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山东人口中的倒装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山东人口中的倒装句

作者:杨学娇

来源:《科技信息·中旬刊》2017年第04期

摘要:倒装句作为一种常用句式,在口语使用中有着特殊功能:话题引入、设置场景、突出焦点、焦点对比以及语篇衔接连贯功能。但我们在说的时候并不会思考清楚不同句式有怎样不同的效果,潜意识的表达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了人性格的不同。本文从“山东人常用倒装句”这一现象为切入点,从倒装句式的原理、倒装句频繁使用的原因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以加深我们对倒装句的理解。

关键词:倒装句;语篇功能;山东人;个性

一、前言

近期热搜榜出现了“山东人说话爱用倒装句”这一话题,引起了众多山东人的质疑:感觉并没有用倒装句啊我们!网友纷纷回复,但无一免枪,否认和辩解的同时不仅肯定了报道的准确性,更是让大家看到了山东人爱用倒装句的可爱之处。还有热心网友发帖回复,其中比较热的一帖内容是这样的:“你们空间都被山东人爱用倒装句刷屏了啊听说,可是我觉得根本没压力吗这种事,因为我一直都是这么说话的啊这么多年,你叫我改我也改不掉啊现在。所以你们习惯一下就好了我说,其实听起来还挺萌的如果习惯了的话,对练习语法还有帮助呢讲真。呐,要不要跟山东人学起来啊你们,颤抖吧全国的人民!”看来大家对自己有意无意的倒装句都是很喜爱的,而且除了山东人,使用汉语的人都会在口语中使用很多倒装句。

搜索过知网后,发现前人并未着重分析过因地域不同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人们在使用普通话时句式选择的差异,但关于倒装句使用的相关理论已经非常丰富了。本文会在理清倒装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倒装例句的特殊含义。本文的例句主要来源于网络新闻报道,仅做参考,可能缺乏说服性。

二、关于倒装句句式的相关原理

1.倒装句的定义

传统意义上,倒装是指逻辑主语与谓语或助语之间的颠倒。关于汉语倒装句,朱德熙、胡玉树等语言学家曾进行过研究。其中,陆俭明(1980)曾从句法学的角度,对汉语倒装句的结构特点进行过系统的分类。Birn-er(1996.12)认为,倒装是逻辑主语位于谓语后,谓语后的部分则前置于句首。而Dorgeloh(1997.1)则定为主语和谓语的颠倒。两人的定义都是基于对英语中倒装现象的理解,与汉语倒装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尽相同处。简言之,汉语倒装更偏重宾语、补语、修饰成分及被修饰成分间的颠倒。

2.倒装句的分类

按句法结构类型,倒装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主谓倒装:主语在后,谓语在前;(2)状语后置:倒装的状语限于一些副词和介词短语;(3)宾语前置:有一定格式限制,语义有周遍性,语用上强调色彩。

陆俭明(1980)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描述了汉语倒装句的句法特征,并提出了一系列位于常式句与变式句之间的句式。总体来说,陆俭明认为倒装句是结构“移位”的结果,不仅仅是特定句子成分的单向移动,而是两成分间的移位。如例[2]中,主语、谓语互换了位置。

[1]你吃了吗?

[2]吃了吗,你?

他总结了移位句(真正的倒装句)的四个特点,即(1)重音落在句首,移位部分往往轻读;(2)语义中心在句首;(3)倒装部分可以再次移位,且语义保持不变;(4)感叹词通常在句首部分后,不会出现于移位部分后。

3.汉语口语中倒装句的语篇功能

a.话题引入功能

[3] A:倒装句?没有吧我们,知不道啊我?

[4]A:咱山东人说话不就这么个样啊平时?

B:平时就这么可爱嘛。

A:……

例[3]中,A用的倒装句与“我们没有吧,我不知道啊”的语义是一样的,但是信息结构却不相同。具体说来,倒装句的信息焦点落在“没有”和“不知道”上,而正常句式的信息焦点落在“我”、“我们”上。例[4]中,A的问题“平时”是句中的述位,也是句末信息焦点。它在下一句中变成了B话语中的主位。

b.设置场景功能

设置场景功能指的是倒装结构限定了说话的场景和空间范围,发生的事件即可在之后引出。例如:

[5]“昨天我去街上买菜,正好周末有集市。集市上可热闹了,卖什么的都有。有人卖小孩衣服呢在照相馆旁边。”

例[5]中,从整个语篇的推进发展来看,“照相馆”即是语篇中事件发生的地点。所以,倒装结构具有为后文设置发展场景的作用。

c.突出焦点功能

说话者通过将所要强调的信息放在句末信息焦点,以凸显焦点,这样听话者就可以朝着信息焦点的方向调整语篇。例如:

[6]A:今天都上课十分钟了,物理老师还没来。

B:不会吧?

A:后来老师来了,快下课的时候。

B:怎么那时候来了?

A:老师说刚才临时有点急事,所以迟到了。

在例[6]中,后置成分“快下课的时候”是新信息,即信息焦点。从后面的语篇发展来看,它即是A想要凸显强调的信息。

d.语篇衔接连贯功能

倒装是一种有效的信息重组手段,调整了正常式句的语序,从而达到了整个语篇的连贯。例如:

[8]A 1:明年我们一定要去旅行,去南方。

B 1:我想去云南。

A 2:明年就去,去云南。

B 2:明年,谁说得准啊。

A 3:说得准,信我就行了。

B 3:真当自己说得准啊,你!

A 4:说准了,明年真去,去云南。

例[8]中,A 2,B 2,A 3以及A 4中的主位部分都是前面语篇中的已知信息,而 A1,

B1,B2,A3 以及 B3 中的述位部分都是新信息。这个语篇共有 6 个倒装句,都是通过倒装句的后置部分引入的新信息,例如 A1,B2,A3 和B3。整个语篇就是通过新旧信息的连接转换,或主位推进衔接起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倒装实现了从旧信息到新信息的转换过程,促进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三、关于口语中常用倒装句的原因

山东作为孔孟之乡,孔夫子很早就开始用倒装句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正确语序应是“吾十有五而于学志……”)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正确语序应是“回也,贤哉”)不过,人们平时说的“倒装句”跟文言文的“倒装句”还是有区分的,因为口语中倒装句往往是无意识地使用的,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性格的原因。

网上对山东人性格特点的总结比较具体: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省,山东自古多大将、多忠义之士(也多响马)。大概是因为过于梗直,极少出阴谋家和皇上,很多东北人在山东沾亲带故。山东人的形象普遍不错,男人责任感很重,忠厚直爽,人情味浓,讲究孝顺,外粗内秀,侠义尚武,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特别讲究人际关系和尊卑等级,爱走上层路线。可以看出,“耿直”“直爽”便是对山东人个性的直观反映了。其实不只是山东人,全国人民在使用口语时都会无意识地常用口语句,原因如下:

a.直肠子,语言在出口之前没有经过认真组织。

因为有些人说话的反映比较敏捷,可是在开口之前没有完整的组织语言,想到什么说什么。出口之后,有了更多想法又希望全面的表达,可是说了一半,所以只好打补丁。

[9](房间里)A:你怎么了啊鼻子通红!

B:冻死我了……出去一趟。

[10]A:你到底会不会啊你!

B:会啊我本来……

[9]B直接的感觉是非常冷所以脱口而出“冻死我了”,但是因为在房间里,不出去是不可能冷的,所以后知后觉地加上了“冻死”的原因“出去一趟”。[10]B在A的追问下直接问答“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