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方法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寒梅傲雪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寒梅傲雪](https://img.taocdn.com/s3/m/c1145d43f7ec4afe04a1dfe5.png)
1、能根据语境辨析多义词的意义。
2、能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同义词、 近义词和反义词。
3、能根据语境,准确地理解词语的特 定意义和临时意义。 4、能正确地运用虚词,特别是“关联 词语”。
近义词的辨析
理解掌握词义是辨析近义词的根本途径, 语言感悟能力和领会能力是其重要资本。
1、分清词义的轻重: 例如:“轻视”和“蔑视” “失望”和“绝望”
例、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演讲反应强烈,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
B、 这支球队连遭败绩,广大球迷大跌眼镜,对这支球
队不得不刮目相看,开始担心其保级前景。
C、 彩电发展业虽然酝酿着种种新技术的突破,但根本
性的产品创新还指日可待,新产品创新的周期相对较长。
D、 随着《焦点访谈》节目的开播,“焦青天”这个名字
问题。 A.退化 改善 自制 C.蜕化 改变 自治
B.蜕化 D.退化
改变 改善
自制 自治
近义词选用练习:
*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1.实践证明,对腐败分子的(
的犯罪。 2.真诚的(
),就是对人民
)是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 )事实,矢口否认 情谊 情意 歪曲 歪曲
基础之上的。 3.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肆意( 对中国的侵略历史。 A.迁就 C.姑息 情谊 情意 曲解 曲解 B.姑息 D.迁就
近义词选用练习:
*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 1.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 ) 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2.如果没有( )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 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3.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 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 A.起用 体味 侧目 B.起用 体验 刮目 C.启用 体味 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八)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八)](https://img.taocdn.com/s3/m/015ca49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9.png)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八)场合:同为名词。
人们活动的处所或地点。
有时可换用,如在公共场合(场所)要遵守秩序。
场合,只指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活动的处所。
常说公开场合、正式场合、外交场合等。
场所:只指具体的处所或地点,也可以是人们活动的,也可以不是人们活动的。
朝:同为介词。
表示由一点到另一点的运动方向,常通用,如朝(往或向)东走。
它们的介词结构能作状语。
朝,除了表示由一点到另一点的运动方向之外,还能表示本身位置不动而面向某方。
如朝他说。
后面可以跟上着,如朝着东走,而往不能这么用,向则能够。
往:不能表示本身位置不动而面向某方。
如一般不说~他说。
它的介词结构除了能作状语、定语、还能作某些动词的补语,如飞~南方、开~前线。
向:意义同朝,但在向雷锋同志学习这类说法里,一般不用朝。
它的介词结构的用途比往更广一些,除了作状语、定语之外,还能作很多动词的补语:不仅能说飞~南方、开~前线,也能说走~前方、走~前线、转~我等。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半200斤。
常常:同为副词。
屡次发生地,反复进行地。
常常,多半是强调次数多。
时常:不象常常那样强调次数多,指有一些时候常发生。
经常:有时指常常、时常,因此用常常、时常的地方,多可以换用经常;有时还指接连地、有规律地,强调一贯性,常说经常不断;还可作形容词:日常地、非临时性的,如经常的工作、经常费用等。
场合:同为名词。
人们活动的处所或地点。
有时可以换用,如公共场合(场所)。
场合,只指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活动的处所。
如公开场合,正式场合等。
场所:只指具体的处所或地点,它可以是人们活动的,如公园是人们游玩的场所;也可以不是人们活动的,如森林是野兽出没的场所。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_诗词鉴赏常考表现手法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_诗词鉴赏常考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a3f24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2.png)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_诗词鉴赏常考表现手法近义词辨析1.【安适】【安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晒太阳、搓麻将、下棋,阳光洒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上去是那样从容而____。
安适——强调环境舒适。
安详——多用来形容人的面容、举止。
2. 【包含】【包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______汉族、壮族、满族、苗族、彝族等56个民族。
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客套话,指请人原谅。
3. 【迸射】【迸发】【迸溅】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把失意改写成冷峻。
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执着,从一时的失意中______出一生的激情。
迸射——强调射出的强烈。
迸发——主要强调发出的突然。
迸溅——主要用来指流体物质。
4. 【保障】【保证】社会危害性通过发挥其在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解释上的功能,具有______人权的作用。
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力等,使其不受侵犯和破坏;或作名词,指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
5. 【必须】【必需】老师教育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并做好,如果做不到,______要学会拒绝。
必须——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有强调的语气,多作状语。
必需——动词,指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
6. 【变换】【变幻】纵观全球,政治风云______莫测。
变换——事物的形式(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变幻——事物的形式(内容)不规则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宾语。
7. 【处事】【处世】他______十分冷静,好几次都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处事——处理事务。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与人相处交往。
8.【沉浸】【沉湎】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______在欢快、热闹的氛围中。
沉浸——多比喻人处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沉湎——沉溺,表示不能自拔。
比“沉浸”的程度深。
9. 【承载】【承担】传统书信______了太多的文化,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七)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七)](https://img.taocdn.com/s3/m/462250f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c.png)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七)才干:着重指办事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常用于比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
如领导、指挥、组织等。
才华:着重指表现于外的才智和能力。
常说才华横溢。
多用于科学文化、艺术方面。
才能:着重指能力,除了用于比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还可以用于思维活动方面。
才智:着重指智慧。
常说聪明才智。
多用于思维活动方面。
采纳:着重于纳。
采用接受意见。
对象较窄,常见的只是某些抽象的事物。
如意见、建议、要求等。
采取:着重在取。
选取。
对象较广,可以是许多抽象事物,如方针、政策、策略、战略、原则、态度、立场、措施等。
采用:着重在用。
使用。
对象很广,可以是一些抽象事物,如技术、经验等;也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工具、药物、稿件等。
参加:同为动词。
置身某种组织或集体活动中去。
参加是泛指。
使用范围很广,它的宾语常见的有两类①表示某种组织、集团等的词,如党团、队伍、协会等;②表示集体活动的词,如工作、领导、组织、讨论、革命、劳动、建设、典礼等。
参与:(也写作参预)专指参加并一起活动。
使用范围较窄,它的宾语常见的只是某些表示集体活动的词。
如工作、领导、运动、谈话等,而不能是革命、劳动等。
常用于书面语体,常说~其事、~其间。
仓促:同为形容词。
做事急急忙忙,时间不充足。
仓促(也写作仓卒或仓猝)多着重指时间不充足。
可以形容时间,也可以形容行动。
匆匆:多指急速草率。
一般形容行动,如来去~、行色~。
匆促:(也写作匆卒或匆猝)常兼指行动急急忙忙和时间不充足。
匆忙:着重指急急忙忙,一般只形容行动,可以说成匆匆忙忙。
草率:同为形容词。
形容做事的态度缺乏思考,粗心大意。
草率:着重指在过短的时间里草草地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
可以说~从事。
轻率:着重指不慎重,随随便便。
常形容说话、行动、对人的态度。
策动:同为动词。
秘密地设法教人进行某种活动。
常跟政变、战争、侵略等词搭配,带贬义。
有时跟革命等词搭配,不带贬义。
策动:着重于鼓动,让别人行动起来。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技巧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d6d5f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1.png)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技巧
近义词辨析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区分相近词语的细微差别。
以下是一些近义词辨析的技巧:
1. 理解词义:要准确理解每个词的基本含义,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2. 注意词性:有些近义词可能在词性上有差异,如动词和名词的使用场合就不同。
3. 分析语境:不同的词语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通过上下文来判断哪个词更为合适。
4. 比较搭配:有些词虽然意思接近,但在习惯搭配上有所不同,注意这些固定搭配有助于辨析。
5. 掌握程度和范围:有些近义词在程度或范围上有所区别,比如“喜欢”和“热爱”就有不同的情感强度。
6. 识别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也是辨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狡猾”和“聪明”都有机智的含义,但前者带有贬义,后者则偏褒义。
7. 练习应用:通过造句、填空等练习来加深对近义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掌握这些技巧后,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可以逐渐提高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初中语文词汇理解要点」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的运用
![「初中语文词汇理解要点」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e681d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61.png)
「初中语文词汇理解要点」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的运用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近义词。
如:演讲-讲演、维他命-维生素、玉米-包米-包谷-棒子。
近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状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
又如:优秀-优良、企图-打算、迎合-逢迎-阿谀-奉承-谄媚-阿附等,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可以任意互换,彼此间有肯定的细微差别,属同义词。
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如:浪费-节省、吝啬-慷慨、谦虚-骄傲。
(1)近义词的辨析?从构词成分上辨析:如周密、严密、精密,都含有密字,含有事物的组织和结构紧密、完备的意思,三个词有哪些不同就在周严精上,结合这三个字的含义,就可辨明词义。
从词义的轻重不一样上辨析:如请求恳求都有需要的意思,不同主要在语意的轻重上。
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一样上辨析:如事件事情事故同义,但所指的范围大小不一样。
从词的采用上辨析:如树和树木,书和书籍,前者指具体的、个别的,后者则用于指概括的。
又如爱惜和爱戴意义相同,后者只用于人,一般指下级对上级。
前者没有此限制,两个词不可以互换。
另外,应该注意词的搭配对象。
从词的感情色彩上辨析:如结果成就后果都有表示事物结局的意思,但三个词分属中、褒、贬的色彩。
附录几个重点近义词:?死-死了(一般)-老了(讳饰)-长眠(敬仰)-报销(轻蔑)-永别(婉言)-千古(庄重)-牺牲-就义-献身(褒扬)?看-瞥-瞅-瞧-瞄-望-注视-环视-扫视-俯视-仰视-远望、远眺、遥望、展望、极目?叫-(龙)吟-(虎)啸-(狮)吼-(马)嘶-(猿)啼-(犬)吠-(鸟)鸣?笑-微笑-哄堂大笑-莞尔一笑-开怀大笑-嬉笑-狂笑-傻笑-窃笑-冷笑-奸笑?(2)反义词的运用?恰当地运用反义词,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把事物的特征表达得更充分,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如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快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含羞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阴冷的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
初中语文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1c0a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2.png)
初中语文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总结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对于学生提高语文水平、拓展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几个常见的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1. 同义词辨析技巧同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语。
在运用同义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同义词的词义差异。
例如,"美丽"与"漂亮"都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美丽,但"美丽"更强调内在的高贵、华丽,而"漂亮"则更强调外貌的吸引力。
因此,在具体运用时要根据语境和描述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
其次,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同义词的用法和搭配。
例如,"愉快"和"快乐"都是形容人的情绪愉悦,但"愉快"更多用于形容气氛、环境,而"快乐"则更多用于形容人的心情。
正确的搭配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最后,要运用上下文推测同义词的词义。
有时同义词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不同的含义,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词语的具体意思。
例如,"庞大"可以用来形容规模庞大的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复杂、麻烦的事情,具体的含义需要根据句子的语境来判断。
2. 近义词辨析技巧近义词是指意义上相近但用法或侧重点上有所差异的词语。
在运用近义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掌握近义词的词义差异。
例如,"开心"和"快乐"都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愉悦,但"开心"更多强调短暂的心情状态,而"快乐"则更多指长久的心情状态。
对近义词的词义差异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避免使用不当。
其次,要注意表达的侧重点。
例如,"完成"和"结束"都可以表示一件事情的完成,但"完成"更强调整个过程的完成,而"结束"更强调事情的终点。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二十三)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二十三)](https://img.taocdn.com/s3/m/ebd6f35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6.png)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二十三)启示:启发指示。
直接提示、揭示出事物的道理。
有时带有庄重色彩。
启事:是一种文体。
一种公告性文字。
启发:不是直接指出结论,而是通过一定的事例或事理,打开思路,引起联想,使发现并领悟。
常说启发性、启发式。
启迪:开导、启发。
只用于书面语中。
企图:中性词。
多用于贬义,程度比妄图轻,有时指正常地打算。
妄图:贬义词。
程度比企图重,是狂妄地或虚妄地谋划,跟它搭配的常是复辟、篡夺、颠覆、吞并、投靠、破坏、捣乱等词。
妄想:着重指设想,打算,适用于口语。
气概:着重指对待严肃重大问题所表现神气和气度。
一般用于人。
有时也用于建筑物,褒义词。
气势:着重指精神力量及声势。
中性词。
能用于褒义,也能用于贬义。
跟它搭配的词常是豪迈、澎湃、磅礴、凶恶、汹汹等。
气魄:着重指气量,敢作敢为的魄力,也指非凡的气势。
一般用作褒义词。
跟它搭配的词是宏伟、革命、大、小、有、没有、缺少等。
气派:着重指作风、风度,也指显示出威风的气势。
中性词。
常跟有、没有、缺少等词搭配。
启用:开始使用,多指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
起用:重新任用己退职或免职的人员,也泛指提拔新人。
谦虚:跟骄傲相对,不自以为是,不自满,不自高自大。
常形容人的思想、品质、态度、作风等。
谦逊:谦虚而恭敬谨慎,谦让、客气有礼貌或恭顺。
常形容人的思想、品质(态度、作风)及其行为。
常用于书面语。
情义:侧重于亲友同志间应有的情感。
情谊:侧重于友谊。
情意:侧重于心意,有时专指爱情。
勤奋:着重指精神奋发、不懈地努力。
多用于学习、工作方面。
勤恳:着重指态度踏实。
用于学习、工作、劳动等方面。
可以说成勤勤恳恳。
勤劳:着重指劳动多而不怕辛苦。
带庄重色彩。
勤勉:着重指努力再努力,要求自己不断尽力,多用于学习、工作方面,书面语居多。
祛除:适用于疾病、疑惧、邪魔等。
驱除:适用于寂寞、偏见、烦闷、毒虫猛兽等。
权利:侧重于利益,与义务相对,为公民所具有。
权力:侧重于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中考语文近义词辨析精讲精练试题
![中考语文近义词辨析精讲精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178f0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8.png)
一、备课策略:近义词辨析题在中高考中经常出现,但因为近义词“易混难辨”,学生答题时往往分辨不清,不知如何下手,所以该题得分不高。
其实,做近义词辨析题,除了平时做题积累,识记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之外,答题技巧也是得出正确答案的一个重要渠道。
我们以下面几组近义词为例阐述之。
易混近义词往往由两个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是相同的,一个语素是不同的,两个近义词的不同点就是出现在这两个不同的语素上。
例如:渡过、度过,必须、必需,篡改、窜改,侦查、侦察,消逝、消失,沟通、勾通,抱怨、报怨,取缔、取消,而且、反而,只要、只有。
区别不同语素,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1.从字形上去区分例如:渡过、度过,这一组近义词,我们只要区分出“渡”与“度”的不同,两个近义词就不易混淆了。
从字形上看,“渡”跟水有关系,主要用于过江河湖海,可引申为“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而“度”通常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岁月”等。
2.从词性上去区分例如:必须、必需,这一组近义词,前者是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者是动词,作谓语,使用对象一般是物品、物资、人力、资金等。
3.从词语涉及的对象上去区分例如:篡改、窜改,前者涉及的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如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尤其强调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后者涉及的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文章、古书等。
4.从词语适用的对象上去区分例如:侦察、侦查,前者用于军事,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等进行的活动;后者用于公安、检察等司法部门,指为了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而进行的调查。
5.从词语的侧重点上去分析例如:消失、消逝,前者侧重于事物或现象从有到无这个结果,在变化中历时较短;后者侧重于事物或现象过去了或不见了,这个过程历时可长可短。
6.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去区分例如:沟通、勾通,前者指双方互相通连,是中性词;后者指暗中串通和勾结,是贬义词。
7.从词语的轻重色彩上去区分例如:抱怨、报怨,前者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埋怨,词义较轻;后者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词义较重。
初中语文重点公式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重点公式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27cce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f.png)
初中语文重点公式总结归纳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要想在初中阶段取得好成绩,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大量的规范和公式。
这些规范和公式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中的一些重点公式进行总结归纳并分别加以解释。
一、词义辨析公式1. 同义词辨析:X与Y的异同在于……这个公式常用于辨析一对同义词或同义短语之间的区别。
通过对比异同点,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2. 反义词辨析:X与Y是相对的……此公式用于辨析一对反义词或反义短语。
通过对比两者的相对性质,帮助理解词义。
3. 近义词辨析:X与Y的用法区别在于……用于辨析一组近义词或近义短语之间的用法差异。
通过了解用法区别,提高对语词的掌握。
二、句子结构公式1. 定语从句公式:先行词 + 引导词 + 关系词 + 定语从句主要成分定语从句是连接句子的一种重要方式,此公式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构造定语从句。
2. 状语从句公式:时间状语从句:主句 + 引导词 + 从句;原因状语从句:主句 + 引导词 + 从句;目的状语从句:主句 + 引导词 + 从句;条件状语从句:主句 + 引导词 + 从句;结果状语从句:主句 + 引导词 + 从句;状语从句的种类较多,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公式来记忆,以方便正确运用。
三、基本句式公式1. 主谓结构公式:主语 + 谓语即简单的主语加谓语结构,是最基本的句子结构形式。
2. 主谓宾结构公式:主语 + 谓语 + 宾语这是另一种常用的基本句式,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名词或从句等。
3. 主语补足语结构公式:主语 + 谓语 + 补足语补足语由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等构成,用来补充说明主语的状态或性质。
4. 否定句公式:主语 + 谓语 + 不 + 动词原形在谓语动词之前加上“不”,表示否定的意思。
四、修辞手法公式1. 比喻公式:A 像 B 一样……比喻是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和隐含,使得描述更加形象生动。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九)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九)](https://img.taocdn.com/s3/m/93ca7ec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c.png)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九)成果:同为名词。
好的成效、好的结局。
成果:只指好的结果,常用大、小、伟大、丰硕、巨大等词来形容。
范围较窄,一般指人们长期辛勤工作的收获。
结果:中性词。
兼指好的和坏的。
可用好、坏等来形容。
范围较广,可以指主观上所作所为的结局,也可以指客观上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结局。
效果:中性词。
但以指好的结果居多。
坏的结果较少。
可以用好、坏、大、小来形容。
范围较窄,常指主观上所作所为的结果。
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呈现:同为动词。
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
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呈现,较清楚,持续地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
浮现: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
迟疑:同为动词。
拿不定主意。
迟疑:从时间角度说,在应该拿定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
踌躇:着重指行动,是在具体行动上拿不定主意。
多用于书面语体。
犹豫:泛指拿不定主意,多指内心活动,也指行动,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都常用。
充斥:同为动词。
某间由不满(或空)到满的变化,填满,装满。
充斥:贬义词,带厌恶色彩,指到处都塞满。
充满:中性词,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对象较广,可指人、具体或抽象事物。
充溢:比充满的程度重,装得满满的,或指充分流露出来。
具有形象色彩,象水装得很满或过满那样。
常用于文学语体。
充当:同为动词。
担任职务。
充当:指取得某种身份、担任某种职务,多带贬义。
有时用于物,表示成为或当作某种东西,不一定带贬义。
充任:只表示取得身份,担任职务。
不能用于物。
充分:同为形容词。
足够,不缺乏。
充分,着眼于程度或限度方面,有时指足够,常形容理由、信心等抽象事物;有时指尽量、完全,常形容休息、利用等行动,多作状语。
充足:着重指数量足够,能满足需要。
常形容物品、资金、光线、空气等具体的东西;有时也形容理由、论据等抽象的事物。
充沛:不仅足够,而且丰富、旺盛。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2955408bd63186bdebbc77.png)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1. 履行、执行【同】都是动词,都有按规定去做的意思。
【异】“履行”侧重指按事先约定的或规定的去实行,表示“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的做的事)”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搭配对象较少,对象常是带约束性的事物,或双方或多方约定的,如条约、契约、协定、协议、合同、诺言、义务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书面语。
“执行”侧重指按规定去实行,带有强制性,表示“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适用对象萧广,常是上级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如命令、任务、法令、判决、纲领、政策、路线、方针、计划、决议、原则、纪律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2. 嘲笑、讥笑、讪笑【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因看不起而取笑别人”的意思,都含贬义。
近义词有“嘲讽”“嗤笑”“讥讽”“讥刺”等。
【异】“嘲笑”意思是“用言辞笑话对方”,有“戏弄”的意味,侧重于“对对方言行的否定”,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别人,也可用于自己。
常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讥笑”有“讥讽和嘲笑”之意,侧重于“讽刺、挖苦”,在感情色彩上更带有轻蔑意味,语意比“嘲笑”更为尖刻,适用范围比“嘲笑”窄些,它只能用于对方,常见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讪笑”就是“讥笑”之意,侧重于“戏弄”,适用范围比“嘲笑”“讥笑”窄,仅用于书面语。
3. 美丽、漂亮【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表示“人或物好看,令人赏心悦目”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多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有“好看”“俊俏”“潇洒”“秀丽”“美观”等。
【异】“美丽”着重指“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之意,修辞的对象常常是女性、风光、景物等。
“漂亮”着重指“好看、美观;出色”的意思,修辞的对象男女均可,还可用于动物、服饰、用具、建筑物等。
另外,“美丽”有“美好、高尚”的意思,而“漂亮”没有;“漂亮”有“表面好看但不能兑现的东西”之意,而“美丽”没有。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一)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1c6777d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b.png)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一)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哀号:悲哀的号哭。
哀嚎:悲哀的嚎叫。
如饿狼哀嚎。
爱好:顾惜体面,喜欢打扮。
爱好:喜爱,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
爱怜:怜爱。
爱恋:热爱而难以分离(多指男女之间)。
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
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
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
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安顿:安稳。
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
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安全:都指没有事故或危险。
安全:着重指不受威胁。
使用范围广,能用于国家、生产、交通、操作、人身、生命、财产等。
平安:着重指太平无事,使用范围较窄,多用于人身。
按照:同为介词。
介绍行为的根据。
按照:通用于各种语体,不带尊敬色彩。
依照:多用于书面语体,更适用于国家法规、军政文告等,这时是强调依原样照办,不得走样。
遵照:多用于书面语。
带尊敬色彩,表示遵从依照。
懊悔:形容词。
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都是形容词。
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沮丧: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傲慢:都是形容词。
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十七)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十七)](https://img.taocdn.com/s3/m/afeb2a0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9.png)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十七)几乎:强调的语气轻一些,只表示相差之微小。
简直:带夸张或强调语气,强调相差微小或几乎相同,接近于完全、等于。
机密:重要而秘密,或批重要而秘密的事情。
多用于庄重的场合。
秘密:非公开,或非公开的事情。
有时引申指自然界或社会上尚未揭露的、尚未发现的事物。
多用于一般场合。
机体:生命个体的总称,如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
肌体:身体,常比喻组织机构。
激烈:着重指运动紧张或双方斗争尖锐,达到很高的程度。
还常形容争论、辩论、竞争、搏斗等。
剧烈:着重指急剧,变动或刺激厉害。
还常形容药性、疼痛等。
猛烈:着重指来势急而猛,还常形容风雨、爆炸、响声、攻击、冲击等。
强烈:着重指强而有力,也指程度高、浓度大。
使用范围较大,能形容光线、色彩、气味、表现、对比、反映等客观事物,也能形容欲望、愿望、感情、要求等。
即刻:同为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
很短的时间。
能用在动词前面。
马上:所表示的时间有一定的伸缩性,可长可短,能用于未来时,表示即将。
还能用于数量词前面。
多用于口语。
立刻:所表示的时间伸缩性很小,用以表示即将时,所指的时间也很短。
立即:同立刻,多用于书面语中。
即刻:同立刻,多用于口语中。
立时:跟立刻基本相同,但较少使用。
语气比立刻稍轻。
极力:非常用力,以达到预期目的。
极力:极其用力。
程度很重。
竭力:用尽所有的力量。
程度更重,常说尽心竭力。
尽力:用一切力量。
程度较轻。
常说尽力而为。
还可以作动词,意为拿出一切力量。
语义比努力重。
努力:多指长时间不断地尽量使出力量,程度较轻。
驾驶:控制,使行进。
一般指操纵,使行驶。
对象是具体的,如机动车辆、船只等。
驾驭:也作驾御,能指驱使车马行进,也能用于抽象意义,泛指控制、支配并使服从自己的意志。
对象可以是抽象或具体的。
既而: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艰苦(艰苦卓绝):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二十四)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二十四)](https://img.taocdn.com/s3/m/fad8263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6.png)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二十四)
热忱:着重形容情意真挚恳切,内心感情热烈。
有时用作名词。
多用于对人,具有庄重色彩。
常用于书面语中。
热诚:形容心情和态度热心面诚恳,有时用作名词。
除多用于对人外,有时用于对事情,多用于书面语。
热情:着重形容感情热烈、浓厚。
常用于对人、对事,作名词时,常跟高、高涨、洋溢、奔放等词搭配。
热心:着重形容内心有兴趣,肯尽力,积极主动。
常用于对事。
中性词,如果后带上于作补语,则动词用。
认为:多指作出慎重或正面的判断,语气较肯定,色彩较郑重。
对象可以是重大的事物和一般的事物。
以为:多指作出一般的或与事实不符合的推断(或估计、猜想)。
语气不够肯定,色彩不郑重。
对象多半是一般的事物。
溶化:某种固体放在液体中溶解开。
也指冰、雪、霜等变成水。
熔化:某种固体(如铁、蜡等)因受热而变成液体、胶状或粉末。
融化:一般只指冰、雪、霜等变成水,也用于比喻。
入骨三分:只用于形容对反面事物的揭露深刻尖锐。
入木三分:既用于反面揭露,又用于对正面事物的议论深刻。
浙江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浙江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ddac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3.png)
浙江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在浙江初中语文学习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加深我们对语文的理解。
一、词语辨析1. 同音词辨析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语。
例如:“纷纭”和“纷纷”,一个表示“多而杂乱”,一个表示“多而有序”。
我们要学会根据上下文和词义的差异来正确辨析同音词。
2. 近义词辨析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但稍有差异的词语。
例如:“喜欢”和“爱好”,都表示对某种事物有好感,但“喜欢”更加普遍,而“爱好”则更加强调个人爱好的特定性。
我们要注意通过理解上下文,正确运用近义词。
二、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和类比,来阐述和说明事物的特点。
例如:“他是一个犹如太阳一般温暖的人”,这里通过将他与太阳进行比较,突出了他温暖的品质。
2. 拟人拟人是指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性格和能力,以进行描述和描写。
例如:“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摆”,这里将树叶赋予了摇摆的动作,使描述更加生动有趣。
三、文言文阅读1. 理解常见文言文词语文言文作为汉语的古代形式,与现代汉语有着一定的差别。
我们需要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例如:“汝”代表“你”,“予”代表“我”等。
2. 掌握文言文的句式和结构文言文的句式和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动词的位置、主谓结构以及状语的使用等方面。
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和理解文言文的句式和结构,以便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文章。
四、作文技巧1. 选材和立意在写作文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和立意。
选材要贴近生活和实际,立意要明确有深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 简明扼要的表达作文要求我们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主题和观点,避免冗长和啰嗦的叙述。
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以达到表达清晰的效果。
3. 结构严谨的组织作文的结构要有严谨的组织,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清楚地划分段落,使内容有层次感和逻辑性。
以上是浙江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对策计划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对策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4f69609941ea76e59fa0405.png)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方法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一)一、辨析词义从词义的重视点(要特别注意词语中不同的语素)辨析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靠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异。
特别要注意.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特定意义或暂时意义),不可以简单看其字面用语,而应依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感情气氛等多种因向来辨析其词义。
如“发现”与“发明”,前者重视于找到,后者重视于创建。
再如“才能”和“才华”,前者重视于做事的能力,后者重视于文艺方面表现出来的智慧及专长。
又如“精良”与“精良”,前者重视于“美”,后者重视于“巧”;“出生”与“出身”,前者重视于“生”,后者重视于“身”(身份)。
A.截止B.截止①本次大赛报名在昨天已经。
②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九月中旬,已达成年施工计划的90%。
分析:“截止”和“截止”是两个意义邻近且有所区其他词,也是比较简单用错的词。
“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止”中的“至”是到的意思。
所以,“截止”重申的是行动的停止,不再发展;“截止”重申的是到某个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
⑵A.受权B.受权①外交部新闻司发布通告。
②这个学校于当地政府,向学生收取了教育附带费。
A.相信B.信任①他永久是一个能够以诚相待的值得_相信_的同志。
②共产党是给他们指出行进道路的最可__信任_的灯塔。
讲解:“相信”和“信任”,主假如辨析两者相异的语素。
“相信”,相信而敢于交托,语义较轻;“信任”,相信并依赖,既包含“相信”的语义,又增添了新的语义,语义较重。
从词义范围的大小辨析有些词只管意义邻近,可是,这些近义词的合用范围的大小以及合用的对象会有必定的差异。
如“边疆”和“边疆”、“场面”和“场面”、“事情”和“事件”,“战争”和“战斗”都是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词义范围的不同,还表现为有的词是指事物的会合体,有的则是指事物的个体,前者如“河流”“书本”“树木”“枪支”“车辆”“人群”等,后者如“河”“书”“树”“枪”“车”“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方法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一)一、辨析词义1.从词义的侧重点(要特别注意词语中不同的语素)辨析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
尤其要注意.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而应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辨析其词义。
如“发现”与“发明”,前者侧重于找到,后者侧重于创造。
再如“才能”和“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文艺方面表现出来的智慧及特长。
又如“精美”与“精巧”,前者侧重于“美”,后者侧重于“巧”;“出生”与“出身”,前者侧重于“生”,后者侧重于“身”(身份)。
⑴A. 截至B.截止①本次大赛报名在昨天已经。
②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解析:“截止”和“截至”是两个意义相近且有所区别的词,也是比较容易用错的词。
“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
因此,“截止”强调的是行动的停止,不再发展;“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
⑵A. 授权B. 受权①外交部新闻司发表公告。
②这个学校于当地政府,向学生收取了教育附加费。
⑶A. 信任B. 信赖①他永远是一个能够以诚相待的值得_信任_的同志。
②共产党是给他们指出前进道路的最可__信赖_的灯塔。
解说:“信任”和“信赖”,主要是辨析二者相异的语素。
“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语义较轻;“信赖”,信任并依靠,既包含“信任”的语义,又添加了新的语义,语义较重。
3.从词义范围的大小辨析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这些近义词的适用范围的大小以及适用的对象会有一定的差异。
如“边疆”和“边境”、“局面”和“场面”、“事情”和“事件”,“战争”和“战役”都是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词义范围的不同,还表现为有的词是指事物的集合体,有的则是指事物的个体,前者如“河流”“书籍”“树木”“枪支”“车辆”“人群”等,后者如“河”“书”“树”“枪”“车”“人”等。
后者的前面可加数量词进行修饰,如“一本书”“一个人”等,但前者不能。
例如“时代”和“时期”,前者所指的时间范围大,后者所指的时间范围小。
例如“财产”通常指具体的物质财富,不包括知识和精神财富;“财富”既可指物质财富,又可指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其范围比前者大。
⑴A.战争B.战役抗日初期,台儿庄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
解析:“战争”指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它不指某一具体的战事,但它包括了在这个时间、空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故事,范围最广。
“战役”指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范围较小。
⑵A.年龄B.年纪①寺院里有两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的,看上去它们的年龄足有上千岁。
②你这把年纪了还带头干活,真让人钦佩。
解析:“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
“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⑶A. 包括B.囊括①本词典共收词6万多条,_包括_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语词。
②在2003年春季运动会上,这个队_囊括_了田赛的全部冠军。
“囊括”和“包括”都有包含的意思,但范围的大小不同。
“囊括”是全部包罗在内,“包括”是包含之意,仅指其中一部分,不是全部。
二、辨析色彩1.感情色彩(褒义、中性、贬义)。
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
如“爱护—保护—庇护”(褒—中—贬),“团结—结合—勾结”(褒—中—贬),“沟通—勾通”(褒—贬)。
如“爱护”是褒义词,要用在肯定赞扬的方面;“庇护”是贬义词,要用在否定批判的方面;“保护一是中性词,在不需要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时可以使用。
⑴A.果断B.决断C.武断①针对突发的险情,市领导地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②事情扑朔迷离,一时难以。
③仓促间地处理,对当事人太不公平了。
解析:“果断”,“决断”“武断”都有“作出决定”的意思,表示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态度,但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
“果断”表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能及时坚定地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是褒义词;决断:做出的最后决定,指决定事情的魄力。
是中性词;“武断”表示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不顾客观实际,凭个人主观见解轻下结论或做出决定,贬义词。
⑵A. 勾通B. 沟通①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它_沟通_了各国文化,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互了解。
②原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的秘书李真,滥用手中的权力,上下_勾通_,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肆侵吞国家财产,收受巨额贿赂。
“勾通”是暗中串连、勾结之意,是贬义词;“沟通”,使两方能连通,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等,是中性词。
2.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文学用语、公文用语、科技用语等)。
按语体色彩分类,词语大致可分为书面语、口语、文学语体、科技语体。
不同语体色彩的词语表现出不同的语体风格。
在使用词语时,要根据表达的内容和文章的体裁,选用恰当的词语。
例如,同学到你家,你向同学介绍说:“这是我爸爸。
”使用口语词“爸爸”很得体,显得亲切随和;如果你说:“这是我父亲。
”使用书面语“父亲”显得过于庄重严肃,不太适合当时的语言环境。
如“父亲、母亲”与“爸爸、妈妈”,前者是书面用词,后者是口头用词。
书面语比较庄重,口头语比较活泼。
再如“黎明、水银”与“拂晓、汞”,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用语。
“拂晓”常见于军事语体,“汞”常见于科技语体。
⑴A.家乡B.故乡①我14岁就离开了,参加了革命。
②我生于山东胶州半岛,内蒙古是我的第二。
解析:“家乡”侧重指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多用于口语;”故乡”侧重指自己所熟悉的、出生、成长的地方,多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和书面语。
⑵A.死了B.逝世①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妇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有一天就。
②1936年6月18日,世界大文豪,新社会的创造和拥护者,出身于劳动阶级的作家高尔基,在莫斯科了。
解析:各例同样表达生命的终止,用词各不相同。
写老俞的小儿子,用了一般说法“死”,表达客观发生的情况,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而在悼念高尔基时,选用富有庄重色彩的褒义词“逝世”,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热爱和深切的悼念。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二)三、辨析用法1.从搭配的角度辨析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
即使词性相同的近义词,它们的搭配对象也有所不同。
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配合。
再如“交换”和“交流”,前者可与“资料”“意见”“位置”等具体事物搭配,后者可与“文化”“思想”“人才”“物资”等抽象事物或比较概括的事物相搭配。
又如“发扬”一般与“作风”“传统”等搭配,而“发挥”一般与“作用”“功能”等搭配;“改进”一般与“工作”“方法”“技术”等搭配,而“改善”一般与“关系”“条件”“生活”等搭配。
例如“发扬”多与“传统”、“精神”、“风格”、“作风”等词语搭配,“发挥”多与“作用”、“特长”、“优势”等词语搭配。
⑴A.流传B.留传①经过世代的筛选,至今的骨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②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三难新郎”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浪漫故事却至今。
解析:“留传”就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搭配的对象是具体的物品,如田地、房产、秘方等;“流传”意为传下来或传播开,对象是神话传说、故事、消息等。
⑵A.充足B.充沛C.充裕①全球有25亿人没有的清洁水资源。
②他始终都是精力,斗志昂扬。
③据调查,60%大学生利用的暑假时间做兼职。
解析:“充足”,“充分”,“充沛”,“充裕”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如阳光、水源等搭配,“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如条件、理由搭配,“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如体力、精神等搭配。
充裕:不仅足够,而且宽裕。
一般只与时间、资金、物资、经济等搭配。
2.从语法功能的角度比较有的同义词词性不同,它们在造句时表现的语法功能就不同。
而词义差别正是由这个不同的词性造成的,在辨析同义词时,要善于抓住这个因素。
如“阻碍”和“障碍”,前者是动词,主要作谓语,如“阻碍交通”“阻碍他人”等;后者是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如“障碍排除了”“设置障碍”。
再如“讹传”与“讹舛”,前者是动词,能作谓语,后者是名词,不能作谓语,只能作主语或宾语。
⑴A.勉力B.勉励①北京和东北的两位历史学教授都在回信中他执著追求,并向他介绍了一些考研读书目和学习方法。
②乡邻的冷言冷语,生活的艰难困苦,都没有动摇他考研的决心,他在逆境中苦学,终于在40岁时考上了研究生。
解析:“勉励”,劝人努力,鼓励别人,是动词;”勉力”是努力,尽力之意,是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动词。
⑵A.勇敢B.勇气①他没有面对高考失败的现实。
②他地跟歹徒搏斗,最后腹部受了重伤。
解析:勇气和勇敢都有有胆量的意思。
勇气是名词,可做宾语或主语;勇敢是形容词,可以做谓语或定语。
⑶A. 品位B. 品味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
②这是一段语言十分优美的文字,请同学们慢慢。
解说:①句空格处受“高”的修饰,又充当“作品”的定语,只能选择名词“品位”,②句空格处受“慢慢”修饰,在兼语句中充当谓语,只能选择动词“品味”。
3.从词语的适用对象辨析有的词适用的对象不一样,因此要通过辨析词义适用的不同对象,来选用词语。
如爱戴与爱护(对上—对下),侵蚀与腐蚀(外到里—里到外),祛除与驱除等。
“鼎力”是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时的用语,属于敬词,不能说成“我一定鼎力相助”。
再如“爱戴”与“爱护”,前者适用于所尊敬的人,后者适用于平等的人或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⑴A.终生B.终身①为了党的事业奋斗。
②婚姻是大事,应该慎重考虑。
解析:“终生”是就事业来说。
“终身”是就终身大事来说。
⑵A.祛除B.驱除①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祛除灾难。
②驱除鞑虏,还我中华。
解析:“祛除”指除去疾病或疑惧、邪恶,用于抽象的对象。
“驱除”指赶走、除掉,用于具体的对象。
⑶A. 抚养B. 赡养父母有子女的责任,子女有父母的义务。
解析:“赡养”,多指供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
而“抚养”,指保护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
而“扶养”一词有帮扶、供养之意,多用于平辈之间。
以上几种辨析方法,只是辨析近义词的基本方法,所举实例也只是沧海一粟,仅是一些理论性的指导,要想在近义词辨析这一块得心应手,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须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实实在在的在积累上下一番苦功夫。
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流传”与“留传”的区别两词的共同点是“传”,但有三点不同:一是传的范围,“流传”既是纵向的,指时间上由前而后;又是横向的,指空间上由此及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