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颇自比,虽65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 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 一样被弃置不用。婉转流露出词人不受重用的愤懑, 更体现出作者不顾年迈力衰,鞠躬尽瘁报效祖国的满 腔热忱。
(2)、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 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 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4、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
详细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 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 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 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 的意思。
词人以廉颇自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 豪情,又有没人来问,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 愤。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 却无用武之地!
他的悲愤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悲愤,前有精忠报国之岳飞被以“莫须 有”罪名害死,徒留“靖康耻,犹未雪”的千古遗恨,后有爱国词人陆 游临终还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可叹我们 这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写作本词的两年后,临终前连呼两声“杀贼”才 含愤死去,!用此典故正是: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之愤!
风流:英雄的功绩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赢得:落得
北顾:回头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三读——赏析词,悟其情
辛弃疾的词,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擅长用典,全词用了 哪几个典故?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上片小结:
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 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 的爱国情怀。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 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2、学完这些典故之后,你觉得词人在词作中表达了哪些 感情?
• 表达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 抒发对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愤懑之情; • 表现作者空有爱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耻辱了,就连四十三年前的悲惨景象 也已经忘却了。百姓们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神就下拜祈求 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商女不知亡国恨!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 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 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正是:叹朝廷 无能,悲百姓松懈!
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慕
3: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 词语、句子,并说说作者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 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 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 释词:风流:才略建树、英雄遗风。
再读——读懂词
(一)《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题解:
永遇乐, 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即 今 江苏镇江 ;北固亭在镇江东北方向的北固山上,面临 长江。怀古,追慕古代人和事,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怀古诗常用表现手法有 用典 ,对比等。
(二)重点词句点拨
无觅:无处寻找
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舞台
1: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 什么人?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2: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建 功
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
立 业
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 人 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 点
2、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 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写 作 背 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 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 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 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 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 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 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 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 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 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 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 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 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借此事咏叹近事。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 胄不能草率行事。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 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 的佛狸祠。
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 是什么心情?
(二)注意停顿、重音、情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 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 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 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 用的悲愤情感。
登“北固亭” 作者感情变化
惋惜
(佛狸祠
南宋子民、拓跋焘
统治者)
担忧、悲愤
辛弃疾
(廉颇)
仰慕、叹息
借古 讽今
刘义隆
(韩侂胄)
孙权、刘裕
(南宋统治者、 辛弃疾)
讽刺、提醒
用典赏析:
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 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正 如《词综》所说,“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 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 尚是不解词味。”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读——会读词
(一)读准字音 舞榭(xiè) 狼居胥(xū ) 佛狸祠(bì)(lí)(cí) 拓跋焘(tāo) 韩侂胄(tuō zhò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