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隋朝历史知识点:隋末农民战争

合集下载

第十章隋朝的统治和隋末农民战争学习笔记2

第十章隋朝的统治和隋末农民战争学习笔记2

适岗培训学习笔记2第十章隋朝的统治和隋末农民战争一、杨坚建立隋朝隋朝是继北周之后出现的一个王朝。

北周末年(宣帝时),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分裂。

580年,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静帝无力控制政局。

外戚杨坚在官僚刘昉、郑译、元谐、宇文忻、高颎、李德林、崔仲方等人的支持下,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乘机掌握了北周的军政大权。

接着,他又派韦孝宽、王谊等镇压了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的反抗,大杀宗室诸王,消灭了北周残余势力,积极准备改朝换代。

581年,他废周自立,国号曰隋,都长安(后都大兴)。

可见,隋王朝是杨坚利用当时的各种矛盾,经过斗争,夺取北周政权而建立的。

二、隋朝灭陈588年3月,隋文帝下诏揭露陈后主罪状二十条,并抄录30万张散布江南,声言讨伐。

10月,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以宰相高颎等为谋主,以杨俊、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刘仁恩、王进积等为主将,发兵51万8千,大举伐陈。

在隋军大举进攻之下,陈朝边将飞书告急,而腐朽的陈朝君臣不急不忙、不做准备。

陈后主和他的宠姬张丽华、孔贵嫔以及大臣江总、孔范等依然“奏伎纵酒,赋诗不辍”。

589年正月,隋军渡江,如入无人之境。

于是韩擒虎以南路、贺若弼从北路直逼金陵。

陈朝大将任忠投降韩擒虎,引其进入朱雀门;贺若弼俘获陈朝大将萧摩间,从北掖门进城。

陈后主这才想出一条“妙计”,与张丽华等藏入景阳宫枯井。

隋军出而俘之,并俘其文武大臣。

长江上游的陈朝军队闻金陵已破,后主已降,也都解甲投降。

至此,陈朝灭亡。

▼【灭陈之战图】三、隋统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隋王朝统一中国决不是偶然的,而有多方面的原因:▼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南北方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需要统一环境;各族人民也备尝战乱之苦,要求统一。

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

▼南北朝以来,各族人民数百年的共同斗争,沉重打击了南北门阀士族,削弱了他们继续进行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与此同时,各族人民逐渐融合,民族矛盾趋于消失。

从而具备了国家统一的条件。

高三隋唐时期历史知识点

高三隋唐时期历史知识点

高三隋唐时期历史知识点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从隋朝到唐朝的历史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政权更迭、社会经济的繁荣等重大变革。

以下是关于隋唐时期的历史知识点。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 隋朝的建立:在北朝时期,北方多个政权割据,形成分裂局面,杨坚发动兵变成功,建立隋朝,并被尊为隋文帝。

2. 北方统一:隋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开展改革、加强对南方的征服,最终实现了对北方的统一。

二、隋朝的政治改革1. 科举制度:隋朝推行科举制度,并对其进行改革,使其更加公平合理并且体现了功绩的选才制度,为后世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2. 倡导节俭:隋文帝倡导节俭,成为隋朝政府的治国理念。

三、隋朝与外国的交往1. 中亚和滇池:隋朝进行了对中亚地区和滇池地区的控制和征服,扩大了隋朝的势力范围。

2. 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征战:为了巩固北方的统一,隋朝对北方的游牧民族进行了多次征战。

四、唐朝的建立与盛世1. 李渊的起义:唐朝的奠基人李渊发动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并建立唐朝。

2. 武则天的统治: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去世后,武则天成为女皇帝,统治着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五、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1. 文治政策:唐玄宗进行了一系列优秀的政策,如开元礼乐、推行佛教等,使得唐朝进入了一个繁荣的盛世。

2. 诗词的繁荣:唐朝出现了众多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如杜甫、白居易等,使得唐代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鼎盛时期。

3. 对外扩张:唐玄宗时期进行了对外的扩张,如对吐蕃的战争,进一步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六、唐末的动荡时期1. 宦官的干政:唐朝晚期,宦官插手政治,干涉朝政,导致朝廷内部动荡不安。

2.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末年的一场重大叛乱,使得唐朝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国力大幅下降。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并且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历史】高三一轮复习:4.1-短暂的隋朝1

【历史】高三一轮复习:4.1-短暂的隋朝1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第一节短暂的隋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统一的原因、意义。

2.掌握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

3.掌握隋朝的灭亡和灭亡的原因。

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和重要项目的建设,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分析学习隋朝的灭亡,使学生认识:隋朝的残暴统治被隋末农民战争一举推翻,充分感受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对隋朝统一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白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已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隋的统一就是客观条件和统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以此来培养学生联系、发展地看待历史的能力。

2.分析隋朝各项建设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隋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之上的,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本质的能力。

3.指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

3.隋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1.隋朝统一的原因。

2.国力强大的隋朝,为何短期而亡。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地图:世界地图和隋朝疆域图。

3.一些运河的图片或电视片《话说运河》。

●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于一些理性内容,在指导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

2.演示法:用投影仪演示运河路线;用地图演示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用一些运河的图片或电视片《话说运河》的片段演示运河在今天所起的作用。

3.联系比较法:把隋朝与秦朝联系,比较它们之间在政策措施、历史作用上的相同点和短期而亡的原因。

4.讨论法:组织学生对隋朝统一的原因、统一的作用和开凿运河的原因及作用、隋短期而亡的原因等问题展开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本节内容线索较单一,围绕隋朝的三个问题(隋朝的建立统一、建设和灭亡)展开。

在教学中不以讲解法为主而应多开展双边活动。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 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这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隋朝统一的意义与强盛措施1. 意义:隋朝的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强盛措施:隋朝在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等。

这些措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三、大运河的开通1.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人物:隋炀帝。

3. 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4. 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 地位与意义: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四、隋朝的灭亡1. 灭亡原因:隋炀帝在位期间,征发大批劳动力,修大运河、长城驰道等,加强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此外,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当兵役,使人们无法正常生产。

这些举措导致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激化。

2. 农民起义与隋朝灭亡: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爆发农民起义。

618年,隋朝统治被推翻,隋朝灭亡。

综上所述,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为后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大运河的开通则加强了南北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

然而,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和过度消耗民力,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知识点梳理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知识点梳理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知识点梳理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1. 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在统一北方后,于581年建立隋朝,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

2. 隋炀帝的改革:隋炀帝杨广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包括封禅制度、均田制度等,但后期统治不善导致国家内外交困。

3. 安史之乱:唐朝初年的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的安史之乱爆发,给唐朝带来严重的政治动荡和战乱。

4. 延续与发展:唐朝通过变法和政治手段,逐渐稳定国家局势,实行科举制度,开创了贞观之治。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与农业1. 天下统一:隋文帝杨坚统一华北后,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筑了大运河,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2. 粮食生产:隋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度,有效分配了土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保证了国家的稳定。

3. 经济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国家开展了轮作耕作、水利工程建设等,加强了农田开垦和水利灌溉。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与教育1. 科举制度:唐朝贞观年间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进入官府,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2. 文学艺术: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王勃、杜甫、李白等。

3. 文化交流:隋唐时期与西域、中亚等地的交流频繁,带来了佛教、回纥文化等的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隋唐时期的科技与发明1. 造纸术:隋朝末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书写、阅读和传播知识的便利性。

2. 印刷术:隋唐时期,唐朝宰相韩愈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书籍的大规模印刷和流通。

3. 航海技术:隋唐时期的航海技术大幅提升,促成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加强了东西方交流。

五、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1. 与北方民族的关系:唐朝通过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与突厥、回纥等北方民族建立了友好关系,确保了边疆的稳定。

【知识解析】隋末农民起义主题图集

【知识解析】隋末农民起义主题图集

隋炀帝陵
因中原大乱,隋炀帝不敢北归,张罗 着修建丹阳宫,欲保拒江东,但是随从的骁 果卫士多是关中人,怀念家乡,时有逃亡。
大业十五年(618年),隋右屯卫将军 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缢死炀帝,隋王朝的统治 到此结束。
在以后的混战兼并中,从太原起兵的李 渊、李世民父子攻占长安,并相继镇压削平 了各地的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建立了唐王朝。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瓦岗军攻破兴洛(后改洛口)仓,开仓 赈济饥民。之后,翟让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号魏公。附近各路起义军 亦皆归瓦岗军,众至数十万,几乎控制河南全境。同年,瓦岗军发生严 重内讧,李密杀翟让,并坚持在东都城外与隋军相峙的错误战略。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缢死炀帝的宇文化及引兵西归,在洛阳 城下与瓦岗军相遇,瓦岗军被宇文化及军和王世充军前后夹击,大败。 九月,李密西走,降于唐朝,瓦岗起义军终于溃散。
公元611—614年,隋炀帝又接连三次发动对高句丽 的战争,再一次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一次征兵 就是340万人,还征调民工在东莱(今山东掖县)、海 口造船300艘。
百姓为了逃避兵役、徭役,甚至把自己的手脚砍掉, 还起名叫“福手”“福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波 及全国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隋末农民起义主题图集
隋末农民起义主题图集
窦建德起义军
窦建德贝州漳南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人,世代业农,初 为里长。
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攻高句丽,任二百人长。因助孙安 祖起义,家属被杀,遂率部反隋,投渤海郡高士达。
大业十二年(616年),窦建德为军司马掌兵权,用计大破涿郡隋 兵。高士达战死,自称将军,拥兵十余万。
王薄首义
山东邹平南部长白山 隋末王薄起义遗址
无向辽东浪死歌 隋·王薄

高考历史隋唐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隋唐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隋唐知识点总结隋朝1. 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于581年统一南北朝,建立隋朝。

2. 大运河的修建: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连接黄河和长江的大运河,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3. 社会政策:隋朝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建立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设立都水监,担负治水任务。

4. 西遣使团:隋朝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各国,扩大了国际交往和贸易。

5. 隋朝的覆灭:内外因素共同作用,频繁的战争、统治者的暴政和民众的不满,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了隋朝的覆灭。

唐朝1. 唐朝的建立:唐高祖李渊在618年推翻隋朝,建立唐朝。

2. 政治制度: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建立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设立节度使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 唐太宗的外征:唐太宗李世民进行了多次外征战争,一度使唐朝领土扩张至朝鲜、西域、中亚等地。

4. 经济繁荣:唐朝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了种植业和水利工程;唐朝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中心。

5. 文化繁盛: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杜牧、白居易、王维等。

6.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晚期一场因宦官安禄山和史志宁叛乱而导致的烽火连天的内战,给唐朝带来了巨大伤害。

但唐朝通过消除安禄山叛乱后重建了稳定。

7. 唐朝的衰落:唐朝后期,民变、地方割据、外族入侵等问题导致了唐朝的衰落,最终在907年结束。

总结: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对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隋朝短暂而强大,奠定了唐朝的基础;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以其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经济繁荣和文化繁盛而闻名于世。

然而,隋朝和唐朝都有其衰落的原因,这些原因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10章隋朝的统治与隋末农民战争

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10章隋朝的统治与隋末农民战争

第十章隋朝的统治与隋末农民战争(2学时)(581—618)教学目的:隋朝是在长期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王朝,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所创立的一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大索貌阅”、“输籍定样”等名词概念;弄清隋朝统一全国的原因;弄清隋初改革的内容;弄清大运河的修建及其意义;弄清隋末农民战争与隋炀帝的关系;对隋炀帝进行公正的评价;正确认识隋王朝的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隋朝的官僚制度,隋朝社会经济的繁荣,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理解隋朝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对隋炀帝进行公正的评价教学内容:第一节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一、杨坚建立隋朝隋朝是继北周之后出现的一个王朝。

北周末年(宣帝时),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分裂。

580年,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静帝无力控制政局。

外戚杨坚在官僚刘昉、郑译、元谐、宇文忻、高颎、李德林、崔仲方等人的支持下,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乘机掌握了北周的军政大权。

接着,他又派韦孝宽、王谊等镇压了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的反抗,大杀宗室诸王,消灭了北周残余势力,积极准备改朝换代。

581年,他废周自立,国号曰隋,都长安(后都大兴)。

可见,隋王朝是杨坚利用当时的各种矛盾,经过斗争,夺取北周政权而建立的。

二、隋朝灭陈588年10月,隋文帝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以宰相高颎等为谋主,以杨俊、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刘仁恩、王进积等为主将,发兵51万8千,大举伐陈。

589年正月,隋军渡江,如入无人之境。

于是韩擒虎以南路、贺若弼从北路直逼金陵,从掖门进城。

陈后主张丽华等藏入景阳宫枯井。

隋军出而俘之,并俘其文武大臣。

长江上游的陈朝军队闻金陵已破,后主已降,也都解甲投降。

至此,陈朝灭亡。

三、隋统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隋王朝统一中国决不是偶然的,而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南北方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需要统一环境;各族人民也备尝战乱之苦,要求统一。

第十章 隋朝的统治与隋末农民战争

第十章 隋朝的统治与隋末农民战争

第十章隋朝的统治与隋末农民战争1、名词解释大索貌阅输籍定样大运河瓦岗军2、简要回答(1)简述隋朝统一中国的经过。

(2)简述隋初发展经济的措施。

(3)简述隋朝的大运河。

3、论述题(1)论隋朝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

(2)试论隋炀帝的是非功过。

第十一章唐朝的强盛与衰落1、名词解释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三省六部武则天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两税法元和中兴甘露之变会昌灭佛古文运动《唐律疏议》唐八史刘知几2、简要回答(1)说说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2)简述唐代前期的重要制度。

(3)简述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4)唐代诗歌的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3、论述题(1)论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2)分析唐代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3)如何评价武则天。

(4)分析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

(5)论隋唐文化的特点。

第十二章五代十国的演变1、名词解释五代十国沙陀三王朝长乐老2、简要回答(1)简述周世宗柴荣的改革与北伐。

第十三章宋、辽、夏、金的社会状况1、名词解释陈桥兵变通判王安石变法澶渊之盟靖康之难绍兴和议《资治通鉴》《梦溪笔谈》程朱理学2、简要回答(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简述岳飞的生平事迹。

3、论述题(1)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论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

(3)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第十四章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统一1、名词解释成吉思汗耶律楚材行省制度达鲁花赤驱口色目人《授时历》2、简要回答(1)简述蒙古三次西征的情况。

(2)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

3、论述题(1)试论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

第十五章明朝的专制统治1、名词解释锦衣卫卫所制度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土木之变一条鞭法东林党大顺政权八股文《本草纲目》徐霞客宋应星《永乐大典》2、简要回答(1)为什么说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3)简述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4)简述明代宦官专权的情况。

3、论述题(1)论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第十六章清朝的崛起与衰亡1、名词解释三藩之乱军机处改土归流八旗制度郑成功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白莲教乾嘉学派《四库全书》2、简要回答(1)清朝前期是怎样维护辽阔疆域的?(2)清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3)说说明清时期的文字狱。

高考历史知识点:隋唐

高考历史知识点:隋唐

高考历史知识点:隋唐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历史《隋唐》复习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考历史知识点:隋唐一、短暂的隋朝一、隋的建立和统一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长安,隋文帝。

2、统一:589年,派杨广(炀帝)灭陈,统一南北。

3、统一条件:①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统一条件成熟。

②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做好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④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不堪一击。

4、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二、隋朝的建设1、兴建两都:宇文恺主持;隋文帝—大兴城(长安东南);隋炀帝—东都洛阳。

两都宏伟壮丽,是当时世界上闻名的大都市2、广设仓库;在两都及地方广设仓库;洛口仓(河南巩义)、含嘉仓(河南洛阳)等。

3、开通运河:①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通济渠、邗沟(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永济渠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②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琢郡,南达余杭,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③大运河的开凿对巩固统一和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运河沿岸的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4、修筑驰道:为了巡游;北沥青保温泵方修两条大道。

改善了北方的交通。

三、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1、暴政:①滥用民力;②征伐高丽;③奢侈腐化;修建豪华宫殿④严刑酷法。

2、灭亡:农民起义的爆发,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亡。

高考历史知识点:唐朝的开国和盛世一、唐朝的开国618年,李渊称帝,即唐高祖,国号唐,定都长安。

几年后基本统一全国。

二、唐朝贞观之治628年,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生活改善。

措施——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高考历史隋唐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隋唐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隋唐知识点归纳隋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高考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隋唐时期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力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段历史。

一、隋朝的兴起隋朝是由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1年建立的,统一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标志着中国自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中走向统一。

杨坚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重视法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以及开展灭突厥等措施,为隋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二、隋朝的法律制度隋朝在法律制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代表作为《隋律》和《开皇律令》,被后世视为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遗产。

这些法律注重了犯罪的惩罚和赏罚相对应的原则,对于治理社会、维护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隋朝的经济制度隋朝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如税制改革、农田水利建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业繁荣的发展,推动着隋朝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四、隋朝的科技与文化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的重要时期,代表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巅峰。

在科技方面,隋朝发展了许多重要的技术,如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等。

在文化方面,隋朝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文化成果,如雕版印刷、唐诗鉴赏等等。

五、唐朝的兴起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朝代之一,其开创者为李渊,其实际统治者为唐高祖李世民。

唐朝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被誉为“开国盛世”。

六、唐朝的政治制度唐朝采用了一套完善的官制,其代表作为《唐律疏议》和《唐刑律》。

这些官制尊崇儒家的思想,实行科举制度,注重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这些制度为唐朝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唐朝的经济制度唐朝的经济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外贸易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此外,唐朝还大力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经济,为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八、唐朝的文化艺术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唐代的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唐朝出现了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杜甫、李白、王维等人。

隋末农民起义简介

隋末农民起义简介

隋末农民起义简介
隋炀帝三次攻高丽,在全国范围内连年征发兵士和夫役,每一个劳动民众穷困以外再加上死亡的威胁,有些人为求免于死亡,甚至自断手脚,称为福手、福足。

****惨毒到这样的地步,大规模起义也就蓬勃地发动起来。

616年,南方林士弘、河南李密、河北窦建德等,都在本地区显出高于其他首领的力量,农民起义军有逐渐形成几个大势力的趋势。

隋朝官吏也在这一年里开始割据称雄,成为推倒隋朝的另一种势力。

到617年,农民起义和隋官割据摧毁了隋统治,隋炀帝只好在江都等待死亡。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隋朝知识点高三

隋朝知识点高三

隋朝知识点高三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出现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为你介绍隋朝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你的高三学习有所帮助。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在位。

在这之前,北朝时期的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南北朝同时存在。

杨坚执政后,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外交手段,最终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

二、隋朝的政治制度1. 筹备政权:隋文帝杨坚在夺取政权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重视法治和官僚体系。

他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并建立了明断司,加强了国家统治的效果。

2. 科举制度:隋朝这一时期首次实施了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官员,从而打破了世族士人统治的格局,使得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隋朝的经济发展1. 城市建设:隋朝统一后,加强了城市建设,修筑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提高了灌溉和交通的便利性。

2. 对外贸易:隋朝时期,与邻国进行了广泛的贸易,特别是通过中亚和西亚进行丝绸之路的贸易,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

四、隋朝的文化繁荣1. 文学艺术:隋朝是中国文学和艺术的繁荣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和艺术家,如王勃、杨炯等。

同时,隋朝也是佛教的兴盛时期,兴建了许多寺庙和佛塔。

2. 科技发展:隋朝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此外,隋朝还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中国古代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隋朝的衰落与亡国1. 国力衰弱:隋朝后期,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军队的消耗越来越大,国力逐渐衰退。

2. 内外交困:内部政治腐败,外部受到突厥等民族的侵袭,导致隋朝无力应对各种挑战。

3. 杨广帝位争夺:隋炀帝杨广继位后,许多地方豪强和农民反抗,导致国家内乱不堪,最终在公元618年隋朝灭亡。

通过对隋朝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隋朝的统一和建设为后来的唐朝提供了重要基础,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文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隋朝的知识点。

高三历史隋唐知识点

高三历史隋唐知识点

高三历史隋唐知识点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涵盖了隋朝与唐朝两个朝代,时间跨度长达近300年。

这段时间内,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重大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知识点。

一、隋朝(581年-618年)1. 隋文帝杨坚开创隋朝,统一南北朝局面。

他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2. 隋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历史上著名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为后来的唐朝提供了人才基础。

3. 隋炀帝杨广推行修筑大运河,该工程的完成加强了南北交通,有助于促进了经济发展。

4. 隋末民变爆发,其中最著名的是安史之乱,导致隋朝的灭亡。

二、唐朝(618年-907年)1.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开元盛世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繁荣。

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帝国。

2. 唐朝实行了节度使制度,削弱地方豪强的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3. 唐朝推行了唐律和唐令,加强了法律制度的完善,保障社会的秩序。

4. 唐朝的科技、文化达到了巅峰。

盛唐时期,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唐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与周边的吐蕃、突厥等国家保持着良好的交往。

6. 唐朝中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导致王朝逐渐衰落。

总结:高三历史上隋唐时期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昌盛的时期。

两个朝代的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隋唐时期的历史知识,深入了解这段宏伟壮丽的历史。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

高三学子们要努力学习历史,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历史:高考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素材 旧人教版

高三历史:高考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素材 旧人教版

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专题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1.西周的制度分封制和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l〕井田制:①含义: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诸侯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由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

那时耕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

③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2〕分封制:①含义: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

②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以巩固边疆、捍卫王室。

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周王作战。

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有鲁、齐、燕、卫、晋、宋等。

③意义:分封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和影响〔1〕实质:春秋争霸是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

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X和掠夺的私欲。

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性的。

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2〕消极后果:战争连年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3〕积极作用:一是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是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三是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历史隋朝时期知识点

历史隋朝时期知识点

历史隋朝时期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历史隋朝时期知识点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

隋末农民大起义

隋末农民大起义

第二节隋末农民大起义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隋炀帝的暴政;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隋朝的灭亡。

2.思想认识隋炀帝的暴政是隋亡的根本原因,以瓦岗军为主力的起义军推翻了隋的政权,典型显示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作用。

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隋炀帝的暴政。

教学难点: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隋末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作用。

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法。

板书设计:一、起义的原因1.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2.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3.繁重的兵役和徭役。

二、起义的经过1.首先起义611年王薄2.最主要的翟让、李密成就占兴洛仓3.炀帝在江都被杀618年,隋灭亡。

教学过程:一、起义原因此目让学生阅读,培养他们归纳、提练历史知识的能力,最后作小结。

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具体表现:①奢侈腐化,滥有民力。

A、营东都洛阳。

B、乘龙舟游江都。

②穷兵黩武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后果:繁重的兵役、徭役,迫使农民大量离开土地,农田荒芜,人民无法忍受,被迫反抗。

二、起义经过1.首先起义611年,山东长白山王薄。

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起义。

原文: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矛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2.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河南),攻占隋朝大粮仓兴洛仓。

3.隋朝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补充史料:教参P171负其富强之资………血流成川,死人如乱麻。

引自《隋书.炀帝纪》①此则史实内容②隋末农民起义原因?③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从哪此话可看出?其目的是什么?小结:1.评隋炀帝的功过?用辩证的观点?2.用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隋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

作业:P101 2题练习册相应练习。

对隋炀帝功过的评价。

课后记:补充:①隋朝创设科举制度,设进士科,使大批庶族地主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便于统治阶级笼络人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

过程
01
长白山起义
02
瓦岗起义
03
河北义军
04
江淮义军
06
星火燎原
05
迅速发展
长白山起义
大业七年(611年),炀帝下令出兵高句丽,并征调大批兵士、粮饷和建造大量的军船,河北、山东是出征军 队集结地。当时的山东灾荒严重,百姓无家可归,因此纷纷起反抗。当山东邹平人王薄首先聚众起义,起义军占 领了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王自称是“知世郎”,他还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以号召人民抵制出征 高句丽的战争,吸引了很多农民参与起义。但是没多久,王薄的起义就被官军镇压下去了,但各地大大小小农民 起义相继出现,席卷全国。
江淮义军
大业九年(613年),杜伏威、辅公祏在齐郡(今山东)组织起义,随后南下到江淮南广大地区发展,力量 不断壮大。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起义军进逼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与隋将陈棱率领的援兵相遇对峙, 杜伏威率兵强攻隋军,激战中,杜伏威的前额被敌箭射中,但他带箭冲入敌阵,杀得隋军大乱。随后,起义军攻 下高邮、历阳,建立农民政权,杜伏威任总管,辅公祏任长史。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化。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七月,杜伏威投降了李渊。次年,辅公祏起兵反唐,建立政权,控制了苏、皖部分地 区,以丹阳为中心展开反唐斗争。唐朝急派大军镇压,辅公祏领导起义军在当涂与唐军对峙了10个月。终因寡不 敌众,丹阳失守。辅公祏被俘就义 。
隋末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事件
01 简介
03 过程
目录
02 背景介绍 04 结果
05 相关成语
07 评价
目录
06 主要战役
基本信息
隋末农民起义是隋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为了推翻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 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 性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 伏威、辅公祏军。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 的反唐失败结束,前后历时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隋朝历史知识点:隋末农民战争
1. 起义背景
统治者骄奢淫逸: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虽然他在历史上有一定的作为;但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挥霍无度,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以致激起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隋炀帝为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

其中著名的有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

西苑在洛阳之西,周围二百余里,苑内有人工湖,周围十余里,湖内有山,堂殿楼观,布置奇巧,穷极华丽。

隋炀帝常在月夜带宫女数千人骑马游西苑,令宫女在马上演奏《清夜游》曲,弦歌达旦。

炀帝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

隋炀帝为夸耀国家富强,每年正月当少数民族和外国首领、商人聚集洛阳时,命人在洛阳端门外大街上盛陈百戏散乐,戏场绵亘八里,动用歌伎近三万人,乐声传数十里外。

西域商人要到市上交易,炀帝就下令盛饰市容,装璜店肆,房檐一律,珍货充积,连卖菜的都要垫以龙须席。

当这些商人从酒店饭馆前经过时,都要请他们就坐用餐。

并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值)。

”还将市上树木缠以丝织品做装饰。

有些胡商说:“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隋炀帝穷奢极欲,贵族官僚们也竞相仿效,统治集团的无限挥霍,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大兴土木:隋炀帝不惜民力,无限制地征发徭役,兴建了许多规模巨大的工程。

为掘保护东都的长堑,征发民伕数十万;营建东都,每月役使民伕二百万;开凿运河,先后征发民伕数百万;修长城,征发民伕一百余万;修大兴城,又征发民伕十万。

兴建这些工程时,不仅毫不考虑农时,而且役期严急,劳役过重,致使服役者大量死亡,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

劳师远征:隋炀帝还多次劳师远征高丽。

高丽地跨鸭绿江两岸,位于今中国辽宁东部、吉林中部和朝鲜北部。

辽宁东部、吉林中部古称辽东,很早即入中国版图,后被高丽占据。

开皇十八年(598年),高丽又攻隋的辽西。

隋文帝派大军三十万攻高丽,后因士卒多病,高丽亦遣使谢罪,遂罢兵。

隋炀帝即位后,又三次大举进攻高丽。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

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陆军集中于涿郡(今北京),水军集中于东莱(今山东莱州)。

另调民伕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

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肤溃烂,腰以下生蛆,死者甚众。

隋军虽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后却大败而还。

大业九年(613年),第二次进攻高丽。

正当双方相持不下时,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叛隋,隋炀帝仓皇撤军。

大业十年(614年),第三次进攻高丽。

隋炀帝因国内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而不敢久战,高丽也疲于战争而遣使请降,隋炀帝就此撤军。

进攻高丽的战争,先后动用人力数百万,征调财物无数,大量士兵、民伕死于战场和劳役,由于农村中极度缺乏劳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活下去。

长白山起义:进攻高丽的战争成为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线。

起义首先在山东爆发。

当时山东、河北人民为征高丽而负担的兵役、徭役及受过境军队的骚扰最严重,所以起义在炀帝第一次出征之前首先在这一带爆发。

大业七年(611年),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章丘境内)首揭义旗,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曰:“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

长矟(shuò朔)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以此号召农民参加起义。

长白山起义之后,山东、河北广大地区的人民纷起响应,起义军“多者十余万,少者数万人。

”攻郡县,杀长吏,震撼了隋朝统治。

2. 三大农民起义军
大业十三年(617年)前后,各地农民起义军逐渐汇合为三大主力,即河北起义军、瓦岗起义军和江淮起义军。

河北起义军:河北起义军的领袖是窦建德。

他是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

大业七年
(611年),因与农民起义军有联系,家属被官府杀害,于是率众参加起义军,转战于今河北、山东交界一带。

大业十三年,窦建德在乐寿(今献县)称长乐王。

同年,隋炀帝命涿郡留守薛世雄率兵三万余南下进攻瓦岗军。

窦建德在河间歼灭了薛世雄军,有力地支援了瓦岗军的斗争,同时也沉重打击了河北地区的隋朝势力,此后河北大部分地区都为起义军所有。

大业十四年,窦建德改称夏王,建国号为夏。

次年,迁都洺州(今永年东南)。

他在境内注意发展生产,个人生活也很俭朴,甚得人心,远近归附。

瓦岗起义军:在三大农民起义军中,瓦岗军的力量最为强大。

其创始人是翟让。

翟让原是隋朝东郡(治今河南滑县东)的司法小吏,因犯法被判死刑,后从狱中逃走。

约于大业七年(611年),在瓦岗寨(今滑县东南)起义。

单雄信、徐世勣、王伯当等先后率部入伙。

大业十二年,曾帮助杨玄感起兵的贵族李密也来投奔。

李密招来许多小股起义军加入瓦岗军,又谋划攻下金堤关(在今荥阳东北),又在荥阳重创隋军,杀死隋将张须陀。

次年,攻下兴洛仓(洛口仓),开仓赈济饥民,四方归之如流,队伍迅速发展到数十万人。

翟让自觉才能不及李密,主动让位给李密。

李密称魏公,建元永平。

此后,瓦岗军接连攻下回洛仓(在洛阳北)、黎阳仓(在浚县)及附近郡县,直逼洛阳城下。

还发布檄文,声讨隋炀帝的十大罪状,文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瓦岗军屡败洛阳敌军,声威大振。

但此时李密却由于担心翟让夺他的权而将其杀害。

这就造成了瓦岗军内部的离心倾向,使之从鼎盛走向衰落。

江淮起义军:江淮起义军的领袖是杜伏威、辅公祏。

杜伏威是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北)人,辅公祏是齐州临济(今章丘西北)人。

他们都曾在大业九年参加长白山起义军,后来自己组织队伍向淮南发展。

江淮间各支起义军多来归服。

大业十三年,杜伏威率军大败隋军,乘胜攻克高邮(今江苏高邮北)、历阳(今安徽和县),次年攻克丹阳(今江苏南京),控制了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威胁隋朝的军事重镇江都。

3. 隋朝灭亡
江都兵变: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第三次到江都后,畏于北方农民起义的发展,不敢北还。

隋炀帝自知大势已去,日夜常醉,想保据江东。

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江都人心惶惶。

次年,隋将司马德戡(kān刊)等利用北方籍卫士思归的情绪,在江都发动兵变,攻入宫中,推举宇文化及为丞相,缢杀隋炀帝。

此后,宇文化及率部北还。

李渊建唐:李渊即唐高祖。

其祖其父均为西魏、北周的高级将领,其母为鲜卑人,与隋文帝皇后为从姊妹。

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

大业十三年,任太原留守。

当年五月,起兵反隋。

攻陷长安后,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自
任大丞相,掌握大权。

次年三月,宇文化及杀隋炀帝,李渊亦废杨侑,自立为帝,国号唐,建元武德,仍以长安为国都。

李渊称帝以后,即开始对各方的异己势力展开斗争。

当时,全国各地有多支大小农民起义军,还有原为隋朝之贵族、官僚,以及一些豪强地主,他们多拥兵割据一方,大者称皇帝,称王公,小者称总管,称录事。

互相兼并,战火不断。

李渊对农民起义军首领或割据势力,用招降或武力消灭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如河北起义军之窦建德、刘黑闼,江淮起义军的辅公袥相继被杀,杜伏威和瓦岗起义军的李密、徐世勣则投降。

地方割据势力如陇右的薛仁杲、幽州的罗艺、洛阳的王世充等相继投降,陇右的李轨、巴陵的萧铣、朔方的梁师都等相继败死。

至贞观二年(628年),中国又统一起来。

4. 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隋末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了,但其历史意义是重大的。

首先是推翻了隋炀帝的暴虐统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人民的痛苦,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扫除了重大障碍。

其次是教训了统治阶级,使唐初统治者在一定时期内不敢过分剥削人民,改变了隋末赋役繁重的局面。

再次是打击了地主阶级,尤其是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改善了土地占有状况和阶级关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