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力学的局限性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_1PPT教学课件
∴取出的两个球全是白球的概率为 P(A) =165=25; (2)从袋中的 6 个球中任取两个,其中一 个是红球,而另一个是白球,其取法包 括(1,5),(1,6),(2,5),(2,6),(3,5),(3,6), (4,5),(4,6)共 8 种. ∴取出的两个球一个是白球,一个是红
球的概率为 P(B)=185.
课前自主学案
温故夯基
1.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上来分,可分为 __必_然__事__件_____、_不__可__能_事__件______、 __随_机__事__件__.______ 2.对立事件一定__是___互斥事件,互斥事件 __不__一__定_是______对立事件.
知新益能 1.古典概型的概念及概率公式
互斥对立事件概率的求法
两互斥事件的并事件的概率,等于这两个事件 的 概 率 的 和 , 即 P(A∪B) = P(A) + P(B) ; 两 对 立事件的概率的和为1,即P(A)+P(Ω\A)=1, 故P(A)=1-P(Ω\A).把复杂事件转化为互斥事 件和对立事件,利用公式求概率.
例3 某射手在一次射击中命中9环的概率 是0.28,8环的概率是0.19,不够8环的概率 是0.29,计算这个射手在一次射击中命中9环 或10环的概率. 【思路点拨】 在一次射击中,命中9环、8 环、不够8环彼此互斥,可用概率的加法公 式求解.
2.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为__[_0,_1_]._____ (2)__必__然__事__件____ 的 概 率不可为能事1件,
_____________的概率为0.
(3)概率加法公式为:如果事件A与B为互斥 事件,则P(A∪B)=P_(_A_)_+_P_(_B_)_.______
1.经典力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经典 力学与天文学相结合建立了天体力学;经典力学和工程实际相 结合,建立了应用力学,如水利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 从地面上各种物体的运动到天体的运动,从大气的流动到地壳 的变动,从拦河筑坝、修建桥梁到设计各种机械,从自行车到 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运动,从投出篮球到发射导弹、 卫星、宇宙飞船等,所有这些都服从经典力学规律.
经典力学的巨大成就和局限性课件ppt
我们认识物理这门学科,已经有三年了,同学们,你 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我们从一开始就被直接带入 了这座宏伟壮丽的物理学大厦。而这座大厦是由一大批杰 出的物理学家前赴后继、呕心沥血构建而成的。
今天,我们在了解物理学发展过程当中,也结识几个 早就和我们所学的知识一同陪伴在我们身边的物理学界的 伟大人物。
论宇宙系统
呈现了牛顿那高瞻远瞩的宇宙观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对《原理》的评价 1、拉普拉斯的评价 2、爱因斯坦的评价 3、牛顿自己的评价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典力学应用一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重大发现与前人的工作密不可分; 2、重大发现与社会环境和需要密切相关。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今天,我们在了解物理学发展过程当中,也结识几个 早就和我们所学的知识一同陪伴在我们身边的物理学界的 伟大人物。
论宇宙系统
呈现了牛顿那高瞻远瞩的宇宙观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对《原理》的评价 1、拉普拉斯的评价 2、爱因斯坦的评价 3、牛顿自己的评价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典力学应用一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重大发现与前人的工作密不可分; 2、重大发现与社会环境和需要密切相关。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ppt课件
对牛顿运动定律受参考系限制的认识
经典力学中的空间和时间 力学的目的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
置如何随"时间"而改变。 这里,"位置"和"空间"应如何理解是不清
楚的。设一架飞机正在匀速地行驶,从飞机上 投下一枚炸弹。那么,如果不计空气阻力的影 响,飞行员看见炸弹是沿直线落下的。从地面 上观察这一举动的行人则看到炸弹是沿抛物
两种不同的时空观
"科学漫步"栏目中提到了牛顿和爱因斯坦的
两种不同的时空观。 牛顿认为:空间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
时间也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这是一种 经典时空观。
爱因斯坦则认为:在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速度
接近真空中的光速)时,物体的长度即物体占有的空
间,以及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甚至还有生命过程的
法 国,1596 ~1650 年
观察实验、 假设、数 学推理三 者相结合
实验观 察、数 学推理
惠更斯 荷 兰,1629~ 1695年
实验、数学 推理
牛顿
英 国,1642~ 1727年
归纳与演绎、 综合与分析、 实验观察等
力学 方面 的主 要成 就
两个反面的结论: ①自由落
①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②重的物体比轻
体运动规 律。
②力学相
惯性定 律
的物体下落得快。 对性原理 ppt课件
①制成了世
界上第一架 计时摆钟。 ①三大运动
定律、②万 ②测量出重 有引力定律。 力加速度的
值。
6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更确立了牛顿的地位,牛 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宏观、低 速、弱引力的广阔领域,经受实践检验。
《经典力学局限性》PPT课件
牛顿:25年。 实际:2年!?
精选课件
16
2、相对论时空观:
(1)、两条基本假设:
(1)不同惯性参考系,物理规律相同
(2)任何惯性系,光速不变
(2)、狭义相对论结论:
同时是相对的
动钟变慢
动尺变短
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大
时间、长度和质量这三者 都与参考系的运动有关。
精选课件
17
三、宏观到微观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
使用同步原子钟已证实 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t 将一个钟表留在地面上,
而携带另一个以很快速 度移动(如在喷气式飞 机上),随后进行比较, 静止的钟表总比另一个 稍微快一点。
精选课件
t0
1
v c
2
13
3 相对长度
爱尔兰物理学家佛兹杰拉德(1851─1901)提出, 物质会在运动的方向上收缩(缩小),这意味着 根据一个静止观察者的观点,一枚以接近光线运 行的火箭所表现出的长度会比它静止时更短,尽 管乘坐火箭的人看来并没有什么两样。
相继发现了电子、质子、中子等
微观粒子,发现它们不仅具有粒
子性,面且具有波动性,它们的
运动规律不能用经典力学描述.
20世纪20年代,建立了量子
-狭义相对论
精选课件
15
经典力学局限性:
1、不能解决高速运动问题(接近光速) 2、不适用于微观领域中物质结构和能量不连续的现象
二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1. : 经典时空观(绝对时空观)
同时的绝对性, 时间间隔的绝对性 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时间、长度和质量这三者都与参考系的运动无关。
{ 超新星爆发的持续时间:
的火箭所表现出的长 度会比它静止时更短 ,尽管乘坐火箭的人 看来并没有什么两样 。爱因斯坦指出,任 何物体以光速运动时 ,其长度将会缩短为 零。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二6.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课件 (共31张PPT)
二、相对论时空观:
长度、时间和质量都是随物体 的运动速度而变化的(都与参 考系的运动有关)。
长度、时间和质量随速度的变 化关系可以用下列方程表达式:
相对时间(钟慢效应)
t
t0
1
v c
2
v都是物体的运动速度,c是真空中的光 速,t和t0分别为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的系 统中测得的时间
相对长度(尺缩效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第六节 经典力学局限性
课后认真阅读课本
在相对论物理学的教科书中,通 常描写着一个使人难以能理解的故事, 一对年轻的孪生兄弟,哥哥乘坐一艘接 近光速运动的宇宙飞船,从地球出发, 在太空遨游一圈之后返回地球,使人瞠 目结舌的事发生了,他的弟弟早已是两 鬓斑白,满脸皱纹的古稀老人,而他自 己却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英俊少年。
3、经典力学和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关系 如何?
历史上的科学成就不会被新的科学成
就所否定,而是作为某些条件下的局部情 形,被包括在新的科学成就之中.如:当 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c(3X108m/s)时, 相对论与经典理论的结论没有区别;当另 一个重要常数即“普朗克常 数”h(6.63X10-34J·s)可以忽略不计 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 别.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没有否定过去的
B.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先到达后壁
C.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同时到达车厢
的前壁 和后壁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检测题
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时钟A放在地面上,
时钟B、C分别放在两个火箭上,以速度vB和 vC朝同一方向飞行,vB<vC. 对于地面上的
观察者来说,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课件
[答案] BC
3.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一种新的 时空与引力的理论。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物体的半径减小到原来的 二分之一,引力增到原来的四倍,即符合“平方反比 ”规律。 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表明:物体间的距离减小时,它们间的 引力比“ 平方反”规比律增加得更快,半径越小,这种差别 就越大。
1.低速与高速的概念
通常所见物体的运动皆为低速运动,如行驶的汽车、发射的导
弹、人造地球卫星及宇宙飞船等。有些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其速
度可以与光速相接近,这样的速度称为高速。
2.速度对质量的影响 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
论指出,物体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 m=
m1-0 vc22,其中
义相对论指出,质量要随物体 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 m
=
m0 1-vc22
,两者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条件下是统一的。
(4)经典力学认为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 参考系 无关,相对论认
为,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在不同的 参考系 中不同。
2.从宏观到微观 经典力学能够很精确地描述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但对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无能为力,量子力学能够正确地描述 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性。 以上事实说明,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 运动,不适用于 高速 运动;只适用于 宏观 世界,不适用于微 观世界。
2.两种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同 经典力学理论适用于弱引力作用下,低速运动的宏观物 体。而它在强引力作用下,或高速运动或微观世界不适用。 近期建立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一种全新的时空与引力 理论,它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理论,是在经典力学基础上加 以完善,适用范围更广、更全面。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c(3×108 m/s)时,相对论 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当另一个重要常数即 “普朗克常量”(6.63×10-34 J·s)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 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3.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一种新的 时空与引力的理论。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物体的半径减小到原来的 二分之一,引力增到原来的四倍,即符合“平方反比 ”规律。 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表明:物体间的距离减小时,它们间的 引力比“ 平方反”规比律增加得更快,半径越小,这种差别 就越大。
1.低速与高速的概念
通常所见物体的运动皆为低速运动,如行驶的汽车、发射的导
弹、人造地球卫星及宇宙飞船等。有些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其速
度可以与光速相接近,这样的速度称为高速。
2.速度对质量的影响 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
论指出,物体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 m=
m1-0 vc22,其中
义相对论指出,质量要随物体 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 m
=
m0 1-vc22
,两者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条件下是统一的。
(4)经典力学认为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 参考系 无关,相对论认
为,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在不同的 参考系 中不同。
2.从宏观到微观 经典力学能够很精确地描述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但对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无能为力,量子力学能够正确地描述 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性。 以上事实说明,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 运动,不适用于 高速 运动;只适用于 宏观 世界,不适用于微 观世界。
2.两种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同 经典力学理论适用于弱引力作用下,低速运动的宏观物 体。而它在强引力作用下,或高速运动或微观世界不适用。 近期建立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一种全新的时空与引力 理论,它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理论,是在经典力学基础上加 以完善,适用范围更广、更全面。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c(3×108 m/s)时,相对论 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当另一个重要常数即 “普朗克常量”(6.63×10-34 J·s)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 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 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16张PPT)
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们说过:世界上能够理解量 子力学的没有几个人。
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玻尔一生中都在与爱因 斯坦争论量子力学的正确性。
量子力学的博大精深,让玻尔和费曼这样的天 才科学家也只能以最谦虚的态度来诉说。
广义相对论诞生
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水星的轨道在近日点不断地旋进,实际观察值比经典力学
的预言值多; 密度非常高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等表面的引力比经
典力学计算值差别大得多; 太阳的引力会使光线弯曲,经典力学无法解释;
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一种新的
时空与引力理论,能完美的解决经典力学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低速到高速,从宏观到微观,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经典力学理论遇到了困难。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在一定 程度上完善了我们的物理体系,当然科学的道路是无止境的, 需要更多的科学家进一步去探索。
经典力学的成就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 定律更是树立了人们对牛顿物理学的尊敬。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赞颂 道:“如果一定要举出某个人、 某一天作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牛顿的《自然哲学
我选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数学原理》被评价为 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在1687年出版的那一天。”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经典力学 量子力学
弱引力
微观世界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一个参考系,然后研究这一 物体相对于参考系是如何运动的。
比如:两个小球A和B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均受重力作 用。如果以小球A为参考系,小球B是静止的,可是小球B受到 的合力不为零。所以小球A相对于小球B这个参考系而言,并 不符合牛顿运动定律。
量子力学诞生
从宏观到微观
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玻尔一生中都在与爱因 斯坦争论量子力学的正确性。
量子力学的博大精深,让玻尔和费曼这样的天 才科学家也只能以最谦虚的态度来诉说。
广义相对论诞生
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水星的轨道在近日点不断地旋进,实际观察值比经典力学
的预言值多; 密度非常高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等表面的引力比经
典力学计算值差别大得多; 太阳的引力会使光线弯曲,经典力学无法解释;
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一种新的
时空与引力理论,能完美的解决经典力学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低速到高速,从宏观到微观,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经典力学理论遇到了困难。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在一定 程度上完善了我们的物理体系,当然科学的道路是无止境的, 需要更多的科学家进一步去探索。
经典力学的成就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 定律更是树立了人们对牛顿物理学的尊敬。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赞颂 道:“如果一定要举出某个人、 某一天作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牛顿的《自然哲学
我选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数学原理》被评价为 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在1687年出版的那一天。”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经典力学 量子力学
弱引力
微观世界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一个参考系,然后研究这一 物体相对于参考系是如何运动的。
比如:两个小球A和B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均受重力作 用。如果以小球A为参考系,小球B是静止的,可是小球B受到 的合力不为零。所以小球A相对于小球B这个参考系而言,并 不符合牛顿运动定律。
量子力学诞生
从宏观到微观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课件_高一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课件
2.低速与高速的概念 (1)通常所见的物体运动皆为低速运动,如行驶的汽车和发 射的导弹、人造卫星及宇宙飞船等. (2)有些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的速度可以与光速相接近, 这样的速度称为高速. 3.速度对质量的影响 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_不__变__的,而狭义相对论指出,
m0 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_增__大__,即 m=____1_-__vc_22_,两 者在___速__度__远__小__于__光__速_____的条件下是统一的.
在粒子对撞中,有一个电子经过高压加速,速度达到光速 的一半.试求:此时电子的质量变为静止时的多少倍?
高中物理课件
解析: m=
m1-0 vc22得 m=
m0 = 1-14
m03=2m30=1.55m0. 4
答案: 1.55
高中物理课件
1-1:(2014·济南高一检测)一个原来静止的电 子,经高压加速后速度为 v=6×106 m/s.电子的质量是增大了还 是减少了?改变了百分之几?
高中物理课件
解析: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 c(3×108 m/s)时,相 对论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而当接近光速时, 经典力学不再适用,相对论不是对经典力学的否定,而只是认 为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所以选项 A、B、 C 错误.
答案: D
高中物理课件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典力学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任何物体 B.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 C.量子力学能够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D.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强相互作用力
其质量变化不可忽略.
高中物理课件
2.速度对物理规律的影响 对于低速运动问题,一般用经典力学规律来处理.对于高 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需要用相对论知识来处理.
2.低速与高速的概念 (1)通常所见的物体运动皆为低速运动,如行驶的汽车和发 射的导弹、人造卫星及宇宙飞船等. (2)有些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的速度可以与光速相接近, 这样的速度称为高速. 3.速度对质量的影响 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_不__变__的,而狭义相对论指出,
m0 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_增__大__,即 m=____1_-__vc_22_,两 者在___速__度__远__小__于__光__速_____的条件下是统一的.
在粒子对撞中,有一个电子经过高压加速,速度达到光速 的一半.试求:此时电子的质量变为静止时的多少倍?
高中物理课件
解析: m=
m1-0 vc22得 m=
m0 = 1-14
m03=2m30=1.55m0. 4
答案: 1.55
高中物理课件
1-1:(2014·济南高一检测)一个原来静止的电 子,经高压加速后速度为 v=6×106 m/s.电子的质量是增大了还 是减少了?改变了百分之几?
高中物理课件
解析: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 c(3×108 m/s)时,相 对论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而当接近光速时, 经典力学不再适用,相对论不是对经典力学的否定,而只是认 为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所以选项 A、B、 C 错误.
答案: D
高中物理课件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典力学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任何物体 B.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 C.量子力学能够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D.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强相互作用力
其质量变化不可忽略.
高中物理课件
2.速度对物理规律的影响 对于低速运动问题,一般用经典力学规律来处理.对于高 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需要用相对论知识来处理.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物理6.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共23张PPT)
(2)对于微观世界:需要用量子力学。当普朗克常数可以忽 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四、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1、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推算,行星 的运动轨道应该是一些椭圆或圆,而实 际的天文观测,行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 严格闭合的,它们的近日点在不断地旋 进。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能完全解释。
一、高速物体-------------- 要用相对论力学处理; 二、微观世界物体---------------要用量子力学解决; 三、强引力 --------要用广义相对论力学处理。
一、经典力学的广泛应用。 二、经典力学与狭义相对论
1、 物体的质量随物体的运行速度而变化 2、 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3、 当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C(3×108 )时两者结论是一致的。 三、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 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解释, 但量子力学能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四、经典力学与广义相对论 牛顿引力理论在强引力作用下不适用,只能用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理论来解释强引力作用。 五、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 宏观、低速、弱力情况下适用 。
结论3:
对于强引力情况,需要用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当天体的实 际半径远大于它们的引力半径时,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 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并不很大。
理解:根据牛顿的理论,当天体被压缩成半径几乎为0的一 个点时,引力趋于无穷大;而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认为,引力 趋于无穷大发生在半径接近一个“引力半径”的时候,这个引 力半径的值由天体的质量决定。当天体的实际半径接近引力 半径时,由爱因斯坦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急剧 增大,在强引力情况下牛顿引力理论不再适用。
质量 与运动无关,不变的 随速度增加而增大
例如:(1)v=0.8c时,物体的质量约增大到静止 质量的1.7倍,这时经典力学就不再适用了.
四、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1、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推算,行星 的运动轨道应该是一些椭圆或圆,而实 际的天文观测,行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 严格闭合的,它们的近日点在不断地旋 进。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能完全解释。
一、高速物体-------------- 要用相对论力学处理; 二、微观世界物体---------------要用量子力学解决; 三、强引力 --------要用广义相对论力学处理。
一、经典力学的广泛应用。 二、经典力学与狭义相对论
1、 物体的质量随物体的运行速度而变化 2、 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3、 当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C(3×108 )时两者结论是一致的。 三、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 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解释, 但量子力学能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四、经典力学与广义相对论 牛顿引力理论在强引力作用下不适用,只能用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理论来解释强引力作用。 五、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 宏观、低速、弱力情况下适用 。
结论3:
对于强引力情况,需要用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当天体的实 际半径远大于它们的引力半径时,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 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并不很大。
理解:根据牛顿的理论,当天体被压缩成半径几乎为0的一 个点时,引力趋于无穷大;而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认为,引力 趋于无穷大发生在半径接近一个“引力半径”的时候,这个引 力半径的值由天体的质量决定。当天体的实际半径接近引力 半径时,由爱因斯坦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急剧 增大,在强引力情况下牛顿引力理论不再适用。
质量 与运动无关,不变的 随速度增加而增大
例如:(1)v=0.8c时,物体的质量约增大到静止 质量的1.7倍,这时经典力学就不再适用了.
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高一下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2课件32张PPT
经典力学的发展过程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更是树立了人们对牛顿物理学的尊敬。
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赞颂到:
“如果一定要举出某个人、
某一天作为近代科学诞生
的标志,我选牛顿《自然
哲学的数学原理》在1687
年出版的那一天。”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被评价为科学史上最伟
大的著作
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期,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相当完美, 成熟的程度。物理学的辉煌成就,使得不少物理学家踌 躇满志、沉溺于欢快陶醉之中,于是产生了这样一种看 法: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今后物理学家用不着再干 什么了,只需要把各种数据测得精确些就行了。
6.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学习目标
序号
知识目标
1 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学法建议 阅读课本
课标 要求 了解
2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阅读课本 知道
3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 关系
阅读课本 了解
知识回顾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V1=7.9km/s 最小发射速度 最大运行速度
2、卫星运行规律( 高轨低速长周期 )
然而,此刻在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却飘来了两朵乌云, 物理学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现。这些无法用经典物理 学解释的新发现,使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危机。第一朵与 迈克尔逊实验有关,第二朵与黑体辐射有关。正是这两 朵乌云的飘动,引来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暴风骤雨, 使整个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两朵乌云” 成为20世纪伟大物理学革命的导火线。
3、同步卫星(六定) 轨道面(赤道面)、r、an 、v、w、T一定
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运动 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成 功地描述了天上行星、卫 星、彗星的运动,又完满 地解释了地上潮汐和其他 物体的运动。此后人们认 为自然界的一切已知运动 都可以通过牛顿(经典)力 学定律来解释.因此牛顿 (经典)力学被看作是科学 解释的最高权威和最后标 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p gdz
u 3.02 F 3 (km/ h)
风速廓线
风力计算
u2
u1
(
z2 z1
)
p
大气的 结构和 组成
外逸层 热成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臭氧
大气层的结构和组成
• 大气属于混气合气体,氮、氧、氩合占总体 积的99.96%,余为氖、氦、氨、氙、氢 等微气量气体。 自110千米向上原子氧逐渐增加,直到主 要是原子氧的层,再向上为原子氦层(高1 000—2400千米)和气原子氢层(2 400千米以上)。
• 2.描述大气的物理量
包地向围表上气柱(地的愈m温(球密稀bma、的度薄mr)、气H整 在 。g帕湿个标)、(、大准P标a气气状准(压圈态大N(的下/气m大总每2压气体升)(a压为重)t;m力大1).)2、的气9巴单3,克(位大b,a有气r愈)毫、在米毫汞巴 组10成11:3a.t干m2洁5=m空7b6气amr、m水Hg汽=、1污01染32物5Pa =
• 从对流层顶到离下垫面55km高度的一层称为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30 -35km这一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而 变化,故有同温层之称。从这以上到平流层顶,气温 随高度升高而上升,形成逆温层,故有暖层之称。由 于平流层基本是逆温层,故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 气垂直混合微弱,气流平稳。水汽、尘埃都很少,很 少有云出现,大气透明度良好。对流层和平流层交界 处的过渡层称为对流层顶。它约数百米到2km厚;最大 可达4—5km厚。对流层顶的气温在铅直方向的分布呈 等温或逆温型。因此,它的气温直减率与对流层的相 比发生了突变,往往利用这一点作为确定对流层顶高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 于高速运动;
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 于微观世界;
只适用于弱引力情况,不适 用于强引力情况。
1905年,出生于德国的美 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 因斯坦(1879──1955) 发表了狭义相对论。这 个理论指出在宇宙中唯 一不变的是光线在真空 中的速度,其它任何事 物──速度、长度、质 量和经过的时间,都随 观察者的参考系(特定 观察)而变化。
aagg( (T''T' )) T
a g( d ) z
T
T T0 z
T ' T0 d z
• 当γ-γd>0,气块加速运动,大气不稳定;当γ-γd<0,气块 减速运动,大气稳定;当γ-γd=0,大气为中性。
• 因此,大气静力稳定度可以用温度直减率与干绝热直减率之差来
判断,即γ-γd大于、小于和等于零为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判据。
1 .物体的质量与运动速度有关
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物体的质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是
m
m0
1
v c
2
2.时间的相对性——“钟慢效应”
时间的相对性符合以下规律:
t t 1 v 2 c
△t’是运动体中的观察者观察到的时间间隔, △t是地面上的观察者观察到的时间间隔。
3.空间的相对性——“尺缩效应” 空间的相对性符合以下规律: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
预测
5.1 大气层和大气污染 5.2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 5.3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5.4 烟气抬升与地面最大浓度计算 5.5 点源特殊扩散模式 5.6 非点源扩散模式 5.7 大气湍流扩散参数的计算和测量 5.8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
5.1 大气层和大气污染
• 1.低层大气的组成
• 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千米之间的气层 气内,特别集中在20—30千米范围内
• 大气按温度高度的变化,可分为对流层、平 流层、中层、热层及外逸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指由下垫面算起,到平均高度为12km的一层大 气。 对流层的上界高度是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的,在热带 平均为17—18km,温带平均为10一12km,高纬度和两 极地区为8—9km夏季对流层上界高度大于冬季的。对 流层具有下述四个主要特点。
• 热成层顶以上的大气层,统称为散逸层。该层气温极 高,空气稀薄,大气粒子运动速度很高,常可以摆脱 地球引力而散逸到太空中去,故称散逸层。
5.2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
5.2.1 气温的垂直分布
• 1. 气温层结
– 气温沿铅直高度的变化,称气温层结或层结。气温随高度变 化快慢这一特征可用气温垂直递减率来表示。气温垂直递减
对于强引力情况,需要应用爱因斯坦引力理 论。当天体的实际半径远大于它们的引力 半径时,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牛顿引力理 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并不很大。
例1:下列轨道中不可能是卫星绕地球运 行的轨道的是( D )
卫星是围绕地球的中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的
例2.人造地球卫星由于受到大气的阻 力,其运行轨道半径逐渐减小,其圆 轨道上相应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 情况是 A.线速度变大,角速度变大 B.线速度不变,角速度变小 C.线速度变小,角速度不变 D.线速度变小,角速度变小
• 对于γ和γd的物理意义应具有较确切认识,γd是以质量衡定的
一块空气团为对象在干绝热条件下沿垂直上升而导出的气温垂直
递减率,是一个由气态方程给定的确定值。γ则是气温的环境层
结, 是在太阳、地球的热量幅射和其他气象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实 际环境状况。
5.2.3 逆温
图5-4 由于太阳辐射引起逆温的生消过程。
• (3) 对流层的空气密度最大,虽然该层很薄,但却集 中了全部大气质量的3/4并且几乎集中了大气中的全部 水汽;云、雾、雨、雪等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层。
• (4) 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冷、暖气团的过 渡带,即所谓锋区。在这里往往有复杂的天气现象发生, 如寒潮、梅雨、暴雨、大风、冰雹等。
2.平流层
(3)已知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T, 求它的同步卫星离行星的高度?
(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
例7. 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
彼此距离较近,且相互绕行的行星
称为双星.已知两行星质量分别为
M1和M2,它们之间距离为L,求 各自运转半径和角速度为多少?
M1
M2
1 G(M1 M2)
L
L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
P
(的2(率2上1加))经卫卫小速过星星于度Q在在点等轨轨轨加于道道道速11卫3上度上上星的。经的在速过速轨率Q道点
23 1
Q
6.某行星的质量是M,半径为R. 在行 星表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 (1)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多大? (2)若将该物体在行星表面h处由 静止释放,经多长时间物体落到行 星表面上?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6节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17 世纪牛顿力学构成了体系 . 可以说,这 是物理学第一次伟大的综合 . 牛顿建立了两 个定律,一个是运动定律,一个是万有引力 定律,并发展了变量数学微积分,具有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 他开拓了天体力学这一科 学,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就充分显示了这
• (1)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下垫面至高空每高 差109m气温约平均降低0.65℃。
1.对流层;
• (2) 对流层内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这主要是由于下垫 面受热不均匀及下垫面物性不同所产生的。一般是低纬 度的对流运动较强,高纬度地区的对流运动较弱。由于 对流运动的存在,使高低层之间发生空气质量交换及热 量交换,大气趋于均匀。
C(x, y, z) A(x)eay2 ebz2
高斯模式的坐标系和基本假设图示
高架连续点源的高斯模式
H Hs
Hs
C C1 C2 H
像源
C1
Q
2 u y z
exp[( y 2
2
2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z H)2
2
2 z
)]
C2
Q
2 u y z
exp[( y 2
2
2 y
(z H)2
2
2 z
)]
P C(x,y,z)
率的数学定义式为, γ=- dT/dz;它系指单位(通常取100m)
高差气温变化速率的负值。如果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γ 为正值,如果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高,γ为负值。
– 大气中的气温层结有四种典型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 减,γ>0,称为正常分布层结,或递减层结;气温随高度的 增加而增加,γ<0,称为气温逆转,简称逆温;气温随铅直 高度的变化等于或近似等于干绝热直减率,γ=γd称为中性 层结;气温随铅直高度增加是不变的,γ=0,称为等温层结。
5.3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 5.3.1 湍流的基本概念
– 描述湍流运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欧拉法,它在空间划出一个控制体为 对象,考察流体流经它的情形,欧拉法注重于特定时刻整个流场及某定 点不同时刻的流体运动性质。另一种是拉格朗日法,它在流体运动时,
追随研究一个典型的流体单元。
• 5.3.2 湍流扩散理论
• 这种性质可 d用 干CAgp绝热1K直/1减00 m率表示。
5.2.2 大气静力稳定度及其判据
a
a
a=0
v
v
v
(1)
(2)
(3)
处于不同平衡状态的小球。
•
大气的静力稳定度含义可以理解为,如果一空气块受到外部作用, 获得了向上或向下的初始运动速度后,可能发生三种情况:(1) 气 块加速上升或下降,称这种大气是不稳定的;(2) 气块逐渐减速并 有返回原来高度的趋势,称这种大气是稳定的;(3)气块做等速直 线运动,称这种大气是中性的。
• 2.干绝热直减率
• 一个质量恒定的空气块,从地面绝热上升 时,将因周围气压的减小而膨胀,一部分 内能用于反抗外压力膨胀,而做了功,因 而它的温度将逐渐下降;
• 反之,当一个质量恒定的空气块从高空绝 热下降时,由于外界气压逐渐增大,外压 力对气块做压缩功,并转化为它的内能, 因而它的温度将逐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