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励志国学小故事读后感
励志小故事读后感400字五年级作文
![励志小故事读后感400字五年级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730af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a.png)
励志小故事读后感400字五年级作文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
书卷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你的思想和心态。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励志小故事读后感400字五年级,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励志小故事读后感400字五年级1上个学期,我读了中国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
我十分喜欢书中那个不傲气,善良与文静的小女孩—纸月。
让我来介绍她吧!她不傲气,她的毛笔字写得非常非常好,连蒋一轮老师都说她可以算是全油麻地小学写毛笔字最好的人。
还有她的诗词积累的非常多,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纸月都能认识,还有她的朗诵很好,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纸月都能流利而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有了这三大荣耀,她却一点儿不傲气,真是个平易近人的小女孩呀!她很善良,当桑桑的母亲见到了纸月时,就喜欢上了纸月,当桑桑的母亲骂桑桑:“你的手那么脏,连狗都不闻,你看人家纸月,全身多干净啊!”这时候纸月会把手藏起来在后边,桑桑也把手藏起来在后边,桑桑藏住的是一双有污垢的黑乎乎的手,纸月藏住的却是一双白净的细嫩如笋的`手。
这时候你们会想纸月为什么要把手藏起来?在我认为,纸月是不想让别人拿她和桑桑比较,让桑桑被人耻笑,所以我认为她是个善良的小纸月。
她很文静,从来不跟别人去野,而是静静的在教室里窥视桑桑他们,好像有人在拘束纸月似的。
励志小故事读后感400字五年级2纸月是一个非常漂亮和懂事的女孩,她有一双乌黑乌黑的大眼睛。
她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妈妈,是跟着外婆长大的。
纸月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还会背很多古诗词。
但她却没有一点点傲气,也从不觉得自己比其他同学有什么高出的地方,总是一副平平常常的样子。
她原来在板仓小学上学,家也住在板仓。
但是那里的一些坏孩子经常欺负她,所以外婆把她转到了油麻地小学,跟桑桑一个班。
桑桑对纸月的印象很好,桑桑的妈妈和妹妹柳柳也很喜欢为纸月。
有时天气不好,桑桑的妈妈担心纸月走在路上会有危险,还会留纸月住在桑桑家。
国学启蒙故事心得(精品5篇)
![国学启蒙故事心得(精品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d3a62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d.png)
国学启蒙故事心得(精品5篇)国学启蒙故事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国学启蒙故事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国学启蒙故事心得(精品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国学启蒙故事心得篇1国学启蒙故事心得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国学启蒙故事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也领略了经典的智慧。
首先,我对国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著作时,我感受到国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故事讲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道、仁爱、诚信等。
这些故事让我认识到,学习国学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文化素养,还能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
其次,我在国学中找到了与现代社会的连接点。
国学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
他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正是现代社会中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最后,国学启蒙故事也让我领略了经典的智慧。
这些故事中的智慧言论,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无信不立。
”等,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智慧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能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国学启蒙故事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国学对于个人成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深入地学习国学,将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学启蒙故事心得篇2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学启蒙故事已经逐渐被忽视和边缘化。
然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这些故事不仅是儿童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建立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来源。
通过与孩子们分享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f9fae6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6.png)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国学经典,犹如璀璨明珠,历经岁月洗礼,依旧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在阅读了众多国学励志故事后,我的内心深受触动,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
其中,“囊萤映雪”的故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车胤囊萤,孙康映雪,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学习。
车胤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上萤火虫照亮书本;孙康则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读。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执着追求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想想如今的我们,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明亮的灯光、舒适的桌椅、丰富的书籍,然而却时常抱怨学习的辛苦,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毅力。
与古人相比,我们实在是自惭形秽。
“悬梁刺股”的故事同样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孙敬为了防止自己在读书时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则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保持清醒。
他们这种为了实现目标,不惜对自己下狠心的决心和勇气,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难,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或者半途而废。
这个故事提醒着我,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凿壁偷光”中的匡衡,因家中贫困买不起蜡烛,就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
他对知识的热爱和珍惜,让人动容。
这也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有一颗求知的心,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不能因为外在条件的不足而放弃追求知识,相反,应该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条件,不断充实自己。
还有“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刘琨,他们为了报效国家,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
这种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努力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做好准备。
这些国学励志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简单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它们让我明白了,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积极的行动,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身边的国学事读后感
![身边的国学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da231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b.png)
身边的国学事读后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身边的国学事读后感阅读一些关于国学事的书籍或者文章,确实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思索。
比如说《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虽然内容有时候难以理解,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智慧却是深远而深刻的。
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一直被传颂至今,成为我们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
而《五行书》、《易经》等古籍则蕴含着关于宇宙、天地、人生的独特哲学,让我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并思考自己的处境和人生追求。
这些国学事,虽然在当今社会不再是主流,但其所蕴含的智慧和启示却是无比珍贵的。
除了经典著作,还有一些与国学事相关的文化传统也让我深有所感。
比如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等,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春节时的贴春联、赏花灯,端午节时的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时的赏月、吃月饼等,都是中国人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比如家和、团圆、和谐等等。
通过参与这些传统习俗,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以及其对我们的生活和精神层面的正面影响。
国学事还包括古代人物、历史事件等内容,这些也给人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启示。
比如范仲淹的“岁寒三友”、“滴水穿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无计较、持之以恒,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屈原投江的故事,勉励我们要有信仰、坚持自己的信念。
这些人物和事件,虽然距离我们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却依然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楷模。
身边的国学事虽然有时候显得有些陌生或者遥远,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和感悟,就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无穷智慧和哲理。
通过阅读、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份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国学事也能够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修养起到积极的启迪和引导作用,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
我觉得身边的国学事并不是过时或者无用的,相反,它们正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实践“爱国爱家爱自己”的具体体现。
小学生国学读书心得(通用23篇)
![小学生国学读书心得(通用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9f1bb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9.png)
小学生国学读书心得(通用23篇)小学生国学读书心得篇1通过这几天在学校崇德楼听老师们讲课,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人的道理。
老师们讲了一个又一个富有意义的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大。
在我4岁那年,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不停地咳嗽,爸爸妈妈担心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匆匆忙忙地带我去医院。
一路上,街道静悄悄的,人们都沉浸在睡梦中,爸爸妈妈不管自己有多困,只是在担心我。
到了医院,爸爸妈妈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医生检查之后说:“发高烧了,40度,必须打一针,然后吃药,多注意喝水和休息,过几天就好了。
”听了医生的话,爸爸妈妈才松了一口气,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我们按医生开的方子去药店抓药。
回到家里,妈妈照顾我,爸爸去熬药。
他们已经忙得汗流浃背却不辞辛苦,看着爸爸妈妈一副憔悴的样子,我非常心痛,也非常感动,因为我有这么关心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要学会感恩父母,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长大,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是他们告诉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是他们耐心地交道我们,给我们分析。
他们不求一丝回报,从无怨言,默默奉献。
难道我们不应该孝敬父母吗?难道我们不该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吗?我们不但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老师,老师为了我们,无私奉献,每当进入深夜时,我们已经走进了甜美的梦乡,可是老师却在窗前为我们批改作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千古绝唱的诗句用来赞美老师是最适合不过了。
我们要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好好落实,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礼貌仁爱的人,将来为社会共享我们的一份小力量,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传承下去。
小学生国学读书心得篇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大家一定熟悉这句诗吧!对,这就是清朝诗人高鼎写的《村居》中的诗句。
今天,我就要向大家介绍我喜欢的中华传统文化——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中国古代风筝,因用木头制作叫木鸢。
学生读国学经典读后感(7篇)
![学生读国学经典读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ec45d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7a.png)
学生读国学经典读后感(7篇)学生国学经典读后感(精选篇1)古时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赋从个人推广到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诚;要使自己意念真诚,先要招致自己的良知;要招致自己的良知,先要摒除物欲的蒙蔽而后才能政治自己的家族,整治自己的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才能天下太平。
从天子到平民,都是要把修养自身道德作为根本。
一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败坏,却要他整治家族、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那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这就叫做知根本,这就叫做良知到来。
在这段文字中提出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在《大学》中还有一段话阐明了这个关点,“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意为:所谓整治自己的家族在于修养自身品德,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偏爱,人们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人往往会偏恶,人们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偏敬,人们对于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会偏护,人们对于自己所轻视的人往往会偏轻。
因此喜欢一个人而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而了解他的长处,这样的人天下少有。
所以有句俗语这么说:“人们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就不知道自己禾苗的茁壮。
”这就是说不修养自身品德,就不能够整治好家族。
文字虽然阐述的是修身齐家之义,但是更深刻提出了人必须克服感情偏私问题。
在一个大家庭中,对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能心存公正而一碗水端平,使长幼亲疏之间、姑嫂妯娌之间同心协力、和和睦睦,是很难办到。
所以,要想整治好家庭,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无偏见,无好恶,待人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由此可见,“克服感情上的偏私”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身边的国学事读后感
![身边的国学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5322c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9.png)
身边的国学事读后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身边的国学事,是一本让人深受启发的书。
这本书以国学为背景,通过讲述各种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典故,教给读者许多处世之道和做人原则。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仅对国学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国学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品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了许多古代文人墨客的人生故事和思想,深刻感受到他们对人生、世界、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
这让我对国学这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了更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本书还教给了我许多处世之道和做人原则。
通过讲述古人的故事和经历,这本书向读者传达了许多关于如何处世、如何为人处事的重要教训。
在书中我学到了孟子的“见贤思齐,看不贤自省”的道理,这让我明白了要虚心学习他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长处就要自我反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我还学习到了《庄子》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哲理,这让我懂得了做事要从细节入手,要注重每一个细微之处,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这些教诲虽然都是古人所言,但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同样适用,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学所蕴含的丰富智慧和人生哲学。
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理念,对于塑造我们的品格和提升我们的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教养的人是多么重要,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修炼,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国学所传承的智慧和哲学,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工作学习中,都能够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更加从容和睿智地面对挑战和困境。
身边的国学事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国学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也学到了许多关于处世之道和做人原则的重要教训,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国学所蕴含的丰富智慧和人生哲学,让我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和自豪感。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a95199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8.png)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总喜欢在闲暇时刻翻开那些充满智慧的国学书籍,沉浸在一个个励志的故事里。
最近读的这些国学励志故事,就像一道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内心的角落。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关于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穷到连蜡烛都买不起。
可这孩子啊,对知识有着无比的渴望,一心想要读书。
白天的时候,他帮着家里干活儿,没什么时间看书。
到了晚上,那可真是抓心挠肝地想学习,可屋里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
就在他愁得不行的时候,突然发现隔壁家的灯光透过墙上的缝隙照了过来。
这一点点微弱的光,在匡衡眼里,那就是希望的曙光啊!他二话不说,找来一把小刀,就开始在那墙上使劲地凿。
一下、两下、三下……也不知道凿了多久,终于弄出了一个小洞,那光就透了过来。
匡衡高兴坏了,就着这透过来的光,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冬天的时候,那寒风呼呼地从洞里灌进来,冷得他直哆嗦,手都快冻僵了,可他还是咬着牙坚持。
夏天呢,蚊虫特别多,围着他嗡嗡地转,咬得他浑身是包,痒得难受,他就用凉水冲冲,接着读。
想想咱们现在,灯火通明的,想要啥样的灯都有,可有时候还不愿意看书学习。
匡衡那股子劲儿,真的让人佩服得不行。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车胤囊萤的。
车胤也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同样面临着晚上没灯看书的难题。
不过他可比匡衡机灵多啦。
夏天的晚上,到处都能看到一闪一闪的萤火虫。
车胤就想啊,这萤火虫能发光,要是把它们收集起来,不就能当灯使了吗?说干就干,他找来一个白绢口袋,开始捉萤火虫。
你能想象那个画面不?一个小小的身影,在草丛里跑来跑去,眼睛紧紧盯着那些发光的小精灵,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装进袋子里。
有时候不小心摔一跤,弄得满身是泥,也不在乎。
好不容易装满了一袋萤火虫,挂起来,嘿,还真像一盏小灯。
车胤就靠着这袋萤火虫发出的光,认真地读起书来。
这两个故事,让我感触特别深。
以前总觉得,学习条件不好,就可以给自己找借口偷懒。
可看看人家匡衡和车胤,条件那么艰苦,都能想尽办法去学习,咱们还有啥理由不努力呢?这些国学励志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5b395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c.png)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最近读了一些国学励志故事,真的是让我感触颇多。
其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穷书生,名叫李进。
他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靠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
李进从小就聪明好学,可无奈家里穷得叮当响,根本没钱供他读书。
但这孩子有股子倔强劲儿,每天干完农活,就跑到村里的私塾外面,偷偷听先生讲课。
那私塾的先生也是个心善的,见这孩子如此渴望知识,偶尔也会让他进屋里来,给他讲讲书里的道理。
李进呢,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次都听得聚精会神,眼睛里都放着光。
回到家里,他就着那微弱的油灯,把白天听到的东西,一笔一划地记在捡来的破纸上。
家里没有桌子,他就趴在炕上写;没有笔,就用树枝在地上划。
夏天的时候,蚊子多得能把人抬走,他就把腿泡在水桶里,继续学习;冬天冷得不行,手都冻僵了,他就哈口气,搓搓手,接着写。
有一次,他为了买一本旧书,硬是省下了几个月的口粮钱。
那几个月,他每天就吃一顿饭,饿得面黄肌瘦的,但拿到书的那一刻,他脸上的笑容比啥时候都灿烂。
就这样,李进一点点地积累着知识。
终于,有一年乡试,他决定去试试。
可去考试得要路费啊,家里哪拿得出这笔钱?他爹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老母鸡卖了,又东拼西凑,才给他凑够了盘缠。
考试那天,他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走进了考场。
别人都笑话他寒酸,可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让爹娘过上好日子,也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瞧瞧。
成绩出来的那天,他正在地里干活。
邻居家的小孩跑来告诉他,他中了!他一开始还不敢相信,直到跑到村口看到榜单上自己的名字,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后来啊,他一步步地往上考,最后做了大官。
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家乡修桥铺路,办学校,让更多像他一样的穷孩子有读书的机会。
读完这个故事,我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不知道比李进好多少倍。
我们有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本,还有各种学习工具,可有时候还会抱怨学习辛苦。
和李进比起来,我们这点苦算什么呢?他那种对知识的渴望,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真的让我特别佩服。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2e5c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05.png)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国学,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的励志故事就像夜空中的繁星,璀璨而又给人以启迪。
最近读了不少国学励志故事,感触颇深呐!就拿“头悬梁,锥刺股”这个故事来说吧。
故事里的主人公孙敬和苏秦,那股子学习的劲头真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孙敬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头皮就被扯得生疼。
这画面,我光是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再说苏秦,读书到深夜想打盹儿的时候,就拿锥子往自己大腿上一扎,瞬间就清醒了。
我的天,这得多疼啊!可人家就是凭借着这样的毅力和决心,最终成为了有大学问的人。
我就想到了自己读书的时候,有时候学着学着就开始犯困,或者被其他的事情分心。
和他们比起来,我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记得有一次,周末我在家写作业,写着写着,心思就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
一会儿看看窗外的小鸟,一会儿又摸摸手边的玩具。
结果半天过去了,作业没写几行。
要是我有孙敬和苏秦那股子劲儿,作业早就写完了,说不定还能多学点别的知识。
还有“囊萤映雪”的故事,也让我深受触动。
车胤家里穷,没钱买灯油,就捉了好多萤火虫装在袋子里,借着那微弱的光读书。
孙康呢,则是在冬天的晚上借着雪的反光读书。
想想看,大夏天的,蚊虫乱飞,车胤还能静下心来读书,这得多不容易。
大冬天的,寒风刺骨,孙康也能坚持学习,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啊!我想起自己,晚上台灯亮堂堂的,房间里温暖舒适,还有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就在身边,可我还总是抱怨学习辛苦。
和车胤、孙康相比,我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再比如说“凿壁偷光”的匡衡。
因为家里穷,点不起灯,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借邻居家的光读书。
这得是多想学习,才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啊!我家的条件可比匡衡好多了,我有明亮的灯光,有舒适的桌椅,还有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可有时候我还不珍惜,真是太不应该了。
读了这些国学励志故事,我深深地觉得,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太好了,可我们却常常不懂得珍惜。
古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努力学习,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偷懒呢?这些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国学经典启蒙故事读后感
![国学经典启蒙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36cdc3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d.png)
国学经典启蒙故事读后感第一章:开篇明义 (1)1.1 学习国学的意义 (1)1.2 启蒙故事的选择 (2)第二章:经典故事解读 (2)2.1 《三字经》故事解析 (2)2.2 《弟子规》故事解析 (3)2.3 《增广贤文》故事解析 (3)第三章:道德修养 (3)3.1 孝道故事感悟 (3)3.2 忠诚故事感悟 (4)3.3 礼仪故事感悟 (4)第四章:智慧启迪 (4)4.1 聪明故事解析 (4)4.2 勤奋故事解析 (5)4.3 创新故事解析 (5)第五章:情感教育 (6)5.1 友情故事感悟 (6)5.2 爱情故事感悟 (6)5.3 亲情故事感悟 (6)第六章:历史故事启示 (6)6.1 伟人故事解析 (6)6.2 战争故事解析 (7)6.3 传奇故事解析 (7)第七章:文学素养 (7)7.1 诗词故事欣赏 (7)7.2 成语故事解析 (8)7.3 名著故事解读 (8)第八章:总结与反思 (8)8.1 国学经典启蒙故事的启示 (8)8.2 传承国学的使命与责任 (8)8.3 个人成长与国学经典的关系 (9)第一章:开篇明义1.1 学习国学的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国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智慧智慧。
学习国学,不仅是对古代先贤智慧的一种传承,更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启迪。
它能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依托,明白人生的真谛。
国学涵盖哲学、伦理、文学、历史、艺术等诸多领域,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汲取古代先贤的智慧,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国学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 启蒙故事的选择在众多国学经典中,启蒙故事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它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达了古代先贤的智慧,为我们指明了人生道路。
在选择启蒙故事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故事应具有代表性。
选择那些在国学经典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代表某一思想观念的故事。
写给孩子的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200字
![写给孩子的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4636df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b.png)
写给孩子的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200字案例一:从二年级开始,我和妈妈一起每天快乐诵读国学经典《论语》。
《论语》你们想不想知道是它写什么的?是谁写的呢?我猜你们都想知道吧!其实它是一本语录。
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师孔子,他对学生非常有耐性,对人非常的谦逊,所以很受人尊重。
这本语录主要是他的学生把孔子上课说的话和生活中做的事记录下来。
《论语》记录了很多孔子说的话,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这句话是孔子通过称赞伯夷叔齐俩兄弟不记仇,因此别人就就不记得他们的旧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平时在班里,我与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吵架,闹意见的时候,这时我就应该学会“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样我们才能够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其实,悄悄告诉你,这本语录还有很多宝贝,虽然我只会诵读,还没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语句,但古人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现!所以,我已经约好妈妈每天继续诵读了《论语》,多学学里面为人处世的道理。
你呢,要不一起来吧!案例二: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
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
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573e3a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a.png)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国学,宛如一座蕴藏着无尽智慧和力量的宝库,其中的励志故事更是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我沉浸于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和启发。
在众多的国学励志故事中,“囊萤映雪”的故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
想想如今的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时代,却常常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就轻易放弃学习。
每当我在学习上感到疲惫想要偷懒时,这个故事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鞭策我要珍惜眼前的良好条件,努力学习。
“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同样令人震撼。
孙敬为了防止自己在读书时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则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保持清醒。
他们这种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和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让我深感惭愧。
相比之下,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那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凿壁偷光”的匡衡,因为家里穷点不起灯,就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借邻居家的光读书。
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机会的珍惜,让人动容。
这也让我反思,我们在拥有充足光线和舒适环境的同时,是否真正充分利用了这些条件来充实自己呢?这些国学励志故事中的主人公,无一不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创造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些故事的感动和敬佩上,更应该将从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学习中,我们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放弃,勇敢地去面对和克服。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不断提升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品质。
无论是面对挫折还是困境,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而且,我们要懂得感恩,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不抱怨、不攀比,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429d2b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0b.png)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国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最近,我读了一些国学励志故事,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
其中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说的是一个叫车胤的孩子,他家境贫寒,晚上读书连灯油都买不起。
但这孩子特别有志气,也特别聪明。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夏天的夜晚去捉萤火虫,然后把萤火虫装在一个薄纱袋里,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亮来读书。
你想想,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在一个闷热的夏夜,别人家的孩子或许都在外面疯玩,或者已经躺在凉爽的床上进入了梦乡。
可车胤呢,一个人默默地穿梭在草丛间,瞪大了眼睛,仔细地寻找着那些一闪一闪的萤火虫。
他的额头满是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但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执着。
好不容易捉到了一些萤火虫,他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袋子里,然后如获至宝般地跑回家,赶紧翻开书本,开始在那微弱的光亮下认真地读起来。
他的手可能因为捉萤火虫被草叶划伤了,他的腿也许被蚊虫叮咬得满是红包,可他根本不在乎。
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读书,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每次想到这个画面,我都觉得特别感动。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要啥有啥。
晚上看书,只要轻轻一按开关,整个房间都亮堂堂的。
可我们呢,有时候还会抱怨学习辛苦,作业太多。
和车胤比起来,我们真的是太幸福,也太不懂珍惜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孙敬头悬梁的。
孙敬为了刻苦读书,怕自己打瞌睡,就把头发系在房梁上。
只要他一打瞌睡,头一低,头发就会被狠狠地扯一下,那种疼痛肯定能让他瞬间清醒,然后继续读书。
我就在想,这得多疼啊!而且一直这样,头皮不得受伤啊。
但孙敬为了学习,真的是对自己够狠的。
这得有多大的决心和毅力啊!我们现在呢,上课稍微有点困,就想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
回到家写作业,写着写着就想玩会儿手机或者吃点零食。
和孙敬相比,我们真的是太缺乏那种为了目标不顾一切的劲头了。
这些国学励志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没有优越的条件,没有舒适的环境,但他们有梦想,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f612d6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f.png)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最近读了一些国学励志故事,心里就像被春风吹过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说的是西汉时期有个叫匡衡的孩子,家里穷得叮当响,连灯油都买不起。
可这匡衡又特别好学,白天要帮家里干活,只能晚上读书。
可晚上没灯咋办?这娃灵机一动,发现隔壁富人家每晚都灯火通明。
于是,他就悄悄在自家墙上凿了个洞,借着那微弱的光读书。
你能想象那是怎样的场景吗?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蹲在墙角,眼睛紧紧盯着那透过小洞照过来的一丝光亮,手里紧紧握着一卷书,那书可能都已经被翻得卷了边。
他的脸上或许沾着泥土,头发也乱蓬蓬的,但他的眼神里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借着这“偷”来的光读书。
冬天的时候,那冷风呼呼地从破洞里灌进来,他冻得直哆嗦,可手还是舍不得放下书;夏天呢,蚊虫嗡嗡地围着他转,咬得他浑身是包,他也顾不上挠一挠,心思全在书上。
我就在想啊,如果是我处在他那样的环境,我能有他那份坚持和毅力吗?估计我早找个暖和的被窝睡大觉去了,或者被那些蚊虫叮得满院子跑。
匡衡的这种精神,真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想想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多好啊!晚上灯火通明,各种各样的书应有尽有,可我们有时候还挑三拣四,不好好读书。
有温暖的房间,舒适的桌椅,却总是找各种借口偷懒。
再想想匡衡,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如此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呢?读了这个故事,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人狠狠敲了一棒子,一下子清醒了好多。
每次我想偷懒的时候,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匡衡蹲在墙角借着那一点点光读书的样子。
以前我总觉得,那些励志故事离我们很遥远,不过是书上的几行字罢了。
但这次深入了解匡衡的故事后,我才明白,这些故事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火把,在我们迷茫、懈怠的时候,能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国学里的这些励志故事,真的是宝贝啊!它们虽然古老,却永远不会过时。
就像匡衡的故事,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要努力,要坚持,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db38c6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f.png)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国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其中,那些充满励志精神的故事更是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在众多国学励志故事中,有一则关于孔子的故事令我深受触动。
孔子,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伟大思想家,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他年轻时便立志学习,四处求教,不畏艰辛。
尽管遭遇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
他坚信通过教育可以改变社会,于是他广收门徒,传播自己的学说。
孔子的坚持和努力最终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从孔子的故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立志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志向,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风浪中迷失方向。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正是因为他在年轻时就立下了宏伟的志向,并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我是否也有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志向?是否在面对困难时也能像孔子那样坚守初心?另一个让我深受启发的国学励志故事是“悬梁刺股”。
汉朝的孙敬为了刻苦读书,将头发系在房梁上,防止自己打瞌睡;战国时期的苏秦则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保持清醒。
他们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令人敬佩。
在如今这个充满诱惑和干扰的时代,我们常常难以集中精力去学习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而“悬梁刺股”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些国学励志故事还让我明白了勤奋的价值。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
”无论是孔子的博学多才,还是孙敬、苏秦的刻苦攻读,都离不开勤奋二字。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积累,我们才能在自己所追求的领域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比之下,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往往过于追求舒适和安逸,缺乏勤奋刻苦的精神。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摒弃懒惰,培养勤奋的品质。
同时,国学励志故事也教会了我们要懂得忍耐和坚持。
励志国学小故事读后感
![励志国学小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7e9b08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1.png)
励志国学小故事励志国学小故事寒假里,我有时机读到了《学生励志国学小故事仁爱谋略廉政篇》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局部,分别是:仁爱篇、谋略篇、廉政篇。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三个故事分别是:《良匠之子》、《乌获牵牛》和《柳庄谏赏》。
《良匠之子》主要讲了他们的父亲想让他们成为真正优秀事业继承人所做的努力,可谓是用心良苦。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说的是无论是哪一个,只要你用心做,做得好,做的精,都会在这一行里获得好成绩,也会受人尊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比方,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要想方法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乌获牵牛》讲得是乌获非要牵着牛尾巴走,最后,自己耗尽全身力气,牛也没有跟他走。
说明人啊,要遵循大自然规律不能逆天而行,背道而驰。
比方在生活中,有的同学喜欢和别人不一样,觉得很有个性。
于是教师说上体育课要穿运动服,他非要穿牛仔裤,结果运动起来不方便,闹出不少笑话;又比方家长说吃饭要细嚼慢咽,他偏要狼吞虎咽,结果卡到了鱼刺,最后去了医院。
所以说,前人和长辈的意见和经历值得我们听取,不要吃亏了,才懊悔,悔之晚矣。
《柳庄谏赏》讲得是卫献公被逼逃到国外,有一些大臣跟随他,这一逃整整十二年。
这十二年里,他们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吃尽了苦头。
直到后来,宁惠子的儿子宁喜杀了新君,卫国的`大夫们才把卫献公接回来。
卫献公决定在进城前,先把一些城池封分给跟他一起逃亡的人,然后再进城,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贤明。
在逃亡的人里,有一个叫柳庄的人觉得卫献公的想法不妥,就劝卫献公说:“当年,假如所有的人都留下来保卫国家,那还有谁跟随您逃亡呢?假如大家都跟着您逃亡去了,那还有谁留下来守为国家呢?您一回来,就想封赏那些跟随您出逃的人,这清楚就是有了私心,这样恐怕不可以吧?”卫献公考虑了很久,最终消除封赏的念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人们要摆正位置。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8bd372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9.png)
国学励志故事读后感最近读了一些国学励志故事,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
其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连灯油都买不起,但他又特别热爱读书。
于是,他就把墙壁凿了个洞,借着邻居家透过来的微弱光线读书。
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可仔细想想,那得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啊!想象一下,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别人家都已经熄灯休息了,匡衡却还在那微弱的光线旁,眼睛紧紧地盯着书本,生怕错过了一个字。
那光线可能还不稳定,忽明忽暗的,可他就是那么坚持着。
也许他的眼睛会因为长时间盯着书看而酸涩,也许他的背会因为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而酸痛,但他都不在乎。
他心里想的,只有书里的那些知识,那些能让他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见识的知识。
再说他凿壁的时候,那可得小心翼翼的。
万一弄出太大的动静,被邻居发现了,说不定还会挨一顿骂。
而且,凿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工具可能就是一些简单的石头、铁片啥的,要一点一点地把墙凿出个洞来,还不能把墙给弄塌了。
这得费多大的功夫,得有多大的耐心啊!对比一下现在的我们,生活条件不知道比匡衡好多少倍。
晚上到处都是明亮的灯光,想要看书,只要轻轻一按开关就行。
可我们呢?有时候有了这么好的条件,还不愿意读书,总是找各种借口偷懒。
想想匡衡,真觉得惭愧。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孙敬头悬梁的。
孙敬为了防止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打瞌睡,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房梁上。
只要一打瞌睡,头一低,头发就会被扯得生疼,这样就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继续读书。
这画面感太强了,我仿佛能看到孙敬坐在那里,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但还是强撑着。
那根绳子紧紧地拉着他的头发,只要他稍有松懈,立刻就是一阵剧痛。
他的脸上可能因为疼痛而露出痛苦的表情,但他的眼神里却充满了坚定。
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咱们现在,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吹着空调或者风扇,读一会儿书就觉得累了,就想休息。
和孙敬比起来,我们真的是太娇气了。
这些国学励志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没有优越的条件,没有舒适的环境,但他们有着对知识的渴望,有着坚定的信念。
国学故事读后感
![国学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ca94d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d.png)
国学故事读后感国学故事读后感篇1对于学理科的我来说,感觉国学有阳春白雪的味道,是饱读诗书者的功课,高不可攀。
如今,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轻轻翻开国学书,孔子、老子、墨子的画像映入眼帘,勾起了我对历史的追忆,对生命的思索。
这里有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里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这里有《国语》、《左传》、《资治通鉴》;这里有" 庄子" 、" 老子" 、" 韩非子"; 更有《楚辞》、《李太白集》;还有《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
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到"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从"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一本国学经典完美的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继承、发展,最终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读读这些经典的语句就知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我们祖先早就归纳在国学中了,而且到现代也一样的`适用,不仅现在而且在以后绵长的岁月里也一样适用。
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自己的文化,让这些指导我们人生的哲理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然后还抱怨生活的不如意,真是怪不了别人。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
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国学故事读后感篇2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上千年灿烂的历史,《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里就融汇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使繁冗的得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励志国学小故事读后感
时间:2017-03-13 10:47:10 | 作者:韩成友
寒假里,我有机会读到了《学生励志国学小故事仁爱谋略廉政篇》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仁爱篇、谋略篇、廉政篇。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三个故事分别是:《良匠之子》、《乌获牵牛》和《柳庄谏赏》。
《良匠之子》主要讲了他们的父亲想让他们成为真正优秀事业继承人所做的努力,可谓是用心良苦。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说的是无论是哪一个,只要你用心做,做得好,做的精,都会在这一行里取得好成绩,也会受人尊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比如,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乌获牵牛》讲得是乌获非要牵着牛尾巴走,最后,自己耗尽全身力气,牛也没有跟他走。
说明人啊,要遵循大自然规律不能逆天而行,背道而驰。
比如在生活中,有的同学喜欢和别人不一样,觉得很有个性。
于是老师说上体育课要穿运动服,他非要穿牛仔裤,结果运动起来不方便,闹出不少笑话;又比如家长说吃饭要细嚼慢咽,他偏要狼吞虎咽,结果卡到了鱼刺,最后去了医院。
所以说,前人和长辈的意见和经验值得我们听取,不要吃亏了,才后悔,悔之晚矣。
《柳庄谏赏》讲得是卫献公被逼逃到国外,有一些大臣跟随他,这一逃整整十二年。
这十二年里,他们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吃尽了苦头。
直到后来,宁惠子的儿子宁喜杀了新君,卫国的大夫们才把卫献公接回来。
卫献公决定在进城前,先把一些城池封分给跟他一起逃亡的人,然后再进城,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贤明。
在逃亡的人里,有一个叫柳庄的人觉得卫献公的想法不妥,就劝卫献公说:“当年,如果所有的人都留下来保卫国家,那还有谁跟随您逃亡呢?如果大家都跟着您逃亡去了,那还有谁留下来守为国家呢?您一回来,就想封赏那些跟随您出逃的人,这分明就是有了私心,这样恐怕不可以吧?”卫献公思考了很久,最终打消封赏的念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人们要摆正位置。
每一个人都是有作用的,每一个位置上的人都发挥着自己的职能。
比如说:当兵的职责是守家卫国,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老师的职责是教书着人,学生的职责是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
每一个人一定要做到各司其职,要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
自己的事情做不好,却整天惦记着管别人的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还有一颗仁爱之心,以仁爱之心、平和之心对待一切,用行动感染别人,这样你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
所以,请大家珍惜当下每时每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拼搏!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让我们唱起这首歌,做一个有一颗感恩的心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