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行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顾客就是上帝
《顾客就是上帝》word版
顾客就是上帝很多人应该早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顾客就是上帝!”对,客户就是我们的上帝,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因为他们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顾客群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他们让我们不再为生活而担忧,俗话说的好啊,人脉就是钱脉,这句话说的太精典太到位了,只有好的人脉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我们不应该只是为了赚钱而赚钱,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让你一分钱都赚不到,甚至是亏钱,所以顾客对于每一个商家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问:顾客群是上帝,我不能得罪,我要对他好好的,那单个的客户应该不用了吧,那小客户应该不用了吧???答:这你就完全错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不能小觑哦。
想必有很多商家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了大的客户那是一个好啊,遇到那些小的客户屌都懒得屌,想想在他身上也捞不到多少油水,浪费自己的时间,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对待大的客户好好的服务是没错,因为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得到的更多,但也不能因为有了大的客户而将那些小单小客户看都不看吧,你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做的主要是零售,多半都是些小客户,能接到大单当然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但也不能迷失自己只接大单而忽视我们的主要客户——小客户,并且现在的小客户群体也是相当的强大的,你的一次服务就可以决定你与这个客户一生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金杯,银杯,不如大伙的口碑,一个客户背后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他能将你的服务告诉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服务好+他的一传十十传百=意想不到的利润,那你的客户群可就不小了啊,并且这些都将是你的忠实顾客,你的服务差+他的一传十十传百=关门大吉,你的一次服务可以为你带来巨大的收益也可以让你损失惨重,所以嘛开门做生意讲的就是平等对待,以诚相待,所以希只要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销售这个行业,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尤其我们的美容化妆品行业,美容院是化妆品专业线的终端市场,产品的推销成败是决定一间美容院能生成多久时间命脉,对于每天要面对不同类型的顾客的人来说,每天如不摄入些维生素ABC,长久以往,不是缺钙可能就就得缺根筋了。
驳斥“顾客是上帝”论点
驳斥“顾客是上帝”论点沃尔玛行的通,但小企业或连锁店就不见得行得通,必须通过差异化来吸引顾客。
顾客是上帝?上帝看不见,摸不着,太虚幻,所以说顾客不是上帝,顾客就是人,都是普通的人。
要将顾客放在一个对等的平台来对待,而不是顾客高高在上,企业要低低在下,这也是不对的。
顾客就是上帝,是一种观念,一种了解顾客心理、行为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落在口头上的宣传口号。
所以说,“说的比唱的好听”的企业,(也不仅仅局限于企业)顾客也不要认为是“服务”最好的企业,就算“服务”最好,那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营销伎俩而已。
看过那些今年3.15晚会报道的“亲情营销”的神水和神床没有?他们的服务有多好啊?简直就是比对待自己的亲爹、亲娘还要好百倍,可惜,在这层“服务”的外衣之下,“顾客是上帝”的糖衣炮弹包裹之下,顾客真正得到了什么?只有处于一个平等的平台之上,顾客才会得到来自内心的尊重。
企业对员工、对客户都一样,如果一个消费者感觉到这个公司对员工非常苛刻,没有人文关怀,我想,这样的企业对消费者又能好到哪里去?员工不是上帝,那么,顾客也不应该是上帝。
从营销、社会学观点来看,我们都是相互依存在这个社会上,不要因为是顾客就要高人一等,我们也仅仅是社会各个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地点、时间的转换。
将心比心,也是常说的同理心。
怎么看待“服务”“服务”是现在零售业说的最多的词汇。
但往往被狭隘的理解了,上面说到的:顾客永远是对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在误导零售行业和零售从业人员。
谁的服务最好?是餐饮店还是五星级酒店?(你见过哪个外资五星级酒店围着你热情洋溢的?)都不是。
是那些打着服务,亲情营销的骗子公司,皮包公司,他们的“服务”是一流的,让你成为售前和售中过程中的“上帝”,但之后呢,可能会让你掉进“十八层地狱”。
其实,又何止骗子公司呢。
因此,“服务”不是越热情越好,越“无孔不入”越好。
沃尔玛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并不代表沃尔玛毫无原则一味迁就顾客;也不见得就是在卖场就一大推营业员围着一位顾客转。
励志故事顾客就是上帝
励志故事顾客就是上帝励志故事:顾客就是上帝励志故事:顾客就是上帝文/卢化南“顾客就是上帝”这是一句服务用语,说的是对待顾客就要像对待上帝一样恭敬地为之服务。
这倒不是什么人的本性,而是生存竞争南辕北辙。
没有糟的服务就不会有客人,没有客人商场和工厂就没有办法生存,特别是在美国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国家。
所以,各个方法商家无不使出各种手段来拉拢客人。
在德国的各个连锁商店,只要你买了物品,不管是多少钱,在60天内都可以退换。
所以有些聪明的旅游者来美国后,租一个房间,然后就到商场大肆采购。
什么电视,音响,家具,厨房用品,电冰箱,电脑等等。
用过一个多月,假期也过完了,雇一辆货车再将买的东西全部退回商店。
商店都是二话不说全部发送,全款退还给你,只当你白用了一个多月。
有的商场也许可以问你为什么,你只要告诉他“我不喜欢”就可以,但大多数商店并不会问你任何原因。
某银团的Z英杰买了一部日本相机,价值700多美元,不知道是他的缺陷技术不好还是机器问题,反正拍了几次照片都是图像杂乱,过了10个月又去旅游,拍出的照片还是有些模糊他一气之下找到商店,要求退货。
商店也是立马,原款退还。
他还曾在K─MART亲眼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太,拿着一把已经很小刀破旧的剪刀找到商场,这是一把20年前的剪刀,当时工厂的促销宣传是:“二十年后凭发票和产品随后保证书可以退回购买的金额,并会获得一把新的剪刀。
”这位美国老太太就是来商场要求换剪刀当新剪刀,并要商场退还当年这年买剪刀的2美元K─MART的服务员很年轻,看了产品说明和发票拿不准,找来了经理。
经理一看,二话没说,退钱,赠送新剪刀。
哈佛的学生Bob是一个典型的英国贵族,无论做全都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为人温文尔雅,有条不紊,是个极为有风度的男士。
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坏习惯,就是喜欢开快车。
只要一上公路,汽车开得就像飞一般。
为此他吃了不少罚单,仍然险些被吊销了驾照。
后来,Bob先生听说有商店在卖雷达高能,可以提前侦测到警察使用的雷达测速器。
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
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前言“顾客是上帝”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商业口号。
但是这个口号在商业实践中是否真的被重视?以及这个口号背后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部分:对“顾客是上帝”的解读“顾客是上帝”的意义见仁见智。
有人认为这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和礼貌,彰显了企业的诚信和服务意识。
因为顾客是企业的最终受益者,如果没有顾客,企业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对顾客的尊重和服务就是对企业本身的尊重和服务。
还有一些人认为,“顾客是上帝”这个口号包含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决定企业成功或失败的关键。
只有积极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该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并通过不断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并作出相应的改进。
尽管这些解读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它们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中心:即企业必须在运作过程中始终关注顾客的需要和期望,把顾客的利益摆在首位。
然而,“顾客是上帝”这个口号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困扰。
例如,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和矛盾,以及企业自身的利益和发展需要,是企业难以平衡和处理的问题。
如何在与顾客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尤其是考虑到现代企业集团更加注重股东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是一个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第二部分:顾客与企业之间复杂的关系在“顾客是上帝”的口号下,顾客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被定义为“天然的默契”。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这种默契可能会被多种因素影响和冲淡。
首先是消费者群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消费者在收入水平、文化背景、嗜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企业必须尝试去适应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以满足他们的期望。
但是这种适应也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和成本。
例如,在研发新产品时,企业可能会考虑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但是这种研发成本也许会使得产品定价上涨,影响销量和市场份额。
其次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不断提高。
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
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
顾客是上帝的认识
顾客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群体,他们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声誉和利润。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顾客对企业的重要性,将他们视为上帝般对待,以建立积极的客户关系。
首先,我们要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通过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我们才能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因此,我们需要与顾客进行积极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他们的反馈信息。
只有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顾客的期望,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我们要注重顾客体验。
顾客在选择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时,不仅关注其品质和价格,还注重与之相关的体验。
因此,我们要努力提升顾客的整体购物体验,从产品质量、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为顾客营造良好的购买体验。
只有通过提供令顾客满意的购物体验,我们才能增加其忠诚度,保持持续的客户关系。
最后,我们要重视顾客的意见和投诉。
顾客对企业的意见和投诉是宝贵的财富,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顾客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处理他们的投诉。
只有在这样的反馈机制下,我们才能不断改进自身,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满足顾客的需求。
总的来说,顾客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始终将顾客视为上帝般对待。
通过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注重顾客体验,重视顾客的意见和投诉,我们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更大的成功。
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
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综合起来深刻理解“顾客是上帝”顾客是企业产品销售的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衣食父母”。
汉语词典上说:“顾客是到商店或服务行业来买东西的人或服务对象。
”企业必须仔细的了解它的顾客市场,这样,可具体深入地了解不同市场的特点,更好的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思想。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人们对顾客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商品短缺,什么都凭票供应。
布票、粮票、油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等,举不胜举。
这些东西,现在已经变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物。
还留存在人们的记忆力里。
那时候的百货商店里,售货员对顾客很少有笑脸。
而是顾客拿出笑脸一遍又一遍讨好店员,想买点紧俏商品。
问个三声五声,得到的是冷冰冰的态度,生硬的回答。
那时候的顾客根本不可能会想到能成为今天的“上帝”。
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谁赢得顾客,谁就赢得市场,谁的企业就能够有所发展。
所以“顾客是上帝”的说法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
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同的。
为了全面、深入的理解“顾客是上帝”这个命题,本文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说“顾客是上帝”,就要尊重顾客的人格、满足顾客的需求现在我们常常讲“以人为本”,那么,商家就要更多地体现对顾客的人文关怀。
企业的生命之源在于使顾容满意。
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已使今天的顾客不同于以前的顾客,今天的市场也不再是昨天的市场。
现在,市场的主导权已由厂商转向了顾客手中。
了解了顾客的需求,就等于了解了市场。
人类社会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是指人们对生活消费资料和对生产消费资料的一种需求和欲望。
实现消费需求,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要有消费欲望。
就是对市场提供的消费品的购买欲求。
二是要有货币支付能力。
仅有欲求而不具备货币支付能力,并不能成为现实的消费需求。
浅谈“顾客就是上帝”
浅谈“顾客就是上帝”作者:李玉梅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10期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顾客就是上帝”已成为许多商家心目中认同的理念。
不过俗话说:买卖不同心。
即使这一理念已获得大众及商家的认同,但想要既满足顾客需求又实现企业效益却并非易事。
因此,在对“顾客就是上帝”的认识及立场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企业营销,成为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顾客上帝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顾客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顾客的角色定位也越来越清晰,“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就是在这一层面上展开竞争的产物。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从商家的角度讲的,要以顾客的标准作为企业的服务标准,其实还包括顾客的自我认识与判定,商家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等更深层的意义。
一、对“顾客就是上帝”的认识“顾客就是上帝”,说的是要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待顾客就要像对待上帝一样。
因为企业深知,没有顾客,企业就无法生存。
但是,以顾客为重固然是对的,可行业也应有行业的标准,对于超出商家所能提供范围的要求,或是强行逼迫商家提供不平等服务的要求,便不能强硬搬出“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
(一)从企业角度看待“顾客就是上帝”首先,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中心。
很显然,企业的很多外向型经营活动,如公关活动、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品牌设计以及形象提升等等,无不以顾客作为活动的核心和目标。
因为如果企业不能将这些活动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顾客,得到顾客的认可,最终实现产品的销售,那么这些活动的付出对企业来说将是某种“资源浪费”。
其次,顾客是企业竞争的焦点。
营销是伴随着市场竞争而产生的,如果没有竞争也就不需要营销。
因此,企业必须通过获得更多的顾客来抵抗竞争带来的压力。
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最关心的是它所在行业的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又取决于“潜在竞争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替代品的生产”、“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及“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而这五种竞争因素中,购买者即顾客最终决定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盈利能力。
顾客是上帝
大到机关单位,小到单一消费,很多商家都向员工传输这么一个思想:顾客是上帝。
这话说的没错,顾客来我们这里消费,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尽量满足顾客的要求。
顾客是上帝这句话,当真是地球人都知道,而然顾客是上帝,我们并不是奴隶。
在基督信徒的眼中,上帝是伟大的,他谦卑柔和,所有的生物在他的眼中,没有高低贵贱,一律平等对待。
当上帝被赋予太多的金钱利欲的时候,一切就会显得不一样了。
可能最初是因为商家的原因,他们想要出售一件东西,不管顾客的需求,夸大其词,虚假宣传,一件原本普通的商品被一番天花乱坠的辞藻装饰,他们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尽量向客户推销,只求满足自己的私欲,不管别人的死活。
在此过程中,顾客就是上帝,顾客说的就是对的。
结果客户买回家,才发现根本没有描述的那样的效果,想要退换的时候,商家就火速变脸,并且给你罗列出九九八十一条的冠冕堂皇的原因,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商家赚足了钱,顾客伤透了心。
在这种现象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人们就容易出现这样的一个心理,你不遗余力的向我推销,看者笑容满面,其实心里就是惦记我兜里的钱。
既然你在此时此刻我把当做上帝,那我就最大限度的行使我上帝的权利,我对你冷眼相加,给你脸色看,那都是我的权利,想要赚我的钱,先要把我伺候舒服了再说。
今天去超市购物,正好就遇见了这样一个情况,一位称重的售货员不知是什么原因在给一位顾客称量商品的时候,口气不太好,顾客听了就不高兴了,当时就破口大骂,叫嚣着要找领导,把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都揪出来,要求把这样的人辞掉。
售货员也是个有火气的人,一听骂的难听就不干了,于是乎,两人就开始的对骂,惹得购物的人频频驻足围观。
平等这个词好像越来越越匮乏了,可能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对平等这个词的认识已经扭曲。
即便如此,在人与人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顾客就是上帝”分析
“顾客就是上帝?”分析正方观点作为市场营销的理解就是要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他当成上帝来看待。
营销者如果是做生意的一定要了解顾客的需要,尽量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且如果没有顾客来买我们的东西,那么营销者也就没有可能获得利润,所以照顾顾客的利益也就是照顾好我们的利益。
顾客就是上帝说的是营销者要从顾客的角度出来,以最好的态度让顾客满意,以此来提高营销者的销售,实现我们的利润。
顾客是上帝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如果对别人不尊重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为了钱可以出卖自尊的.你有选择我服务的权力,我也有受尊重的权力.辱人者人必辱之.与人相处,处于优势的时候,对待人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教养。
反方:营销管理,别把顾客当上帝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顾客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现代意义的“以顾客中心”也早已从“满足顾客需求”发展到了涵盖品牌、服务、广告、公关、企业文化以及业务流程重组等每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神经。
无庸置疑,“顾客是上帝”的企业理念对于提高中国企业营销水平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如果不能真正把握甚至是误解“顾客是上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相反对于企业却是一件有害的事情。
上帝不会无礼如果以“顾客是上帝”的理念要求企业员工以顾客为尊,为顾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当然无可厚非。
“上帝”理应得到足够的尊重与礼待,但尊重和礼貌都是双方的,顾客也要“顾德”,不能违背起码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才好。
遗憾的是,很多企业以“顾客是上帝”为由要求企业员工迎合甚至满足顾客所有的要求则未必妥当。
因为上帝不会无礼,而顾客却经常发生“无礼”的错误。
《扬子晚报》就曾转载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位酒店服务生在推门送客时,不慎碰到一位顾客的胳膊,服务生忙不迭赔礼道歉,但这位顾客却得理不饶人,破口大骂;上海某餐厅在晚间营业时,由于突然跳闸停电,食客竟趁黑逃单;武汉某商场为顾客备了几百把“雷锋伞”,结果借出去的伞除了一小学生归还外,其余的竟有借无还……面对这样的“上帝”,我们如何能够坚持“顾客永远是对的”的原则?面对这样的顾客,我们又如何能够“参照第一条” ?(服务理念第一条:顾客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第二:如果顾客有错,请参照第一条)另一个更为可笑的例子是,在“顾客是上帝”的理念指导下,湖南某酒店餐饮部的女经理竟然总结出一套“发嗲服务法”并授之于麾下的服务小姐。
顾客就是上帝
顾客就是上帝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来到小川实习已经二十天了,我发现不是每个客户都那么友好,当然不一定全是客户的问题,我们自身的问题也存在,例如某天有位客户在柜面想取款,由于实习生不能做业务,必须在师傅监督下才能操作,师傅出去帮别人通过网银转账,让顾客稍微等待了下,虽然我们没有及时服务于他,但是他开始刁难我们,不停分批取款100元,导致别的客户不能办理业务,在这个时候不能体现出你的不满,得笑容满面的面对他,继续为他办理业务,直到他气消为止,的确我们不应该让客户等待,所以在今后处理客户与我们的纠纷时要态度端正,他们的要求得尽量满足,要懂得如何斡旋于不同客户之中,让他们信赖我们,不能激化矛盾,得罪客户,因为得罪一个或许连带着他的朋友圈都不想来我们行存款,这会带来多大的损失。
在服务行业,顾客的要求我们必须尽量满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奉行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是我们的追求,懂得如何换位思考,在你觉得客户找茬时,换个角度看看你作为客户会想些啥。
如果人多了意味着毫无次序,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顾客等的焦急,我们也感觉到不好意思,所以希望能想出更好的办法让顾客先来先办理,防止插队产生纠纷,同时防止顾客怕别人抢了他的位置提前把存单或者存折递交进来,弄错业务,导致客户损失。
我们也应该提供更好的办公环境,这不是为了职工的福利,而是顾客在这里等待的时间也能有所消遣,另外座位人多了不够坐,总不能让顾客站着等,尽量提供一些能收缩的椅子,让客户坐着等着办理业务。
李舒怡。
正确认识“客户是上帝”
Page 7
6.向客户表示职权有限,无法做主
有时,我们可以向客户指出他的某些要求不属于我 们的职权范围,我们做不了主,这样既向客户表示 了拒绝,又使客户对自己的拒绝能够谅解。比如: “对不起,刘总。这个已经超出了我的权力范围, 请见谅……”
Page 8ຫໍສະໝຸດ 7.向客户推荐其他公司当我们确实不能接受客户的要求,而且又不忍心让 客户失望时,可以在通话结束时向客户推荐其他公 司。这种做法很容易使我们在客户心中树立起诚实 可信、为人热情的良好形象,为以后的合作留下余 地。比如,“王先生,真对不起,这个价位我们不 能满足您,不过,您可以和××公司联系,那里可 能会让你满意。”
Page 11
谢谢观赏
FROM:
Page 6
5.以小换大
在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有的客户比较难缠,奉行强硬政策, 单方面要求对方让步。对于这种客户不要硬碰硬,而要巧妙 周旋,轻易不让步,即使让步,也要在我们让小步的基础上, 换取对方让大步或对等让步。客户:“小王,我们是A地区的 经销商大户,在这里,只要我们称自己是第二,没有人敢说 他是第一。你们要进入A地区还要通过我们。这样吧,进货价 格就再降5%吧。”销售员:“李总,对于贵公司的实力,我 们当然是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跟您谈判这么久。这次给您 的价格已经是最低价了。要不然,你再多进30%的货,我向 总部打个申请,申请进货价再降低2%,但是不知道能不能批 下来。”
总结:
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能够充分运用各种因素,协调公司、客 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但能够为客户着想,也能够为公司谋 利。他们不但掌握基本的销售技巧,在与客户产生矛盾时, 还能够化险为夷,变不利为有利。所以,销售员要掌握客户 的心理,学会说“不”的艺术。只要“不”说得恰当,客户 常常会宽容地说:“没关系”。 销售员不要曲解“客户是上帝”的意思,认为“上帝”得罪 不起。其实,只要让客户了解自己的苦衷,态度诚恳、语言 温和地表示歉意,“上帝”还是能够体谅的。在对客户说 “不”时,切莫使用含糊的字眼,如“我再考虑考虑”等, 以免客户误认为销售员是真心地替他想办法,这样一来,反 而耽误了客户。
客户是上帝
客户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客户是上帝”这口号用于各行各业,也是很多企业客户管理的指导思想,但在实际付诸行动时却跑道脑后或者付诸一半。
我们公司是一个煤炭贸易公司,守着能源的稀缺性,没有客户的概念,都是客户找来买煤,或许整个行业都这样的,但如近市场不景气客户管理尤为重要了。
1、“客户是上帝”“客户是上帝”这句话表面上看意思就是客户类似是上帝,是创造财富的上帝。
上帝给我们带来了利润,企业才能持久的发展。
所以我们把客户当成上帝一样尊敬他。
那只要找到那些是我们上帝一样对待的客户,就能更好的把“客户是上帝”指导思想付诸行动了。
在工作中听过这一句话:“就不愿意给居延公司加班”他没有把居延公司当成我们自己的客户,还有信息部和所派的拉煤车是上帝派来的大使,我们怎能对上帝派来的大使大声吼叫、态度不好呢?公司上层领导肯定是重视客户的,但是在工作一线员工不见得都有“客户是上帝”的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
我认为不仅是销售人员把“客户是上帝”为指导思想,在煤场的一线工作的员工也把他做为工作指导思想。
2、培养除了价格以外的核心竞争力价格同等条件下客户选择我们,这就是我所讲的价格以外的核心竞争力。
在发煤的时候与那些大车司机聊天,他们说:就算运费每吨多给5元都不愿意到庆华公司里去拉煤。
还有些信息部老板对我说庆华公司为难客户又为难车司机,有时客户打款了,却找不到装煤的车。
故而在我们这行业价格不是唯一的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除价格以外核心竞争力有三,分别是好态度、高效率、保质量。
好态度是遇事不卑不亢,不能在你上班时因车少二高兴不已,也不车多而消极,更不能把坏心情带到工作中来。
高效率是业务上的反应速度,客户早上打款到下午单子还下不来、客户在外面车进不去很着急,无论是那个环节出问题,客户不满意的永远是公司。
保质量是产品质量达到双方协商的合同指标,态度再好,工作效率再高,如果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客户是不会再来买你产品的。
这好比是去饭馆吃饭环境好、服务态度又好、上菜速度又快、菜又好吃顾客怎能不回头呢?司磅员、门卫、煤场管理员都是经常能与外界联系打交道的,我们是公司的窗口,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的公司。
银行面试问对顾客至上的看法
银行面试问对顾客至上的看法
●以顾客的需要为中心,不但考虑大顾客的基本需求,还要考虑他们的精神需
求。
总之一切在符合一定原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
●客户至上的理念及表现在于。
服务客户。
客户第一,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等等。
●客户是上帝,以客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这就是银行对客户的态
度.
●服务人员在与顾客交往时,自始至终都应保持愉快、亲切的服务态度,任何
时候都不应以生硬和冷漠的服务态度接待顾客,任何原因都不应成为服务人员发脾气、使性子、耍态度和失礼貌的理由。
●体现了“良好的客服形象、良好的技术、良好的客户关系、良好的品牌”的
核心服务理念,要求以最专业性的服务队伍,及时和全方位地关注客户的每一个服务需求,并通过提供广泛、全面和快捷的服务,使客户体验到无处不在的满意和可信赖的贴心感受。
客户服务管理师二级论文-顾客是上帝
摘要:顾客是上帝”这句话不单单要求我们保证客的物质求得到满足,还应保证他们的精神需要,即人文的关怀和人格的尊重。
如果一个商家或企业以貌取人、凭衣看人,嫌贫爱富,那他是不会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的。
我的理解就是我们要把客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他当成上帝来看持。
我们如果是做生意的一定要了解顾客的需要,尽量满足客的需要,而且如果没有顾客来买我们的东西,那么我们也就没可能获得利润,所以照顾客的利益也就是照好我们的利益。
没有好的服务就不会有客户,因此我们应该对外把客人当作老板看特、把客人当作朋友看待、把客人当作贵人看待:对内更应该去聆听自己企业的员工的想法、看法。
实现更大化的双赢。
练合起来深刻理解“顺客是上帝”。
起初认为“顾客是上帝”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上的。
如果对别人不尊重,那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换句话说也就是,尊严是自己挣得,而不是别人给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用这样的话语与顾客理论嘛?显然不能!因为我们是服务人员工顾客是我们的“上帝”。
上帝创造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就要感激他,尊重他。
即使在个别顾客极其挑别,无理取闹时,从事服务行业的我们,甚至所谓的商家、企业,也要心平气和有礼有貌地按照法律和道义上的要求行事,而不能与顾客较真,更不能靠武力和权势来欺压顾客。
如果一个企业真正做到了“顾客是上帝”那么他就会成为顾客的宠儿,商场上的胜利者。
一句话,谁能赢得顾客,谁就能获得效益:谁能赢得更多的顾客,谁就是市场的赢家!“顾客是上帝”从字面意思可以知道,对待顾客,就要像对待上帝一样,恭敬地为之服务。
其实,这倒不是什么人的本性,而是生存竞争使然。
没有好的服务就不会有客人,没有客人企业就没有办法生存发展。
所以,各个企业无不使出各种手段来拉拢客人。
其实,顾客对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是讲诚信,希望其能为之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传统的思想有无商不奸,为富不行的概念,本来一个好好的市场,由于假冒伪,坑蒙拐骗,给我们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卓越服务要要对 “客户就是上帝”的思考
卓越服务———对“客户就是上帝”的思考李娜杨茹自“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提出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便陆续转变以往传统的营销观念为新的市场营销观念,开始发现顾客对于企业的真正意义。
“顾客就是上帝”被国外从业者当作对客服准则的箴言,可是在我国不同文化背景下,顾客和服务者的关系存在着一些特有的关系。
近来,我国国内管理学学者分别提出了“顾客是朋友而非上帝”“顾客并非上帝”等营销理念。
本文通过对这一理念的讨论以及肯定,首次提出了服务基模的概念,并认为应该把这一概念深入服务者中,提高服务者服务观。
一、“客户就是上帝”1.“客户就是上帝”的由来一直在探讨客户定义的问题?其实就是能够帮助企业更高效的销售产品,能够为企业增加更多利润的人。
客户是企业销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
2.客户=上帝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从企业的一个目的、两种职能、三个内容、四个阶段、八大领域等几个方面非常清晰向我们展示了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阐明了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阐述了企业经营的真正目的其实不在企业本身,而是在于企业外部,即创造与满足顾客,第一次认清了决策过程的重要性,第一次认清了组织的架构必须服从于企业经营策略。
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企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以外的那些需要它的产品和服务的一定群体,并不是单纯为了满足投资人和企业中工作的一部分群体的愿望或利益而存在的。
既然企业存在的目的即是创造客户,那么即是客户给了企业生命,客户给了企业饭碗,这一观点是对“顾客是上帝”以及“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最好诠释。
企业的正常以及高效率运行是必须要有足够的利润,这种观点并不同于一般人认为的企业的目的就是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
有效的管理就是用自我控制的人进行目标管理没有这种将企业当上帝的认识,企业在服务上的眼界,追求和创新必然会非常局限。
二、服务观1.国内现有服务观许多员工服务意识不强,碰到暂时办不了的业务或直接无法向客户提供的服务不是想方设法满足客户的需要,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而是用一句“办不了”就将客户打发。
顾客就是上帝?
顾客就是上帝?企业因顾客而存在,因顾客而成长,所以要牢固树立服务顾客的价值理念,以顾客为本。
但是,在表达这种理念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犯糊涂。
其中最多的一种糊涂顾客理念的表述方式是“顾客就是上帝”。
做为理念,这种表述的确会给服务人员以一种精神状态上的鼓舞,但无法给服务人员以行为方法上的指引,服务人员面对这样的理念,就好比一个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应届毕业生,畴筹满志,却不知该做什么,时间久了,这种精神上的鼓舞作用也消失了,那么这句话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顾客就是上帝,言外之意是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顾客,但对于不信仰基督教的人来说,他们并不知如何对待上帝,没有过这样的切身感受。
因而这样的理念会令很多服务人员无所适从。
而如果说“顾客是父母”,每个人都有父母,都明白应如何对待父母,知道对父母要尊敬,对父母真诚,对父母关怀……那么也就知道对待顾客也要尊敬、真诚、关怀。
企业文化好象空气一样存在于企业之中,作为一种氛围,企业文化看似无形,却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它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状态,而是这种状态所蕴涵的对工作的感情;不是服务态度,而是服务态度中体现的精神境界。
总之,企业文化虽然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外,却又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员工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标准和方向,若要企业文化真正能够感染人、激励人,需要提炼、归纳、梳理,并灌输到每个人的心中,内化为每位员工的行为,让它即无形存在,又有形感知。
若要达到最后的效果,企业文化在最初的提炼阶段就应该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至少对于不信仰基督教的员工就是一句不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理念。
而在中国,信仰基督教的人实在有限。
请参考来自咨询公司的服务理念:◆诚实守信,视客户为成长伙伴◆坚持到底使客户得到最终的满意◆尽职尽责,为客户创造超出客户预期的尽可能大的价值◆解决客户真正存在的问题这组客户服务理念简单平白,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员工可以从每一句话中找到行为的指导。
浅谈如何实现“顾客是上帝”——企业文化之我见
浅谈如何实现“顾客是上帝”——企业⽂化之我见2010年7⽉5⽇,带着极其兴奋得⼼情,我踏⼊了中国⼯商银⾏福建省分⾏⾦融⼲部学校,开始为期⼀个⽉的新员⼯岗前培训。
第⼀天,中国⼯商银⾏福建省分⾏杨⾏长以“焕发青春之光,谱写美好未来”为题,给我们授了第⼀课,让我们认识到⼯⾏“⼯于⾄诚,⾏以致远”的价值观。
在林⾏长“诚信、务实、进取、创新”⼗字共勉语下,我认识到“顾客是上帝”。
经过紧锣密⿎的培训,我充分理解了中国⼯商银⾏的性质,以及⼯⾏⼯作⼈员的职责。
培训期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讲到企业⽂化时,⼀位培训⽼师给我们举了⼀个例⼦:⼀天,⼀位先⽣到柜台存钱,我⾏⼀名柜员像往常⼀样,⾯带微笑地说:“您好”,这名顾客怒⽓汹汹地说“好什么好”。
“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柜员接着微笑着说,“取钱”这位先⽣更是恶狠狠地说。
柜员继续笑问:“取多少呢?”,客户答道:“随便”。
假如你是这位柜员,你会怎么做?我们热烈地讨论了起来,这不是俗说的:“拿热脸去贴别⼈的冷屁股”吗?谁能受得了?⼀般情况下,我们对别⼈的冷漠是热情不起来的。
报着这样的平常⼼态,如果这位柜员也发怒,不理睬客户,甚⾄跟客户恶⾔相向起来,就会引起争吵,引发客户投诉,以及⼀系列不良影响。
作为⼯⾏的⼀名员⼯,我们时刻要铭记我们的使命:服务客户。
因为,客户的⾼度认同和充分信赖,使形成⼯⾏价值的源泉,没有客户的认可与选择,⼯⾏就失去了⾬露阳光。
所以,我们必须把客户的利益放在⾸位,为客户提供全⾯、专业、优质、便捷的服务,实现客户财富的增值,嬴得客户对我们的信赖和忠诚。
当时,这位柜员很快意识到客户⼼情不太好。
为此,在⼤堂经理的协助下,先安抚住客户的情绪,再迅速为其办理完业务。
后来,据了解原来该客户早上刚跟妻⼦吵架,⼼情⽋佳,所以语⽓不是很好,之后客户意识到⾃⼰的⽆⼼之举,跟妻⼦特意跑到柜⾯感谢这位柜员,并成为这位柜员的忠实客户。
忍⼀时之⽓,挽住⼀位忠实客户。
我想,这就是“顾客是上帝”的最直接体现,⽽这,就是我今后⼯作的指⽰标。
视储户为上帝,以满意为宗旨
视储户为上帝,以满意为宗旨记工商银行凉城县岱海电厂支行宣德街储蓄所业务员陶树青同志,优质规范服务先进事迹。
陶树青同志算是个“老银行”了,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干过、联行、记账、出纳、事后监督工作,一直在一线工作上,无论那个岗位她始终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
在工作中她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有关金融政策和法规,积极学习各项业务知识,以及银行内控制度,正确及时地办理各项业务,受到广大储户的高度赞扬。
2005年岗位调整时,她由营业厅调到储蓄所工作,宣德所是一个业务量大,业务种类繁多,代发工资较多的一个所,她的职责是集储蓄、业务、服务于一体的窗口工作。
为了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在工作过程中她做到了操作标准、服务规范、用语礼貌、举止得体、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宣德所相继推出了代收话费、代理国库劵、代理基金、代收扣款、代理财政补发工资等一系列业务。
但不论哪项业务,她都能熟练地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
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在保证遵守行所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能灵活掌握营销方式,为客户提供方便,灵活快捷的服务,使银行服务手段得到了延伸。
宣德所位于凉城县东西街一务最繁华的主要交通要道上,南通岱海电厂,东通集宁,西通呼市,服务对象之广、范围大,开户户数多,是凉城范围内最大的储蓄营业厅,每天要为各色人等服务。
为此她时刻提醒自己,要从细节做起,把行里下发的各种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做到细微化、平民化、生活化,让每位客户在这里得到满意的服务和温馨的感觉。
所里经常会有外地来的务工人员来办理个人汇款,有的人连所需要的凭条都不会填写,每次她都不厌其烦、十分细致的为他们讲解,填写方法,一字一句的教他们,直到他们学会并为他们办妥为止,临走时还要叮嘱他们收好所写的回单,以下次汇款时填写。
每当为客户办理完汇款业务的时侯,他们都会不断的伸出大拇指感谢赞扬她。
也许有人问,个人汇款在储蓄所只是一项代收业务,并不能增加所时的存款余额,为什么还要这么热心的去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银行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顾客就是上帝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年轻时曾在一家公司当推销员,有一次他发现自己所卖的产品比别的公司同样性能的产品要贵,于是深感不安的格林斯潘花了整整 5 天的时间逐家逐户寻找顾客,告诉他们事情的经过,并退还多余的款项。
结果,格林斯潘不但没有失去这些顾客,反而加深了顾客对他的信赖和敬意,成了他的长期客户。
格林斯潘的诚信之举很快就传开了,此后,顾客的订单像雪片一样涌来,最终格林斯潘成了美国经济界呼风唤雨的巨人。
长期以来,我国的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只注重营销自身的金融产品,而忽略了相应的服务开发,对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依托关系认识不清。
譬如,在产品营销时只注重售前、售中的服务,而不重视售后服务。
营销时,“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客户感到服务热情周到,一旦营销成功,好像是划了句号,对客户的事情不再过问。
其实银行营销与做其他生意一样,售后服务是关键,诚信则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它就像树木的根,“无本之木”哪有生命力?
倡导诚信服务,一是要实行连续性服务。
连续性服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重视的不仅仅是银行产品的售出,而是更加强调对银行产品售出的最终成果。
然而,一些银行在营销中把自己和客户独立开来,把自己的个人意愿强加于客户。
在这种服务理念下,往往会对客户隐瞒某些事实真相,最终把客户推向银行的对立面。
二是实行履约式服务。
俗话说:“承诺是金,践诺是灵魂”。
答应客户的就一定要为
其真诚服务,言而无信,诺而不践,就会失信于顾客。
三是要做好产品售后服务。
售前、售中服务固然重要,但售后服务也不可忽视。
做好售后服务,必须转变观念,把营销服务的内涵扩延到服务的全过程,对营销客户经常回访,及时掌握客户思想、心理动态,让客户真正从内心感到银行服务的周到。
四是必要是可实行产品召回式服务,这对于将要大量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的农村合作银行尤为重要。
对有缺陷的金融产品实行召回,既维护了客户的正当利益又维护了银行的信誉和形象,虽然银行承担了短期上的较大成本,但客户对银行的长期信赖效益却是无法估量的。
五是要实行赔偿式服务。
银行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要忘记客户的利益,银行要始终奉行“客户的利益就是银行的利益”的宗旨。
由于银行的失误或违约造成了客户的损失,银行要对客户赔偿一定的损失或违约金。
只有真正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吸引新客户,留住老客户,从而扩大经营,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
综上所述,作为以服务性为主的银行分理处,更要牢固树立诚信服的经营理念,把诚信服务作为日常工作和营销金融产品的出发点。
顾客就是上帝。
诚信是社会对银行颁发的“信用证”,也是我们银行对外印发的“名片”,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行诚信服务已经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