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2.22•【字号】京政发[2011]8号•【施行日期】2011.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京政发〔2011〕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全面提升本市农业综合服务能力,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现就全面推进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服务机制,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形成公益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职责分工明确、优势资源互补、整体协同推进的“一主多元”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格局。
(二)建设目标。
到“十二五”末期,建成符合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定位和满足都市型现代农业需求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力争一年试点突破、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全面实现。
一年试点突破。
2011年,率先在乡镇、村基层公共服务和农机、农资专业服务领域开展试点。
试点乡镇普遍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机构,组建稳定的村级全科农技员队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服务范围扩展至村。
两年初见成效。
到2012年,基本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化、农资、农机、农业用水、农产品流通、农村金融等九大服务体系,体系内部组织构架科学合理,体系间职责明确,服务效能大幅提高。
五年全面实现。
到2015年,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形成市、区县、乡镇、村纵向到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横向到边的便捷高效服务网络,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普遍满足,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有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2024年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
2024年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____年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
而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模式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产品供给的根本性转变。
2020年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在《关于农村发展提案的调研报告》中提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是实现现代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因此,____年我国将在多个省份试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试点地区选择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地方农业发展的特点,____年试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地区为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和河南五个省份。
江苏和浙江省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农业产业基础,试点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这两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
广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试点将有助于加快广东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川和河南省则具有较为广阔的农业面积和资源,试点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民收入水平。
三、试点目标1. 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市场化运作。
通过试点,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链。
2.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出质量,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 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试点尝试不同的农业经营模式,探索出适合各地情况的新型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试点内容和具体措施1. 建设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1.1. 设立农业技术培训站。
农业农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农业农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农业农民服务中心的建设是为了提升农业农民的服务质量、改善生产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关于农业农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方案。
一、总体目标1. 提高农业技术服务能力: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优化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信息平台,提供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服务,促进农产品销售。
3. 加强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组织农民参加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农民的管理和经营能力。
4.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农业农民服务中心的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场所建设:选址在农村集中区域,建设与农业发展相符的办公大楼,配备设施完善的会议室和培训室。
2. 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农产品产销情况、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技术指导等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
3. 设备购置:购置农业机械设备、农产品加工设备、电脑、打印机、摄像设备等设备,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服务内容1. 技术培训与指导:组织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机使用等,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2. 农产品质量监测: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农药残留检测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农产品市场推广: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寻找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销售。
4. 农业机械租赁:为农民提供农业机械的租赁服务,解决农民购买农机的成本问题。
5. 经济合作社组建:帮助农民组建经济合作社,引导农民通过合作社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集中力量做大做强。
6. 农业金融服务: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农业信贷服务,解决农民资金需求。
四、组织管理1. 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农业农民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包括中心主任、各个科室负责人,合理分工,明确工作任务。
2. 人员培训与管理: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制定绩效考核办法,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2023年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
2023年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业发展的推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我国决定在2023年开展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
本方案旨在探索和建立一种有效的农业服务模式,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服务和技术支持,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试点地区和范围试点地区为农业发展较为先进的省份或地区,包括2个省份和10个县市区。
以农业产业集聚区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为主要试点范围。
三、试点内容和措施(一)试点内容1. 建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支持、产品推广、市场对接等服务。
2. 构建农业生产服务网络,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农业专家团队和专业合作社,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和咨询、设备租赁等服务。
3. 推广农业互联网+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建立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4. 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5.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
(二)试点措施1. 政府支持。
加大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工作的开展。
2. 优化农业服务体系。
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农业服务合作机制,提供全天候的农业生产技术咨询和服务。
3.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合作。
鼓励农业企业与农户合作,共同发展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管理。
5. 完善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减少农业生产环节中的成本和风险,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支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四、组织实施和工作安排(一)组织机构1. 设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领导小组,负责整体协调和指导试点工作。
2. 相关省市级农业、科技部门负责具体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浙江省关于推进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关于推进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无
【期刊名称】《农机科技推广》
【年(卷),期】2023()1
【摘要】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变革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公共服务体系,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浙农专发〔2022〕38号),明确了全省各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目标以及基于全程机械化作业“1+X”综合服务功能的建设重点,强调了合理规划布局、用地空间保障、设施装备配备、运行机制规范等方面的建设要求和政策支持措施。
现将浙江省5部门的文件刊发如下,供参考。
【总页数】3页(P6-8)
【作者】无
【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见
2.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浙委[2004]5号〉3.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见5.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服务中心改造方案
农业服务中心改造方案农业服务中心改造方案一、背景介绍农业服务中心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农业技术支撑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提供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农机服务等综合化服务,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然而,由于服务中心的设施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够完善,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农业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改造目标1. 提升设施条件:改造服务中心的办公设施和农机库房,增加设备和配套设施,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2. 创新服务模式: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专家在线咨询平台,提供精准、快捷的服务。
3. 提高技术培训水平:组织农业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和培训,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4. 扩大服务范围:与其他农业技术机构、农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农产品推广和销售等业务。
5. 提升服务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加入。
三、改造方案1. 设施改造:(1)办公设施改造:修缮办公楼,提供舒适、便捷的工作环境;增加服务窗口,方便农民咨询和办事。
(2)农机库房改造:增加储存设备和维修设备,提高农机服务能力;增加配套设施,如加油站、洗车设施等,提供更全面的农机服务。
(3)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农业信息,为农民提供准确可靠的农业信息;建立农业专家在线咨询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咨询和指导服务。
2. 服务模式创新:(1)建立“农技达人”系统:通过评选优秀农技人员,建立农技达人库,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指导。
(2)开展“农技大讲堂”活动:定期组织农业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种植意识。
(3)增设移动服务站:利用农业科技移动车辆,定期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实际问题。
3. 合作拓展:(1)与农业技术机构合作: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技术,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服务。
(2)与农业企业合作: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展农产品推广和销售,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
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内容
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内容引言农事服务中心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农业服务而建立的。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内容,并提出具体的建设方案。
一、基础设施建设1. 建立场地和办公室农事服务中心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场地和办公室。
场地应该轻松访问,方便农民前来咨询和接受服务。
办公室需要配备必要的设备,例如桌子、椅子、电脑等,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修建实验室和仓库为了提供更好的农业技术服务,农事服务中心需要配备实验室和仓库。
实验室应该具备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和技术人员,用于研究和测试不同的农业技术。
仓库用于存放农业用品和设备,方便农民购买和借用。
3. 搭建信息平台农事服务中心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平台,方便农民获取农业信息和技术指导。
这个平台可以包括一个网站或手机应用,提供相关农业资讯、种植技术、市场动态等内容,并提供在线咨询和预约服务。
二、人才培养1. 培训农业专业人员农事服务中心需要培训一支专业的农业技术团队,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农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这些人员需要具备农业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根据农民的需求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咨询。
2. 举办培训班和讲座农事服务中心可以定期举办培训班和讲座,邀请农业专家和学者分享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些培训班和讲座可以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方面,提高农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3. 组织实地考察和交流农事服务中心可以组织农民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些考察和交流活动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参观示范农场、参加农业展览会等方式实施,为农民开阔眼界,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
三、农业技术推广1. 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农事服务中心需要制定具体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包括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推广渠道等。
推广内容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业特点和需求确定,推广方式可以包括培训班、现场示范、农民座谈会等,推广渠道可以通过农业电视节目、农民合作社等多种途径。
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一、背景介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
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是指一个集生产、销售、技术指导、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服务机构,其建设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1. 服务中心定位明确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应以农民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目标,围绕农业生产的全产业链展开服务,做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定位明确。
要充分调查农民的需求,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中心的服务范围和重点领域,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设施设备先进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要注重设施设备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场所、仓储设施、生产设备、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保障各项服务工作的高效运转。
要关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服务中心的长久发展。
3. 人才队伍专业化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要完善服务中心的人才培训机制,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的技术知识,能够为农民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服务。
要注重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中。
4. 资金投入充足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补贴,并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资金的使用,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5. 服务内容多样化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应该多样化,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种植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资讯、农产品销售和配送等方面的服务,要根据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具体的服务内容,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6. 合作联盟构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应该积极构建合作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发展。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通过整合资源、提供综合服务,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可持续的农业服务,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集约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试点目标1. 建立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提供全面、多元的农业服务,包括技术培训、市场拓展、农资供应等。
2.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3.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积极培养农村人才队伍。
三、试点内容和重点任务1. 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网点。
在试点地区选取若干个示范镇或村庄,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网点,以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
2.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人员、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整合与协调。
3. 提供全面、多元的农业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将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机械共享等服务,满足农民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将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5. 培养农村人才队伍。
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将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和创业指导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支专业化、多元化的农村人才队伍。
四、试点实施方案1. 确定试点地区。
根据农业发展的需求和资源分布情况,选择试点地区,并制定实施方案。
2. 设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
在试点地区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设立网点,并配备相关的人员、设备和技术支持。
3. 完善服务体系。
整合相关资源,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资供应商、农业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全面、多元的农业服务。
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日发〔2021〕1号)精神,加快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结合我街道实际,现编制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21)11号、鲁发(2021)16号和日办字(2021)29号文件精神,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搭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以增产节支提效、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把为农服务中心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根据地域产业资源和农业农居需求,加快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服务辐射街道域内所有居庄,促进农民科技素质和合作水平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支持、供销社主办、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整合聚集供销、农业、农机、科技、气象、保险、电信等部门资源在为农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打造“一站式”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解决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2、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原则,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的要求,围绕当地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研究规划布局,设置服务项目,分析建设规模和辐射范围,把为农服务中心建在产业链上,打造农业全程规模化服务主阵地,确保建成一处、覆盖一域、服务一片。
3、坚持“公益为重、服务为本、综合协调、发展持续”原则。
把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有机结合,既构建科学的盈利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要体现公益性特点,聚集涉农公共服务资源,承接政府委托和购买的为农服务项目,把为农服务宗旨落到实处,成为落实国家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载体。
二、重点任务(一)科学规划建设为农服务中心。
围绕花生、小麦、玉米、水稻、茶叶、林果、瓜菜等当地优势和特色产业,建设为农服3务中心,服务辐射街道域内所有居庄。
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三篇)
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技术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工作,提供农民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2.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管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推动农产品市场化、品牌化和标准化。
3. 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信贷体系,加大对农业投入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农业保险和信贷产品,降低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土地经营权交易制度的完善,促进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5. 农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对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合作组织等农业服务机构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农业服务体系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农业服务。
6. 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培养一批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管理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以上制度建设,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二)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是指在农业生产、农村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等方面,为农户、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和支持的体系。
它涵盖了农业科技服务、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保险服务、农村教育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为了建立一个健全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范本。
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农业科技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为此,需要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方案
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方案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势在必行。
二、项目目标1. 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2. 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3.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共享机制。
三、项目内容1. 建立服务中心运营机构:设立专门的服务中心运营机构,负责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
2. 建设服务中心平台:建立服务中心的线上线下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交流互动、合作对接等功能。
3. 提供政策咨询和培训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咨询、培训指导等服务,帮助其了解政策、掌握经营管理知识。
4. 提供市场信息和营销支持:通过服务中心平台,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提供市场营销策划、推广支持等服务,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拓市场。
5. 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创新服务: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提高其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
6. 加强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交流活动,促进合作共享,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定服务中心的人员配置。
2. 研究并制定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办法,明确服务流程和标准。
3. 建设服务中心平台:根据需求,开发建设线上线下的服务中心平台,提供各类功能和服务,确保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
4. 建立政策咨询和培训服务体系: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政策咨询和培训服务体系,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培训活动。
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方案一、农业农村情况简述湖南省素有农业大省之称,目前湖南稻谷产量居全国第1位,苎麻产量居全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2位,农产品加工企业4.8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777个,农业产值2059.55亿元。
长沙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位优势明显,处在长株潭两型城市1小时经济圈。
长沙利用自身基础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已形成优质稻、红薯、油菜、蔬菜、金银花五大种植板块,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38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24家,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168家;已启动2.5万亩环洞庭湖基本农田改造、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6个商品粮基地建设、20万亩优质稻基地和10万亩优质油菜基地建设。
长沙市农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迅速转型,农业产业化的加速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的日益增多,都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我市现有农技推广员175人,按每村需3名技术员,全市就需1143人。
新型农民缺口更大。
因此,加快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长沙市急需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是长沙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我校农业服务中心概况我校已建立了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可为农民朋友提供在线和现场服务;与乡镇农技站、企业、湖南农业大学合作,推选新品种、新技术,并开展送技术下乡工作;按市委组织部的要求选派优秀教师担任村第一支部书记,直接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每年培训农民工4000人次、科技示范户60人次、农村科技推广员40人次,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培训教材。
三、建设内容1.建设目标立足本市,服务“三农”,成为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加工等项目中“疑难杂症”的解决者,长沙市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的推广源头。
与湖南农大、岳阳市农科所、市农业局、乡镇农技站和农户联合,“上挂横联下辐射”,推广新品种4项,新方法和新技术4项。
2.建设思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走工学结合的改革发展路径,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在与原有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合作的范围与内容。
组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施方案
组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施方案一、前言农业服务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了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二、组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意义1.发挥服务功能,推动农业发展。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可以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灌溉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以及提供生产资料和保险服务,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和提高效益。
2.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可以培养和引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3.实现农民收入提高和增加就业机会。
通过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
4.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可以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优化。
5.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廉政建设。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可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三、组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1. 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
选择乡镇中心位置、具有便捷交通的位置建立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有一定的规模和功能,包括办公楼、会议厅、实验室、展览馆等建筑设施,以及电力、通信、水利、气象等基本公用设施。
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信息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以便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全面的信息咨询。
2. 资金筹措与管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建立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为支持,由乡镇政府统筹组织筹措。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公开透明,科学合理地运用资金。
3. 人员招聘与培训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需要设立相关职位,如行政、科技、教育、服务等,并根据岗位要求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人员招聘后需开展专业统一的培训工作,培训种植、养殖等各方面的技术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乡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2024组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施方案
2024组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施方案____年组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建立旨在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为农民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通过组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现以下目标:-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生产技术,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通过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 提高农业产出率和经济效益:通过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提高农业产出率和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 任务-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 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提供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 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资金周转困难问题,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 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农业信息咨询和农业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全面的农业服务。
三、实施步骤1. 确定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需求和现有资源情况,确定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建设位置和建设规模,包括建筑面积、设备配置等。
2. 设计建设方案:根据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功能需求,设计详细的建设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设计、设备购置等。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变和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逐渐在我国农业领域中得到关注和推广。
其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特制定本试点方案,探索其运行模式和机制,为未来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提供经验借鉴。
二、试点范围及目标本试点方案将在某省农业发达地区进行试点,选择若干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进行建设和运营。
试点目标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试点内容及步骤1. 选址规划: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和特点,选择适合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地点,明确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范围。
2. 建设设施:对选定的几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必要的办公、会议、培训、储藏等设施,确保中心的正常运营。
3. 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为中心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4. 服务范围: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包括农业技术培训、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确保服务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5. 合作模式:探索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社、政府部门等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中心的服务效益。
6. 成效评估:建立评估机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运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模式。
四、试点推广及展望在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后,将逐步推广至更多地区,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
未来,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语本方案旨在通过试点,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有效运行模式,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和合作,将试点方案顺利实施,为农业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农业服务中心建立方案
农业服务中心建立方案农业服务中心建立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国家的生产力。
然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农民面临着种植技术不熟练、市场信息获取困难、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
因此,建立农业服务中心,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目标1. 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2. 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
3. 提供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民扩大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4. 建立农村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三、建立步骤1. 调查研究:对农村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需求和问题,并确定服务中心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2. 建立组织机构:设立农业服务中心,并成立专业的技术、市场、销售等部门。
相关部门招聘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团队。
3. 提供培训服务:组织农业专家、学者等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可以通过在线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
4. 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建立市场信息采集和分析系统,及时向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价格走势等信息,帮助农民合理规划生产。
5. 开拓销售渠道: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电商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开拓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民扩大销售范围,并提供物流、包装等支持服务。
6. 建立农村合作社:组织农民合作建立农村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通过规模化生产、品牌打造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7.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
四、建设保障1. 资金投入: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设立农业服务中心的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人员招聘等方面。
2. 人员培训:对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
3. 宣传推广: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农业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效果。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一、背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下、产业链条不完善、土地规模化经营不足等问题,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为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振兴,各地纷纷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积极推动农村服务体系现代化。
二、试点目标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打造集农业咨询、农资供应、技术示范、信息发布、农产品检验检测、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广等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三、试点内容1. 设立综合服务柜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包括农业咨询、农资供应、技术示范、信息发布、农产品检验检测、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广等服务内容。
通过柜台工作人员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解决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的不足和不对称问题,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2. 建设农业技术示范基地。
创建农业技术示范基地,通过实验示范、技术推广等方式,向农民展示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能力。
同时,基地也可以作为继续教育基地,开展培训、讲座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3. 整合农产品检验检测系统。
为农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需建立健全的检验检测体系。
通过整合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和农业科技部门的资源,建立起专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打造“放心农业”品牌。
4. 开展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广。
通过与当地龙头企业、县政府等部门合作,开展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广。
为农民提供可行性分析、项目设计、资金筹集、技术指导等专业化服务,推进种养加工一体化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综合收入。
5. 建设信息发布平台。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设农业信息平台,传递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提高农民信息化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
平台应与各地农业厅、交易市场、农产品流通企业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6. 加强服务力度。
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农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目标:明确农服务中心的发展目标,包括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
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定位和规划。
2.资源准备:筹集建设农服务中心所需的资金和物资,并进行投入计划和预算编制,
确保资源的充足和发挥的有效利用。
3.选择场地:确定农服务中心的建设场地,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面积
适宜等因素,以满足农服务中心工作的需求。
4.规划设计:进行农服务中心的规划设计,包括建筑布局、功能分区、设备设施等,
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5.建设施工: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农服务中心的建设施工,包括建筑物的修建、设
备设施的安装等,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6.人员招募:根据农服务中心的工作需求和服务内容,招募符合条件的人员,包括管
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等,确保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工作开展。
7.培训和配备:为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并配备必要的工具设备,确保能够有效开展工作。
8.宣传推广:开展农服务中心的宣传推广工作,向农民和相关部门介绍农服务中心的
服务内容和优势,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农服务中心的服务。
9.运营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服务流程、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等,确保农服务中心的工作能够高效有序进行。
10.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农服务中心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不断完善服务品质和提高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中心
建设的指导意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对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一体化大农业的有力保障。
为全面提升我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一体化大农业发展,现就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通过深化农业改革、创新服务机制,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职责分工明确、优势资源互补、整体协同推进的现代农业服务中心。
二、建设原则
一是区级示范,乡镇主体。
区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协同推进;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强化队伍建设,落实保障经费,统筹推进服务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是因地制宜,需求导向。
各乡镇(街道)要按照一体化大农业布局,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发展和服务对象等特点,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基层首创精神与顶层设计有机结合,以乡镇(街道)、村为重点加强基层服务中心建设,通过强化管理和指导,切实满足农民最急需、最迫切的服务需求。
三是机制创新,多元发展。
根据一体化大农业发展的新形式、新任务,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将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以公益性服务促进社会化服务发展,以社会化服务反哺公益性事业投入不足问题。
三、建设目标
为更好地促进农业转型,服务于现代大农业的发展,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通过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的构建解决生资下乡、农机作业、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农业资金贷款、政策引导、科技服务等系列问题。
服务农业,促进农业进一步形成配套的产业化体系,实现农业外向型发展;服务农村,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服务农民,刺激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一个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以区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为核心,乡镇(街道)建设服务站,村建设服务所,形成区、乡、村三级一体化联动建设的网格体。
(二)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做好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两大功能,设置8个便民服务窗口。
1、三资受理审核服务窗口
接待涉及农村三资管理相关业务办理人员,受理农民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土地和财产交易;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体系,指导乡镇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网点,规范管理、搜集、发布产权交易信息;制定各项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工作制度,规范交合同文本,规范交易行为,培训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工作人员;受理农村产权交易方面的来信来访,依法开展农村产权交易纠纷调节仲裁工作;受理农村集体的资产、资源等产权流转交易。
2、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窗口
接待土地流转相关业务办理人员,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变更申请材料的检查、登记、备案、证书发放等工作;受理换发、补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申请材料的查验、登记、备案、证书发放等工作;鉴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监督、指导全区农村产权交易工作。
3、合作社建设指导服务窗口
接待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相关业务办理人员,办理加入农业产业化协会相关手续,解答咨询;对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登记备案,建立名册,对其运营状况进行指导服务,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农产品加工、仓储、运输,企业授权、核查、财务审查,基地建设及基地申报、核查、财务审查,三级联动网络建设及使用管理;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进行认定及规范化
建设指导服务;协助会员申报农村三项用地及规范使用指导。
4、生产服务中介服务窗口
接待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相关业务办理人员,负责农民生产生活过程中供求信息要素的及时发布;对接种肥药、农机配件、快递物流等与信息中介公司的联合,实现农业的信息合作与后端的服务合作。
5、金融保险申办服务窗口
接待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相关业务办理人员,熟悉各金融部门的信贷业务,为有贷款意向的合作社或农户推荐金融、保险、担保服务内容,承办单位须尊重中心审批意见即时办理,与农经站联合,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信贷业务。
6、四品一标申办服务窗口
接待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相关业务办理人员,负责无公害标识申办、绿色标识申办、有机标识申办、农娃品牌使用授权及管理、地理标志申办服务。
7、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窗口
接待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建设相关业务办理人员,通过农产品质量检测办公室,对产地农产品进行快速检验监测,协助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工作;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推广农民群众看得懂、会使用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普及科学种养知识和安全生产技术。
8、政策法规咨询服务窗口
接待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相关业务办理人员,学习掌握涉农政策法规,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有关政策方面的咨询、答疑服务;做好农民来信来访接待,及时对接相关部门,限时备结并及时反馈。
(三)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及具体的运行管理制度。
人员管理:窗口设置8人专门服务,并对服务人员从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培训。
财务管理:围绕服务战略纵深,制定好乡镇(街道)一级所需配置及全年运转达到具体级别标准所需的投入。
五、推进措施
(一)制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