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选址科学原理——以三峡大坝为例
三峡大坝的工程原理及应用
三峡大坝的工程原理及应用1. 引言三峡大坝是位于中国长江三峡的一座巨大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它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水能资源,还为长江流域提供了洪水防治、航运、灌溉等多项功能。
本文将介绍三峡大坝的工程原理和应用。
2. 工程原理三峡大坝的工程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水坝建设水坝是三峡大坝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由大量的混凝土和钢筋构成。
水坝的建设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水位控制、地质条件、坝体稳定等。
水坝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和严格的监测,以确保其安全稳定的运行。
2.2 水库调度三峡大坝的水库调度是指根据长江流域的水量情况,合理调节水库的蓄水和泄洪,以满足不同用水需求。
水库调度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降雨情况、季节变化、下游水位等。
通过科学的水库调度,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利效益。
2.3 电力发电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发电。
大坝通过引水发电的方式,将水能转换为电能。
水从水库通过引水隧洞引入发电厂,通过水轮机产生机械能,再经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三峡大坝的发电量相当巨大,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3. 应用领域三峡大坝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洪水防治三峡大坝具有优秀的防洪功能。
通过调节水库的蓄水和泄洪,可以有效控制长江流域的洪水。
特别是在汛期,大坝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可靠的防洪保护,减轻洪水造成的灾害。
3.2 改善航运条件大坝的建设使得长江水域的水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航运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大坝附近的水位稳定,水流平缓,减少了对船只航行的障碍,提高了航运的效率。
3.3 灌溉用水三峡大坝提供的大量水资源可以用于农业灌溉。
特别是在旱季,通过合理蓄水和调度,可以向下游地区提供稳定的灌溉用水,提高农田灌溉效果,增加农作物产量。
3.4 生态保护三峡大坝建成后,水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坝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水生物种类丰富,水质得到了提高。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原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水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备受人们的青睐。
而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其建设和运行原理备受关注。
一、三峡大坝的建设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长江上游,总长约2300米,高约185米,总投资约为2400亿元人民币。
其主要分为大坝、水电站和船闸三部分。
大坝是三峡工程的主体,它可以防洪、发电、航运,是一项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工程。
大坝主要由坝体、坝基、坝顶和坝面组成。
坝体是由数十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和钢筋构成,坝基则是挖掘出来的地基,坝顶用于通行和维修,坝面则用于防护。
水电站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它由27台水轮发电机组成,每台机组的装机容量为700兆瓦,总装机容量为1.8万兆瓦。
这些机组可以为中国南方地区提供大量的电力,以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
船闸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船只通过三峡大坝,从而实现长江的航运。
船闸有五级,每级的落差为20米,总落差达到100米。
这种设计可以让大型船只通过三峡大坝,提高长江的运输效率。
二、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
防洪是三峡大坝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
每年汛期,长江会发生洪水,给下游地区带来极大的灾害。
三峡大坝可以通过调节水位,将洪水储存起来,从而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同时,三峡大坝还可以通过泄洪,将储存的洪水释放出来,从而保持下游河道的正常水位。
发电是三峡大坝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而三峡大坝的水电站可以为中国南方地区提供大量的电力。
在发电过程中,水从上游流入水电站,通过水轮机驱动发电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而在电力需求较低的时候,三峡大坝可以通过储存水位,来调节发电量。
航运是三峡大坝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它可以让大型船只通过三峡大坝,从而提高长江的运输效率。
船闸是三峡大坝的船舶通过设施,可以将船只从高处运输到低处。
在通过船闸时,水会被泵入船闸,从而使船只上升或下降到目标水平面。
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
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三峡地区。
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洪和发电。
这项奇迹般的工程背后有一个复杂的工作原理。
首先,三峡大坝是由混凝土和钢筋建成的大坝,并且具有多个水电站。
它的长度为2.3公里,高度为185米,是中国少数几个拥有深层地基的大坝之一。
在大坝上方的三峡水库,它可以储存3.4万亿加仑的水,这非常巨大。
从防洪的角度来看,三峡大坝采用了一种叫做“分汛”的技术。
分汛的原理是控制水位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变幻,这样当暴雨来袭时,它可以通过水库储存水,从而减轻长江下游的洪水压力。
此外,大坝还设有56个泄洪孔和23座水闸,可以在必要时进行紧急泄洪以防止溃坝和洪水爆发。
对于发电,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大致是这样的:水从水库中自然流入大坝下部的水轮机。
这里产生的能量可转化为电能。
在三峡大坝的主水力发电站中,共有32台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提供了22.5万兆瓦的总装机容量。
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
此外,为确保发电机组的工作正常,三峡大坝设有许多水泵和配电设备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
这些机器人可以监控整个大坝的运营和维护,并在必要时进行修理和替换。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需要许多机器人和工程师的协调工作。
但是,这个大坝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进步,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水库大坝的作用与选址
水库大坝的作用与选址水库大坝是一种人工建造的重要水利工程,主要用于蓄水、调节流量、发电和防洪等功能。
选址是水库大坝建设的首要环节,合理的选址可以实现最大的效益,并对环境和社会造成最小的影响。
本文将对水库大坝的作用和选址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库大坝的作用1.蓄水功能:水库大坝能够蓄存来自上游的洪水,以平衡径流量,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同时,蓄水还可以补充地下水资源,提供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所需的水源。
2.调节流量功能:大坝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水库出流,根据季节、天气等条件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灌溉、供水等需求。
通过调节水流,水库可以在旱季提供持续的水源,同时在雨季及时排洪,防止洪水灾害。
3.发电功能:水库大坝通常配备水轮发电机组,通过引导水流通过发电机发电。
水能电站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污染较小,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
水电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
4.防洪功能:水库大坝的巨大蓄水容量能够缓冲上游洪水的冲击,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危害。
通过合理的调度和控制规模,水库能够承担一定的防洪功能,保护下游城市、农田和人民财产安全。
二、水库大坝的选址要点1.地质条件:选址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包括地壳稳定性、地震状况、地下水位等。
优先选择地质条件良好的地区,能够保证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水文条件:选址需要充分考虑水文条件,包括降水情况、流量、水质和季节性变化等。
水库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可蓄水资源,并能够满足下游的用水需求。
3.地形地貌:选址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条件,包括地势高低、起伏、陡峭等。
合适的地形地貌条件对大坝建设和蓄水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4.生态环境:选址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如果选择了具有生态功能的水体,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5.社会经济因素:选址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分布、用地情况、交通便利度等。
选址应该使得水库能够服务于周边地区,最大程度上提高效益。
三峡大坝工作原理
三峡大坝工作原理
三峡大坝是一座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北省之间的大型水利工程,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万吨级水箱船漕船库的船道永久封航拦蓄大坝主体工程。
下面是三峡大坝工作的主要原理:
1. 拦截洪水:三峡大坝可以拦截上游的洪水,将其储存在大坝背后的水库中。
通过调节坝体底部的泄洪测控工程,控制下泄流量,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同时,大坝还能对高水位时的河道进行抽水泄洪,进一步保护下游地区。
2. 发电:三峡大坝的水库中积聚了大量的水能,这些水能可以通过大坝上游的水轮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站通过控制水库水位,调节水流量来控制发电量,以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具有巨大的发电潜力。
3. 船闸:三峡大坝集水调度工程还有一组五级船闸,这些船闸是为了方便船只从上游通过大坝,便利航运和交通。
船闸通过改变水位来将船只提升或下降到相应的水平,确保船只能够安全通过大坝以及船闸。
4. 提供旅游观光:三峡大坝本身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成就,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大坝提供了观赏建筑、壮丽景色和电站的机会,数以万计的游客每年慕名前往参观。
总结起来,三峡大坝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拦截洪水、发电、船闸以及提供旅游观光等方式来实现对水流的有效调控和利用。
这项工程为中国的水利工程、能源产业和旅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峡的物理原理范文
三峡的物理原理范文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位于中国的长江上。
它的物理原理可以概括为水位差的转换、水流的能量转换和传输。
在三峡大坝上方的上游,长江的水流量较大,水位较高。
而在大坝下游的下游,水流量较小,水位较低。
三峡大坝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水位来转换和利用水位差的能量。
首先,长江的水流进入大坝的上游,通过泄洪和启闭机构控制水位。
当水位较高时,上游的闸门打开,水流经过泄洪孔,从而降低水位;当水位较低时,闸门关闭,水位上升。
通过控制闸门的开闭,可以调节上游水位。
当水位差较大时,就可以利用水位差的能量进行发电。
三峡大坝通过引水系统将水流引入发电机组,水流推动涡轮机转动,转动的涡轮机通过轴传动力到发电机,产生电能。
而在涡轮机中,水流的动能被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除了利用水位差的能量转换外,三峡大坝还通过控制水流的方式来控制长江水位。
大坝上设置了船闸,可以调节下游的水位。
当大坝下游水位较低时,船闸关闭,可以累积水位,增加水位差;当大坝下游水位较高时,船闸打开,可释放部分水位,降低水位差。
通过船闸的调节,可以控制下游水位,满足航运需求和灌溉需求。
除了发电和水位控制外,三峡大坝还能起到减缓洪水威力的作用。
当洪水来临时,大坝可以启动泄洪孔和泄洪闸门,将多余的水流释放出来,从而减轻下游的洪水压力。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的物理原理是通过控制水位和水流,将水位差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同时,它还可以控制长江的水位,减缓洪水压力。
这个整体的工程系统体现了物理原理在能量转换和传输中的应用。
大坝选址科学原理——以三峡大坝为例
大坝选址科学原理——以三峡大坝为例大坝选址是指确定建设大坝的具体位置,是大坝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的大坝选址能够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确保大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三峡大坝为例,其选址科学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文地质条件:大坝选址需要考虑周边地质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选址过程中,必须明确基岩界面、断层裂缝等情况,以便评估大坝承受水压力的能力。
三峡大坝选址基于对长江流域地质构造、断裂分布和地质构造的研究,确定了基岩塌陷带狭窄、地层发育完整且稳定的巫山–菱形山断裂带。
2.水文条件: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流域的水文条件,如河流的水流量、洪水频率、泥沙负荷等。
对于三峡大坝来说,长江是全球最大的有益水资源和泥沙资源之一,水力资源丰富,流量稳定,有着较长的洪水集水期和极低的河床梯度。
3.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大坝的选址还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
三峡大坝选址处于巫山、秀山和湖北的地缘交界处,周边山地较多,地势起伏较大。
这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大坝的垂直作用,并能够有效降低堤防和大坝建筑物的面积。
4.工程可行性:大坝选址还需要考虑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选址要具备良好的水运、通讯、供应及施工条件,并有便于开展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设施。
三峡大坝的选址处于城垣、樟树岗和黄石山的交汇处,地形较为平坦,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水陆的交通联络。
以上是以三峡大坝为例来说明大坝选址的科学原理。
当然,不同地区的大坝选址可能会有不同的考虑因素,但科学原理是一致的。
选址的科学性决定了大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保证大坝工程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
因此,在进行大坝选址时,需要进行详尽的地质、水文、地理、生态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以确保选址的科学可靠性。
三峡大坝的科学原理是
三峡大坝的科学原理是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上,是由混凝土建造而成的重力坝。
它的建设目的是为了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发电、提供用水和改善航运等多种功能。
其科学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力发电原理:三峡大坝利用长江上跌差较大的特点,通过引导水流,使水流通过坝体的水轮机,水轮机通过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这是三峡大坝发电的主要原理。
2. 泥沙控制原理: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泥沙河流之一,由于泥沙的淤积,不仅对江岸和河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减少泥沙淤积,三峡大坝利用自然水力原理,通过引导水流的方式将泥沙从水流中截留,减少泥沙的进入坝区,保持坝区的航道和水域畅通。
3. 洪水调度原理:由于长江上游的丰水期和下游的旱水期不同,长江上游地区的洪水往往造成了下游地区的洪灾。
三峡大坝通过调度坝体的放水流量,及时增大或减小出水量,减缓洪峰,调节江河水位,保护下游地区的安全。
这是三峡大坝调度洪水的基本原理。
4. 船闸原理:为了保持江河航道的通畅,三峡大坝建设了大型船闸。
船闸利用水利工程原理,通过船闸闸门的开启和关闭,调节水流的大小和方向,以使船只能够顺利通过三峡大坝,解决航运问题。
除了以上几点科学原理,三峡大坝还运用了许多其他的科学技术,包括岩土工程、混凝土工程、抗洪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等。
通过这些科学原理和技术措施,三峡大坝实现了洪水调度、水力发电、提供用水、改善航运等多种功能,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峡大坝的工程原理及应用
三峡大坝的工程原理及应用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上的一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工程原理和应用是基于利用水力发电的原理设计和建造。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峡大坝的工程原理及其应用。
1.调节水位:三峡大坝通过调节闸门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水流量,从而调节水位。
当水位较高时,减小闸门开启的程度,减少出流量;当水位较低时,增大闸门开启的程度,增加出流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节出水量,进而控制下游的水位。
2.防洪:三峡大坝的设计是基于防洪的需求,当长江上游水位过高时,三峡大坝可以通过调节闸门和泄洪孔的开启程度,将多余的水流导流出去,减少下游的洪水威胁。
这种防洪措施有效地减少了下游的洪灾损失。
除了以上的工程原理,三峡大坝在应用上也有一些重要的作用:1.防洪减灾:三峡大坝作为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调节长江的水位,控制洪水的爆发,并减轻下游地区的洪灾损失。
在洪水季节,大坝会尽量减少出流量,保持下游水位的相对稳定,从而起到防洪的作用。
2.发电: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发电。
通过利用水能,将长江的水资源转化为电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峡大坝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998万吨,每年将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000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30万吨。
3.航运和水运:在大坝的建设过程中,三峡大坝还设有船闸,以方便船只的通过和货物的运输。
船闸的建设方便了长江上下游船只的交通运输,推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的工程原理和应用是基于水力发电的原理而设计和建造的。
通过调节水位、防洪减灾和发电,三峡大坝为中国的水利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它也是人类工程史上的一座伟大建筑,体现了中国在水利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三峡大坝原理的应用
三峡大坝原理的应用1. 三峡大坝的原理简介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和重庆市奉节县之间的长江上。
该大坝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长江水流,防止洪水,发电和提供供水。
三峡大坝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大坝的堤身,将河流水面提高到水能利用设备的高度,通过引导水流,达到发电、供水、航运等目的。
三峡大坝的发电原理是采用水电站的方式,通过引导水流流过水轮机,产生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 三峡大坝的应用领域2.1 发电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拥有多个水轮机组。
通过引导长江的水流通过水轮机,可以转化为电能。
根据数据,三峡大坝每年可以发电约1000亿千瓦时的电能,能满足巨大的能源需求。
2.2 防洪三峡大坝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防止洪水。
在每年的汛期或有大雨的情况下,三峡大坝可以调节长江的水位,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通过控制水库的蓄水容量和水位,可以调节水流的流量,减少洪峰的压力。
2.3 供水三峡大坝也被用作供水的重要设施。
大坝拦蓄的水量可用于供应附近地区的生活、灌溉和工业用水。
通过合理的调度水库的蓄水量,可以满足水资源的需求。
2.4 改善航运条件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改善长江的航运条件。
大坝的建设使得船只能够更安全、方便地通过长江,并提高了水运的效率。
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3. 三峡大坝的优点3.1 多功能三峡大坝是一个多功能的水利工程,集发电、防洪、供水和改善航运条件于一体。
通过一个工程解决了多个问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
3.2 环保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三峡大坝发电属于清洁能源,无排放、无污染。
通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三峡大坝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3.3 经济效益三峡大坝的建设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除了提供廉价的电力和供水,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地区的发展水平。
4. 三峡大坝的局限性4.1 生态破坏三峡大坝的建设导致了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原理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建设不仅为中国解决了水利问题,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峡大坝的建设离不开其独特的原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三峡大坝的原理。
首先,三峡大坝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和水流动能来发电和控制洪水。
大坝的主体是由混凝土构成的,它的主要功能是阻挡长江水流,形成一个水库。
当水位上升时,蓄水量增加,水库中的水势能也随之增加,这样就可以利用水的重力势能来发电。
而在洪水来临时,大坝可以控制水库的蓄水量,减缓洪水的冲击力,保护下游地区的安全。
其次,三峡大坝的原理还涉及到船闸的设计。
由于大坝的建设会影响到长江的航运,因此在大坝中设置了船闸,以解决船只通过的问题。
船闸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和水流动能来提升和降低船只,使船只能够安全地通过大坝,保证长江的航运畅通。
另外,三峡大坝的原理还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
由于大坝的建设会改变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大坝设计中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原理。
例如,设置了鱼道,以保证鱼类的迁徙通道;建设了生态保护区,保护了大坝周围的野生动植物;采取了生态补偿措施,保护了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
最后,三峡大坝的原理还涉及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大坝的建设不仅可以发电和控制洪水,还可以用于灌溉、供水和航运等方面。
这就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坝的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的原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水利工程、电力工程、航运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三峡大坝的建设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三峡大坝的原理将会得到更好地应用和发展。
三峡大坝生态选址
三峡大坝的生态选址一、风水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二、自然环境地形与地貌、气候、水、土壤、动植物、地质三、社会环境现有的建筑与设施、现有的社会与经济、现有绿化与环境保护四、“千层饼”考察选址五、考察“阳光”与“风”对选址的影响地形与地貌:分析地形与坡度;气候:分析太阳辐射、风、温度与湿度、降水水:水文条件,地下水存在形式土壤:土地按自然形态的八类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地质:地基承载力现有建筑与设施:基址外与基址内的建筑、市政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现有的社会与经济:人口分布密度、产业结构、文物古迹与遗产、居住区现有绿化与环境保护:植被、生态保护与公害防治(三废与噪音)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横跨长江的干流,首要目标是防洪抗旱,故风水不是其重要的选址因素,因考虑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特征、土壤、动植物与地质(列出其所有优势与劣势)。
自然环境:一、地形地貌:选址于河谷、长江的干流,具有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越地形;二、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三、水文:河谷、流量巨大,为干流;四、土壤: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坡面喷混凝土加固;五、动植物:沿岸为常见植被种类(破坏植被);六、地质:地壳处于相对稳定区,有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社会环境:一、现有的建筑与设施:淹没城市2座,县城10,集镇114个以及不少的文物遗址;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20个县区,乡镇277个,乡村1680个,村组6301个;二、现有的社会与经济: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规划搬迁124.55万人,外迁16万人;三、现有的绿化与环境保护:沿岸植被会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效果:年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减少燃烧原煤5000万吨,减少1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输电范围为1000公里,涵盖华中、东、广东、川渝地区;船舶运行舒缓,船舶运行周期缩短节能降耗。
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保护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的安全;文物原址保护,文物搬迁保护。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的原理是利用重力墙和土石坝相结合的方式来抵御洪水冲击和承载水压力。
因为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上游,长江年平均径流量为9600亿立方米,每年洪峰流量高达80000立方米每秒,因此需要建造一座能够抵御高强度洪水冲击的大坝。
在三峡大坝的建设中,首先需要控制水位。
由于三峡大坝下游的江河平均宽度为1.1公里,大坝上游水位变化1米,相当于下游水位变化7.5米,因此需要通过闸门、泄洪孔等方式来调节水位。
同时,三峡大坝中还建有水电站,利用水流稳定地向下流发电。
在保证水位稳定的同时,重要的工作是防洪。
三峡大坝采用重力墙和土石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抵御洪水冲击。
重力墙是指宽厚基础下面筒体较窄而筒体上部宽大的大坝结构,其抗洪性能和防碎能力较强;而土石坝则是用优质土石材料堆筑而成的大坝结构,可以调节河流水流量和防洪。
此外,三峡大坝还设置了包括水库上游测站、水库下游测站、水位测站、降雨测站、水质监测站等在内的专门监测设施,用于实时监测水库水位、流量、水质等情况,确保水库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水库大坝的作用与选址
水库大坝地作用与选址经济与管理学院吕晓玥在资源日益珍稀地今天,水能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广泛被人们利用.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和海洋热能资源.在自然状态下,水能资源地能量消耗于克服水流地阻力,冲刷河床、海岸、运送泥沙与漂浮物等.采取一定地工程技术措施后,可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或电能,为人类服务.水库大坝是能把谁能转变为人们可以利用地能源地建筑之一,水库大坝地建设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一.水库大坝地作用1.防洪我国大部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地季节变化较大,容易造成洪水等自然灾害.水库大坝地重要作用就是防范洪水地发生,避免洪水及洪水带来地次生灾害.三峡大坝便是最好地例子之一.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地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地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地核心景观、三峡水库地东端.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地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地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公里地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地新景观.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地防洪库容为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2.灌溉水库大坝地储水功能使得其发挥灌溉地作用,灌溉作用在旱灾地时候尤其显著,会大大减轻旱灾带来地破坏.同时,水库地储水功能可以更好地配置水资源,灌溉作用对国民经济地作用尤其重要.美国地胡佛大坝地灌溉作用尤为显著.胡佛大坝被誉为世纪最壮观地工程之一.外表地装饰派艺术设计宏伟、威严,坝顶上地进水塔如同高大地哨兵.胡佛水坝( )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地一项关键性工程,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地黑峡( ),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比它地外表更为重要地是它所发挥地作用.胡佛大坝真正“使沙漠变成了良田”,永远改变了西部地命运.在大坝建成之前,科罗拉多河定期改变河道,引起大面积地洪涝灾害,河底是厚厚地淤泥,根本无法利用.如今,由大坝提供地水和电力灌溉了附近地橙园,又给城市带来了动力.3.发电在近代,水库大坝地建立往往伴随水电站地建立.水库大坝地选址往往选择落差较大地地区,自然地势地落差形成巨大地水能,水电站地功能则是将水能转化成电能.在资源日益减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今天,能源地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能是最值得利用地能源之一.相比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清洁、无污染,可再生,更环保,更符合生态保护环境,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方针.水力发电地大坝是建筑在溪流、河流和河口地屏障,用来防止洪水泛滥,水力发电,或储水作饮食或灌溉之用.世界上没有哪一条河流没有构筑大坝,而且许多河流采用梯级式大坝,增加水力发电量,世界大坝库区已经相当于法国面积那么大.全球发电量最大地水电站是我国地三峡水电站,年发电亿千瓦小时.4.供水水库地储水功能在发挥农业灌溉作用地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地用水发挥供水地作用.例如,北京地密云水库供给北京地一千多万居民地用水.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城北公里处,位于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建成于年月份.面积平方公里,环密云水库有公里.密云水库库容亿立方米,平均水深米,是首都北京最大地也是唯一地饮用水源供应地.5.其他综合效益除上述作用外,水库大坝还具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中国地三峡大坝、美国地胡佛大坝都是著名地旅游景点.二.水库大坝地选址水库大坝地选址至关重要,水库大坝地选址应综合考虑水库大坝地作用和当地自然地理地特点.水库应选择在防洪效果强、水能丰富地地区,即水量大、落差大地地区.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地河流峡谷处,使坝身较短,蓄水区域广,工程量小,节省建筑投资.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地质地形复杂地段,尽量少淹没农田,无泥石流、滑坡等危险地质灾害地地方,以保证工程地安全.理论上应选择向斜,因地表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不选背斜,是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表层不坚实.亦不选断层,以免引发较强地震,使工程遭到破坏.实际中,选址主要考虑岩性、坚固性、渗水率,且所在地地质无破坏性地震历史,位于稳定地块而非活动带,岩性坚硬,周围无明显山体移动、无大地应力释放及岩崩等.在现实中背斜、向斜均有建坝者,一般不选断层,因其具有断层活动性.以国内三峡大坝为例.三峡坝址建在背斜上.水库大坝选址要考虑多方面地因素,如水库汇水地面积、坝宽、坝高、基岩状况等.三峡大坝主要考虑地因素之一是基岩.三峡大坝下面是花岗岩,较坚硬,坝基较好,当然,也考虑了水位落差、工程量地大小等因素.对于大坝地建设,必须要对于自然地理条件地勘察引起足够地重视,要根据水文地质勘察地结果,科学设计,合理施工,在选址上一定要确保坝基稳固,同时还要考虑到溢洪、引水、电厂、航闸等建筑物建筑位置地地质情况,统筹兼顾,结合勘察数据,合理规划、设计和施工.大坝地址地选择应做一定地前期勘查:、区域稳定性勘察坝体所在区域地稳定性对于大坝地安全运行有很得要地影响,在勘察时,要充分深入地研究工程区域地地壳稳定性和区域场地稳定性,要做为一项战略任务执行,特别是一些地震带上地河段,在这样地地方进行施工建设,对于地震地危险性及安全性分析评价是必不可少地一个环节,对于大型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组织专门力量解决区域稳定性评价.、地形地貌勘察各种坝形对于地形地貌地要求是不相同地,所以在施工前勘察阶段,一定要对地形地貌进行充分了解,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地不同,设计不同类型地坝,比如拱坝一般适宜建在狭窄、完整地基岩“V”型谷上,而重力坝一般适于建在宽高比大于地“U”型基岩河谷区,而土坝适宜建在宽敞河谷地区岩石风化较深或有较厚地松散沉积层上,地形地貌条件是确定坝型地主要依据之一.、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大坝在选择时,对于水文地质地考察也不可忽视,水文地质条件地变化,对于坝基地稳定及坝体是否能平稳安全运行影响巨大,要作为主要因素进行考虑.特别是在一些岩溶区和深厚河床覆盖层上选坝址,重点要考察渗漏问题,在一些岩溶区选坝址时,最佳地建坝位置应是有隔水层地横谷、且陡倾岩层倾向上游河段.库区宜在强透水层底部有隔水岩层且两岸地下分水岭较高地纵谷,当岩溶区无隔水层可以利用地情况下,坝址应尽可能选在弱岩溶化地段.三.水库大坝选址中地社会冲突在水库大坝地整体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自然地理条件等,而且要关注大坝所在地地居民对大坝地看法.由于大坝地建设需要占据较大面积地土地,有时候会占据当地居民地耕地,甚至会淹没某些城市,我国地三峡大坝在建设过程中社会冲突层出不穷.据报导,三峡大坝工程淹没了周边十三个城市,一百四十个乡镇和一千三百多个村庄.一九九二年公布将移民一百一十三万.但零七年底,三峡工程总移民数已达一百三十万人.首批移民中,绝大多数是按照“就地后移”地原则往山上搬迁.原来肥沃地河谷地带被淹没,高处山坡土壤贫瘠,耕地面积严重不足.长期调查三峡危害地王维洛接受《新》采访时说,这上百万移民,大多处于无田种、无工作、无前途地“三无”境地,每月靠一百多元地最低保度日.零七年,重庆市政府公布惊人计划:到二零二零年,将从三峡库区再转移二百三十万人,迁移到重庆主城区和万州区.这是第一次移民人数地两倍.地质学家认为,随着水位上升及山泥倾泻等地质灾害持续发展,江边居民也将不断地迁移.二零零九年,当局又表示,为了在今后十至十五年保护三峡库区地“生态安全”,重庆市将把约四百万人转移到都市区附近居住.这种迁移,老百姓怎么受得了?移民城奉节十余年来为躲避逐渐升高地水位已三度易址,如今地新奉节被称为“滑坡体上地城市”,在城镇二十三平方公里内有五十四处滑坡、三百多处高边坡,据调查灾害点已超过八百处.所以不得不弃新城另选新址.移民们知道,原址才是祖祖辈辈做出地最佳选择,但此时无奈也无助.三峡大坝地建立带来地一系列社会问题日渐凸显,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社会问题地出现而停止建立大坝.在日后地大坝工程中,我们应该将大坝对当地居民地影响纳入关键因素考虑,以人为本,才能人与自然更和谐地生存!。
三峡大坝的选址理由
三峡大坝的选址理由
1.水能资源优越: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至重庆市间,是全球最大的河流之一长江的一段。
这一区域水能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水
量稳定,适宜建设大型水能利用项目。
三峡大坝的选址在于充分利用了长
江上游的一段险滩,将其改造为一个巨大的水电站,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
发电。
2.地形条件适宜:三峡大坝的选址地势相对平缓,岩层坚硬,地质结
构稳定,这是建设大坝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此外,选址地附近的地形地貌
相对稳定,没有活动断裂带和大规模地震的风险,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安全
性方面较有保障。
3.城市规划需求:选址三峡大坝的背后也与城市规划有关。
长江是中
国重要的航道,宜昌至重庆段是主要运输轴线之一、而建设三峡大坝能够
对航运提供重要的协助,因为它可以将长江上游湍急的水势转化为相对平
缓的水流,从而增加了航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多重综合利益考虑:除了上述的水利发电和城市规划需求,选址三
峡大坝还有许多其他的综合利益考虑。
首先,三峡大坝的建设可以调节长
江的水位,减轻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保护下游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次,三峡大坝可以提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能源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再次,三峡大坝的建设也
可以提供水资源供给,解决当地的用水问题;最后,三峡大坝的建设还可
以提供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总结来说,三峡大坝的选址是充分考虑了水能资源、地形条件、城市规划需求和多重综合利益的。
这样的选址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能资源,也可以满足城市规划和综合利益的需求。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是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的一座混凝土重力坝。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大坝的建造旨在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水控制、发电和提供清洁能源等问题。
三峡大坝的原理基于重力坝的原理,即通过大坝的重力来抵抗洪水的冲击力。
它由混凝土和钢筋构成,使得整个大坝结构更加稳固。
大坝的上游为洪水库,此处可控制水位的升降来进行洪水调度。
而下游为水电站,通过大坝上的水电站发电机组来发电。
在洪水来临时,三峡大坝上游的水位会不断上涨。
当水位超过安全高度时,洪水会通过泄洪孔和泄洪闸口控制水流的流出,以减缓洪水的冲击力。
泄洪闸口有38道,每道门宽22米,总排污量达4.8万立方米每秒,能有效地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另一方面,三峡大坝还可通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发电。
在水库积累水位较高时,水能通过引水系统流入水电站,经过涡轮转子的旋转作用,推动发电机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这种发电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提供清洁能源和满足电力需求。
总而言之,三峡大坝的原理是通过重力坝结构来抵抗洪水的冲击,同时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洪水控制和发电的目的。
该大坝的建设为中国水利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人们提供了可靠的洪水控制和清洁能源资源。
三峡大坝的原理作文
三峡大坝的原理作文
三峡大坝的原理啊,咱得先从三峡这个地方说起。
三峡嘛,就是咱们中国长江流域里头的三个大峡谷——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这三个大峡谷,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航运的难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国家就修了三峡大坝。
这三峡大坝啊,原理其实很简单,就跟咱们陕西的土坝子差不多,就是拦水。
不过啊,三峡大坝可比土坝子高级多了,它是个混凝土重力坝,就是靠自己的重量来抵抗水的压力。
这个坝子修得高高的,大大的,就像咱们北京的四合院院墙一样结实,水再大也冲不垮。
这大坝一拦,水位就涨起来了,水涨船高,那些大轮船就能顺着水往上游走了。
而且啊,这大坝还能发电,就像咱们四川的水车一样,利用水的力量来转轮子发电。
这发电的效益可大了去了,不光咱们自己用,还能卖给别的国家呢。
当然了,修这大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年修的时候,工人们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就像咱们陕西的农民种地一样,辛辛苦苦才把这大坝给修起来了。
现在看着这大坝,心里头真是感慨万千啊。
所以说啊,三峡大坝的原理其实并不难懂,就是拦水、发电。
但是它背后的意义可大了去了,它代表了咱们国家的实力和智慧,也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咱们得好好珍惜它,让它继续为咱们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峡大坝选址28年:200公里江段中超过160公里江段不能安全建大坝坝址大坝洪峰高坝
三峡大坝选址28年:200公里江段中超过160公里江段不能安全建大坝坝址大坝洪峰高坝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从西向东依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瞿塘峡两岸岩壁高耸如削,巫峡也是万峰磅礴嵯峨,西陵峡同样是连绵的峻岭悬崖,但这些坚硬山岩之下的河床地质条件却并不理想,大都是很不稳定和遍布断层的变质岩、砂岩、石灰岩地质,贸然在上面修建高达185米的混凝土大坝和高水位库区,无疑会面临重大的安全风险。
1955年我国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的勘测研究时,援助工程设计的苏方专家提出的大坝选址地点避开了整个长江三峡江段,建议在三峡上游的猫儿峡拦江建坝,就是考虑到三峡的200公里江段中分布着超过160公里的变质岩、砂岩、石灰岩地质,这些岩体不仅力学强度差,而且岩体不完整、断层多更是重大的不安全因素。
第一个被放弃的坝址方案猫儿峡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江津境内的铜罐驿附近,其特点是江面狭窄便于拦江建坝,而且完全避开了分布着大量不稳定岩体地质的三峡江段。
苏方专家德米特里也夫斯基、戈尔涅夫等人都认为在猫儿峡修建大坝,不仅工程本身的安全性高,也更能够更大化地获取电力资源。
但这个选址方案跟我们想要的三峡大坝相去甚远,虽然猫儿峡方案安全可靠、建设成本小、发电效益高,但我国要在长江上修建的并不单纯是一座水电站,而是从最初设想时就对三峡工程显露了很大的雄心和野心。
中国人想要建成的三峡大坝,不仅仅是为了发电,更首要的任务是要发挥治江防洪作用,担当起辅助长江中下游防洪的重任。
除了防洪和发电之外,还要兼顾发展长江上游航运以及灌溉、供水、调节长江径流等作用。
相比之下,猫儿峡的选址地处长江上游,位置上距离长江中下游地区过远,会大大削弱大坝建成后的防洪作用。
除此之外,猫儿峡方案所带来的水库淹没面积太大,重庆市的一部分地区都将因此淹没成为库区,不仅不能充分发挥防洪和利用长江水运条件的作用,还会导致更大量的库区移民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坝理论上应选择背斜,因有天然拱形支撑,承重。
不选向斜,是恐有漏水之欤,因其地下含水层好象一个连通器,从坝下方把水流出去。
亦不选断层,恐引发较强地震,使工程遭破坏。
实际中,选址主要考虑:岩性、坚固性、渗水率。
且所在地地质无破坏性地震历史,位于稳定地块而非活动带,岩性坚硬,周围无明显山体移动、无大的应力释放及岩崩等。
背斜、向斜均有建坝者,一般不选断层,因其具有断层活动性。
三峡坝址是建在背斜上,基底是很坚固的花岗岩,是一个稳定性高的刚性地块。
(1)大坝选址:三峡大坝选址之初,从三峡出口南津关起,上溯至石牌止,13公里河段中初选了5个坝段,统称为南津关石灰岩坝区。
另外,从莲沱起,上溯至美人沱止,25公里河段中初选了10个坝段,统称为美人沱花岗岩坝区。
然后,对这15个坝段进行勘察研究,经筛选,选择南津关坝区的南津关坝段和美人沱坝区的三斗坪坝段进行深入的地质勘察。
1959年,初定美人沱花岗岩坝区为三峡工程坝址。
美人沱花岗岩坝区的10个坝段,地质构造背景、岩性条件基本相似,地质条件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河谷地貌和岩石表面风化深度两个方面,大体分为两种类型,经比较,一类选择了中等宽河谷的太平溪坝段为代表,另一类选择了宽河谷的三斗坪坝段为代表。
前者适合于布置地下厂房,工程防护条件较好;后者适合于布置坝后式厂房,施工场地开阔。
这两个坝段均具备兴建混凝土高坝的地质条件。
由于三斗坪坝址地形开阔,河谷宽达1000余m,右侧有中堡岛顺江分布,
两岸谷坡平缓。
基岩主要为前震旦纪斜长花岗岩,岩性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
微风化与新鲜基岩饱和抗压强度100MPa,变形模量30~40GPa,纵波速度大于5000m/s。
岩体透水性微弱,单位吸水量一般小于0.01L/(min•m•m)。
坝区有两组断裂构造,一组走向北北西,一组走向北北东,倾角在60°以上。
断层规模不大,且岩石胶结良好。
花岗岩体的风化层分为全、强、弱、微4个风化带。
风化壳的厚度(指全、强、弱3个带)在两岸山体地地段较大,可达20~40m,漫滩地段较薄,主河床中一般无风化层或风化层厚度较小。
库区和坝区地壳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建筑物按7度设防。
水库建成后,可能产生的水库诱发地震,估计最高震级为5.5级。
水库库岸总体稳定条件较好。
(2)运输通航:三峡船闸学名是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大坝左侧的坛子岭外侧,世人称之为“长江第四峡”,每个闸室长280米,宽34米,这个大小和现在的葛洲坝的船闸大小是一样的,不过葛洲坝是单级船闸。
按设计,三峡船闸的年通过量是5000万吨,通过的单体船只最大为3000吨,万吨船队可以直接通过船闸。
大坝如果蓄水到175米,船闸工作的水位上游是175米,下游工作的最低水位是62米,水位相差113米,这个落差就是三峡船闸工作的总水头。
如果是一艘船从下游通过船闸到上游,就相当于爬了40层楼。
连续5级船闸编号从上游开始,上游是第一级船闸,下游是第五级闸室。
五级船闸除了五级闸室外,还包括从上游引航道和下游引航道,全长6442米。
其中,从第一级船闸上闸首至第五级船闸下闸首长1607米。
三峡船闸的闸门是“人字门”,共有12对闸门,其中最大的单扇尺寸为20.2米×39.5米,如果两扇门合在一起差不多有3个篮球场那么大,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巨型闸门。
闸门安装要通过测量、吊装、焊接三道技术难关,涉及声、光、电、力、冶金等10多个学科知识,技术难度之高居当今世界同类工程之首。
人字门承担单向水头,越压越紧,最大重量350吨,这么大的门关合之间缝隙只有0.2毫米,从尺寸和重量来说,都可称为“天下第一门”。
船闸为何分为五级?三峡船闸为五级船闸,这样船只通过最快也要大约2小时35分钟,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大坝蓄水到达175米后,上下游的落差达113米,这就是船闸的工作水头。
113米的设计总水头,远远超过了目前世界上单级船闸已达到的安全工作水头。
三峡船闸的规模和规划运量大,不适合采用带有节水设施的特高水头单级船闸的方案。
因此,必须对船闸进行分级。
连续多级船闸的水级划分方式,与枢纽上、下游水位变化的条件,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工程的技术难度,船闸运行分期、船闸工程量、造价、船闸运行和管理的条件等因素有关。
经过研究比较,采用将总设计水头分为5级。
船只怎样过船闸?正常情况下,两线船闸一线上行一线下行,各自独立运行,若一线需要检修,则另一线采用成批过闸、定时换向的方式。
考虑到三峡工程分阶段施工,水库分期蓄水和船闸建成后上下游水位变幅很大的特点,以及船闸在三期施工期投入运行的要求,船闸运行需根据通航要求和水位条件采取多种不同的运行方式。
船闸建成而整个三峡工程尚未完工期间,上游水位将保持在135米。
当下游水
位低于67米时,使用后四级船闸运行,第一闸室仅作为过船通道,运行时第三闸室需从水库补水。
当汛期下游水位达到67米以上时,船闸可只采用三级运行,不需要补水。
为了缩短过闸时间,船只过闸是连续的。
三级、四级运行时最多可有两批船队在同一线同时过闸,五级运行时最多可有三批船队在同一线过闸。
以五级下行为例:当先行船队A由第四闸室进入第五闸室时,后续的第二批船队B由第二闸室进入第三闸室,第三批船队C则可从上游水库进入第一闸室。
(3)大坝发电:三峡大坝水电站的厂房紧靠挡水大坝下游,发电引水压力钢管通过坝体进入水电站厂房内的水轮机室,这样布置的电站叫坝后式水电站。
大约有十层楼那么高的厂房里,有两层吊车,下层是半门式起重机,上层为桥式起重机。
桥机巨臂舒展,1600多吨重的发电机转子和厂房内各种庞大设备,都是靠这个"超级巨人"准确地放到指定位置。
主厂房下面两层,分别是将水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水车室,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发电机室。
世界上最大的电机转动之后,将发出如雷鸣般的巨响。
在主厂房上游的副厂房里,密密麻麻布置着发电机出线及各种电气设备,其下层安装主变压器。
三峡水电站采用"一机一变"的组合方式,即一台水轮发电机组配备一台主变压器,一台变压器的重量就是450吨。
三峡的电流将从这里出发,通过三峡输变电工程被送往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