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吴迪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0028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拥有较强的信贷风险防范能力成为商业银行追求的主要目标。本文从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新对策。在保证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地防范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信贷风险。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如今,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变化,各个国家贫富差距显著,信贷风险管理和风险识别、评价管理的水平不高,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预警能力低下。所以为了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及提升信贷资产的质量要求我们应加强贷款风险管理,这也将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
1.商业银行:英文缩写为CB,具有企业的普遍属性,也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经营的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2.信贷:信贷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是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
3.信贷风险:是债务人因无力清偿债务出现的风险。它是信贷资产经营上的一种主要风险。为了避免或减少贷款风险,提高银行经济效益,银行不仅要掌握贷款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同时也需要加强贷款过程的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和健全银行内部贷款管理制度,防范贷款风险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类
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原因,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会发生资金、信誉损失等情况,这些情况进而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导致风险的原因有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第一,依据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划分,可将风险分为信贷风险、投资风险、负债风险;第二,依据商业银行内部因素划分,可将风险分为结构性风险、资本风险、盈亏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第三,依据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将风险分为竞争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等。
闭监管,并密切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股权变动情况、租金回收情况。
对于涉及改制、并购、重组的百货零售行业客户,可以提供并购贷款、并购理财等产品,配套项目投融资、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服务。商业银行应结合辖内客户特点,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并购重组方案,集成并购贷款、并购理财、并购私募债等产品,满足客户并购融资需求,进一步带动并购财务顾问、投资托管、结算业务发展,发挥集团协同效应,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提高客户在我行的综合贡献度。
(二)大负债类产品
百货零售行业客户存货周转速度快,账面流动资金较少,营销存款难度较大。商业银行在营销百货零售行业客户时,应着重于单位保证金存款、结构性存款等信贷品种。基于商业预付卡的保证金存款账户和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账户,应当作为营销的重点。通过信贷业务合作,创造营销存款的机遇,这是各商业银行的工作重点。国家对于有符合相关文件要求且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可配置资产收益权类理财产品,百货零售行业客户常有的存货、应收账款都可作为理财产品投资标的。
拓展百货零售行业客户供应链,争取上下游客户办理结算业务。商业银行可以依托于百货零售行业客户及其上下游链条客户、平台交易商客户为融资对象,围绕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为整个链条上的企业提供结构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百货零售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一批忠实的上游供货商和下游分销商,经办机构应通过百货零售行业整个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企业积极延伸,以结算账户开立为首要目标,进而获得
营销存款的机遇,实现从1到N的营销目的。
(三)现金管理方案
运用现金管理方案,协助客户加强资金管理。针对目前企业资金管理中普遍面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筹措成本较高、资金风险高、集团对下属公司的控制力不足等问题。为帮助青岛地区百货零售行业客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风险,商业银行可以为每个客户量身打造适合其资金管理的现金管理解决方案,秉承“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专业化团队,根据客户需求,为其定制现金管理解决方案,提供综合性、个性化的全面金融服务和一流的银行服务体验,
助力企业财务成长和价值提升,实现银企共赢。
Financial View | 金融视线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12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存在问题
(一)资本充足率下降和银行抗风险能力下降
中国银行业的收入都主要来自于经营的利差,资本补充需求加大,属于资金逐步消耗型。因此,贷款的逐步增大,扩大了商业银行对资本扩张的需要。银行监管层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管新体制,加大了对资本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对资产充足率的监督,保障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提高抗风险能力,有利于银行的监控稳步运行。银行应该抑制资本充足率的下降,提高资产质量,减轻资本压力,考虑新出台一些规模化的投融资计划,提高商业银行对资本的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
(二)零首付或假首付下断供风险
现今贷款机构为了提高收益,加大住房的销售量,不断制造供不应求虚假景象,为了增加贷款、扩大资金采取了“零首付”或“假首付”的贷款程序。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提高房屋销售量,采取了可以分期支付首笔款项的方式,让贷款者从银行获得按揭贷款,房地产开放商也缓解了资金压力,但是这种由于信贷引发的风险则需要银行来承担,一旦市场泡沫破裂,断供现象出现,银行就会出现大规模的不良贷款现象,其次,由于银行监控制度体系的不健全,贷款被挪用,导致房地产开发商无法竣工,小业主由于房产证无法办理拒绝偿还贷款,由此也会引发“断供”现象,增加不良贷款率,不利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三)个人住房贷款的成数普遍偏高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不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增大,造成地皮和房屋价格持续上涨,个人住房贷款成数不断上升。根据数据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加3.0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全年占比低6.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回落5.9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为了拓宽业务渠道,促使贷款成数偏高。然而由于不同信用程度的贷款者、不同的资金状况和偿债能力,使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各异。所以,为了避免银行住房贷款成数过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银行应该对信用条件不好的客户适当的提高首付比例,以降低信贷风险。
(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组织结构和体系制度的不健全
目前我国金融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法制也尚不健全,还没有建立专门的信贷决策机构,信贷管理部门仍按照传统的信贷比率进行管理,不能保障整个信贷机构的有效运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组织结构尚不健全,缺乏独立性,内部基层信贷人员权力过大,导致信贷权力管理和分配上的不合理,信贷监管部门没有起到真正监测和约束的作用。其次,我国风险监控系统不健全,存在一定漏洞,难以从总体上明确风险程度。同时现仍采用的是传统的分析方法,没有精准的风险量化测量工具,这就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风险的预见性和警觉性,使银行对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降低。
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一)关注中央银行有关政策
银行应遵从于实体经济,做好当今时代下经济政策的协调发展,商业银行应配合央行的财政政策,以信贷业务为主,增加其他业务事项,促进新经济形势下的新金融实体。银行业应密切关注中央银行的运动方向和趋势,用以引导市场行为,以此作为科学地导向,发挥其积极作用。建议商业银行每间隔一段时期就关注中央银行的发展动态,调整信贷结构,健全银行内部的考核制度,适度控制贷款的总量,防止资本充足率的下降,银行也应不断约束自己,防止利率和货币风险,提高辨别风险的能力。
(二)改善银行信贷内控制度
各银行间应培育新的内控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弘扬企业文化精神,全面调动信贷专业人员的积极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明确银行的各阶段的发展规划,树立明确的信贷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具体的细分和量化,实现激励和约束的兼容。严厉打击逃避银行制度的行为,建立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系统,时刻关注各行业的动态信息,完善内控制度,使贷款贷款管理环节制度化、体系化、简洁化,注重信贷审批效率,防止出现信贷风险管理部门职能弱化现象。
(三)建立有效地贷款定价机制
商业银行应把握贷款利率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坚持定价原则,对定价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仔细分析。但是在建立有效地定价机制的同时,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条文的相关规定,遵守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增强贷款定价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商业银行应建立合理有效地定价管理机制和科学地定价方法,制定统一的利率浮动标准,建立科学的风险评级体系和综合效益评价体系。银行应选择合适的定价模式,针对不同的客户建立不同的信用等级客户;同时应建立贷款利率分析监测机制;其次,应提高定价人员的业务培训能力,提高业务定价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建立一个合理有效地贷款定价机制奠定基础。
(四)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体系
在社会引导方面,商业银行应在新形势下,借助社会力量,调整信贷结构,通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奖励和惩罚,建立防范信贷风险的政务疏导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在制度体系方面,完善保证资产安全的保障制度,应建立健全企业信息的披露制度。在企业自身方面,保证企业遵守会计信息,提高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信息的透明度,强化企业信息的社会监督和制约,完善资产安全保障制度。在商业银行自身方面,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机制,借鉴国内外银行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逐步建立风险量化管理制度,建
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何敏刚.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4:151.
[2]芮晓武,刘烈宏.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夏千旭,吴抗.浅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6(11):110-111.
作者简介:
吴迪,(出生1994年7月),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商业大学,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