不过如果总结起来的话可以有四大手法。
(1)止腹泻四大手法:揉脐(逆时针)100-300次、摩腹(逆时针)3-5分钟、推上七节骨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调中止泻。
治疗小儿腹泻、止泻效果显著、各类泄泻均可以在此之上加减变通。
(2)治疗便秘四大手法:揉天枢100-150次、摩腹(顺时针)5分钟、推下七节骨100-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通大便,用于小儿便秘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穴位的名称都是一样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推拿方向上的区别,比如说摩腹,顺时针摩腹具有消食导滞、泄热通便的作用,而逆时针摩腹就具有温补下元、温中止泻的作用。
中医小儿推拿的项目
中医小儿推拿的项目中医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手法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段刺激儿童身体的特定穴位,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小儿推拿的项目。
一、足部推拿足部是人体多个穴位汇聚之地,通过按摩足底特定穴位可以刺激身体各个器官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足部推拿适用于儿童失眠、食欲不振、腹泻等问题。
二、腹部推拿腹部是人体消化器官集中之处,通过按摩腹部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腹部推拿适用于儿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三、头部推拿头部是人体神经中枢所在之处,通过按摩头部特定穴位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促进大脑发育。
头部推拿适用于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头痛等问题。
四、背部推拿背部是人体经络穴位分布较多的部位,通过按摩背部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疲劳。
背部推拿适用于儿童脊柱侧弯、颈椎病等问题。
五、手臂推拿手臂是人体多个经络穴位汇聚之地,通过按摩手臂特定穴位可以缓解手臂酸痛、关节僵硬等问题。
手臂推拿适用于儿童手足口病后遗症等问题。
六、耳廓推拿耳廓是人体多个穴位汇聚之地,通过按摩耳廓特定穴位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情绪紧张。
耳廓推拿适用于儿童失眠、焦虑等问题。
七、全身推拿全身推拿是将以上各个部位的按摩技巧综合运用,以达到全面调理身体的效果。
全身推拿适用于儿童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总之,中医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中医疗法,适用于各种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接受中医小儿推拿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和合格的中医师进行操作。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对小儿身体特定部位的推拿按摩,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为您介绍 40 个珍贵的小儿推拿手法。
1、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作顺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2、清脾经与补脾经相反,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作逆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3、清肝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食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有平肝泻火、解郁除烦的功效。
4、清心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中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可清心泻火、养心安神。
5、清肺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
6、补肾经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小指螺纹面上作顺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7、清大肠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食指尖向虎口方向直推,约 300 次。
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8、补大肠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作自虎口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9、揉板门用拇指揉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约 300 次。
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10、运内八卦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手掌内八卦处作环形推动,约 300 次。
能宽胸理气、行滞消食。
11、揉中脘用指端或掌根按揉小儿脐上 4 寸处,约 3 分钟。
可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12、揉脐用中指或食指指端或掌根揉小儿肚脐,约 3 分钟。
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消食导滞。
13、摩腹用手掌或四指在小儿腹部作顺时针环形摩动,约 5 分钟。
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14、分腹阴阳用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向两旁分推,约 100 次。
能调理气机、消食导滞。
15、揉足三里用拇指按揉小儿外膝眼下 3 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约 3 分钟。
具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小儿推拿调理27种常见疾病
小儿推拿调理27种常见疾病小儿推拿疗法早已成为国际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比起那些药物治疗,家长们越来越信任小儿推拿这种纯绿色疗法,下面为家长们汇总了27种小儿推拿治小儿常见疾病的方法,包括解决感冒咳嗽、发热、哮喘、吐奶、腹泻等症状的简单推拿方式,很有效!小儿推拿原则和注意事项01不静心时不推。
这包括操作者的专心和孩子的安静。
闹则气乱,推拿效果差。
操作者要心平气和、专注操作,不能三心二意,神不达,意不表;孩子要安静地享受操作的过程,不能在孩子大哭不止时,强行推拿。
家长推拿时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分散精力。
02环境嘈杂时不推。
嘈杂时,影响操作者和孩子的心情。
03饭前饭后半小时不推。
(或者说过饱过饥时不推)04推拿部位有骨折或皮肤溃烂,不能推。
05子时与午时不能推。
肝心当令,魂与神宜安宁,不可打扰。
06推拿时要轻而实、快而稳,推拿速度在150~200下/分钟,初学者以100~150下/分钟,推拿时间单穴位以一岁一分钟为原则,推拿时术者手指要紧贴皮肤、轻轻的、均匀的推拿。
操作方向: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天河水例外(天河水只有一个向心为清的方向,没有离心方向的操作)。
3、三字经小儿推拿特点:(1)三字经小儿推拿强调取穴少,一般每次取穴3~5个,不宜太多。
取穴多,气易乱。
(2)取穴位置以手臂的前臂为主,少取躯干部穴位。
躯干部穴位离内脏近,属于脏腑点穴范畴,对于不是专业医生或从业人员,易伤内脏,不建议多按。
(3)推拿介质以医用滑石粉以宜,在药店可以买到,在家可以用爽身粉代替。
滑石粉适宜久推,其他介质不能久推,并且可能伤到皮肤。
萱宁堂小儿推拿今日分享: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咳嗽起来没完吗?药也吃了,针也打了,液也输了,推拿也推了,可是就是好不彻底??尤其是那些所有的方法都试了,医院也住了,药也吃了,把小儿推拿当做最后救命稻草的朋友,我只能告诉你,小儿推拿的效果很好,但是在你身上有没有效果,还要全凭你的配合。
【咳嗽】饮食八忌:一忌寒凉食物(咳嗽时不宜吃冷饮或冷冻饮料。
小儿推拿退六腑的功能主治
小儿推拿退六腑的功能主治一、功能介绍小儿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通过手法的施展刺激儿童体表的经络和穴位,达到调整脏腑功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的目的。
其中,退六腑是小儿推拿的一种常见手法之一,其通过特定的手法刺激六腑经络,有助于调整六腑功能,从而对一系列儿童疾病有良好的功效。
二、主治疾病通过小儿推拿退六腑的手法可对以下常见儿童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1. 脾胃虚弱小儿脾胃虚弱常表现为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等症状。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脾胃经络,促进脾胃的蠕动和消化功能,调整脾胃的功能平衡,从而有效缓解脾胃虚弱带来的不适。
2. 呼吸道感染儿童常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痰多、气促等症状。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肺经络,促进肺部气血循环,增强肺部的免疫力,有效缓解呼吸道感染带来的症状。
3. 泌尿系统疾病儿童的泌尿系统易发生炎症和感染,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肾经络和膀胱经络,促进泌尿系统的血液流通,改善肾脏的排尿功能,有效缓解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
4. 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常见有多动症、孤独症等。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心经络、脑经络等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经络,调整脑神经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疾病带来的症状,促进神经发育和调节。
5. 肠胃功能紊乱儿童肠胃功能紊乱表现为肚子疼、腹泻、便秘等症状。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胃经络、大肠经络等,促进肠胃的运动、蠕动,调整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有效缓解肠胃功能紊乱的症状。
6. 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
通过退六腑的手法可以刺激胆经络、小肠经络等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经络,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儿童的抵抗力,预防和缓解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疾病。
三、推拿手法小儿推拿退六腑的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捏揉手法: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捏揉腑经穴位,可以适度加力,时间约为2-3分钟。
2.推拿手法:以手掌为主要工具,沿着腑经的走向进行推拿,力度适中,时间约为5-10分钟。
【小儿推拿治百病教你4种常见手法】小儿推拿的4种常见手法
【小儿推拿治百病教你4种常见手法】小儿推拿的4种常见手法小儿推拿治百病教你4种常见手法。
小儿推拿是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属于中医的一种,许多人都不知道这小小的推拿,却能治百病。
如果您想知道小儿推拿的4种常见手法,就必须看看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文章。
1保健四大手法1、手法要点:(1)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
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2)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
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3)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
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4)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
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
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
2、作用功效: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
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
常用作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3、专家提醒: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
急性感染病期可暂停,病愈后再进行。
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作为介质。
2固表止汗四大手法1、手法要点:(1)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2)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
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3)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
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4)肾顶,即小指顶端。
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
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2、作用功效: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之一 (手掌及上肢)
手掌及上肢穴位
手背及上肢伸面穴位
1、脾经:面、线结合穴 •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 操作: 100~500次。宜补不宜清,或清后加补 • 主治:食欲不振、便秘、腹泻
2、肝经:线、面穴 •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 肝经。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 100~500次。宜清 不宜补, 补后加清,或补肾经代之 •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7、小肠:线穴 • 位置: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 操作: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 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推小肠 。100~300次 • 主治:小便赤涩、遗尿、尿闭、水泻等
8、四横纹:短线状穴 • 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间关节横纹处 • 操作: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 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推四横纹; 掐四横纹。 推100~300次,掐5次 • 主治:疳积、腹痛腹胀、惊风、气喘。
小儿内科疾病推拿治疗
云南省中医医院儿科 杨旭东
1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及手法
2
目录
• • • • • 一、概论 二、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三、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四、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五、复式手法
一、概论
基本概念
推拿 古称“按摩”、“按跷”、“乔摩”、“乔引”、“案杌“等;
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医术;
酒精浸泡而成)
三、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4、粉剂
滑石粉、婴儿痱子粉、爽身粉等,清热渗湿、润滑皮肤、杀虫止痒
5、油剂 芝麻油:性甘、淡、微温,补虚健脾、润燥。适用于小儿身体各部位 清凉油:消肿止痛、祛风止痒、提神醒脑 6、膏剂 冬青膏:具有清凉散邪、润滑肌肤、活血通络之效
三、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5、肾经:面、线穴 •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肾经。 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100~500次 。宜补不宜清, 若清以清小肠代替 •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 胱蕴热、小便淋漓刺痛等
6、大肠:线穴 •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大 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 100到300次 • 主治:腹泻、痢疾、便秘、脱肛
13、大横纹(手阴阳):线状穴 • 位置:在手掌下一道横纹,挠侧纹头尽端称阳池,尺侧纹 头尽端称阴池。 • 操作:两拇指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 向中央(总 筋)合推,称合阴阳。30~50次 • 主治: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14、外劳宫 • 位置: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 • 操作:用揉法,称揉外劳宫;用掐法,称掐外劳宫。掐5 次,揉100到300次。 •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痢疾、脱肛、 遗尿、疝气。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佳穴,兼 能发汗解表
2. 挤捏法
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 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
【拿法】(用力由轻到重,缓和而有连续性)
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做对称性
用力提,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
【捻法】 滑利关节、消肿止痛
用拇指、食指螺纹面捏住一定部位,做状如捻线的快速搓捻动作,称 为捻法。一般用于四肢小关节。
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与功法训练。 小儿推拿疗法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 以推拿手法为主, 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及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法。
一、概论
基本特点
1、小儿推拿特别讲求理、法、方、推的结合 2、强调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选择推拿特定穴位
3、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广,疗效明显
【揉法】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活血化瘀、缓急止痛
1.指揉法
(120-160次/分)
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 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
2.掌根揉法
用掌根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
3.大鱼际揉法
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 称大鱼际揉法。
【推法】清热散结、舒经通络、理气止痛(240-300/分)
9、板门:面状穴 •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 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 •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板门穴推 向腕横纹能止泻,腕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吐。
10、内劳宫: • 位置:在掌心中央,屈指时中指、无名二指所指处中间 • 操作:用中指端或拇指按揉,约揉50~100次。 • 主治:发热,口干口渴等一切热证。
4、小儿推拿操作简便,经济安全
一、概论
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1、明代以前:推拿法的应用为小儿推拿学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2、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学的形成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
密旨大全》、《小儿推拿广义》、《幼科推拿秘书》、《推拿三 字经》等等
3、近代:艰难的发展阶段 4、现代:鼎盛发展时期
【搓法】(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 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
【捏法】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 气
捏法正位手势 1.捏脊法 (“捏积”)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 (1)自下而上,先捏脊三遍,第四编“三捏一提”) (2)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 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 在操作时,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3、心经:线、面穴 • 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 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100~500次 ,宜清 不宜补,补后加清,或补肾经代之。 • 主治: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惊烦 不安等
4、肺经:面、线穴 •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 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次数:100到500次。 宜清宜补 •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虚汗、脱肛等
1、直推法
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腹, 或以掌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
2、分推法
3、旋推法 4、合推法
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
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
双手拇指螺纹面从穴位两旁向中间做单方向的和合运动。
【运法】 (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
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 环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 转止泻等说法。
急性传染病需要治疗时,应注意隔离治疗。
三、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1、汁剂
大葱汁、大蒜汁、生姜汁、藿香汁、薄荷汁、嫩藕汁、鸡蛋清等
2、乳剂 母乳或鲜牛奶,性甘、咸、平,有补气益血、清热润燥、润阴血、益 心气、和肠胃的功能。 3、水剂 葱姜水:性辛、温,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的作用,临床应用最为 广泛。(用新鲜带根大葱白,生姜各半,洗净挤压捣烂,加适量75%
【运土入水】
【位置】 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操作方法】 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端由小儿拇 指根推运起,经过小天心,掌小横纹至小指根止,推运50-100次。 【作用】 利尿,清湿热,补肾水 【主治】 小便赤涩,尿频数,少腹胀满
【水底捞明月】
【位置】 内劳宫周围。 【操作方法】 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左手四指,掌心向上,用冷水滴入掌心, 接着医者用右手中指在内劳宫周围旋运之,并结合吹气,边吹气,边旋 运之,速度宜慢不宜快,以不超过18口气为限。 【作用】 清热凉血,宁心除烦 【主治】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三、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的适应范围和禁忌症
1、适应范围 小儿泄泻、呕吐、厌食、疳证、腹痛、便秘、脱
肛、感冒、咳嗽、发热、哮喘、遗尿、惊风、夜啼、
肌性斜颈、佝偻病等以及防病保健。
三、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的适应范围和禁忌症
2、禁忌症
诊断不明确的疾病;
正在出血或具有出血倾向的疾病; 骨与关节结核和化脓性关节炎; 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 烧、烫伤及各种皮肤病皮肤破损的局部; 骨折早期和截瘫初期; 极度虚弱的危重病及心、肝、肾疾病患儿;
影响小儿推拿疗效的主要因素
1、处方组成恰当与否
2、手法操作到位与否
3、治疗时机选择得当与否 (1)环境要舒适 (2)要不饥不饱 (3)体位要舒适
三、小儿推拿手法
基本手法 复试手法
黄蜂入洞 小儿推拿八法 按、摩、掐、揉、推、运、 开璇玑
按弦走搓摩
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打马过天河
搓、摇
捏法、拿法、捻法、擦法、 抖法、振法、捣法、刮法
1.指摩法 2.掌摩法 3.旋摩法
用食、中、无名三指指面着力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 连续的回旋抚摩。 用掌面着力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回旋抚摩。
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解剖方向,两手 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
【掐法】开窍、镇惊、熄风
用手指指甲重刺穴位,称之为掐法。
水底捞明月
运水入土 运土入水等
【按法】:舒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用拇指、中指指端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按而留
之,称按法。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