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沪教版2

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沪教版2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习内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是有间隔。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3)设计和完成能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简单实验。

【学习重难点】(1)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2)知道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生活中的问题。

自主学习:一、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观察与思考P63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实验1现象: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

实验2:现象:原因:假设实验3: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性?答: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微粒运动速度快慢与有关,而且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二、微粒之间有空隙实验1:现象:结论:思考:假如先加酒精后加水,现象明显吗?为什么?实验2:现象:说明:小结:微粒的性质:微粒之间空隙与和有关,一般情况下越高,空隙越大,越大空隙越小。

三、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

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如常见的金属(等),稀有气体和金刚石、石墨、硅等都是由构成的。

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 如等是由分子构成的。

还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像氯化钠就是由和构成的。

当堂检测:1.“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化学知识中的 ( )A.微粒都很小B.微粒之间存在间隙C.微粒在不断运动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2.以下事例不能说明微粒间有空隙的是()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海绵能吸水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3.夏天路面会拱起开裂,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

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教学设计
1.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完成课后练习题,尤其是与分子、原子和离子相关的题目,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请大家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通过做题检验自己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家庭小实验:设计一项与分子、原子和离子相关的家庭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同学们可以尝试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思考这是如何发生的。”
3.案例分析:搜集日常生活中与分子、原子和离子相关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请同学们从生活中寻找与化学相关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分子、原子和离子作用,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4.小组讨论: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分组讨论分子、原子和离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小组报告,并在下节课分享。
“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分子、原子和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将你们的发现整理成报告,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介绍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通过实物模型、动画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微观粒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它们在化学变化中保持稳定;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而离子则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5.强化练习与反馈,针对教学重难点设置梯度性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6.开展课后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网络搜索等,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7.注重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化学一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2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证据收集与评估、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基本微粒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问。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物质、元素、化合物等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的定义和特性,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和生活实例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实验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然后逐渐加入食盐,让学生观察食盐溶解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它们在微观层面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1.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较高,教师可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限,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形象的语言描述来帮助学生建立基本微粒的概念。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交流、协作能力,以提高学习效果。
4.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场景认识不足,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拓展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推荐相关书籍、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课外了解化学发展的前沿动态。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化学实验室、开展环保项目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注重差异化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验,如观察分子的扩散、原子的颜色反应等,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设计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多方面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5.学会使用显微镜、光谱仪等实验仪器,观察和检测基本微粒的存在和性质。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导学案(新版)沪教版.doc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导学案(新版)沪教版.doc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目标】1.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能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学习重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P62-64二、思考与交流(一)微粒的性质(一)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探究微粒的运动(教材P63图3—2)实验1 现象:结论:实验2 现象:结论:(思考与交换)结合这两个实验说明什么?(二)微粒之间有空隙(探究二)水与酒精混合1、25mL的酒精与25mL的水混合其体积等于50mL吗(为什么?)结论:(思考与交换)构成固体、液体、气体的微粒之间空隙大小的比较(探究三)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现象:结论: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微粒的空隙大于液体或固体微粒间的空隙(二)物质的构成〖阅读〗P64,完成下列内容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干冰由构成,金刚石由构成,铜由构成;氯化钠由构成,。

三、总结与反思1、所有物质都是由;2、微粒是在;3、微粒之间。

四、达标检测1、为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种现象说明构成药水的微粒具有 ( )A.质量很小 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D.微粒是被风吹进鼻孔2、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又能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C.固体碘受热变为蒸气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3、水结成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由水的微粒变成冰的微粒 B.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C.水的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4、超市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

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解释】请用分子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结论】保鲜膜除了可阻止食物中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防止食物腐败。

九年级化学上册3构成物质的微粒导学案(新版)北京课改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3构成物质的微粒导学案(新版)北京课改版.doc

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一、知识梳理: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从微观角度•看,物质是由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等微粒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屮的微粒,离子是带电的—或,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得电子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荷成为________ 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电荷,成为_____ 离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物质的微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都很小,这些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填“静止”或“运动”)。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___________ 间隔(填“有”或“没有”)。

分了与原了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屮__________ 可分,而 ________ 不可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粒间的间隔受热_________ ,遇冷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________ 态物质微粒间隔最大。

4.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 ________的,构成物质的微粒Z间有一定的____________ o5.气体往往与固体和液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物质为气态时,微粒之间的间隔比较,—而物质为固态或液态时,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比较_______ (填“人”或“小”)。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墨水把水变成蓝色”说明________ ,“汕菜花香味扑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0ml水与100ml酒粕混合,体积小于200ml"说明______________ 。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导学案: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导学案: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由微粒构成,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学会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品德4.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粒子之间存在空隙。

5.能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课前预习】1.通常物质有三态,分别为、、。

相同质量的某物质,其体积的大小顺序一般情况为2.将二氧化碳气体冷却至-78℃,它就变成固体,叫做,此变化是。

3.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此变化是。

4.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既要研究事物之间的,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

5.请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氧气、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你的设计,现象,结论。

【学习过程】一、微粒的性质【观察与思考】实验:书P63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现象 ,再向其中加浓氨水,现象 ,结论(2)如左图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它能够说明思考:1.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俗语能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生活中,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总是比荫凉处干得(快或慢),为什么?【活动与探究】猜想:一体积酒精加到一体积水中,得到的混合液体体积=?(<,=,>)2体积。

实验:书P63水与酒精混合,现象,结论实验:书P64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学生演示)现象,结论思考:碘固体变成蒸气后体积明显变大,为什么?小结:一般来说,物质有三态,物质在气态时,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方法提示】: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既要研究事物之间的,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

【当堂训练】1.下列事实,不宜用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A.铁路上的钢轨,受热膨胀,遇冷收缩B.1L芝麻与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C.向一定体积的气体施压,体积明显变小D. 向一定体积的液体施压,体积变化极小2.试解释下列现象。

【学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导学案-

【学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的构成有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2.知道这些微观粒子在层次、电性、电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构建微观模型的过程体验科学家研究微观粒子的方法;2.通过微课、自主阅读和讨论探究,初步学习归纳和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以及原子不带电的原因,培养微观的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介绍各位科学家的成就,培养科学严谨、勤奋笃实的研究精神;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在不断的修正和补充中进行的;3.通过介绍原子结构的发现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感受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4.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归纳结论,培养合作精神;5.通过学习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初步培养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1.原子是由原子核、质子、中子与核外电子构成;2.原子内各种粒子之间的电性、电量、质量和层次的关系。

难点:学习微观粒子的研究方法构建原子模型;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观察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什么微粒?(2)原子是什么样的微粒?(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怎样的?(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思考: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还能再分吗?学点二、原子的内部结构观看微课,学习原子的内部结构:1.原子结构构建中,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就是什么?2.原子的构成微粒有哪些,电性如何?3.原子中的相等关系自主练习2(1)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表格中的数据。

(3)、2000年3月美国铱星公司宣布破产。

依星公司原计划发射 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发射卫星的数目与依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下列关于依元素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依原子的质子数为77B、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C、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7本课要点整理:师生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导学案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导学案1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一、目标定向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二、个体自学(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不同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

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种类有和。

例如,二氧化碳、水、氧气是由构成的;食盐是由构成的;金刚石、铁是由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的基本特性是:(1)微粒 _____;(2)微粒 _______ ;(3)微粒 __________。

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温度越低,微粒的运动速率。

因此湿衣服放在容易干燥。

4、气态物质微粒之间的空隙要比固态、液态微粒之间的空隙,因此气体要比液体、固体更(填“易”或“难”)压缩。

5、气体微粒间的空隙受压强的影响:压强增大时,微粒间的空隙;而压强减小时,微粒间的空隙会。

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1、下列为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实验1:向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并将其均分为A和B两份,向蒸馏水中滴入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再滴入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2:在另一烧杯C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将它与B罩在一起。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你对该现象的解释是。

如果小钱同学进行上述实验2时没有观察到实验2所发生的现象,请写出可能的一种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微粒的运动受到温度的影响?五、练习检测1.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A) 电子 (B) 分子 (C) 原子 (D) 离子2、八月桂花盛开时,很远就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说明()A、微粒有一定的质量B、微粒间有空隙C、微粒在不停地运动D、微粒是可分的3、氧气变为液态氧主要是因为()A.微粒本身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 B.微粒运动发生了变化C.微粒之间间隔发生了变化 D.微粒本身质量大小发生了变化4、下列现象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A、小块蔗糖放在水中逐渐消失了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5.我会填:用微粒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子、原子、离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微观粒子的概念。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物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本质。

2. 讲解物质的概念和分类:介绍纯净物、混合物等基本概念。

3. 介绍微观粒子: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和特点。

4. 示例说明: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微观粒子的存在和作用。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微观粒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分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分子的定义和特征。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分子的概念和特点。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子的结构。

2.4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分子的概念。

2. 讲解分子的定义和特征:介绍分子的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

3. 示例说明: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分子的存在和作用。

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分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原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原子的定义和特征。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的相互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原子的结构。

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概念。

2. 讲解原子的定义和特征:介绍原子的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

3. 示例说明: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原子的存在和作用。

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原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学生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学生用导学案

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徽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学习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和等构成的。

2.微粒具有质量和体积都,总是在不断地着,有,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小组讨论】通过一些科学实例、数据或实验,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以及它们的性质。

品红在水中扩散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苯分子移走硅原子构成“中国”科学技术证明,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等构成的。

2.微观粒子的性质【小组讨论】通过“冰的熔化”和“氧化汞受热分解”等现象来分析微粒的变化。

观察A、B中酚酞溶液的变化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有:、、等三、我的收获四、当堂检测1. 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微粒间的间隔()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2.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解释错误的是()A B C D实验现象用隧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3.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B 夏天湿衣服晾干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D 酒精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4.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1)实验(如图1所示):烧杯(填序号)中溶液会由无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如图2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说明理是:。

五、布置作业完成《学练优》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

主题:构成物质的微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化学研究的基础;b.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及其在物质的转化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a.具备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b.具备文献阅读和网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a.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b.培养对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规律的尊重和重视。

二、教学重难点: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化学研究的基础;2.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及其在物质的转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多媒体设备;2.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3.电子杂志、科学论文等相关文献资料。

四、教学过程:学习环节一:导入(10分钟)1.引入问题:我们平时常用什么工具来观察微粒?2.通过学生回答导入知识点:微粒在构成物质中的重要性。

学习环节二:自主探究(25分钟)1.学生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铜粉的微粒。

2.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铜粉的微粒是否均匀?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如何?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否存在差异?它们的性质有何特点?学习环节三:理论知识(30分钟)1.通过PPT课件介绍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和分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2.结合PPT中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环节四:案例学习(20分钟)1.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在电子杂志、科学论文等在线资源中选择一个案例研究微粒在其中一种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并简要总结它的结果和启示。

2.学生代表小组进行汇报和展示。

学习环节五:课堂讨论(15分钟)1.引导学生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水在冰冻时膨胀?为什么金属能够导电?2.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论解释。

学习环节六:小结与延伸(10分钟)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并进行小测验。

2.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所学知识。

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教版2

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教版2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学习内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学习重难点】(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自主学习:四、分子性质:①②③分子是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由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水是由大量聚集而成的,大量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我们能感知到的物质水。

水分子是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如果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五、原子阅读:P66,水通电电解的微观分析。

总结:a.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b.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不变,不变。

c.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本身 ,只是分子间改变了。

原子(1)原子是。

(2)性质:用分子、原子的观点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3)分子和原子的共同点:(4)分子和原子区别和联系:(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6)用分子的观点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宏观:当堂检测:1.物质都是由、、等微粒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构成的,金刚石是由构成的,干冰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2.根据水电解的反应填空:(1)水是由水构成的,通电后被分解为氧和氢,每两个氧构成一个氧,每两个氢构成一个氢,大量的氧聚集成为氧气,大量的氢聚集为氢气。

(以上各空均填“分子”或“原子”)(2)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4.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氯化钠、水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就在于分子大,原子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固体分子是不动的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6.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 B.水 C.高锰酸钾 D.液态空气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冰水C.食醋D.加碘盐8.令人信服的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C. 玻璃破碎 D.冰融化9.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碱式碳酸铜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 B.冰和水混合体C.碳酸氢铵 D.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10.把B中对应的解释填在对应的横线上:A组 B组(1)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a.分子很小(2)水通电后生成氢气、氧气 b.分子之间有空隙(3)液氢和氢气都能燃烧 c.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4)一滴水里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A(1),A(2), A(3),A(4)。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

第三章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目标】1.认识微粒的性质: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2.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质的简单实验,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活动方案】活动一、构建宏观世界是由许多很小的微粒构成理念。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章第二节P16内容金刚石及其微观结构模型,石墨及其微观结构模型。

让学生了解宏观世界是由许多很小的微粒构成。

(过渡)问题讨论:微粒有哪些性质?活动二、微粒的性质(一)微粒很小。

引导学生阅读P65有关分子的特点,P66了解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P67了解原子的大小。

问题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能够体现出微粒是很小的这一性质?例如:1.氧原子的直径大约为1.48×10-10m。

2.粗盐提纯实验中食盐水可以通过滤纸。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1.问题讨论:既然微粒很小,如何能够体现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观察与思考:(1)演示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2)现象记录现象解释(3)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能够体现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例如:闻气味(花香、氨气的刺激性气味等),物质的溶解(高锰酸钾溶于水、蔗糖等)湿衣服晒干等)(4)拓展说明:微粒不仅是不断运动的,而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例如: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下比阴凉处干的更快?为什么蔗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化的更快?(三)微粒之间有间隙。

观察与思考:(1)演示实验(P63)水和酒精混合实验。

(2)现象记录现象解释(3)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能够体现微粒之间有间隙?例如:用打气筒向车胎中打气。

10毫升的酒精和10毫升的水混合体积小于20毫升。

(4)拓展说明:如何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活动三、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阅读P64页后讨论:1.课本中提到哪些构成物质基本微粒,不同的物质分别是有哪些微粒构成?2.完成下列练习:(1)将原子、离子和分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内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氦气、汞等;②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氧气、水等;③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氯化钠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目标】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知识结构】开门见山,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并出示彩图,分别介绍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它们的结构。

由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物质结构的示意图,真实的分子、原子图像、化学发展史料等,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殊性质和它们的区别、联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等。

由原子的质量描述极不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有关化学式计算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1、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2、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3、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基本设想】第1课时分子、原子分子、原子内容比较抽象,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行为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用球棍模型展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金刚石、氯化钠的结构等,让学生感受分子、原子、离子的真实存在。

第2课时原子的构成、离子由汤姆生发现电子和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联想与启示。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原子的构成。

第3课时原子的质量建议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过程由学生一步一步演算出来,这更利于学生理解,如m(碳)=1.993X10-26 Kg,m (氧)=2.657X10-26 Kg,m(碳)/12=1.993X10-26 Kg/12= 1.66X10-27 K 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993X10-26Kg/1.66X10-27 Kg=16。

再求一下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巩固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教学过程】第1课时分子、原子〖引入〗投影展示干冰、金属铜、氯化钠、金刚石等物质的微粒构成示意图。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导学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导学案

九(上)化学导学案课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使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2、运用实验方法使学生了解微粒的性质;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及;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探究能力。

【助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器材】小烧杯(3只)、滴管、长直玻璃管、注射器、酚酞、酒精、红墨水教学过程:情境引入:世界上的物质是绚丽多彩的,你知道这些物质的内部结构吗?它们是怎样构成的呢?(展示绚丽多彩物质的图片)教学过程:实验探究一:步骤(一):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试液色,在向其中滴入2-3滴浓氨水,试液变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步骤(二)把滴有酚酞的水的烧杯和浓氨水的烧杯用大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到的现象是:,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小组讨论:根据以上实验,你对微粒的基本性质有哪些认识?5、阅读提升: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极小的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例如:干冰是由构成的,金刚石是由构成的,铜是由构成的,食盐(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

小组合作学习:①走近花园,会闻到花香,打开酒精瓶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你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吗?②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构成气体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大,而构成液体、固体的微粒之间没有空隙,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③二氧化碳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会变成干冰,体积缩小,这是由于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缩小了,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④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更快?这是为什么呢?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

【概括总结】微粒的基本性质:【课堂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春天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微粒具有一定的质量 D.微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隙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B.汞C.氯化钠D.金刚石3、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A.分子间的间隔B.分子的大小C.分子的质量D.分子的种类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A.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B. 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 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 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二、填空题▲6、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1)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其体积小于20mL的原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导学案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导学案通过学习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具有的特性。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具有的特性;
(2)了解多见物质构成的微粒;
(3)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4)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重点: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2、等由分子构成;等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构成。

3、如右图是苯分子图像,根据学过的微粒的基本性质和苯分子的图像,你能说出分子具有哪些基本性质吗?
4、(1)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分子的真实存在吗?(2)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着的,
(3)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5、观察下面的图片,并讨论
(1)水分子由和构成
(2)水发生电解的时候,发生变化的微粒是什么?不变的微粒是什么?
(3)通过对电解水过程中微粒的变化,你从微粒变化的角度如何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4)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及电解水两个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
(5)你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吗?
6、在学习了分子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原子的基本性质吗?
7、总结
分子原子
概念
相同点
本质区别
联系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练习
出题人:费静审题人:宋勤仙班级姓名
1.液氢和氢气都能燃烧,这说明( )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空隙C分子发生了变化D分子能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例外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例外
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例外的两种物质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
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
C.一个水分子很小,就象一粒细沙一样不易看到
D.冰水混合的物质不是混合物
4. 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5.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的微粒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6.直接构成氦气的微粒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电子
7.下列物质中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铁
8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