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含答案)
西方社会学复习答案
![西方社会学复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75239eefdc8d376ee326b.png)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阶段1.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与确立(第二、三、四章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第二章孔德的社会实证论1.自1838年( D )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B.斯宾塞C.迪尔凯姆D.孔德2.孔德强调了社会学研究的(A D )原则。
A.客观性B.自主性C.能动性D.相对性3.孔德认为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BCD )三个不同的阶段。
A.原始阶段B.神学阶段C.形而上学阶段D.实证阶段4.孔德将(B )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B.秩序与进步C.效率与公平D.个人与社会1.社会物理学(孔德)社会物理学的代表是孔德,他把社会看成是外在于主观意识的,可以用外部观察、测量和统计的方法加以研究的物理现象,并自认为采取了一种纯客观的、确实可信的科学原则。
2.社会秩序(孔德)在孔德那里,社会秩序是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间稳定的有序联系,并且是一种如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的社会联系。
3.实证阶段(孔德)孔德认为,实证阶段是超越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虚幻性和绝对性的阶段,是以实证科学为知识基础,直接面向经验事实的阶段。
第三章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1.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
A.社会主义B.自然主义C.主观主义D.唯物主义2.斯宾塞站在(AB )立场阐述了他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A.自然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人文主义3.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 )→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军事社会第四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论1.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
A.社会现象B.社会规律C.社会组织D.社会事实2.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的主要特点是:(ABD )A.不可还原性B.对个体的制约性C.主体能动性D.社会普遍性3.迪尔凯姆指出,解释社会事实基本原则是(BD )。
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考试必过版)
![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考试必过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7c31f389eb172ded63b78e.png)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古典社会学三大传统:人文主义、实证主义、批判主义2.社会静力学就是从静止的状态去研究社会,是研究一般的社会关系、秩序、结构及其性质的学说,即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
3.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说,即人类自然进步的一般理论。
4.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实证主义口号)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提出社会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其思想局限:社会哲学、唯心倾向、乌托邦、保守5.孔德认为人类智力(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虚构阶段(神学)、抽象阶段(形而上学)、实证阶段(科学)6.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似之处:●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是第一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
7.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军事社会(紧张)和工业社会(和平)两种类型。
8.滕尼斯1887年《公社与社会》一书成为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认为人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完全非理性),其体系分为一般社会学和专门社会学(纯粹社会学(公社和社会、社会价值、规范、本质等),应用社会学,经验社会学)9.齐美尔形式社会学:主张社会学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可以集中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而忽略其内容。
形式有:统治、服从、竞争、合作、党派、分工等,小群体(互相依赖,保持个性),大群体(制度和法律,压制个性),个人与社会(矛盾)双重关系,不能脱离社会,但与社会对立,因为制度和理性化压抑个性。
10.齐美尔对社会冲突的看法:冲突普遍存在,有积极功能(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安全阀机制)11.迪尔凯姆著作《自杀论》,提出了社会支持概念,社会整合与社会规范。
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确立社会研究方法的准则:理论命题——理论假设——经验检验的研究步骤,价值中立的原则,解释社会事实拒绝还原论,不把社会事实的起因和功能混为一谈,批判目的论,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共变法与控制比较法12.涂尔干(法)社会团结:指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f8aa9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6.png)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是()A. 社会现象B. 社会问题C. 社会结构D. 社会关系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马克思B. 韦伯C. 孔德D. 涂尔干3.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通过学习社会规范和角色,逐渐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被称为()A. 社会适应B. 社会化C. 社会控制D. 社会参与4. 社会分层的主要形式有()A. 经济分层B. 政治分层C. 文化分层D. 所有选项5. 社会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马克思B. 韦伯C. 涂尔干D. 帕森斯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的功能。
2. 描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3. 什么是社会结构?请举例说明。
4. 社会问题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 简述社会变迁的类型。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及其成因。
2. 分析社会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2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案例:某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决定在市中心建设一个大型购物中心。
这一决定引发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购物中心的建设将破坏社区的和谐氛围,增加交通拥堵,并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此案例中社会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通过社会学理论来解决这一冲突?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D5. A二、简答题1. 社会学的功能包括:提供对社会现象的系统性理解;预测社会发展趋势;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2. 社会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逐渐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其重要性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促进个体角色的形成;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3.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成员的地位、角色和关系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
例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都是社会结构的体现。
4. 社会问题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含答案)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3d6df9f90f76c661371af7.png)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三阶段及其主要代表理论。
1)古典社会学理论阶段: 涂而干(实证主义传统)、韦伯(人文主义传统)、马克思(批判主义传统)2)现代社会学理论阶段: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冲突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社会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常人方法学、批判理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3)当代社会学理论阶段:新功能主义系统功能主义、结构化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沟通理论后结构主义.2、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研究传统的主要主张。
1)实证主义传统孔德、斯宾塞倡导,涂尔干正式确定。
基本观点:社会科学应该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现象的因果关系做出说明/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强调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2)人文主义传统韦伯开创。
基本观点: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所以不能盲目仿效自然科学来研究社会现象。
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不是说明,理解行动者赋予其行动及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
3)批判主义传统马克思开创。
基本观点: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从而改造现实社会,而不是维护和修补现存社会结构作单纯性解释。
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来推动知识的反思性发展,以此来引导社会秩序的建立。
3、孔德社会学中“实证”的含义。
1.真实:指知识要注重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所能及的事物,撇开虚幻神秘的东西。
2.有用:知识必须能够有益于不断改善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现实境况,反对以知识去满足人的无用的空泛的好奇心。
3.肯定:必须善于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一致的精神,以免引起无穷的疑惑和无尽的争论。
4.精确:我们的知识与现象的性质相协调,并符合我们的需要所要求的精准度,抛弃模糊的认识和主张。
5.相对:知识具有相对的意义,必须反对以往哲学追求绝对知识的倾向。
(整理)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整理)社会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4cfe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6.png)
(整理)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题
问题:社会学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组织和结构的学科,通过探究社会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以提供对社会改进和发展的洞察和理解。
第二题
问题:社会学最重要的理论框架是什么?
答案:社会学最重要的理论框架之一是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依赖,共同为社会整体的稳定和运作做出贡献。
第三题
问题: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广泛,涉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不平等、社会交往、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
它关注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和维度。
第四题
问题: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访谈、调查问卷、实验、文献分析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对象。
第五题
问题:社会学对社会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社会学通过深入研究社会现象和问题,提供对社会改革的洞察和理解。
它可以为社会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社会问题的关键信息,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上是关于社会学试题及答案的整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社会学:社会思想史题库(三)
![社会学:社会思想史题库(三)](https://img.taocdn.com/s3/m/5efdeb4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a.png)
社会学:社会思想史题库(三)1、名词解释社会思想正确答案: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生活问题、生活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属理论社会学的范畴。
2、问答题如何控制人的欲望?正确答案:人们生活(江南博哥)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就必须节“求”,即控制自己的欲望。
第一,以“理”和“道”节求。
第二,以权衡欲与恶、利与害节“求”。
3、问答题孔子关于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是?正确答案:①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②孔子的“克己”也是一种人的心理素质的修养,是要把“礼”的规范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的过程。
“仁”是孔子提倡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
③仁是礼的内心,礼是仁的表达形式。
仁是内心的深情厚谊,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
没有内心的仁,礼乐将失去意义。
但仅有内心的仁,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则仁也不能落实。
仁与礼,一内一外,相反而相成。
“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提倡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仁是礼的内心,是内心的深情厚意;仁是出于自己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一种规范与自由合一的状态;仁是孔门教育的宗旨,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仁是一种人与人彼此间痛痒相关息息相通的心情;“求仁”与“知命”相配合,知命才能求仁;仁道的范围很广,而其基础是孝悌。
4、名词解释失范型自杀正确答案:是由于人们的行动缺乏适当的规范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而导致的自杀行为,当社会发生动乱变迁时,人们失去了种种秩序和规范,欲望与手段不协调,行为混乱而无节制,造成种种痛苦导致自杀率升高。
5、填空题现代西方社会学分为三种主要思潮;()、()、()正确答案:自然主义社会学;人文主义社会学;批判的社会学6、问答题简述齐美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正确答案:齐美尔认为,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矛盾,是文化的客观性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齐美尔以货币经济的发展具体说明了这种文化的矛盾。
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成了物与物之间的交往。
2.各种文化的客体越来越多的相互联系起来,而与人的个性和情感的联系却日益淡漠。
社会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社会学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52f7c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2.png)
社会学试题(附参考答案)第一篇:社会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838年()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创立。
B A、弗洛伊德 B、孔德 C、米德 D、马斯洛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B A.、库利B、米德C、托马斯 D、林顿3、以下()活动不是集体行为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4、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为()C A.规模小B 存在时间长C 人际关系密切D 综合性功能强5、一群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进行维权斗争的妇女属于()。
C A.、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群体 D组织6、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D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库利 D、韦伯7、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8、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种越轨行为的理论是()B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手段—目标论9、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和婚姻家庭制度。
B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 C、法律制度 D、文化制度10、最早提出社会依附理论的社会学家是()A A.普雷毕什B 丁伯根 C 托夫勒 D 贝尔11、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B A、斯宾塞 B、孔德 C、米德 D、马斯洛12、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划分,访谈可分为一般性访谈与()CA、个别访谈B、座谈会C、深度访谈D、集体访谈13、被尊称为“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学家是()A A、斯宾塞 B、孔德 C、米德 D、马斯洛14、“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C A、米德 B、布卢默 C、库利 D、托马司斯15、对贫困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b30f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3.png)
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学科,它关注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和变迁。
社会学考试是衡量学生对社会学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以供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自然环境B. 经济体制C. 社会意识形态D. 社会关系与现象答案:D2. 下面哪个层面的社会组织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A. 家庭B. 学校C. 政府D. 消费者行为答案:D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实地观察和案例研究B. 数理统计和实验研究C. 访谈和问卷调查D. 图表分析和推理演绎答案:A、B、C、D...第二部分:问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解释社会学是如何研究社会现象的。
- 社会学通过收集和分析社会数据,探索社会现象的形成和变迁规律。
- 社会学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 社会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行为,探索社会结构对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影响。
2. 请解释社会学中的“社会结构”概念。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组织、制度和规范所形成的整体。
它包括社会的层级、角色分工和组织关系等方面。
社会结构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决定了社会中的权力分配、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模式。
3. 什么是社会化?请举例说明。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和内化社会文化、价值观和规范,逐渐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例如,当一个婴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学会语言、道德规范和社交技能时,就经历了社会化过程。
4. 请解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和改变。
社会变迁的原因可以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
社会变迁会对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社会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5. 请举例并解释社会学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古代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d23a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8.png)
古代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古代社会学概述1. 什么是古代社会学?2. 古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3. 古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二、先秦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儒家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道家社会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3. 墨家对于社会秩序的观点是什么?三、秦汉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法家在社会学领域的贡献是什么?2. 郑康成所倡导的农村经济思想有哪些特点?3. 阴阳家如何观察社会变化并理解社会规律?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佛教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影响是什么?2. 水经注对于社会地理学的发展有何意义?3. 《庄子》中的社会学思想如何体现?五、隋唐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有何作用?2. 唐代的佛教禅宗如何影响社会风气?3. 武则天时期的女性地位如何反映社会观念的变化?六、宋明清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儒商文化在宋代的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2. 明代的杂剧是如何反映社会问题和观念的?3. 清代的理学对社会秩序的理解有何贡献?答案:一、古代社会学概述1. 古代社会学是研究古代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2. 古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考古学、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
3. 古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社会组织等方面。
二、先秦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儒家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仁、礼、孝、悌等人伦道德观念,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管理。
2. 道家社会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然发展的秩序。
3. 墨家认为无差别的利益分配和和平发展是社会秩序的关键。
三、秦汉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法家在社会学领域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制定法律法规以及进行社会管理,强调法治和权威管理的重要性。
2. 郑康成提出的农村经济思想强调农耕经济的重要性,并主张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社会地位应得到重视。
3. 阴阳家通过天文地理的观察和研究,探索社会发展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bd960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f.png)
概念1、社会学研究的价值社会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
首先,社会学可以使我们从其他的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观点来了解社会世界;其次,社会学能够为我们提供自我启蒙,即增加对自我的理解;第三,社会学研究为评估政策的成效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和实际的帮助。
2、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联系、社会背景、社会结构。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因此,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从而看清自己。
社会学的想象力或者说社会学视角,有助于我们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更广阔社会的问题。
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联系、社会背景、社会结构3、“安乐椅”哲学孔德认为回答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正如科学的观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他认为科学的观察也可以解释社会的基本定律——安乐椅哲学。
孔德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改造整个社会,使之成为一个更加适合人们生活的地方4、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三种主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考察小规模社会互动模式,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符号以形成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并互相沟通。
功能主义—-—孔德、斯宾塞考察大规模社会互动模式社会是由相互联系、协同发挥作用的各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冲突理论----马克思考察大规模社会互动模式认为社会是由激烈争夺稀缺资源的竞争性群体构成的,本质是对权力的争夺5、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
社会学创始人法国人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世界的想法,也就是所谓实证主义,是由孔德首先提出斯宾塞英国人社会学第二创始人反对孔德关于社会学应指导社会改革的主张认为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适者生存——社会达尔文主义6、新教伦理韦伯不同意马克思关于经济是社会变迁核心力量的主张。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0eea17f18583d04964593a.png)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三阶段及其主要代表理论。
2、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研究传统的主要主张。
3、孔德社会学中“实证”的含义。
4、简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5、社会事实6、集体意识7、分析“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社会特征。
8、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
9、理想类型;韦伯的“社会行动”10、简述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
11、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是如何阐述两者的关系。
12、帕森斯的“唯意志行动论”13、简述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式。
14、显功能与潜功能15、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16、达伦多夫的“强制协作联合体”17、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18、简述科塞关于社会冲突功能的观点。
19、论述布劳的结构交换理论,并分析其与霍曼斯行为主义交换理论的区别。
20、米德的“自我”概念及自我发展的三阶段说21、符号互动论的三大基本前提22、戈夫曼的“印象管理”23、分析加芬克尔在社会秩序问题上对帕森斯理论的“颠倒”24、简述加芬克尔关于“日常实践行动”的主要特征25、舒茨的“二阶构造26、亚历山大的“科学思想连续统27、简述“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28、卢曼的“社会系统”29、科尔曼的“法人行动者”30、分析科尔曼理性行动理论中关于“法人行动者”与自然人的异同。
31、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32、简述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观点。
33、论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并分析该理论是如何化解社会学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对立。
34、论述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并分析该理论是如何超越社会学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对立。
题型和分值:1、连线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2、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3、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0db3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9.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一、单选题1.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A、职业B、收入C、教育D、权力参考答案:A2.社会化的落脚点和结果是()。
A、培养社会角色B、传递社会文化C、完善自我D、教导生活技能参考答案:A3.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A、绝对贫困B、相对贫困C、物质贫困D、精神贫困参考答案:A4.1891年()在广州自办的长兴学舍开设“群学”课程。
A、康有为B、谭嗣同C、章太炎D、吴建常参考答案:A5.在所有的符号中,()是最重要、最系统的符号。
A、语言B、文字C、声音D、图画参考答案:A6.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方法论》D、《经济与社会》参考答案:A7.霍桑实验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动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参考答案:B8.为社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域含义的学者是()A、滕尼斯B、帕克C、费孝通D、韦伯参考答案:B9.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A、社会角色的确定B、社会角色的表现C、社会角色的扮演D、社会角色的失调参考答案:C10.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A、6月5日B、8月15日C、9月11日D、12月9日参考答案:A11.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个人内在的过程引起的学者是()A、罗伯特·默顿B、西塞·朗姆布罗索C、弗洛伊德D、汉斯·艾森克参考答案:C12.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参考答案:D13.同辈群体的影响在()达到最高峰A、儿童期B、青春期C、中年期D、老年期参考答案:B14.下列行为属于中性越轨的是()。
A、男青年留长发B、犯罪行为C、吸毒D、侵吞公款参考答案:A15.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A、组织成员B、组织目标C、组织结构D、组织章程参考答案:A16.中年期的社会化偏重于()。
社会学理论考试试题
![社会学理论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0d51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3.png)
社会学理论考试试题一、简答题1. 解释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并讨论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社会学理论是指对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进行系统分析与解释的理论体系。
它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的结构、制度、变迁和发展规律,旨在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社会学理论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提供了研究社会现象的理论框架,帮助研究者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其次,社会学理论可以深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最后,社会学理论还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促进学界的学术发展。
2. 简述功能主义理论,并讨论其优点和批评。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系统,社会的各个部分都对整体的稳定和运行起着功能。
它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平衡性和相互关联性,关注社会秩序和社会一体性的维持。
功能主义理论的优点在于它对社会存在的秩序和稳定进行了解释,理论假设合理且易于理解。
此外,它强调了社会各个部分的相互依存和互补性,有助于理解社会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然而,功能主义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首先,它过于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忽视了社会冲突和变革的存在。
其次,功能主义理论忽视了社会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对于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解释力度有限。
最后,该理论在对社会变迁和变革的解释上相对不足,无法很好地解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3. 以社会行动理论为基础,分析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决策过程。
社会行动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基于个人目标和意义的选择性行动。
在社会中,个体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动机,评估不同行动的意义和可能的结果,并根据这些评估进行决策。
首先,个体在社会行为决策过程中会考虑自身的兴趣和目标。
个体的兴趣和目标会影响其对不同行动的评估和选择。
其次,社会情境也会对个体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
个体会考虑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
最后,个体的行为决策还受到信息和认知因素的影响。
社会学通论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社会学通论题库知识点(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ea345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b.png)
社会学通论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填空题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变化的过程。
正确答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2、问答题社会制度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正确答案:所谓社会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江南博哥)社会需要,在这一的历史和实现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构成社会制度有四个方面的要素,即概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和设备系统。
3、填空题需要的()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正确答案:社会性4、单选()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新名词。
A.斯宾塞B.孔德C.马克思D.圣西门正确答案:B5、多选本源的社会制度包括()A、家庭制度B、经济制度C、政治制度D、宗教制度E、教育制度正确答案:A, B6、填空题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以下三个观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优先发展农村;优先发展城市7、填空题()与()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应同步进行。
正确答案:制度建设;制度改革8、单选“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A、米德B、库利C、布卢默D、托马斯正确答案:B9、多选社会学创立以来,主要的不同意见有()。
A.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
B.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
C.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的科学。
D.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或社会制度的科学。
E.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正确答案:A, B, C, D, E10、单选基本社会化指的是以下哪个阶段的社会化:()A.婴幼儿的社会化B.婴儿时期至青年时期的社会化C.成年人的社会化D.老年人的社会化正确答案:B11、单选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A、罗斯B、墨顿C、迪尔凯姆D、韦伯正确答案:C12、名词解释人的社会化正确答案: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社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d5047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8.png)
社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A. 社会行为B. 社会结构C. 社会变迁D. 社会问题答案:B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马克思B. 韦伯C. 孔德D. 涂尔干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文献法答案:C4.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学习社会规范和角色的过程被称为:A. 社会适应B. 社会学习C. 社会化D. 社会控制答案:C5. 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是: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以上都是答案:D6. 社会角色的扮演者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被称为:A. 角色期望B. 角色行为C. 角色规范D. 角色冲突答案:A7. 社会网络分析中,用来描述个体之间关系的术语是:A. 节点B. 边C. 路径D. 网络答案:B8. 社会资本是指:A. 社会关系网络中蕴含的资源B. 社会成员的财富总和C. 社会成员的权力总和D. 社会成员的声望总和答案:A9. 社会运动的推动力通常来源于:A. 社会不满B. 社会稳定C. 社会和谐D. 社会秩序答案:A10. 社会变迁的类型包括:A. 渐进式变迁B. 革命式变迁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包括:A. 家庭社会学B. 教育社会学C. 政治社会学D. 经济社会学答案:A, B, C, D2. 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A. 普遍性B. 复杂性C. 紧迫性D. 持久性答案:A, B, C3. 社会控制的手段包括: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宗教答案:A, B, C, D4. 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包括:A. 家庭B. 学校C. 工作场所D. 媒体答案:A, B, C, D5. 社会分层的依据可以是:A. 经济地位B. 教育水平C. 职业类型D. 社会声望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学科。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1f1e7284ac850ac024218.png)
第一章社会学导论单选题:1.法国著名社会学家(B)是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传统的集大成者。
A.孔德B.涂尔干C.韦伯D.马克思2.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C)探讨了理性资本主义如何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兴起的问题。
A.涂尔干B.孔德C.韦伯D.马克思3.帕森斯是(D )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4.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C)。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章太炎多项选择题:1.公认的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是(BCD)。
A.孔德B.马克思C.涂尔干D.韦伯2.从研究目的来看,社会学研究可以分为(BD )。
A.定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定量研究D.解释性研究3.社会学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
A.问卷法B.观察法C.访谈法D.实验法第二章社会化单选题:1.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3.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4.()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论C.镜中我D.印象管理理论多项选择题:1.社会化的机构包括()。
A.家庭B.学校C.工作组织D.大众传媒2.社会化的类型包括()。
A.初始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3.以下属于角色失调现象的有()。
A.角色中断B.角色认同C.角色冲突D.角色失败4.米德认为自我包括()。
A.本我B.主我C.客我D.超我名词解释:1.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
从社会学意义上理解,代差反映的是在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也反映出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
社会学概论 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学概论 复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9dad576eeaeaad1f330ff.png)
社会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孔德在下列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研究》C. 《社会学原理》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2.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工作安定”属于下列哪种需要。
(B)A.生理的B. 安全的C. 归属的D. 自尊的3.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C)A.观众看电影B. 商店顾客之间的摩肩接踵C. 朋友谈心D. 火车乘客之间前拥后挤4.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时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C)A.感知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D)A.主干家庭B. 联合家庭C. 丁克家庭D. 核心家庭6.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A.交换关系B. 索取关系C. 对立关系D. 奉献关系7.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D)A.城乡对立B. 缩小城乡差别C. 农村发展为城市D. 城乡协调发展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B)A.迪尔凯姆B. 韦伯C. 帕森斯D. 吴文藻9.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又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A)。
A.制度化逃避B. 制度化冲突C. 制度化优先D. 制度化建设10.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的,是下列哪一种越轨行为理论。
(B )A. 标签论B. 社会失范论C.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D. 亚文化群体论11.随着社会及科学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不断地学习,这种现象是(D)。
A. 再社会化B. 特殊社会化C. 重新社会化D. 继续社会化12.当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时,这种现象称为(C)。
A. 角色扮演B. 角色中断C. 角色冲突D. 角色失败13.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C )。
A. 赶时髦B. 抢购C. 春游D. 球迷闹事14.根据人们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A)。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199d0c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3.png)
社会概论1,农村社区答: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
2,法律控制答:法律控制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种社会规范。
3,消费答:消费是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消费不仅仅是人们生活中的生活消费,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
答: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4,个人空间答:个人空间是指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物理区域,人们可以利用它在社会互动中表达某种意义。
5,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哪些?答: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包括以下六点:1)社会性;(2)文化性;(3)普遍性;(4)特殊性;(5)集群性;(6)复杂性6,新中国成立前的阶级阶层有哪些?答:新中国成立前的阶级阶层有以下七种:1)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2)民族资产阶级;(3)小资产阶级;(4)半无产阶级;(5)无产阶级;(6)游民无产阶级;(7)农民阶级7,社会网络的特征有哪些?答:社会网络的特征有以下五种:(1)普遍性;(2)多重性;(3)滚珠性;(4)多向性;(5)隐蔽性8,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有哪些方面?答: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有以下四个方面:(1)芝加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2)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3)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4)芝加哥学派创立了符号互动理论9,家庭的功能主要有哪些?答:家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六种:(1)规范性行为功能;(2)经济生活功能;(3)人口再生产功能;(4)精神生活功能;(5)教育功能;(6)抚养、赡养功能10,什么是社会问题的防治,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是什么?答:社会问题防治指对显露或潜在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手段,避免、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或使社会问题得以缓解和解决的综合治理工程。
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有以下五点:(1)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e5670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a.png)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是()。
A. 社会行为B. 社会现象C. 社会结构D. 社会变迁答案:B2.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
A. 传递文化B. 维持社会秩序C. 促进个体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3. 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以上都是答案:D4.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包括()。
A. 角色期望B. 角色扮演C. 角色冲突D. 以上都是答案:D5. 社会问题的特征之一是()。
A. 普遍性B. 严重性C. 争议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
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以上都是答案:D7.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
A. 合作B. 竞争C. 冲突D. 以上都是答案:D8. 社会群体的类型包括()。
A. 家庭B. 社区C. 组织D. 以上都是答案:D9. 社会制度的功能是()。
A. 规范行为B. 维护秩序C. 促进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社会变迁的类型包括()。
A. 进化B. 革命C. 改革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可能面临的冲突包括()。
A. 角色期望冲突B. 角色扮演冲突C. 角色退出冲突D. 角色内冲突答案:ABCD12. 社会分层的维度包括()。
A. 经济分层B. 政治分层C. 文化分层D. 社会分层答案:ABC13. 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
A. 普遍性B. 严重性C. 争议性D. 复杂性答案:ABCD14. 社会控制的手段包括()。
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宗教答案:ABCD15. 社会互动的类型包括()。
A. 合作B. 竞争C. 冲突D. 交换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答: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等。
17. 描述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免费)
![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776f50c52cc58bd63186bd02.png)
《社会学理论》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帕森斯的学生K·默顿创立了( )A.交换理论B.冲突理论C.中程理论D.宏观理论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B.生物人C.动物人D.非社会人3.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A.正向社会化B.负向社会化C.非社会化D.特殊社会化4.阶级产生的根源是()A.社会经济B.剥削压迫C.私有制D.社会不平等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C.期望角色D.角色集6.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圣西门D.卢梭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
这种观点属于()A.功能主义B.社会唯实论C.冲突理论D.社会唯名论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A.合作B.交换C.竞争D.冲突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A.2—10人B.2—20人C.2—30人D.2—40人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A.未成年人B.成年人C.离轨和犯罪者D.老年人13.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 )。
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C.期望角色D.角色集1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1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A.内群体B.成员群体C.首属群体D.大群体16. (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A.竞争B.战争C.冲突D.调适1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A.制度化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内在控制1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1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三阶段及其主要代表理论。
1)古典社会学理论阶段: 涂而干(实证主义传统)、韦伯(人文主义传统)、马克思(批判主义传统)2ﻫ)现代社会学理论阶段: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冲突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社会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常人方法学、批判理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3ﻫ)当代社会学理论阶段:新功能主义系统功能主义、结构化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沟通理论后结构主义.2、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研究传统的主要主张。
1ﻫ)实证主义传统孔德、斯宾塞倡导,涂尔干正式确定。
基本观点:社会科学应该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现象的因果关系做出说明/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强调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2ﻫ)人文主义传统韦伯开创。
基本观点: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所以不能盲目仿效自然科学来研究社会现象。
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不是说明,理解行动者赋予其行动及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
3)批判主义传统马克思开创。
基本观点: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从而改造现实社会,而不是维护和修补现存社会结构作单纯性解释。
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来推动知识的反思性发展,以此来引导社会秩序的建立。
3、孔德社会学中“实证”的含义。
1.真实:指知识要注重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所能及的事物,撇开虚幻神秘的东西。
2.有用:知识必须能够有益于不断改善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现实境况,反对以知识去满足人的无用的空泛的好奇心。
3.肯定:必须善于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一致的精神,以免引起无穷的疑惑和无尽的争论。
4.精确:我们的知识与现象的性质相协调,并符合我们的需要所要求的精准度,抛弃模糊的认识和主张。
5.相对:知识具有相对的意义,必须反对以往哲学追求绝对知识的倾向。
知识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人们对现象的研究总是受到内在和外在状况的限制。
4、简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是一个实体,而且是一个有机实体。
(1)所谓生长过程,是指社会规模由小到大的变化。
(2)结构的进化,是指社会组织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改变。
(3)功能分化,这是伴随着社会结构进化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
(4)相互依赖,是指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社会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
与生物有机体间的差异:1.生物有机体是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而社会有机体是松散的整体。
2.生物有机体中意识集中于机体的一定部位,而在社会中,意识通常分布于组成它的各个分子(即每个人上),因此它的每个成员都具有程序大体相当的感受能力。
3.生物有机体中部分是为整体而存在,社会有机体中,社会整体作为部分成员的幸福服务。
5、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
“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病具有其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的三个基本特征:外在性(客观性)、强制性、普遍性。
6、集体意识集体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机械团结以强烈的集体意识为基础,在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集体意识几乎笼罩着个人意识的绝大部分,社会强制与禁令支配了生活的大部分。
在分化的有机团结社会里,集体意识不是表现为具体规范上的统一,而是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致。
此外,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特殊群体中,集体意识也以一种被限定的形式存在。
涂尔干认为,在现代社会的各种职业群体中可能存在集体意识。
7、分析“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社会特征。
机械团结社会:机械的、低度的分工、深入的集体意识、压制性法律主导、低度的个性、特殊的规范性模式上的一致是重要的、社区对越规者惩罚、较低的相互依赖、原始的或乡村的有机团结社会:有机的、高度的分工、微弱的集体意识、复原性法律主导、高度的个性、抽象的一般价值上的一致性是重要的、专门化机构惩罚犯罪、高度的相互依赖、城市的与工业的8、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
(1)第一条准则:必须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考察。
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因此必须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坚决反对主观内省法。
在实际研究中,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
根据现象共有的外部特征给现象下明确的操作性定义。
尽量采用具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
(2)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
这一原则体现了涂尔干社会学的基本精神:研究社会必须禁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
(3)要将功能解释和因果解释区分开来。
要寻找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原因分析在前,功能分析在后。
运用共变法来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
所谓共变法,是指如果两个社会现象,经常以某种固定方式发生同步变化,就强烈地暗示着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9、理想类型;韦伯的“社会行动”第一,理想类型是一个主观思维建构,它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进行经验上的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理想而提出。
第二,理想类型是这样建构的:在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之后,突出经验事实中具有共性或规律性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
社会行动应该称作这样一种行动,即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
两个特征:第一,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一定的主观意义,即行动动机;第二,行动者的行动指向他人,或者说,以他人的行动为取向。
10、简述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
科层制是一种追求技术效率,不受任何个人因素干扰的组织管理形式(非人格化是科层制最本质的特点);技术统治和专家治理是科层制走向完善的表现。
11、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是如何阐述两者的关系。
1、“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精神”概念说明。
韦伯批评了一种观点:对利润最大限度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
职业责任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劳动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是一种伦理责任)。
ﻫ2、宗教分析(比较方法)。
新教:入世的、禁欲的;儒教:入世的、神秘的;天主教:出世的、禁欲的;佛教:出世的、神秘的。
ﻫ3、新教伦理。
路德的天职观: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上帝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世俗生活神圣化)。
预定论和恩宠论:一个人甚至在他出生前就已被上帝判决了他的来世命运,而且作为尘世中的人,无法通过道德的努力通往天堂,只能以世俗活动的成就来确定上帝的恩宠(世俗生活合理化)。
独特的禁欲主义倾向: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参与世俗活动,勤勉从事职业劳动;另一方面表现为最大限度地节俭,抵制一切享乐性消费(劳动既是人生目的,也是禁欲途径)。
在作为新教重要教派的加尔文教的教义内容和宗教实践中,包含了促进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因素,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
12、帕森斯的“唯意志行动论”唯意志的行动论:分析单位是个体的社会行动。
帕森斯认为,行动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即,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所以称为“唯意志的行动”13、简述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式。
1、适应(adaption):指系统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
2、目标达成(goalattainment):指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的目标。
3、整合(integration):指系统为了使自己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相互合作。
4、维模(latencu pattern maintenance):指系统运行过程暂时中断时期,原有的运行模式必须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系统必须拥有特定机制经常维护处于潜在状态的模式。
根据AGIL分析框架,每个较高层次的系统都可以被分成四个分别满足某项功能需求的功能性子系统。
如行动系统分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分别满足四个基本功能需求。
14、显功能与潜功能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包括一组精确的概念,在这些概念中又包括显功能和潜功能。
各种可观察的后果可以区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
显功能是指系统中的参与者预料到的、可以认识到的客观后果;潜功能是指没有预料到也没有被认识到的客观后果。
15、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五个步骤首先,功能分析的重点是制度化行动模式(即结构)的客观后果(即功能)。
其次,要充分认识这种客观后果的多重性,特别要注意那些出乎参与者意识之外的潜在后果(潜功能)。
第三,结合时间要素,根据特定后果与相应系统之间的关系对这一后果进行功能评价,即确定其功能性质,并通过反功能来考察社会问题和变迁现象。
第四,必须清楚地界定某一后果所涉及的系统范围和群体范围,认识到对不同群体来说,特定后果的功能性质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第五,认清在不同类型社会中功能替代的可能性,并通过对结构制约因素的考察来解释这种替代过程。
16、达伦多夫的“强制协作联合体”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命题其分析单位是“强制性协作联合体”,指具有一定权威结构的社会组合形式。
在强制协作联合体中,对作为稀缺资源的权威的支配不可能是平等的,而且只能是零和关系,因此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角色类型,一种是占有权威的统治者,另一种则是丧失权威的服从者。
统治者试图维持现存的权威关系,而服从者要求重新分配权威,两者对权威的争夺,产生了社会冲突。
因此,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这种特定的阶级结构(阶级划分的标准是对权威的支配)。
17、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前者是指冲突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手段;后者是指冲突是以表达敌对情绪、发泄不满为目的。
现实性冲突总是指向确定的冲突对象,目标是不可替换的,但手段是可以替换的,一旦人们能够找到一种达到目标的同样有效的替换方式,冲突就会放弃;相反,非现实性冲突没有明确的对象,冲突既是目标也是手段,因此它不能被别的手段所替代,但其具体冲突的对象可以替换。
18、简述科塞关于社会冲突功能的观点。
ﻫ社会冲突的功能:1、群体间冲突对群体内的凝聚与整合作用。
首先,群体间冲突有助于明确群体之间的边界。
其次,群体间的冲突有助于加强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统一和团结。
再次,群体间冲突对群体内部的团结起增强作用,还表现在群体间的冲突迫使各个群体用各种方2、群体内冲突也有助于群体内部的凝式来“净化”自己的成分,以清除异己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一性。
ﻫ聚和整合。
首先,群体内部一定条件下的某些冲突有助于“排泄”社会关系中积累起来的紧张情绪和敌意,以防止这些敌意情绪积压到一旦爆发就将瓦解整个群体的程度,从而起到一种保护群体存在和维持的“安全阀”制度的作用。
其次,群体内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成员之间非基本利益方面的分歧,使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协调一致,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