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最新的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
![最新的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2e516fdb8762caaedc33d432.png)
输入:合格产品(QC) 过程:体系管理(QA) 输出:安全保证
输入:安全保证(QA) 过程:系统管理(QM) 输出:安全产品
只有下游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与其上游供应商食品安全管理是体系 与体系 的对接时,才能达到食品链各环节的安全食品。
14
食品安全的责任要求
道德诚信
培训教育
食品 安全
技术标准
法律法规
道德诚信
消费者
13
食品链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不对称性
种植,养殖 初级加工 生产制造 产品储藏 运输,分销 食品消费
目前多数制造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与其上游供应商是体系与产品对 接,造成食品安全管理方式的不对称性,最多只能达到食品安全保证
输入:产品检测(QC) 过程:产品检验(QC) 输出:合格产品
8
ISO22000的定义与作用
3 IS022000的作用 A、可以有效地识别和控制危害; B、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C、可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D、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9
HACCP、GMP、SSOP、ISO9001 和ISO22000之间的关系
ISO22000是建立在HACCP、GMP、SSOP基础 上,同时整合了ISO9001标准的部分要求 ,因此其 完全包括了HACCP、GMP、SSOP的要求(即其满 足HACCP认证的要求),但其未完全包括ISO9001 标准的要求,所以依ISO22000建立起体系的组织不 能宣称其管理体系满足ISO9001标准的要求(即其 不满足ISO9001认证的要求)
控制点失控时采
用
建立纠正行动
原理6 建立验证 建立验证程序 程序,以确认
HACCP有效运行
原理7 建立上述原理和 应用的相关程序 和记录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doc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767d5705d0d233d4b04e6973.png)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培训(双证)班招生简章◆培训对象主要面向食品专业(食品安全、食品科学、食品营养学、制糖、发酵粮油、果蔬、水产和餐饮等)及相关专业(微生物、化学、机械、管理和营销等)。
◆培训时间/周期请以网上通知时间为准。
◆课程目的系统全面学习食品安全管理最新的ISO22OOO: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内部审核知识,经考核合格后具备食品安全内部审核员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可成为组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主导力量。
◆课程(内容)食品安全卫生概述/食品行业通用基础知识(术语)和食品中的危害/六类食品中容易存在的主要危害/良好操作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ISO22000:2005标准的理解与实施(课堂练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概论/审核的启动和准备(课堂练习)/现场审核和审核报告/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教程》/习题讲解和答疑/考试(180分钟)◆收费标准详细说明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新核定认可收费标准通知》(发改价格[2004]349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费585元/人、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费为215元/人(均含教材和资料费、考试费、证书费和工本费),二者合计为800元/人。
(补考费:每个体系30元/人)◆培训师资具有丰富认证、咨询经验的教师任教。
◆培训教材采用国家认可的教材和学员手册。
◆培训考试和发证1)考试:本培训课程中对学员采取笔试方式。
2)证书:培训考试合格的学员在一个月内将获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和“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
◆咨询电话:68250384 (联系人:陈老师)◆报名地点:食品科学学院二楼行政办公室(联系人:雷老师)◆报名截止时间:2010年5月7日(星期五)1.什么是内审员?内审员有什么作用?内审员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个专用名词,相对于ISO9000族标准来说,内审员的全称是“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0b0b031c1c708a1294a44b8.png)
QS
HACCP
ISO22000
SC
食品经营许可证
1、体系管理在全球贸易中也是基本要求之一,可作为项贸易壁垒; 2、我国政府也会以体系的要求来提高行业门槛,用以淘汰落后企业。
3、食品的安全卫生:★
食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 ①食品本身含有毒有害物质,如河豚鱼 体含有巨毒素; ②饮食习惯不良造成膳食结构不平衡, 主要是与食品营养有关的慢性病; ③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 售等过程中受外界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 产品的品牌价值
一般答案是 加强产品的传统检验和测试力度
传统检验测试方法的缺点
• 依赖于对生产状况的抽查 • 依赖于对成品随机抽样后的检验 • 依赖于对既成事实的反应性
- 应该建立更为节省的,在事情发生前 预先部署和行动的预防型控制方案
答案是
建立全球认可 的农产品和食 品安全预防控 制体系
2、起源与发展:★
食品污染的预防: 1、食品原料的验收管理; 2、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
物理性危害及其来源: 1、玻璃 2、石头 3、金属 4、塑料 5、骨头
物理性危害的预防措施: 1、包装材料中的外来物:由供应商质量保证; 2、原料中的外来物:由原料供应商质量保证; 3、不当加工过程引入的外来物:目视检查,用金属探测仪、 X-光机、色选机等设备。
▪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 定。[GB/T19000-2000,定义3.8.5]
验证 verification
▪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GB/T19000-2000, 定义3.8.4]
理解要点: 验证与确认不同,确认是运行前和变化后实施的评定,目
• 60年代美国太空计划 • 95年美国水产品HACCP法规 • 97年CACHACCP体系应用指南 • 2002年质检总局出口食品厂应用 • 2004年6月ISO/TC34委员会DIS版 • 2005年5月FDIS版 • 2005年9月1日ISO22000:2005标准版
最新的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
![最新的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2e516fdb8762caaedc33d432.png)
道德诚信
消费者
13
食品链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不对称性
种植,养殖 初级加工 生产制造 产品储藏 运输,分销 食品消费
目前多数制造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与其上游供应商是体系与产品对 接,造成食品安全管理方式的不对称性,最多只能达到食品安全保证
输入:产品检测(QC) 过程:产品检验(QC) 输出:合格产品
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新版标准的解读 第二部分:ISO22000-2018标准介绍 第三部分:质量管理体系与食品安全 管理体系整合
3
第一部分:概述
4
产生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 者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更加关注,而传统的食品生产管 理方法难于保证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原因有三:
与国际标准接轨
宏观政策引导
15
食品安全的责任角色
• 维护自身权益 • 用脚投票 • 非政府组织
消费者
• 制订法律法规 • 加强市场监督 • 维护公平交易 • 保证消费者权益 • 批准新产品、工艺 • 培训、教育
食品 安全
政府部门
食品经营者
• 向公众承诺 • 有效性管理体系 • 开放性投诉程序 • 延伸上下游组织 • 国际标准 • 召回制度
种植,养殖 初级加工
WHO食品安全战略:农田到餐桌
生产制造
产品储藏
运输,分销
食品链 (food chain) 定义: 食品链从初级生产直至消费的各环节和操
作的 顺序,涉及食品及其辅料的生产、费
12
食品链构成要素
种植,养殖
初级加工
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设备
生产制造
16
食品安全与安全食品
Food Safety ≠ Safe Food 食品安全 ≠ 安全食品 Process ≠ Result 过程 ≠ 结果
02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培训GMP讲座
![02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培训GMP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7bd127faa300a6c30d229f9a.png)
▪加工过程中,加工过程中产品的内部温度在21℃以上,则 加工产品的累计暴露时间不应超过2个小时;若在加工过程 中产品的内部温度在10--21℃之间,则加工产品的累计暴 露时间不应超过6个小时;若在加工过程中产品的内部温度 在21℃上下波动时,则加工产品超过21℃以上的累计暴露 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加工产品超过10℃以上的累计暴露时 间不得超过4小时。
19
▪加工含有动物性原料或者动植物脂肪原料时应当供应 热水洗手; ▪肉制品、速冻食品、饮料等组织需要有专门的工器具、 容器的清洗消毒间;
20
淋浴室
▪需要时,设置淋浴室。淋浴室可分散或集中设置,淋 浴器数量:1个/20~25人; ▪淋浴室应设置天窗或通风排气孔和采暖设备。
21
更衣室
▪不同清洁程度要求的区域应设有单独的更衣室; ▪更衣室按照人均面积不低于0.5m2配备;个人衣物与 工作服应分别存放,不造成交叉污染; ▪更衣室内宜配备更衣镜、不靠墙的更衣架和鞋架; ▪更衣柜应采用不易发霉、不生锈、内外表面易清洁的 材料制作,保持清洁干燥,柜顶呈45O斜面; ▪更衣室的门应是向里开的单向弹簧门;更衣室应配备 空气消毒设施。
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布局不合理,有交叉污染的可能。
5
道路和绿化
▪厂区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及其他 硬质材料铺设,防止积水及尘土飞扬。 ▪厂区应适当绿化,无泥土裸露地面;
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厂区有裸露地面。
6
烟尘
▪锅炉烟筒高度和排放粉尘量应符合GB3841的规定, 烟道出口与引风机之间须设置除尘装置,应作到达标 排放。 ▪排烟除尘装置应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季节性生 产厂应设置在季节风向的下风向。
22
卫生间
▪生产车间的卫生间应设置在车间外侧或与车间相连接但 在生产区域之外并且不对生产区域的卫生构成危害的场 所,并一律为水冲式,备有洗手消毒设施和排臭装置, 其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 ▪卫生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门、窗不得直接开向车间, 且关闭严密;蹲位可按生产现场最大班操作人员数量的5 %至10%配备; ▪卫生间的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 ▪清洁区和准清洁区应当分别设置彼此独立卫生间;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及管理评审全套资料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及管理评审全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c8c2ca850e2524de4187e00.png)
IS0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全套内审与管理评审资料1.内部审核计划2.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3.内部审核检查表4.内审不符合报告5.内部审核报告6.管理评审计划7.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8.管理评审报告IS0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一、目的1、检查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022000-2018标准要求;2、检查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系运行是否符合文件要求;3、检查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4、及时发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持续改进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二、审核范围1、公司管理层及公司各部门等场所和人员;2、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相关的活动及结果。
三、审核依据1、IS022000-2018标准;2、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3、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4、合同。
四、审核日期: 2019年9月3日(共1天)五、审核组成员:审核组长:XX(A)审核组员:XX(B)、XX(C)、XX(D)、XX(E)、XX(F)(注:审核员不审核自己所属的部门,如有涉及,请在审核过程中所属部门的内审员自动回避;以上审核员均已获得内审员资格,见《内审员证书清单》)六、审核要求:1、审核员对受审部门进行审核时,要求对所有适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过程都进行审核,按过程方法要求(该过程的输入、活动要求、考核目标、输出等内容)收集客观证据,寻找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并作好完整的审核记录,以便跟踪落实纠正不合格项;2、请各部门安排好内审期间受审核部门陪同人员和审核组员的工作。
七、审核安排:编制:XXX 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日期:8. 5. 1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8. 5. 1. 1 总则为进行危害分析,食品安全小组应收集、保持和更新成文的预备信息,这应包括但不限于:a)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b)组织的产品、工艺和设备;C)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题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1f36ebd15abe23482f4dd6.png)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题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在()中划“√”,错误的划“×”(×) 1. 食品安全与消费时食品中食源性危害的存在和水平有关。
因此只与食品加工和消费阶段有关(×)2.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危害不造成消费者伤害的条件。
(×) 3. 饮料厂的罐装区域、奶粉厂的接粉区罐装区域同其他区域的洁净要求相同。
(√) 4. 高洁净区一般应有二次洗手消毒设施、二次更衣设施或单独更衣室。
(√) 5. 组织的食品安全方针应得到对其持续适宜性的评审;(×) 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必须由手册、程序、和记录组成;(×)7. 验证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8. 在超出关键限值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是潜在不安全产品。
(×)9. HACCP计划应得到食品安全小组的批准,前提方案可不得到食品安全小组的批准。
(√)10. 对内包装材料如聚乙烯膜应索要符合相应卫生标准的证据。
(√)11. 组织的食品安全方针应符合与顾客商定的食品安全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12. 组织要有相关的记录来证实食品安全小组具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产品、过程、设备有关的食品危害的知识和经验。
(×)13. 过程流程图必须标出废弃物的排放点。
(√)14. 对危害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安全危害造成不良健康后果的严重性及发生的可能性。
(×)15. 从事生制品加工的工人的工作服和从事熟制品加工的工人的工作服可在一起清洗。
(×)16. 食品企业地面大面积积水只要加强清扫即可。
(×)17. 操作性前提方案不应包括对污水排水系统的管理。
(√)18. 熟肉制品包装区是洁净区。
(×)19. 生产企业对使用的食品原料、辅料的卫生指标如重金属等必须本企业进行检验控制。
IS022000内审员试卷
![IS022000内审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44b268f33d4b14e84246824.png)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卷单位:姓名:得分:一、是非题(10分)1.()ISO 22000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便食品链中的组织证实其有能力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确保其提供给人类消费的食品是安全的。
2.()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保证。
3.()食品安全危害是指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
4.()在危害分析中,组织通过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选择和确定危害控制的方法。
5.()HACCP计划是指能够用于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行动或活动。
6.()贯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在确定体系覆盖的范围时应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所涉及的产品或产品类别、过程和生产场地。
7.()食品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和烟草。
8.()良好操作规范--是指政府制定颁布的强制性食品生产、贮存卫生法规。
9.()HACCP是食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关键控制点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使危害因素彻底杜绝。
10.()CL比OL更严格的限值,是操作人员用以降低的偏离的风险的标准。
二、选择题(20分)1、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食品链中的组织包括():A.饲料生产者、初级生产者,以及食品制造者B.运输和仓储经营者,零售分包商、餐饮经营者C.包括与其内在关联的组织,如设备、包装材料、清洁剂、添加剂和辅料的生产者D.也包括服务提供者等E.以上均是2、食品危害分为():A.生物危害B.化学危害C.物理危害D.尚未定论的危害E.以上均是3、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引入的可能性和(或)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需的()。
A.前提方案PRPB.操作性前提方案C.流程图D.工艺文件4、HACCP之基本概念可分为以下哪两个部分():A.是指分析食物制造过程中各个步骤之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序B.是指对供方提供的食品原料的质量进行控制C.是指依危害分析结果设定主要管制点极其控制的方法D.A+C5、在危害识别时,应考虑:A.特定操作的前后步骤B.生产设备、设施C.服务和周边环境D.在食品链中的前后关联E.以上均是三、情景题(20分)1.某公司HACCP小组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更新,同时还收集了食品安全危害的最新信息。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内审员培训教材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内审员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beab0e18763231126edb1170.png)
深圳德信诚培训中心
第一节 一、审核相关术语
审核概论
1. 审核 audit(GB/T 19011-2013 3.1)
“为获得审核证据(3.3)并对其进行客观 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3.2)的程度所进 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内部审核
外部审核
—联合审核 —结合审核
深圳德信诚培训中心
(GB/T 19011-2013 3)
审核(3.1)的内容和界限。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实际位置、组织单位、活动 和过程以及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深圳德信诚培训中心
13. 能力 competence 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 技能的本领。
证实过程由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 可委员会(CNAT)实施,并注册。
9. 审核组 audit team 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审核组中的一 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审核组必须具备一名专业审 核员,审核组可包括实习审核员。
深圳德信诚培训中心
10. 审核方案 audit programme
(GB/T 19011-2013 3.11) 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 组(一次或多次)审核(3.1)。 11. 审核计划 audit plan (GB/T 19011-2013 3.12) 对一次审核(3.1)活动及安排的描述。 12. 审核范围 audit scope
审核目的
审核重点 审核所依据的 文件次序 审核员来源
寻找与审核依据相符合的客观证据 合同要求、相关标准法 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 体系文件 来自组织的顾客或其他 代表 审核范围主要由顾客决 定,按合同约定的审核 范围和供需双方的协议 埋单进行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 来自独立的认证机构 由审核组长与受审核方 共同确定。一般来说,注 册认证或复评换证为全 部审核,监督审核、跟踪 审核为部分审核。审核时 间按照认证认可机构的 有关规定执行 对被除数审核方不得提 改进建议,审核结果影响 主要表现在组织食品安 全管理体系实施水平和 对组织经营的潜在影响 方面
ISO22000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员
![ISO22000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员](https://img.taocdn.com/s3/m/c4fc31085f0e7cd185253609.png)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内审员》课程背景为保证全球食品安全供应,国家标准化组织(ISO)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发布了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同年11月又发布了ISO/TS22004: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应用指南》。
ISO22000采用了ISO9001标准体系结构,在食品危害风险识别、确认以及系统管理方面,参照了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颁布的《食品卫生通则》中有关HACCP体系和应用指南部分。
ISO22000的使用范围覆盖了食品链全过程,即种植、养殖、初级加工、生产制造、分销,一直到消费者使用,其中也包括餐饮。
另外,在食品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业也可以采用此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如杀虫剂、兽药、食品添加剂、储运、食品设备、食品清洁服务、食品包装材料等。
利用ISO22000标准,对食品链中任何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控制措施,可以将危害降低到消费者可接受的水平。
本课程结合近年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践的经验,将有助于内审员尽快掌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要点。
为今天工作成绩优异而努力学习,为明天事业腾飞培训学习以蓄能!是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意愿,是学员参加学习培训的动力,亦是蓝草咨询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蓝草咨询提供的训练培训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含企业采购标的),通过蓝草精心准备的课程,学习达成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蓝草课程注意突出实战性、技能型领域的应用型课程;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知识课程。
蓝草咨询坚定认为,卓越的训练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但也应是学员快乐的旅程,蓝草企业的口号是: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蓝草咨询为实现上述目标,为培训机构、培训学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优惠和增值快乐的政策和手段,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doc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767d5705d0d233d4b04e6973.png)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培训(双证)班招生简章◆培训对象主要面向食品专业(食品安全、食品科学、食品营养学、制糖、发酵粮油、果蔬、水产和餐饮等)及相关专业(微生物、化学、机械、管理和营销等)。
◆培训时间/周期请以网上通知时间为准。
◆课程目的系统全面学习食品安全管理最新的ISO22OOO: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内部审核知识,经考核合格后具备食品安全内部审核员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可成为组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主导力量。
◆课程(内容)食品安全卫生概述/食品行业通用基础知识(术语)和食品中的危害/六类食品中容易存在的主要危害/良好操作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ISO22000:2005标准的理解与实施(课堂练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概论/审核的启动和准备(课堂练习)/现场审核和审核报告/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教程》/习题讲解和答疑/考试(180分钟)◆收费标准详细说明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新核定认可收费标准通知》(发改价格[2004]349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费585元/人、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费为215元/人(均含教材和资料费、考试费、证书费和工本费),二者合计为800元/人。
(补考费:每个体系30元/人)◆培训师资具有丰富认证、咨询经验的教师任教。
◆培训教材采用国家认可的教材和学员手册。
◆培训考试和发证1)考试:本培训课程中对学员采取笔试方式。
2)证书:培训考试合格的学员在一个月内将获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和“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
◆咨询电话:68250384 (联系人:陈老师)◆报名地点:食品科学学院二楼行政办公室(联系人:雷老师)◆报名截止时间:2010年5月7日(星期五)1.什么是内审员?内审员有什么作用?内审员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个专用名词,相对于ISO9000族标准来说,内审员的全称是“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试卷-参考答案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试卷-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4781a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6.png)
ISO220002018⾷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试卷-参考答案ISO22000:2018⾷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试卷考试时间为2⼩时;总分为100分,及格分70分;答题者应独⽴完成考试,不准讨论。
第⼀部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为单项选择题,要求答题者将其认定的答案,写在答题栏内第⼆部分: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要求答题者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第三部分: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要求答题者将认为正确的在答题栏内打“T”,不正确的打“F”第四部分:问答题(共30分):要求简要回答问题。
第五部分:案例题(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根据所述情况判断:如能判断有不符合项,写出不符合ISO22000:2018《⾷品安全管理体系⾷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的条款号、内容和严重程度,并写出不符合事实。
如提供的证据不能⾜以判断有不符合项时,写出进⼀步审核的思路。
第⼀部分: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 下列哪种情况,会造成交叉感染 d ()a.加⼯⼈员⼯作服未按要求换洗消毒b.⾷品接触设备⽆清洗消毒c.⼈流⾛向不正确d.以上三种都会造成交叉污染2. 前提⽅案可包括 d ()a. ⾍害控制、包装材料管理、⽔的安全和卫⽣间设施的维护b. ⼿的清洗消毒和卫⽣间设施的维护、⾷品接触⾯的清洁和消毒、有毒有害化合物的标识c. ⾷品接触⾯的清洁和消毒、有毒有害化合物的标识、交叉污染的预防d. 以上都是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标准所有要求都是通⽤的,适⽤于⾷品链中各种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所有组织,包括直接或间接介⼊⾷品链中的⼀个或多个环节的组织。
b.标准不允许任何组织实施外部开发的⾷品安全管理体系要素。
c.为满⾜标准要求,不允许组织使⽤外部资源。
d.以上说法都对4. 标准中可接受⽔平指 a ()a. 组织提供的终产品中的⾷品安全危害不能超出的⽔平b. 指⾷品⽣产组织内下⼀环节的可接受⽔平c. 指⾷品⽣产组织外⾷品链的下⼀⽣产者的可接受⽔平d. b + c5. 在⾷品加⼯过程中,应防⽌受到外部引⼊下列哪种污染物的污染( ) da.润滑剂、清洁剂、杀⾍剂b.不卫⽣的包装材料c.化学药品的残留d.以上三种都会造成污染6.⾷品安全管理体系具有产品、⼯序和⼯⼚特异性,所确定的关键控制点因以下特性也会不同 b ()a.加⼯⼈员不同b.加⼯地点、⼯艺、配⽅、设备c.管理⼈员不同d.以上都是7.以下关于撤回/召回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品安全⼩组组长应指定有能⼒的⼈员授权其启动和执⾏撤回/召回b.撤回/召回的原因、范围和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c.撤回的产品⼀定要及时销毁d.组织必须通过实际撤回来验证撤回⽅案的有效性8.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的认定是 a ()a. 验证b. 确认c. 再确认d.以上都不是9.以下适合于做关键限值的监视参数的是 a ()a. 温度、压⼒b.⽔活度c. 菌落总数、⼤肠菌群d.酶活性10.关键控制点监视的⽅法和频率 c ()a. 可以由监视⼈员现场临时决定b. ⽅法越先进越好,频率越⾼越好c. 应能够及时识别是否超出关键限值d. 以上都不对11.危害识别应基于以下⽅⾯ d ()a. 预备信息和数据b. 经验c. 流⾏病学调查和其他历史数据d. 以上全是12.“审核发现“,是指 c ()a.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b. 审核中的新发现c.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评价的结果d. 审核中发现的不⾜之处13.巴⽒杀菌的是指 c ()a. 杀死全部细菌b.采⽤80℃以上的温度杀菌c. 将致病菌杀死d.将菌落降低到可接受⽔平14.下列关于异物探测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属探测器可以探测⾦属b.X光探测仪可以探测⾦属及其它⾮⾦属杂质c.SUS代表所有⾦属d. a + b15.控制措施评价时,应考虑如下⽅⾯以对其分类 b ()a. 根据使⽤的强度,控制措施对确定⾷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效果、监视的可⾏性和控制措施的相对位置b. 作⽤失效的可能性,⼀旦作⽤失效,结果的严重性;c. 控制措施的执⾏不确定程度、监视的可⾏性和控制措施的相对位置d.控制措施以往绩效、根据使⽤的强度,控制措施的相对位置和监视的可⾏性第⼆部分: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栏,多选、错选、漏选均1、审核证据可包括(ABCD)A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经证实的事实陈述B ⽣产现场观察结果C 经证实的相关记录D 经证实的相关记录2、为了进⾏审核组织的⾷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必须(ABCD)A具备企业管理和运转的基础知识 B 了解组织的规模、结构和智能C 了解组织的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D 关注组织的⽂化和当地的社会习俗3、⾷品安全管理体系⽂件审核的内容包括(ABC )A 形成⽂件的⾷品安全⽅针、⽬标B ⾷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形成⽂件的程序和记录C 组织为确保⾷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建⽴、实施和更新所需⽂件和记录D 内审及管理评审记录4、⾷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关于产品抽样检验的实施正确的说法是(ABC)A 委托具备相应能⼒的检测机构完成B 由现场审核⼈员利⽤申请⼈的检验设施完成C 由现场审核⼈员确认由其他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的⽅式完成D 可以根据现场审核⼈员的判断不实施5、⾷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可采⽤(ABCD)⽅法收集信息A ⾯谈B 查阅⽂件C 查看记录D 现场观察6、⾷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的突发事件可能是指(ABD)A ⽕灾B ⾷物中毒C违反产品留样规程 D 洪⽔7、根据ISO22000:2018标准,在进⾏危害识别时,组织应考虑包括(ABC)A在⾷品链中的前后关联; B 流程图的所有步骤;C⽣产设备、公⽤设施/服务,过程环境和⼈员 D ⼈员健康8 ⽬前常⽤的抗氧化剂有哪些?(ABD)A BHA(丁基羟基茴⾹醚)B BHT(⼆丁基羟基对甲酚)C 亚硝酸盐D 抗坏⾎酸及其衍⽣物9、哪些因素与⾷品中的危害控制有关(ABC)A ⾷品中的⽔分活度B⾷品的PH值C⾷品的盐度D⾷品的营养价值的⾼低10、关于内部审核,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BC)A 组织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内部审核B 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法C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指南.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405745fa8956bec0875e31f.png)
职业教育农产品与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资源库
质量体系培训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指南
培训名称: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
参考学时:22
一、培训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高职院校,面向企业,培养具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技能的人才,内容分为ISO22000标准简介等3个章节。
案例分析包括酸奶危害分析,基本技能包括会制定HACCP计划表等技能。
二、适用对象
本培训适用与高职在校学生,企业品控人员和致力于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详见表1。
表1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试卷1(ISO22000)1份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试卷1(ISO22000)1份](https://img.taocdn.com/s3/m/8804ceed770bf78a65295433.png)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试卷(1)姓名:工作单位:考试日期:阅卷人签名:A 复核人签名:●试卷分为五部分,共 5 页,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总分为100分,及格分为70分;●第一至第三部分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第四、五部分可答在附加纸上;●考试时,可以携带教材及课堂笔记;答题者应独立完成考试,不准讨论。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要求判断出最佳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字母(a、b、c、d)填入()中。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某些产品加工中可能识别不出关键控制点b)任何产品加工中都一定会存在关键控制点c)同一危害由一个关键控制点实施控制d)一个关键控制点只能控制一个危害()2、下列有关关键限值的描述正确的是a)关键限值的作用是确保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有效b)对于由关键控制点设立的监视参数,有的应确定其关键限值,有的应按OPRP控制c)关键限值是一个具体的值,不能是主观信息d)以上都正确()3、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当关键限值发生偏离时,应采取纠正措施b)当不符合操作性前提方案时,应采取纠正措施c)只要是在关键限值已经偏离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就应按潜在不安全产品进行处理d)只要是在不符合操作性前提方案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就应按潜在不安全产品进行处理()4、纠正措施指a)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b)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c)为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而采取的措施d)以上都是()5、对控制措施进行选择和分类使用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旦该控制措施作用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b)对该控制措施进行监视的可行性c)各个加工步骤每种食品安全危害可能被引入、产生或增加含量程度d)要对全部控制措施进行评价()6、对危害水平可通过分析性测试进行验证,为此应制订特殊的抽样计划。
抽样计划包括a)抽样单元的数量及大小、频次、时间b)抽样单元的数量及大小、频次、分析方法,并考虑可接受的结果c)抽样单元的数量及大小、频次、时间,并考虑可接受的结果d)抽样单元的数量及大小、频次、分析方法()7、控制措施评价包括对以下方面的评价:a)根据使用的强度,控制措施对确定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效果、监视的可行性和控制措施的相对位置b)控制措施失效后的后果、控制措施对确定食品安全危害的效果和控制措施的执行不正确程度c)控制措施的执行不正确程度、监视的可行性和控制措施的相对位置d)控制措施以往绩效、根据使用的强度,控制措施的相对位置和监视的可行性()8、如果在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没有发现不符合项,审核组长应a)继续扩大抽样b)调整审核范围c)作出结论说:“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存在不符合项”d)以上各项都不正确()9、审核发现就是指a)审核中观察到的事实b)审核中的不合格项c)审核中搜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评价的结果d)审核中的观察项()1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审核的作用是a)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现场控制的能力b)判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准则的要求c)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得到有效实施d)食品危害是否得到有效控制()1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不包括a)产品种类 b)加工过程c)产品销售对象 d)加工场地()12、下列种因素不可能产生化学危害a)环境中的有机废物 b)兽用药品残留c)诺沃克病毒 d)生长在谷物上的霉菌()13、下列因素导致必须对HACCP计划采取确认行动a)原来改变 b)重复出现偏差c)法律法规要求的变化 d)以上都是()14、“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是指a)审核结论 b)审核发现c)审核证据 d)审核方案()15、HACCP计划可不包括a)HACCP计划所要控制的危害b)已确定危害将被控制的关键控制点c)关键限值d)负责执行每个监视程序的人员的培训内容第二部分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请你在认为正确的括弧内打“√”,不正确的打“╳”( )1、超出或偏离关键限值时受影响的产品为潜在不安全产品。
3-04 ISO22000(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3-04 ISO22000(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31d7f47c3968011ca2009130.png)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培训受众:1、各企业、事业单位主管领导、部门领导、质量工作骨干;2、企、事业单位内审员、候选内审员;3、任何有志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个人(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士)课程收益:1、熟悉并掌握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和内部审核基本技能。
2、胜任企业在推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内部审核员工作。
3、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及专业素质。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食品安全各体系产生的背景国际食品贸易的需要改变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的需要HACCP的起源与发展HACCP的概念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简介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HACCP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关系;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SSOP)食品中的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及措施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及措施食品中的物理性危害及措施第二部分:ISO22000:2005(GB/T22000:2006)标准理解与实施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4.2.1 总则4.2.2 文件控制4.2.3 记录控制5.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2 食品安全方针5.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5.4 职责和权限5.5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5.6 沟通5.7 应急准备和响应5.8 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6.2 人力资源6.3 基础设施6.4 工作环境7.安全产品的策划与实现7.1 总则7.2 前提方案(PRP(s))7.3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7.4 危害分析7.5 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的建立7.6 HACCP 计划的建立7.7 预备信息的更新、规定前提方案和HACCP 计划文件的更新7.8 验证策划7.9 可追溯性系统7.10 不符合控制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验证和改进8.1 总则8.2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8.3 监视和测量的控制8.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8.5 改进第三部分:审核审核介绍审核的类型和相互关系职责和作用审核过程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考证指导书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出版,该标准旨在保证整个食品链不存在薄弱环节从而确保食品供应的安全。
ISO22000适用于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有的组织,包括饲料加工、初级产品加工、到食品的制造、运输和储存、以及零售商和饮食业。
另外,与食品生产紧密关联的其它组织也可以采用该标准,如食品设备的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食品清洁剂的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其它食品配料的生产等。
ISO 22000的主要内容
1范围
这些要求适用于整个食品链中希望设计和实施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操作者,包括与食品链中一个或多个步骤相关的组织以及其他直接涉及食品链的组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词汇
3术语和定义
3.1 控制措施(行动和活动)
3.2 关键控制点
3.3 关键限值
3.4 终端产品
3.5 流程图
3.6 食品安全
根据预期用途准备和/或消费食品时,确保食品的消费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危害。
3.7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体系)
用来指导和控制一个组织关于食品安全的管理体系。
3.8 FSM体系的确认
通过客观证据以确认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危害分析、关键点(CCP)计划和支持性安全措施(SSM)程序,以确保食品安全。
3.9 FSM体系的验证
通过客观证据,确定所规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被履行,且满足所规定的执行准则。
3.10 危害
3.11 执行准则
3.12 潜在危害
3.13 相关危害
3.14 安全性可疑产品
3.15 SSM程序
3.16 支持性安全措施(SSM)
4政策和原理
4.1 总则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的体系,由上层管理者制定是可发展、文件化、可实施以及可维持的。
在实际操作时该体系的各个要素是相互作用且可控的,并且与外部要求保持一致。
体系的整个结果都应保持记录。
4.2 食品安全政策
组织的上层管理者应定义、文件化其政策并使公众知晓,承诺实施食品安全的相关义务。
4.3 组织
4.3.1 人力资源
组织的上层管理者应为FSM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足够的资源。
4.3.2 食品安全小组
组织的上层管理者应指定一个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组织食品安全小组的工作。
应组建食品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和维持FSM体系,食品安全小组由综合专业人员组成,具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以制定和执行FSM体系。
4.3.3 其他责任
4.3.4 人员技能
从事与食品安全有关工作的人员应接受适当的教育、培训、并具有技能和经验。
4.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4.4.1 总则
组织应确保确定、评估该体系所有应用领域中已知潜在的危害,所评估的相关危害被控制,组织的产品不会伤害消费者。
4.4.2 体系要素和要求
a.描述影响食品安全的所有因素和条件;
b.确认相关危害的危害性分析和对其进行充分控制的措施;
c.相关危害控制体系由一个CCP计划和SSM程序组成;
d.依据本标准的程序和记录。
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
5.1 数据和信息的准备
5.1.1 相关特征描述
5.1.2 原料和配料
每种原料和配料(包括添加剂和加工辅料)应给出与危害评估有关的信息。
5.1.3 流程图
所有应用FSM的产品/产品种类均应使用流程图。
流程图应清楚简洁地提供/介绍可能发生的危害和控制选项。
5.1.4 生产加工步骤
产品流程图包括的每个加工过程都可能影响食品安全,描述步骤时应说明相关工艺参数和/或应用范围。
这些信息可以出现在流程图中。
5.1.5 优先于危害分析的其他措施
优先于加工过程危害分析的所有相关措施(程序、活动和测量法),会影响引入危害的概率和程度,应清楚描述。
5.1.6 最终产品特征
应描述每种最终产品的信息,包括产品名称或相似确认;化学、生物和物理特征;保质期和贮存条件等。
5.1.7 运输
每种最终产品运输的运输方式、标签或其他用来描述产品的鉴定工具应予说明。
5.1.8 预期用途
应确定每种产品的潜在用户、与预期用途相关的贮存、准备条件等。
5.2 危害分析
5.2.1 总则
食品安全小组应对每种产品进行危害分析,并确保发生变化(见7.1.3)或有其他要求时也能进行危害性分析。
5.2.2 确定潜在危害
应确定所有的潜在危害。
危害的确定依据5.1中的最初描述、具体经验与外部信息,还包括被讨论食品、原料与配料和其他在加工与运输时可能被引入物资的流行病学和其他历史数据。
5.2.3 确定相关危害
应评估每种潜在危害,并根据其危害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界定等级。
应明确从原料、加工到运输过程中危害可能介入或产生的步骤。
经常产生或程度严重的危害应确定为相关危害并由FSM系统控制。
5.2.4 确定相关危害的可接受水平
可接受水平作为验证FSM系统的参数,并作为是否实施安全措施标准和关键限值的参数之一。
5.2.5 构造控制体系
所有相关危害应通过控制措施来预防、消除或减少至已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对于每种危害,应确定影响其水平的控制措施(见5.1.3和5.1.4)。
5.3 设计CCP系统
5.3.1 CCP计划要求
食品安全小组应制定CCP计划,CCP计划应经食品安全小组有关成员同意并形成文件。
为进一步需要,CCP计划应为规范支持。
5.3.2 确定CCPs
当加工步骤对危害产生有重大影响时,兼顾考虑达到可接受水平需要的措施,建立包括控制措施的CCP。
对于每个CCP,应选择相关控制参数以确定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5.3.3 确定CCPs的关键限值
对于每个CCP应确定选定的监测参数的关键限值。
5.3.4 设计监控体系
对于每个CCP均应建立监控体系。
监测方法和频率应确定是否存在偏离关键限值的产品并在其消费之前及时撤出。
监测结果应由实施纠偏行动的人员评估并做好记录。
5.3.5 CCP的纠偏行动
对于每个CCP,当监测结果表明关键控制点偏离关键限值时,应建立相应的纠偏措施,并用文件记录。
5.4 设计SSM程序
食品安全小组应建立控制文件,以确定所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SSM程序。
5.5 可追溯性
组织应建立可追溯体系,以确定产品批次、原料批次和加工过程记录的关系。
6实施FSM体系
6.1 对实施人员的说明
组织应证明所有员工均充分培训并意识到自己对食品安全的作用和责任。
6.2 可追溯性
6.2.1 CCPs和SSM程序的验证
对于所有关键控制点(CCPs),应计划和实施验证。
6.2.2 控制有安全隐患的产品
组织应示范程序,以确保无安全隐患的产品供应给消费者或被消费者使用。
为了适当地控制有安全隐患的产品,组织应建立文档化的程序。
6.2.3 紧急情况下的准备和反应
组织应评审并维持某一(某些)程序,识别对食品安全有影响的潜在紧急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对这些情况做出反应。
6.2.4 召回
应确定一些程序促进召回。
6.3 监测
组织应建立并维持某一(某些)程序,对显著影响食品安全的操作的关键特性进行常规监测。
包括追溯性能、相关操作控制及与组织食品安全目标符合性等信息的记录。
监测设备应予以校正和维护。
这一过程的记录根据组织的程序予以保留。
6.4 文件和记录的控制
6.4.1 通则
6.4.2 文件控制
FSM体系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
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根据6.6.3的要求予以控制。
6.4.3 记录的控制
所有是记录都应有法律效应并应根据产品的货架寿命、法定要求和消费者要求保留一段特定的时间。
6.5 交流
组织应建立交流的渠道,确保交流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信息。
7FSM体系的保持
7.1 通则
组织应维持文件化程序,保证FSM体系的连续性和及时更新,确保食品安全。
7.2 体系和变化的评估
7.2.1 体系审核
组织应计划和实施审核,以验证FSM体系。
7.2.2 安全性可疑产品的评价,投诉和审核报告
7.2.3 体系的确认
体系的总体性能通常通过体系确认进行评价。
7.3 体系更新
7.3.1 通则
FSM体系应不断更新,确保体系反映组织的活动及计划控制危害的最新信息。
7.3.2 与食品安全小组进行交流
7.3.3 外部和内部新信息和要求的评价
基于与食品安全小组的交流及组织的食品安全方针的任何变化,FSM体系应进行更新。
食品安全小组应评价这些信息。
8管理评审
组织的高级管理层,应定期评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其具有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便于高层管理者评估。
管理评审应有记录。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审核结果,正在变化的情况,原先的管理评审及随后采取的行动。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与方针可能的变化有关的决策和行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其他要素、以及与持续改进一致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