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体育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体育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以下哪一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必修的学分内容()。
A. 体操类项目B. 田径类项目C. 球类项目D. 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是()有目的、有组织、协调行动的简单攻守配合方法。
A. 两人之间B. 四人之间C. 四五人之间D. 两三人之间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前臂的内侧,称为()。
A. 尺侧B. 桡侧C. 胫侧D. 腓侧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学期结束时,为判断体育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A. 终结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过程性评价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的过程。
A. 质变到量变B. 质变C. 量变D. 量变到质变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哪一部作品,以散文形式表达了对体育真挚的赞美( )。
A. 《体育之研究》B. 《体育颂》C. 《爱弥尔》D. 《青年的体操》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机体运动过程中,关节承受的压力是随动作不同而改变的,这是因为关节软骨()有利于在运动中承受压力变化。
A. 适当变薄B. 适当增厚C. 适当增加面积D. 适当减小面积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人在经常训练后会很牢固地记住动作要点,这在运动技能中可以用什么机制来形容?()A. 神经发射机制B. 分化机制C. 巩固机制D. 自动化机制9.(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运动中,()调节机能是肌肉力量大小的决定因素。
A. 神经系统B. 呼吸系统C. 供氧系统D. 淋巴系统10.(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肉碱含量较多的食物是()。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a1926c227916888486d7eb.png)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持哑铃做屈肘关节练习时,主要发展哪块肌肉?( )(A)背阔肌(B)胸大肌(C)三角肌(D)肱二头肌2 游泳时若水温低,易发生腓肠肌痉挛,并产生疼痛,其痛觉可沿哪根神经上传?( )(A)骨神经(B)胫神经(C)腓总神经(D)闭孔神经3 在完成体操吊环十字支撑动作时,三角肌属于( )。
(A)原动肌(B)对抗肌(C)固定肌(D)中和肌4 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必须透过的薄膜层是( )。
(A)气一血屏障(B)上皮基膜(C)血管内皮基膜(D)肺泡上皮5 持杠铃双臂弯举后慢慢放下,肱肌所做的工作是( )。
(A)克制工作(B)加固工作(C)支持工作(D)退让工作6 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束后,如果骤然停止并站立不动,冈肌肉泵的作用消失,静脉血液同流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可能引起哪种休克?( )(A)低血糖休克(B)创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重力性休克7 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心动徐缓有力(B)安静时心输出量明显增加(C)亚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出现节省化现象(D)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储备大8 马拉松跑的后期,人体动用能源物质的情况是( )。
(A)糖类利用低于脂肪(B)糖类利用低于蛋白质(C)糖类利用多于脂肪(D)蛋白质利用多于脂肪9 人体运动时,心输出量持久而大幅度地增加,其主要调节机制是( )。
(A)局部体液调节(B)全身体液调节(C)等长自身体液调节(D)异长自身体液调节10 人体运动时需氧量与摄氧量之间的差值称为( )。
(A)氧耗(B)氧亏(C)运动后过量氧耗(D)氧债11 运动时骨骼肌血流量增加.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变化情况是( )。
(A)不确定(B)不变(C)增加(D)减少12 人体在日常工作之余,自身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称为( )。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的目的是()。
A. 讲解体育动作要领B.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C. 让学生了解体育动作的顺序D. 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的目的。
选项A,讲解体育动作要领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而不是通过示范。
故排除。
选项B,教师示范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动作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动作形态和完成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故正确。
选项C,虽然示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动作的顺序,但这不是示范的主要目的。
故排除。
选项D,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并非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且并非所有示范都能达到这一效果。
故排除。
2、在篮球比赛中,关于“走步”的判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员在接球后,未运球直接走了两步B. 球员在运球结束后,双手持球并走了两步C. 球员在跳起接球后,双脚同时落地并走了两步D. 球员在运球过程中,因防守压迫而调整脚步但未改变运球状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篮球比赛中“走步”的判罚规则。
选项A,球员在接球后,未运球直接走了两步,这构成走步违例,因为球员在接球后应直接传球或投篮,或至少进行一次运球后再进行移动。
故排除。
选项B,球员在运球结束后,双手持球并走了两步,这符合“走步”的定义,因为球员在运球结束后,若不再进行运球,则不能随意走动,只能以中枢脚为轴进行转身或跨步等动作。
故正确。
选项C,球员在跳起接球后,双脚同时落地并走了两步,这通常被视为合法的两步上篮或投篮动作,只要第二步起跳时球已离手,则不构成走步。
故排除。
选项D,球员在运球过程中,因防守压迫而调整脚步但未改变运球状态,这是合法的运球动作调整,不构成走步。
故排除。
3、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采用慢跑和徒手操相结合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体育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体育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调节人体血糖水平的主要器官是()。
A. 脑B. 肾C. 肝D. 骨骼肌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健美操组合动作根据所选内容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
A. 技术型组合和基础型组合B. 单一型组合和综合型组合C. 落地技术型组合和弹跳型技术组合D. 重复型组合和单一型组合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面不是骨骼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是()。
A. 水B. 无机盐C. 有机物D. 蛋白质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与氨基酸代谢供能有关的一组氨基酸是()。
A. 精氨酸、甘氨酸、瓜氨酸B. 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C. 丙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D. 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有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和()。
A. 选拔功能B. 甄别功能C. 教育功能D. 诊断功能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骨的组成不包括()。
A. 骨质B. 骨髓C. 骨膜D. 骨纤维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前,对学生检查的重点应放在()。
A. 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B. 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 全身检查D. 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在长跑运动中出现“第二次呼级”,表明人体肌能水平已经达到()。
A. 进入工作状态B. 疲劳状态C. 恢复状态D. 相对稳定状态9.(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不属于人体4类基本组织的是()。
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肌肉组织D. 纤维组织10.(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篮球比赛中,传球与运球结合的快攻战术分为()等几个阶段。
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

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总分:4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膝关节中起着垫稳关节,缓冲震动作用的是( )。
A.髌韧带B.翼状襞C.髌上囊D.半月板√解析:解析:半月板是2个月牙形的纤维软骨,位于胫骨平台内侧和外侧的关节面。
半月板介于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就像是缓冲器。
功能即在于稳定膝关节,分散膝关节负荷力。
2.屈膝纵跳时,股四头肌做哪种收缩?( )A.只做等长收缩B.先做向心收缩再做离心收缩C.只做等动收缩D.先做离心收缩再做向心收缩√解析:解析:肌肉在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又称向心收缩);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静力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速度,且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收缩称为等动收缩。
屈膝纵跳时,股四头肌先被拉长。
做离心收缩。
然后再做向心收缩。
3.脊髓灰质前角主要由哪种神经元组成?( )A.感觉神经元B.运动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D.交感神经元解析:解析:脊髓灰质分前角、后角和侧角。
前角内大多是躯体运动神经元,可与锥体路和锥体外路下行性纤维形成突触。
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形成前根.末梢形成运动终板支配骨骼肌运动。
4.人体对低血糖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 )。
A.大脑B.心脏C.肾脏D.肝脏√解析:解析:肝脏是存储、转运和调节糖的主要器官,就像人体的“糖库”一样,当葡萄糖多的时候肝脏就将其储存起来,不足的时候再将库存拿出来使用。
如果肝细胞大面积损伤、功能不足,就会引起低血糖。
5.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主要在机体的哪一部位进行转化?( )A.心肌B.骨骼肌√C.肝脏D.肾脏解析:解析: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其中大部分在体内循环,极少量可随汗液等排出体外。
6.长期从事耐力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摄氧量,其主要原因是( )。
2014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合理运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
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设计,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兴趣、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
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人体运动的神经、体液调控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和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方法。
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按摩和医疗体育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运动性疾病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康复等内容。
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A、分解练习法B、循环练习法C、情境模拟法D、游戏教学法2、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最应关注的是以下哪项内容?A、学生的身体素质B、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C、学生的课堂表现D、学生的情感态度3、在体育教学中,哪一种方法最适合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A. 分组对抗游戏B. 单人技术训练C. 观看比赛录像D. 讲解运动规则4、在制定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下列哪一项不应作为主要考虑因素?A. 学生的身体条件B. 学校的体育设施C. 当地天气状况D. 国家体育教育标准5、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身体练习的范畴?A、跑步B、篮球投篮C、静坐冥想D、跳绳6、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A、个人技能训练B、分组对抗比赛C、讲解示范法D、情景模拟教学7、下列哪个内容不属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身体健康领域目标?A、增进健康,增进身体素质。
B、促进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C、遵守运动规则,增强安全意识D、掌握结实技术,提高竞技水平8、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主要体现了体育教学方法中哪种类型的改进?A、传统讲解法的改进B、实践练习法的改进C、运动游戏法的改进D、情境教学法的改进9、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对抗练习时动作过于鲁莽,可能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伤害。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措施?A. 继续让个别学生进行练习,但不强调安全B. 强调安全意识,提醒学生在对抗中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C. 立即停止练习,让学生讨论如何安全地进行对抗D. 增加其他教学活动,减少对抗练习 10、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计划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哪项原则?A. 以学生兴趣为主B. 以教师教学为中心C. 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本D. 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11、在篮球比赛中,防守方球员在对方投篮出手后立即犯规,此时球未能命中篮筐,根据规则,进攻方应该获得什么?A. 重新发球B. 罚球机会C. 继续比赛D. 比赛暂停12、在进行长跑训练时,为了提高耐力,运动员应该重点发展哪个系统?A. 心血管系统B. 呼吸系统C. 神经系统D. 肌肉系统13、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课程基本理念?A. 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观念B. 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C.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D.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4、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A. 讲授法B. 演示法C. 分组教学法D. 体验式教学法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2014年下教师资格证高级体育真题答案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解析:持哑铃做屈肘关节练习时,主要发展肱二头肌2.【答案】B。
解析:胫神经沿中线下行至腘肌下缘,穿比目鱼肌腱弓深面进入小腿后区。
该神经在腘窝内发支分布于膝关节及邻近诸肌,其分支为腓肠内侧皮神经,分布于小腿皮肤,3.【答案】A。
解析:在完成水平支撑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是紧绷状态,是协同作用,主要发力的是三角肌。
三角肌起动力作用,是原动肌。
4.【答案】A。
解析:肺泡上皮外面和毛细血管壁外界各有一层基膜,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必须要透过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细胞四层结构所组成的薄膜层,此薄膜层为气一血屏障,也称呼吸膜。
气体交换必须透过此气一血屏障才能得以完成。
5.【答案】D。
解析:退让工作又称为离心工作。
其表现为:肌肉收缩力矩小于阻力矩,环节背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动点和定点彼此分离;肌肉变长、变细,但触摸时仍较硬。
如在持哑铃前臂弯举的放下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肌等肌肉所做的工作即为退让工作。
6.【答案】D。
解析:跑到终点后站立不动,血液大量集中在下肢扩张的血管内,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造成暂时性脑缺血,甚至出现“重力性休克”。
7.【答案】B。
解析:运动员心脏与一般心脏相比,在安静状态下,两类心脏的供血量并无明显区別,但普通心脏以较高的心率和较小的每搏输出量来保证机体供血;而运动心脏则以较低的心率及较大的每搏输出量保证供血,以较小的能量消耗保证了同样的供血量。
同时,安静状态下低心率使运动心脏的心率储备增大,有助于心力储备的提高。
8.【答案】A。
解析:马拉松跑等长时间持续运动的后期,约有80%的ATP供能来源于脂肪的氧化,蛋白质也将参与供能。
因此,要消耗体内的脂肪,应进行强度不大,但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才能达到效果。
9.【答案】C。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案例分析题 4. 教学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同类肌肉的锻炼效果,以()锻炼一次为佳。
A.每天B.隔天C.3天D.4天正确答案:B解析:同类肌肉的锻炼效果,以隔天锻炼一次为佳。
2.自我监督主观感觉可从精神状态、运动心情、不良感觉、()等方面来检查。
A.食欲、脉搏、记忆力B.睡眠、食欲、出汗量C.睡眠、脉搏、体重D.出汗量、记忆力、食欲正确答案:B解析:自我监督是体育运动参加者在锻炼或训练过程中,运用简单的医学方法,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自我监督主观感觉可从精神状态、运动心情、不良感觉、睡眠、食欲和排汗量等方面来检查。
3.评定运动负荷的最常用指标是()。
A.负荷量B.疲劳程度C.出汗量D.心率正确答案:D解析:评定运动负荷的最常用指标是心率。
4.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毫克为低血糖症。
A.70B.60C.55D.65正确答案:C解析: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为80一120毫克,当每100毫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于55毫克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称为低血糖。
5.基础脉搏是指( )。
A.安静时的脉搏B.早晨醒来时的脉搏C.运动后的脉搏D.运动前的脉搏正确答案:B解析:基础脉搏指清晨起床前的卧位心跳频率。
常人稳定在70次/min以内。
6.()锻炼是全球目前首选的最佳锻炼内容。
A.有氧耐力B.无氧耐力C.速度耐力D.重复跑正确答案:A解析:有氧耐力锻炼是全球目前首选的最佳锻炼内容。
7.饭后至少()内不能进行空气浴。
A.15分钟B.30分钟C.45分钟D.1小时正确答案:D解析:饭后,腹部处于充盈状态,胃肠需要大量血液进行消化和吸收。
如果此时为应付空气浴,大量血液流向身体皮肤对消化和吸收就不利,甚至引起消化不良。
一般在饭后。
1—2小时后进行空气浴为好。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适合用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A、示范法B、游戏法C、讨论法D、练习法2、以下哪项不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A、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B、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C、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D、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3、在体育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A. 分组教学B. 竞争教学C. 个人教学D. 技术教学4、在体育教学中,以下哪种运动项目最适合作为学生的户外拓展活动?A. 篮球B. 足球C. 乒乓球D. 徒步旅行5、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技能教学的基本环节?()A. 认识动作B. 动作模仿C. 动作分解D. 动作熟练6、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知识的传授?()A. 合作学习法B. 探究式教学法C. 任务驱动教学法D. 讲授法7、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体能训练的内容?A、耐力跑训练B、速度素质训练C、心理素质训练D、力量素质训练8、在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动作不协调,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动作协调性?A、重复练习法B、示范法C、游戏法D、比赛法9、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下哪项教学策略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A. 强化训练法B. 情境教学法C. 竞赛教学法D. 传授式教学法 10、在进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评价时,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A. 终结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定量评价D. 定性评价11、在体育教学中,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运动技能教学的范畴?A. 力量训练B. 技巧训练C. 心理素质训练D. 竞赛训练12、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时,以下哪项因素不是教学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A. 学生的年龄特点B. 教学目标C. 教学内容D. 教师的专业素养13、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技能学习的阶段?A. 认知阶段B. 动作模仿阶段C. 动作自动化阶段D. 情感体验阶段14、在组织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A. 仅由教师指定学习伙伴B. 允许学生自由组合,但需教师批准C. 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合作伙伴D. 必须在教师监督下进行15、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于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学,以下哪种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A. 机械重复练习法B. 互动合作学习法C. 分组对抗竞赛法D. 个人独立练习法16、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哪项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教学目标原则C. 学生主体性原则D. 教学评价原则17、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B. 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C.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D. 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成绩为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18、以下哪项不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A. 坚持健康第一B. 以学生发展为本C. 注重个性发展D. 强化竞技性19、在体育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A. 动作定向阶段B. 动作模仿阶段C. 动作整合阶段D. 动作自动化阶段 20、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学生评价,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B. 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C. 评价应强调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程度D. 评价应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等方面21、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技能学习阶段?A. 认知定向阶段B. 动作定向阶段C. 动作定型阶段D. 技能巩固阶段22、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A. 传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实践法23、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通常会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A. 直观教学法B. 分解与完整教学法C. 语言提示法D. 游戏教学法24、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高中阶段男生的测试项目?A. 1000米跑B. 引体向上C. 立定跳远D. 坐位体前屈25、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技能学习的基本阶段?A. 认知阶段B. 动作模仿阶段C. 动作整合阶段D. 情绪调节阶段26、教师在组织体育与健康课时,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A. 单独练习,强调个人表现B. 小组合作练习,强调团队协作C. 竞争比赛,强调个人成绩D. 纪律严明,强调个体服从27、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师应该注重哪一方面的训练?A. 仅技术训练B. 技术与体能相结合C. 仅体能训练D. 心理训练28、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篮球规则,教师应采用哪种教学方法?A. 直接讲解规则条款B. 通过观看专业比赛视频来解释规则C. 组织模拟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规则D. 提供书面材料给学生自学29、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关于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无序的过程,需要大量重复练习B.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有顺序的过程,但可以先掌握难度较高的技能C.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必须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D.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受个人兴趣和动机的影响较大 30、以下哪种教学方法适合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A. 单一练习法B. 分组练习法C. 个人竞赛法D. 集体竞赛法3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A. 增强学生体质B. 提高学生运动技能C. 注重竞技成绩D.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2、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时,下列哪个要素不是必须考虑的?A. 学生的年龄特点B. 教学目标C. 教学方法D. 学校的地理位置33、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全国)-(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模拟题7.doc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模拟题7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淋巴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A.各级淋巴管道B.淋巴器官C.淋巴组织D.淋巴核2、细胞内的能量工厂是oA.内质网B.高尔基复合体C.中心体D.线粒体3、身体中最长最粗的神经是由脊神经的发出的。
A.颈丛B.臂丛C.腰丛D.管氐丛4、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动觉细胞与运动细胞之间建立_____ 的神经联系。
A.暂时性B.固定式C.永久性D.开放式5、下列不属于人体4类基本组织的是。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纤维组织6、兴奋在神经肌肉节点的传递中,下列哪项的特点是兴奋只能由神经末梢传向肌肉而不能相反? _______A.化学传递B.单向传递C.时间延搁D.高敏感性7、在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
A.主要环节B.次要环节C.每个环节D.单个动作8、剧烈运动时若呼吸超过45次/分,即为。
A.无效呼吸B.强直呼吸C.呼吸超量D.氧过量9、运动期间憋气时间过长,会产生不良现象,下列症状属于憋气后的症状的是oA.血压下降B.头晕C.脑供血突然过多D.乳酸增多10、每天有规律的锻炼会使我们身体保持健康状态,研究证明每天中等强度训练效果较为理想。
A. 60分钟B. 30 — 60分钟C. 60分钟以上D. 30分钟11、人体运动时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12、在长时间跑动类的运动中,由于造成溶血,可能导致血红蛋白从肾脏滤出,形成蛋白尿。
A.足底红细胞受损B.肺部血管破裂C.肾脏功能失调D.肾脏充血,破裂13、运动缺乏可导致的发病率提高。
A.肥胖症B.失眠C.多梦D.缺钙14、绷带包扎法有四种.其中在手腕等肢体粗细均匀的地方可以用oA.、'8"字形包扎法B.螺旋形包扎法C.反折螺旋形包扎法D.环形包扎法15、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的过程。
2014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体育真题 答案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解析:呈左右方向,并与垂直轴、矢状轴相互垂直的轴,称为冠状轴。
2.【答案】A。
解析:股直肌和缝匠肌都有屈髋的作用,而缝匠肌主要有一个内收的作用。
对于正脚背踢球无须内收,只有脚背内侧、脚背侧面踢球才会内收,故排除C项,选择A项。
髂腰肌具有外展的作用,脚背正面踢球屈髋无须外展,排除B;股中肌具有使小腿伸展的作用,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4.【答案】B。
解析:本体感受器指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内的感受器,感受身体在空间运动和位置的变更,向中枢提供信息。
5.【答案】A。
解析:一个脊髓 -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6.【答案】D。
解析:略。
7.【答案】B。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略。
9.【答案】C。
解析:略。
10.【答案】A。
解析:略。
11.【答案】D。
解析:运动员心脏的机能改变主要表现为:安静时,心率减慢,通常40~60次/分,每搏输出量明显增加,心输出量变化不大,说明安静状态下“运动员心脏”保持良好的节能状态,保持良好的心力储备;运动时心力储备充分动员,心率增加,可达180~200次/分,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可达35~45升/分,相当于安静状态的8~10倍,可见运动状态下“运动员心脏”的泵血功能明显增强。
12.【答案】C。
解析:略。
13.【答案】D。
解析:略。
14.【答案】B。
解析:敷于病变部位,主要目的是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控制小血管的出血和减轻张力较大肿块的疼痛,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
15.【答案】D。
解析:过度训练早期一般会出现的症状:一般自觉症状,疲乏无力,倦怠,精神不振;对运动的反应,没有训练的欲望或厌烦训练,严重时变现为厌恶或恐惧训练,且在训练中疲劳出现得早,训练后疲劳加重:而不易恢复,运动成绩下降,运动协调下降;神经系统的表现为:头昏、记忆力下降、精神不集中、激动、失眠多梦、早醒、盗汗、耳鸣、眼花、食欲不振。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 、《学记》B 、《论语》C 、《论演说家的教育》D 、《理想国》【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
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 、选择功能B 、发展功能C 、传递功能D 、保护功能【答案】A【解析】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体现在:第一,根据培养人的客观规律进行文化选择;第二,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第三,在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
3、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A 、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B 、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C 、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D 、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答案】A【解析】解析: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是有关教育目的的两个典型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C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5、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 、永恒性B 、依附性C 、时代性D 、独立性【答案】A【解析】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6、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 、人口分布B 、生产关系C 、政治制度D 、生产力水平【答案】D【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基本、最内在的因素,因而也是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因素。
7、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2014年下教师资格证高级体育真题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持哑铃做屈肘关节练习时,主要发展哪块肌肉?()。
A.背阔肌B.胸大肌C.三角肌D.肱二头肌2.游泳时若水温低,易发生腓肠肌痉挛,并产生疼痛,其痛觉可沿哪根神经上传?()。
A.骨神经B.胫神经C.腓总神经D.闭孔神经3.在完成体操吊环十字支撑动作时,三角肌属于()。
A.原动肌B.对抗肌C.固定肌D.中和肌4.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必须透过的薄膜层是()。
A.气一血屏障B.上皮基膜C.血管内皮基膜D.肺泡上皮5.持杠铃双臂弯举后慢慢放下,肱肌所做的工作是()。
A.克制工作B.加固工作C.支持工作D.退让工作6.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朿后,如果骤然停止并站立不动,因肌肉泵的作用消失,静脉血液回流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可能引起哪种休克?()。
A.低血糖休克B.创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重力性休克7.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心动徐缓有力B.安静时心输出量明显增加C.亚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出现节省化现象D.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储备大8.马拉松跑的后期,人体动用能源物质的情况是()。
A.糖类利用低于脂肪B.糖类利用低于蛋白质C.糖类利用多于脂肪D.蛋白质利用多于脂肪9.人体运动时,心输出量持久而大幅度地增加,其主要调节机制是()。
A.局部体液调节B.全身体液调节C.等长自身体液调节D.异长自身体液调节10.人体运动时需氧量与摄氧量之间的差值称为()。
A.氧耗B.氧亏C.运动后过量氧耗D.氧债11.运动时骨骼肌血流量增加,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变化情况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关于体育素质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体育素质发展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B. 体育素质发展强调的是全面发展C. 体育素质发展只是身体素质提高的过程D. 体育素质发展具有终身性的特点2、下列关于篮球比赛规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每队可派出五名球员上场B. 球员只能用手触球C. 球员犯规后需停赛D. 比赛由四个裁判负责裁判3、人体最基本的形式是。
A.考虑升高B.细胞生存的问题C.组织多样性D.器官的功能4、细胞膜结构是由脂类双分子层构架,其中镶嵌多种的蛋白质。
A.角色B.成分C.构造D.用途5、在进行径赛训练时,接力赛中最常见的运动员交接方式是:A. 手臂夹持接力棒B. 一手持棒一手交换C. 双手持棒交给对手D. 站立不动将棒传递给下一位选手6、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A. 只看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动作B. 学生是否达到课堂学习目标C.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D. 教师的个人判断7、下列关于教学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 教学内容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水平为导向B. 教学内容应符合国家的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C. 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D. 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所有体育项目的知识和技能8、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用的体能训练方法包括:A. 寻踪问答、故事接龙B. 练习生率、演示与学生模仿C.变式训练、交叉训练、循环训练D. 自由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9、在足球比赛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哪个?A. 进攻方可以直接对守门员持球B. 球出边界线后,的时间不得超过30秒C. 比赛进行中,裁判可以中止比赛,警告球员行为D. 球员受伤倒地后,对方不允许故意踢球 10、下列体育比赛项目中,不属于田径项目的强制混淆项是哪一项?A. 射击比赛B. 铅球C. 200米短跑D. 爬绳比赛11、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进行评价时,应该侧重于对学生的()的评价。
2014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4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精选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具有促进生物氧化,促进乳酸消除,减少氧债作用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BD.维生素E【答案】D【解析】在高原训练或在低氧条件下训练时,运动员补充维生素E可以显著提高最大摄氧量,减少氧债作用。
2.优秀运动员在进行力量训练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进行。
A.最大力量B.专项特点C.速度力量D.力量耐力【答案】B【解析】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要根据专项的特点安排训练,称专门化训练原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3.坐位体前屈是反映人体什么素质的项目()A.力量B.速度C.灵敏D.柔韧【答案】D【解析】柔韧性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关节、肌肉、肌键和韧带的伸展能力。
一个人的柔韧性程度越好,表示其关节的活动幅度越大,关节灵活性越强。
坐位体前屈是用于反映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
4.运动中,肌肉会产生酸痛感,这是肌肉产生()导致肌肉疲劳。
A.ATP、CPB.丙酮酸C.乳酸D.氨基酸【答案】C【解析】乳酸会导致机体疲劳,是限制机体运动的一个因素。
5.健身功能是体育的基本功能,它可以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水平。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胃肠系统D.心理【答案】B【解析】健身功能是体育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等方面。
6.立正姿势站立时,()收缩,进行支持工作以伸直躯干,防止躯干前倾,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A.臀中肌B.臀小肌C.臀大肌D.股二头肌【答案】C【解析】练好立正姿势要做到三个协调:一是两膝盖向后压的力量与两腿内合的力量相协调;二是收小腹、收臀部与自然挺胸相协调;三是收下颌与脖颈相协调。
其中,臀大肌收缩是重点,可以维持躯干挺直,维持平衡。
7.初次参加大型比赛的运动员进入赛场后突然昏倒,经检查发现运动员面色苍白,脉搏快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经以下处理:平卧,头放低,保暖,掐人中、合谷穴,运动员很快清醒,根据症状及处理原则可初步判断为()。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填空题】第3题简述影响肌肉力量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因素。
【正确答案】:(1)骨骼肌的形态及机能特点肌肉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肌肉的形态、结构、肌纤维百分组成以及生理、生化特点。
①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肌肉横断面积的大小取决于肌纤维的数量、肌纤维的直径和肌纤维的排列方向。
通常肌肉生理横断面积越大,力量也越大。
②肌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不仅能产生一定的弹力,而且具有传递肌肉收缩力量的作用,因此,发达的结缔组织对于提高肌肉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③肌肉长度在自然状态下肌肉的长度越长,所含的肌小节越多,肌肉产生的力量越大。
此外,肌纤维的初长度也影响着肌肉的最大肌力。
肌肉被拉长后立即收缩产生的力量远大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
④肌纤维类型快肌纤维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纤维,人体肌肉中快肌纤维横断面积及百分组成较高的个体,其肌肉收缩力量也较大,但是在上述两种因素中快肌纤维的横断面积对力量影响更为明显。
(2)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①中枢神经系统的募集能力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改变发放神经冲动的强度和频率来影响肌肉的收缩力量。
当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时,支配肌肉活动的运动神经元同时兴奋的数目增加,因而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增多,并使肌肉中每一运动单位发生较大紧张性收缩,所以肌肉产生的力量增大。
②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在调节肌肉收缩活动时,除主动肌兴奋收缩外,还需协同肌的配合及对抗肌的放松。
神经中枢间良好的协调能力可减少无渭的能量消耗,有助于主动肌发挥更大的收缩效率,产生更大的收缩力量。
【填空题】第11题简述运动技术的结构组成,并以跳远为例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运动技术的结构组成是动作要素和技术结构。
(1)其中动作要素包括:①身体姿势: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过程中的姿势、结束姿势。
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预测试卷(8)(教师版)

25、呼吸商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 )。 A、ATP合成与释放的比值 B、通气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 C、C02生成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D、ATP合成与CP消耗的比值
【答案】C 【解析】C[解析]呼吸商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即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02 和吸收的02。的分子比。
试卷链接:/t/MDwOOja.html
1/10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答案】A 【解析】A [解析]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可以分为心源性和脑源性。尤以心源性猝死最为多见,约占61.6%—84.4%。心源性猝
死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冠心病、主动脉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
【答案】A 【解析】A[解析]糖从胃内排空需要2~3小时,蛋白质从胃内排空需要4—5小时,脂肪从胃内排空最慢,需要7—8小时。因
此,这三种物质在肾内排空由快到慢的顺序是糖类、蛋白
质、脂肪。
18、骨的发育方式包括( )。 A、膜内生骨和骨内成骨 B、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 C、骨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D、软骨膜内成骨和软骨膜外生骨
10、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是采用( )方式助跑。 A、直线 B、弧线 C、直线加弧线 D、弧线加直线
【答案】C 【解析】C[解析]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步数为8--12步,前段跑直线,后段跑弧线,用离横杆较远的腿起跳。
11、有一位体育教师品行不良,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常侮辱学生,影响恶劣,一次课中将学生踢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应( )。 A、给予行政处分 B、解聘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承担民事责任
26、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 )。 A、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B、与训练竞赛相结合 C、脑力与体力相结合 D、形式灵活
【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3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肌有屈髋的作用,但主要起一个内收的作用,对于正脚背踢球无需内收,只有脚背内侧、脚 背侧面踢球才会内收;D 项,股中肌起于股骨止于胫骨粗隆,收缩动作只有一个就是膝伸展, 股中肌具有使小腿屈伸的作用。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关节基本结构的是( )。 A.关节面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盘 【答案】D 【解析】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是指关节骨的接触 面,其中关节面凸者为关节头,关节面凹者为关节窝;关节囊,是指包在关节的周围,两端 附着于与关节面周缘相邻的骨面,可分为外表的纤维层和内面的滑膜层;关节腔,是指由关 节软骨与关节囊滑膜层所围成的密闭、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可润滑关节、减少摩擦, 腔内为负压,有利于关节的稳定。
5 / 3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0.运动后即刻红细胞增多是由于下列哪一种因素所导致?( )。 A.血液的重新分布和血液浓缩 B.血液酸碱度的减少 C.体内水分流失 D.血液动力学改变 【答案】A 【解析】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表现为:①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比长时间耐力运动红细胞增 加明显,同样的运动,运动时间越长,运动量越大,红细胞增加越多,运动后即刻红细胞数 量增多,血液会重新分配;②长时间排汗和蒸发引起血液浓缩;③短时间静力性或动力性运 动,肌肉持续收缩使静脉受压迫,血液流向毛细血管增多,毛细血管压升高,血浆水分渗出, 血液浓缩;④长时间系统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数量并不比一般人 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常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
9.下列哪一项不能达到运动减肥的目的?( )。 A.运动量较大时食欲降低 B.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C.无氧代谢酶的活性增强 D.基础代谢率的增加 【答案】C 【解析】运动减肥主要是达到脂肪和糖的消耗。无氧运动是在运动过程中主要以无氧代 谢(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给能量的运动,如举重、健美训练,其消耗的能力并非脂 肪和糖,因此,此时无氧代谢酶活性的增加对于减肥没有效果。
的外部环境因素;C 项,淋巴液或称淋巴,是指在淋巴管内流动的透明无色液体,组织液进
入淋巴毛细管即为淋巴液。
7.评价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简易指标是( )。 A.神经冲动 B.阈强度 C.肌肉力量 D.肌纤维类型 【答案】B 【解析】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是指由引起机体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环境变化因子的刺激 所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的主要条件包括:一定的刺激强度、一定 的刺激作用时间、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有效刺 激)、阈上刺激(高于阈强度的刺激)、阈下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
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当人体在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后,会导致体内水、电解质等物质的流失,从而
造成内环境的失衡。A 项,细胞内液,是指人体细胞内,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
与生理功能的体液;B 项,是指机体生存的外部环境,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是指细胞生存
6.人体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后,导致体内水、电解质等物质的流逝,极易造成 机体的稳态的失衡( )。
A.细胞内液
3 / 31
圣才电子书
B.外环境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淋巴液
D.内环境
【答案】D
【解析】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
4 / 3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8.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大主要与下面那一因素改变有关?( )。 A.毛细血管增加 B.肌纤维增粗 C.血红蛋白增多 D.肌糖原含量增加 【答案】B 【解析】运动增加了体内参加循环的血液量,为增加肌肉中的供氧量,肌肉中的毛细血 管开放的数量增多,管径也增大,还产生了新的毛细血管,增加肌肉中的血流量,从而提高 了肌肉新陈代谢的水平,进而促使人的肌原纤维增粗。伴随着肌原纤维的增粗,肌纤维也增 粗,整块肌肉的体积就增大了。
5.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了( )。 A.一个运动单位 B.一个运动神经元池 C.一个收缩单位 D.一个肌纤维单位 【答案】A 【解析】一个脊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 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称为运动单位。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可以将运动单位分为两类, 即运动性运动单位和紧张性运动单位。而运动单位的特点体现在动物和人身上的表现又各不 相同。
4.分布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等处,能感受肌体运动和平衡刺激的感受器是( )。 A.内感受器 B.本体感受器 C.外感受器 D.特殊感受器 【答案】B
2 / 3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本体感受器,亦称固有感受器,是指以力学状态作为直接感觉刺激而使身体感 知的感受器,它是与接受外界和体表等外刺激的远距离感受器及外感受器相对而言的。A 项, 感受体内各种变化的感受器,叫内感受器,如内脏感受器、大动脉壁的压力感受器等;C 项, 感受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的感受器,叫外感受器,如皮肤感受器,味蕾等;D 项,特殊感受器 是相对于一般感受器而说的,特殊感受器是感受器特别分化,除了感觉神经末梢以外还有其 它附带结构形成末梢器官,如接收触觉的环层小体等。有的特殊感受器结构更为复杂,由感 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器官,如前庭蜗器(耳)、视器(眼球)、味觉器等。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14 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 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1.单杠骑撑前回环动作是围绕人体的哪一个基本轴来完成?( ) A.垂直轴 B.矢状轴 C.冠状轴 D.长轴 【答案】C 【解析】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将人体设三个典型的互相垂直的轴,即矢状轴、冠状(额 状)轴、垂直轴。单杠骑撑前回环动作呈左右方向,并与垂直轴、矢状轴相互垂直,是围绕 冠状轴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