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4)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二、重点概念罗列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作用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5.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三、重点难点分析(一)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运动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生物的反映由应激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

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意识是社会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

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有抽象思维这种人类意识的反映形式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

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人类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反之,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不会形成人的意识。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只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首先,从重量上看,人脑的重量远远超过了动物脑。

其次,从构成来看,人类大脑皮层的面积远远超过了动物脑。

动物脑在复杂性上是无法超过人脑的。

这就决定了动物脑机能是无法赶上人脑的水平。

人脑的功能——运动中枢、感觉中枢、书写中枢、语言表达中枢、听觉中枢、听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视觉语言中枢。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这是由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的。

1、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不等于大脑,不等于电脑)。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师:有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

谈谈你的看法。

生:……
2、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没有人脑一定没有意识,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意识就是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语言注释】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具体刺激引发的反射,如受惊吓时的表情。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都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意识产生于二者的基础上。

反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其中无条件反射,
集体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ppt课件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ppt课件
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
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4.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
是主观的、多样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
的统一。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对同一客观 事物,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思维方式 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会有差异,因此,意识的内容是 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学习小贴士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不 能独立存在(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不是说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
学习小贴士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 实现的。人脑具有和动物大脑不同的地方,人脑有
第二信号系统,而动物则没有,因此,人脑对外界
的刺激就有一种精神性的反应。
3.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 映像) (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2)不管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
不能认为错误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并不是说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人们面
对客观事物进行思考时,总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从
客观方面讲,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 度和深度会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从主观方面讲,意识能否 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还受到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 方法、知识构成等因素的制约。 错误的意识同样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 映。 误区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误区2:虚幻的意识,并非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例1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 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 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 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高中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意识的本质(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2)意识产生的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体系,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意识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存在。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总之,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知识理解】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意识从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其对象和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3)意识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人们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是人们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4)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存在,因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5)总之,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2024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2024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坚决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重视意识的作用,认同国家有关政策。

2.科学精神:理解意识的本质,意识活动的特点,正确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关系,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学问阐释相关的现象。

3.公共参加: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物质是本原的,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人能够能动地相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建性。

4.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限制作用。

5.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敬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学问体系考点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确定意识原理内容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是什么) 物质确定意识为什么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方法论(怎么做)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1.正确把握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也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状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正确理解物质确定意识。

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从性质上看: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其次性;从地位上看:物质确定意识,意识依靠于物质。

3.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不依靠于意识);意识不能独立存在(依靠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肯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状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学案 必修四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学案 必修四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学习目标】(1)从意识的产生、生理基础、内容等角度理解意识的本质(2)把握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3)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4)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现实生活问题。

第一框意识的本质一、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找到相关内容。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怎么理解?(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怎么理解?(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只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3)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怎么理解?(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4)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4、总结:意识的本质是什么?(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二、易错点拨、辨析改错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2、对动物说“梅”,也能使动物“望梅止渴“;对动物谈“虎”,也能“谈虎色变“。

(×)3、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4、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但却有鬼神观念,可见,错误的思想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来自于人类的主观想象。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word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word教学设计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考点展示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5、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三、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并改正)1.意识的概念是: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意识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中有什么,客观世界中就一定有什么。

4.意识的作用就表现为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5.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6.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7.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8.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9.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10.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四、热点链接热点一: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热点二:2010年2月16日,在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夺得金牌,同时也是中国花样滑冰选手所夺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热点三: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如果你是命题人,你认为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考察哪些知识点?五、应用指南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经常用来分析(或说明)人们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理解,或用来分析人们对意识的理解与把握,也可用来分析人们是否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如: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人的意识与动物的本能,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对过去与未来事物的认识,艺术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典型事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所弘扬的精神……等。

政治必修四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2)

政治必修四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2)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二框意识的作用【重点】: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难点】: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学法指导】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自学导读】望梅止渴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

时值七、八月间,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体力不支晕倒在道旁。

曹操见状,非常着急,心想如果再这样下去,部队根本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战斗力也会大大削弱。

于是他叫来向导,询问附近可有水源?向导说最近的水源在山谷的另一边,还有不短的路程。

曹操沉思一阵之后,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然后很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许多。

思考:中国自古就有《惊弓之鸟》、《杯弓蛇影》、《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故事。

它们共同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呢?【知识梳理】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和。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和,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和。

而动物的行动是无目的的的活动。

(理解)2、意识活动具有和。

⑴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⑵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和。

它不仅能够的对象,而且能够、,能够创造一个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⑶意识活动的和,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3、世界上只有之物,而没有之物。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把中的变成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理解)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和作用。

意识活动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从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共3个一级考点)►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②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2)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是表现形式是主观的。

【观点】物质独立于意识之外,但意识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注:两者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小结】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特别提示】在意识问题上要明确以下几个“并不意味着”:①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高考点拨】①考查意识的本质:注意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不可与大脑混淆,应明确大脑不能取代人脑成为意识活动的载体。

注意一些特殊的意识现象的实质,如梦境、文学作品、科学、感觉,常为高考关注。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动性的特点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比如预先制订蓝图、目标和计划。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B.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还能追朔过去、推测未来。

C.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生命非常脆弱,想奔跑,不如猎豹,想潜水,不如海豚,想飞翔,没有翅膀,但是,人可以发明汽车、火车,在大地上飞奔,可以发明潜艇深入海底,可以发明宇宙飞船,飞向太空。

人的伟大和高贵,就在于他的思想。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把握思维的奥妙,欣赏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结合科学研究的实例,了解意识的产生和生理基础。

分析社会生活实例,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重点]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教材“探究问题1”提示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一种物质的或化学的反应,生物的反应形式是它们的本能,而人的意识活动则是自觉的。

因此,人的意识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有着本质区别。

(2)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教材“探究问题2”提示(1)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如猴子可以借助木棒获得高处的食物,通过门上的小孔观察人的行为;白熊可以钓食白蚁;黑猩猩可以利用简单的工具等。

(2)人的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而动物缺乏这种社会性的劳动,所以动物心理与人的意识存在本质区别,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3)劳动和社会交往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6、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6、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反映,既有对客观存在如实的反映,即正确的意识,又有对客观存在歪曲的反映,即错误的意识)3、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是有区别的)4、虚幻的意识,并非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切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无论是近似真实的描写,还是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归根结底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其“原型”)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6、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

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

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7、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物质能够独立存在,即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不能独立存在,意识要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8、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必须通过实践间接转化为物质)9、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10、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或者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11、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

(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12、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二框:意识的作用1、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教案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教案

必修4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复习目标1.一个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一对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3.一个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两条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5.三个特点:意识活动的特点二、复习要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授课过程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拓展升华1.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具有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

内容的客观性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无论深刻的意识还是肤浅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形式的主观性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温馨提示:把握意识本质问题要明确三个“并不意味着”:①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全面把握物质决定意识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从性质上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统一于物质,意识依赖于物质从地位上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2016·高考全国2卷)《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教学课件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解析] 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 感,是通过传统手工艺用动手的方式,重新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 合协调能力而获取,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 项 正确。材料未体现运动与静止的特点,A、C 两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D 项不选。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实践为灵感的 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题中观点认为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具 有正确性。但将灵感产生的物质器官等同于创意的来源,是错误 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议题二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任何对宇宙、对外星生命感兴趣的人们,都会对外星人的形 象充满了幻想。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象出外星人到底是长 什么模样的。电影给了人们最好的空间,把想象变成实实在在能 看到的形象,但无论这些外星人怎么变,都逃离不了人类的影子 ——有头、有眼睛、有嘴巴、有躯干、有四肢……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问题探究|
(1)为什么外星人的形象“都逃离不了人类的影子”?
(2)仅有客观对象的存在,人类就能形成意识吗?请说出理
由。 提示:(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
客观世界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2)不能。客观对象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它通过生活和

必修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教学案教案

必修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教学案教案
A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5近年来,日本朝野某些人士否认历史事实,否认侵华的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2000年5月公演的《自尊,命运的瞬间》,肆意美化和吹捧当年发动侵华战争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把侵略战争描述成“自卫战争”。这表明( )
2不同宗教的诞生地域不同,向人们描绘的天堂模式也各不同.如伊斯兰教的天堂原型是沙漠绿洲,而中国道教的天堂是封建时代皇宫的翻版.这说明
A 宗教观念并非主观自生的,其内容来自现实世界
B 人间的绿洲和皇宫等客观世界是宗教观念的来源
C 宗教观念是人们善良愿望的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难点:同上
课前准备
1提前布置并完成学案
2复习导入新课
学习过程
学习导航
情景设置
问题探究
体验结论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材料一:教材35页探究
多媒体展示材料二警犬破案
1想一想,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2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映和动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有什么区别?
结论:
结论: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材料五:狼孩的故事
材料六:科幻片《地球一号》剪辑片段
1狼孩为人所生,他的大脑与普通的人脑有区别吗?为什么它不能产生意识呢?
2你见过外星人吗?影片中外星人的摸样你喜欢吗?你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外星人吗?
结论:
结论: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专业班教案
教学内容
意识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含答案) [学习目标]1.明确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

2.理解意识的本质,培养区分物质与意识的能力。

3.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进一步坚定唯物主义信念。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2)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背景材料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某校高二(1)班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了以下材料:甲学生:铁生锈,岩石风化,水滴石穿。

乙学生: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蚯蚓受到针刺立即收缩身体。

丙学生:狗的条件反射,在喂狗前先摇铃,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迅速跑来,并且嘴巴分泌唾液。

问题探究(1)甲、乙、丙三学生准备的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它们对人类意识的产生有什么作用?(2)纯粹的运动心理能否自发地形成人的意识?意识为什么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答案:(1)甲: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乙: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丙: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不能。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因此,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知识升华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的原因(1)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

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2)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总之,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离开劳动,脱离人的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所以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典题印证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有人存在就一定会有意识B.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C.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解析:选B马克思的这句话是强调意识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脱离了社会实践就不可能产生意识,答案为B项;A、C两项观点错误;材料强调了意识和社会的关系,没体现意识与自然界的关系,故D项与题意无关。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背景材料(1)为什么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而动物脑则不能?(2)从生理机能上来看,“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有什么不同?答案:(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2)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一种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谈梅止渴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知识升华全面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①人脑比动物的大脑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人脑对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不仅包括第一信号系统,而且可以在语言刺激下产生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3)电脑不能全面代替和超过人脑。

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而电脑是物的装置,其过程也是机械物理过程;意识有社会性,电脑没有社会性;意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电脑接受人的指令工作,没有主动性、创造性;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4)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要产生意识,除了要有人脑,还必须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人脑工程”负责人瑞士神经学家亨利·马克拉姆称,他们正在向欧盟为该工程申请拨款10亿欧元,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

“人脑工程”将会在治疗帕金森氏症等疑难杂症、研发新超级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此,有人说,仿真“大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脑。

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A.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B.否定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C.否定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肯定了“仿真大脑”也有意识解析:选B人脑是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仿真“大脑”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人脑思维的机械模拟,与人脑思维有本质的区别,故B项符合题意。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本质不管是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意识的含义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从意识的本质可以看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背景材料据资料记载,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了两个小女孩。

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

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们给她取名卡玛拉,活到17岁。

卡玛拉刚被救出来时,生活习性和狼一样,用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就把衣服撕破;不会说话,不会思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

经过近十年的人类抚养教育,智力只相当于四岁儿童水平。

问题探究狼孩有人脑,但为什么没有人的意识?答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形成既离不开人脑,又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狼孩”长期脱离人类的生活实践,客观存在没有通过社会实践作用于人脑,因此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全面把握意识(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3)不管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甚至荒诞无稽的思想,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

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的想象力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①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错误的。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意识和客观的符合程度,③说法错误。

莫言作品的成功得益于诸多民间艺术,也得益于他本人的独特个性、能力和素质,②④正确。

[学业水平达标]热点一时代造就网络热词“心塞”“有钱就是任性”“逗比”……一批批网络热词的诞生、传播和使用,正是中国现实的写照,也深刻反映着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技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网络热词,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能充分表达网友内心的情绪和心态;带有诙谐、搞笑和有趣的成分;简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省力、有效率。

这些特点十分符合网络传播的规律,因而得到广泛认同,由此产生了这种网络热词的现象。

据此回答1~2题。

1.一批批网络热词的诞生、传播和使用,正是中国现实的写照,也深刻反映着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技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

但在这些网络热词的产生过程中,也有一些词语不规范、不严谨,容易混淆视听。

这说明()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解析:选A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意识,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2.从语言的实用性来看,网络热词是可以使用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规范,不能滥用字词。

这警示我们()A.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解析:选A对待网络热词的正确态度,说明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A项正确;C项错误;B、D两项不符合题意。

热点二人脑工程“人脑工程”负责人瑞士神经学家马克拉姆称,他们正在向欧盟为该工程申请拨款10亿欧元。

工程预计在2023年前完成。

“人脑工程”将会在治疗帕金森氏症等疑难杂症、研发新超级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此回答3~4题。

3.2023年“仿真人脑”将问世说明()A.规律是客观的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自然界的客观性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现象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的任何成功都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结果,“仿真人脑”的即将问世也是如此,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意无关。

4.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此有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

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A.肯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D.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