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全]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

[全]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情况,报监理同意,确定试验段沥青路面试验段桩号为K0+000~K1+200。

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5年3月26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5年3月28日进行了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4cm(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8m,摊铺长度为600m,设计总量为XX吨。

2、现场试验段施工2.1沥青及碎石来源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

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XX 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2.3施工基本流程透层施工→下封层施工→摊铺机摊铺→13t双钢轮路机静压1遍→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1遍→1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6遍→压实度检测。

2.4透层施工2.4.1透层撒布本工程采用自制乳化沥青,满足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同步分封车进行喷洒,行车速度控制在XXkm/h,经检测乳化沥青用量在1L/m2。

2.4.2下封层撒布本工程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

路基填筑96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填筑96区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 (2)三、施工组织机构 (2)四、机械组合 (3)五、路基填料选择 (3)六、施工方法 (4)1.测量放样 (4)2.挖土与运土配合 (5)3.松铺布土 (5)4.土方摊铺 (5)5.路基整平 (5)6.路基压实 (7)7、整平的合适机具和方法的确定 (9)8、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 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9)七、结论 (10)96区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机西高速公路JXZT-1标位于开封市尉氏县境内,土建工程起点桩号K25+600, 线路自拟建的商登高速公路向南过史家村、赵家村、何家村、张家村、上王村、下王村、陈村, 终点桩号K32+000, 土建工程路线全长6.4km;路基挖土方20万m3, 填土方157万m3, 最大挖深3m, 最大填土高度11m。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1、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合, 机械合理配置, 确定出96区标准施工方法, 合理的技术参数, 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具体项目如下: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确定填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2)确定整平和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3)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 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4)确定挖土、运输、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方法5)确定压实度的检测方法三、施工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路基试验段施工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和分工如下:四、机械组合挖掘机2台: PC-220型推土机2台: T-140型平地机1台: PY180型压路机2台: 徐工22T振动压路机洒水车1辆: 5000L自卸汽车12辆:奔驰(25t)5辆, 红岩(20t)7辆五、路基填料选择为满足试验段各种要求, 选取K31+850-K32+000为96区路基试验段, 该段94区顶已经过监理验收, 可以进行96区施工。

试验段土源来自上王北取土场, 经现场取土做实验后确定其各项指标如下:最大干密度ρd=1.878g/cm3, 最佳含水量WO=8.9%, CBR值为17.3。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概述:路基试验段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壤、材料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考察研究,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旨在总结并分析我们所进行的路基试验段工作,以期对今后的道路工程建设有所启示和改进。

一、实验目的和方法为了确保道路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我们制定了以下几项实验目的:1. 评估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2. 分析路基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变形和变化规律;3. 确定最佳的路基材料配比方案;4. 验证施工工艺和设备的可行性。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测量和分析:1. 采集样本土壤进行室内试验;2. 利用静载试验机对路基进行负荷测试;3. 利用光纤传感器监测路基变形;4.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路基材料的颗粒特性进行分析。

二、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经过多次实验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 不同土壤类型的承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黏土性土壤的承载力较低,砂质土壤的承载力较高;2. 在荷载作用下,路基产生的变形主要表现为纵向收缩和横向膨胀,而土壤的松弛和沉陷变化较小;3. 通过对不同配比方案进行实验,我们发现石灰加入对提高土壤的稳定性有明显效果;4. 实验中使用的施工工艺和设备能够满足道路工程建设的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三、问题和不足之处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 实验过程中的样本数量较少,对土壤的特性测量和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2.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土壤,如高湿土壤和膨胀土壤,我们的实验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的施工工艺和设备虽然能够满足要求,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四、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加样本数量,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2. 加强对特殊土壤类型的研究,以获得更全面的土壤特性和行为规律;3. 继续优化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4. 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享研究成果,促进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

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ac-20c)

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ac-20c)

AC-20C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在业主、驻地办的支持和指导下,我项目部于2011年5月24日进行了AC-20C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截止5月26日已完成所有检测项目,现将试验段总结如下:一、试验路段概况1、施工时间:2011年5月24日,8:30-—5:30.2、施工桩号:K8+722。

5--K9+460(右幅),施工长度为737。

5米。

3、下面层结构类型:AC-20C沥青砼,设计厚度7cm,总宽度14.4m。

4、施工时天气情况:阴,气温14——17℃,偏北风4—-5级。

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一)目标配合比我部AC-20C普通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由*****采用马歇尔的设计方法设计。

1、原材料产地品种:沥青采用**牌A—70沥青、集料采用**石灰岩碎石、填料采用***产矿粉,上述材料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2。

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从拌和场矿料堆中取各种矿料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确定矿料配合比,其矿料级配曲线基本上接近规范级配中值线,并为一条基本上圆顺的曲线。

按上述矿料配合比分别采用3。

41%、3。

79%、4.49%、4.78%、5.6%五种油石比制备沥青砼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

32%,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

试验测得稳定度为10.58KN,流值为2。

8mm,空隙率为4.4%,沥青饱和度为67。

4%,矿料间隙率为13。

6%。

密度为2.417g/cm3.根据以上步骤,下面层AC-20C沥青砼目标配合比为:碎石1:碎石2:碎石3:石屑:矿粉=24%:26%:25%:24%:1%,最佳沥青用量为4.32%,最佳油石比为4.52%。

3、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检测详见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二)生产配合比1、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将目标配合比所确定的冷料比例输入拌和楼控制室进行试拌,取各个热料仓的集料进行筛分试验。

路基试验段监理总结报告范文

路基试验段监理总结报告范文

路基试验段监理总结报告范文一、试验概述为了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我院在X市某路段进行了路基试验工作,并进行了全程监理。

本文档旨在对该路基试验段的监理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一些经验和建议。

二、监理工作内容1. 建立监理组织和管理体系在本次试验中,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监理小组,并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

每个监理人员负责监督一定区域的工作,并及时进行记录和汇报。

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监理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2. 严格遵守试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试验规范要求进行监理工作。

对于施工方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我们及时发现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试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 质量控制和检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路基填筑质量和密实度。

通过实地考察和取样检验,我们对施工方的质量控制进行了严格监督。

同时,我们还参与了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问题处理和记录在监理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难题。

我们积极与施工方进行沟通,解决了一些技术性和管理性的难题。

同时,我们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和整理,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三、总结和建议1. 熟悉设计方案和试验规范在监理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施工方不了解设计方案和试验规范的情况。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施工方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自觉性。

2.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保证道路工程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

我们建议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监理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们应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

同时,加强与设计单位和专家的交流和合作,紧跟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通过本次路基试验段监理工作,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严格遵守要求,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道路工程的建设和安全保驾护航。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摘要:一、引言路基试验段是指在道路工程施工前,为了评价路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质量,进行的现场试验工作。

路基试验段采用特定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材料,用于检验道路路基的承载能力、抗沉降性能等。

本次试验段位于XXXX区域,总长度XXX米,是一条环形的路段,包括XX号地区和XX号地区。

二、试验设计与材料选择本次试验段的设计方案考虑了当地的地质条件、交通流量、气候特点等因素。

路基是采用XX方法施工,XX种材料作为基础层和面层材料。

试验段的设计参数包括路宽、路面厚度、坡度等。

为了综合评价路基的性能,本次试验还设置了应力监测设备、沉降监测设备以及温度监测设备。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本次试验段经过XXX年的运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通过对试验段的检测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路基承载力优良:试验段经过重型车辆的长时间运行,虽然出现了部分破坏和较小的沉降,但整体的承载能力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路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得到了验证;2.路面平顺度良好:通过对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试验段的水平平整度和垂直平整度均达到了规定要求。

3.路基的稳定性较好:通过长时间的监测,试验段的边坡和填方土体的稳定性得到了验证,边坡没有出现明显的滑坡迹象,填方土体的沉降符合要求。

4.温度对路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较小,未出现明显的开裂和变形现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通过对试验段的综合分析,发现了以下问题:1.存在的病害:试验段中出现了部分裂缝、坑槽等路面病害,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修补。

2.土质改良:部分填方土体的稳定性较差,建议对填方施加进一步的土质改良措施。

3.施工工艺优化:试验段一些路段的施工质量未达到预期,建议优化施工工艺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评估,得到了路基设计方案的验证和改进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路面维修和土质改良工作,优化施工工艺,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寿命。

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铺筑试验段的目的为了验证混合料的配合比是否满足要求,总结摊铺机的操作要领及各项技术指标,以及拌和厂和摊铺机现场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合理性、适应性。

检验沥青混凝土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指标,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及质量检测的试验方法。

二、前期准备1、在总监办及驻地办的督导下,我们于6月23日选定K1115+750---K1116+500段全幅沥青砼面层施工为试验段。

2、前期材料试验数据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我们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准确、完整的做好了材料的各项试验、各项材料均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

3、人员、机械设备准备情况三、试验段的施工组织机构1、人员负责人:张子恒质检负责人:樊景丽技术员:张洪海王栋王铁柱质检员:谢先旭薛晓军王苗保通负责人:张德远民工:30人2、机具200T/h沥青拌和楼1台ABG摊铺机1台50装载机2台双钢轮压路机1台25T胶轮压路机1台10T自卸汽车10辆洒水车2辆一、施工方案1、准备下承层用扫帚、水车和吹风机清除沥青下封层被污染处和灰尘。

2、施工放样用石灰标出边线的位置。

3、混合料的控制(1)拌和楼采用间歇式拌和。

根据试验确定的配合比,电脑自动配料。

(2)拌和时沥青用导热油加热,温度控制在150度±10之间,矿料用煤加热,温度控制在165度左右,每锅拌和时间在30—35S,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控制在125—160度之间。

(3)拌和过程中不间断地进行检测,严格控制石油比,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无严重离析现象。

对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出场,并应快速查明原因,及时进行调整。

4、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沥青混合料用10T的自卸汽车运输。

后门、侧门封闭良好,车厢内应清扫干净,并在车厢侧板和底板涂一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为1:3混合料),但不能有余液在车内。

(2)运输时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

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采用ABG沥青砼摊铺机进行摊铺。

破碎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破碎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破碎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写作目的
本报告旨在总结破碎路面试验段的实施情况,分析试验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试验段简介
破碎路面试验段位于XX地区的XX路上,总长XX公里。

该路段因交通量大、车辆重载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路面破碎问题。

为了解决破碎路面的隐患,并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试验段在XX年XX月进行了破碎路面修复试验。

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了XX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路面清理:清理路面上的杂物、积水等。

2. 路面破碎修复:对破碎的路面进行修复,使用XX材料填补路面破损的部分。

3. 路面加固:对整个路面进行加固,提升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 路面平整:利用平整机对修复后的路面进行均匀、平整的处理。

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试验段进行观察和测量,得到以下试验结果:
1. 破碎路面修复后,路面整体平整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2. 修复部位的路面破损情况明显减少,路面结构更加稳固。

3. 经过多次交通负荷试验,修复路面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改进建议
综合试验结果和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进一步完善路面修复的方法和材料选择,以提升修复效果和
修复后路面的耐久性。

2. 增加路面加固的频次,确保路面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日益增
长的交通需求。

3. 定期检测和维护修复后的路面,及时进行补修,以延长路面
的使用寿命。

结论
本次破碎路面修复试验在XX地区的XX路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解决了破碎路面的问题。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维护,以确保修复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施工概况本次施工是在市X区进行的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

总工程量为XXX立方米,采用机械铺装的方式进行施工,主要包括挖方、填方和平整路基的工作。

二、施工过程1.前期准备在正式施工前,先进行了场地的踏勘和勘察,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

然后进行了设备和材料的准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挖方工作挖方工作是本次施工的第一步,通过使用挖掘机将土方挖出并堆放到指定区域。

施工期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挖方操作,保证土方的质量。

同时,对挖出的土方进行了分类堆放,以便后续的填方作业。

3.填方工作填方工作是本次施工的重点阶段,通过使用挖掘机将挖出的土方重新填入到路基区域,并进行了适当的夯实处理。

在填方过程中,对土方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筛选,将不合格的土方进行了清理和替换。

填方作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填方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4.平整路基填方完成后,对路基进行了平整处理。

通过使用平地机进行路基的表层整平,使路基的表面平整光滑。

在平整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机器的操作参数,以保证路基表面的水平度和均匀度。

5.施工记录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记录和监测工作。

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问题,并进行了实地监测和测量。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三、施工成果本次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方挖方和填方工作按计划完成,土方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填方土质密实度较高,路基均匀性较好。

3.路基表层平整度满足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4.未发生施工事故及质量问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本次施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施工中加以改进。

具体问题及改进措施如下:1.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需要更加精细和稳定,提高操作技术。

2.对填方土方的筛选和处理需要更加严格,提高填方土质的一致性。

3.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霍尔果斯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总结一、试验路段的起止桩号为K2+010-K2+234,全长224米,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F)路面。

二、试验路段的目的通过试验路段的试拌试铺,总结出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时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和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以及摊铺时的摊铺温度、速度、宽度等;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得出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及沥青用量,用于指导以后的面层施工。

三、材料来源90#-A道路石油沥青:克拉玛依石油沥青(5-10)mm碎石:黑山头料场(10-15)mm碎石:黑山头料场四、主要技术指标(1)根据本次试验段的施工,试验室对混合料进行筛分以及钻芯试验,均符合规范要求,其混合料的配合比为10-15mm碎石:5-10mm碎石:水洗砂:矿粉= 26:27:41:6。

(2)油石比为%。

五、机械配备机械配备:XAP-16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一台,1800-2DH功率2000kw沥青面层摊铺机一台,采用光轮压路机一台,轮胎压路机一台,15T自卸车13辆,水车1辆。

六.施工工艺及组织A: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整形→养护→封闭交通B: 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下面层交验,符合规范要求。

(2)施工放样工作己完成。

(二)施工放样检查和整理基层,对基层进行清扫,将松散矿料及灰尘清扫出路面。

放出中心线,划出导向线。

面层摊铺时,采用平衡梁,控制面层厚度及平整度。

(三)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因本项目工期短,工程量较大,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我公司拟为本工程投入XAP-16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一台,并在9月10日前安装调试完毕,并配备了具有多年拌和站工作经验的操作人员。

各种原材料符合要求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拌合前应将粗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烘干,各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严格按生产的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配料。

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混凝土路面试验段进行总结,并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为今后的道路建设提供参考和改进。

2. 背景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具有耐久性和承载能力高的优势。

为了确保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性能,进行试验段的搭建和检测是必要的。

3. 试验段搭建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选择了一段长度为XX米的混凝土道路进行试验。

试验段的搭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清理路面、确定试验段范围- 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保证均匀性和密实度- 养护和固化: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和固化,以提高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4. 试验结果分析经过对试验段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试验结果:- 路面平整度:根据激光测量仪测得的数据,试验段达到了平整度要求,波浪度在设计范围内。

- 承载能力:通过重型车辆的静态和动态荷载试验,试验段的承载能力满足了设计要求,未出现变形和沉降现象。

- 耐久性:经过多次冻融循环试验,试验段的混凝土未出现明显的开裂和剥落。

5. 评估与反馈综合分析试验结果,我们对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了评估和反馈,并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工艺规范执行。

- 定期检测和养护:定期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和养护,及时修补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6. 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段的总结和评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混凝土路面在试验段范围内具备了良好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 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冻融性能。

- 在今后的道路建设中,可以借鉴本次试验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性能。

附录- 试验段平整度数据表- 试验段承载能力测试报告- 试验段冻融循环试验记录- 施工工艺规范参考以上为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供参考。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文档仅供参考霍尔果斯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总结一、试验路段的起止桩号为K2+010-K2+234,全长224米,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F)路面。

二、试验路段的目的经过试验路段的试拌试铺,总结出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时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和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以及摊铺时的摊铺温度、速度、宽度等;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得出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及沥青用量,用于指导以后的面层施工。

三、材料来源90#-A道路石油沥青:克拉玛依石油沥青(5-10)mm碎石:黑山头料场(10-15)mm碎石:黑山头料场四、主要技术指标(1)根据本次试验段的施工,试验室对混合料进行筛分以及钻芯试验,均符合规范要求,其混合料的配合比为10-15mm碎石:5-10mm碎石:水洗砂:矿粉= 26:27:41:6。

(2)油石比为4.6%。

五、机械配备机械配备:XAP-16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一台,1800-2DH功率129.6/ kw沥青面层摊铺机一台,采用光轮压路机一台,轮胎压路机一台,15T自卸车13辆,水车1辆。

六.施工工艺及组织A: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整形→养护→封闭交通B: 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下面层交验,符合规范要求。

(2)施工放样工作己完成。

(二)施工放样检查和整理基层,对基层进行清扫,将松散矿料及灰尘清扫出路面。

放出中心线,划出导向线。

面层摊铺时,采用平衡梁,控制面层厚度及平整度。

(三)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因本项目工期短,工程量较大,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我公司拟为本工程投入XAP-16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一台,并在9月10日前安装调试完毕,并配备了具有多年拌和站工作经验的操作人员。

各种原材料符合要求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拌合前应将粗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烘干,各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严格按生产的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配料。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doc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项目背景1.1 项目简介本试验段项目旨在通过实际施工,验证沥青路面上面层材料的性能和施工工艺,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1.2 试验段位置试验段位于XX市XX区XX路,总长度为500米。

1.3 试验目的验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评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收集施工数据,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二、试验段设计2.1 设计参数沥青类型:SBS改性沥青。

混合料类型:AC-13。

厚度:40mm。

设计寿命:15年。

2.2 施工工艺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净、无松散材料。

沥青混合料拌合:按照设计比例拌合沥青和骨料。

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均匀摊铺。

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复压和终压。

三、施工过程3.1 施工准备施工设备: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

施工人员:专业施工队伍,共计30人。

施工材料:沥青、骨料、填料等。

3.2 施工步骤基层处理:清理基层,确保无杂物。

沥青混合料拌合:在拌合站按照设计比例拌合沥青和骨料。

运输:将拌合好的混合料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

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控制摊铺速度和厚度。

压实: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压实。

接缝处理:处理好施工缝,确保路面平整。

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路面质量。

3.3 施工监测温度监测:监测沥青混合料温度和施工环境温度。

厚度监测:使用非接触式测量设备监测摊铺厚度。

压实度监测:使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

四、试验段性能测试4.1 性能测试项目马歇尔稳定度测试。

流值测试。

车辙试验。

低温弯曲试验。

4.2 测试结果马歇尔稳定度:达到设计要求。

流值:符合规范要求。

车辙试验:表现出良好的抗变形能力。

低温弯曲试验:无裂纹,满足低温性能要求。

五、施工问题与解决措施5.1 施工问题问题一:局部压实度不足。

问题二:施工缝处理不当。

5.2 解决措施对于压实度不足的问题,增加压实遍数,确保压实度达标。

对于施工缝问题,采用专业设备进行处理,确保接缝平整。

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一、试验目的按规范要求在单位工程水泥混凝土面层大面积施工前应铺筑长度不小于200m的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段,通过试验路段对施工整个过程的人、机、物、料的配给、使用和管理进行评价和总结,制定一套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

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现场质量保证措施等细节进行经验总结和数据收集,综合试验路段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缺陷,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来指导后期施工。

本试验路段的试验目的为获取下列现场参数:1、施工准备2、试验配合比的验证与调整,施工配合比的微调与控制。

3、拌合物的松铺系数。

4、验证水泥砼拌合物的质量和施工工作性,落实最佳水灰比、施工坍落度等。

5、模板的安装架设与脱模的最佳时间。

6、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A、集料数量的控制、集料的级配掺配B、拌合物的拌和设备、拌和时间、拌和方法C、拌和物出料到运输至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D、人工布料的方式E、振捣的方法、振捣时间及移动间距的确定F、拌和料的摊铺工具和摊铺方法G、精平饰面的合适机具和施工方法H、抗滑构造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方式I、切缝、灌缝作业的最佳时间和施工方法J、覆盖养生的时间、方式K、拌和、运输、摊铺、振捣和整平饰面的协同作业能力二、试验路段基本情况经过项目部现场调查研究,经请示业主、监理处同意将K9+800~K10+000段大大左幅作为面层施工的试验路段。

该地段总长100米,面积约900㎡,距离K8+200拌和场运距为1.7~1.8km。

砼面层施工之前,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已经完成,防护、涵洞等工程也均已经完工,同时该段过往社会车辆相对较少,可进行半封闭施工,施工现场干扰也相对较小,便于施工现场观察和分析总结,具备良好的路面施工条件。

开工日期:2019年5月12日完工日期:2019年5月12日三、试验材料、机械、人工基本情况1、材料a.粗集料碎石采用大水友谊碎石场生产的碎石,碎石材料颗粒组成范围经掺配后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压碎值小于20%,含泥量小于1.5%,针片状含量小于20%,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其级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汇报一、试验段位置旳选择二、底基层试验路段(K45+000~K45+200)该段为本标段旳起点路段, 距离底基层拌和站距离8公里。

三、试验段机械旳选择及参与施工人员机械车辆表参与施工人员表四、试验段施工工艺A、 1.准备下承层B、检查验收天然砂砾垫层旳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厚度、宽度, 进行工序交接。

凡验收不合格旳路段, 必须采用措施, 使其到达原则后, 方可铺筑底基层。

C、做好培路肩及施工前旳打扫工作, 施工前洒水润湿,D、施工放样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0米一桩, 两侧边桩于中心桩相对应, 采用挂钢丝线进行找平。

2、拌和①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采用一台600t/h稳定土拌和设备为一种摊铺作业点供料, 集中拌和时必须掌握下列要点:②碎石压碎值、天然砂砾粒径及含泥量、级配等各项指标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

③拌和设备配料、计量功能齐全、有效, 料仓或拌缸前设有剔除超粒径石料旳筛子。

④需配料精确、拌和均匀, 不准有明显旳离析现象。

⑤拌和现场必须有一名试验员控制拌和时旳含水量和多种材料旳配比, 随时抽查配比状况并记录。

⑥各料斗配置工作人员, 时刻监视下料状况, 并人为协助料斗下料, 不准出现卡堵现象, 否则应及时停拌。

⑦混合料旳含水量控制视运距长短气候变化状况略不小于最佳值1-2%, 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旳含水量不不不小于最佳值(较最佳值大1%左右)。

⑧及时取样做含水量检测及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

3.运送及摊铺①采用自卸汽车运送, 已拌成旳混合料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

车上旳混合料用毡布覆盖, 以防雨淋, 水分过度损失。

并尽快摊铺碾压成型, 从拌和到成型延迟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②半幅摊铺, 采用自动找平多功能摊铺机摊铺。

两侧设基准线, 将基准线拉紧, 控制标高支架间距不超过25米, 同步基准线拉好后要仔细观测与否有误。

基准线无误后, 摊铺机就位调好纵横坡仪熨平板垫好垫木, 进行摊铺, 摊铺速度应尽量与拌和机产量相适应均匀行驶, 尽量减少停机。

碎石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碎石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碎石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1. 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碎石路面试验段的情况和结果。

本试验段共经历了XX个月的运营,旨在评估碎石路面在不同负荷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和耐久性。

以下是试验段的总结报告。

2. 试验段概述- 试验段长度:XX公里- 路面结构:碎石路面- 路面设计参数:XXX3. 试验段运营情况3.1 交通负荷试验段经过的车辆类型和负荷情况如下:- 小型客车:XXX辆/日- 中型货车:XXX辆/日- 重型货车:XXX辆/日3.2 环境条件试验段经历了以下环境条件的变化:- 温度变化范围:XX℃-XX℃- 降雨情况:XX月降雨量为XX毫米4. 路面性能测试结果4.1 平整度测试车辆在试验段行驶时,采集了路面平整度数据。

测试结果显示,在试验段的大部分区域,路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4.2 抗滑性测试采用标准化的抗滑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碎石路面在湿滑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4.3 承载力测试通过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评估了碎石路面的承载能力。

结果显示,在试验段的大部分区域,路面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5. 路面维护与保养情况根据试验段的情况,进行了定期的路面维护与保养工作,包括补充碎石、清理排水系统等。

这些维护措施有助于保持路面的性能和寿命。

6. 结论综上所述,碎石路面试验段在经历一定时间的运营后,路面性能和耐久性仍然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类似条件下的道路建设和维护,碎石路面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7. 建议在今后的路面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考虑根据试验段的经验,对碎石路面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

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土石混填路基实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混填路基实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混填路基实验段总结报告实验路段总长100米,宽度8米,分为1米宽的10个试验段。

在试验段中,我们设定了不同比例的石料和土壤混合填充,分别是50%、55%、60%、65%和70%,并对每个比例进行了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石料和土壤进行了分析测试。

石料的主要参数包括颗粒级配、密度和含水量,土壤的主要参数包括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和含水量。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确定了适宜的石料和土壤比例。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填筑实验。

在每个试验段中,我们按照设计比例将石料和土壤混合填充,并采用机械碾压的方式加固路基。

填筑完成后,我们对路基进行了平整度和均匀度的测试,以确保路基的质量达到要求。

随后,我们进行了静载试验。

我们在不同比例的试验段上设置了静载试验点,并在试验点上施加不同的荷载。

通过对试验点的沉降和应力变化进行测试,我们评估了土石混填路基的承载能力。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比例试验段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当石料比例逐渐增加时,路基的整体承载能力也随之增加。

然而,当石料比例超过60%时,路基的承载能力提高的效果逐渐减弱。

其次,随着石料比例的增加,路基的排水性能也有所提高。

这是由于石料的孔隙率较大,能够促进水分的排出,减少路基的渗水问题。

最后,通过对实验路段的观察和测试,我们发现土石混填路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它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工程要求,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土石混填路基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排水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施工工艺、材料选择和设计参数等因素,以确保土石混填路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面工程(K7+720-K8+100 左幅)试验路段总结报告单位:日期:二○一一年一月目录一、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二、水泥砼路面试验路段总结报告三、附件资料(成果资料)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一、概述107国道绕城公路路面工程C1合同段为路面标,起于K0 +000、止于K9+592、493,中间短链564、984m,全长10、157km、主要工程量有:厚34cm(混凝土弯拉强度5、0MP): 168213 m2 ;钢筋:291吨。

此次路面试验段选在K7+720-K8+100左幅进行380m、二、进行所属试验段的目的路面就是直接承受运输车辆等荷载的结构力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营后的行车舒适及运营年限。

因而,混凝土路面质量要求十分重要。

要控制好路面的内在与外观质量,其影响的因素就是多方面的,有原材料的质量,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等。

(一)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施工最合理的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并总结出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及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与质量控制手段。

(二)通过本试验段施工,能寻求一种最有利于路面质量或能到达设计标准路面质量要求的施工工艺流程。

(三)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数据,纠正偏差,形成一套完整的,能确保质量的工艺流程,指导全线路面填筑施工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工作的准备1、测量放样道路施工中测量放样就是一项紧前又严格的工作,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总体施工的成果;所以,测量放样要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进行。

在施工放样中一定要超前于现场施工,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工作面,同时严格控制好施工中的三维。

测量要牢固树立服务于施工,同时又要超前施工。

先根据滑膜摊铺的具体情况放样出半幅路面板的中边桩及基线桩,为了便于操作放样桩位距拟为主板切缝长度(5m)的倍数;然后再用水准仪精确地测量桩位的高程,并计算出挂线高度。

经自检准确无误后报监理检验。

此次试验中摊铺的参数:L右=1、1m,L中=2、0m,挂线常数e=0、2m。

放样后在摊铺开始的前5、0米检测板厚,校准常数。

2、工地试验室A、配合比试验调试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依经验来说,配合比的可操作性对整体施工的成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设计配合比的基础上,根据我标段的实际情况试验出一个操作性强又经济的配合比,同时测定出塌落度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值。

B、原材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与把关就是试验室一项基本任务与职能,包括基本资料的收集:如材料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品牌等,地材的抽样检测。

C、现场质量控制与跟踪施工现场的工序质量检测也就是工地试验室的一项基本职能,作为一个路面标主要控制有二项,一、混凝土配合比:就是否适合于滑模摊铺,就是否便于操作(如硬化路肩的人工摊铺);二、质量就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D、内业整理在完成正常的生产检测及质量控制的同时,及时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与归档,建立了台账式管理。

3、技术交底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试验目的,在试验段施工前,先组织所有参加试验段的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与图纸;了解滑模施工规范,进行现场核对及施工调查;对施工管理、工程技术与操作各类机械设备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如滑膜摊铺机、大型混凝土搅拌楼、车辆、实验室等,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并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人员安排以及搅拌站与摊铺现场的联络方式等。

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与分工,明确试验目的与施工方法,使大家各司其职。

4、现场准备(1)试验段相应施工、管理人员组织安排均已全部到位;(2)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全部就绪(二)、施工组织与施工安排1)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2)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及设备配置表(三)、原材料水泥为东江金磊P、042、5R;碎石为掉霸岭石场产10~30mm,5~10mm碎石,表观密度为2680k g∕m3;砂为耒阳砂场中粗沙,细度模数3、42,表现密度2558kg∕m3;水为自来水。

(四)、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滑膜摊铺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就施工工艺中的基本要求就作如下简要说明:1、基线桩的设置A、基准线横向支距:基准线桩固定位置到摊铺面板边缘的横向支距L右为1、1m,L中=2、0m。

基准线上的标高应为其所在位置的路面边缘高程计入支距横坡高度后,加上挂线常数e=0、2m高度。

B、基准线桩纵向间距:平面直线段为10m,圆曲线段为5m。

C、基准线桩固定:基层顶面到夹线臂的高度为65~95cm,基准线桩夹线臂夹口到桩的水平距离为30cm。

夹线臂到桩顶垂直距离为15cm。

基准线桩应牢固打入基层15-25cm。

打入困难时采用电钻钻孔后在钉牢固。

D、基准线的长度:一根基准线的最大长度不得大于450m。

超过此长度并需要继续摊铺时,应续接基准线,续接方式应通过同一个过渡桩的夹线臂口平顺连接。

E、基准线张紧:基准线两端应各设一个紧线器,并设置在基准线桩外侧30~50cm处,在第一根桩与紧线器之间,设一根扯线桩,扯线桩的夹臂应低于基准线桩夹线臂,扯线桩应钉牢固,不因弯道水平拉力而倾斜。

基准线必须张紧,每侧基准线应施工加大于等于1000N的拉力。

张紧后基准线上的垂度不应大于1、0mm,基准线应先张紧,再扣进夹线臂槽口。

滑膜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准线设置精度要求基准线设置好以后,禁止扰动。

摊铺时,严禁碰撞与振动。

一旦碰撞变位,应立即重新测量设定。

基准线接头不得大于1cm。

每100m基准线不得多于2个接头。

2、摊铺就位及调试A、滑模摊铺前,应对施工现场准备工作进行如下检查:(1)检查板厚:每20m垂直于两侧基准线挂横线,用钢尺测3点,平均为该断面平均板厚。

每200m10个断面的均值为该路段平均板厚。

路段平均板厚不应小于设计板厚;断面平均板厚不应比设计板厚薄5mm;单个板厚极小值不应比设计板厚薄10mm。

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板厚。

(2)检查辅助施工设备机具:拉毛养生机、布料机械、发电机等应全部到场并试运转正常。

端模板、手持挣捣棒、抄平梁、传力杆定位支架、拉杆、拉毛耙、工作凳、拖行工具、养生剂及其喷洒工具等所有施工器具与工具应全部到位,状态良好。

(3)检查基层:基层局部破损应修补整平,基层上的裂缝应处理完毕,摊铺路面的基层及履带行走部位均应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积水应扫开。

B、滑模摊铺机工作参数初设对滑模摊铺所有机构工作部件应进行正确施工位置的初步设定,并将这些正确施工参数通过试铺调整固定下来,正式摊铺时宜根据情况变化进行微调。

(1)振捣棒下缘位置应在挤压板最低点以上,横向间距不宜大于45cm。

均匀排列;两侧最边缘捣棒与摊铺边缘距离不宜大于25cm。

(2)挤压底板前倾斜角宜设置3°左右。

提浆夯板位置宜在挤压底板前缘以下5~10mm之间。

无需设前仰角的滑模摊铺机可将挤压底板前后调水平。

(3)设超铺角的滑模摊铺机两边缘超高程度根据料的稠度应在3~8mm间调整。

带振动搓平梁的滑模摊铺机应将搓平梁前沿调整到挤压板后沿高程相同,搓平梁的后沿比挤压底板沿低1~2mm,并与路面高程相同。

C、滑模摊铺机首次摊铺位置校准摊铺前,应在直线路段采用钉桩法校准滑模摊铺机挤压底板4角点高程与侧模前进方向。

4个水平传感器控制挤压底板4角高程;2个方向传感器进行导向控制。

按路面设计高程、横坡度或路拱测量设定4~6个桩,将6个传感器全挂上两个基准线,并检查传感器的灵敏度与反应方向,开动滑模摊铺机进入设好的桩位,调整水平传感器立柱高度,使滑模摊铺机挤压底板恰好落在精确测量设置好的木桩或基准线上,同时,调整好滑模摊铺机机架前后左右的水平度。

令滑模摊铺机挂线自动行走,在返回校核1~2遍,正确无误后,方可开始摊铺。

D、初次摊铺路面参数校正在开始摊铺的5m内,必须对所摊铺出的路面标高、边缘厚度、中线、横坡度等技术叁数进行复核测量。

机手应根据测量结果及时缓慢地在滑模摊铺机进中反向的旋转滑模摊铺机上水平传感器立柱手柄,校准挤压底板摊铺路面的高程与横坡,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及时调整拉杆打入深度及压力与抹平板的压力及边缘位置。

检查摊铺中线时,应在设方向传感器的一侧,通过钢尺测量基准线到滑模摊铺机侧模前后的横向距离,有误差时,缓慢微调前后两个方向传感器架立横梁伸出的水平距离,消除误差。

禁止停机剧烈调整高程、中线及横坡等、以免严重影响平整度等质量指标。

从滑模摊铺机起步-调整-正常摊铺,应在10m完成,并应将滑模摊铺机工作叁数设置固定保护起来,不允许非操作手更改或撞动。

E、滑模摊铺机的操作要领(1)机手操作滑模摊铺机应缓、均速,连续不间断的摊铺。

滑模摊铺速度,根据拌合物稠度与设备性能可控制在0、5~2、0m/min之间,一般宜为1m/min左右。

当料的稠度发生变化时,先调振捣频率,后改变摊铺速度,不得了多时追赶,然后随意停机等待,间歇摊铺。

(2)摊铺中,机手应随时调整松方高度控制板进料位置,开始应略设高些,以保证进料。

正常状态下保持振捣仓内砂浆料位高于振捣棒10cm 左右,料位高低上下波动宜控制在±4cm之内。

(3)滑模摊铺机以正常摊铺速度施工时,振捣频率可在6000~11000r/min之间调整,宜采用9000r/min左右。

应防止混凝土过振、漏振、欠振。

机手应随时根据混凝土的稠度大小,调整摊铺的速度与振捣频率。

当混凝土显著偏稀时,应适当降低振捣频率,加快摊铺速度,但最快不得超过3m/min,最小振捣频率不得小于6000r/min;当新拌混凝土偏干时,应提高振捣频率不的大于11000r/min,并减慢摊铺速度,最小摊铺速度宜控制在0、5~1m/min;滑模摊铺机起步时,应先开启振捣棒振捣2~3 m/min,再推进,滑模摊铺机脱离混凝土后,应立即关闭振捣棒。

(4)滑模摊铺弯道与渐变段路面时,单向横坡,使滑模摊铺机跟线摊铺,应随时观察并调整抹平板内外侧的抹面距离,防止压垮边缘。

(5)机手应随时密切观察所摊铺的路面效果,注意调整与控制摊铺速度,振捣频率,夯实杆、振动搓平梁与抹平板位置、速度与频率。

软拉抗滑构造表面砂浆层厚度宜控制在4mm,硬刻槽路面的砂浆表层厚度宜控制在2mm左右。

3、混凝土搅拌A、在开工前搅拌站长要检查水电供应就是否可靠,机手就是否到位,并做好开机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B、配料精度施工中应经常校验搅拌计量精度。

在搅拌过程中还应打印出每盘或连续称料数据与误差,分析原因,排除故障,保证拌与计量精度。

搅拌楼的混凝土拌与计量精度要求C、外加剂使用外加剂在严格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掺入,在开拌时确定后,没有试验室主任的指令搅拌站不能随意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