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窜货的处理规定
白酒窜货处理制度

XX 白酒全国营销中心窜货处理制度〔初稿〕一、适用范围:贵州、福建、河南等销售各单元。
注:各单元指公司治理各销售区域、省级、或地区为单元。
二、目的:为避开窜货的发生,更好地效劳于客户,将 2023 年的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
三、查证表标准要求〔一〕各市场窜货件数在 5 件以内〔不包括 5 件〕不予查证〔二〕窜货数量≥5件填写窜货查证表和网点明细表〔国际、国内连锁超市不需收货〕,市场上假设觉察窜货,将需查证产品的批次、日期、品种、规格回传公司并确认,少一项则视为作废,不予查证。
〔窜货查证表、网点明细表附后〕四、窜货处理流程:〔一〕将区域经理签字确认后的窜货查证表、网点明细表回传到全国营销中心督导部;〔二〕公司依据区域上报的窜货查证表〔经确认后〕48 小时内〔国家法定假日,在 72 小时内赐予回复〕,查明窜货方归属市场后将表单传至相应的市场;〔三〕全国营销中心 8 小时内将相关信息通知到窜货方及被窜货备注:方并追踪处理;〔四〕窜货方在接到全国营销中心通知后,本区域内的于 48 小时内处理完毕,跨区域的要求在 72 小时内处理完毕;〔五〕窜货方及被窜货方对处理结果进展确认并于当日回传营销中心中心;如双方协商补差价处理,则由双方各签写一份窜货处理协议(包括产品编号、日期、规格、品种、数量、收购价格及其所补差价)回传营销中心,并在15 日内将货款支付被窜方;〔窜货处理协议后附〕〔六〕双方区域经理将处理结果在处理完毕当日回传公司督导部;营销中心依据窜货处理制度出据考核通报;〔七〕每月的28 号 12:00 将本月的考核通报进展汇总后,网发至各区域经理;〔窜货汇总表附后〕〔一〕公司只针对各办事处、区域经理区域单位进展窜货查证;〔二〕窜货方对所查编号有疑义,公司赐予复查,如窜货方供给不出有效证明,复查结果以公司第一次检查结果为准;五、处理流程考核细则〔一〕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未接到各办事处或区域经理回复的处理结果或被窜方再次来电说始终无人联系时,公司将对影响工作的相关人员赐予每次 100 元的考核;〔二〕补差价处理不能在公司规定时间内将差价支付被窜货方,将在其合同内支持或货款中扣除差价的 150%以支付此笔费用。
《窜货管理与处罚规定》

《窜货管理与处罚规定》附件二《窜货管理与处罚规定》关于窜货管理和处罚协议一、窜货的定义:跨越规定的销售区域或渠道进行销售的行为(包含未经我司授权,擅自网上销售行为)。
二、窜货的表现形式未在我司营销中心备案的情况下,直接跨区域或跨渠道销售(包含网上销售)。
出库时,漏、错扫码,而这些条码的产品出现窜货,则经销商承担连带责任,视为直接窜货。
经销商(含直系亲属)同时经营门店,而此门店出现窜货,视为经销商直接窜货。
三、窜货处罚原则我司实行区域销售,红黄牌的管理制度。
一经确认窜货事实,严格按制度处罚。
一次窜货的鉴定标准:以经销商平台上,经销商出货至窜货方的时间和产品品类为标准,同一天、同一品类算一次窜货。
窜货处罚标准经不刮码刮码销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商一黄牌1张,扣窜黄牌1张,累计为红红牌1张,窜货品类红牌1 张,窜货品类红牌1张,窜货品类级货当月物流配牌1张,扣窜货当月提价窜货品类提价提价窜货品类提价提价 3.5%,持续 3 经合奖,10个工物流配合奖,10个工 3.5%,持续 3 个月, 3.5%,持续 3 个月,个月,扣除年终返销作日内收货。
作日内收货,窜货品扣除年终返利,我司扣窜货当月物流配合利,我司有权取消经商类提价3.5%,持续3 有权取消经销商资奖,10 个工作日内收销商资格。
个月。
格。
货。
二黄牌1张,扣窜黄牌1张,累计为红红牌1张,扣窜货当红牌1 张,扣窜货当红牌1张,扣窜货当级货当月物流配牌1张,扣窜货当月月物流配合奖,10 月物流配合奖,10个月物流配合奖,10 分合奖,10个工物流配合奖,10个工个工作日内收货,窜工作日内收货,窜货个工作日内收货,窜销作日内收货。
作日内收货,窜货品货品类停止供货,持品类停止供货,持续3 货品类停止供货,持商类停止供货,持续3 续3个月。
我司有权个月。
续3个月,我司有权个月。
取消经销商资格。
取消经销商资格。
备注:对于窜货经销商,发函通知收货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未完成收货的,则停止供货窜货品规,直至收完货为止。
关于窜货问题的防范和处理的管理规定

关于窜货问题的防范和处理的管理规定窜货,属跨区越界销售行为。
若不对窜货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坚决查处,将严重扰乱企业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既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和运营格局,又侵害遵章守纪开展营销工作的本公司产品经销商的正当权益。
为了切实保障本公司产品授权经销商的利益,维护正常合理有序的经营秩序,从源头上遏制各种窜货现象的发生,尽量减少因窜货而造成的损失,本公司特别制定关于窜货问题的防范和处理的管理规定如下:一、本公司各区域管理人员、各地代理经销商须高度认识窜货行为的危害性,分工协作,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自觉杜绝窜货行为,防止窜货现象发生。
(一) 负责货品管理发放的部门原则上不得对同一区域或临近区域的不同经销商所订相同批次的产品发送相同批号的货物,同时须做好产品批号(箱号)的备案、记录和跟踪等工作;(二) 本公司经销商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协助本公司查处窜货行为,应定期或不定期调查了解所在地区有无外区域销售。
如有疑问可向本公司负责货品管理的部门进行了解和查询,确认出现窜货现象的,应立即向本公司电话汇报并提供书面举报材料;(三) 本公司在收到书面举报材料后,应及时予以核查,并将结果通知举报人。
在确认窜货行为属实后,由本公司按本规定有关条款提出书面处理意见,对窜货人进行处罚,使被窜货人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
二、凡是与本公司签订了授权代理经销协议的经销商,属于下列情况的,不论是什么原因均被认定为窜货:(一) 自然窜货(或无意窜货),是指经销商在获取正常利润的同时,无意识地向本公司所授权区域以外市场销售产品的行为,包含当地装饰公司在经销商授权区域内购买产品,然后再由装饰公司销售到其他经销商所属区域的;(二)恶意窜货,是指经销商为获取非正常的利润,蓄意向本公司所授权区域以外市场销售产品的行为。
特别是以授权经销商的朋友或其他名义购买,并将产品低价倾销到其他授权经销商所属区域的。
三、经销商在所在区域市场上发现可疑窜货产品,应立即向本公司相关人员汇报,一经确认,应按下列程序进行举报:(一)应以最快方式(如:电话)向本公司报告窜货实际情况,包括:发现时间、地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箱号、购买方及流通渠道等准确信息;(二)被窜货人在第一时间将关于窜货的书面举报材料和其他证明材料一并递交本公司。
窜货的鉴定及处理规定

关于区域市场间“窜货”的界定及处理办法一、“窜货”的界定凡区域市场的产品超出协议约定的销售范围进行“销售”的,称为“窜货”。
二、窜货的处理程序1、发现:一旦发现窜货,市场人员应立即上报办事处。
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可以先行取证。
2、取证:办事处在接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取证(窜货产品、现场照片、其它物证),必要时公司派人参与。
取证人员详细记载时间、地点、品种、数量、窜货区域。
3、上报:办事处将情况说明、所取物证一并报公司4、处理:公司依据实际情况、根据情节轻重会办形成处理意见并执行。
三、“窜货”性质的界定在实地调查、了解后,通过以下三点情况来判定“窜货”的性质、危害的程度。
1、“窜货”者的主观态度:发现窜货事实时,窜货者应主动积极的配合公司进行处理和做好善后工作。
其态度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抵抗的。
2、“窜货”的价格影响a、窜货产品在被窜货区域以低于相同产品价格进行销售的,这种行为属于恶性“窜货”。
b、窜货产品在被窜货区域以高于相同产品价格进行销售的。
c、窜货产品在被窜货区域以相同价格进行销售的。
3、“窜货”的程度a、“窜货”产品的网点数量。
b、“窜货”产品的品种数量。
C、“窜货”产品的单品数量。
三、“窜货”行为的处罚公司实地调查取证后,确定有“窜货”行为的,暂扣保证金,根据“窜货”行为的性质、危害程度、产生后果,做全部没收或部分没收,严重的取消代理或经销资格。
另视其性质、危害程度将作出以下处罚:1、有“窜货”行为且在20箱以下的:责令“窜货”人以市场价收回所有窜货产品,对窜货人处以实际数量的两倍罚款。
2、“窜货”数量20--50箱之间的:除以市场价收回所窜产品外,按照所“窜”产品实际数量处以3倍罚款。
3、“窜货”数量超出50箱以上的:除以市场价收回所窜的产品外,按照所“窜”产品实际数量处以5倍罚款。
4、对窜货区域分管人、办事处主任的处理:办事处主任及当事人都处以500---5000元的罚款。
当事人失职的两年内不得提拔使用,参与的则予以辞退。
商品窜货处理方案(标准版)

商品窜货处理方案(标准版)1. 背景窜货,也称渠道冲突,是指商品在非授权渠道中销售,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品牌形象受损、经销商利益受损等问题。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品牌形象,确保经销商利益,特制定本处理方案。
2. 定义- 窜货:指商品在非授权渠道中销售,包括线上线下非授权店铺、私人代购、走私等。
- 窜货处理:对窜货行为进行调查、证据收集、责任认定和处罚等一系列措施。
3. 窜货处理流程3.1 发现窜货当公司或经销商发现窜货行为时,应立即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商品图片、销售渠道、价格等。
3.2 报告窜货经销商将窜货信息报告给公司,并提供相关证据。
3.3 调查窜货公司市场部门对窜货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窜货事实。
3.4 责任认定公司市场部门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窜货责任方,包括窜货商、经销商等。
3.5 处理窜货对窜货责任方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取消授权等。
同时,对受影响的经销商进行赔偿。
3.6 预防窜货公司市场部门定期对市场进行巡查,加强经销商管理,预防窜货行为的发生。
4. 窜货处理措施4.1 证据收集收集窜货证据,包括商品图片、销售渠道、交易记录等。
4.2 责任方确认根据证据,确定窜货责任方,包括窜货商、经销商等。
4.3 处罚措施对窜货责任方进行处罚,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警告:对窜货商进行警告,要求其停止窜货行为。
- 罚款:对窜货商进行罚款,金额根据窜货金额和严重程度确定。
- 取消授权:对窜货商取消授权,禁止其销售公司商品。
- 法律诉讼:对窜货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
4.4 赔偿措施对受影响的经销商进行赔偿,赔偿金额根据经销商损失和严重程度确定。
5. 注意事项- 经销商应积极配合公司进行窜货处理,提供相关证据。
- 公司在窜货处理过程中,应保护经销商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 公司在预防窜货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市场巡查和管理。
6. 修订历史- 2021年1月1日:制定本处理方案。
- 2021年6月1日:对处理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窜货处理流程和措施。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窜货是指在产品正式上市销售前,渠道中出现非授权销售、非合法渠道销售的行为。
窜货现象对品牌商和正规渠道构成了严重威胁,给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正确界定窜货,并采取有效的处理办法,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品牌利益以及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一、窜货的界定窜货是指在产品上市前,没有经过品牌商的授权或正规渠道的销售行为。
具体表现为非法商家通过各种渠道非法获取货物,并以低于市场价格进行销售,从中获取利润。
窜货行为往往导致价格混乱、市场秩序紊乱以及品牌形象受损,严重影响了合法渠道的销售和正常市场竞争。
二、对窜货的处理办法(一)加强渠道管理品牌商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对渠道的管理,确保产品正常和合法的流通。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与正规销售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同,并制定明确授权政策,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2.完善经销商管理:对经销商进行严格筛选,选择有良好信誉、合法经营的经销商作为合作伙伴,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市场意识。
3.严格监督和控制供应链: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确保产品的流通环节安全可控,防止非法获取产品的现象发生。
(二)加强市场监管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切实打击窜货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具体措施如下:1.加大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窜货打击机制,加强对窜货行为的监测和处罚力度,对窜货商家进行严厉的惩罚,维护合法渠道和品牌商的利益。
2.加强协同合作:政府部门与品牌商、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等密切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共同打击窜货行为。
3.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消费者的责任和权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应有所责任,争做合法消费者,不支持窜货行为。
同时,应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对于遭受窜货行为侵害的消费者,应提供有效的投诉渠道和赔偿机制,让消费者感受到法律的庇护,增强他们对合法渠道和品牌商的信任。
窜货行为处理方针(实施版)

窜货行为处理方针(实施版)1. 背景窜货行为(也称为渠道冲突或价格破坏)是指产品在分销渠道中的非法交易行为,这通常涉及未经授权的经销商、批发商或零售商。
窜货行为会对品牌形象、市场秩序和正规经销商的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为确保市场秩序,维护正规经销商的利益,特制定本处理方针。
2. 定义窜货行为是指任何未经授权的产品交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未经授权的销售或分销;- 未经授权的价格竞争;- 未经授权的广告或宣传活动;- 未经授权的产品展示或陈列;- 其他任何违反公司政策或法律法规的行为。
3. 处理窜货行为的原则- 公正、公平、公开:对窜货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预防为主、惩防结合:通过加强市场监控和培训,预防窜货行为的发生,同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协同治理、共同发展:与合作伙伴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窜货行为的识别与举报- 建立健全窜货行为识别机制,包括市场调查、渠道监控、经销商反馈等;- 鼓励经销商、合作伙伴及社会各界积极举报窜货行为;- 对举报情况进行核实,确有窜货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理。
5. 窜货行为的处理措施- 警告:对首次违规的经销商给予警告,要求其立即整改,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整改效果的复查;- 限制业务:对第二次违规的经销商,限制其部分或全部业务,并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 取消授权:对第三次违规的经销商,取消其授权,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公开曝光:对严重违规的经销商,予以公开曝光,以警示其他合作伙伴。
6. 窜货行为处理的程序- 接收举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在线客服等多种渠道接收举报;- 核实情况:对举报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确有窜货行为的,进入处理程序;- 处理违规:根据窜货行为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整改复查:对被处理经销商进行整改复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反馈结果: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和被处理经销商。
窜货处置细则协议书

窜货处置细则协议书背景为了保护公司的品牌和市场利益,防止窜货行为对公司造成损失,特制定本《窜货处置细则协议书》(以下简称“本协议”)。
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规范公司对窜货行为的处置方式,明确窜货的定义和处理程序,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定义1. 窜货:指未经公司授权,将公司产品从指定渠道转卖至非授权销售渠道的行为。
2. 窜货线索:指能够证明某批次产品存在窜货行为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购货凭证、销售记录、证据照片等。
窜货处置流程1. 发现窜货线索:任何员工在发现窜货线索时应立即向所在部门主管报告,同时将线索材料提交给公司法务部门。
2. 线索调查:公司法务部门将组织调查小组对窜货线索进行调查,并收集相关证据。
3. 窜货确认:经过调查,如果窜货行为得到确认,公司将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向窜货方发出警告函,要求其立即停止窜货行为;- 向窜货方追讨经济损失,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向授权销售渠道提供窜货证据,要求其停止合作或采取相应措施;- 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其依法查处窜货行为。
4. 窜货整改:公司将对授权销售渠道进行严格审核和整改,加强合作伙伴管理,以防止窜货行为再次发生。
5. 案件记录:公司法务部门将对每起窜货案件进行记录,包括调查过程、处理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
法律责任对于被确认有窜货行为的个人或单位,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维护权益的权利。
生效和解释本协议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和合作伙伴。
对于本协议的解释和修改,由公司法务部门负责,并经公司领导层批准后执行。
以上为《窜货处置细则协议书》的内容,希望各位员工和合作伙伴能够认真遵守。
任何违反本协议的行为都将受到公司严肃处理。
串货管理规定

串货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窜货管理制度》?本着谁开发谁收益的总体思想意识,在保证公司整体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有效地预防各区域间物流冲突,保护各区域市场利益,激发各地域的整体开发、维护、管理市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现拟定《窜货管理制度》如下:1.区域间不参与窜货。
各区域应在本区域范围内销售产品,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跨区域销售,否则视为窜货。
异地连锁配送将不视为串货,并配合好所辖区域的地总和终端经理的销售工作开展(市场零售价统一,店宣活动,产品推广等工作事宜)。
连锁串货定义:连锁业务总部在异地,必由异地同事将供销业务关系确定,并覆盖连锁店进行市场销售和其他业务活动的产生将不视为串货。
反之跨区域去联系异地连锁业务总部产生的异地销售则视为主动串货,公司将给予重罚。
2.各地总终端经理应加强对自我区域市场的监控,随时掌握本区域终端销量态势,结合终端销量分析客户月销售状况。
对不正常的销售现象,及时提出异议,查出根源,及时解决。
3.在所辖区域发现非本区域货物销售,由区域地总盒终端经理将非本区域之货购进,并收集好小票作为凭据,核定确认批号、小号、规格、单价、数量、金额及进货渠道,形成书面材料,报省办;由省办调查核实,提出书面处罚意见。
报总经理签署处罚文书,责成相关责任人执行。
并将窜货事件通报全省所属各区域,以示警醒。
4.处罚原则:对态度诚恳,积极配合公司调查,主动、积极收集和提供窜货行为的有关原始凭据、材料,配合公司开展反窜货工作、并及时采取措施堵塞漏洞,纠正错误、数量极少的、经本人申请、由省办督查协调、经双方同意达成意愿后、自行方式处理、督查部记录在案经双方签字、公司免以追究(此类处理方法必须经被窜货方自愿同意)。
5.处罚准则:A.按查获数量(以一个批号、小号三盒以上按整件计货单位核算)令窜货方零售价买回,同时当月销售额并计入被窜方,并罚款同等金额70%给被窜货方,做为对市场的补偿费,拿出30%奖励举报人,余30%做为处理此事的费用。
销售产品窜货判定标准及处罚管理规定

销售产品窜货判定标准及处罚管理规定
销售产品窜货判定标准及处罚管理规定为维护品牌及产品形象,保障全国各地区经销商的利益,规范市场管理体系,特作以下规定:
1、适用范围
1.1本规定适用于公司销售的产品的窜货管理。
1.2有效时间:3月1日至另行通知之日止。
1.3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区域经销商、分公司、办事处、公司所有员工。
2、目的
2.1规范产品批发价和终端零售价,创造一个良好的代理、销售环境;
2.2维护品牌及产品形象;
2.3维护经销商的利益;
2.4维护品牌的长远发展;
3、窜货的定义及原则
3.1窜货的概念:
窜货是指各级经销商或各办事处将系列产品销往非所属区域的违约经销行为。
3.2窜货的管辖规定:窜货的概念本规定所指串货管理对象为从公司直接发货的各单位相互之间的非分区域销售。
各代理商、办事处所辖范围内的相互串货原则由各一级单位首先处理,处理不当时,各二级可直接向公司市场部申诉,。
窜货问题的防范和处理的管理规定

窜货问题的防范和处理的管理规定关于窜货问题的防范和处理的管理规定为了切实保障客户的利益,维护正常合理有序的经营秩序,从源头上遏制各种窜货现象的发生,尽量减少因窜货而造成的损失,公司特制定本窜货管理及处罚规定。
一、各区域营销人员及客户须高度认识窜货行为的危害性,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自觉杜绝窜货行为,防止窜货现象发生。
(1) 负责货品管理的开票发货部门原则上不得对同一区域不同客户发放相同的产品;(2) 公司片区经理和客户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协助查处窜货行为。
(3) 公司在收到窜货举报或投诉后,应及时予以核查,并将结果通知当事人。
在确认恶意窜货行为属实后,由公司按本规定有关条款提出书面处理意见,对窜货人员进行处罚,使被窜货人得到适当的经济补偿。
二、凡是公司片区经理和客户,有下列情况的,不论是什么原因均被认定为窜货:(1)自然窜货或无意窜货,是指客户或片区经理在获取正常利润的同时,无意识地向公司所授权区域以外市场销售产品以及在自己所辖区域内低于公司规定价格销售产品的行为;(2)恶意窜货,是指客户或片区经理为获取非正常的利润,蓄意向公司所授权区域以外市场销售产品并对当地市场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四、对违反本规定发生窜货行为,均按下列条款严格处理:(1)对无意窜货行为首次实行警告,若发生第二次并对当地客户造成了影响则视为恶意窜货行为。
(2)对客户恶意窜货行为处罚:首次按窜货金额(公司出厂价计)50%处以罚款,同时按罚款2倍金额缴纳保证金,方可再次销售所窜货的产品;若发生第二次恶意窜货按窜货金额100%处以罚款,并取消该客户的经销资格。
对客户的恶意窜货行为,片区经理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另按客户罚款金额的50%处以罚款。
(3)对片区经理恶意窜货行为的处罚:首次窜货,不论窜货价值大小,经查属实,按货值50%给予处罚金(最低处罚2000元);第二次窜货,按货值100%给予处罚,并调离本区域或予以辞退。
(4)片区经理怂恿客户窜货行为视为片区经理恶意窜货行为。
窜货处理办法及程序

窜货处理办法及程序第一篇:窜货处理办法及程序窜货处理办法及程序一、经销商窜货行为依情节轻重做如下处理:1、窜货数量不足10件或金额不足2000元者,公司以书面形式给予警告,窜货经销商收回窜货产品,并承担处理窜货的各项费用。
2、窜货数量在10件以上,或金额在2000元以上,经公司查证属实后,经销商承担本条第一项责任外,把本次蹿货所属的那一批进货量不计入年任务量,并把该次进货量计入被窜货经销商的年任务量作为补偿。
3、在一年内连续三次发生窜货者,取消年底奖励资格,情节严重者,取消其经销商资格。
二、大区内窜货,由该大区负责人解决,跨区域窜货由品牌市场部调查解决,自窜货材料上报之日起十日内妥善处理完结。
某区域发现窜货,由本区域业务负责人填写《窜货处理申请单》附窜货证据材料,上报品牌市场部,品牌市场部接到《窜货处理申请单》及相关材料,可责令窜货市场业务负责人3日内写出情况说明及初步处理意见,品牌市场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处罚决定。
三、给予窜货市场的业务员窜货提成金额2倍的罚款,用以补偿被窜货市场的业务员及公司处理由此事件产生的费用。
四、经销商恶意窜货,严重的破坏了公司产品的区域体系,价格体系,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者,公司有权取消其经销商资格,有权扣除其所有产品的返利与全部产品保证金。
五、如业务员单一追求本人销售额,放任或协助经销商恶意窜货给公司造成极坏影响及经济损失者,公司将开除责任人,并按给公司造成损失金额的30%扣发提成。
六、经销商窜货产品如自己不能如数收回,公司为保护被窜货市场经销商的利益,窜货产品由公司组织回购,回购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从窜货经销商的产品促销政策与保证金中扣除。
七、判定窜货的依据:1、被窜货区域经销商提供的人证,物证。
2、人证主要为运货司机或购买者。
3、物证主要为公司产品上的明码,暗码。
4、市场同一产品现有数量超过被窜货市场同一产品的进货量无依据的窜货指控,公司不做任何回应。
八、窜货产品退库程序:1、回收的窜货产品如需办理退库手续,可由被窜货区域经销商提出返库申请,区域负责人,品牌经理,总经理签字后方可办理。
窜货的民事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窜货,又称“窜货”、“跨区域销售”,是指生产商、经销商或代理商在销售产品时,将产品从一地销售到另一地,导致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
窜货现象在我国市场经济中较为普遍,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本文将从民事法律角度分析窜货的法律后果。
二、窜货的法律性质窜货的法律性质取决于其涉及的法律关系。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窜货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法律关系:1. 消费者与生产商、经销商或代理商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2. 生产商、经销商或代理商之间的合同关系;3. 生产商、经销商或代理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售后服务关系。
三、窜货的民事法律后果1. 违约责任(1)消费者与生产商、经销商或代理商之间的违约责任当消费者购买到窜货产品时,若因窜货导致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消费者有权要求生产商、经销商或代理商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主要包括:①退还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货款;②赔偿消费者因购买窜货产品所遭受的损失;③支付消费者为解决纠纷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2)生产商、经销商或代理商之间的违约责任生产商、经销商或代理商在窜货过程中,若违反了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主要包括:①退还或赔偿对方因窜货所遭受的损失;②支付对方为解决纠纷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2. 损害赔偿窜货行为可能给消费者、生产商、经销商或代理商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窜货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1)消费者因购买窜货产品所遭受的损失;(2)生产商、经销商或代理商因窜货所遭受的损失;(3)因窜货行为导致的其他经济损失。
3. 侵权责任窜货行为可能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知情权、选择权等。
因此,窜货行为人应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主要包括:(1)停止侵害,即要求窜货行为人停止窜货行为;(2)赔偿受害人的损失;(3)消除影响,即要求窜货行为人在媒体上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发现窜货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窜货,又称“货窜”,是指企业产品在不同地区、不同渠道之间非法流动,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价格体系崩溃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窜货现象日益严重,给企业、消费者以及市场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窜货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针对我国窜货法律规定的发现与解读,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二、窜货的定义及危害1. 窜货的定义窜货,是指企业产品在不同地区、不同渠道之间非法流动,违反了企业的市场规划和价格体系。
窜货可以分为横向窜货和纵向窜货两种形式:(1)横向窜货:指同一层级的企业或经销商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产品流动。
(2)纵向窜货:指不同层级的企业或经销商之间进行产品流动。
2. 窜货的危害(1)损害企业利益:窜货导致企业产品在不同地区、不同渠道之间的价格混乱,损害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损害消费者权益:窜货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难以享受到厂家提供的服务和保障,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扰乱市场秩序:窜货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市场的整体利益。
三、我国窜货法律规定的发现1.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关于窜货问题的基本法律,于2017年11月4日修订。
该法明确了窜货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对窜货行为进行了禁止和处罚。
2. 《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了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其中也包含了针对窜货行为的禁止条款。
3. 《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价格垄断、价格欺诈等行为进行了规范,其中也包含了针对窜货行为的禁止条款。
4. 《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质量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其中也涉及了针对窜货行为的法律责任。
5. 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我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窜货问题的具体法规和规章,如《广东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上海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
窜货管理规定及协议书

窜货管理规定及协议书一、定义:1、窜货:某经销商(包括省包商)向其所辖区域外销售手机,且单次数量5台(含5台)以上的扰乱市场行为。
窜货以销售区域界定,与是否低价销售无关。
跨区域连锁经营客户区域划分与我公司不一致或需集中统一采购,需提前在总部营销管理部备案,经营销管理部书面同意后方可,否则被查处后视同为窜货。
2、窜货经销商:是指向所辖销售区域外销售手机的经销商(包括省包商)。
3、查处经销商:是指发现并处理窜货的经销商(包括省包商)。
4、有效收购凭证:收购手机时获得的商家出具的发票、或盖有商家公章、财务专用章、业务专用章的收据或发货单等,能证明收购行为真实性的书面凭证。
有效凭证上必须标注时间和IMEI号。
二、窜货的收购:1、货物收购行为只能由与我司有帐务结算关系的客户进行(省包商代理产品的窜货收购行为只能由与省包商有帐务结算关系的客户进行),且该客户只能负责自身代理产品的相应窜货收购。
2、自营产品:经销商收购违规货物后,应尽快向我司提供窜货信息,由我司上报总部营销管理部。
所收购货物不得立即用于销售,待收到我司下发的《违规处罚通知》三天后方可销售。
3、省包商代理产品:经销商收购违规货物后,应尽快向省包商提供窜货资料,省内窜货由省包商直接按照规定,下发《违规处罚通知》;省外窜货由省包商上报至我司营销管理部,三、窜货的受理:1、前提条件:经销商进行窜货投诉时,必须确保违规货物已被实际收购,有实物在库。
2、受理所需提供资料齐全:1.) 经销商填写《违规货物收购登记表》,并经由我司负责该区域的销售经理和市场部签字确认。
2.) 有效收购凭证。
3.) 违规实物条形码照片(传真或E-MAIL)。
3、单次提报以5个有效串号为准,少于5个有效串号的投诉,我司(或省包商)不予处理。
4、受理流程:自营产品受理流程1.) 我司对经销商窜货投诉所提供资料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进行受理。
2.) 特殊事件除外,所有窜货投诉自受理日起,3个工作日内,我司窜货管理员以书面形式将处理结果回复至窜货经销商(包括省包商)及查处经销商(包括省包商)。
关于窜货的处理规定

关于窜货(de)处理规定第一条:为确保企业与各区域利益,维护竞争环境,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销售XXXXXX公司产品(de)所有市场.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XXX产品”与“XXX产品”.第四条:“窜货”(de)定义所谓窜货,是指经销商在协议约定(de)经销区域之外销售产品(de)行为.第五条:“窜货”(de)预防1.为防止“窜货”,营销中心与各经销商及业务人员签订书面合同,约定销售区域.2.各级经销商及业务人员按要求交纳“市场保证金”.3.各经销商、业务人员在要货前需填写发货申请单,标明货物品种、规格、单价、数量.营销中心综合部做好发货记录,以备发生窜货时核对、确认.4.货物发出后由营销中心综合部落实货物是否发到,接收单位是否收到同品种同数量货物.5.各市场经销商及业务人员,严格控制本区域市场与货物,一经发现窜货现象,立即与营销中心市场监察部联系,上报窜货明细,将产品品种、规格、数量、单价、批号、箱号或监管码及供货方准确信息告知营销中心.第六条:“窜货”(de)认定1.经销商及业务人员擅自将经销产品销售至合同经销区域之外(de)行为.2.经销商及业务人员经由第三方在销售区域之外销售经销产品,被发现后拒不处理(de)行为.3.经销商及业务人员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擅自制造,变造药品内外包装(de)行为.4.市场货物出现紧缺时,除公司书面同意外,各市场不准相互调货,否则以窜货论处.第七条:“窜货”(de)处理公司可以依据营销中心(de)销售记录、产品批号、箱号或监管码及医院或药店(de)销售证明、购货证明对“窜货”者进行窜货行为和窜货数量(de)认定.凡被窜货代理商发现本区域有窜货后,应立刻把产品(de)批号、箱号或监管码、数量等,报给营销中心市场监察部,并在5个工作日内把产品(de)完整实物、及医院或药店所开具(de)小票,作为证据一并邮寄给市场监察部存档,市场监察部方可立案.若被窜货方代理商只将产品(de)批号、箱号或监管码、数量等提报给市场监察部,而没有实物、发票(小票)等确凿证据,市场监察部暂不受理.1.确定“窜货”者嫌疑后,监察部向被窜货方销售经理反馈窜货明细表,并以邮件形式向窜货者发出窜货行为协查通知,同时抄送窜货方销售经理、被窜货方销售经理及营销总监.窜货者在收到协查通知后(de)48小时内书面提出确认或异议(de)答复,同时提供相应(de)有关证明材料.否则,公司视为窜货者主动放弃反驳(de)权利.2.“窜货”行为一经认定,“窜货”者或窜货方销售经理在5个工作日内要将所有窜货物中尚未销售(de)货物全部购回,由此产生(de)费用公司不予报销;逾期未购回,按第八条销售经理处罚规定进行双倍处罚.3.由市场监察部依据窜货方与被窜货方提交(de)证明材料确定窜货数量,数量无法核实(de)以一个箱号或对应大箱监管码作为一件处理.4.对窜货方(de)处罚和被窜货方(de)补偿,按如下公式计算:窜货方处罚金额=窜货数量被窜货方零售价2被窜货方补偿金额=窜货数量被窜货方零售价(注:已取消(de)代理商出现窜货由当属销售经理承担全部责任,如因市场调整、岗位调动,由发货时所属销售经理承担全部责任.)5.市场监察部人员将依据窜货行为(de)情节严重程度向窜货方发出窜货行为处理通知.第八条:发生“窜货”行为对销售经理(de)处罚规定1.若销售经理负责区域内部有窜货现象发生,给予该销售经理XXXX元罚款.2.窜货方与被窜货方属同一事业部不同区域①每次给予窜货方所属销售经理XXXX元罚款;每次给予窜货方所属大区经理XXXX元罚款.②任务指标按窜货数量2进行划拨给被窜货方销售区域.3.窜货方与被窜货方属不同事业部①每次给予窜货方所属销售经理XXXX元罚款;每次给予窜货方所属大区经理XXXX元罚款.②任务指标按窜货数量2进行划拨给被窜货方销售区域.③从窜货方所属事业部扣除XXXXX元/件(de)结算款(每一个箱号或对应大箱监管码按一件货),计入被窜货所属事业部(同一箱号或对应大箱监管码不重复处罚).第九条:发生窜货者,不享受公司合同期内(de)任何奖励、激励政策.第十条:本规定自二零一七年四月一日起执行.本规定最终解释权归XXXXXXX公司市场监察部所有.XXXXXX公司XXXX年X月X日附:窜货行为协查通知窜货行为处理通知窜货明细-模板。
经销商代理商窜货管理处罚条例

经销商代理商窜货管理处罚条例
经销商代理商窜货管理处罚条例
一、窜货的解释:
1、窜货是指发往某区域销售的产品因某种原因在另外的区域销售。
2、窜货分为恶意窜货和非恶意窜货。
恶意窜货是指某区域的产品以低于其他地区供货价的价格冲入其他区域市场,造成对其市场的冲击,扰乱价格体系,影响其正常销售的行为。
非恶意窜货主要是指跨区连锁零售企业,因总部产品配送原因,导致产品流向其他区域市场销售的行为。
二、窜货的管理规定
1、某市场发现有其他区域市场的产品在本市场销售,应立即收集证据资料,包括产品、销售地点、产品已销数量及库存数量等。
2、取证后,以工作联系单的形式连同取证资料上报营销中心,并将窜货样品寄至营销中心。
3、营销中心对资料进行复核后,对窜货行为进行界定,分别按相应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4、恶意窜货的处理规定。
①、窜货区域不享有窜货金额的业绩及提成,此业绩及提成划归被窜货区域。
②、窜货区域负责人及业务代表分别处以窜货金额(按出厂价计算)10%~20%的罚款。
③、窜货单位将予以窜货金额30%的罚款,连续两次窜货则扣罚全部保证金,
并停止发货,取消其代理或经销资格,不享受公司的各项返利及优惠政策。
④、营销中心将对窜货行为及处理结果进行全国通报。
⑤、连续两次窜货的区域,其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将给予降级及降薪处理。
5、非恶意窜货的处理
①、窜货区域不享有窜货金额的业绩及提成,此业绩及提成划至被窜货地区。
②、窜货区域应与窜货单位协商,避免此种窜货行为。
对于不能避免的,则必须将被窜货区域市场的产品价格调至当地产品价格。
窜货处罚规定

窜货处罚规定《窜货处罚规定》1、窜货管理工作目的1、保持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地确保各级客户的合理利润,寻求共同发展。
2、逐级管理,每一级的客户相对固定,建立一批品牌忠诚度较高的零售商群体,从而为品牌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将整个网络发展为一个从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市及镇的密实完善的网络。
2、销售原则1、步步高产品销售采取区域代理制的原则,各级零售商必须从指定的代理处订货;2、三级代理应遵守厂方定制的价格体系,以保护整体的零售价格从而切实保护零售价的零售利润3三级代理应掌握每一个零售价的销售记录,既要禁止零售商的低价售货,又要杜绝零售商的高价售货,留出合理的利润空间给零售商。
3、窜货的界定1、省外窜货,在自我的销售代理区域内发现非本省其他代理区域的货物,则界定此批货物为窜货。
2、省内窜货,在自我销售代理区域内发现本省其他代理区域的货物,在昆明公司出货时间为发现时间止的三个月内,则界定此批货物为窜货。
4、窜货的处理原则1、由于窜货将扰乱他人市场,影响公司总体利益,故对任何原因的窜货都必须课以重罚;2、即使只抓到一台窜货,也必须给予处罚;4、原则上不区分收购行为的善、恶意。
5、公司保留对窜货处罚的裁决权。
五、处罚办法*抓一罚五,即认为档被抓到一台窜货时,窜货数量至少5台。
*每台窜货机罚款的数量:省内窜货:(三级代理价)5 省外窜货:(三级代理价)10*每台窜货机罚款的归属:被窜方=(收购价)其余归公司作为抓窜货之费用6、窜货处罚流程省内窜货:代理对某货物的出处产生疑异向公司查询(0692-)公司就此事给予答复(是、否)被窜方代理同窜货方自行解决被窜方代理收购窜货机公司收取3K罚款将收购窜货机的发票及条码传真到公司公司经核实确认对窜货方进行处罚对被窜货方进行补差窜货方承认自己的窜货行为不再提出疑问收购方可以自行处理所收购的窜货机省外窜货:省外窜货行为如被查出,各代理购得货物一定要返回芒市公司芒市天利电子产品经营部年月日拟制:批准:三级代理商:。
窜货处罚管理制度

窜货处罚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强对窜货行为的打击和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窜货行为的定义窜货是指商家在一个地区经销的商品,未经授权擅自向其他地区销售,或者在同一地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品,然后以高价销售的行为。
窜货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合法经销商的利益,有损消费者权益,必须严加打击和管理。
三、窜货处罚管理制度1. 窜货的认定(1) 合理的经销商关系证明:商家应当提供经销品牌商品的合法授权经销证明,确认商品来源的合法性。
(2) 市场调查:对涉嫌窜货的商家进行市场调查,搜集证据,确保认定的准确性。
2. 处罚措施(1) 罚款:对确认窜货行为的商家,按照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罚款金额,同时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关停:对严重窜货行为的商家,可以采取暂停营业,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限制其再次从事窜货行为。
(3) 公示:对被处罚的窜货商家进行公示,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警示其他商家不得窜货。
(4) 合作终止:经销商品牌可以与窜货商家终止合作,取消其授权经销资格,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3. 申诉与复核被处罚的商家有权提出申诉,要求复核处理结果。
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作出合理的处理。
4. 法律责任对于严重的窜货行为,商家将被追究法律责任,依法进行刑事或行政处罚。
四、加强监督管理1. 建立举报渠道,鼓励市民和同行向相关部门举报窜货行为,加强对窜货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
2. 定期对商家进行窜货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窜货行为的预防和管理。
3. 加强对窜货行为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专项行动,加大对窜货行为的打击力度。
五、处罚管理制度的执行1. 严格执行窜货处罚管理制度,确保处罚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健全监督机制,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3. 对于拒不配合处罚的商家,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处罚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六、结语本窜货处罚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加强对窜货行为的管理和打击,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窜货处理规定书(增强版)

窜货处理规定书(增强版)1. 总则为了维护公司产品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分销商和公司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书。
2. 定义2.1 窜货窜货,又称倒货、冲货,是指产品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下,从合法渠道流向非法渠道,或者从非法渠道流向合法渠道的行为。
2.2 窜货处理窜货处理是指公司对窜货行为进行调查、核实、采取措施,以防止窜货行为对公司造成损失的一系列行为。
3. 窜货处理流程3.1 发现窜货当公司发现窜货行为时,应立即收集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产品、销售记录、物流信息等。
3.2 调查核实公司应立即对窜货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包括但不限于查询销售记录、物流信息、走访相关渠道等。
3.3 采取措施一旦确认窜货行为,公司应立即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停止销售涉嫌窜货的产品;- 要求相关渠道退回涉嫌窜货的产品;- 对涉嫌窜货的产品进行销毁;- 对涉及窜货的渠道进行处罚。
3.4 记录归档对窜货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公司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归档保存。
4. 责任与处罚4.1 窜货行为的责任人窜货行为的责任人包括但不限于:- 涉及窜货的渠道;- 涉及窜货的销售人员;- 涉及窜货的物流公司。
4.2 处罚措施对于涉嫌窜货的行为,公司将依据情节严重程度,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处罚措施:- 停止合作;- 要求赔偿损失;- 法律追究。
5. 保密条款5.1 保密义务各方应对在窜货处理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保密,包括但不限于:- 窜货行为的调查结果;- 窜货行为的处理结果;- 涉及窜货的渠道信息。
5.2 例外情况保密义务在以下情况下不受限制:- 法律要求;- 法院、仲裁机构或政府部门的查询;- 涉及窜货行为的揭露。
6. 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本规定书的一切争议,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如发生争议,各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窜货的处理规定
第一条:为确保企业与各区域利益,维护竞争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销售XXXXXX公司产品的所有市场。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XXX产品”与“XXX产品”。
第四条:“窜货”的定义
所谓窜货,是指经销商在协议约定的经销区域之外销售产品的行为。
第五条:“窜货”的预防
1.为防止“窜货”,营销中心与各经销商及业务人员签订书面合同,约定销售区域。
2.各级经销商及业务人员按要求交纳“市场保证金”。
3.各经销商、业务人员在要货前需填写《发货申请单》,标明货物品种、规格、单价、数量。
营销中心综合部做好发货记录,以备发生窜货时核对、确认。
4.货物发出后由营销中心综合部落实货物是否发到,接收单位是否收到同品种同数量货物。
5.各市场经销商及业务人员,严格控制本区域市场与货物,一经发现窜货现象,立即与营销中心市场监察部联系,上报《窜货明细》,将产品品种、规格、数量、单价、批号、箱号或监管码及供货方准确信息告知营销中心。
第六条:“窜货”的认定
1.经销商及业务人员擅自将经销产品销售至合同经销区域之外的行
为。
2.经销商及业务人员经由第三方在销售区域之外销售经销产品,被发现后拒不处理的行为。
3.经销商及业务人员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擅自制造,变造药品内外包装的行为。
4.市场货物出现紧缺时,除公司书面同意外,各市场不准相互调货,否则以窜货论处。
第七条:“窜货”的处理
公司可以依据营销中心的销售记录、产品批号、箱号或监管码及医院或药店的销售证明、购货证明对“窜货”者进行窜货行为和窜货数量的认定。
凡被窜货代理商发现本区域有窜货后,应立刻把产品的批号、箱号或监管码、数量等,报给营销中心市场监察部,并在5个工作日内把产品的完整实物、及医院或药店所开具的小票,作为证据一并邮寄给市场监察部存档,市场监察部方可立案。
若被窜货方代理商只将产品的批号、箱号或监管码、数量等提报给市场监察部,而没有实物、发票(小票)等确凿证据,市场监察部暂不受理。
1.确定“窜货”者嫌疑后,监察部向被窜货方销售经理反馈《窜货明细》表,并以邮件形式向窜货者发出《窜货行为协查通知》,同时抄送窜货方销售经理、被窜货方销售经理及营销总监。
窜货者在收到协查通知后的48小时内书面提出确认或异议的答复,同时提供相应的有关证明材料。
否则,公司视为窜货者主动放弃反驳的权利。
2.“窜货”行为一经认定,“窜货”者或窜货方销售经理在5个工作
日内要将所有窜货物中尚未销售的货物全部购回,由此产生的费用公司不予报销;逾期未购回,按第八条销售经理处罚规定进行双倍处罚。
3.由市场监察部依据窜货方与被窜货方提交的证明材料确定窜货数量,数量无法核实的以一个箱号或对应大箱监管码作为一件处理。
4.对窜货方的处罚和被窜货方的补偿,按如下公式计算:
窜货方处罚金额=窜货数量*被窜货方零售价*2
被窜货方补偿金额=窜货数量*被窜货方零售价
(注:已取消的代理商出现窜货由当属销售经理承担全部责任,如因市场调整、岗位调动,由发货时所属销售经理承担全部责任。
)
5.市场监察部人员将依据窜货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向窜货方发出《窜货行为处理通知》。
第八条:发生“窜货”行为对销售经理的处罚规定
1.若销售经理负责区域内部有窜货现象发生,给予该销售经理XXXX 元罚款。
2.窜货方与被窜货方属同一事业部不同区域
①每次给予窜货方所属销售经理XXXX元罚款;每次给予窜货方所属大区经理XXXX元罚款。
②任务指标按窜货数量*2进行划拨给被窜货方销售区域。
3.窜货方与被窜货方属不同事业部
①每次给予窜货方所属销售经理XXXX元罚款;每次给予窜货方所属大区经理XXXX元罚款。
②任务指标按窜货数量*2进行划拨给被窜货方销售区域。
③从窜货方所属事业部扣除XXXXX元/件的结算款(每一个箱号或对应大箱监管码按一件货),计入被窜货所属事业部(同一箱号或对应大箱监管码不重复处罚)。
第九条:发生窜货者,不享受公司合同期内的任何奖励、激励政策。
第十条:本规定自二零一七年四月一日起执行。
本规定最终解释权归XXXXXXX公司市场监察部所有。
XXXXXX公司
XXXX年X月X日
附:《窜货行为协查通知》
《窜货行为处理通知》
《窜货明细-模板》。